觅知友官网
会员登录免费注册
上海市 [切换城市]
本名尚可喜
别称尚元吉
字号字元吉,号震阳
所处时代清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时间公元1604年
去世时间公元1676年
主要成就三藩之乱时抵抗吴三桂
谥号敬
封爵平南亲王
葬处海城八里镇
尚可喜从军后,效命于东江总兵毛文龙帐下。官至广鹿岛副将。及至1629年袁崇焕斩毛文龙,皮岛总兵黄龙接任,黄龙于公元1633年(明崇祯六年)因后金大至自刎而死,继而沈世奎接任。公元1634年(明崇祯七年),沈世奎诳尚可喜至皮岛,意图诬以罪名,加以谋害。此事为尚可喜部下许尔显等人侦知,尚可喜遂有去意。
公元1633年( 明崇祯六年、天聪七年)十月,遣许尔显、班志富诸部下前往沈阳,与后金接洽。皇太极闻之,兴奋至极,大呼“天助我也”,并赐尚可喜部名“天助兵”。尚可喜携麾下诸将、辖下五岛军资器械航海归降。皇太极出城30里相迎,赏赐珍宝无数,发还先前所俘虏的且能找到的尚可喜家族成员共计27人(彼时后金所俘100余人,尚可喜二位夫人乱中自尽)。旋即封总兵官,隶汉军镶蓝旗。
公元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加封孔有德恭顺王、耿仲明怀顺王、尚可喜智顺王,此清初“三顺王”。并将海州赐尚可喜为封地,家口旧部安置于此。受到皇太极极高礼遇。后随皇太极征讨朝鲜,迫使朝鲜国王李倧签订城下之盟。
公元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清崇德七年),在松锦之战中,跟随清军攻打松山、杏山等地,立下战功。
尚可喜故居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随清军入关,随豫亲王多铎南下,兵至湖北鄂州(今武昌),后回师海州。 公元1649年(顺治六年)官封“平南王”,赐金印、金册,与“靖南王”耿仲明携家口旧部进军广东。沿海州、山海关、天津、登州、武昌、岳阳、南韶、肇庆,最后直至广州。行至武昌,由于部下违反军法,靖南王耿仲明畏罪自裁,由其子耿继茂接任,两路大军同归平南王节制。公元1650年(清顺治七年)二月,平靖大军抵达广州,围困城池长达10个月,最终攻下城池,大肆屠杀城中居民,后世称为“广州大屠杀”。广州城当时人口大约40万,死难者约五分之一。
尚可喜在广州开府建第,故址为今广州市越秀区的人民公园。平南王驻粤26年间,维持社会秩序,重建封建礼教,安抚明末遗民,大力发展学宫,促进农业发展,捐资广建佛寺容纳明末出家学者。1655年首次上疏以“痰疾时作”请求归老辽东,为顺治皇帝以“全粤未定”挽留。在东南沿海打击海盗,上书朝廷取消迁界禁海之命令,获得当地百姓支持。在广东私市私税,“每岁所获银两不下数百万”,用以支付高昂的军费开支。
公元1673年(康熙十二年),尚可喜第十一次疏请归老辽东、留其长子安达公尚之信镇守广东。康熙准其归老辽东,但朝廷以尚之信跋扈难制,下令撤藩。平南王登记造册,准备举族迁回海城。不想,平西王吴三桂接到三藩全撤的圣旨后,起兵反清,康熙帝命令尚可喜留镇广东,并加封尚之信为镇南王、平南王次子尚之孝为平南大将军。江南一带群起响应吴三桂,靖南王耿精忠亦起兵,云南、贵州、福建、江西、广西等地皆为吴三桂统辖;广东平南王麾下将领也有多人举兵响应,沿海群岛并起。平南王韬黔白发独撑金瓯,以广东弹丸之地牵制十余万叛军无法全心北上,为中央政府平叛创造有利条件。期间,广东数度危急,中央政府调集的人马行至江西遇阻,二次调兵由简亲王率领,行至江西再次遇阻。广东十郡,已失其四,广州城危如累卵,平南王甚至在后院堆满柴火,欲在危急时刻举火自焚。
公元1675年(康熙十四年)正月,康熙帝再次下旨,晋封尚可喜为平南亲王,以示褒奖。当时广东正受到贼寇冲击,盗贼并起,博罗、河源、长宁、增城、从化诸县先后告警,可喜于是分兵将他们剿定。 同年十二月,自觉时日无多的尚可喜在广州镇海楼上召集画师为自己绘了7幅画像流传后世。
公元1676年(康熙十五年年)二月,尚之信发兵围困其父府邸,夺取广东最高指挥权,响应吴三桂叛乱。同年十月二十九日,平南亲王尚可喜在广州薨逝,享年73岁。康熙皇帝给谥曰“敬”。 棺椁暂厝于广州大佛寺,公元1681年(康熙二十年)归葬海城凤翔山,后又迁葬海城市八里镇大新村文安山。
黄龙:“公大度非人所能,且驭变定乱济世才也。”
皇太极:”不费一弓,不折一矢,而王率甲众卷,倾心归命,首建大勋,为国家肃清海岛,此识时之俊杰,宜有以优礼之。“ “全携兵民,尽载盔甲器械,乘危涉险,航海来归,伟绩丰功,超群出类,诚可嘉尚。”
康熙帝:“平南王尚可喜航海归诚,勋猷懋著。太宗文皇帝嘉其劳绩,特赐王封,及定鼎燕京,复能殚竭忠忱,襄大业。世祖章皇帝知其夙笃忠贞,畀以疆重任,镇守粤东,海氛宁静,百姓安。近因吴三桂耿精忠等叛逆,该藩益励忠纯,克抒伟略,悉心筹划,数建肤功,朕甚嘉焉。” ““王素矢忠贞,若人人尽能如王,天下安得有事?每念王怀诚事主,至老弥笃,朕甚悼焉!”
尹源进:“王生而权奇骁果,有识量,甫成童,善弓马,结纳豪杰,以侠烈见称。”
天然和尚:“平南王具佛性而无定力。”
刘凤云:“尚可喜矢志报国、忠于朝廷的明朗态度,不能不使人感动。”
顾诚:“尚可喜、耿继茂以汉族同胞的鲜血在清朝功劳簿上记下了‘名垂青史’的一笔。”
尚学礼,明朝时任明东江游击,后战殁于楼子山。
尚可进,辽东名将,公元1633年阵亡于对后金的作战中。
刘氏,被皇太极封为智顺王之夫人
杨氏、舒氏、胡氏
尚可喜一生共生育了三十七个儿子,三十二个女儿。其中第七子娶顺治帝哥哥的女儿,晋封和硕额附(汉称驸马),他的儿子又娶了当朝亲王的女儿,也是驸马。尚可喜的后代有14个男丁与皇族联姻,先后有150多人在朝中做“高官”。
长子:尚之信,在“三藩之乱”中发动兵变取代尚可喜, 并协同吴三桂反清,后又降清, 袭爵平南亲王,加封太子太保,听命于中央,于南方剿抚贼寇,基本上扫平两广境内吴三桂余部。1680年,康熙帝以尚之信为人残暴跋扈、反复无常,不可留之,令其自尽,年52岁。
次子:尚之孝,原先授可喜藩下都统,承袭平南亲王。后授平南大将军,以内大臣入直,官居一品,食正一品俸禄。后又为宣义将军。康熙三十五年正月,卒。
七子:尚之隆,官至领侍卫内大臣,娶和顺公主。
尚其亨,晚清大臣,曾出洋考察宪政。
尚小云,民国四大名旦之一,京剧表演艺术家。
尚世武,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官。
尚世铉,北师大物理系的教授。
尚世南:钢铁冶炼专家。
尚王陵园系清代平南敬亲王尚可喜的墓葬,位于海城市八里镇小新村东南的文安山上。整个陵园由王陵、祖陵、陵门、陈列室等组成,外有围墙。占地面积约11400平方米。
按照尚可喜的遗嘱,公元1681年,死后的尚可喜归葬海城。为纪念他的功绩,清政府拨8000两白银修建尚王墓园,赐田万顷,安置家属,派两名四品顶戴的佐领和100名士兵,世代为尚可喜守陵,一直侍守了200余年。建国后尚王墓园被列为地方文物。
1996年,国家鼓励民间兴修纪念馆,抢救历史文物。尚可喜第11世孙尚德新先后投资几十万元,包括后人共投资200多万元,按照族谱图样,在海城八里镇小新村东南的文安山祖坟地,基本修复了尚王陵园。1997年基本恢复了园外的石牌坊等附属建筑的历史原貌。1999年又在陵园正门两侧增修了尚王展览馆和尚王遗物陈列馆。展览馆内展览着文字、图片和绘画,描述了尚可喜的生平事迹。陈列馆中保存着5部尚氏族谱及尚可喜画像、官印以及乾隆御赐给尚可喜后人的千叟杖等许多文物。2003年,鞍山市人民政府公布尚王陵园为鞍山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平南王纪念馆落成,正厅悬挂着一幅高2.74米,宽0.81米的尚可喜彩绘画像,尚可喜身穿九蟒五爪亲王朝服(也称蟒袍),腰系镀金珊瑚转环御赐黄腰带,胸前配挂腊面朝珠(108颗),肩担五蟒披肩,头戴亲王冠帽。尚王陵园是社会力量抢救保护的一处清代文物,也是辽宁省境内第一座民建清代的历史人文景观,现已对国内外游人开放。
微信扫码关注觅知友网
本名尚可喜
别称尚元吉
字号字元吉,号震阳
所处时代清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时间公元1604年
去世时间公元1676年
主要成就三藩之乱时抵抗吴三桂
谥号敬
封爵平南亲王
葬处海城八里镇
人物生平
从军明朝
尚可喜从军后,效命于东江总兵毛文龙帐下。官至广鹿岛副将。及至1629年袁崇焕斩毛文龙,皮岛总兵黄龙接任,黄龙于公元1633年(明崇祯六年)因后金大至自刎而死,继而沈世奎接任。公元1634年(明崇祯七年),沈世奎诳尚可喜至皮岛,意图诬以罪名,加以谋害。此事为尚可喜部下许尔显等人侦知,尚可喜遂有去意。
航海归金
公元1633年( 明崇祯六年、天聪七年)十月,遣许尔显、班志富诸部下前往沈阳,与后金接洽。皇太极闻之,兴奋至极,大呼“天助我也”,并赐尚可喜部名“天助兵”。尚可喜携麾下诸将、辖下五岛军资器械航海归降。皇太极出城30里相迎,赏赐珍宝无数,发还先前所俘虏的且能找到的尚可喜家族成员共计27人(彼时后金所俘100余人,尚可喜二位夫人乱中自尽)。旋即封总兵官,隶汉军镶蓝旗。
封智顺王
公元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加封孔有德恭顺王、耿仲明怀顺王、尚可喜智顺王,此清初“三顺王”。并将海州赐尚可喜为封地,家口旧部安置于此。受到皇太极极高礼遇。后随皇太极征讨朝鲜,迫使朝鲜国王李倧签订城下之盟。
公元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清崇德七年),在松锦之战中,跟随清军攻打松山、杏山等地,立下战功。
封平南王
尚可喜故居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随清军入关,随豫亲王多铎南下,兵至湖北鄂州(今武昌),后回师海州。 公元1649年(顺治六年)官封“平南王”,赐金印、金册,与“靖南王”耿仲明携家口旧部进军广东。沿海州、山海关、天津、登州、武昌、岳阳、南韶、肇庆,最后直至广州。行至武昌,由于部下违反军法,靖南王耿仲明畏罪自裁,由其子耿继茂接任,两路大军同归平南王节制。公元1650年(清顺治七年)二月,平靖大军抵达广州,围困城池长达10个月,最终攻下城池,大肆屠杀城中居民,后世称为“广州大屠杀”。广州城当时人口大约40万,死难者约五分之一。
藩瀚东南
尚可喜在广州开府建第,故址为今广州市越秀区的人民公园。平南王驻粤26年间,维持社会秩序,重建封建礼教,安抚明末遗民,大力发展学宫,促进农业发展,捐资广建佛寺容纳明末出家学者。1655年首次上疏以“痰疾时作”请求归老辽东,为顺治皇帝以“全粤未定”挽留。在东南沿海打击海盗,上书朝廷取消迁界禁海之命令,获得当地百姓支持。在广东私市私税,“每岁所获银两不下数百万”,用以支付高昂的军费开支。
告老还乡
公元1673年(康熙十二年),尚可喜第十一次疏请归老辽东、留其长子安达公尚之信镇守广东。康熙准其归老辽东,但朝廷以尚之信跋扈难制,下令撤藩。平南王登记造册,准备举族迁回海城。不想,平西王吴三桂接到三藩全撤的圣旨后,起兵反清,康熙帝命令尚可喜留镇广东,并加封尚之信为镇南王、平南王次子尚之孝为平南大将军。江南一带群起响应吴三桂,靖南王耿精忠亦起兵,云南、贵州、福建、江西、广西等地皆为吴三桂统辖;广东平南王麾下将领也有多人举兵响应,沿海群岛并起。平南王韬黔白发独撑金瓯,以广东弹丸之地牵制十余万叛军无法全心北上,为中央政府平叛创造有利条件。期间,广东数度危急,中央政府调集的人马行至江西遇阻,二次调兵由简亲王率领,行至江西再次遇阻。广东十郡,已失其四,广州城危如累卵,平南王甚至在后院堆满柴火,欲在危急时刻举火自焚。
晋封亲王
公元1675年(康熙十四年)正月,康熙帝再次下旨,晋封尚可喜为平南亲王,以示褒奖。当时广东正受到贼寇冲击,盗贼并起,博罗、河源、长宁、增城、从化诸县先后告警,可喜于是分兵将他们剿定。 同年十二月,自觉时日无多的尚可喜在广州镇海楼上召集画师为自己绘了7幅画像流传后世。
广州薨逝
公元1676年(康熙十五年年)二月,尚之信发兵围困其父府邸,夺取广东最高指挥权,响应吴三桂叛乱。同年十月二十九日,平南亲王尚可喜在广州薨逝,享年73岁。康熙皇帝给谥曰“敬”。 棺椁暂厝于广州大佛寺,公元1681年(康熙二十年)归葬海城凤翔山,后又迁葬海城市八里镇大新村文安山。
历史评价
黄龙:“公大度非人所能,且驭变定乱济世才也。”
皇太极:”不费一弓,不折一矢,而王率甲众卷,倾心归命,首建大勋,为国家肃清海岛,此识时之俊杰,宜有以优礼之。“ “全携兵民,尽载盔甲器械,乘危涉险,航海来归,伟绩丰功,超群出类,诚可嘉尚。”
康熙帝:“平南王尚可喜航海归诚,勋猷懋著。太宗文皇帝嘉其劳绩,特赐王封,及定鼎燕京,复能殚竭忠忱,襄大业。世祖章皇帝知其夙笃忠贞,畀以疆重任,镇守粤东,海氛宁静,百姓安。近因吴三桂耿精忠等叛逆,该藩益励忠纯,克抒伟略,悉心筹划,数建肤功,朕甚嘉焉。” ““王素矢忠贞,若人人尽能如王,天下安得有事?每念王怀诚事主,至老弥笃,朕甚悼焉!”
尹源进:“王生而权奇骁果,有识量,甫成童,善弓马,结纳豪杰,以侠烈见称。”
天然和尚:“平南王具佛性而无定力。”
刘凤云:“尚可喜矢志报国、忠于朝廷的明朗态度,不能不使人感动。”
顾诚:“尚可喜、耿继茂以汉族同胞的鲜血在清朝功劳簿上记下了‘名垂青史’的一笔。”
家族成员
父
尚学礼,明朝时任明东江游击,后战殁于楼子山。
兄
尚可进,辽东名将,公元1633年阵亡于对后金的作战中。
妻妾
刘氏,被皇太极封为智顺王之夫人
杨氏、舒氏、胡氏
子女
尚可喜一生共生育了三十七个儿子,三十二个女儿。其中第七子娶顺治帝哥哥的女儿,晋封和硕额附(汉称驸马),他的儿子又娶了当朝亲王的女儿,也是驸马。尚可喜的后代有14个男丁与皇族联姻,先后有150多人在朝中做“高官”。
长子:尚之信,在“三藩之乱”中发动兵变取代尚可喜, 并协同吴三桂反清,后又降清, 袭爵平南亲王,加封太子太保,听命于中央,于南方剿抚贼寇,基本上扫平两广境内吴三桂余部。1680年,康熙帝以尚之信为人残暴跋扈、反复无常,不可留之,令其自尽,年52岁。
次子:尚之孝,原先授可喜藩下都统,承袭平南亲王。后授平南大将军,以内大臣入直,官居一品,食正一品俸禄。后又为宣义将军。康熙三十五年正月,卒。
七子:尚之隆,官至领侍卫内大臣,娶和顺公主。
后代
尚其亨,晚清大臣,曾出洋考察宪政。
尚小云,民国四大名旦之一,京剧表演艺术家。
尚世武,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官。
尚世铉,北师大物理系的教授。
尚世南:钢铁冶炼专家。
墓葬陵园
尚王陵园系清代平南敬亲王尚可喜的墓葬,位于海城市八里镇小新村东南的文安山上。整个陵园由王陵、祖陵、陵门、陈列室等组成,外有围墙。占地面积约11400平方米。
按照尚可喜的遗嘱,公元1681年,死后的尚可喜归葬海城。为纪念他的功绩,清政府拨8000两白银修建尚王墓园,赐田万顷,安置家属,派两名四品顶戴的佐领和100名士兵,世代为尚可喜守陵,一直侍守了200余年。建国后尚王墓园被列为地方文物。
1996年,国家鼓励民间兴修纪念馆,抢救历史文物。尚可喜第11世孙尚德新先后投资几十万元,包括后人共投资200多万元,按照族谱图样,在海城八里镇小新村东南的文安山祖坟地,基本修复了尚王陵园。1997年基本恢复了园外的石牌坊等附属建筑的历史原貌。1999年又在陵园正门两侧增修了尚王展览馆和尚王遗物陈列馆。展览馆内展览着文字、图片和绘画,描述了尚可喜的生平事迹。陈列馆中保存着5部尚氏族谱及尚可喜画像、官印以及乾隆御赐给尚可喜后人的千叟杖等许多文物。2003年,鞍山市人民政府公布尚王陵园为鞍山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平南王纪念馆落成,正厅悬挂着一幅高2.74米,宽0.81米的尚可喜彩绘画像,尚可喜身穿九蟒五爪亲王朝服(也称蟒袍),腰系镀金珊瑚转环御赐黄腰带,胸前配挂腊面朝珠(108颗),肩担五蟒披肩,头戴亲王冠帽。尚王陵园是社会力量抢救保护的一处清代文物,也是辽宁省境内第一座民建清代的历史人文景观,现已对国内外游人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