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知友官网
会员登录免费注册
北京市 [切换城市]
中文名朱宣咸
别名浙人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浙江台州
出生日期1927年
逝世日期2002年
职业美术家
主要成就艺贯中西——中国画、版画、漫画
代表作品《朱宣咸作品选》、《朱宣咸花鸟画选辑》、《朱宣咸木刻版画集》等多个画种
朱宣咸 (1927年浙江—2002年重庆),杰出的中国画画家、木刻版画家、漫画家与美术活动家。又名:浙人。
20世纪40年代初起从事中国画、中国新兴木刻版画与时政漫画。由浙江到上海直接投身海上画派和鲁迅新兴木刻版画。1946年加入中华全国美协。1948年在近代史上著名的上海“《观察》事件”中被捕。1949年与刘开渠、张乐平、庞薰琹、杨可扬等代表上海美术界在《大公报》发表“美术工作者宣言”,该宣言的发表意味着国统区美术和上海近现代美术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同时进入中华全国美术协会工作,参与早期美术事业的建立。1949年底到重庆,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今中国美术家协会)重庆执委,参与重庆市文联成立。是成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的筹备人、首任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顾问,主持最早的重庆美术馆工作,成立重庆国画院发起人、顾问,重庆美专校长。作为20世纪中期与后期我国美术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对于建立、推动和促进重庆近现代美术事业的形成、繁荣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朱宣咸的艺术之路是由投枪匕首而到纯美艺术,毕生彰显了对真、善、美理想不懈追求与讴歌的艺术精神,洋溢着鲜明的时代感、抒情性与艺术多元性。
大半个世纪对中西绘画、传统与现代美术孜孜不倦的探索,在中国画中融入版画等西方艺术的元素、木刻版画中赋予写意等中国画修养。在深厚苍劲的传统功力基础上、师传统而不泥古,充满新意、充满生机、充满清新的气息与积极向上之朝气。从而形成了朱宣咸艺术在中西绘画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交融方面的开拓性与鲜明艺术成就。
创作了一大批中国画、木刻版画、时政漫画、水彩画、水粉画、插画、连环画等作品。1944年起入选一系列国家级美展,被中国美术馆等收藏。多部大型文献和美术辞书收录,主要媒体专题评论,发表数千次。多次举办画展。出版《朱宣咸作品选》、《朱宣咸花鸟画选辑》、《朱宣咸木刻版画集》、《朱宣咸风景木刻版画选辑》、《朱宣咸漫画》、《艺术常青——美术家朱宣咸》、《朱宣咸美术作品选》等多个画种的画集。
李可染 (画家,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朱宣咸同志的作品体现出了一种气势,同时也很有情趣。
刘开渠 (雕塑家,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 在我的印象中朱宣咸同志很勤奋,是解放前上海进步美术队伍里的一个积极分子,是上海解放初期中华全国美术协会、中华全国木刻协会、中华全国漫画协会“联合办事处”队伍里的一个积极分子,从四、五十年代起就看到他的作品,长期以来朱宣咸一直坚持创作,数量颇丰,中西绘画涉猎面宽,很不容易,这些作品所体现出的艺术特色和学术性是可贵的。
王琦 (画家,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中国版画家协会主席): 朱宣咸同志,我很高兴为你的画集题写书名,你的作品体现了我们国家从40年代以来至今各个时期的一些艺术风貌,作品饱含真情实感和健康的审美风格,这些都是很有价值的。
华君武 (画家,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顾问,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 朱宣咸的漫画大到国际政治,小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他都善于从中去获取有意义的素材,再加以艺术的深化,充满很强的讽刺性、生动性,深刻又有趣味,特征把握到位。
王朝闻 (美学家,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华美学学会会长): 从事绘画创作、美术新闻出版以及美术社会活动等工作是必须有以创造性思维为根本性的主观条件,朱宣咸的追求也反映了这种主观条件,我很欣赏他跨越时代创作的这些充满信念的作品。
邵大箴 (美术史论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学术委员会主任、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原《美术》、《美术研究》、《世界美术》杂志主编): 朱宣咸的中国画大气、整体,版画贴近现实,有很好的品格和情趣。朱宣咸对中国当代美术所作出的贡献,是值得赞扬的。
沈鹏 (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北京大学顾问,原中国文联副主席): 朱宣咸的作品很美,让我联想到了这句诗:“千里莺啼绿映红”。
王伯敏 (美术史论家,国家级美术史学科带头人,西泠印社荣誉理事,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杭州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杭州画院名誉院长): 宣咸同志1947年的大作《今天是儿童节?!》,反映那个时代是何其深刻;解放后的《入迷》令人激动,太有味了。花鸟之作,别有风致,当以《南风》、《苍松》等一路为最佳。宣咸同志在艺术上的成就,令我深感敬佩。
彦涵 (画家,原中国美术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朱宣咸作品很富有学习、研究的独到之处。
力群 (画家,著名美术评论家,原《美术》杂志主编): 朱宣咸同志的作品过去我看过,其中包括《夜》,这些应是中国美术的精品。
杨可扬 (画家,中国版画家协会顾问,原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顾问,上海版画学会会长): 朱宣咸作品硕果累累。其中《江南仲夏—我的家乡》是朱宣咸的新作,一派南方的田园秀丽景色,写实中带有点装饰,很有版画味道,尤其满版碧 绿的色调中,露出几处白色,使 画面顿觉舒适透气。这种恰到好处露白处理,在他《榕湖滴翠》、《山乡好》等作品中也都有极好的表现。这功夫当得力于他中国画创作实践中"惜墨如金"的经验在版画创作上成功的运用。
庞薰琹 (画家,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第一副院长、教授): 朱宣咸作品有一种自己的特色。数十年来他除了承担繁重的社会美术组织工作和美术新闻出版工作,在创作上还坚持沿着一条自己的道路毫不动摇地坚定不移走下去,作品质量也一点都不马虎,非常的严谨。
赵延年 (画家,中国版画家协会顾问,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以不同的色调,表现不同画面的内容意境,这是朱宣咸套色木刻的特色,对此我很感兴趣。
马克 (美术评论家,原《人民日报》社文艺部主任): 朱宣咸以清风明月为基调的《夜》,是一首歌颂新事物的小夜曲,格调新颖,意境深远,感人致深。
李少言 (画家,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朱宣咸同志的作品很精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祝愿朱宣咸同志艺术常青。
沈福文 (美术教育家、工艺美术家,原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名誉院长,教授): 宣咸同志是我们很多人的好朋友,我一直非常赞赏他的人品,赞赏他大公无私的人格魅力和在工作上较强的组织能力,赞赏他对艺术的勤奋精神,这些我觉得都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
郑爽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从朱宣咸的作品中,我看到了一个画家所走过的道路,他的作品时代感非常强。
袁晓岑 (画家,云南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云南画院名誉院长,云南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教授): 朱宣咸同志在中国画、版画、漫画等几个方面同步创作,并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成就,这种才华是难能可贵的。
晁楣 (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朱宣咸老师是解放后我国美术界德艺双馨的前辈,20世纪40年代我在南京上学时,就看过他的作品,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一 直坚持创作,令人由衷的敬佩。
赵宗藻 (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朱宣咸木刻版画集》让我如此集中的看到了朱宣咸老师这么多的作品,是首次,也感到意外。我很喜欢他早期刻的一些小木刻。读了在该画集里他自己写的“我从事木刻版画创作的前前后后”和杨可扬同志写的“前言”,才明了,他在长期胜任繁重的新闻、出版的美术编辑和美术行政组织工作的条件下,犹能坚持创作实践并作出成绩,这种高度敬业不倦的精神让人深感敬佩!
李忠翔 (云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我还是中学生的时候,就读到过朱宣咸老师的作品。如《夜》那件作品,至今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
李允经 (北京鲁迅博物馆研究员): 朱宣咸的水墨画,那真是水墨淋漓,笔意老辣,浓淡有致,构图严谨。观其作品,真能唤起人们对于生活的无限热爱。比如《丰收景象》真是生气勃勃,倾注了画家对生活的一片深情;《风潇潇》中的麻雀,那是朱宣咸独创的“朱氏画法”,把握准确,夸张而不失形态,如此生动,如此可爱,真是少见;此外,《知秋》也是神来之笔,鸭子造型,何其简练生动,全图布局,何其洒脱自如。
王林 (美术批评家,策展人,博士生导师,四川美术学院教授):
朱宣咸是在中国最早介入现代艺术的那一批人。
浏览朱宣咸作品,让人想到一个问题:艺术家固然因时代不同而有所变化,但真正优秀的艺术作品却往往是跨越时空的。
纵观朱宣咸的中国画,题材之丰富少有人比;在朱宣咸笔下,其形式感与象征性并重,见证着先生的自尊与自信。朱宣咸是上海早期新兴木刻版画的重要参与者,通过朱宣咸艺术从中可以窥见历史进退的轨迹。
林木 (美术史论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朱宣咸先生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艺术创作走的是一条由革命斗士而到抒情诗人,由投枪匕首而到纯美艺术之路。而这点,又恰恰和20世纪我国艺术的发展之路同步。从这个角度去研究朱宣咸先生的作品,或许也正是其作品的时代价值之所在。
Anne Farrer (大英博物馆东方部主任): 尊敬的朱宣咸先生,我非常有兴趣地读到你的作品,正如你所知道的,我们大英博物馆正在收集二十世纪的中国艺术,下次到重庆时我非常希望拜访你,同时也为我们的这个活动而收藏到你的作品。
微信扫码关注觅知友网
中文名朱宣咸
别名浙人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浙江台州
出生日期1927年
逝世日期2002年
职业美术家
主要成就艺贯中西——中国画、版画、漫画
代表作品《朱宣咸作品选》、《朱宣咸花鸟画选辑》、《朱宣咸木刻版画集》等多个画种
人物信息
朱宣咸 (1927年浙江—2002年重庆),杰出的中国画画家、木刻版画家、漫画家与美术活动家。又名:浙人。
20世纪40年代初起从事中国画、中国新兴木刻版画与时政漫画。由浙江到上海直接投身海上画派和鲁迅新兴木刻版画。1946年加入中华全国美协。1948年在近代史上著名的上海“《观察》事件”中被捕。1949年与刘开渠、张乐平、庞薰琹、杨可扬等代表上海美术界在《大公报》发表“美术工作者宣言”,该宣言的发表意味着国统区美术和上海近现代美术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同时进入中华全国美术协会工作,参与早期美术事业的建立。1949年底到重庆,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今中国美术家协会)重庆执委,参与重庆市文联成立。是成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的筹备人、首任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顾问,主持最早的重庆美术馆工作,成立重庆国画院发起人、顾问,重庆美专校长。作为20世纪中期与后期我国美术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对于建立、推动和促进重庆近现代美术事业的形成、繁荣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朱宣咸的艺术之路是由投枪匕首而到纯美艺术,毕生彰显了对真、善、美理想不懈追求与讴歌的艺术精神,洋溢着鲜明的时代感、抒情性与艺术多元性。
大半个世纪对中西绘画、传统与现代美术孜孜不倦的探索,在中国画中融入版画等西方艺术的元素、木刻版画中赋予写意等中国画修养。在深厚苍劲的传统功力基础上、师传统而不泥古,充满新意、充满生机、充满清新的气息与积极向上之朝气。从而形成了朱宣咸艺术在中西绘画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交融方面的开拓性与鲜明艺术成就。
创作了一大批中国画、木刻版画、时政漫画、水彩画、水粉画、插画、连环画等作品。1944年起入选一系列国家级美展,被中国美术馆等收藏。多部大型文献和美术辞书收录,主要媒体专题评论,发表数千次。多次举办画展。出版《朱宣咸作品选》、《朱宣咸花鸟画选辑》、《朱宣咸木刻版画集》、《朱宣咸风景木刻版画选辑》、《朱宣咸漫画》、《艺术常青——美术家朱宣咸》、《朱宣咸美术作品选》等多个画种的画集。
艺坛片语
李可染 (画家,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朱宣咸同志的作品体现出了一种气势,同时也很有情趣。
刘开渠 (雕塑家,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
在我的印象中朱宣咸同志很勤奋,是解放前上海进步美术队伍里的一个积极分子,是上海解放初期中华全国美术协会、中华全国木刻协会、中华全国漫画协会“联合办事处”队伍里的一个积极分子,从四、五十年代起就看到他的作品,长期以来朱宣咸一直坚持创作,数量颇丰,中西绘画涉猎面宽,很不容易,这些作品所体现出的艺术特色和学术性是可贵的。
王琦 (画家,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中国版画家协会主席):
朱宣咸同志,我很高兴为你的画集题写书名,你的作品体现了我们国家从40年代以来至今各个时期的一些艺术风貌,作品饱含真情实感和健康的审美风格,这些都是很有价值的。
华君武 (画家,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顾问,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
朱宣咸的漫画大到国际政治,小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他都善于从中去获取有意义的素材,再加以艺术的深化,充满很强的讽刺性、生动性,深刻又有趣味,特征把握到位。
王朝闻 (美学家,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华美学学会会长):
从事绘画创作、美术新闻出版以及美术社会活动等工作是必须有以创造性思维为根本性的主观条件,朱宣咸的追求也反映了这种主观条件,我很欣赏他跨越时代创作的这些充满信念的作品。
邵大箴 (美术史论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学术委员会主任、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原《美术》、《美术研究》、《世界美术》杂志主编):
朱宣咸的中国画大气、整体,版画贴近现实,有很好的品格和情趣。朱宣咸对中国当代美术所作出的贡献,是值得赞扬的。
沈鹏 (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北京大学顾问,原中国文联副主席):
朱宣咸的作品很美,让我联想到了这句诗:“千里莺啼绿映红”。
王伯敏 (美术史论家,国家级美术史学科带头人,西泠印社荣誉理事,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杭州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杭州画院名誉院长):
宣咸同志1947年的大作《今天是儿童节?!》,反映那个时代是何其深刻;解放后的《入迷》令人激动,太有味了。花鸟之作,别有风致,当以《南风》、《苍松》等一路为最佳。宣咸同志在艺术上的成就,令我深感敬佩。
彦涵 (画家,原中国美术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朱宣咸作品很富有学习、研究的独到之处。
力群 (画家,著名美术评论家,原《美术》杂志主编):
朱宣咸同志的作品过去我看过,其中包括《夜》,这些应是中国美术的精品。
杨可扬 (画家,中国版画家协会顾问,原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顾问,上海版画学会会长):
朱宣咸作品硕果累累。其中《江南仲夏—我的家乡》是朱宣咸的新作,一派南方的田园秀丽景色,写实中带有点装饰,很有版画味道,尤其满版碧 绿的色调中,露出几处白色,使 画面顿觉舒适透气。这种恰到好处露白处理,在他《榕湖滴翠》、《山乡好》等作品中也都有极好的表现。这功夫当得力于他中国画创作实践中"惜墨如金"的经验在版画创作上成功的运用。
庞薰琹 (画家,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第一副院长、教授):
朱宣咸作品有一种自己的特色。数十年来他除了承担繁重的社会美术组织工作和美术新闻出版工作,在创作上还坚持沿着一条自己的道路毫不动摇地坚定不移走下去,作品质量也一点都不马虎,非常的严谨。
赵延年 (画家,中国版画家协会顾问,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以不同的色调,表现不同画面的内容意境,这是朱宣咸套色木刻的特色,对此我很感兴趣。
马克 (美术评论家,原《人民日报》社文艺部主任):
朱宣咸以清风明月为基调的《夜》,是一首歌颂新事物的小夜曲,格调新颖,意境深远,感人致深。
李少言 (画家,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朱宣咸同志的作品很精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祝愿朱宣咸同志艺术常青。
沈福文 (美术教育家、工艺美术家,原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名誉院长,教授):
宣咸同志是我们很多人的好朋友,我一直非常赞赏他的人品,赞赏他大公无私的人格魅力和在工作上较强的组织能力,赞赏他对艺术的勤奋精神,这些我觉得都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
郑爽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从朱宣咸的作品中,我看到了一个画家所走过的道路,他的作品时代感非常强。
袁晓岑 (画家,云南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云南画院名誉院长,云南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教授):
朱宣咸同志在中国画、版画、漫画等几个方面同步创作,并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成就,这种才华是难能可贵的。
晁楣 (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朱宣咸老师是解放后我国美术界德艺双馨的前辈,20世纪40年代我在南京上学时,就看过他的作品,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一 直坚持创作,令人由衷的敬佩。
赵宗藻 (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朱宣咸木刻版画集》让我如此集中的看到了朱宣咸老师这么多的作品,是首次,也感到意外。我很喜欢他早期刻的一些小木刻。读了在该画集里他自己写的“我从事木刻版画创作的前前后后”和杨可扬同志写的“前言”,才明了,他在长期胜任繁重的新闻、出版的美术编辑和美术行政组织工作的条件下,犹能坚持创作实践并作出成绩,这种高度敬业不倦的精神让人深感敬佩!
李忠翔 (云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我还是中学生的时候,就读到过朱宣咸老师的作品。如《夜》那件作品,至今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
李允经 (北京鲁迅博物馆研究员):
朱宣咸的水墨画,那真是水墨淋漓,笔意老辣,浓淡有致,构图严谨。观其作品,真能唤起人们对于生活的无限热爱。比如《丰收景象》真是生气勃勃,倾注了画家对生活的一片深情;《风潇潇》中的麻雀,那是朱宣咸独创的“朱氏画法”,把握准确,夸张而不失形态,如此生动,如此可爱,真是少见;此外,《知秋》也是神来之笔,鸭子造型,何其简练生动,全图布局,何其洒脱自如。
王林 (美术批评家,策展人,博士生导师,四川美术学院教授):
朱宣咸是在中国最早介入现代艺术的那一批人。
浏览朱宣咸作品,让人想到一个问题:艺术家固然因时代不同而有所变化,但真正优秀的艺术作品却往往是跨越时空的。
纵观朱宣咸的中国画,题材之丰富少有人比;在朱宣咸笔下,其形式感与象征性并重,见证着先生的自尊与自信。朱宣咸是上海早期新兴木刻版画的重要参与者,通过朱宣咸艺术从中可以窥见历史进退的轨迹。
林木 (美术史论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朱宣咸先生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艺术创作走的是一条由革命斗士而到抒情诗人,由投枪匕首而到纯美艺术之路。而这点,又恰恰和20世纪我国艺术的发展之路同步。从这个角度去研究朱宣咸先生的作品,或许也正是其作品的时代价值之所在。
Anne Farrer (大英博物馆东方部主任):
尊敬的朱宣咸先生,我非常有兴趣地读到你的作品,正如你所知道的,我们大英博物馆正在收集二十世纪的中国艺术,下次到重庆时我非常希望拜访你,同时也为我们的这个活动而收藏到你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