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知友官网
会员登录免费注册
银川市 [切换城市]
中文名张翼翔
国籍中国
出生地湖南省浏阳县
出生日期1914年6月
职业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张翼翔(1914.06.18—红三军团二纵队战士、湘东独立师班长。1930年12月任红十六军七师排长、连长。1931年1月起任独二师连长。1932年3月起任红八军连长、副营长。1933年2月起在江西红军学校学习。1933年6月起任红三军团二师营长。1934年3月起任十八师五十二团营长。参加了长征。1935年8月起任十七师司令部参谋、侦察科长,1936年7月起任十七师营长。1937年1月起任红六军团五十二团参谋长,红六军团军团部参谋。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1月起为延安抗大一队学员。1938年2月起任新四军第四支队八团参谋。1938年6月起任新四军第四支队教导大队大队长。1939年7月起任新四军第五支队特务营营长。1942年1月起任新四军第二师六旅副旅长。1943年10月起兼任淮南苏皖边军区路西分区副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起任陆军第二十军军长兼政治委员。1952年5月至11月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军军长。1952年11月至1954年春任华东军区第二副参谋长、军区党委常委,其间:1953年4月至7月兼任浙江军区副司令员。1954年3月入解放军总政治部高级干部文化班学习。1955年9月至1957年7月在解放军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1957年9月至1963年12月任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军区党委常委(1958年2月起)。1963年12月至1968年6月任解放军总参谋部军训部副部长、军训部党委副书记。1968年6月至1969年5月任铁道兵司令员、铁道兵党委书记(第二书记)(1968年7月起)。1968年2月至1970年5月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军管会主任。1969年5月至1975年4月任第二炮兵司令员,其间:1969年6月起任第二炮兵临时党委书记、党委第一书记。1975年4月至1985年11月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党委常委(1975年8月起)、副书记(1983年1月起)。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中共第九届、十届中央委员。1990年4月5日在北京逝世。
张翼翔,1913年5月出生在湖南省浏阳县。1928年底任浏阳县三区秘密交通员、浏阳纵队队部交通员、地方游击队交通员。
1930年12月任红十六军七师排长、连长。
1931年1月起任独二师连长。
1932年3月起任红八军连长、副营长。
1934年3月起任十八师五十二团营长。参加了长征。
1935年8月起任十七师司令部参谋、侦察科长。
1936年7月起任十七师营长。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1月起为延安抗大一队学员。
1938年2月起任新四军第四支队八团参谋。
1938年6月起任新四军第四支队教导大队大队长。
1939年7月起任新四军第五支队特务营营长。
1939年12月起任第四支队十四团副团长,1940年2月起任十四团团长。
1942年1月起任新四军第二师六旅副旅长。
1943年8月入淮南华中党校学习。1943年9月至1944年12月任新四军第二师五旅副旅长。
1945年1月至7月任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二纵队副司令员,7月起任第二纵队第一旅旅长。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2月至1946年11月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第一纵队三旅旅长。
1946年11月至1948年12月任华东第一纵队参谋长,1948年10月至1949年2月任第一纵队副司令员。
1949年2月至9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第二十军副军长,9月起任第二十军军长。
1952年5月至11月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军军长。
1954年3月入解放军总政治部高级干部文化班学习。
1955年9月至1957年7月在解放军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
1957年9月至1963年12月任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军区党委常委。
1968年6月至1969年5月任铁道兵司令员、铁道兵党委书记。
1968年2月至1970年5月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军管会主任。
1969年5月至1975年4月任第二炮兵司令员。
1975年4月至1985年11月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党委常委。
1990年4月5日在北京逝世。
津浦线受降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历时8年的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但是,坚持卖国、独裁的蒋介石,又磨刀霍霍,准备发动内战。刚刚晴朗的天空又出现战争的阴云。为了争取和平、民主、团结,党中央、毛泽东提出了“针锋相对,寸土必争”和“发展东北,巩固华北,坚持华中”的战略方针,并为此作出新的战略部署。
1945年9月20日,在浙东四明山区坚持游击战争的苏浙军区浙东纵队,接到新四军军部急电,指示“放弃浙东,全军北撤”,命纵队及地方党政干部,除留下秘密工作者和少数武装人员外,在7天内全部撤离浙东,开赴江北。接到命令,纵队副司令员张翼翔和纵队领导同志一起,立即筹集船只集中分散在各地的部队,开展宣传动员,布置善后工作,确定北撤行动部署,毅然决然在7天内率纵队1.5万人渡海北上。他们挥泪告别在艰苦的抗战岁月里与他们朝夕相处、患难与共的浙东父老乡亲,开始了伟大的解放战争的新征程。
1945年11月,奉党中央之命,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决定,北撤之浙东、浙西、苏南新四军部队和党政机关组成新四军第1纵队,立即开赴东北,协同东北部队执行发展东北解放区的任务。11月10日,新四军第1纵队正式成立,下辖3个旅。第3旅由原浙东纵队组成,张翼翔任旅长。11月下旬,张翼翔率第3旅到达滨海地区休整,待命进入东北。
然而,战局瞬息万变。国民党第13军、第25军突然在秦皇岛登陆,占领山海关,又长驱直入攻占锦州,切断了华北部队与东北部队的联系,并进占沈阳。中央遂命新四军第1纵队停止进入东北,待命行动。不久,又令第1纵队留山东地区作战,编为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在莒县朱梅地区休整待机。张翼翔所率第3旅浙东兵居多,初到山东,与当地老百姓一时难以沟通。当地干部说:这些南方兵,讲话像鸟啼,叽里呱啦,一句也听不懂,好像来了一批外国兵;个个留长发,好像来了一批学生兵;不少人盖五颜六色的绸面丝棉被,有人还穿绸衬衣,好像来了一批少爷兵。有群众悄悄议论:“这样的部队还能打仗?”部队从南方来到北方,生活上感到诸多不习惯。在浙东吃惯了大米,吃不惯北方的面食,更吃不惯高粱米。在山东,小米是上好的细粮,山东人民尽量省下小米供应部队,可这些南方兵没吃过小米,连淘都不会淘。
面对这些情况,张翼翔认为,部队的当务之急是要尽快适应山东生活,尽快扎根于山东人民之中。过去在浙东,我们就是依靠群众才站住了脚;如今到山东,也一定要和这里的老百姓打成一片,才能无往而不胜。他反复向部队讲明军民鱼水一家人的道理,积极倡导指战员开展与房东谈家常、帮助房东做家务等活动。年轻战士接受新事物快,刚学会几句山东话,就用手势比划着,与当地群众交流起来,使群众很快明白了这支部队来自盛产丝绸的江南鱼米之乡。在那里,穿件绸衣,盖条绸被,是很平常的事,并非就是地主资本家。那里很多留小分头,也不是什么不良习气。而且,这支部队曾长期战斗在敌人心腹地区,在长江南北为抗日战争作出了许多贡献,同样是共产党毛主席领导的队伍。群众渐渐同部队靠近了,他们主动到连队伙房去,帮助部队淘小米,做面食。
张翼翔抓住群众帮助部队的每一件小事,在部队中广为宣传。又请来当地干部,给部队作根据地斗争史和新旧光景对比的报告。还组织指战员访问翻身农民,听他们忆苦思甜,听他们讲老区团结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在这一系列活动中,指战员们深深体会到,在老根据地,恶霸地主确实打倒了,穷人确实翻身作主人了,人民生活水平确实普遍提高了,社会风气确实纯正了,这里确实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了。
人民了解了部队,部队也了解了人民,军民之间关系更密切,感情也更亲近了。山东老区开始成为这些南方人的第二故乡,部队北撤以来因远离乡土而产生的思想波动渐渐平息了。
1946年1月上旬,第1纵队向津浦线开进,准备攻取兖州。纵队交给第3旅的任务是在鲁中地方武装配合下,包围监视泰安的日伪军,破袭泰安南北铁路,防敌南援。接到战斗任务后,第3旅指战员人人斗志昂扬,个个摩拳擦掌。张翼翔率领部队迅速北上。
这时,虽然日本早已宣布投降,但中国军队对遍布中国城镇的日军的受降任务还未彻底完成。况且,我们要受降,国民党也要受降,斗争是尖锐复杂的。泰安、大汶口地区驻扎着日军的“至锐”旅团。纵队指示张翼翔要尽可能以军事压力和政治攻势相结合,先孤立“至锐”旅团,消灭伪军,然后迫使“至锐”旅团向纵队投降缴械。张翼翔为此作了一系列努力。
当纵队对兖州的攻击刚一开始,张翼翔就率部迅速实施了对泰安、大汶口日军的严密包围监视,并派员向日军下达通牒,严令他们不得参与中国内战,听候命令准备投降缴械,迫使日军在纵队主力攻击兖州时未敢轻举妄动。
此时,国共双方停战令即将生效,为争获受降权,国民党军密令“至锐”旅团务于停战令生效前撤至济南缴械,同时令泰安、大汶口伪军接替日军防务。张翼翔当即指出,日军在纵队包围圈内,理所当然应由纵队受降。为击破国民党军争夺受降权的阴谋,他命令一部兵力配合鲁中地方武装迅速包围泰安,集中主力阻止日军北撤。
赤柴日军北撤张翼翔当即命令部队进占该地,并将接替日军之伪军击溃。撤退日军集中于大汶口、东太平后,又分两个梯队开进。当其先头部队进至百子坡时,张翼翔指挥部队坚决予以阻击并收缴其武器,迫其退回原地。国共双方停战令生效的第二天,济南国民党军队一部南下,有接应日军北撤的企图。为争取时间,进一步迫日军向我投降,在纵队统一指挥下,张翼翔以一部兵力配合第2旅包围华丰、大汶口、东太平之敌:以旅主力控制泰安、大汶口之间地区,防敌北窜。之后,部队施以强大军事压力和政治攻势,迫使日军于23日交出汽车37辆,各种火炮11门,轻重机枪56挺,步枪800余支,各种炮弹、子弹3万余发和大批辎重。此时,纵队迫使日军投降缴械任务已经完成,遂放其撤向济南。为防止日军报复,张翼翔令部队在日军开进道路上布置兵力,严密监视其行动。
抗战八年,日军疯狂嚣张一时。今天,看着日军“至锐”旅团3000余人在纵队监视下,犹如丧家之犬,狼狈撤退,张翼翔和指战员们确实感到大快人心。
收复泰安
津浦线讨逆受降任务完成后,因停战令已生效,国内出现了暂时和平。张翼翔奉命组织部队一面继续包围泰安等 地伪军,一面转入战备休整。对于停战,张翼翔有着清醒的认识。与国民党交手多年,教训颇多。他认为,是战是和,最终不取决于共产党,而取决于国民党。因此,必须作好两手准备:一手准备实现和平,这是人民的渴望,形势的要求;另一手则要准备战争,这是主要的、基本的,很可能是不可避免的。没有这样的两手准备,是要吃亏的。
根据纵队指示,他积极组织部队进行形势任务教育,使广大指战员认清国民党的反动本质,开展军事练兵,抓紧战术、技术训练,使部队的战斗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为迎击国民党军的大举进攻作好了军事上思想上的充分准备。国民党果然并无停战诚意,不久便开始进攻我东北解放区,继而又包围我中原李先念部队,同时增兵华北、华中、山东。泰安被围之伪军也蠢蠢欲动。
5月间,形势越发明朗。党中央明确指示:“国民党反动派除在东北扩大内战外,现正准备发动全面内战。在此情况下,共产党必须有充分准备,能够于国民党发动内战时坚决彻底粉碎之。”6月1日,党中央又进一步指出:“美蒋对我极为恶劣,全面内战不可避免。”为迎击国民党军的大举进攻,策应中原和苏皖部队的对敌斗争,以利尔后机动作战,山东野战军决心拔除山东解放区内残存的伪军据点,并令第1纵队围歼泰安伪军警备第1旅宁春霖部和大汶口伪军第5路军吴化文的第1团赵广兴部。张翼翔奉令率部协同第1旅执行夺取泰安的作战任务。
泰安城北靠泰山,其西关与津浦铁路毗邻,是该城商业中心,主要建筑物大部分布于西关一带。守敌宁春霖部,系日寇投降后由7个县的伪保安团纠集而成,共3个团和1个特务营,全部驻守在城内和西关。其中西关为其防御重点,有6个营的兵力在西关及沿城墙一线。西关各重要街道均筑有巷战工事,设有各种障碍,又利用医院、学校、教堂等高大建筑物作为支撑点,依据城墙和城壕作为屏障。纵队确定以西关为主要突击方向,由张翼翔指挥第3旅及配属第1旅之第1团共3个团兵力担任对西关之敌的攻击。
受领任务后,张翼翔立即召开会议,讨论敌情,研究打法。经反复研究,决定以第1旅第1团担任对共和街以东和伍家庙以西、以北至西门外大街地域之敌的攻击,得手后继续夺取基督教堂,断敌退路,并肃清该地域之敌;以第8团先行肃清共和街以西、奈鸟河以东地域之敌,尔后夺取电灯公司,继续向北夺取翠英中学;以第9团肃清奈鸟西北地域之敌,并配合第8团夺取翠英中学。
张翼翔深知,夺取西关将是一场恶战。他亲自组织战前各项准备工作,除反复研究作战部署和作战指挥外,还组织各级干部和突击连的战斗骨干进行反复细致的敌前侦察,确定突破口和运动路线,研究火力组织、战斗队形以及在战斗中怎样应付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等。攻城器材、弹药等也都作了周密的筹划和准备。战斗发起前夕,纵队政治部发布紧急动员令,号召指战员为保卫和平而战,为保卫山东解放区而战。张翼翔也对部队作了深入的战斗动员。根据第3旅自身的情况,还提出了“打响第一炮,与老大哥比赛”的口号。部队士气空前高涨。
6月7日夜,部队的冲锋号声格外响亮,猛烈的枪炮声划破天空,连续不断。攻城战斗开始了。各路部队在泰安外围与敌军展开激烈的争夺战。在西关主攻方向,张翼翔亲自指挥突击部队,以偷袭和强攻相结合的突然猛烈动作,乘着炮火,扫雷区,越铁丝网,跨深壕,连续突击,强行爆破,一举突破敌前沿阵地,迅速进入巷战。第9团占领过街楼、教场口地区,突入财源街,继续向纵深发展。第8团占领粮食市街,攻取下河桥与第9团会合后,即向电灯公司、浸信会迫近。第1团从第8团右侧突入财源街,向东北方向发展。
敌遭我突然打击,被迫放弃前沿一线阵地,企图利用街道工事,凭借高大建筑,坚守基督堂、伍家庙、电灯公司等要点,并在局部阵地实施小部队反冲击。为粉碎敌之顽抗,张翼翔调整部署,与敌展开争夺制高点的战斗。他命令炮火猛烈压制敌火力点,摧毁碉堡工事,直接支援步兵,同时令步兵采用搭人梯、翻墙头、打壁洞等手段,打通道路,穿越民房,从两侧迂回分割敌人。经过激烈战斗,残敌逃入城内。8日午后,张翼翔指挥部队夺占西关。与此同时,东关、南关、北关的战斗也进展顺利。敌龟缩城内,我攻城部队直逼城垣。泰安守敌手忙脚乱,一片哀鸣。纵队首长决心乘胜攻城,不给残敌以喘息之机。遂令各部队作好攻城准备,并调整部署,确定以城西和城南为主攻方向,以岱庙伪旅部、天主教堂、伪县政府为主要攻击目标。
由哪个部队担负这项重要任务呢?任务区分时,司令员叶飞等纵队首长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张翼翔。在夺占西关的战斗中,第3旅斗志旺盛,勇猛顽强,有一股势不可挡的锐气。叶飞当即决定,以张翼翔率第3旅由城西主攻。经过一天紧张的攻城准备,10日黄昏,部队隐蔽进至前沿进攻出发阵地。战士们摩拳擦掌,精神抖擞,急切地等待总攻的战斗号令。
18时,总攻开始了。顿时,炮火冲天,枪声猛烈。第3旅首先利用紧靠城墙之有利阵地,组织密集火力。10余门山炮、迫击炮,80余挺轻重机枪,对预定突破地段实施猛烈射击,摧毁敌城墙碉堡工事和火力点。守敌依仗强固的城防工事拼死抵抗。在强大火力支援下,张翼翔指挥突击部队奋勇越过城壕,冒着敌密集火力架梯登城。第8团第4连首先打开并巩固突破口,将红旗插上泰安城头。该团后续部队迅速揳入城内,乘胜攻占天主教堂和伪县政府。第9团突击部队登城后,直取岱庙,在第8团一部配合下,攻占岱庙伪旅部,并沿城墙向北门发展。残敌纷纷向城东南、东北方向逃窜,均被我友邻部队分路兜截,被歼大部。
当夜10时,战斗胜利结束。是役历时3天,歼敌3000余人,俘敌副旅长、参谋长等高级军官,被山东野战军誉为攻坚战的一个成功范例。
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于1946年6月底派军大举围攻我中原解放区,悍然发动了全面内战。面对敌人的大举进攻,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发出《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指示,号召人民解放军依托解放区的有利条件,实行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的积极防御战略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以争取逐渐改变军事上敌强我弱的局面,直至彻底粉碎蒋介石的进攻。张翼翔和全体指战员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为彻底粉碎国民党的进攻,与兄弟部队一起,投入了伟大的全国解放战争。
打过长江去
淮海战役结束后,第1纵队奉命于1月16日以4天行程进至宿县东南水池铺地区休整,准备渡江。休整期间,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指示,按照华东野战军统一部署,第1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隶属第三野战军第9兵团建制。张翼翔任副军长。这次整编,统一了编制,充实了干部和兵员,进一步提高了战斗力,为渡江南进奠定了良好基础。
3月1日,第20军奉命暂归第8兵团指挥,经泗阳沿运河南下,于15日到达扬州东北樊川、丁沟、宜陵地区,进入渡江作战集结位置。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历来被称为天堑。当时,战争总形势虽然对我非常有利,但由于解放军毫无现代渡江工具,只能以木帆船实施渡江,欲突破用美式武器装备的国民党军把守的长江天堑,困难仍然很大。到达渡江作战出发位置后,张翼翔同军长、政委一道,立即组织部队进行具体的准备工作。至4月初,第20军已收集到各种类型的木船420余只,并动员了渡江所需要的船工,又从部队挑选、训练了一批优秀战士担任水手,以满足载运第一梯队渡江的需要。为提高船工参战的积极性,还召开了船工誓师大会。
张翼翔又组织部队利用湖泊及内河进行游泳、划船、上下船、水上射击、打击敌舰、滩头爆破、登陆冲击等战术与技术演练。他还派出侦察部队过江进行实地侦察,查明扬州以东沙头嘴至龙稍港段长江南北两岸40千米内的兵要地志、敌情、工事、兵力部署等情况。
为确定渡江作战的战术思想和战术手段,张翼翔同军长刘飞一道,根据实地观察和侦察所获的敌情,多次召开师、团干部会议,反复研究,并要求各师、团群策群力,积极思考,深入讨论。由此形成统一的战术思想和战术手段。这就是: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多头登陆,一点两面;四快一稳,即航行快、登陆快、展开火力快、抢占有利地形快,坐船稳;寸土不让,寸土必争,坚决巩固和扩大滩头阵地,保证后续部队安全登陆;登陆后,各级指挥员应边打边集结整理部队。此外,对船只的战斗队形和组织指挥,炮兵的使用和步炮协同等问题,也都作了具体的研究与规定。
4月6日,华野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粟裕召集由第8兵团、第10兵团组成的东集团军以上干部会议,传达了总前委的基本决心和战役指导思想,东集团关于渡江作战的决心和部署,以及对渡江后战役的发展变化和可能出现的情况的相应对策。东集团规定:第20军归第8兵团指挥,为兵团渡江第1梯队,自三江营至龙稍港段强渡长江,登陆扬中,尔后渡过夹江,经埤城、上塘等地向镇江、丹阳地区进攻,截断京沪铁路。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命令》,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打过长江去,解放全国人民。伟大的渡江战役开始了!
继中集团于20日晚首先发起渡江后,东、西集团亦于21日晚同时发起强大突击。张翼翔和军长刘飞指挥部队自三江营至龙稍港段向扬中岛发起突击。22日占领扬中岛,将敌第41师第123团、江苏保安第4团、第113师第337团大部歼灭。23日渡过夹江,登上南岸,乘胜经埠城、上塘等地直向丹阳方向进攻。在与友邻部队协同截断京沪铁路后,又指挥部队以超越、拦头、斩腰等多种战术手段,不分昼夜冒雨疾进,沿京杭公路金坛、溧阳向广德方向追歼逃敌。广大指战员在胜利的鼓舞下,不怕疲劳,不怕饥饿,不顾春雨连绵,踩着泥泞的道路,跋山涉水,快速行军。
人民群众以极大的热情夹道欢迎自己的子弟兵。他们把稻草铺在泥路上,以防战士滑倒;用木板和小船加固残破的小桥,以便部队顺利通过。群众的热情,更加激励着指战员一往无前。战士们经长途跋涉,脚底早已满是水泡,但仍然满怀豪情,一脚泥、一脚水地全速追赶敌人。全军上下心中只有一个“快”字。至26日,第20军将敌第28军、第96军大部歼灭。其中,第174团取得了一举俘敌1.2万余名的战果。27日,第20军进至溧阳以南戴埠地区集结,奉命归第9兵团建制。
渡江战役的胜利,彻底打破了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继续统治中国的梦想。但是,蒋介石在最后败退之前,仍企图凭借上海的“永久性”防御工事,实施陆海空联合作战,以固守防御争取时间,抢运物资,破坏城市。为彻底摧毁蒋家王朝,党中央、毛泽东主席和总前委决定,以第三野战军第9兵团、第10兵团及第8兵团一部攻取上海。
5月2日,第20军由戴埠地区出发,经4日行程进至震泽地区集结,准备参加上海战役。指战员得知这一消息,欣喜若狂,群情激奋。第20军的作战任务是,消灭浦东地区之敌,尔后控制吴淞江以南、黄浦江以西地区,协同友邻部队沿沪杭线从龙华地区攻入上海市区。第20军当面之敌为国民党军第123军、第37军及暂编第8师。这是国民党军的主力部队。
根据第三野战军首长关于打上海既要打一场城市攻坚战,又不能把城市打烂,要争取把上海基本完整地接管过来的指导思想,张翼翔在战前动员时反复强调,我们的一切作战部署及战法,都要围绕这一指导思想,一定要打出第20军的威风,务求军政全胜。5月10日,第58师首先向平湖之敌发起攻击。指战员冒雨长途行军,迅速投入战斗,仅用两天时间就攻占平湖、金山卫,尔后由闵行以南地区乘胜追击,连克百曲东站、三林塘、杨思镇,直指敌第37军。与此同时,第59师、第60师也于18日进抵松江地区,准备向上海外围之敌第37军基本阵地梅家衖、华泾攻击。敌第37军由3个青年师编成,系敌浦东防御兵团主力之一。该敌利用浦东河流纵横、河宽水深等复杂地形和在交通要道、各要点构筑的大量钢筋水泥工事,企图死守,阻挡解放军向上海挺进。
这是一场攻坚战。张翼翔和军领导认真总结前几仗的经验,深入细致地研究对敌坚固城防工事之钢筋水泥地堡攻击的战术手段,周密部署战斗行动。22日,攻坚战全面开始。第58师向洋泾、烂泥渡发起进攻,第59师与张家楼、塘桥之敌展开激烈阵地争夺战,第60师与对峙的周家渡之敌奋力拼搏。三个方向的突击,就像三把钢刀,直刺敌人心脏。在血与火的拼杀中,指战员们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有的孤身打入敌人阵地,与敌展开肉搏;有的舍身炸地堡;有的带着数处刀伤与敌拼搏;有的腰折骨断,仍不肯下火线,用鲜血和生命为胜利铺平道路。
在解放军猛烈的攻击下,敌人整个部署被分割得支离破碎,顾此失彼,只有绝望挣扎。敌军苦心经营的城防工事,在解放军摧枯拉朽般的凌厉攻势下,一个个都成了他们自掘的坟墓。24日,第20军攻占浦东市区。当夜,张翼翔奉命除留第58师警备浦东外,率主力从高昌庙地区西渡黄浦江进入市区,会同兄弟部队参加市区围歼战,肃清市区残敌。他组织部队迅速肃清苏州河以北、绍兴旅沪同乡会、北火车站、凯福饭店等地区之残敌。27日,市区残敌肃清。上海战役胜利结束。
上海解放后,第20军担任上海第一警备区的警卫任务,同时兼任松江城防。8月初,第20军奉命移驻嘉定、太仓、罗店、南翔地区,进行渡海登陆作战训练。10月,张翼翔任第20军军长兼政治委员。
朝鲜战争
美陆战1师是以强悍、敢战而闻名于世的,朝鲜战场上,陆战1师是麦克阿瑟手中最可器重的王牌。然而,这支“王牌”的运气并不好,它碰上了张翼翔统领的志愿军。
1950年11月27日凌晨,美军陆战1师第7团迅速攻占并控制了柳潭里。此时,志愿军9兵团的各部兵力也已抵达长津湖地区。第9兵团20军、27军各部队在向长津湖地区开进途中,部队严格执行隐蔽要求,夜行晓宿,严密伪装,两个军约10万人悄然进入作战区域,美军虽然每天都派出飞机对该地区进行空中侦察,却丝毫没有发现志愿军战士的行动踪迹。针对敌人的兵力分布,第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决定:27日黄昏向东线敌军发起攻击。
11月27日黄昏,在嘹亮的冲锋号中,张翼翔指挥下的20军官兵从雪地里一跃而起,向毫无防备的陆战1师发起了勇猛的冲击。双方打得难解难分,伤亡异常惨重。
11月27日,战斗打响。9兵团两个军迅猛出击,一举将美军前锋部队切成五段。张翼翔率领20军集中围攻下碣隅里的陆战1师主力2个团,并以2个师部队分别攻占了柳潭里与下碣隅里之间的死鹰岭、下碣隅里和古土里之间的富盛里,掐死了陆战1师北进南逃的通路。
陆战1师是美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拥有数百门火力强大的重炮,并且有空军支援。20军没有重炮,只有一些轻型火炮,因天冷,好多还打不响。战士们只好依 靠手榴弹作为进攻武器。白天美国空军飞来进行狂轰滥炸,志愿无法进攻,只好隐蔽。惨烈的血战每天夜里都在进行。志愿军战士反穿着与雪地一样颜色的白色棉 衣,不停地扑向美军阵地,顽强地争夺各个制高点。美军则依仗充足的火力,向志愿军的进攻方向进行彻夜不停地炮和式轰击。在这场钢铁与血肉的搏斗中,20军 部队反复冲击,牺牲重大。尽管屡次突入下碣隅里,但因后备兵力不足,又全被击退。由于武器的威力不足,给美军造成的伤亡也并不严重。双方大量的减员则主要 是由于过于寒冷的天气。 为避免被全歼,奥利弗·普雷因斯·史密斯率领陆战1师开始拼死突围。在死鹰岭及下碣隅里周围的高地上,双方展开了血腥的搏杀。志愿军因火力薄弱,堵不住美军正面进攻,只能化整为零,层 层阻击,反复进攻,死死缠住美军。在下碣隅里东南的1071高地上,一位志愿军连长杨根思在打到弹尽援绝后,怀抱炸药包扑入美军人群中,产生了志愿军部队 中的第一个特级战斗英雄。
陆战1师出动兵力拼死向北接应,终于救出了柳潭里的两个团,又全军向南突击。在漫天的大雪中,激战再度展开。负责阻击的20军部队,衣着单薄,已断粮多 日。但仍顽强苦战,直到全部战死或失去战斗力。陆战1师在优势火力的支援下,冲破层层阻击,终于逃出志愿军的包围圈。
在长津湖之战中,张翼翔的20军部队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奋勇作战,尽管没能全歼敌军,但击溃了陆战1师,完成了东线作战的战略任务。同时,全军伤亡 7000余人,冻伤11000余人,付出了巨大牺牲。长津湖之战后,9兵团部队足足休整了5个月。
在第五次战役中,20军以极快的速度攻过了昭阳江,然后猛 插五马峙,一举截断了刘载兴的韩国第三军(韩3师和韩9师)的退路,成为志愿军各军中进攻最快的部队。20军继续发起猛攻,韩军2个师完全溃散,战前23000余人的部队只剩下了 2000余人。
五次战役后,20军随9兵团担任东海岸守备任务。1952年10月,张翼翔率20军班师回国。
1、一级解放勋章 2、一级独立自由勋章等
微信扫码关注觅知友网
中文名张翼翔
国籍中国
出生地湖南省浏阳县
出生日期1914年6月
职业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人物生平
张翼翔(1914.06.18—红三军团二纵队战士、湘东独立师班长。1930年12月任红十六军七师排长、连长。1931年1月起任独二师连长。1932年3月起任红八军连长、副营长。1933年2月起在江西红军学校学习。1933年6月起任红三军团二师营长。1934年3月起任十八师五十二团营长。参加了长征。1935年8月起任十七师司令部参谋、侦察科长,1936年7月起任十七师营长。1937年1月起任红六军团五十二团参谋长,红六军团军团部参谋。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1月起为延安抗大一队学员。1938年2月起任新四军第四支队八团参谋。1938年6月起任新四军第四支队教导大队大队长。1939年7月起任新四军第五支队特务营营长。1942年1月起任新四军第二师六旅副旅长。1943年10月起兼任淮南苏皖边军区路西分区副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起任陆军第二十军军长兼政治委员。1952年5月至11月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军军长。1952年11月至1954年春任华东军区第二副参谋长、军区党委常委,其间:1953年4月至7月兼任浙江军区副司令员。1954年3月入解放军总政治部高级干部文化班学习。1955年9月至1957年7月在解放军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1957年9月至1963年12月任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军区党委常委(1958年2月起)。1963年12月至1968年6月任解放军总参谋部军训部副部长、军训部党委副书记。1968年6月至1969年5月任铁道兵司令员、铁道兵党委书记(第二书记)(1968年7月起)。1968年2月至1970年5月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军管会主任。1969年5月至1975年4月任第二炮兵司令员,其间:1969年6月起任第二炮兵临时党委书记、党委第一书记。1975年4月至1985年11月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党委常委(1975年8月起)、副书记(1983年1月起)。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中共第九届、十届中央委员。1990年4月5日在北京逝世。
大事年表
张翼翔,1913年5月出生在湖南省浏阳县。1928年底任浏阳县三区秘密交通员、浏阳纵队队部交通员、地方游击队交通员。
1930年12月任红十六军七师排长、连长。
1931年1月起任独二师连长。
1932年3月起任红八军连长、副营长。
1934年3月起任十八师五十二团营长。参加了长征。
1935年8月起任十七师司令部参谋、侦察科长。
1936年7月起任十七师营长。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1月起为延安抗大一队学员。
1938年2月起任新四军第四支队八团参谋。
1938年6月起任新四军第四支队教导大队大队长。
1939年7月起任新四军第五支队特务营营长。
1939年12月起任第四支队十四团副团长,1940年2月起任十四团团长。
1942年1月起任新四军第二师六旅副旅长。
1943年8月入淮南华中党校学习。1943年9月至1944年12月任新四军第二师五旅副旅长。
1945年1月至7月任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二纵队副司令员,7月起任第二纵队第一旅旅长。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2月至1946年11月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第一纵队三旅旅长。
1946年11月至1948年12月任华东第一纵队参谋长,1948年10月至1949年2月任第一纵队副司令员。
1949年2月至9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第二十军副军长,9月起任第二十军军长。
1952年5月至11月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军军长。
1954年3月入解放军总政治部高级干部文化班学习。
1955年9月至1957年7月在解放军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
1957年9月至1963年12月任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军区党委常委。
1968年6月至1969年5月任铁道兵司令员、铁道兵党委书记。
1968年2月至1970年5月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军管会主任。
1969年5月至1975年4月任第二炮兵司令员。
1975年4月至1985年11月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党委常委。
1990年4月5日在北京逝世。
革命事迹
津浦线受降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历时8年的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但是,坚持卖国、独裁的蒋介石,又磨刀霍霍,准备发动内战。刚刚晴朗的天空又出现战争的阴云。为了争取和平、民主、团结,党中央、毛泽东提出了“针锋相对,寸土必争”和“发展东北,巩固华北,坚持华中”的战略方针,并为此作出新的战略部署。
1945年9月20日,在浙东四明山区坚持游击战争的苏浙军区浙东纵队,接到新四军军部急电,指示“放弃浙东,全军北撤”,命纵队及地方党政干部,除留下秘密工作者和少数武装人员外,在7天内全部撤离浙东,开赴江北。接到命令,纵队副司令员张翼翔和纵队领导同志一起,立即筹集船只集中分散在各地的部队,开展宣传动员,布置善后工作,确定北撤行动部署,毅然决然在7天内率纵队1.5万人渡海北上。他们挥泪告别在艰苦的抗战岁月里与他们朝夕相处、患难与共的浙东父老乡亲,开始了伟大的解放战争的新征程。
1945年11月,奉党中央之命,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决定,北撤之浙东、浙西、苏南新四军部队和党政机关组成新四军第1纵队,立即开赴东北,协同东北部队执行发展东北解放区的任务。11月10日,新四军第1纵队正式成立,下辖3个旅。第3旅由原浙东纵队组成,张翼翔任旅长。11月下旬,张翼翔率第3旅到达滨海地区休整,待命进入东北。
然而,战局瞬息万变。国民党第13军、第25军突然在秦皇岛登陆,占领山海关,又长驱直入攻占锦州,切断了华北部队与东北部队的联系,并进占沈阳。中央遂命新四军第1纵队停止进入东北,待命行动。不久,又令第1纵队留山东地区作战,编为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在莒县朱梅地区休整待机。张翼翔所率第3旅浙东兵居多,初到山东,与当地老百姓一时难以沟通。当地干部说:这些南方兵,讲话像鸟啼,叽里呱啦,一句也听不懂,好像来了一批外国兵;个个留长发,好像来了一批学生兵;不少人盖五颜六色的绸面丝棉被,有人还穿绸衬衣,好像来了一批少爷兵。有群众悄悄议论:“这样的部队还能打仗?”部队从南方来到北方,生活上感到诸多不习惯。在浙东吃惯了大米,吃不惯北方的面食,更吃不惯高粱米。在山东,小米是上好的细粮,山东人民尽量省下小米供应部队,可这些南方兵没吃过小米,连淘都不会淘。
面对这些情况,张翼翔认为,部队的当务之急是要尽快适应山东生活,尽快扎根于山东人民之中。过去在浙东,我们就是依靠群众才站住了脚;如今到山东,也一定要和这里的老百姓打成一片,才能无往而不胜。他反复向部队讲明军民鱼水一家人的道理,积极倡导指战员开展与房东谈家常、帮助房东做家务等活动。年轻战士接受新事物快,刚学会几句山东话,就用手势比划着,与当地群众交流起来,使群众很快明白了这支部队来自盛产丝绸的江南鱼米之乡。在那里,穿件绸衣,盖条绸被,是很平常的事,并非就是地主资本家。那里很多留小分头,也不是什么不良习气。而且,这支部队曾长期战斗在敌人心腹地区,在长江南北为抗日战争作出了许多贡献,同样是共产党毛主席领导的队伍。群众渐渐同部队靠近了,他们主动到连队伙房去,帮助部队淘小米,做面食。
张翼翔抓住群众帮助部队的每一件小事,在部队中广为宣传。又请来当地干部,给部队作根据地斗争史和新旧光景对比的报告。还组织指战员访问翻身农民,听他们忆苦思甜,听他们讲老区团结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在这一系列活动中,指战员们深深体会到,在老根据地,恶霸地主确实打倒了,穷人确实翻身作主人了,人民生活水平确实普遍提高了,社会风气确实纯正了,这里确实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了。
人民了解了部队,部队也了解了人民,军民之间关系更密切,感情也更亲近了。山东老区开始成为这些南方人的第二故乡,部队北撤以来因远离乡土而产生的思想波动渐渐平息了。
1946年1月上旬,第1纵队向津浦线开进,准备攻取兖州。纵队交给第3旅的任务是在鲁中地方武装配合下,包围监视泰安的日伪军,破袭泰安南北铁路,防敌南援。接到战斗任务后,第3旅指战员人人斗志昂扬,个个摩拳擦掌。张翼翔率领部队迅速北上。
这时,虽然日本早已宣布投降,但中国军队对遍布中国城镇的日军的受降任务还未彻底完成。况且,我们要受降,国民党也要受降,斗争是尖锐复杂的。泰安、大汶口地区驻扎着日军的“至锐”旅团。纵队指示张翼翔要尽可能以军事压力和政治攻势相结合,先孤立“至锐”旅团,消灭伪军,然后迫使“至锐”旅团向纵队投降缴械。张翼翔为此作了一系列努力。
当纵队对兖州的攻击刚一开始,张翼翔就率部迅速实施了对泰安、大汶口日军的严密包围监视,并派员向日军下达通牒,严令他们不得参与中国内战,听候命令准备投降缴械,迫使日军在纵队主力攻击兖州时未敢轻举妄动。
此时,国共双方停战令即将生效,为争获受降权,国民党军密令“至锐”旅团务于停战令生效前撤至济南缴械,同时令泰安、大汶口伪军接替日军防务。张翼翔当即指出,日军在纵队包围圈内,理所当然应由纵队受降。为击破国民党军争夺受降权的阴谋,他命令一部兵力配合鲁中地方武装迅速包围泰安,集中主力阻止日军北撤。
赤柴日军北撤张翼翔当即命令部队进占该地,并将接替日军之伪军击溃。撤退日军集中于大汶口、东太平后,又分两个梯队开进。当其先头部队进至百子坡时,张翼翔指挥部队坚决予以阻击并收缴其武器,迫其退回原地。国共双方停战令生效的第二天,济南国民党军队一部南下,有接应日军北撤的企图。为争取时间,进一步迫日军向我投降,在纵队统一指挥下,张翼翔以一部兵力配合第2旅包围华丰、大汶口、东太平之敌:以旅主力控制泰安、大汶口之间地区,防敌北窜。之后,部队施以强大军事压力和政治攻势,迫使日军于23日交出汽车37辆,各种火炮11门,轻重机枪56挺,步枪800余支,各种炮弹、子弹3万余发和大批辎重。此时,纵队迫使日军投降缴械任务已经完成,遂放其撤向济南。为防止日军报复,张翼翔令部队在日军开进道路上布置兵力,严密监视其行动。
抗战八年,日军疯狂嚣张一时。今天,看着日军“至锐”旅团3000余人在纵队监视下,犹如丧家之犬,狼狈撤退,张翼翔和指战员们确实感到大快人心。
收复泰安
津浦线讨逆受降任务完成后,因停战令已生效,国内出现了暂时和平。张翼翔奉命组织部队一面继续包围泰安等 地伪军,一面转入战备休整。对于停战,张翼翔有着清醒的认识。与国民党交手多年,教训颇多。他认为,是战是和,最终不取决于共产党,而取决于国民党。因此,必须作好两手准备:一手准备实现和平,这是人民的渴望,形势的要求;另一手则要准备战争,这是主要的、基本的,很可能是不可避免的。没有这样的两手准备,是要吃亏的。
根据纵队指示,他积极组织部队进行形势任务教育,使广大指战员认清国民党的反动本质,开展军事练兵,抓紧战术、技术训练,使部队的战斗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为迎击国民党军的大举进攻作好了军事上思想上的充分准备。国民党果然并无停战诚意,不久便开始进攻我东北解放区,继而又包围我中原李先念部队,同时增兵华北、华中、山东。泰安被围之伪军也蠢蠢欲动。
5月间,形势越发明朗。党中央明确指示:“国民党反动派除在东北扩大内战外,现正准备发动全面内战。在此情况下,共产党必须有充分准备,能够于国民党发动内战时坚决彻底粉碎之。”6月1日,党中央又进一步指出:“美蒋对我极为恶劣,全面内战不可避免。”为迎击国民党军的大举进攻,策应中原和苏皖部队的对敌斗争,以利尔后机动作战,山东野战军决心拔除山东解放区内残存的伪军据点,并令第1纵队围歼泰安伪军警备第1旅宁春霖部和大汶口伪军第5路军吴化文的第1团赵广兴部。张翼翔奉令率部协同第1旅执行夺取泰安的作战任务。
泰安城北靠泰山,其西关与津浦铁路毗邻,是该城商业中心,主要建筑物大部分布于西关一带。守敌宁春霖部,系日寇投降后由7个县的伪保安团纠集而成,共3个团和1个特务营,全部驻守在城内和西关。其中西关为其防御重点,有6个营的兵力在西关及沿城墙一线。西关各重要街道均筑有巷战工事,设有各种障碍,又利用医院、学校、教堂等高大建筑物作为支撑点,依据城墙和城壕作为屏障。纵队确定以西关为主要突击方向,由张翼翔指挥第3旅及配属第1旅之第1团共3个团兵力担任对西关之敌的攻击。
受领任务后,张翼翔立即召开会议,讨论敌情,研究打法。经反复研究,决定以第1旅第1团担任对共和街以东和伍家庙以西、以北至西门外大街地域之敌的攻击,得手后继续夺取基督教堂,断敌退路,并肃清该地域之敌;以第8团先行肃清共和街以西、奈鸟河以东地域之敌,尔后夺取电灯公司,继续向北夺取翠英中学;以第9团肃清奈鸟西北地域之敌,并配合第8团夺取翠英中学。
张翼翔深知,夺取西关将是一场恶战。他亲自组织战前各项准备工作,除反复研究作战部署和作战指挥外,还组织各级干部和突击连的战斗骨干进行反复细致的敌前侦察,确定突破口和运动路线,研究火力组织、战斗队形以及在战斗中怎样应付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等。攻城器材、弹药等也都作了周密的筹划和准备。战斗发起前夕,纵队政治部发布紧急动员令,号召指战员为保卫和平而战,为保卫山东解放区而战。张翼翔也对部队作了深入的战斗动员。根据第3旅自身的情况,还提出了“打响第一炮,与老大哥比赛”的口号。部队士气空前高涨。
6月7日夜,部队的冲锋号声格外响亮,猛烈的枪炮声划破天空,连续不断。攻城战斗开始了。各路部队在泰安外围与敌军展开激烈的争夺战。在西关主攻方向,张翼翔亲自指挥突击部队,以偷袭和强攻相结合的突然猛烈动作,乘着炮火,扫雷区,越铁丝网,跨深壕,连续突击,强行爆破,一举突破敌前沿阵地,迅速进入巷战。第9团占领过街楼、教场口地区,突入财源街,继续向纵深发展。第8团占领粮食市街,攻取下河桥与第9团会合后,即向电灯公司、浸信会迫近。第1团从第8团右侧突入财源街,向东北方向发展。
敌遭我突然打击,被迫放弃前沿一线阵地,企图利用街道工事,凭借高大建筑,坚守基督堂、伍家庙、电灯公司等要点,并在局部阵地实施小部队反冲击。为粉碎敌之顽抗,张翼翔调整部署,与敌展开争夺制高点的战斗。他命令炮火猛烈压制敌火力点,摧毁碉堡工事,直接支援步兵,同时令步兵采用搭人梯、翻墙头、打壁洞等手段,打通道路,穿越民房,从两侧迂回分割敌人。经过激烈战斗,残敌逃入城内。8日午后,张翼翔指挥部队夺占西关。与此同时,东关、南关、北关的战斗也进展顺利。敌龟缩城内,我攻城部队直逼城垣。泰安守敌手忙脚乱,一片哀鸣。纵队首长决心乘胜攻城,不给残敌以喘息之机。遂令各部队作好攻城准备,并调整部署,确定以城西和城南为主攻方向,以岱庙伪旅部、天主教堂、伪县政府为主要攻击目标。
由哪个部队担负这项重要任务呢?任务区分时,司令员叶飞等纵队首长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张翼翔。在夺占西关的战斗中,第3旅斗志旺盛,勇猛顽强,有一股势不可挡的锐气。叶飞当即决定,以张翼翔率第3旅由城西主攻。经过一天紧张的攻城准备,10日黄昏,部队隐蔽进至前沿进攻出发阵地。战士们摩拳擦掌,精神抖擞,急切地等待总攻的战斗号令。
18时,总攻开始了。顿时,炮火冲天,枪声猛烈。第3旅首先利用紧靠城墙之有利阵地,组织密集火力。10余门山炮、迫击炮,80余挺轻重机枪,对预定突破地段实施猛烈射击,摧毁敌城墙碉堡工事和火力点。守敌依仗强固的城防工事拼死抵抗。在强大火力支援下,张翼翔指挥突击部队奋勇越过城壕,冒着敌密集火力架梯登城。第8团第4连首先打开并巩固突破口,将红旗插上泰安城头。该团后续部队迅速揳入城内,乘胜攻占天主教堂和伪县政府。第9团突击部队登城后,直取岱庙,在第8团一部配合下,攻占岱庙伪旅部,并沿城墙向北门发展。残敌纷纷向城东南、东北方向逃窜,均被我友邻部队分路兜截,被歼大部。
当夜10时,战斗胜利结束。是役历时3天,歼敌3000余人,俘敌副旅长、参谋长等高级军官,被山东野战军誉为攻坚战的一个成功范例。
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于1946年6月底派军大举围攻我中原解放区,悍然发动了全面内战。面对敌人的大举进攻,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发出《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指示,号召人民解放军依托解放区的有利条件,实行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的积极防御战略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以争取逐渐改变军事上敌强我弱的局面,直至彻底粉碎蒋介石的进攻。张翼翔和全体指战员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为彻底粉碎国民党的进攻,与兄弟部队一起,投入了伟大的全国解放战争。
打过长江去
淮海战役结束后,第1纵队奉命于1月16日以4天行程进至宿县东南水池铺地区休整,准备渡江。休整期间,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指示,按照华东野战军统一部署,第1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隶属第三野战军第9兵团建制。张翼翔任副军长。这次整编,统一了编制,充实了干部和兵员,进一步提高了战斗力,为渡江南进奠定了良好基础。
3月1日,第20军奉命暂归第8兵团指挥,经泗阳沿运河南下,于15日到达扬州东北樊川、丁沟、宜陵地区,进入渡江作战集结位置。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历来被称为天堑。当时,战争总形势虽然对我非常有利,但由于解放军毫无现代渡江工具,只能以木帆船实施渡江,欲突破用美式武器装备的国民党军把守的长江天堑,困难仍然很大。到达渡江作战出发位置后,张翼翔同军长、政委一道,立即组织部队进行具体的准备工作。至4月初,第20军已收集到各种类型的木船420余只,并动员了渡江所需要的船工,又从部队挑选、训练了一批优秀战士担任水手,以满足载运第一梯队渡江的需要。为提高船工参战的积极性,还召开了船工誓师大会。
张翼翔又组织部队利用湖泊及内河进行游泳、划船、上下船、水上射击、打击敌舰、滩头爆破、登陆冲击等战术与技术演练。他还派出侦察部队过江进行实地侦察,查明扬州以东沙头嘴至龙稍港段长江南北两岸40千米内的兵要地志、敌情、工事、兵力部署等情况。
为确定渡江作战的战术思想和战术手段,张翼翔同军长刘飞一道,根据实地观察和侦察所获的敌情,多次召开师、团干部会议,反复研究,并要求各师、团群策群力,积极思考,深入讨论。由此形成统一的战术思想和战术手段。这就是: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多头登陆,一点两面;四快一稳,即航行快、登陆快、展开火力快、抢占有利地形快,坐船稳;寸土不让,寸土必争,坚决巩固和扩大滩头阵地,保证后续部队安全登陆;登陆后,各级指挥员应边打边集结整理部队。此外,对船只的战斗队形和组织指挥,炮兵的使用和步炮协同等问题,也都作了具体的研究与规定。
4月6日,华野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粟裕召集由第8兵团、第10兵团组成的东集团军以上干部会议,传达了总前委的基本决心和战役指导思想,东集团关于渡江作战的决心和部署,以及对渡江后战役的发展变化和可能出现的情况的相应对策。东集团规定:第20军归第8兵团指挥,为兵团渡江第1梯队,自三江营至龙稍港段强渡长江,登陆扬中,尔后渡过夹江,经埤城、上塘等地向镇江、丹阳地区进攻,截断京沪铁路。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命令》,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打过长江去,解放全国人民。伟大的渡江战役开始了!
继中集团于20日晚首先发起渡江后,东、西集团亦于21日晚同时发起强大突击。张翼翔和军长刘飞指挥部队自三江营至龙稍港段向扬中岛发起突击。22日占领扬中岛,将敌第41师第123团、江苏保安第4团、第113师第337团大部歼灭。23日渡过夹江,登上南岸,乘胜经埠城、上塘等地直向丹阳方向进攻。在与友邻部队协同截断京沪铁路后,又指挥部队以超越、拦头、斩腰等多种战术手段,不分昼夜冒雨疾进,沿京杭公路金坛、溧阳向广德方向追歼逃敌。广大指战员在胜利的鼓舞下,不怕疲劳,不怕饥饿,不顾春雨连绵,踩着泥泞的道路,跋山涉水,快速行军。
人民群众以极大的热情夹道欢迎自己的子弟兵。他们把稻草铺在泥路上,以防战士滑倒;用木板和小船加固残破的小桥,以便部队顺利通过。群众的热情,更加激励着指战员一往无前。战士们经长途跋涉,脚底早已满是水泡,但仍然满怀豪情,一脚泥、一脚水地全速追赶敌人。全军上下心中只有一个“快”字。至26日,第20军将敌第28军、第96军大部歼灭。其中,第174团取得了一举俘敌1.2万余名的战果。27日,第20军进至溧阳以南戴埠地区集结,奉命归第9兵团建制。
渡江战役的胜利,彻底打破了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继续统治中国的梦想。但是,蒋介石在最后败退之前,仍企图凭借上海的“永久性”防御工事,实施陆海空联合作战,以固守防御争取时间,抢运物资,破坏城市。为彻底摧毁蒋家王朝,党中央、毛泽东主席和总前委决定,以第三野战军第9兵团、第10兵团及第8兵团一部攻取上海。
5月2日,第20军由戴埠地区出发,经4日行程进至震泽地区集结,准备参加上海战役。指战员得知这一消息,欣喜若狂,群情激奋。第20军的作战任务是,消灭浦东地区之敌,尔后控制吴淞江以南、黄浦江以西地区,协同友邻部队沿沪杭线从龙华地区攻入上海市区。第20军当面之敌为国民党军第123军、第37军及暂编第8师。这是国民党军的主力部队。
根据第三野战军首长关于打上海既要打一场城市攻坚战,又不能把城市打烂,要争取把上海基本完整地接管过来的指导思想,张翼翔在战前动员时反复强调,我们的一切作战部署及战法,都要围绕这一指导思想,一定要打出第20军的威风,务求军政全胜。5月10日,第58师首先向平湖之敌发起攻击。指战员冒雨长途行军,迅速投入战斗,仅用两天时间就攻占平湖、金山卫,尔后由闵行以南地区乘胜追击,连克百曲东站、三林塘、杨思镇,直指敌第37军。与此同时,第59师、第60师也于18日进抵松江地区,准备向上海外围之敌第37军基本阵地梅家衖、华泾攻击。敌第37军由3个青年师编成,系敌浦东防御兵团主力之一。该敌利用浦东河流纵横、河宽水深等复杂地形和在交通要道、各要点构筑的大量钢筋水泥工事,企图死守,阻挡解放军向上海挺进。
这是一场攻坚战。张翼翔和军领导认真总结前几仗的经验,深入细致地研究对敌坚固城防工事之钢筋水泥地堡攻击的战术手段,周密部署战斗行动。22日,攻坚战全面开始。第58师向洋泾、烂泥渡发起进攻,第59师与张家楼、塘桥之敌展开激烈阵地争夺战,第60师与对峙的周家渡之敌奋力拼搏。三个方向的突击,就像三把钢刀,直刺敌人心脏。在血与火的拼杀中,指战员们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有的孤身打入敌人阵地,与敌展开肉搏;有的舍身炸地堡;有的带着数处刀伤与敌拼搏;有的腰折骨断,仍不肯下火线,用鲜血和生命为胜利铺平道路。
在解放军猛烈的攻击下,敌人整个部署被分割得支离破碎,顾此失彼,只有绝望挣扎。敌军苦心经营的城防工事,在解放军摧枯拉朽般的凌厉攻势下,一个个都成了他们自掘的坟墓。24日,第20军攻占浦东市区。当夜,张翼翔奉命除留第58师警备浦东外,率主力从高昌庙地区西渡黄浦江进入市区,会同兄弟部队参加市区围歼战,肃清市区残敌。他组织部队迅速肃清苏州河以北、绍兴旅沪同乡会、北火车站、凯福饭店等地区之残敌。27日,市区残敌肃清。上海战役胜利结束。
上海解放后,第20军担任上海第一警备区的警卫任务,同时兼任松江城防。8月初,第20军奉命移驻嘉定、太仓、罗店、南翔地区,进行渡海登陆作战训练。10月,张翼翔任第20军军长兼政治委员。
朝鲜战争
美陆战1师是以强悍、敢战而闻名于世的,朝鲜战场上,陆战1师是麦克阿瑟手中最可器重的王牌。然而,这支“王牌”的运气并不好,它碰上了张翼翔统领的志愿军。
1950年11月27日凌晨,美军陆战1师第7团迅速攻占并控制了柳潭里。此时,志愿军9兵团的各部兵力也已抵达长津湖地区。第9兵团20军、27军各部队在向长津湖地区开进途中,部队严格执行隐蔽要求,夜行晓宿,严密伪装,两个军约10万人悄然进入作战区域,美军虽然每天都派出飞机对该地区进行空中侦察,却丝毫没有发现志愿军战士的行动踪迹。针对敌人的兵力分布,第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决定:27日黄昏向东线敌军发起攻击。
11月27日黄昏,在嘹亮的冲锋号中,张翼翔指挥下的20军官兵从雪地里一跃而起,向毫无防备的陆战1师发起了勇猛的冲击。双方打得难解难分,伤亡异常惨重。
11月27日,战斗打响。9兵团两个军迅猛出击,一举将美军前锋部队切成五段。张翼翔率领20军集中围攻下碣隅里的陆战1师主力2个团,并以2个师部队分别攻占了柳潭里与下碣隅里之间的死鹰岭、下碣隅里和古土里之间的富盛里,掐死了陆战1师北进南逃的通路。
陆战1师是美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拥有数百门火力强大的重炮,并且有空军支援。20军没有重炮,只有一些轻型火炮,因天冷,好多还打不响。战士们只好依 靠手榴弹作为进攻武器。白天美国空军飞来进行狂轰滥炸,志愿无法进攻,只好隐蔽。惨烈的血战每天夜里都在进行。志愿军战士反穿着与雪地一样颜色的白色棉 衣,不停地扑向美军阵地,顽强地争夺各个制高点。美军则依仗充足的火力,向志愿军的进攻方向进行彻夜不停地炮和式轰击。在这场钢铁与血肉的搏斗中,20军 部队反复冲击,牺牲重大。尽管屡次突入下碣隅里,但因后备兵力不足,又全被击退。由于武器的威力不足,给美军造成的伤亡也并不严重。双方大量的减员则主要 是由于过于寒冷的天气。 为避免被全歼,奥利弗·普雷因斯·史密斯率领陆战1师开始拼死突围。在死鹰岭及下碣隅里周围的高地上,双方展开了血腥的搏杀。志愿军因火力薄弱,堵不住美军正面进攻,只能化整为零,层 层阻击,反复进攻,死死缠住美军。在下碣隅里东南的1071高地上,一位志愿军连长杨根思在打到弹尽援绝后,怀抱炸药包扑入美军人群中,产生了志愿军部队 中的第一个特级战斗英雄。
陆战1师出动兵力拼死向北接应,终于救出了柳潭里的两个团,又全军向南突击。在漫天的大雪中,激战再度展开。负责阻击的20军部队,衣着单薄,已断粮多 日。但仍顽强苦战,直到全部战死或失去战斗力。陆战1师在优势火力的支援下,冲破层层阻击,终于逃出志愿军的包围圈。
在长津湖之战中,张翼翔的20军部队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奋勇作战,尽管没能全歼敌军,但击溃了陆战1师,完成了东线作战的战略任务。同时,全军伤亡 7000余人,冻伤11000余人,付出了巨大牺牲。长津湖之战后,9兵团部队足足休整了5个月。
在第五次战役中,20军以极快的速度攻过了昭阳江,然后猛 插五马峙,一举截断了刘载兴的韩国第三军(韩3师和韩9师)的退路,成为志愿军各军中进攻最快的部队。20军继续发起猛攻,韩军2个师完全溃散,战前23000余人的部队只剩下了 2000余人。
五次战役后,20军随9兵团担任东海岸守备任务。1952年10月,张翼翔率20军班师回国。
个人荣誉
1、一级解放勋章 2、一级独立自由勋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