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知友官网
会员登录免费注册
南昌市 [切换城市]
明正德五年(1510年)十月至七年(1512年),北直隶霸州文安县刘六、刘七等人领导的反对明朝封建统治的大规模农民武装斗争。正德初年,宦官擅权,政治日益腐败,土地兼并激烈。文安县所在的京畿地区,庄田不断增加,封建朝臣又继续将大批军马寄养于民家,由于庄田日增而导致草场日少,农民无力饲养,军马死亡不少,农民因赔偿费用往往弄得家破人亡,加以连年灾荒,致使“民困已极,庐舍几空”,社会矛盾日趋加剧。为了巩固京师重地,朝廷一再派出官员到畿内各地“捕盗”。
文安县人刘六(名宠)、刘七(名宸)兄弟二人家境贫寒,为人慷慨好义,初与杨虎等人应募参加“捕盗”。后因无钱贿赂,反被“诬为盗”,遭到通令缉捕。于正德五年十月二十二日愤而发动起义。旬日间,一呼百应,众至数千。官军屡败,不敢抵抗。正德六年初,又与杨虎领导的起义军联合,进军山东,连破临朐、日照、曲阜等地,痛杀军政要员。然后,回师河北,三次进抵北京附近,声势大振,众至数万人。自此军分两路,倏往倏来,避实就虚,越战越强。一路由刘六、刘七兄弟等人统率,转战于河北、山东一带。另一路由杨虎、赵燧等人挂帅,活动于河北、河南、山西等地。他们时分时合,互为声援,破州县,劫府库,杀官军。正德六年九月,杨虎一路陷兴济、下沧州、转入山东,进军济南、莱州等地。十月,刘六一军进攻运河沿岸重镇济宁,烧毁官军运粮船1200余艘,劫得大量粮食,充实了自己的给养。起义军连连告捷。使明朝统治者更为恐慌,急忙增兵遣将,分兵堵截。为了突破官军的包围圈,杨虎等人决然挥师南下,于正德六年十一月至宿迁,渡黄河。在渡河战役中,杨虎战死,队伍转入河南,由赵燧等人继续领导作战,分军28营,号称30万众(一说13万),转战于湖北襄阳等地。是时,明廷见势危急,派都御史彭泽等人率大军围剿,赵燧被俘,余众溃散。正德七年四月,朝廷又派l0万大军围剿刘六、刘七起义军。刘六、刘七突围返回河北,南下湖广、至黄州团凤镇、刘六战死(一说投水自杀)。刘七等人率众夺船入长江,攻芜湖、镇江、南通,三次打到南京城下,如入无人之境。后驻扎于南通狼山岛。同年七月,官军齐集,进围狼山岛,刘七等人相继阵亡。这次明朝建国以来规模最大,历时3年,席卷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湖广、南直隶等省,以流动作战为特点的农民起义遂告结束。......
在不断取得胜利的形势下,起义军提出“建国扶贤”的口号,制订了先取河北、河南,扩集兵马,再占南京,建立政权的方针。
刘六、刘七领导的这次起义,自起事至全部被消灭,前后持续3年,转战河北、山东、河南、湖北、江苏等九江省,三过北京,三攻南京,沉重地打击了统治阶级。为了镇压起义,明政府动用了大量财力,耗尽了府库之银;
起义军所到之处,狠狠地打击了当地贪官污吏、地主豪绅。这次起义给明统治者一个沉重而深刻的教训,使明朝统治者认识到仅凭高压政策难以维持长久统治,必须要采取有力措施缓和社会矛盾。明朝出现了嘉靖初年较为清明的政治局面。
微信扫码关注觅知友网
历史背景
明正德五年(1510年)十月至七年(1512年),北直隶霸州文安县刘六、刘七等人领导的反对明朝封建统治的大规模农民武装斗争。正德初年,宦官擅权,政治日益腐败,土地兼并激烈。文安县所在的京畿地区,庄田不断增加,封建朝臣又继续将大批军马寄养于民家,由于庄田日增而导致草场日少,农民无力饲养,军马死亡不少,农民因赔偿费用往往弄得家破人亡,加以连年灾荒,致使“民困已极,庐舍几空”,社会矛盾日趋加剧。为了巩固京师重地,朝廷一再派出官员到畿内各地“捕盗”。
起义过程
文安县人刘六(名宠)、刘七(名宸)兄弟二人家境贫寒,为人慷慨好义,初与杨虎等人应募参加“捕盗”。后因无钱贿赂,反被“诬为盗”,遭到通令缉捕。于正德五年十月二十二日愤而发动起义。旬日间,一呼百应,众至数千。官军屡败,不敢抵抗。正德六年初,又与杨虎领导的起义军联合,进军山东,连破临朐、日照、曲阜等地,痛杀军政要员。然后,回师河北,三次进抵北京附近,声势大振,众至数万人。自此军分两路,倏往倏来,避实就虚,越战越强。一路由刘六、刘七兄弟等人统率,转战于河北、山东一带。另一路由杨虎、赵燧等人挂帅,活动于河北、河南、山西等地。他们时分时合,互为声援,破州县,劫府库,杀官军。正德六年九月,杨虎一路陷兴济、下沧州、转入山东,进军济南、莱州等地。十月,刘六一军进攻运河沿岸重镇济宁,烧毁官军运粮船1200余艘,劫得大量粮食,充实了自己的给养。起义军连连告捷。使明朝统治者更为恐慌,急忙增兵遣将,分兵堵截。为了突破官军的包围圈,杨虎等人决然挥师南下,于正德六年十一月至宿迁,渡黄河。在渡河战役中,杨虎战死,队伍转入河南,由赵燧等人继续领导作战,分军28营,号称30万众(一说13万),转战于湖北襄阳等地。是时,明廷见势危急,派都御史彭泽等人率大军围剿,赵燧被俘,余众溃散。正德七年四月,朝廷又派l0万大军围剿刘六、刘七起义军。刘六、刘七突围返回河北,南下湖广、至黄州团凤镇、刘六战死(一说投水自杀)。刘七等人率众夺船入长江,攻芜湖、镇江、南通,三次打到南京城下,如入无人之境。后驻扎于南通狼山岛。同年七月,官军齐集,进围狼山岛,刘七等人相继阵亡。这次明朝建国以来规模最大,历时3年,席卷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湖广、南直隶等省,以流动作战为特点的农民起义遂告结束。......
起义纲领
在不断取得胜利的形势下,起义军提出“建国扶贤”的口号,制订了先取河北、河南,扩集兵马,再占南京,建立政权的方针。
起义意义
刘六、刘七领导的这次起义,自起事至全部被消灭,前后持续3年,转战河北、山东、河南、湖北、江苏等九江省,三过北京,三攻南京,沉重地打击了统治阶级。为了镇压起义,明政府动用了大量财力,耗尽了府库之银;
起义军所到之处,狠狠地打击了当地贪官污吏、地主豪绅。这次起义给明统治者一个沉重而深刻的教训,使明朝统治者认识到仅凭高压政策难以维持长久统治,必须要采取有力措施缓和社会矛盾。明朝出现了嘉靖初年较为清明的政治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