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知友官网
会员登录免费注册
呼和浩特市 [切换城市]
本名裴邃
别称夷陵烈侯
字号字渊明
所处时代南北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河东闻喜
出生时间不详
去世时间524年
主要成就大匠卿豫州刺史
裴邃,字渊明,河东闻喜人,南北朝时期梁朝名将,与韦睿齐名。据说此人十岁就能写一手好文章,喜欢看《左传》。初为刺史萧遥昌的主簿,后为抚军将军、扬州刺史萧遥光的参军。裴邃自己要求去边关效力,被任命为辅国将军、庐江太守。击退北魏将军吕颇五万军马的进犯,加封为右军将军。裴邃领兵征邵阳洲,大破北魏,进克羊石城,斩城主元康。又破霍丘城,斩城主宁永仁。平小岘,攻合肥。以功封夷陵县子,邑三百户。迁冠军长史、广陵太守。曾有人向皇帝进谗言,说裴邃要谋反,不被采信。裴邃镇守边关,屡败敌人的进犯。且实行屯田,仓廪盈实,省息边运,民吏获安。后来升迁为大匠卿。
义州刺史文僧明以州叛入于北魏,魏军来援。以邃为假节、信武将军,督众军前往征讨。深入魏境,击破封寿,收复义州。又迁督豫州、北豫、霍三州诸军事、豫州刺史,镇合肥。是岁,大军将北伐,以邃督征讨诸军事,率骑三千,袭寿阳。斩关而入,一日战九合,攻狄丘、甓城、黎浆等城,皆拔之。屠安成、马头、沙陵等戍。明年,复破魏新蔡郡,略地至于郑城,汝颍之间,所在响应。
魏寿阳守将长孙稚、河间王元琛率众五万,出城挑战。邃令直阁将军李祖怜伪遁以引稚,稚等悉众追之,四甄竞发,魏众大败。斩首万余级。其年五月,卒于军中。追赠侍中、左卫将军,给鼓吹一部,进爵为侯,增邑七百户,谥曰烈。邃少言笑,沉深有思略,为政宽明,能得士心。居身方正有威重,将吏惮之,少敢犯法。及其卒也,淮、肥间莫不流涕,以为邃不死,洛阳不足拔也。
元英:萧临川虽騃,其下有良将韦、裴之属,未可轻也。宜且观形势,勿与交锋。
姚察:裴邃之词采早著,兼思略沉深,夏侯禀之好学辩给,夔之奢豪爱士,韦放之弘厚笃行,并遇主逢时,展其才用矣。及牧州典郡,破敌安边,咸著功绩,允文武之任,盖梁室之名臣欤。
李延寿:韦、裴少年励操,俱以学尚自立;晚节驱驰,各著功于戎马。观睿制胜之道,谓为魁梧之杰,然而形甚羸瘠,身不跨鞍,板舆指麾,隐如敌国,其器分有在,隆名岂虚得乎?邃自效边疆,盛绩克举,其志不遂,良可悲夫!二门子弟,各著名节,与梁终始,克荷隆构。“将门有将”,斯言岂曰妄乎?
毛泽东:(曹景宗)良将也,仅次于韦睿,裴邃。
据记载,裴邃“十岁能属文,善《左氏春秋》”,其作品今已佚,仅《全梁文》收录有残文两篇。
微信扫码关注觅知友网
本名裴邃
别称夷陵烈侯
字号字渊明
所处时代南北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河东闻喜
出生时间不详
去世时间524年
主要成就大匠卿豫州刺史
人物生平
裴邃,字渊明,河东闻喜人,南北朝时期梁朝名将,与韦睿齐名。据说此人十岁就能写一手好文章,喜欢看《左传》。初为刺史萧遥昌的主簿,后为抚军将军、扬州刺史萧遥光的参军。裴邃自己要求去边关效力,被任命为辅国将军、庐江太守。击退北魏将军吕颇五万军马的进犯,加封为右军将军。裴邃领兵征邵阳洲,大破北魏,进克羊石城,斩城主元康。又破霍丘城,斩城主宁永仁。平小岘,攻合肥。以功封夷陵县子,邑三百户。迁冠军长史、广陵太守。曾有人向皇帝进谗言,说裴邃要谋反,不被采信。裴邃镇守边关,屡败敌人的进犯。且实行屯田,仓廪盈实,省息边运,民吏获安。后来升迁为大匠卿。
义州刺史文僧明以州叛入于北魏,魏军来援。以邃为假节、信武将军,督众军前往征讨。深入魏境,击破封寿,收复义州。又迁督豫州、北豫、霍三州诸军事、豫州刺史,镇合肥。是岁,大军将北伐,以邃督征讨诸军事,率骑三千,袭寿阳。斩关而入,一日战九合,攻狄丘、甓城、黎浆等城,皆拔之。屠安成、马头、沙陵等戍。明年,复破魏新蔡郡,略地至于郑城,汝颍之间,所在响应。
魏寿阳守将长孙稚、河间王元琛率众五万,出城挑战。邃令直阁将军李祖怜伪遁以引稚,稚等悉众追之,四甄竞发,魏众大败。斩首万余级。其年五月,卒于军中。追赠侍中、左卫将军,给鼓吹一部,进爵为侯,增邑七百户,谥曰烈。邃少言笑,沉深有思略,为政宽明,能得士心。居身方正有威重,将吏惮之,少敢犯法。及其卒也,淮、肥间莫不流涕,以为邃不死,洛阳不足拔也。
人物评价
元英:萧临川虽騃,其下有良将韦、裴之属,未可轻也。宜且观形势,勿与交锋。
姚察:裴邃之词采早著,兼思略沉深,夏侯禀之好学辩给,夔之奢豪爱士,韦放之弘厚笃行,并遇主逢时,展其才用矣。及牧州典郡,破敌安边,咸著功绩,允文武之任,盖梁室之名臣欤。
李延寿:韦、裴少年励操,俱以学尚自立;晚节驱驰,各著功于戎马。观睿制胜之道,谓为魁梧之杰,然而形甚羸瘠,身不跨鞍,板舆指麾,隐如敌国,其器分有在,隆名岂虚得乎?邃自效边疆,盛绩克举,其志不遂,良可悲夫!二门子弟,各著名节,与梁终始,克荷隆构。“将门有将”,斯言岂曰妄乎?
毛泽东:(曹景宗)良将也,仅次于韦睿,裴邃。
个人作品
据记载,裴邃“十岁能属文,善《左氏春秋》”,其作品今已佚,仅《全梁文》收录有残文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