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知友官网
会员登录免费注册
杭州市 [切换城市]
中文名赵尚志
别名曾用名李育才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热河省朝阳县(现辽宁省朝阳市)
出生日期1908年
逝世日期1942年2月12日
职业军人
毕业院校黄埔军校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创建了珠河、汤原抗日游击根据地
赵尚志于1908年10月26日出生热河省朝阳县(现辽宁省朝阳市)喇嘛店的一个农民家庭,原籍山东齐东县李金庄,五始祖赵学搬家热河朝阳县南八道村,曾祖父赵国昌有三子,宗子赵松年因无儿,过继二弟的次子,五岁的赵振铎为子,赵尚志就是赵振铎的第三子。
赵尚志的父亲是清末秀才,在家乡教私塾,幼年的赵尚志因此受到良好的教育。1917年初,他的父亲因参与打死几个抢掠百姓、强奸民女的官兵而受到官兵的追捕后,被迫背井离乡,外逃避难。赵尚志于1919年随母举家来到哈尔滨投奔其父,后经同乡介绍,父亲在资本家吕家大柜当账房先生。年仅11岁的赵尚志从此走上社会谋生。1920年因家境贫困不能继续读书。曾在一白俄家当杂役,后在银匠铺当学徒,摆地摊卖面粉、烧饼等。1923年(十五岁) 在华俄道胜银行哈市分行道里支行当信差。
1925年赵尚志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季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1926年“中山舰事件”之后回东北从事革命活动,先后在东北最大城市哈尔滨领导组织学生运动,在双城从事建党工作,在长春市开辟党的工作。同年10月中共长春支部正式成立,赵尚志在中共长春支部负责共产党的长春通讯站工作。11月,他利用国共合作的时机,与国民党员一道成立了国民党吉林省党部,并担任常务委员兼青年部长。不久,赵尚志的活动被日本特务机关发现并告密。1927年3月2日,赵尚志被奉天军阀驻长春宪兵逮捕并关进了长春第一监狱,后被押至南京。由于他始终坚持说自己是国民党员,没有暴露共产党员的身份,所以同年5月20日被释放出狱。出狱后,赵尚志又被党组织派回东北工作。1930年秋,赵尚志到达沈阳后被分派在中共满洲省委做团的工作。1931年4月,赵尚志第二次被捕入狱,严守党的秘密,坚贞不屈。九一八事变后,经党中央和满洲省委营救出狱。
1932年初,中共满洲省委任命赵尚志为省委军委书记。同年6月,东北大部分国土被日军占领。赵尚志决定尽快成立一支反满抗日武装,以武装斗争直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在他的一再要求下,中共满洲省委同意赵尚志离开哈尔滨,秘密前往巴彦县到张甲洲领导的巴彦游击队工作。化名李育才的赵尚志到了巴彦后,帮助张甲洲整顿了队伍,培养了一批抗日骨干。1932年11月,根据满洲省委指示,巴彦游击队被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六军江北独立师,张甲洲任师长,赵尚志任政治部主任。这支抗日队伍在张甲洲、赵尚志等的领导下,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曾攻占过巴彦县城,打下过康金井火车站,进行过西征,横扫过北大荒。后在一次战斗中,部队内部有人擅自缴了两个鄂伦春族牧民的猎枪,此事顿时激起数百名鄂伦春族牧民的围攻,赵尚志只好率领一部分战士临危奔走。不久,部队又遭到日本关东军的包围合击,在接二连三的沉重打击之下,这支刚刚建立不久的抗日武装被打散。
赵尚志后来在给朋友的书信中写到:“风打麦波千层浪,雁送征人一段愁,披靡无数,被屏逐于千里之外。”尽管因为此事导致他被开除党籍,但考虑到他的革命经历和多年对敌斗争的表现,大部分省委委员仍然主张让他担任群众工作,不久后他即被任命为工会主席。
1933年1月18日,东北工农义勇军独立师(原巴彦游击队)在日军的疯狂扫荡中解体。当时赵尚志是这支队伍的主要负责人。中共满洲省委不恰当地把责任全部归咎于赵尚志,将其开除党籍。
1933年4月,赵尚志来到宾县孙朝阳的反日义勇军参加抗日活动。最初为马夫,后在攻打宾县的战斗中,孙朝阳采用了赵尚志的军事谋略攻下了县城,赵尚志因此被任命为该部队的参谋长。1933年10月10日,赵尚志带领七名同志起义,在中共珠河县委领导下建立珠河反日游击队担任队长,后改编为哈东支队任司令。一度受到不公正待遇的赵尚志,在珠河一带挥枪抗敌。1934年5月,赵尚志率领的反日游击队接连攻克了五常和巴彦两座县城。这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在赵尚志的率领下,给了侵华日军以沉重打击。1934年6月,珠河反日游击队扩编为“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赵尚志被任命为总司令。
1935年1月,中共满洲省委领导人发生变动,当年坚持开除赵尚志党籍的个别负责人已经调离。根据赵尚志的多次请求,新的省委慎重考虑赵尚志在离开党组织两年时间的表现,并多次派员亲往宾县和珠河认真倾听赵尚志的意见。同时为慎重起见,省委又找了解赵尚志情况的同志谈话,终于搞清了这起冤案的来龙去脉,于1月12日正式作出《关于恢复赵尚志同志党籍的决定》。1936年,赵尚志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第三军所属的9个师,在赵尚志的率领下,在半年多时间里就参加了大小百余次战斗,歼灭敌人一千多人。他统一指挥军事行动,统筹安排给养,培养和调配干部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开辟了汤原、木兰、巴彦、铁力等十余县为根据地。在根据地里,建立了小型兵工厂、被服厂、仓库和军医院,还建立了政治军事干部学校,他担任校长。1936年8月间,他被任命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下辖七个师,全军约六千多人,活跃在松花江两岸二十多个县境内。
1938年12月末为寻求与中共中央联系,苏联军事援助,北满临时省委召开会议决定派赵尚志为代表赴苏联。
1939年后,由于日伪军连续派重兵“讨伐”,抗日战争进入艰苦时期,日伪军曾悬赏一万元,通缉赵尚志,叫嚣“一钱骨头一钱金,一两肉得一两银。”日伪军还多次派遣日本特务混入抗日军内部,企图暗杀他,均未得逞。
1940年初,中共北满省委召开第十次常委会并做出把赵尚志开除出党的决议。在这份《关于永远开除赵尚志党籍的决定》中,指出把赵尚志永远开除出党的原因在于他犯有三大严重错误:一,赵尚志1936年在党的会议上反对中共中央路线,反对王(明)康(生)指示信;二,实行左倾关门主义路线;三,怀疑北满省委主要负责同志为党内奸细,并密谋捕杀北满省委负责人。
1942年,赵尚志被日本特务诱捕。日本特务在行进途中向赵尚志开枪,赵尚志将日本特务击毙,终因腹部中弹,被预先埋伏的人押回伪警署。赵尚志英勇不屈,坚强就义,时年34岁。
1982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黑龙江省委才根据中央组织部的指示,对赵尚志同志1940年遭受党内处分一事进行认真的复查。同年6月8日,黑龙江省委做出《关于恢复赵尚志同志党籍的决定》。该决定指出:“撤销1940年1月中共北满省委《关于开除赵尚志党籍的决定》,恢复赵尚志党籍,推倒强加给赵尚志的一切不实之词,恢复名誉。”
赵尚志与李兆麟等领导创建了珠河抗日游击根据地,取得了五常堡、肖田地等多次战斗的胜利,有力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扩大了哈东支队的政治影响。
赵尚志与夏云杰领导的汤原游击队会合,扩大和巩固了汤原抗日游击根据地,并帮助汤原游击队完成了改编任务。
赵尚志率领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活跃在松花江两岸,极大地鼓舞了北满人民的抗日热情。
赵尚志被开除党籍后的一段时间,想方设法寻找省委领导同志。这时,一位刚从苏联回来的同志为寻找组织,在《国际协报》上登了一条启事,以寻人为由,约省委常委金伯阳在哈尔滨市道里区党的一个秘密联络点“一毛钱饭店”见面。赵尚志看到这条启事后,破译出其中的暗语,也如期来到“一毛钱饭店”寻找党组织,他见到了金伯阳和高庆有。
见面不久,几个日本特务闯了进来。原来报上登载的启事被日本特务看出了破绽。情急中,赵尚志装作乞丐向金伯阳讨饭要钱,以掩护他们逃离,但是3人还是被狡猾的日本特务逮捕。日本特务把他们押上汽车后,驶往宪兵队。途中,当小汽车开到一拐弯处时,赵尚志乘日本特务不备、车速减慢之机,跳车逃走。谁知刚跑出几步,就被敌人抓回,拽上汽车。
审问时,赵尚志一口咬定自己是要饭的,不认识那两个人。日本特务见赵尚志衣衫褴褛,模样寒酸,在反复审问几次仍没得到任何证据和口供的情况下,把他当作小偷,殴打一顿释放了。
赵尚志不顾生命危险立即前往高庆有家中报信,示意其家人做好应急准备,以防日本特务到家中搜查。然后他又快速赶到金伯阳家,将藏在他家的电台转移。两天后,金伯阳、高庆有皆因日本特务未能抓住证据而被释放。
1933年3月,为了能够继续抗日,赵尚志只身从哈尔滨市来到宾县投奔义勇军孙朝阳的队伍。当时,他身无分文,也没有一条枪。义勇军的人看他个子矮小,身体单薄,不想收留他。
赵尚志并不灰心,他说:“别看我个矮,可啥都能干,当兵打仗、挑水做饭,样样都行!”在赵尚志的软磨硬泡下,义勇军勉强同意收下他当马夫。
一次战斗中,孙朝阳的部队被日军围困在宾县东山,处境十分危险。在这危急时刻,赵尚志说:“像现在这样一步一步退却,不是等死吗?眼下,必须以攻为守,最好是奇袭宾县县城。胜了,可以削弱日军,获得战利品,补充自己;不胜,也可以牵动日军,乘隙转移,跳出包围圈。”一番话,听得孙朝阳直点头。于是,他让赵尚志率队攻城。战斗中,赵尚志带领大家猛打猛冲,终于攻克县城。孙朝阳的大部队趁日军回救县城之机,冲出重围,化险为夷。事后,孙朝阳十分高兴,委任赵尚志为参谋长。
1933年,赵尚志25岁,按当地习俗,早过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可他却顾不上个人的终身大事。他父母抱孙心切,便隔三差五地催他找个对象,可赵尚志就是不同意。
李敏老人说,有一次,母亲又催促赵尚志。逼急了,赵尚志索性对母亲说:“我已经订婚了。”母亲不相信,非让他把对象领回家看看不可。没想到,没过几天,赵尚志就往家里领回一群女青年。进门之后,这群女青年围着赵尚志的母亲,左一个大妈,右一个大娘地叫个不停,并伺机开导老人:“您老有这么个好儿子,还怕他找不到对象?”一时间,弄得老人家无言以对,往后就再也不催赵尚志找对象了。
赵尚志也渴望幸福的生活,但他为了革命事业,把爱深深埋在心底。他曾对战友说:“不驱逐日寇就不成家!”
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为《中华之魂——深切缅怀赵尚志将
军书画作品集》所做的序言:赵尚志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威震中外的抗日名族将领,深受人民爱戴和敬仰的传奇民族英雄。
毛泽东赞誉赵尚志等抗联将领是“有名的义勇军领袖”,其“坚决抗日、艰苦奋斗的战绩是人所共知的”。
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称赞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等八位抗日将领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杰出代表”。
赵尚志在抗战时期指挥的抗日联军与日军周旋在林海雪原,驰骋在松花江两岸,创造了东北战争史上的奇迹,被东北的父老乡亲称为“北国雄狮”。
刘精松在百名将军题词暨楹联书法摄影展中,他题写了“中华英烈、民族之星”这几个字。他认为赵尚志烈士的英勇牺牲完全是为了中华民族,完全是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
2009年,苏兆征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赵尚志纪念馆建筑面积5900平方米,布展面积4000平方米。纪念馆以弘扬尚志精神为主题,以赵尚志革命战斗的一生为主线,通过实物、绘画、图片、场景及现代化科技手段,采取交互式、体验式、还原式的方法,既考虑到现代人的欣赏习惯,又增强了观众的现场感。纪念馆周围是主题公园,内有赵尚志将军的骑马塑像,还有朝阳旅游风景长廊等。
赵尚志养伤处位于哈尔滨市尚志大街走进西十三道街。1933年3月,赵尚志被错误地开除党籍后,他带着与
日本侵略者作战留下的累累创伤,从巴彦抗日游击队来到哈尔滨养伤,找到他在许公纪念实业学校的同学于开泉,并在他家里住了十余天。赵尚志养伤处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被列为不可移动文物。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表彰赵尚志的抗日功绩并永远缅怀这位抗日英雄,黑龙江省珠河县第一届工农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把珠河县改名为尚志县,把他的牺牲地改名为尚志村,把哈尔滨的一条主要街道命名为尚志大街。
赵尚志烈士陵园位于朝阳县尚志乡尚志村,由主体设施赵尚志烈士陵园和附属设施赵尚志将军故居、赵振铎墓、尚志柳广场等组成,基本形成了以赵尚志烈士陵园为核心的纪念园区。赵尚志烈士陵园位于尚志村将军山上,依山而建,于2008年10月赵尚志将军诞辰100周年之际竣工落成。落成当日还举行了隆重的赵尚志将军颅骨安葬仪式。
微信扫码关注觅知友网
中文名赵尚志
别名曾用名李育才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热河省朝阳县(现辽宁省朝阳市)
出生日期1908年
逝世日期1942年2月12日
职业军人
毕业院校黄埔军校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创建了珠河、汤原抗日游击根据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赵尚志于1908年10月26日出生热河省朝阳县(现辽宁省朝阳市)喇嘛店的一个农民家庭,原籍山东齐东县李金庄,五始祖赵学搬家热河朝阳县南八道村,曾祖父赵国昌有三子,宗子赵松年因无儿,过继二弟的次子,五岁的赵振铎为子,赵尚志就是赵振铎的第三子。
赵尚志的父亲是清末秀才,在家乡教私塾,幼年的赵尚志因此受到良好的教育。1917年初,他的父亲因参与打死几个抢掠百姓、强奸民女的官兵而受到官兵的追捕后,被迫背井离乡,外逃避难。赵尚志于1919年随母举家来到哈尔滨投奔其父,后经同乡介绍,父亲在资本家吕家大柜当账房先生。年仅11岁的赵尚志从此走上社会谋生。1920年因家境贫困不能继续读书。曾在一白俄家当杂役,后在银匠铺当学徒,摆地摊卖面粉、烧饼等。1923年(十五岁) 在华俄道胜银行哈市分行道里支行当信差。
革命历程
1925年赵尚志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季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1926年“中山舰事件”之后回东北从事革命活动,先后在东北最大城市哈尔滨领导组织学生运动,在双城从事建党工作,在长春市开辟党的工作。同年10月中共长春支部正式成立,赵尚志在中共长春支部负责共产党的长春通讯站工作。11月,他利用国共合作的时机,与国民党员一道成立了国民党吉林省党部,并担任常务委员兼青年部长。不久,赵尚志的活动被日本特务机关发现并告密。1927年3月2日,赵尚志被奉天军阀驻长春宪兵逮捕并关进了长春第一监狱,后被押至南京。由于他始终坚持说自己是国民党员,没有暴露共产党员的身份,所以同年5月20日被释放出狱。出狱后,赵尚志又被党组织派回东北工作。1930年秋,赵尚志到达沈阳后被分派在中共满洲省委做团的工作。1931年4月,赵尚志第二次被捕入狱,严守党的秘密,坚贞不屈。九一八事变后,经党中央和满洲省委营救出狱。
1932年初,中共满洲省委任命赵尚志为省委军委书记。同年6月,东北大部分国土被日军占领。赵尚志决定尽快成立一支反满抗日武装,以武装斗争直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在他的一再要求下,中共满洲省委同意赵尚志离开哈尔滨,秘密前往巴彦县到张甲洲领导的巴彦游击队工作。化名李育才的赵尚志到了巴彦后,帮助张甲洲整顿了队伍,培养了一批抗日骨干。1932年11月,根据满洲省委指示,巴彦游击队被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六军江北独立师,张甲洲任师长,赵尚志任政治部主任。这支抗日队伍在张甲洲、赵尚志等的领导下,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曾攻占过巴彦县城,打下过康金井火车站,进行过西征,横扫过北大荒。后在一次战斗中,部队内部有人擅自缴了两个鄂伦春族牧民的猎枪,此事顿时激起数百名鄂伦春族牧民的围攻,赵尚志只好率领一部分战士临危奔走。不久,部队又遭到日本关东军的包围合击,在接二连三的沉重打击之下,这支刚刚建立不久的抗日武装被打散。
赵尚志后来在给朋友的书信中写到:“风打麦波千层浪,雁送征人一段愁,披靡无数,被屏逐于千里之外。”尽管因为此事导致他被开除党籍,但考虑到他的革命经历和多年对敌斗争的表现,大部分省委委员仍然主张让他担任群众工作,不久后他即被任命为工会主席。
1933年1月18日,东北工农义勇军独立师(原巴彦游击队)在日军的疯狂扫荡中解体。当时赵尚志是这支队伍的主要负责人。中共满洲省委不恰当地把责任全部归咎于赵尚志,将其开除党籍。
1933年4月,赵尚志来到宾县孙朝阳的反日义勇军参加抗日活动。最初为马夫,后在攻打宾县的战斗中,孙朝阳采用了赵尚志的军事谋略攻下了县城,赵尚志因此被任命为该部队的参谋长。1933年10月10日,赵尚志带领七名同志起义,在中共珠河县委领导下建立珠河反日游击队担任队长,后改编为哈东支队任司令。一度受到不公正待遇的赵尚志,在珠河一带挥枪抗敌。1934年5月,赵尚志率领的反日游击队接连攻克了五常和巴彦两座县城。这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在赵尚志的率领下,给了侵华日军以沉重打击。1934年6月,珠河反日游击队扩编为“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赵尚志被任命为总司令。
1935年1月,中共满洲省委领导人发生变动,当年坚持开除赵尚志党籍的个别负责人已经调离。根据赵尚志的多次请求,新的省委慎重考虑赵尚志在离开党组织两年时间的表现,并多次派员亲往宾县和珠河认真倾听赵尚志的意见。同时为慎重起见,省委又找了解赵尚志情况的同志谈话,终于搞清了这起冤案的来龙去脉,于1月12日正式作出《关于恢复赵尚志同志党籍的决定》。1936年,赵尚志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第三军所属的9个师,在赵尚志的率领下,在半年多时间里就参加了大小百余次战斗,歼灭敌人一千多人。他统一指挥军事行动,统筹安排给养,培养和调配干部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开辟了汤原、木兰、巴彦、铁力等十余县为根据地。在根据地里,建立了小型兵工厂、被服厂、仓库和军医院,还建立了政治军事干部学校,他担任校长。1936年8月间,他被任命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下辖七个师,全军约六千多人,活跃在松花江两岸二十多个县境内。
1938年12月末为寻求与中共中央联系,苏联军事援助,北满临时省委召开会议决定派赵尚志为代表赴苏联。
1939年后,由于日伪军连续派重兵“讨伐”,抗日战争进入艰苦时期,日伪军曾悬赏一万元,通缉赵尚志,叫嚣“一钱骨头一钱金,一两肉得一两银。”日伪军还多次派遣日本特务混入抗日军内部,企图暗杀他,均未得逞。
1940年初,中共北满省委召开第十次常委会并做出把赵尚志开除出党的决议。在这份《关于永远开除赵尚志党籍的决定》中,指出把赵尚志永远开除出党的原因在于他犯有三大严重错误:一,赵尚志1936年在党的会议上反对中共中央路线,反对王(明)康(生)指示信;二,实行左倾关门主义路线;三,怀疑北满省委主要负责同志为党内奸细,并密谋捕杀北满省委负责人。
壮烈牺牲
1942年,赵尚志被日本特务诱捕。日本特务在行进途中向赵尚志开枪,赵尚志将日本特务击毙,终因腹部中弹,被预先埋伏的人押回伪警署。赵尚志英勇不屈,坚强就义,时年34岁。
恢复党籍
1982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黑龙江省委才根据中央组织部的指示,对赵尚志同志1940年遭受党内处分一事进行认真的复查。同年6月8日,黑龙江省委做出《关于恢复赵尚志同志党籍的决定》。该决定指出:“撤销1940年1月中共北满省委《关于开除赵尚志党籍的决定》,恢复赵尚志党籍,推倒强加给赵尚志的一切不实之词,恢复名誉。”
人物成就
赵尚志与李兆麟等领导创建了珠河抗日游击根据地,取得了五常堡、肖田地等多次战斗的胜利,有力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扩大了哈东支队的政治影响。
赵尚志与夏云杰领导的汤原游击队会合,扩大和巩固了汤原抗日游击根据地,并帮助汤原游击队完成了改编任务。
赵尚志率领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活跃在松花江两岸,极大地鼓舞了北满人民的抗日热情。
轶事典故
智救战友
赵尚志被开除党籍后的一段时间,想方设法寻找省委领导同志。这时,一位刚从苏联回来的同志为寻找组织,在《国际协报》上登了一条启事,以寻人为由,约省委常委金伯阳在哈尔滨市道里区党的一个秘密联络点“一毛钱饭店”见面。赵尚志看到这条启事后,破译出其中的暗语,也如期来到“一毛钱饭店”寻找党组织,他见到了金伯阳和高庆有。
见面不久,几个日本特务闯了进来。原来报上登载的启事被日本特务看出了破绽。情急中,赵尚志装作乞丐向金伯阳讨饭要钱,以掩护他们逃离,但是3人还是被狡猾的日本特务逮捕。日本特务把他们押上汽车后,驶往宪兵队。途中,当小汽车开到一拐弯处时,赵尚志乘日本特务不备、车速减慢之机,跳车逃走。谁知刚跑出几步,就被敌人抓回,拽上汽车。
审问时,赵尚志一口咬定自己是要饭的,不认识那两个人。日本特务见赵尚志衣衫褴褛,模样寒酸,在反复审问几次仍没得到任何证据和口供的情况下,把他当作小偷,殴打一顿释放了。
赵尚志不顾生命危险立即前往高庆有家中报信,示意其家人做好应急准备,以防日本特务到家中搜查。然后他又快速赶到金伯阳家,将藏在他家的电台转移。两天后,金伯阳、高庆有皆因日本特务未能抓住证据而被释放。
机智脱困
1933年3月,为了能够继续抗日,赵尚志只身从哈尔滨市来到宾县投奔义勇军孙朝阳的队伍。当时,他身无分文,也没有一条枪。义勇军的人看他个子矮小,身体单薄,不想收留他。
赵尚志并不灰心,他说:“别看我个矮,可啥都能干,当兵打仗、挑水做饭,样样都行!”在赵尚志的软磨硬泡下,义勇军勉强同意收下他当马夫。
一次战斗中,孙朝阳的部队被日军围困在宾县东山,处境十分危险。在这危急时刻,赵尚志说:“像现在这样一步一步退却,不是等死吗?眼下,必须以攻为守,最好是奇袭宾县县城。胜了,可以削弱日军,获得战利品,补充自己;不胜,也可以牵动日军,乘隙转移,跳出包围圈。”一番话,听得孙朝阳直点头。于是,他让赵尚志率队攻城。战斗中,赵尚志带领大家猛打猛冲,终于攻克县城。孙朝阳的大部队趁日军回救县城之机,冲出重围,化险为夷。事后,孙朝阳十分高兴,委任赵尚志为参谋长。
无暇婚嫁
1933年,赵尚志25岁,按当地习俗,早过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可他却顾不上个人的终身大事。他父母抱孙心切,便隔三差五地催他找个对象,可赵尚志就是不同意。
李敏老人说,有一次,母亲又催促赵尚志。逼急了,赵尚志索性对母亲说:“我已经订婚了。”母亲不相信,非让他把对象领回家看看不可。没想到,没过几天,赵尚志就往家里领回一群女青年。进门之后,这群女青年围着赵尚志的母亲,左一个大妈,右一个大娘地叫个不停,并伺机开导老人:“您老有这么个好儿子,还怕他找不到对象?”一时间,弄得老人家无言以对,往后就再也不催赵尚志找对象了。
赵尚志也渴望幸福的生活,但他为了革命事业,把爱深深埋在心底。他曾对战友说:“不驱逐日寇就不成家!”
人物评价
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为《中华之魂——深切缅怀赵尚志将
军书画作品集》所做的序言:赵尚志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威震中外的抗日名族将领,深受人民爱戴和敬仰的传奇民族英雄。
毛泽东赞誉赵尚志等抗联将领是“有名的义勇军领袖”,其“坚决抗日、艰苦奋斗的战绩是人所共知的”。
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称赞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等八位抗日将领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杰出代表”。
赵尚志在抗战时期指挥的抗日联军与日军周旋在林海雪原,驰骋在松花江两岸,创造了东北战争史上的奇迹,被东北的父老乡亲称为“北国雄狮”。
刘精松在百名将军题词暨楹联书法摄影展中,他题写了“中华英烈、民族之星”这几个字。他认为赵尚志烈士的英勇牺牲完全是为了中华民族,完全是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
2009年,苏兆征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后世纪念
纪念馆
赵尚志纪念馆建筑面积5900平方米,布展面积4000平方米。纪念馆以弘扬尚志精神为主题,以赵尚志革命战斗的一生为主线,通过实物、绘画、图片、场景及现代化科技手段,采取交互式、体验式、还原式的方法,既考虑到现代人的欣赏习惯,又增强了观众的现场感。纪念馆周围是主题公园,内有赵尚志将军的骑马塑像,还有朝阳旅游风景长廊等。
养伤处
赵尚志养伤处位于哈尔滨市尚志大街走进西十三道街。1933年3月,赵尚志被错误地开除党籍后,他带着与
日本侵略者作战留下的累累创伤,从巴彦抗日游击队来到哈尔滨养伤,找到他在许公纪念实业学校的同学于开泉,并在他家里住了十余天。赵尚志养伤处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被列为不可移动文物。
尚志县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表彰赵尚志的抗日功绩并永远缅怀这位抗日英雄,黑龙江省珠河县第一届工农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把珠河县改名为尚志县,把他的牺牲地改名为尚志村,把哈尔滨的一条主要街道命名为尚志大街。
烈士陵园
赵尚志烈士陵园位于朝阳县尚志乡尚志村,由主体设施赵尚志烈士陵园和附属设施赵尚志将军故居、赵振铎墓、尚志柳广场等组成,基本形成了以赵尚志烈士陵园为核心的纪念园区。赵尚志烈士陵园位于尚志村将军山上,依山而建,于2008年10月赵尚志将军诞辰100周年之际竣工落成。落成当日还举行了隆重的赵尚志将军颅骨安葬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