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知友官网
会员登录免费注册
呼和浩特市 [切换城市]
中文名张昆弟
出生地湖南益阳
出生日期1894年3月18日
逝世日期1932年5月
职业中共早期工人运动活动家
号芝圃
张昆弟1894年3月18日出生在湖南益阳县板溪乡龙西村(今属桃江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7岁始读私塾,后入益阳高小。毕业后,因家贫而辍学种田。后得叔父张翰宾的资助。
1913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入学不久,受进步教师杨昌济、徐特立等人的教诲,在校期间,与同班同学蔡和森、八班就读的毛泽东结为好友,形影不离,经常探讨国家前途和救国救民等大事。
1918年4月14日,同毛泽东、蔡和森等人一起创建新民学会,成为该会的重要骨干之一。
1918年6月,张昆弟在湖南第一师范毕业,没有回家,便随同毛泽东、蔡和森搬进了湖南大学筹备处自修。在自修期间,他报名参加了赴法勤工俭学行列。
1919年10月31日,他和李维汉、李富春等0余人乘坐法轮由上海出发,于12月7日抵达法国马赛。在留法勤工俭学期间,他多次与李维汉、罗学瓒等新民学会会员联系,发起组织“工学励进会”。
1920年2月,在巴黎华侨协社召开成立大会上,他被选为干事会的负责人之一。他深入工人中调查了解,撰写了《法国北海岸之华工》一文,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想要得到健康的衣食住,在现在这种资本主义制度下,不想别的法子,无论工资增加到什么地步,都是不行的,非全世界工人全体有彻底的觉悟,把这万恶的资本主义推翻不可。”因此,他极力主张中国革命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
1920年8月,“工学励进会”改名为“工学世界社”。从此,澄清了这个组织中的工学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实现了向科学社会主义的转变。
1921年2月28日,他领导和参加了400多名勤工俭学学生为争取“吃饭权、工作权、求学权”向中国驻法公使馆进行的请愿斗争;7月,又参加和领导了反对北洋军阀政府同法国秘密进行“卖国借款”的斗争;9月,又发动和组织了“争回里大”,进占里昂中法大学,反对校长吴稚晖不招收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的斗争,因而被遣送回国。
1921年12月30日,张昆弟经香港回到上海。
1922年春,张昆弟又由上海来到北京,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被分配到北方劳动组合书记部工作。
1922年秋,李大钊为开展北方的工人运动,派了一批共产党员到北方七条铁路上建立工会组织。张昆弟是派往正太铁路工作的“密查员”。在他的领导下,正太铁路总机厂所属各小厂的工人小组秘密组织起来了。9月3日,全厂召开了有90多名工人代表参加的大会,正式成立了正太铁路第一个工会——总机厂工人俱乐部。10月8日,在同乐戏院召开工人大会,正式成立了正太铁路总工会。张昆弟代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赠送了“劳动万岁”的锦旗,发表了全路工人《宣言》,点燃了工人的斗争烈火。
1923年,他又发动正太铁路和石家庄的广大工人参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大罢工。“二七”大罢工遭到北洋军阀的残暴镇压,中共北京区委在书记李大钊的领导下,总结了这次罢工的教训,撤销北京区委,成立北京地委,李大钊仍任书记,由张昆弟担任工农部部长,负责恢复北方各省的工人运动,与张国焘一起成为李大钊工作的两位得力助手。
1924年秋,李大钊派张昆弟、李震瀛到河南开展工人运动。很快恢复了京汉、陇海、道青铁路总工会。同时,还建立了焦作、六河沟、新安煤矿、豫丰、安阳、新乡纱厂和开封兵工厂等工会组织。到1925年夏,工会会员已发展到三万多人。这时,党根据河南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决定成立河南省总工会,于9月18日在郑州召开了成立大会,张昆弟被选为省总工会委员长。
1925年2月被选为全国铁路总工会总干事和党团书记。同年春,中共豫陕区委成立,张昆弟当选为区委委员。
1925年10月,河南总工会成立时,张昆弟为总工会委员长。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后,又担任中华铁路总工会干事、党团书记。
1926年春,中共中央调张昆弟任中共山东地方委员会书记。他到达山东后,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整顿和发展了济南、青岛、淄川、张店等地党的组织,在胶济铁路沿线的益都、寿光、广饶、潍县以及鲁西北的一批农村基层支部也先后建立起来。
1926年6月,济南省党员已由1925年的45人发展到500余人。
1926年9月,调离山东。大革命失败后,调任中共北方局委员,迁驻天津,与蔡和森、王荷波等一起负责恢复北方局的领导机构。
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张昆弟转移到天津,任中共北方局和顺直省工委书记。
1928年6月18日至7月21日,张昆弟赴莫斯科出席中共第六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审查委员会候补委员。会后,又列席了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回国后,在天津、山东等地调查,改组了中共顺直省委和所属市委,在河北、山东和京浦铁路沿线领导工人斗争,先后任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党团书记、顺直省工委书记和河北省工委书记等职。
1931年5月,南方革命形势逐步发展,张昆弟受党中央委派,中共中央“工运特派员”身份到湘鄂西苏区指导工人运动,到达洪湖后,立即着手恢复和建立各级工会组织。同年7月20日,他主持召开了湘鄂西省第二次工人代表大会,成立了湘鄂西省总工会。选举许少卿为委员长,张昆弟任总工会党团书记。“因为他是中央派来的特派员,总工会的活动受张昆弟的指导。”自此,湘鄂西苏区的工人运动获得迅速发展。首先是恢复和建立了监利、沔阳、潜江等八个中心县的工会组织,会员发展到两万多人。他还派出一批工人干部到宜昌、沙市、武汉、岳州等地建立了工会秘密组织,使党的工会工作扩展到了白区。是年12月31日,他主持召开了省总工会工作会议,作出了“拥护和扩大红军,保证红军给养的决定”,发动各级工会动员工人参加红军,先后选派2370多名工人参加了红三军。同时,还发动工人组织“赤卫队”、“担架队”和“慰劳队”,在粉碎敌人的“围剿”中起了特殊的历史作用。
1932年1月22日至30日,湘鄂西省召开了党的第四次代表大会。会上,传达了中共中央的指示。当时的中央从宗派主义立场出发,把万涛、张昆弟等人的正确意见和对夏曦的批评,看做是“反中央、反国际的小组活动”,被视为“反革命的阴谋运动”。在这次“肃反”中,张昆弟这位长期献身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忠心耿耿,出生入死的革命家被诬为“反革命”遭逮捕,严刑拷打,残酷迫害。同年秋,被杀害于湖北省洪湖县瞿家湾,时年38岁。
1970年,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在石家庄车轮厂参观时,悲痛地说:“我和张昆弟是从法国一起回国的,他搞工人运动做了许多出色的工作。但牺牲得很可惜,现在我还在收集他的史料呢!”
李锐在《毛泽东的早期革命活动》一书中写道:“毛泽东在学校的挚友蔡和森、何叔衡、陈昌、张昆弟、罗学瓒等人,无一不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儿女,最英勇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微信扫码关注觅知友网
中文名张昆弟
出生地湖南益阳
出生日期1894年3月18日
逝世日期1932年5月
职业中共早期工人运动活动家
号芝圃
人物生平
张昆弟1894年3月18日出生在湖南益阳县板溪乡龙西村(今属桃江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7岁始读私塾,后入益阳高小。毕业后,因家贫而辍学种田。后得叔父张翰宾的资助。
1913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入学不久,受进步教师杨昌济、徐特立等人的教诲,在校期间,与同班同学蔡和森、八班就读的毛泽东结为好友,形影不离,经常探讨国家前途和救国救民等大事。
1918年4月14日,同毛泽东、蔡和森等人一起创建新民学会,成为该会的重要骨干之一。
1918年6月,张昆弟在湖南第一师范毕业,没有回家,便随同毛泽东、蔡和森搬进了湖南大学筹备处自修。在自修期间,他报名参加了赴法勤工俭学行列。
1919年10月31日,他和李维汉、李富春等0余人乘坐法轮由上海出发,于12月7日抵达法国马赛。在留法勤工俭学期间,他多次与李维汉、罗学瓒等新民学会会员联系,发起组织“工学励进会”。
1920年2月,在巴黎华侨协社召开成立大会上,他被选为干事会的负责人之一。他深入工人中调查了解,撰写了《法国北海岸之华工》一文,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想要得到健康的衣食住,在现在这种资本主义制度下,不想别的法子,无论工资增加到什么地步,都是不行的,非全世界工人全体有彻底的觉悟,把这万恶的资本主义推翻不可。”因此,他极力主张中国革命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
1920年8月,“工学励进会”改名为“工学世界社”。从此,澄清了这个组织中的工学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实现了向科学社会主义的转变。
1921年2月28日,他领导和参加了400多名勤工俭学学生为争取“吃饭权、工作权、求学权”向中国驻法公使馆进行的请愿斗争;7月,又参加和领导了反对北洋军阀政府同法国秘密进行“卖国借款”的斗争;9月,又发动和组织了“争回里大”,进占里昂中法大学,反对校长吴稚晖不招收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的斗争,因而被遣送回国。
1921年12月30日,张昆弟经香港回到上海。
1922年春,张昆弟又由上海来到北京,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被分配到北方劳动组合书记部工作。
1922年秋,李大钊为开展北方的工人运动,派了一批共产党员到北方七条铁路上建立工会组织。张昆弟是派往正太铁路工作的“密查员”。在他的领导下,正太铁路总机厂所属各小厂的工人小组秘密组织起来了。9月3日,全厂召开了有90多名工人代表参加的大会,正式成立了正太铁路第一个工会——总机厂工人俱乐部。10月8日,在同乐戏院召开工人大会,正式成立了正太铁路总工会。张昆弟代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赠送了“劳动万岁”的锦旗,发表了全路工人《宣言》,点燃了工人的斗争烈火。
1923年,他又发动正太铁路和石家庄的广大工人参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大罢工。“二七”大罢工遭到北洋军阀的残暴镇压,中共北京区委在书记李大钊的领导下,总结了这次罢工的教训,撤销北京区委,成立北京地委,李大钊仍任书记,由张昆弟担任工农部部长,负责恢复北方各省的工人运动,与张国焘一起成为李大钊工作的两位得力助手。
1924年秋,李大钊派张昆弟、李震瀛到河南开展工人运动。很快恢复了京汉、陇海、道青铁路总工会。同时,还建立了焦作、六河沟、新安煤矿、豫丰、安阳、新乡纱厂和开封兵工厂等工会组织。到1925年夏,工会会员已发展到三万多人。这时,党根据河南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决定成立河南省总工会,于9月18日在郑州召开了成立大会,张昆弟被选为省总工会委员长。
1925年2月被选为全国铁路总工会总干事和党团书记。同年春,中共豫陕区委成立,张昆弟当选为区委委员。
1925年10月,河南总工会成立时,张昆弟为总工会委员长。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后,又担任中华铁路总工会干事、党团书记。
1926年春,中共中央调张昆弟任中共山东地方委员会书记。他到达山东后,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整顿和发展了济南、青岛、淄川、张店等地党的组织,在胶济铁路沿线的益都、寿光、广饶、潍县以及鲁西北的一批农村基层支部也先后建立起来。
1926年6月,济南省党员已由1925年的45人发展到500余人。
1926年9月,调离山东。大革命失败后,调任中共北方局委员,迁驻天津,与蔡和森、王荷波等一起负责恢复北方局的领导机构。
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张昆弟转移到天津,任中共北方局和顺直省工委书记。
1928年6月18日至7月21日,张昆弟赴莫斯科出席中共第六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审查委员会候补委员。会后,又列席了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回国后,在天津、山东等地调查,改组了中共顺直省委和所属市委,在河北、山东和京浦铁路沿线领导工人斗争,先后任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党团书记、顺直省工委书记和河北省工委书记等职。
1931年5月,南方革命形势逐步发展,张昆弟受党中央委派,中共中央“工运特派员”身份到湘鄂西苏区指导工人运动,到达洪湖后,立即着手恢复和建立各级工会组织。同年7月20日,他主持召开了湘鄂西省第二次工人代表大会,成立了湘鄂西省总工会。选举许少卿为委员长,张昆弟任总工会党团书记。“因为他是中央派来的特派员,总工会的活动受张昆弟的指导。”自此,湘鄂西苏区的工人运动获得迅速发展。首先是恢复和建立了监利、沔阳、潜江等八个中心县的工会组织,会员发展到两万多人。他还派出一批工人干部到宜昌、沙市、武汉、岳州等地建立了工会秘密组织,使党的工会工作扩展到了白区。是年12月31日,他主持召开了省总工会工作会议,作出了“拥护和扩大红军,保证红军给养的决定”,发动各级工会动员工人参加红军,先后选派2370多名工人参加了红三军。同时,还发动工人组织“赤卫队”、“担架队”和“慰劳队”,在粉碎敌人的“围剿”中起了特殊的历史作用。
1932年1月22日至30日,湘鄂西省召开了党的第四次代表大会。会上,传达了中共中央的指示。当时的中央从宗派主义立场出发,把万涛、张昆弟等人的正确意见和对夏曦的批评,看做是“反中央、反国际的小组活动”,被视为“反革命的阴谋运动”。在这次“肃反”中,张昆弟这位长期献身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忠心耿耿,出生入死的革命家被诬为“反革命”遭逮捕,严刑拷打,残酷迫害。同年秋,被杀害于湖北省洪湖县瞿家湾,时年38岁。
人物评价
1970年,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在石家庄车轮厂参观时,悲痛地说:“我和张昆弟是从法国一起回国的,他搞工人运动做了许多出色的工作。但牺牲得很可惜,现在我还在收集他的史料呢!”
李锐在《毛泽东的早期革命活动》一书中写道:“毛泽东在学校的挚友蔡和森、何叔衡、陈昌、张昆弟、罗学瓒等人,无一不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儿女,最英勇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