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知友官网
会员登录免费注册
西宁市 [切换城市]
中文名有若
外文名YouRuo
别名有子
国籍鲁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鲁国(今山东省肥城市)
出生日期前518年
逝世日期约公元前五世纪中期
职业学者
毕业院校孔门
信仰儒学
主要成就孔子重要弟子
注音ㄧㄡˇ ㄖㄨㄛˋ
<h2><strong>生平</strong></h2><p><b>生卒年</b></p><p>有若生年,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少孔子四十三岁,为前508年;而《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则作三十三岁,为前518年。比较而言,《家语》材料较为原始,故此取前518年为是。</p><p>关于其卒年,史无确载,惟《礼记·檀弓》记“有若之丧,悼公吊焉,子游摈,由左”,可见其卒于鲁悼公在位时期。悼公为哀公之子,前466-前429年在位。则有若逝世约在前五世纪中期。</p><p><b>重要事迹</b></p><p>据《孟子》、《史记》等记载,孔子去世后,弟子们思慕孔子,曾因有若似孔子,而群起推举其为师,并以师礼事之。但是不久,弟子们先后提出两个问题,有若皆不能回答,遂被赶下位来。</p><p>有若为众人所推举为师,说明其确有卓异之处。据《孟子》记载,有若认为孔子在人群中好比“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泰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宣称“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於孔子也。”可见有若对。因此,孟子所谓的有若“似圣人”,非指相貌,而是指他在思想上非常接近孔子。</p><h2><strong>思想</strong></h2><p><b>孝悌为本</b></p><p>有子认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即以孝敬父母,敬重兄长作为实行仁爱的根本所在。</p><p>现实社会的治乱兴衰是孔子儒学关注的重心所在。孔子认为,社会的和谐有序,有赖人人修己守礼。要实现这一点,必须人人做到“仁”。就“仁”的实现而言,孔子指出,“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应自孝亲入手,培育仁爱之心,由此向外推衍,进而守礼尊君,社会秩序遂得到有效保障。显然,有若此论,正深得孔子思想的精微。</p><p><b>贵和有节</b></p><p>有若主张以和为贵,这是儒家通义。但有若进而指出:“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即谓不能以和合可贵而一味无原则地和合,“和”亦当有节,要遵循礼的要求,达于中庸之道才可。</p><p><b>推崇礼义,持守中道</b></p><p>《论语·学而》第一: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按有若之意,守信与谦恭固然为美德,但也不可绝对化,而应分别以义、礼加以规范。信须视义而行,因此孔子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即谓其不识大义、大体;至孟子则径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有若之言,正与孔、孟相合。同样,谦恭也不可过度,否则会沦为虚伪、献媚,遭致耻辱。故恭敬也必须合乎礼的要求,才能真正赢得他人尊重。</p><p>有若此言的深层,实际亦蕴涵其对儒家中庸之道的深刻体认。</p><p><b>藏富于民</b></p><p>孔子以富民为治世首务,有若亦极重视富民。哀公问有若:“饥馑之年,物用不足,该怎么办?”有若建议降低民众赋税,哀公难以理解。有若解释道:“百姓如果富足,您怎么不富足;百姓如果不能富足,您又从哪里富足?”这是一种典型的藏富于民思想,体现早期儒家对民生的关切与思考。</p><h2><strong>简介</strong></h2><p>清光绪十七年《肥城县志》载:“有子故里在县西北八十里东故社有家庄,后裔聚族而居”。又载:“有子,若,鲁人,少孔子十三岁。……唐赠卞伯,宋追封平阴候。墓在肥城,乾隆五十年得宋时墓碣,五十一年学使赵佑会同巡抚奏闻,五十三年始以肥城七十二代孙承袭,今移居城内。”孔子去世后,弟子们十分思念他。因有子言行相貌像孔子,对他十分尊重。于是大家共同推举他当老师,尊敬他就象当年对待孔子一般。《史记》载:“孔子即殁,弟子思慕。有若状如孔子,弟子相与并立为师,师之如夫子时也。”</p><p>有子强识好古,明习礼乐,倡和睦,重礼教。曾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等学说。但亦曾辩证地论述礼与和的关系。他说道:礼的应用,要以能够斟酌损益,从容中和为最可贵。但如果什么事情都死守着礼规不放,有时也会行不通的。一味地用和,而不用礼来规范,也是不行的。《史记》亦载:“有若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有子去世后,葬于肥城,鲁悼公曾向他吊唁志哀。</p><p>有子勤奋学习,看书时担心睡着而用火烧手。《荀子》中提到:“有子恶卧而淬掌,可谓能自忍矣,未及好也。”</p><h2><strong>《论语》中的收录</strong></h2><p>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p><p>【注释】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的学生所著述。(2)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3)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4)鲜:音xiǎ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5)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6)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8)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p><p>【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p><p>【评析】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读者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分析判别,抛弃封建毒素,继承其合理的内容,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安定方面所应有的作用。</p><h2><strong>世系</strong></h2><p><b>有子世系</b>:自有子始,有子大宗世系至光绪17年历74代。有子先祖世系,乃据《圣门十六子书》所引的《有子宗谱》而补。73至74代世系,依《肥城县志》而补。自74代以后世系,因资料缺乏而暂缺。</p><h3><strong>先祖</strong></h3><p>有子4世祖以前世系失考,《有子宗谱》:有氏之先,系出自有巢氏,历唐、虞、夏、商不能纪。</p><p>4世祖 有昌,为邾邑宰,迁于鲁。</p><p>3世祖</p><p>祖</p><p>父 有贻</p><h3><strong>有子</strong></h3><p><b>有子</b>,有若,字子有。</p><h3><strong>后裔</strong></h3><p>第2代 有理,克绍前业。</p><p>第3代 有廷铎</p><p>第4代 有经文,有孝行。</p><p>第5代 有周木</p><p>第6代 有鹏</p><p>第7代 有临渭,修明前业供祀事。</p><p>第8代 有敦</p><p>第9代 有祯吉,至性孝友,乡党称服。</p><p>第10代 有绰</p><p>第11代 有培梅,汉高帝过鲁,以太牢祀孔子,诏先贤子孙,俱入庙观礼。</p><p>第12代 有云</p><p>第13代 有元忠,举议仕郎。</p><p>第14代 有纲,携族徙居平阴。</p><p>第15代 有科,博通经学,教授生徒,为鲁从事。</p><p>第16代 有隆</p><p>第17代 有士标。生二子:绳祖、绳武。</p><p>第18代 有绳祖,无嗣,以绳武子志绳为嗣。</p><p>第19代 有志绳,通经学为兰台令。</p><p>第20代 有敬</p><p>第21代 有大成,清操自励,不乐仕进。</p><p>第22代 有献瑞</p><p>第23代 有好让</p><p>第24代 有珩</p><p>第25代 有宏,授谷城尉。</p><p>第26代 有国宗</p><p>第27代 有文新</p><p>第28代 有思义</p><p>第29代 有广</p><p>第30代 有桂芳</p><p>第31代 有泽远</p><p>第32代 有淳</p><p>第33代 有化龙</p><p>第34代 有恕己,因避兵荒,携族众徙居益都,五载仍回原籍。</p><p>第35代 有塾</p><p>第36代 有惠</p><p>第37代 有泰</p><p>第38代 有知章</p><p>第39代 有恪</p><p>第40代 有连登</p><p>第41代 有永修</p><p>第42代 有望</p><p>第43代 有丕显</p><p>第44代 有纯古</p><p>第45代 有道</p><p>第46代 有敏行</p><p>第47代 有松</p><p>第48代 有业</p><p>第49代 有仁甫</p><p>第50代 有贤</p><p>第51代 有善长,因山东寇乱,修葺祖祠。</p><p>第52代 有谕</p><p>第53代 有玉秀</p><p>第54代 有克宽</p><p>第55代 有权</p><p>第56代 有勤功</p><p>第57代 有维世</p><p>第58代 有益友</p><p>第59代 有光兆,明永乐2年蒙巡按各宪访求先贤有子后裔,准给衣衿承袭奉祀生,重修祖祠。</p><p>第60代 有觉,承袭奉祀生。</p><p>第61代 有三仁,承袭奉祀生。</p><p>第62代 有全,承袭奉祀生。</p><p>第63代 有兴孝,承袭奉祀生。</p><p>第64代 有择善</p><p>第65代 有天奇</p><p>第66代 有加召</p><p>第67代 有忠名</p><p>第68代 有志学,清康熙58年准充奉祀生。</p><p>第69代 有锡侯</p><p>第70代 有书</p><p>第71代 有克俊</p><h3><strong>翰林院五经博士</strong></h3><p>第72代 有守业,乾隆53年始奉考准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p><p>第73代 有安诚,继守业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有安仁,继安诚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p><p>第74代 有繁琳,继安仁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p><h3><strong>有子奉祀官</strong></h3><p> </p>
微信扫码关注觅知友网
中文名有若
外文名YouRuo
别名有子
国籍鲁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鲁国(今山东省肥城市)
出生日期前518年
逝世日期约公元前五世纪中期
职业学者
毕业院校孔门
信仰儒学
主要成就孔子重要弟子
注音ㄧㄡˇ ㄖㄨㄛˋ
<h2><strong>生平</strong></h2><p><b>生卒年</b></p><p>有若生年,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少孔子四十三岁,为前508年;而《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则作三十三岁,为前518年。比较而言,《家语》材料较为原始,故此取前518年为是。</p><p>关于其卒年,史无确载,惟《礼记·檀弓》记“有若之丧,悼公吊焉,子游摈,由左”,可见其卒于鲁悼公在位时期。悼公为哀公之子,前466-前429年在位。则有若逝世约在前五世纪中期。</p><p><b>重要事迹</b></p><p>据《孟子》、《史记》等记载,孔子去世后,弟子们思慕孔子,曾因有若似孔子,而群起推举其为师,并以师礼事之。但是不久,弟子们先后提出两个问题,有若皆不能回答,遂被赶下位来。</p><p>有若为众人所推举为师,说明其确有卓异之处。据《孟子》记载,有若认为孔子在人群中好比“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泰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宣称“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於孔子也。”可见有若对。因此,孟子所谓的有若“似圣人”,非指相貌,而是指他在思想上非常接近孔子。</p><h2><strong>思想</strong></h2><p><b>孝悌为本</b></p><p>有子认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即以孝敬父母,敬重兄长作为实行仁爱的根本所在。</p><p>现实社会的治乱兴衰是孔子儒学关注的重心所在。孔子认为,社会的和谐有序,有赖人人修己守礼。要实现这一点,必须人人做到“仁”。就“仁”的实现而言,孔子指出,“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应自孝亲入手,培育仁爱之心,由此向外推衍,进而守礼尊君,社会秩序遂得到有效保障。显然,有若此论,正深得孔子思想的精微。</p><p><b>贵和有节</b></p><p>有若主张以和为贵,这是儒家通义。但有若进而指出:“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即谓不能以和合可贵而一味无原则地和合,“和”亦当有节,要遵循礼的要求,达于中庸之道才可。</p><p><b>推崇礼义,持守中道</b></p><p>《论语·学而》第一: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按有若之意,守信与谦恭固然为美德,但也不可绝对化,而应分别以义、礼加以规范。信须视义而行,因此孔子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即谓其不识大义、大体;至孟子则径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有若之言,正与孔、孟相合。同样,谦恭也不可过度,否则会沦为虚伪、献媚,遭致耻辱。故恭敬也必须合乎礼的要求,才能真正赢得他人尊重。</p><p>有若此言的深层,实际亦蕴涵其对儒家中庸之道的深刻体认。</p><p><b>藏富于民</b></p><p>孔子以富民为治世首务,有若亦极重视富民。哀公问有若:“饥馑之年,物用不足,该怎么办?”有若建议降低民众赋税,哀公难以理解。有若解释道:“百姓如果富足,您怎么不富足;百姓如果不能富足,您又从哪里富足?”这是一种典型的藏富于民思想,体现早期儒家对民生的关切与思考。</p><h2><strong>简介</strong></h2><p>清光绪十七年《肥城县志》载:“有子故里在县西北八十里东故社有家庄,后裔聚族而居”。又载:“有子,若,鲁人,少孔子十三岁。……唐赠卞伯,宋追封平阴候。墓在肥城,乾隆五十年得宋时墓碣,五十一年学使赵佑会同巡抚奏闻,五十三年始以肥城七十二代孙承袭,今移居城内。”孔子去世后,弟子们十分思念他。因有子言行相貌像孔子,对他十分尊重。于是大家共同推举他当老师,尊敬他就象当年对待孔子一般。《史记》载:“孔子即殁,弟子思慕。有若状如孔子,弟子相与并立为师,师之如夫子时也。”</p><p>有子强识好古,明习礼乐,倡和睦,重礼教。曾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等学说。但亦曾辩证地论述礼与和的关系。他说道:礼的应用,要以能够斟酌损益,从容中和为最可贵。但如果什么事情都死守着礼规不放,有时也会行不通的。一味地用和,而不用礼来规范,也是不行的。《史记》亦载:“有若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有子去世后,葬于肥城,鲁悼公曾向他吊唁志哀。</p><p>有子勤奋学习,看书时担心睡着而用火烧手。《荀子》中提到:“有子恶卧而淬掌,可谓能自忍矣,未及好也。”</p><h2><strong>《论语》中的收录</strong></h2><p>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p><p>【注释】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的学生所著述。
(2)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3)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4)鲜:音xiǎ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5)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6)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8)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p><p>【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p><p>【评析】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读者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分析判别,抛弃封建毒素,继承其合理的内容,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安定方面所应有的作用。</p><h2><strong>世系</strong></h2><p><b>有子世系</b>:自有子始,有子大宗世系至光绪17年历74代。有子先祖世系,乃据《圣门十六子书》所引的《有子宗谱》而补。73至74代世系,依《肥城县志》而补。自74代以后世系,因资料缺乏而暂缺。</p><h3><strong>先祖</strong></h3><p>有子4世祖以前世系失考,《有子宗谱》:有氏之先,系出自有巢氏,历唐、虞、夏、商不能纪。</p><p>4世祖 有昌,为邾邑宰,迁于鲁。</p><p>3世祖</p><p>祖</p><p>父 有贻</p><h3><strong>有子</strong></h3><p><b>有子</b>,有若,字子有。</p><h3><strong>后裔</strong></h3><p>第2代 有理,克绍前业。</p><p>第3代 有廷铎</p><p>第4代 有经文,有孝行。</p><p>第5代 有周木</p><p>第6代 有鹏</p><p>第7代 有临渭,修明前业供祀事。</p><p>第8代 有敦</p><p>第9代 有祯吉,至性孝友,乡党称服。</p><p>第10代 有绰</p><p>第11代 有培梅,汉高帝过鲁,以太牢祀孔子,诏先贤子孙,俱入庙观礼。</p><p>第12代 有云</p><p>第13代 有元忠,举议仕郎。</p><p>第14代 有纲,携族徙居平阴。</p><p>第15代 有科,博通经学,教授生徒,为鲁从事。</p><p>第16代 有隆</p><p>第17代 有士标。生二子:绳祖、绳武。</p><p>第18代 有绳祖,无嗣,以绳武子志绳为嗣。</p><p>第19代 有志绳,通经学为兰台令。</p><p>第20代 有敬</p><p>第21代 有大成,清操自励,不乐仕进。</p><p>第22代 有献瑞</p><p>第23代 有好让</p><p>第24代 有珩</p><p>第25代 有宏,授谷城尉。</p><p>第26代 有国宗</p><p>第27代 有文新</p><p>第28代 有思义</p><p>第29代 有广</p><p>第30代 有桂芳</p><p>第31代 有泽远</p><p>第32代 有淳</p><p>第33代 有化龙</p><p>第34代 有恕己,因避兵荒,携族众徙居益都,五载仍回原籍。</p><p>第35代 有塾</p><p>第36代 有惠</p><p>第37代 有泰</p><p>第38代 有知章</p><p>第39代 有恪</p><p>第40代 有连登</p><p>第41代 有永修</p><p>第42代 有望</p><p>第43代 有丕显</p><p>第44代 有纯古</p><p>第45代 有道</p><p>第46代 有敏行</p><p>第47代 有松</p><p>第48代 有业</p><p>第49代 有仁甫</p><p>第50代 有贤</p><p>第51代 有善长,因山东寇乱,修葺祖祠。</p><p>第52代 有谕</p><p>第53代 有玉秀</p><p>第54代 有克宽</p><p>第55代 有权</p><p>第56代 有勤功</p><p>第57代 有维世</p><p>第58代 有益友</p><p>第59代 有光兆,明永乐2年蒙巡按各宪访求先贤有子后裔,准给衣衿承袭奉祀生,重修祖祠。</p><p>第60代 有觉,承袭奉祀生。</p><p>第61代 有三仁,承袭奉祀生。</p><p>第62代 有全,承袭奉祀生。</p><p>第63代 有兴孝,承袭奉祀生。</p><p>第64代 有择善</p><p>第65代 有天奇</p><p>第66代 有加召</p><p>第67代 有忠名</p><p>第68代 有志学,清康熙58年准充奉祀生。</p><p>第69代 有锡侯</p><p>第70代 有书</p><p>第71代 有克俊</p><h3><strong>翰林院五经博士</strong></h3><p>第72代 有守业,乾隆53年始奉考准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p><p>第73代 有安诚,继守业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有安仁,继安诚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p><p>第74代 有繁琳,继安仁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p><h3><strong>有子奉祀官</strong></h3><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