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知友官网
会员登录免费注册
天津市 [切换城市]
中文名杨振宁
外文名Chen-Ning Yang
国籍美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安徽合肥三河镇
出生日期1922年(壬戌年)10月1日
职业物理学家
毕业院校西南联大、清华大学、芝加哥大学
主要成就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80年获拉姆福德奖1986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1993年获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1994年获鲍尔奖1996年获玻戈留玻夫奖1999年获昂萨格奖2001年获费萨尔国王国际奖
代表作品《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
<h2><strong>人物经历</strong></h2><h3><strong>早年经历</strong></h3><p>1922年(中华民国十一年)10月1日,杨振宁生于安徽合肥三河镇(今属肥西县)。4岁时,母亲开始教杨振宁认字,一年多的时间杨振宁学了3千个字。</p>杨振宁<p>1938年(中华民国二十七年)夏,杨振宁以高二学历报名参加统一招生考试,以出色的成绩被西南联大录取。</p><p>1942年(中华民国三十一年),20岁的杨振宁毕业于昆明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本科论文导师为北京大学吴大猷教授,后考入该校研究院理科研究所物理学部(清华大学物理研究所)读研究生,与他同室居住的有凌宁、金启华和顾震潮,黄昆和张守廉也偶尔来住几天。</p>1944年(中华民国三十三年),杨振宁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研究生毕业,硕士论文导师是清华大学王竹溪教授。 <h3><strong>留学海外</strong></h3><p>1945年(中华民国三十四年),杨振宁得到庚子赔款奖学金去了美国,就读于芝加哥大学。</p><p>1948年(中华民国三十七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p>导师是爱德华·泰勒教授。<p>1949年,杨振宁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开始同李政道合作。当时的院长奥本海默说,他最喜欢看到的景象,就是杨、李走在普林斯顿草地上;同年,与恩利克·费米合作,提出基本粒子第一个复合模型。</p><p>1954年,杨振宁和已故的米尔斯提出了一个称为非阿贝尔规范场的理论结构。</p><p>1956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共同发表了一篇文章,推翻了物理学的中心信息之一——宇称守恒基本粒子和它们的镜像的表现是完全相同的。</p><p>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两个人是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p><p>1958年,当选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p><h3><strong>加入外籍</strong></h3><p>1964年,杨振宁加入美国国籍,成为美国公民。</p>杨振宁<p>1965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p><p>1966年起,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艾伯特·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p><p>1971年夏,杨振宁回中国访问,是美籍知名学者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人。</p><p>1977年,杨振宁和梁恩佐等人在波士顿创办了“全美华人协会”,促进中美关系。</p><p>1982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荣誉讲座教授。</p><p>1986年,返国参加中研院院士会议,出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p><p>1993年,当选英国皇家学会会员。</p><p>1994年,荣获美国费城富兰克林学院颁发之波维尔(Bower)奖。</p><p>1994年,与首位华人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教授创立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两人同任所长。</p>杨振宁<p>1995年,应聘担任华侨大学名誉教授。</p><p>1996年,获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两所大学颁授荣誉博士学位。</p><p>1997年,出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荣誉主任;同年,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p><p>1997年5月,国际小行星中心根据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提名申报,将该台于1975年11月26日发现、国际编号为3421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杨振宁星”。</p><p>1999年5月,杨振宁正式退休,石溪分校同日将理论物理研究所命名为“杨振宁理论物理研究所”,同年被该校授予一等荣誉博士学位;同年,杨振宁决定将其大量文章、信札、手稿及奖章慷慨捐赠予香港中文大学,当中包括著名的诺贝尔奖章,设于港中大校园的杨振宁学术资料馆因而成立。</p><p>2002年,担任邵逸夫奖评审委员会主席。 </p><h3><strong>回国定居</strong></h3><p>2003年底,杨振宁回北京定居。</p><p>2004年11月,受聘海南大学特聘教授。</p><p>2009年,杨振宁居于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照澜院里的一栋别墅是他的寓所“归根居”,同时身兼广东东莞理工学院名誉校长。 </p>杨振宁和翁帆<p>2012年6月,杨振宁在清华大学庆祝90岁生日,并获得了校方赠送的刻有其重大贡献的黑水晶一尊;同年9月,香港中文大学举行一系列活动恭贺杨振宁教授九秩荣庆,包括科普讲座、学术研讨会及祝寿晚宴,以表达大学同仁对杨教授的尊敬和爱护,杨振宁偕夫人出席活动,接受中大师生及亲朋好友的祝贺。 </p><p>2013年10月,杨振宁做客西南联大讲坛。</p><p>2015年3月,被授予台湾大学名誉理学博士学位;同月,澳门大学在清华大学向杨振宁颁授2014年度荣誉博士学位,杨振宁表示非常荣幸得到澳大最高的荣誉。 </p><h2><strong>主要成就</strong></h2><h3><strong>学术成果</strong></h3><p><b>相变理论</b></p><p>统计力学是杨振宁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他在统计力学方面的特色是对扎根于物理现实的普遍模型的严格求解与分析,从而抓住问题的本质和精髓。1952年杨振宁和合作者发表了3篇</p>有关相变的重要论文。第一篇是他在前一年独立完成的关于2维Ising模型的自发磁化强度的论文,得到了1/8这一临界指数。这是杨振宁做过的最冗长的计算。Ising模型是统计力学里最基本却极重要的模型,但是它在理论物理中的重要性到20世纪60年代才被广泛认识。1952年,杨振宁还和李政道合作完成并发表了两篇关于相变理论的论文。两篇文章同时投稿和发表,发表后引起爱因斯坦的兴趣。论文通过解析延拓的方法研究了巨配分函数的解析性质,发现它的根的分布决定了状态方程和相变性质,消除了人们对于同一相互作用下可存在不同热力学相的疑惑。这两篇论文的高潮是第二篇论文中的单位圆定理,它指出吸引相互作用的格气模型的巨配分函数的零点位于某个复平面上的单位圆上。 <p><b>玻色子多体问题</b></p><p>起源于对液氦超流的兴趣,杨振宁在1957年左右与合作者发表或完成了一系列关于稀薄玻色子多体系统的论文。首先,他和黄克孙、Luttinger合作发表两篇论文,将赝势法用到该领域。在写好关于弱相互作用中宇称是否守恒的论文之后等待实验结果的那段时间,杨振宁和李政道用双碰撞方法首先得到了正确的基态能量修正,然后又和黄克孙、李政道用赝势法得到同样的结果。他们得到的能量修正中最令人惊讶的是著名的平方根修正项,但当时无法得到实验验证。不过,这个修正项随着冷原子物理学的发展而得到了实验证实。 </p><p><b>杨—Baxter方程</b></p><p>20世纪60年代,寻找具有非对角长程序的模型的尝试将杨振宁引导到量子统计模型的严格解。1967 年,杨振宁发现 1 维δ函数排斥势中的费米子量子多体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矩阵方程,后被称为杨—Baxter方程(因为1972年Baxter在另一个问题中也发现这个方程)。1967年,杨振宁还写了一篇于翌年发表的文章,进一步探讨了此问题的S 矩阵。后来人们发现杨—Baxter 方程在数学和物理中都是极重要的方程,与扭结理论、辫子群、Hopf代数乃至弦理论都有密切的关系。杨振宁当年讨论的1维费米子问题后来在冷原子的实验研究中显得非常重要,而他在文中发明的嵌套Bethe假设方法次年被Lieb和伍法岳用来解出了1维Hubbard模型。Hubbard模型后来成为高温超导的很多理论研究的基础。 </p><p><b>1维δ函数排斥势中的玻色子在有限温度的严格解</b></p><p>1969年,杨振宁和杨振平将1维δ函数排斥势中的玻色子问题推进到有限温度。这是历史上首次得到的有相互作用的量子统计模型在有限温度(T>0)的严格解,这个模型和结果后来在冷原子系统中得到实验实现和验证。 </p><p><b>超导体磁通量子化的理论解释</b></p><p>1961年,通过和Fairbank实验组的密切交流,杨振宁和Byers从理论上解释了该实验组发现的超导体磁通量子化,证明了电子配对即可导致观测到的现象,澄清了不需要引入新的关于电磁场的基本原理,并纠正了London推理的错误。在这个工作中,杨振宁和Byers将规范变换技巧运用于凝聚态系统中。相关的物理和方法后来在超导、超流、量子霍尔效应等问题的研究中广泛应用。 </p><p><b>非对角长程序</b></p><p>1962年,杨振宁提出“非对角长程序(off-di-agonal long-range order)”的概念,从而统一刻画超流和超导的本质,同时也深入探讨了磁通量子化的根源。这是当代凝聚态物理的一个关键概念。1989到1990年,杨振宁在与高温超导密切相关的Hubbard模型里找到具有非对角长程序的本征态,并和张首晟发现了它的SO(4)对称性。 </p><p><b>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b></p><p>对称性是物理学之美的一个重要体现,是20世纪理论物理的主旋律之一。从经典物理以及晶体结构,到量子力学与粒子物理,对称性分析是物理学中的有力工具。杨振宁对粒子物理的诸多贡献表现出他对对称性分析的擅长。他往往能准确利用对称性</p>,用优雅的方法很快得到结果,并且突出本质和巧妙之处。1999年,在石溪(Stony Brook)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杨振宁被称为“对称之王(Lord of Symmetry)”。<p>1950年,杨振宁关于p0衰变的论文以及他和Tiomno 关于β衰变中相位因子的论文奠定了他在此领域中的领先地位。1956年,θ-τ之谜是粒子物理学中最重要的难题,当时普遍讨论宇称是否可以不守恒。杨振宁和李政道从θ-τ之谜这个具体的物理问题走到一个更普遍的问题,提出“宇称在强相互作用与电磁相互作用中守恒,但在弱相互作用中也许不守恒”的可能,将弱相互作用主宰的衰变过程独立出来,然后经具体计算,发现以前并没有实验证明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是否守恒。他们更指出了好几类弱相互作用关键性实验,以测试弱相互作用中宇称是否守恒。吴健雄于1956年夏决定做他们指出的几类实验中的一项关于60Co β衰变的实验。次年1月,她领导的实验组通过该实验证明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确实不守恒,引起全物理学界的大震荡。因为这项工作,杨振宁和李政道获得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p><p><b>时间反演、电荷共轭和宇称三种分立对称性</b></p><p>因为质疑弱相互作用中宇称是否守恒的论文预印本,所以Oehme于1956年8月致信杨振宁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P)、电荷共轭(C)、时间反演(T)三个分立对称性之间的关系的问题。这导致杨振宁、李政道和Oehme发表论文57e,讨论P、C、T各自不守恒之间的关系。此文对1964年CP不守恒的理论分析有决定性的作用。 </p><p><b>高能中微子实验的理论探讨</b></p><p>1960年,为了得到更多弱相互作用实验信息,利用实验物理学家Schwartz的想法,李政道和杨振宁在理论上探讨了高能中微子实验的重要性。这是关于中微子实验的第一个理论分析,引导出后来许多重要研究工作。 </p><p><b>CP不守恒的唯象框架</b></p><p>1964年,实验上发现CP不守恒后,引发出众多乱猜其根源的文章。杨振宁和吴大峻没有理会那些脱离实际的理论猜测,而作了CP不守恒的唯象分析,建立了后来分析此类现象的唯象框架。这反映了杨振宁脚踏实地的作风,也明显显示出他受到的Fermi的影响。 </p><p><b>杨—Mills规范场论</b></p><p>1954年,杨—Mills规范场论(即非阿贝尔规范场论)发表。这个当时没有被物理学界看重的理论,通过后来许多学者于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引入的自发对称破缺观念,发展成标准模型。这被普遍认为是20世纪后半叶基础物理学的总成就。</p>杨振宁<p>杨振宁和Mills的论文,从数学观点讲,是从描述电磁学的阿贝尔规范场论到非阿贝尔规范场论的推广。而从物理观点上讲,是用此种推广发展出新的相互作用的基础规则。</p><p>在主宰世界的4种基本相互作用中,弱电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都由杨—Mills理论描述,而描述引力的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也与杨—Mills理论有类似之处。杨振宁称此为“对称支配力量”。杨—Mills理论是20世纪后半叶伟大的物理成就,杨—Mills方程与Maxwell方程、Einstein方程共同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p><p><b>规范场论的积分形式</b></p><p>杨—Mills理论还把物理与数学的关系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准。1970年左右,杨振宁致力于研究规范场论的积分形式,发现了不可积相位因子的重要性,从而意识到规范场有深刻的几何意义。 </p><p><b>规范场论与纤维丛理论的对应</b></p><p>1975年,杨振宁和吴大峻发表了论文75c,用不可积相位因子的概念给出了电磁学以及杨—Mills场论的整体描述,讨论了Aharonov—Bohm效应和磁单极问题,揭示了规范场在几何上对应于纤维丛上的联络。这篇文章里面附有一个“字典”,把物理学中规范场论的基本概念准确地“翻译”成数学中纤维丛理论的基本概念。这个字典引起数学界的广泛兴趣,大大促进了数学与物理学以后几十年的成功合作。 </p><h3><strong>论文著作</strong></h3><p><b>论文:</b>大约300篇发表于《物理评论》《物理评论通讯》等</p><p><b>著作:</b></p><p>《论文选集与后记1945-1980》(英文),(佛里门公司,1983)</p><p>《杨振宁文集》(中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p><p>《曙光集》(中文),(简体版,北京三联书店;繁体版,八方文化创作室,2008) </p><p>此外,还有《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基本粒子发现简史》《读书教学四十年》《科学、教育和中国现代化》《科学的品格》《新世纪的科技》《20世纪的物理学》《对称与物理》等。 </p><h2><strong>个人生活</strong></h2><h3><strong>亲属成员</strong></h3><table log-set-param="table_view" class="table-view log-set-param"><tr><td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 colspan="1" rowspan="1"><b>父亲</b></td><td align="left" valign="middle" colspan="1" rowspan="1">杨武之,1896-1973,数学家、教育家,原西南联大教授</td></tr><tr><td width="37"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b>配偶</b></td><td width="517" valign="top"><p>原配:杜致礼,杜聿明长女,2003年10月过世。</p><p>现任:翁帆,1976年7月出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英语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2004年结婚。</p></td></tr><tr><td width="37"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b>子女</b></td><td width="517" valign="top"><p>长子:杨光诺,1951年出生,美国电脑工程师。</p><p>次子:杨光宇,1958年出生,美国化学家。</p><p>女儿:杨又礼,1961年出生,美国医生。</p></td></tr></table><h3><strong>情感经历</strong></h3><p><b>17岁为前途放弃初恋</b></p><p>杨振宁17岁时,数学系来了一个叫张景朝的女同学,她引人注目,漂亮活泼,因为是数学系的学生,而杨振宁父亲是数学系主任,所以这些同学常常到杨振宁家里找其父亲。因此,杨振宁认识了张景朝。有一天,张景朝没来之前,杨振宁称其心境像一个很平的湖水,得知她来了以后,以后几个月波涛汹涌,使得他心里头很烦燥,后想了想,认为这个不好,这对其前途不好,所以杨振宁决定,现在不是交女朋友的时候,还是应该集中注意学习的工作。 </p><p><b><b>27岁师生一恋五十年</b></b></p><p>1944年,杨振宁在西南联大念完六年书后,教了一年中学,教学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班上一个女学生,叫做杜致礼。1945年赴美留学时,杨振宁并没有跟杜致礼谈恋爱。1949年,杨振宁与杜致礼在普林斯顿惟一的一家中国餐馆中不期而遇,两人竟然都有了“过电”的感觉。1950年8月26日,杨振宁和杜致礼在纽约结婚。</p><p><b>82岁演绎忘年恋</b></p><p>2004年12月24日,82岁的杨振宁教授与28岁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硕士研究生翁帆在汕头市民政局涉外婚姻登记处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面对这场“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式的婚恋,有人祝福,也有人质疑。杨振宁形容未婚妻翁帆为“上帝恩赐的最后礼物”,并称这桩婚姻是“给我</p>的老灵魂,一个重回青春的欢喜”。 <p>2008年1月,北京三联书店发行了杨振宁的一本新书《曙光集》。他的前言中写道,鲁迅、王国维和陈寅恪的时代是中国民族史上的一个长夜,而他自己就成长于这个看似无止境的长夜中。他继续写道:“幸运地,中华民族终于走完了这个长夜,看见了曙光。我今年85岁,看不到天大亮了。翁帆答应替我看到…。”</p><p>2011年6月底,由学者江才健撰写、更为全面讲述杨振宁人生的书《规范与对称之美——杨振宁传》面世,在和小自己54岁的翁帆结婚引发的喧嚣之后,杨振宁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在一次访谈节目中,杨振宁自曝向翁帆的求婚。</p><p>2014年10月,结婚十年后,杨振宁接受采访时表示,不宜要孩子,因为我一直在想,如果我不在了,翁帆一个人带着一个或者两个孩子,那将是很困难的事。 </p><h3><strong>人物关系</strong></h3><p><b>父子关系</b></p><p>杨振宁加入美国国籍时,他的父亲,一位更老一辈的知识分子对此不能接受,并且到死也没有宽恕杨振宁。杨振宁在访谈中提到,这是他一辈子的遗憾。 </p><p><b>杨李之争</b></p><p>杨振宁从1949年与李政道初次合作,到1957年因“宇称不守恒”理论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62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决裂,科学上不再合作</p>,友谊也一笔勾销,学术界也充满了传言;包括诺贝尔名声到太太的因素。关于他们个人关系分裂的原因,杨李双方偶有公开叙述,然而各有说辞,令外界对真实原因依然不得而知。杨振宁表示李政道是自己最成功的合作者,与李政道的决裂是他今生最大遗憾。<p>1982年,杨振宁在《论文选及注释》里把宇称不守恒理论的功劳更多地揽到自己身上,同时贬低李政道。李政道则在1986年打破沉默,发表了《破缺的宇称》和《往事回忆》给予反驳。2002年,江才健撰写的《杨振宁传》出版,该书再次诋毁李政道。李政道则通过与《科学时报》记者杨虚杰的问答,对书中的言论进行了一一驳斥,称“杨振宁的说法实在太荒谬”。 </p><p><b>杨邓情谊</b></p><p>20世纪中期,邓稼先就读于北京崇德中学,杨振宁也在该校读书,自此,两人成了要好的同学和朋友。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杨振宁一家随校远赴西南大后方。</p><p>1941年夏,邓稼先考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此时杨振宁已是西南联大的三年级学生,在该校,两人又可以经常在一起切磋学业、交流心得。邓稼先对其姐说,振宁兄是我的课外老师。</p><p>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不久,杨振宁考入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次年,邓稼先考取留美研究生。在征求杨振宁的意见后,邓稼先顺利地进入美国普渡大学就读物理系。</p><p>1950年8月,邓稼先历尽艰辛,回到中国,从那以后,邓稼先便和在美国的杨振宁天各一方,长时间失去了联系。</p><p>1985年,邓稼先被查出身患直肠癌,住院治疗。1986年5月与6月,杨振宁曾先后两次回国,去医院探望邓稼先。返回美国后,杨振宁想办法搞到当时尚未上市的治癌症的新药,请韩叙大使通过信使,迅速送往北京。</p><p>1986年7月,邓稼先去世,杨振宁回到北京为邓稼先扫墓,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将一只蓝色盒子交给杨振宁,盒子里面整齐地放着他们的家乡安徽出产的文房四宝,表示两人长达半个世纪的友谊永世长存。 </p><h2><strong>社会任职</strong></h2><p>1966年,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艾伯特·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p><p>1982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荣誉讲座教授。</p><p>1995年,应聘担任华侨大学名誉教授。</p><p>1997年,出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荣誉主任。</p><p>2004年11月,受聘海南大学特聘教授。</p><p>2009年,兼任广东东莞理工学院名誉校长。 </p><h2><strong>获奖记录</strong></h2><h3><strong>所获奖项</strong></h3><table log-set-param="table_view" class="table-view log-set-param"><tr><td width="65"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b>序号</b></td><td width="288"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b>获奖情况</b></td><td width="128"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b>获奖年份</b></td></tr><tr><td width="65"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1</td><td width="288"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诺贝尔物理学奖</td><td width="128"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1957</td></tr><tr><td width="65"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2</td><td width="288"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费米奖</td><td width="128"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1979</td></tr><tr><td width="65"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3</td><td width="288"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润福德奖</td><td width="128"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1980</td></tr><tr><td width="65"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4</td><td width="288"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奥本海默纪念奖</td><td width="128"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1981</td></tr><tr><td width="65"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5</td><td width="288"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美国国家科学奖章</td><td width="128"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1986</td></tr><tr><td width="65"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6</td><td width="288"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莫斯科大学奖</td><td width="128"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1992</td></tr><tr><td width="65"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7</td><td width="288"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本杰明.富兰克林奖</td><td width="128"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1993</td></tr><tr><td width="65"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8</td><td width="288"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鲍尔奖</td><td width="128"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1994</td></tr><tr><td width="65"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9</td><td width="288"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爱因斯坦奖</td><td width="128"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1995</td></tr><tr><td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 colspan="1" rowspan="1">10</td><td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 colspan="1" rowspan="1">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td><td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 colspan="1" rowspan="1">1995</td></tr><tr><td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 colspan="1" rowspan="1">11</td><td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 colspan="1" rowspan="1">俄国波哥柳波夫奖</td><td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 colspan="1" rowspan="1">1996</td></tr><tr><td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 colspan="1" rowspan="1">12</td><td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 colspan="1" rowspan="1">昂萨格奖</td><td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 colspan="1" rowspan="1">1999</td></tr><tr><td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 colspan="1" rowspan="1">13</td><td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 colspan="1" rowspan="1">教皇学术奖</td><td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 colspan="1" rowspan="1">2000</td></tr><tr><td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 colspan="1" rowspan="1">14</td><td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 colspan="1" rowspan="1">费萨尔国王国际科学奖</td><td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 colspan="1" rowspan="1">2001</td></tr><tr><td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 colspan="1" rowspan="1">15</td><td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 colspan="1" rowspan="1">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终身成就奖</td><td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 colspan="1" rowspan="1">2006</td></tr><tr><td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 colspan="3" rowspan="1">参考资料: </td></tr></table><h3><strong>荣誉称号</strong></h3><p>1958年,当选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p><p>1965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p><p>1993年,当选英国皇家学会会员。</p><p>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p><p>1996年,获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两所大学颁授荣誉博士学位。</p><p>1997年,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p><p>1999年,被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授予一等荣誉博士学位。</p><p>2015年3月,被台湾大学授予名誉理学博士学位。 </p><p>2015年3月,被澳门大学授予2014年度荣誉博士学位。 </p><p>此外,杨振宁还获得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教廷宗座科学院(罗马教皇学院)院士以及巴西科学院、委内瑞拉科学院和西班牙皇家科学院等多个欧洲和拉丁美洲科学院的院士荣衔,以及多家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 </p><h2><strong>人物轶事</strong></h2><h3><strong>杨门长子</strong></h3><p>作为杨家长子,杨振宁为鼓励弟妹多念书,还订出了一些颇为吸引人的规则:一天之中,谁念书好、听母亲的话、帮助做家务、不打架、不捣乱就给谁记上一个红点,反之就要记黑点。一周下来,谁有三个红点,谁就可以得到奖励——由他骑自行车带去昆明城里看一次电影。</p><h3><strong>名师高徒</strong></h3><p>杨振宁读联大物理学系时,给他上一年级普通物理课的是擅长实验的物理学家、清华大学赵忠尧教授,上二年级电磁学课的是著名学者、清华大学吴有训教授,上力学课的是在广义相对论等方面颇有研究的著名学者、清华大学周培源教授等。</p><p>但对杨振宁来说,除了物理系直接教他的这些教授们外,父亲杨武之对他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杨振宁在学校里,遇有不懂的问题、碰上难以处理的事,总是经常跑到数学系办</p>公室向父亲请教。<p>杨振宁还多次说过:“在联大给我影响最深的两位教授是吴大猷先生和王竹溪先生。”1942年,杨振宁本科毕业时,选了《用群论方法于多原子的振动》作毕业论文,并请吴大猷做论文导师。杨振宁在研究生院读书时,受王竹溪教授的教育和引导,对统计物理发生了兴趣。1944年研究生毕业时,杨振宁请王竹溪教授作硕士论文的指导老师,在其指导下又非常成功地写出了硕士论文,《超晶格》即为其中的一部分。1983年王竹溪教授不幸逝世,杨振宁发来唁电说:“我对统计物理的兴趣即是受了竹溪师的影响。”杨振宁还回忆道:“以后四十年间,吴先生和王先生引导我走的两个方向——对称原理和统计力学——一直是我的主要研究方向。”</p><p>杨振宁在研究生院期间听了马仕俊教授的课后,开始注意“场论”,并对变形物体热力学也非常感兴趣。</p><p>1957年12月10日,35岁的杨振宁和31岁的李政道因共同在美国《物理评论》上发表《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一文登上了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奖领奖台。其前,杨振宁写信给吴大猷,感谢吴先生引导他进入对称原理和群论的领地,并说后来包括宇称守恒在内的许多研究工作,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吴先生15年前介绍给他的那个观念有关。</p><h3><strong>宗教信仰</strong></h3><p><b>否认撰文谈佛教与科学</b></p><p>2014年初,网络上流传一篇题为《杨振宁:佛教与科学是彻底相容的》的文章,并且杜撰出杨振宁的言论:“科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宗教”,然而经过细致调查,没有在任何演讲集和传记里面发现类似言论,最后发现是一个叫杨振华的人在佛教期刊上说的,属于以讹传讹。</p><p>杨振宁早在2011年夏天接受香港《大公报》记者专访的时候就曾经公开表述:“本人从来没有赞扬过佛教和其他一切宗教,宗教和科学并没有兼容性。”“如果哲学尚有可取之处,宗教基本一无是处。”关于题为《杨振宁:佛教与科学是彻底相容的》的文章,2014年1月3日杨振宁做出公开声明,此文非其所作。 </p><p><b>批评玄学</b></p><p>杨振宁反对玄学,提倡现代科学观,对易经做出过批评,认为“《易经》影响了中华文化中的思维方式,而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p><p>2004年9月3日,杨振宁在人民大会堂做了题目是《<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的演讲,归纳起来大概有五种道理:第一,中国的传统是入世的,不是出世的。换句话就是比较注重实际的,不注重抽象的理论架构。第二,科举制度。第三,观念上认为技术不重要,认为是“奇技淫巧”。第四,中国传统里面无推演式的思维方法。第五,有天人合一的观念。 </p><h2><strong>人物影响</strong></h2><p>1997年5月25日,中国科学院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宣布,国际小行星中心根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提名申报,将该台于1975年11月26日发现,国际编号为3421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杨振宁星”。 </p><p>1999年5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将理论物理研究所命名为“杨振宁理论物理研究所”。 </p><h2><strong>人物评价</strong></h2><p>有人说杨振宁是20世纪中继爱因斯坦和费米之后,第三位具有全面的知识和才能的“物理学全才”,是华人当中知名度最高的当代科学家之一。曾任布洛克海文国立实验室主任的实验物理学家萨奥斯说:“杨振宁是一位极具数学头脑的人,然而由于早年的学历,他对实验细节非常有兴趣。他喜欢和实验学家们交谈,对于优美的实验极为欣赏。”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赛格瑞(E.Segre)推崇杨</p>杨振宁振宁是“全世界几十年来可以算为全才的三个理论物理学家之一”。(<i>网易评</i>) <p>作为中国首位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在中国政界、学术界一直受到极高的尊崇。(<i>腾讯评</i>) </p><p>杨振宁对数学的美妙的品味照耀着他所有的工作。它使他的不是那么重要的工作成为精致的艺术品,使他的深奥的推测成为杰作。这使得他对于自然神秘的结构比别人看得更深远一些。<i>(物理学家戴森评) </i></p><p>杨振宁是一位极具数学头脑的人,然而由于早年的学历,他对实验细节非常有兴趣。他喜欢和实验学家们交谈,对于优美的实验极为欣赏。<i>(曾任布洛克海文国立实验室主任,实验物理学家萨奥斯评) </i></p>
微信扫码关注觅知友网
中文名杨振宁
外文名Chen-Ning Yang
国籍美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安徽合肥三河镇
出生日期1922年(壬戌年)10月1日
职业物理学家
毕业院校西南联大、清华大学、芝加哥大学
主要成就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0年获拉姆福德奖
1986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1993年获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
1994年获鲍尔奖
1996年获玻戈留玻夫奖
1999年获昂萨格奖
2001年获费萨尔国王国际奖
代表作品《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
<h2><strong>人物经历</strong></h2><h3><strong>早年经历</strong></h3><p>1922年(中华民国十一年)10月1日,杨振宁生于安徽合肥三河镇(今属肥西县)。4岁时,母亲开始教杨振宁认字,一年多的时间杨振宁学了3千个字。</p>杨振宁<p>1938年(中华民国二十七年)夏,杨振宁以高二学历报名参加统一招生考试,以出色的成绩被西南联大录取。</p><p>1942年(中华民国三十一年),20岁的杨振宁毕业于昆明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本科论文导师为北京大学吴大猷教授,后考入该校研究院理科研究所物理学部(清华大学物理研究所)读研究生,与他同室居住的有凌宁、金启华和顾震潮,黄昆和张守廉也偶尔来住几天。</p>1944年(中华民国三十三年),杨振宁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研究生毕业,硕士论文导师是清华大学王竹溪教授。 <h3><strong>留学海外</strong></h3><p>1945年(中华民国三十四年),杨振宁得到庚子赔款奖学金去了美国,就读于芝加哥大学。</p><p>1948年(中华民国三十七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p>导师是爱德华·泰勒教授。<p>1949年,杨振宁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开始同李政道合作。当时的院长奥本海默说,他最喜欢看到的景象,就是杨、李走在普林斯顿草地上;同年,与恩利克·费米合作,提出基本粒子第一个复合模型。</p><p>1954年,杨振宁和已故的米尔斯提出了一个称为非阿贝尔规范场的理论结构。</p><p>1956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共同发表了一篇文章,推翻了物理学的中心信息之一——宇称守恒基本粒子和它们的镜像的表现是完全相同的。</p><p>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两个人是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p><p>1958年,当选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p><h3><strong>加入外籍</strong></h3><p>1964年,杨振宁加入美国国籍,成为美国公民。</p>杨振宁<p>1965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p><p>1966年起,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艾伯特·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p><p>1971年夏,杨振宁回中国访问,是美籍知名学者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人。</p><p>1977年,杨振宁和梁恩佐等人在波士顿创办了“全美华人协会”,促进中美关系。</p><p>1982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荣誉讲座教授。</p><p>1986年,返国参加中研院院士会议,出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p><p>1993年,当选英国皇家学会会员。</p><p>1994年,荣获美国费城富兰克林学院颁发之波维尔(Bower)奖。</p><p>1994年,与首位华人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教授创立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两人同任所长。</p>杨振宁<p>1995年,应聘担任华侨大学名誉教授。</p><p>1996年,获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两所大学颁授荣誉博士学位。</p><p>1997年,出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荣誉主任;同年,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p><p>1997年5月,国际小行星中心根据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提名申报,将该台于1975年11月26日发现、国际编号为3421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杨振宁星”。</p><p>1999年5月,杨振宁正式退休,石溪分校同日将理论物理研究所命名为“杨振宁理论物理研究所”,同年被该校授予一等荣誉博士学位;同年,杨振宁决定将其大量文章、信札、手稿及奖章慷慨捐赠予香港中文大学,当中包括著名的诺贝尔奖章,设于港中大校园的杨振宁学术资料馆因而成立。</p><p>2002年,担任邵逸夫奖评审委员会主席。 </p><h3><strong>回国定居</strong></h3><p>2003年底,杨振宁回北京定居。</p><p>2004年11月,受聘海南大学特聘教授。</p><p>2009年,杨振宁居于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照澜院里的一栋别墅是他的寓所“归根居”,同时身兼广东东莞理工学院名誉校长。 </p>杨振宁和翁帆<p>2012年6月,杨振宁在清华大学庆祝90岁生日,并获得了校方赠送的刻有其重大贡献的黑水晶一尊;同年9月,香港中文大学举行一系列活动恭贺杨振宁教授九秩荣庆,包括科普讲座、学术研讨会及祝寿晚宴,以表达大学同仁对杨教授的尊敬和爱护,杨振宁偕夫人出席活动,接受中大师生及亲朋好友的祝贺。 </p><p>2013年10月,杨振宁做客西南联大讲坛。</p><p>2015年3月,被授予台湾大学名誉理学博士学位;同月,澳门大学在清华大学向杨振宁颁授2014年度荣誉博士学位,杨振宁表示非常荣幸得到澳大最高的荣誉。 </p><h2><strong>主要成就</strong></h2><h3><strong>学术成果</strong></h3><p><b>相变理论</b></p><p>统计力学是杨振宁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他在统计力学方面的特色是对扎根于物理现实的普遍模型的严格求解与分析,从而抓住问题的本质和精髓。1952年杨振宁和合作者发表了3篇</p>有关相变的重要论文。
第一篇是他在前一年独立完成的关于2维Ising模型的自发磁化强度的论文,得到了1/8这一临界指数。这是杨振宁做过的最冗长的计算。Ising模型是统计力学里最基本却极重要的模型,但是它在理论物理中的重要性到20世纪60年代才被广泛认识。1952年,杨振宁还和李政道合作完成并发表了两篇关于相变理论的论文。两篇文章同时投稿和发表,发表后引起爱因斯坦的兴趣。
论文通过解析延拓的方法研究了巨配分函数的解析性质,发现它的根的分布决定了状态方程和相变性质,消除了人们对于同一相互作用下可存在不同热力学相的疑惑。这两篇论文的高潮是第二篇论文中的单位圆定理,它指出吸引相互作用的格气模型的巨配分函数的零点位于某个复平面上的单位圆上。 <p><b>玻色子多体问题</b></p><p>起源于对液氦超流的兴趣,杨振宁在1957年左右与合作者发表或完成了一系列关于稀薄玻色子多体系统的论文。首先,他和黄克孙、Luttinger合作发表两篇论文,将赝势法用到该领域。在写好关于弱相互作用中宇称是否守恒的论文之后等待实验结果的那段时间,杨振宁和李政道用双碰撞方法首先得到了正确的基态能量修正,然后又和黄克孙、李政道用赝势法得到同样的结果。他们得到的能量修正中最令人惊讶的是著名的平方根修正项,但当时无法得到实验验证。不过,这个修正项随着冷原子物理学的发展而得到了实验证实。 </p><p><b>杨—Baxter方程</b></p><p>20世纪60年代,寻找具有非对角长程序的模型的尝试将杨振宁引导到量子统计模型的严格解。1967 年,杨振宁发现 1 维δ函数排斥势中的费米子量子多体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矩阵方程,后被称为杨—Baxter方程(因为1972年Baxter在另一个问题中也发现这个方程)。
1967年,杨振宁还写了一篇于翌年发表的文章,进一步探讨了此问题的S 矩阵。
后来人们发现杨—Baxter 方程在数学和物理中都是极重要的方程,与扭结理论、辫子群、Hopf代数乃至弦理论都有密切的关系。杨振宁当年讨论的1维费米子问题后来在冷原子的实验研究中显得非常重要,而他在文中发明的嵌套Bethe假设方法次年被Lieb和伍法岳用来解出了1维Hubbard模型。Hubbard模型后来成为高温超导的很多理论研究的基础。 </p><p><b>1维δ函数排斥势中的玻色子在有限温度的严格解</b></p><p>1969年,杨振宁和杨振平将1维δ函数排斥势中的玻色子问题推进到有限温度。这是历史上首次得到的有相互作用的量子统计模型在有限温度(T>0)的严格解,这个模型和结果后来在冷原子系统中得到实验实现和验证。 </p><p><b>超导体磁通量子化的理论解释</b></p><p>1961年,通过和Fairbank实验组的密切交流,杨振宁和Byers从理论上解释了该实验组发现的超导体磁通量子化,证明了电子配对即可导致观测到的现象,澄清了不需要引入新的关于电磁场的基本原理,并纠正了London推理的错误。在这个工作中,杨振宁和Byers将规范变换技巧运用于凝聚态系统中。相关的物理和方法后来在超导、超流、量子霍尔效应等问题的研究中广泛应用。 </p><p><b>非对角长程序</b></p><p>1962年,杨振宁提出“非对角长程序(off-di-agonal long-range order)”的概念,从而统一刻画超流和超导的本质,同时也深入探讨了磁通量子化的根源。这是当代凝聚态物理的一个关键概念。1989到1990年,杨振宁在与高温超导密切相关的Hubbard模型里找到具有非对角长程序的本征态,并和张首晟发现了它的SO(4)对称性。 </p><p><b>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b></p><p>对称性是物理学之美的一个重要体现,是20世纪理论物理的主旋律之一。从经典物理以及晶体结构,到量子力学与粒子物理,对称性分析是物理学中的有力工具。杨振宁对粒子物理的诸多贡献表现出他对对称性分析的擅长。
他往往能准确利用对称性</p>,用优雅的方法很快得到结果,并且突出本质和巧妙之处。1999年,在石溪(Stony Brook)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杨振宁被称为“对称之王(Lord of Symmetry)”。<p>1950年,杨振宁关于p0衰变的论文以及他和Tiomno 关于β衰变中相位因子的论文奠定了他在此领域中的领先地位。1956年,θ-τ之谜是粒子物理学中最重要的难题,当时普遍讨论宇称是否可以不守恒。杨振宁和李政道从θ-τ之谜这个具体的物理问题走到一个更普遍的问题,提出“宇称在强相互作用与电磁相互作用中守恒,但在弱相互作用中也许不守恒”的可能,将弱相互作用主宰的衰变过程独立出来,然后经具体计算,发现以前并没有实验证明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是否守恒。他们更指出了好几类弱相互作用关键性实验,以测试弱相互作用中宇称是否守恒。吴健雄于1956年夏决定做他们指出的几类实验中的一项关于60Co β衰变的实验。次年1月,她领导的实验组通过该实验证明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确实不守恒,引起全物理学界的大震荡。因为这项工作,杨振宁和李政道获得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p><p><b>时间反演、电荷共轭和宇称三种分立对称性</b></p><p>因为质疑弱相互作用中宇称是否守恒的论文预印本,所以Oehme于1956年8月致信杨振宁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P)、电荷共轭(C)、时间反演(T)三个分立对称性之间的关系的问题。这导致杨振宁、李政道和Oehme发表论文57e,讨论P、C、T各自不守恒之间的关系。此文对1964年CP不守恒的理论分析有决定性的作用。 </p><p><b>高能中微子实验的理论探讨</b></p><p>1960年,为了得到更多弱相互作用实验信息,利用实验物理学家Schwartz的想法,李政道和杨振宁在理论上探讨了高能中微子实验的重要性。这是关于中微子实验的第一个理论分析,引导出后来许多重要研究工作。 </p><p><b>CP不守恒的唯象框架</b></p><p>1964年,实验上发现CP不守恒后,引发出众多乱猜其根源的文章。杨振宁和吴大峻没有理会那些脱离实际的理论猜测,而作了CP不守恒的唯象分析,建立了后来分析此类现象的唯象框架。这反映了杨振宁脚踏实地的作风,也明显显示出他受到的Fermi的影响。 </p><p><b>杨—Mills规范场论</b></p><p>1954年,杨—Mills规范场论(即非阿贝尔规范场论)发表。这个当时没有被物理学界看重的理论,通过后来许多学者于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引入的自发对称破缺观念,发展成标准模型。这被普遍认为是20世纪后半叶基础物理学的总成就。</p>杨振宁<p>杨振宁和Mills的论文,从数学观点讲,是从描述电磁学的阿贝尔规范场论到非阿贝尔规范场论的推广。而从物理观点上讲,是用此种推广发展出新的相互作用的基础规则。</p><p>在主宰世界的4种基本相互作用中,弱电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都由杨—Mills理论描述,而描述引力的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也与杨—Mills理论有类似之处。杨振宁称此为“对称支配力量”。杨—Mills理论是20世纪后半叶伟大的物理成就,杨—Mills方程与Maxwell方程、Einstein方程共同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p><p><b>规范场论的积分形式</b></p><p>杨—Mills理论还把物理与数学的关系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准。1970年左右,杨振宁致力于研究规范场论的积分形式,发现了不可积相位因子的重要性,从而意识到规范场有深刻的几何意义。 </p><p><b>规范场论与纤维丛理论的对应</b></p><p>1975年,杨振宁和吴大峻发表了论文75c,用不可积相位因子的概念给出了电磁学以及杨—Mills场论的整体描述,讨论了Aharonov—Bohm效应和磁单极问题,揭示了规范场在几何上对应于纤维丛上的联络。这篇文章里面附有一个“字典”,把物理学中规范场论的基本概念准确地“翻译”成数学中纤维丛理论的基本概念。这个字典引起数学界的广泛兴趣,大大促进了数学与物理学以后几十年的成功合作。 </p><h3><strong>论文著作</strong></h3><p><b>论文:</b>大约300篇发表于《物理评论》《物理评论通讯》等</p><p><b>著作:</b></p><p>《论文选集与后记1945-1980》(英文),(佛里门公司,1983)</p><p>《杨振宁文集》(中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p><p>《曙光集》(中文),(简体版,北京三联书店;繁体版,八方文化创作室,2008) </p><p>此外,还有《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基本粒子发现简史》《读书教学四十年》《科学、教育和中国现代化》《科学的品格》《新世纪的科技》《20世纪的物理学》《对称与物理》等。 </p><h2><strong>个人生活</strong></h2><h3><strong>亲属成员</strong></h3><table log-set-param="table_view" class="table-view log-set-param"><tr><td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 colspan="1" rowspan="1"><b>父亲</b></td><td align="left" valign="middle" colspan="1" rowspan="1">杨武之,1896-1973,数学家、教育家,原西南联大教授</td></tr><tr><td width="37"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b>配偶</b></td><td width="517" valign="top"><p>原配:杜致礼,杜聿明长女,2003年10月过世。</p><p>现任:翁帆,1976年7月出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英语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2004年结婚。</p></td></tr><tr><td width="37"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b>子女</b></td><td width="517" valign="top"><p>长子:杨光诺,1951年出生,美国电脑工程师。</p><p>次子:杨光宇,1958年出生,美国化学家。</p><p>女儿:杨又礼,1961年出生,美国医生。</p></td></tr></table><h3><strong>情感经历</strong></h3><p><b>17岁为前途放弃初恋</b></p><p>杨振宁17岁时,数学系来了一个叫张景朝的女同学,她引人注目,漂亮活泼,因为是数学系的学生,而杨振宁父亲是数学系主任,所以这些同学常常到杨振宁家里找其父亲。因此,杨振宁认识了张景朝。有一天,张景朝没来之前,杨振宁称其心境像一个很平的湖水,得知她来了以后,以后几个月波涛汹涌,使得他心里头很烦燥,后想了想,认为这个不好,这对其前途不好,所以杨振宁决定,现在不是交女朋友的时候,还是应该集中注意学习的工作。 </p><p><b><b>27岁师生一恋五十年</b></b></p><p>1944年,杨振宁在西南联大念完六年书后,教了一年中学,教学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班上一个女学生,叫做杜致礼。1945年赴美留学时,杨振宁并没有跟杜致礼谈恋爱。1949年,杨振宁与杜致礼在普林斯顿惟一的一家中国餐馆中不期而遇,两人竟然都有了“过电”的感觉。1950年8月26日,杨振宁和杜致礼在纽约结婚。</p><p><b>82岁演绎忘年恋</b></p><p>2004年12月24日,82岁的杨振宁教授与28岁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硕士研究生翁帆在汕头市民政局涉外婚姻登记处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面对这场“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式的婚恋,有人祝福,也有人质疑。杨振宁形容未婚妻翁帆为“上帝恩赐的最后礼物”,并称这桩婚姻是“给我</p>的老灵魂,一个重回青春的欢喜”。 <p>2008年1月,北京三联书店发行了杨振宁的一本新书《曙光集》。他的前言中写道,鲁迅、王国维和陈寅恪的时代是中国民族史上的一个长夜,而他自己就成长于这个看似无止境的长夜中。他继续写道:“幸运地,中华民族终于走完了这个长夜,看见了曙光。我今年85岁,看不到天大亮了。翁帆答应替我看到…。”</p><p>2011年6月底,由学者江才健撰写、更为全面讲述杨振宁人生的书《规范与对称之美——杨振宁传》面世,在和小自己54岁的翁帆结婚引发的喧嚣之后,杨振宁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在一次访谈节目中,杨振宁自曝向翁帆的求婚。</p><p>2014年10月,结婚十年后,杨振宁接受采访时表示,不宜要孩子,因为我一直在想,如果我不在了,翁帆一个人带着一个或者两个孩子,那将是很困难的事。 </p><h3><strong>人物关系</strong></h3><p><b>父子关系</b></p><p>杨振宁加入美国国籍时,他的父亲,一位更老一辈的知识分子对此不能接受,并且到死也没有宽恕杨振宁。杨振宁在访谈中提到,这是他一辈子的遗憾。 </p><p><b>杨李之争</b></p><p>杨振宁从1949年与李政道初次合作,到1957年因“宇称不守恒”理论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62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决裂,科学上不再合作</p>,友谊也一笔勾销,学术界也充满了传言;包括诺贝尔名声到太太的因素。关于他们个人关系分裂的原因,杨李双方偶有公开叙述,然而各有说辞,令外界对真实原因依然不得而知。杨振宁表示李政道是自己最成功的合作者,与李政道的决裂是他今生最大遗憾。<p>1982年,杨振宁在《论文选及注释》里把宇称不守恒理论的功劳更多地揽到自己身上,同时贬低李政道。李政道则在1986年打破沉默,发表了《破缺的宇称》和《往事回忆》给予反驳。2002年,江才健撰写的《杨振宁传》出版,该书再次诋毁李政道。李政道则通过与《科学时报》记者杨虚杰的问答,对书中的言论进行了一一驳斥,称“杨振宁的说法实在太荒谬”。 </p><p><b>杨邓情谊</b></p><p>20世纪中期,邓稼先就读于北京崇德中学,杨振宁也在该校读书,自此,两人成了要好的同学和朋友。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杨振宁一家随校远赴西南大后方。</p><p>1941年夏,邓稼先考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此时杨振宁已是西南联大的三年级学生,在该校,两人又可以经常在一起切磋学业、交流心得。邓稼先对其姐说,振宁兄是我的课外老师。</p><p>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不久,杨振宁考入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次年,邓稼先考取留美研究生。在征求杨振宁的意见后,邓稼先顺利地进入美国普渡大学就读物理系。</p><p>1950年8月,邓稼先历尽艰辛,回到中国,从那以后,邓稼先便和在美国的杨振宁天各一方,长时间失去了联系。</p><p>1985年,邓稼先被查出身患直肠癌,住院治疗。1986年5月与6月,杨振宁曾先后两次回国,去医院探望邓稼先。返回美国后,杨振宁想办法搞到当时尚未上市的治癌症的新药,请韩叙大使通过信使,迅速送往北京。</p><p>1986年7月,邓稼先去世,杨振宁回到北京为邓稼先扫墓,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将一只蓝色盒子交给杨振宁,盒子里面整齐地放着他们的家乡安徽出产的文房四宝,表示两人长达半个世纪的友谊永世长存。 </p><h2><strong>社会任职</strong></h2><p>1966年,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艾伯特·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p><p>1982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荣誉讲座教授。</p><p>1995年,应聘担任华侨大学名誉教授。</p><p>1997年,出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荣誉主任。</p><p>2004年11月,受聘海南大学特聘教授。</p><p>2009年,兼任广东东莞理工学院名誉校长。 </p><h2><strong>获奖记录</strong></h2><h3><strong>所获奖项</strong></h3><table log-set-param="table_view" class="table-view log-set-param"><tr><td width="65"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b>序号</b></td><td width="288"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b>获奖情况</b></td><td width="128"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b>获奖年份</b></td></tr><tr><td width="65"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1</td><td width="288"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诺贝尔物理学奖</td><td width="128"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1957</td></tr><tr><td width="65"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2</td><td width="288"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费米奖</td><td width="128"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1979</td></tr><tr><td width="65"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3</td><td width="288"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润福德奖</td><td width="128"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1980</td></tr><tr><td width="65"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4</td><td width="288"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奥本海默纪念奖</td><td width="128"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1981</td></tr><tr><td width="65"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5</td><td width="288"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美国国家科学奖章</td><td width="128"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1986</td></tr><tr><td width="65"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6</td><td width="288"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莫斯科大学奖</td><td width="128"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1992</td></tr><tr><td width="65"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7</td><td width="288"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本杰明.富兰克林奖</td><td width="128"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1993</td></tr><tr><td width="65"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8</td><td width="288"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鲍尔奖</td><td width="128"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1994</td></tr><tr><td width="65"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9</td><td width="288"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爱因斯坦奖</td><td width="128"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1995</td></tr><tr><td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 colspan="1" rowspan="1">10</td><td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 colspan="1" rowspan="1">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td><td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 colspan="1" rowspan="1">1995</td></tr><tr><td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 colspan="1" rowspan="1">11</td><td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 colspan="1" rowspan="1">俄国波哥柳波夫奖</td><td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 colspan="1" rowspan="1">1996</td></tr><tr><td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 colspan="1" rowspan="1">12</td><td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 colspan="1" rowspan="1">昂萨格奖</td><td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 colspan="1" rowspan="1">1999</td></tr><tr><td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 colspan="1" rowspan="1">13</td><td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 colspan="1" rowspan="1">教皇学术奖</td><td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 colspan="1" rowspan="1">2000</td></tr><tr><td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 colspan="1" rowspan="1">14</td><td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 colspan="1" rowspan="1">费萨尔国王国际科学奖</td><td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 colspan="1" rowspan="1">2001</td></tr><tr><td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 colspan="1" rowspan="1">15</td><td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 colspan="1" rowspan="1">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终身成就奖</td><td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 colspan="1" rowspan="1">2006</td></tr><tr><td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 colspan="3" rowspan="1">参考资料: </td></tr></table><h3><strong>荣誉称号</strong></h3><p>1958年,当选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p><p>1965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p><p>1993年,当选英国皇家学会会员。</p><p>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p><p>1996年,获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两所大学颁授荣誉博士学位。</p><p>1997年,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p><p>1999年,被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授予一等荣誉博士学位。</p><p>2015年3月,被台湾大学授予名誉理学博士学位。 </p><p>2015年3月,被澳门大学授予2014年度荣誉博士学位。 </p><p>此外,杨振宁还获得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教廷宗座科学院(罗马教皇学院)院士以及巴西科学院、委内瑞拉科学院和西班牙皇家科学院等多个欧洲和拉丁美洲科学院的院士荣衔,以及多家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 </p><h2><strong>人物轶事</strong></h2><h3><strong>杨门长子</strong></h3><p>作为杨家长子,杨振宁为鼓励弟妹多念书,还订出了一些颇为吸引人的规则:一天之中,谁念书好、听母亲的话、帮助做家务、不打架、不捣乱就给谁记上一个红点,反之就要记黑点。一周下来,谁有三个红点,谁就可以得到奖励——由他骑自行车带去昆明城里看一次电影。</p><h3><strong>名师高徒</strong></h3><p>杨振宁读联大物理学系时,给他上一年级普通物理课的是擅长实验的物理学家、清华大学赵忠尧教授,上二年级电磁学课的是著名学者、清华大学吴有训教授,上力学课的是在广义相对论等方面颇有研究的著名学者、清华大学周培源教授等。</p><p>但对杨振宁来说,除了物理系直接教他的这些教授们外,父亲杨武之对他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杨振宁在学校里,遇有不懂的问题、碰上难以处理的事,总是经常跑到数学系办</p>公室向父亲请教。<p>杨振宁还多次说过:“在联大给我影响最深的两位教授是吴大猷先生和王竹溪先生。”1942年,杨振宁本科毕业时,选了《用群论方法于多原子的振动》作毕业论文,并请吴大猷做论文导师。杨振宁在研究生院读书时,受王竹溪教授的教育和引导,对统计物理发生了兴趣。1944年研究生毕业时,杨振宁请王竹溪教授作硕士论文的指导老师,在其指导下又非常成功地写出了硕士论文,《超晶格》即为其中的一部分。1983年王竹溪教授不幸逝世,杨振宁发来唁电说:“我对统计物理的兴趣即是受了竹溪师的影响。”杨振宁还回忆道:“以后四十年间,吴先生和王先生引导我走的两个方向——对称原理和统计力学——一直是我的主要研究方向。”</p><p>杨振宁在研究生院期间听了马仕俊教授的课后,开始注意“场论”,并对变形物体热力学也非常感兴趣。</p><p>1957年12月10日,35岁的杨振宁和31岁的李政道因共同在美国《物理评论》上发表《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一文登上了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奖领奖台。其前,杨振宁写信给吴大猷,感谢吴先生引导他进入对称原理和群论的领地,并说后来包括宇称守恒在内的许多研究工作,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吴先生15年前介绍给他的那个观念有关。</p><h3><strong>宗教信仰</strong></h3><p><b>否认撰文谈佛教与科学</b></p><p>2014年初,网络上流传一篇题为《杨振宁:佛教与科学是彻底相容的》的文章,并且杜撰出杨振宁的言论:“科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宗教”,然而经过细致调查,没有在任何演讲集和传记里面发现类似言论,最后发现是一个叫杨振华的人在佛教期刊上说的,属于以讹传讹。</p><p>杨振宁早在2011年夏天接受香港《大公报》记者专访的时候就曾经公开表述:“本人从来没有赞扬过佛教和其他一切宗教,宗教和科学并没有兼容性。”“如果哲学尚有可取之处,宗教基本一无是处。”关于题为《杨振宁:佛教与科学是彻底相容的》的文章,2014年1月3日杨振宁做出公开声明,此文非其所作。 </p><p><b>批评玄学</b></p><p>杨振宁反对玄学,提倡现代科学观,对易经做出过批评,认为“《易经》影响了中华文化中的思维方式,而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p><p>2004年9月3日,杨振宁在人民大会堂做了题目是《<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的演讲,归纳起来大概有五种道理:第一,中国的传统是入世的,不是出世的。换句话就是比较注重实际的,不注重抽象的理论架构。第二,科举制度。第三,观念上认为技术不重要,认为是“奇技淫巧”。第四,中国传统里面无推演式的思维方法。第五,有天人合一的观念。 </p><h2><strong>人物影响</strong></h2><p>1997年5月25日,中国科学院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宣布,国际小行星中心根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提名申报,将该台于1975年11月26日发现,国际编号为3421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杨振宁星”。 </p><p>1999年5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将理论物理研究所命名为“杨振宁理论物理研究所”。 </p><h2><strong>人物评价</strong></h2><p>有人说杨振宁是20世纪中继爱因斯坦和费米之后,第三位具有全面的知识和才能的“物理学全才”,是华人当中知名度最高的当代科学家之一。曾任布洛克海文国立实验室主任的实验物理学家萨奥斯说:“杨振宁是一位极具数学头脑的人,然而由于早年的学历,他对实验细节非常有兴趣。他喜欢和实验学家们交谈,对于优美的实验极为欣赏。”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赛格瑞(E.Segre)推崇杨</p>杨振宁振宁是“全世界几十年来可以算为全才的三个理论物理学家之一”。(<i>网易评</i>) <p>作为中国首位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在中国政界、学术界一直受到极高的尊崇。(<i>腾讯评</i>) </p><p>杨振宁对数学的美妙的品味照耀着他所有的工作。它使他的不是那么重要的工作成为精致的艺术品,使他的深奥的推测成为杰作。这使得他对于自然神秘的结构比别人看得更深远一些。<i>(物理学家戴森评) </i></p><p>杨振宁是一位极具数学头脑的人,然而由于早年的学历,他对实验细节非常有兴趣。他喜欢和实验学家们交谈,对于优美的实验极为欣赏。<i>(曾任布洛克海文国立实验室主任,实验物理学家萨奥斯评) </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