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知友官网
会员登录免费注册
郑州市 [切换城市]
本名燕易王
所处时代战国时期
民族族群华夏族
出生地燕国
去世时间公元前321年
主要成就始称燕王
身份燕国国君
在位时间公元前333年―公元前321年
<h2><strong>人物生平</strong></h2><h3><strong>继承君位</strong></h3><p>燕易王,姬姓,名不详,是燕后文公(亦称燕文侯)的儿子。燕后文公在位时,将儿子燕易王立为太子。燕后文公二十八年(公元前334年,一作燕后文公二十九年),秦国国君秦惠文王将女儿嫁给太子燕易王为妻。燕后文公二十九年(公元前333年),燕后文公去世,燕易王即位。 </p><h3><strong>齐夺十城</strong></h3><p>燕易王元年(公元前332年),齐国国君齐宣王趁燕国治理丧事之机出兵攻打燕国,夺取燕国十座城邑。燕易王对武安君苏秦说:“以前先生到燕国来,先王资助先生去见赵王,于是才约定六国合纵联盟。现在齐国先攻打赵国,接着又打到燕国,因为先生的缘故遭到天下人耻笑,先生能为燕国再收复齐国所侵占的城池吗?”苏秦非常惭愧,说:“请让我替大王收回失地。”于是前往齐国,游说齐宣王,齐宣王便归还燕国的十座城邑。 </p><h3><strong>厚待苏秦</strong></h3><p>当时,有人诋毁苏秦,说苏秦是个左右摇摆,出卖国家、反复无常的小人,以后必会引起纷乱。苏秦害怕获罪,于是返回燕国,而燕易王没有恢复他的官职。苏秦朝见燕易王说:“我是东周的一个俗人,没有一点功劳,而燕王却亲自在宗庙授我官职,在朝廷上以礼待我。如今我替大王退却齐军而收复十城,应该对我更加亲近。现在我回来大王不授予我官职,肯定是有人在大王面前说我不忠实来伤害我。其实我的‘不忠实’是大王的福分。我听说忠诚信实的人,一切都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发愤进取的人,一切都是为了别人去努力。况且我游说齐王,并没有欺骗他。我把老母抛在东周本来就不是为了自己树立忠信的名声,而是为了别人图进取。如今假如有像曾参一样孝顺,像伯夷一样廉洁,像尾生一样诚信的三个人来侍奉大王,您认为怎么样呢?” </p><p>燕易王说:“这就足够。”苏秦说:“如果像曾参一样的孝顺,为尽孝道,曾参从不离开父母在外住宿一晚上,大王怎能使他步行千里来到弱小的燕国来侍奉处在危难中的大王呢?像伯夷一样廉洁,为了洁身自好,不肯作孤竹君的继承人,不肯作周武王的臣子,不接受封侯的赏赐而饿死在首阳山下。像这样廉洁,大王怎能让他步行千里到齐国收回十城呢?像尾生一样信实,与女子相约在桥下相会,女子到时间没来,洪水暴涨他也不离去,抱着桥柱被水淹死。像这样的信实,大王怎能让他步行千里退却齐国强大的军队呢?我正是因所谓的忠实诚信获罪于大王!” </p><p>燕易王说:“你不忠实诚信罢了,难道还有因为忠实诚信而获罪的吗?”苏秦说:“不是这样的。我听说有一个人在远方作官,他的妻子与别人私通,她的丈夫快要回来,那个与她私通的人很忧虑,妻子说:‘你不用担忧,我已经作好毒酒等待他呢。’过了三天,她的丈夫果然回来,妻子让侍妾端来毒酒进奉给丈夫喝。侍妾想说酒中有毒,但怕他将主母赶走;想不作声,但恐怕会毒死主父。于是就假装跌倒把酒泼在地上。主父大怒,将她责打五十竹板。所以侍妾一跌倒而将酒泼掉,对上保存主父,对下保存主母,然而自己却无法避免挨一顿打,谁说忠实诚信就不获罪呢?我的过错、不幸就与这侍妾相类似!”燕易王听后恍然大悟,当即恢复苏秦的官职。从此,燕易王更加厚待苏秦。 </p><h3><strong>称王去世</strong></h3><p>燕易王九年(公元前324年),当时燕易王的母亲与苏秦私通,燕易王得知此事后,反而更加厚待苏秦,苏秦害怕遭到杀害,于是对燕易王说:“我留在燕国,不能使燕国变得重要,而我要是在齐国,可以设法增强燕国的力量。”燕易王同意,苏秦便假装得罪燕国逃奔齐国,齐宣王委任苏秦担任客卿。 苏秦鼓动齐宣王增高宫殿、扩大林园,显示齐宣王的地位,想借此来削弱齐国的财力,替燕国效劳。 </p><p>燕易王十年(公元前323年),燕易王开始称王。 </p><p>燕易王十二年(公元前321年),燕易王去世,其子燕王哙继位。 </p><h2><strong>为政举措</strong></h2><p>燕易王在位初期,齐国夺占燕国十座城邑,但在苏秦游说之下,齐国归还十座城邑。 燕易王在位末期,便开始称王 ,并派苏秦假装得罪燕国而逃奔齐国,鼓动齐宣王增高宫殿、扩大林园,借此来削弱齐国的财力。 </p><h2><strong>历史评价</strong></h2><p>司马贞《史记索隐》:“易王初立,齐宣我欺。” </p><h2><strong>史籍记载</strong></h2><p>《史记·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第四》 </p><p>《史记·卷六十九·苏秦列传第九》 </p><p>《战国策·卷二十九·燕策一》 </p><p>《资治通鉴·卷二》 </p>
微信扫码关注觅知友网
本名燕易王
所处时代战国时期
民族族群华夏族
出生地燕国
去世时间公元前321年
主要成就始称燕王
身份燕国国君
在位时间公元前333年―公元前321年
<h2><strong>人物生平</strong></h2><h3><strong>继承君位</strong></h3><p>燕易王,姬姓,名不详,是燕后文公(亦称燕文侯)的儿子。燕后文公在位时,将儿子燕易王立为太子。燕后文公二十八年(公元前334年,一作燕后文公二十九年),秦国国君秦惠文王将女儿嫁给太子燕易王为妻。燕后文公二十九年(公元前333年),燕后文公去世,燕易王即位。 </p><h3><strong>齐夺十城</strong></h3><p>燕易王元年(公元前332年),齐国国君齐宣王趁燕国治理丧事之机出兵攻打燕国,夺取燕国十座城邑。燕易王对武安君苏秦说:“以前先生到燕国来,先王资助先生去见赵王,于是才约定六国合纵联盟。现在齐国先攻打赵国,接着又打到燕国,因为先生的缘故遭到天下人耻笑,先生能为燕国再收复齐国所侵占的城池吗?”苏秦非常惭愧,说:“请让我替大王收回失地。”于是前往齐国,游说齐宣王,齐宣王便归还燕国的十座城邑。 </p><h3><strong>厚待苏秦</strong></h3><p>当时,有人诋毁苏秦,说苏秦是个左右摇摆,出卖国家、反复无常的小人,以后必会引起纷乱。苏秦害怕获罪,于是返回燕国,而燕易王没有恢复他的官职。苏秦朝见燕易王说:“我是东周的一个俗人,没有一点功劳,而燕王却亲自在宗庙授我官职,在朝廷上以礼待我。如今我替大王退却齐军而收复十城,应该对我更加亲近。现在我回来大王不授予我官职,肯定是有人在大王面前说我不忠实来伤害我。其实我的‘不忠实’是大王的福分。我听说忠诚信实的人,一切都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发愤进取的人,一切都是为了别人去努力。况且我游说齐王,并没有欺骗他。我把老母抛在东周本来就不是为了自己树立忠信的名声,而是为了别人图进取。如今假如有像曾参一样孝顺,像伯夷一样廉洁,像尾生一样诚信的三个人来侍奉大王,您认为怎么样呢?” </p><p>燕易王说:“这就足够。”苏秦说:“如果像曾参一样的孝顺,为尽孝道,曾参从不离开父母在外住宿一晚上,大王怎能使他步行千里来到弱小的燕国来侍奉处在危难中的大王呢?像伯夷一样廉洁,为了洁身自好,不肯作孤竹君的继承人,不肯作周武王的臣子,不接受封侯的赏赐而饿死在首阳山下。像这样廉洁,大王怎能让他步行千里到齐国收回十城呢?像尾生一样信实,与女子相约在桥下相会,女子到时间没来,洪水暴涨他也不离去,抱着桥柱被水淹死。像这样的信实,大王怎能让他步行千里退却齐国强大的军队呢?我正是因所谓的忠实诚信获罪于大王!” </p><p>燕易王说:“你不忠实诚信罢了,难道还有因为忠实诚信而获罪的吗?”苏秦说:“不是这样的。我听说有一个人在远方作官,他的妻子与别人私通,她的丈夫快要回来,那个与她私通的人很忧虑,妻子说:‘你不用担忧,我已经作好毒酒等待他呢。’过了三天,她的丈夫果然回来,妻子让侍妾端来毒酒进奉给丈夫喝。侍妾想说酒中有毒,但怕他将主母赶走;想不作声,但恐怕会毒死主父。于是就假装跌倒把酒泼在地上。主父大怒,将她责打五十竹板。所以侍妾一跌倒而将酒泼掉,对上保存主父,对下保存主母,然而自己却无法避免挨一顿打,谁说忠实诚信就不获罪呢?我的过错、不幸就与这侍妾相类似!”燕易王听后恍然大悟,当即恢复苏秦的官职。从此,燕易王更加厚待苏秦。 </p><h3><strong>称王去世</strong></h3><p>燕易王九年(公元前324年),当时燕易王的母亲与苏秦私通,燕易王得知此事后,反而更加厚待苏秦,苏秦害怕遭到杀害,于是对燕易王说:“我留在燕国,不能使燕国变得重要,而我要是在齐国,可以设法增强燕国的力量。”燕易王同意,苏秦便假装得罪燕国逃奔齐国,齐宣王委任苏秦担任客卿。 苏秦鼓动齐宣王增高宫殿、扩大林园,显示齐宣王的地位,想借此来削弱齐国的财力,替燕国效劳。 </p><p>燕易王十年(公元前323年),燕易王开始称王。 </p><p>燕易王十二年(公元前321年),燕易王去世,其子燕王哙继位。 </p><h2><strong>为政举措</strong></h2><p>燕易王在位初期,齐国夺占燕国十座城邑,但在苏秦游说之下,齐国归还十座城邑。 燕易王在位末期,便开始称王 ,并派苏秦假装得罪燕国而逃奔齐国,鼓动齐宣王增高宫殿、扩大林园,借此来削弱齐国的财力。 </p><h2><strong>历史评价</strong></h2><p>司马贞《史记索隐》:“易王初立,齐宣我欺。” </p><h2><strong>史籍记载</strong></h2><p>《史记·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第四》 </p><p>《史记·卷六十九·苏秦列传第九》 </p><p>《战国策·卷二十九·燕策一》 </p><p>《资治通鉴·卷二》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