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知友官网
会员登录免费注册
重庆市 [切换城市]
中文名吴伯箫
别名原名熙成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山东莱芜吴花园村(今莱芜莱城区)
出生日期1906年03月13日
逝世日期1982年08月10日
职业散文家和教育家
毕业院校曲阜师范学校
代表作品《羽书》
<h2><strong>人生经历</strong></h2><h3><strong>概况</strong></h3><p>吴伯箫(1906年03月13日—1982年08月10日) 原名熙成,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1906年出生</p>于莱芜吴花园村(今属莱芜市莱城区)一半耕半读富裕家庭。7岁从父读书。1919年考入曲阜师范学校,任学生会干事。五四运动期间,参加罢课,查日货,宣传民主与科学等活动。1924年夏师范毕业后,开始文学创作。期间,参加群新学会,秘密阅读《共产主义ABC》 《夜未央》等书刊,在京报副刊发表《白天与黑夜》、《塾中杂记》等文。与曹未风、成启宇合办《烟囱》杂志,共出版10期。“一二九运动”后,为使学生免遭军阀迫害,力主提前放假,组织学生回家乡宣传抗日救国。1936年,任莱阳乡村师范校长。抗日战争后参加革命, 1956年10月,赴民主德国参加海涅学术会议。<p>吴伯箫毕生倾注于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舌耕笔耘, 成果丰硕,一生作品200多篇,主要收在《羽书》《烟尘集》《黑与红》《潞安风物》《北极星》《出发集》《忘年》等文集;香港文学研究社出版了《吴伯箫选集》。</p><h3><strong>身世</strong></h3><p>1906年出生于莱芜吴花园村一半耕半读富裕家庭。7岁从父读书。14岁考入曲阜师范学校。1924年夏师范</p>毕业后,经同乡介绍,到孔府家馆任英文教师。1925年夏考入北京师范大学。1931年夏毕业后,在青岛大学校长办公室任事务员,结识闻一多、洪深、老舍、王统照、孟超等。1935年,任济南乡村师范教务处主任兼国文教员。暑假期间回到青岛,与老舍、王统照、洪深、臧克家、王亚平等创办《避暑录话》。1936年,任莱阳乡村师范校长(今鲁东大学)。1938年4月,长途跋涉到达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1月,任八路军总政治部抗日文艺工作组组长,赴长治一带工作。1939年,回到延安任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秘书长,参与编辑《文艺突击》,并兼任中国女子大学教师。<p>1941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边区政府教育厅任中等教育科科长。1942年5月,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聆听毛泽东同志的讲话,进一步确立了为工农兵服务的思想。1945年11月,任华北联合大学(驻张家口)中文系副主任。不久任东北大学(驻佳木斯)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文学院副院长、副教务长。1949年7月,在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上被选为文协委员、秘书长。1951年,任东北教育学院(今沈阳师范大学)副院长。1954年春,调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参加编辑《文学》课本,兼任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所长,并负责《文艺学习》《语文学习》诸刊物编辑出版工作。1956年10月,赴民主德国参加海涅学术会议。</p><p>师范大学读书时即开始文学创作,写了《白天与黑夜》、《塾中杂记》等文,发表在《京报》、《晨报》上。后来又写了《羽书》、《马》等,收在生活出版社出版的《羽书》集子里。抗战后参加革命,1938年到延安,曾任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秘书长。他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担任过东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解放后,他主要从事语文教材编审的领导工作,长期担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并坚持散文创作。</p><p>六十年代初,正值我国三年困难时期,应人民日报的要求,吴伯箫同志先后写了《北极星》、《记一辆纺车》、《歌声》等二十多篇散文,后收为集子《北极星》。在这些散文中,作者热情宣传了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和作风,歌颂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激励人民战胜困难,夺取新的胜利。这组散文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浓郁的时代色彩,并有着相当高的艺术水平。</p><h2><strong>个人生活</strong></h2><h3><strong>婚姻</strong></h3><p>散文家吴伯箫因受“五四”思潮影响,青年时期即具有很强的反抗封建礼教的意识,在婚姻问题上,是一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叛逆者。</p><p>1925年夏,本在曲阜担任第七十七代衍圣公孔德成英文教师的吴伯箫,经同乡王子英支持和帮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就读。不久,他被父母召回莱芜老家结婚。这门亲事完全是由父母包办的,新娘刘氏系本县片镇村人,其父与吴伯箫的父亲吴式圣是同学好友。当时年仅19岁的吴伯箫根本不同意这门亲事,曾以非常气愤的口吻申辩:“这种婚姻没有任何感情可言,就像走在路上碰上一个人,不说话就结婚,能行吗?”父母劝他、强迫他,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主见,死不同意。在洞房花烛之夜,他先是对女方讲道理,继而争吵,两人始终没有同床。婚后第三天,他便忿忿地辞别家人,返回北京。</p><p>1931年夏,吴由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曾专程回家办理离婚事宜。为了取得社会舆论的支持,他还特意在离家不远的莱芜县城东关大集上张贴了一张油印小报,宣传封建伦理道德的危害和父母包办婚姻不好的道理,以示自己提出离婚的正当理由。此后,他被推荐到青岛山东大学校长办公室任事务员,此间结识了青岛女子中学高中学生郭静君,并与之相爱,1937年与郭结婚。</p><p>不过,吴与刘氏离婚后,刘并未离开吴家改嫁他人,而是一直在吴家料理家务,照顾吴伯箫的父母,直到吴的父母亡故。吴伯箫与郭静君结婚后,仍不断给家里寄钱,以贴补他们的生活。</p><h3><strong>故居</strong></h3><p>在莱城区凤城街道办事处吴花园村的西南角,有一个不起眼的四合小院,这就是我国已故著名散文作家、</p>教育家吴伯箫的故居。<p>吴伯箫曾居住过的这座宅院,最早系祖父昊汉祥所建,有东屋两间、西屋两间、南屋三间(其中西头一间为吴伯箫卧室),北屋五间。当时,除南屋为瓦房外,其余均为民间俗称的“马褂子”屋。’该宅院南屋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时,吴伯箫之三弟吴熙振重新翻修。莱芜战役期间(1946年),因该宅院北屋被烧毁,南屋西边一间的西山墙和东边两间屋顶曾遭炮击,故于1947年时重新修缮。1982年,该宅院户主吴熙振将原大门改建成农村普通门庭,并将原草房的北屋前坯墙改成了砖墙,房顶换上了大瓦,将南屋小瓦也换成了大瓦。</p><h2><strong>人物成就</strong></h2><h3><strong>风格</strong></h3><p>吴伯箫的散文不论是怀念延安生活,还是倾述对社会主义的热爱,都宣扬了继承革命传统,促人积极向上</p>的主题。<p>吴伯箫散文的特色之一,是从“一枝一叶”的普通事物中深入挖掘,以小见大,从平凡中引伸出深刻的内涵。如《记一辆纺车》中,从“农村用的手摇纺车”引伸出“与困难斗争,其乐无穷”的延安精神。</p><p>吴伯箫一般不即兴成文,而是积累了一段时间的感情之后,再回过头来,追述从前的经历。因此,他的散文在平淡的叙述下蕴藏着深厚的情感,象他亲身经历的延安生活,是15年之后才写成散文的。这样写成的作品,经过一番回味、洗炼之后,浮光掠影变得清晰明确,片面感受便汇成了完整的印象。</p><h3><strong>作品</strong></h3><p>吴伯箫是我国卓有成就和深具影响的散文家,1925年在北京求学时开始创作,一生作品200多篇,主要收在《羽书》、《烟尘集》、《黑与红》、《潞安风物》、《北极星》、《出发集》、《忘年》等文集;译作有海涅的《波罗的海》;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有《吴伯箫散文集》。第一部散文集《街头夜》因"九一八"事变未及出版。在山东任教七年中散文创作趋于自觉,《山屋》、《岛上的季节》、《马》、《说忙》、《羽书》、《我还没见过长城》成为现代名篇,被当代评论家认为开创了现代散文的"豪放派",1931年,以《羽书》为名在上海出版。延安时期写的战地通讯由于发表在《抗战文艺》《大公报》等大型报刊,在大后方产生较大影响,这些作品后收入通讯报告《集潞安风物》、《黑红点》。同时在延安《解放日报》发表抒情散文《论忘我的境界》、《客居的心情》、《说日常生活》、《山野的桃花》等,表现了吴伯箫对生活的深度思考,应视为吴伯箫散文中的精品。在东北时期散文创作较少,代表性篇章有《出发点》、《向海洋》。《书》、《范明枢先生》等,后出版《出发集》。60年代初期创作的以表现延安生活的名篇《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歌声》、《窑洞风景》以及《难老泉》、《"早"》被收入散文集《北极星》。在新时期以创作了《天涯》、《忘年》等佳作,1982年出版了最后一部散文集《往年》。吴伯箫逝世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吴伯箫散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两卷本《吴伯箫文集》。</p>
微信扫码关注觅知友网
中文名吴伯箫
别名原名熙成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山东莱芜吴花园村(今莱芜莱城区)
出生日期1906年03月13日
逝世日期1982年08月10日
职业散文家和教育家
毕业院校曲阜师范学校
代表作品《羽书》
<h2><strong>人生经历</strong></h2><h3><strong>概况</strong></h3><p>吴伯箫(1906年03月13日—1982年08月10日) 原名熙成,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1906年出生</p>于莱芜吴花园村(今属莱芜市莱城区)一半耕半读富裕家庭。7岁从父读书。1919年考入曲阜师范学校,任学生会干事。五四运动期间,参加罢课,查日货,宣传民主与科学等活动。1924年夏师范毕业后,开始文学创作。期间,参加群新学会,秘密阅读《共产主义ABC》 《夜未央》等书刊,在京报副刊发表《白天与黑夜》、《塾中杂记》等文。与曹未风、成启宇合办《烟囱》杂志,共出版10期。“一二九运动”后,为使学生免遭军阀迫害,力主提前放假,组织学生回家乡宣传抗日救国。1936年,任莱阳乡村师范校长。抗日战争后参加革命, 1956年10月,赴民主德国参加海涅学术会议。<p>吴伯箫毕生倾注于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
舌耕笔耘, 成果丰硕,一生作品200多篇,主要收在《羽书》《烟尘集》《黑与红》《潞安风物》《北极星》《出发集》《忘年》等文集;香港文学研究社出版了《吴伯箫选集》。</p><h3><strong>身世</strong></h3><p>1906年出生于莱芜吴花园村一半耕半读富裕家庭。7岁从父读书。14岁考入曲阜师范学校。1924年夏师范</p>毕业后,经同乡介绍,到孔府家馆任英文教师。1925年夏考入北京师范大学。1931年夏毕业后,在青岛大学校长办公室任事务员,结识闻一多、洪深、老舍、王统照、孟超等。1935年,任济南乡村师范教务处主任兼国文教员。暑假期间回到青岛,与老舍、王统照、洪深、臧克家、王亚平等创办《避暑录话》。1936年,任莱阳乡村师范校长(今鲁东大学)。1938年4月,长途跋涉到达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1月,任八路军总政治部抗日文艺工作组组长,赴长治一带工作。1939年,回到延安任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秘书长,参与编辑《文艺突击》,并兼任中国女子大学教师。<p>1941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边区政府教育厅任中等教育科科长。1942年5月,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聆听毛泽东同志的讲话,进一步确立了为工农兵服务的思想。1945年11月,任华北联合大学(驻张家口)中文系副主任。不久任东北大学(驻佳木斯)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文学院副院长、副教务长。1949年7月,在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上被选为文协委员、秘书长。1951年,任东北教育学院(今沈阳师范大学)副院长。1954年春,调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参加编辑《文学》课本,兼任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所长,并负责《文艺学习》《语文学习》诸刊物编辑出版工作。1956年10月,赴民主德国参加海涅学术会议。</p><p>师范大学读书时即开始文学创作,写了《白天与黑夜》、《塾中杂记》等文,发表在《京报》、《晨报》上。后来又写了《羽书》、《马》等,收在生活出版社出版的《羽书》集子里。抗战后参加革命,1938年到延安,曾任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秘书长。他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担任过东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解放后,他主要从事语文教材编审的领导工作,长期担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并坚持散文创作。</p><p>六十年代初,正值我国三年困难时期,应人民日报的要求,吴伯箫同志先后写了《北极星》、《记一辆纺车》、《歌声》等二十多篇散文,后收为集子《北极星》。在这些散文中,作者热情宣传了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和作风,歌颂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激励人民战胜困难,夺取新的胜利。这组散文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浓郁的时代色彩,并有着相当高的艺术水平。</p><h2><strong>个人生活</strong></h2><h3><strong>婚姻</strong></h3><p>散文家吴伯箫因受“五四”思潮影响,青年时期即具有很强的反抗封建礼教的意识,在婚姻问题上,是一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叛逆者。</p><p>1925年夏,本在曲阜担任第七十七代衍圣公孔德成英文教师的吴伯箫,经同乡王子英支持和帮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就读。不久,他被父母召回莱芜老家结婚。这门亲事完全是由父母包办的,新娘刘氏系本县片镇村人,其父与吴伯箫的父亲吴式圣是同学好友。当时年仅19岁的吴伯箫根本不同意这门亲事,曾以非常气愤的口吻申辩:“这种婚姻没有任何感情可言,就像走在路上碰上一个人,不说话就结婚,能行吗?”父母劝他、强迫他,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主见,死不同意。在洞房花烛之夜,他先是对女方讲道理,继而争吵,两人始终没有同床。婚后第三天,他便忿忿地辞别家人,返回北京。</p><p>1931年夏,吴由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曾专程回家办理离婚事宜。为了取得社会舆论的支持,他还特意在离家不远的莱芜县城东关大集上张贴了一张油印小报,宣传封建伦理道德的危害和父母包办婚姻不好的道理,以示自己提出离婚的正当理由。此后,他被推荐到青岛山东大学校长办公室任事务员,此间结识了青岛女子中学高中学生郭静君,并与之相爱,1937年与郭结婚。</p><p>不过,吴与刘氏离婚后,刘并未离开吴家改嫁他人,而是一直在吴家料理家务,照顾吴伯箫的父母,直到吴的父母亡故。吴伯箫与郭静君结婚后,仍不断给家里寄钱,以贴补他们的生活。</p><h3><strong>故居</strong></h3><p>在莱城区凤城街道办事处吴花园村的西南角,有一个不起眼的四合小院,这就是我国已故著名散文作家、</p>教育家吴伯箫的故居。<p>吴伯箫曾居住过的这座宅院,最早系祖父昊汉祥所建,有东屋两间、西屋两间、南屋三间(其中西头一间为吴伯箫卧室),北屋五间。当时,除南屋为瓦房外,其余均为民间俗称的“马褂子”屋。’该宅院南屋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时,吴伯箫之三弟吴熙振重新翻修。莱芜战役期间(1946年),因该宅院北屋被烧毁,南屋西边一间的西山墙和东边两间屋顶曾遭炮击,故于1947年时重新修缮。1982年,该宅院户主吴熙振将原大门改建成农村普通门庭,并将原草房的北屋前坯墙改成了砖墙,房顶换上了大瓦,将南屋小瓦也换成了大瓦。</p><h2><strong>人物成就</strong></h2><h3><strong>风格</strong></h3><p>吴伯箫的散文不论是怀念延安生活,还是倾述对社会主义的热爱,都宣扬了继承革命传统,促人积极向上</p>的主题。<p>吴伯箫散文的特色之一,是从“一枝一叶”的普通事物中深入挖掘,以小见大,从平凡中引伸出深刻的内涵。如《记一辆纺车》中,从“农村用的手摇纺车”引伸出“与困难斗争,其乐无穷”的延安精神。</p><p>吴伯箫一般不即兴成文,而是积累了一段时间的感情之后,再回过头来,追述从前的经历。因此,他的散文在平淡的叙述下蕴藏着深厚的情感,象他亲身经历的延安生活,是15年之后才写成散文的。这样写成的作品,经过一番回味、洗炼之后,浮光掠影变得清晰明确,片面感受便汇成了完整的印象。</p><h3><strong>作品</strong></h3><p>吴伯箫是我国卓有成就和深具影响的散文家,1925年在北京求学时开始创作,一生作品200多篇,主要收在《羽书》、《烟尘集》、《黑与红》、《潞安风物》、《北极星》、《出发集》、《忘年》等文集;译作有海涅的《波罗的海》;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有《吴伯箫散文集》。第一部散文集《街头夜》因"九一八"事变未及出版。在山东任教七年中散文创作趋于自觉,《山屋》、《岛上的季节》、《马》、《说忙》、《羽书》、《我还没见过长城》成为现代名篇,被当代评论家认为开创了现代散文的"豪放派",1931年,以《羽书》为名在上海出版。延安时期写的战地通讯由于发表在《抗战文艺》《大公报》等大型报刊,在大后方产生较大影响,这些作品后收入通讯报告《集潞安风物》、《黑红点》。同时在延安《解放日报》发表抒情散文《论忘我的境界》、《客居的心情》、《说日常生活》、《山野的桃花》等,表现了吴伯箫对生活的深度思考,应视为吴伯箫散文中的精品。在东北时期散文创作较少,代表性篇章有《出发点》、《向海洋》。《书》、《范明枢先生》等,后出版《出发集》。60年代初期创作的以表现延安生活的名篇《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歌声》、《窑洞风景》以及《难老泉》、《"早"》被收入散文集《北极星》。在新时期以创作了《天涯》、《忘年》等佳作,1982年出版了最后一部散文集《往年》。吴伯箫逝世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吴伯箫散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两卷本《吴伯箫文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