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知友官网
会员登录免费注册
拉萨市 [切换城市]
本名徐达
别称征虏大将军
字号字天德
所处时代元末明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濠州钟离永丰乡
出生时间1332年
去世时间1385年
主要成就灭汉、吴政权,灭元,北伐
封号中山王
谥号武宁
爵位魏国公
徐达农家出身,土里刨食。他性情刚毅,不甘屈居人下。他长得面貌清癯,颧骨稍高,身材魁伟。自幼习武,练得一身好功夫。和朱元璋是从小长大的好朋友。
郭子兴举义,濠州人汤和率壮士10余人参加。应汤和之邀,朱元璋也投身郭子兴部。至正十三年(1353),朱元璋奉郭子兴命回乡募兵,徐达欣然应召。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郭子兴与一同举事的孙德崖等人不合。占据徐州(今属江苏)的赵均用、彭大兵败,投奔濠州而来。不久,赵、彭称王,郭子兴受制于下,并险遭杀害。朱元璋见在濠州难成大事,遂于至正十四年(1354)秋率徐达、汤和等24将离开濠州,南进定远,攻下滁州(今安徽滁县)。徐达冲锋陷阵,威勇初露。
至正十五年(1355)二月,滁州粮草不继,徐达和朱元璋攻取和州(今安徽和县)。攻打和州后,郭子兴抓走孙德崖,孙德崖军也抓走朱元璋,徐达提出用自己换朱元璋,化解了这场矛盾。六月,朱元璋率徐达等人渡江,拔采石(今安徽当涂西北),下太平(今安徽当涂),并进一步图谋集庆(今江苏南京)。在攻打采石矶和太平府的战斗中,徐达与常遇春二人冲锋陷阵,勇冠三军,擒元将陈茔先,收服蕲人康茂才义军。八月,徐达等分道攻溧水(今江苏溧水)、溧阳(今江苏溧阳)、句容(今江苏句容)、芜湖(今安徽芜湖),皆克之。
至正十六年(1356)二月,朱元璋攻下集庆,改集庆为应天府。徐达东取镇江(今江苏镇江)、金坛(今江苏金坛)、丹阳(今江苏丹阳)。镇江克后,徐达将兵自仁和门入,号令严肃,秋毫无犯。朱元璋改镇江为江淮府(不久又改称镇江府),命徐达、汤和为统军元帅镇守。七月,朱元璋称吴国公,置江南行枢密院,以徐达、汤和同佥枢密院事。
朱元璋占据应天后,北有元军;东面有张士诚;西面,有陈友谅、徐寿辉等;南面,有方国珍、陈友定等人。他们虽然同树反元旗帜,但各有矛盾。朱元璋处于四面包围之中。其中,陈友谅、张士诚二人势力最强。朱元璋审时度势,决定先灭陈友谅,再除张士诚。
至正十九年(1359),徐达会同院判俞通海的水师一起进攻池州,大破其栅江营,正在攻打太平的赵普胜由陆路逃走。徐达克池州,擒其守将洪钧等人,并缴获其全部战船。徐达因功拜奉国上将军,同佥枢密院事。接着,徐达麾兵乘胜攻安庆。八月,进攻安庆受挫,转而进攻江北之地。下无为州,夜袭浮山寨,破赵普胜部将于青山,并乘胜追击,一鼓攻克潜山。之后,徐达回到镇池州,对安庆形成了水路夹攻的形势。赵普胜是陈友谅军中大将,智勇双全,据守安庆,诸将攻之不克。于是徐达用离间之计,使陈友谅杀赵普胜。赵普胜死后,枞阳水寨无人能守,徐达攻下枞阳水寨。陈友谅考虑到安庆的形势,便坐镇安庆,派重兵反攻池州。徐达得悉后,认为陈友谅兵势甚盛,不可硬抵。于是选老弱残兵守池州,而自率精兵伏于九华山下的必经之地。陈友谅军至,城上擂鼓为号,伏兵尽出,内外夹击,斩首万余。
元至正二十年(1360)正月,陈友谅率大军进犯池州。朱元璋派常遇春率兵增援,并遣使告徐达:陈友谅旦夕将至。徐达即会常遇春一面诱敌进兵,一面选精兵万余埋伏在九华山下,断其后路。当陈友谅军至城下,只听城内鼓声骤响,一刹时城外伏兵四起,城内精兵冲出,内外夹击,陈友谅军大乱,被斩旨万余,生擒三千,徐达军大胜。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八月,徐达与陈友谅大战于江州,缴获战马两千匹,精食数十万石,并乘胜西进,直逼武昌。
至正二十二年(1362)三月,驻军洪都的原陈友谅降将祝宗、康泰举兵叛乱,徐达带领汉阳的军队攻打他们。四月,由于徐达驰援安丰,陈友谅乘虚而入,攻陷吉安(今江西吉安)、无为等地,并集中兵力猛攻洪都。六月,洪都被围已两个多月,形势吃紧。朱元璋急召徐达自庐州来会师,并以舟师20万屯湖江(今江西湖口)、九江口和南湖嘴以扼其归路,陈友谅听说朱元璋大军将至,于是撤围从鄱阳湖东面撤退,双方遭遇于康郎山(今江西余干西北,鄱阳湖南部水域)。徐达身先士卒,率兵力战,大败陈友谅军前锋,斩杀1500多人,并缴获大战船一艘。搏斗中,徐达所乘之舟着火,但他临危不惧,一面扑火,一面指挥战斗。双方激战数月,陈友谅移师泊渚矶(今江西星子南,鄱阳湖西岸)不敢再战。
至正二十三年(1363),徐达随朱元璋带兵渡江,北上安丰(今安徽寿县),驰援遭到张士诚进攻的韩林儿、刘福通,陈友谅乘机对朱元璋发动大规模进攻,进罔洪都(今江西南昌)。七月。朱元璋亲自带兵迎击,双方在鄱阳湖展开了一场激战。战斗开始,陈友谅在兵力和财力上占着明显的优势,他拥有兵力六十万,巨舰数十艘,朱元璋只有二十万人,而且用的都是小船。第一天交战。徐达身先诸将,指挥将士勇敢拼杀,一举击溃陈友谅的前锋部队,歼敌一千五百人,缴获巨舰一艘,军威大振。陈友谅的军队拼死抵抗,徐达的战船着火焚烧起来,他奋不顾身地扑灭了熊熊大火,继续坚持战斗。后来,朱元璋派船救援,徐达顽强冲杀,终于击退敌军,从险境之中摆脱了出来。经过这一天的战斗,朱元璋看到自己的部队上下一心,士气高涨,完全有打败陈友谅的把握,但担心张士诚乘机偷袭他的后方,于是便命令徐达还守应天。徐达同到应天后,戒饬士卒,严加防守,使张士诚不敢妄动,朱元璋因此得以解除后顾之忧,全力对付陈友谅,取得了鄱阳湖战役的胜利,全部歼灭陈友谅的六十万大军。
至正二十四年(1364)八月,徐达会合参政杨琼等人略取荆湘诸路,连克江陵、麦陵(今湖北宜昌)、潭州(今湖南长沙)、归州(今湖北归县)、辰州(今湖南祝陵)、衡州(今湖南衡阳)、宝庆(今湖南邵阳)等,肃清了陈友谅的残余势力。
张士诚自至正十三年(1353)起兵高邮以来,与元政府时相依违,并不断骚扰朱元璋的势力范围。至正十六年(1356)六月,张士诚占领常州(今江苏武进),挟江东叛将陈保二以水师攻镇江。陈保二是常州奔牛镇人。他聚众乡里,以黄帕包头,被称为“黄包军”。徐达攻克镇江时,陈保二投降,但不久就被张士诚胁迫,率舟师助攻镇江。徐达在龙潭大败陈保二,并进围常州。九月,张士诚遣将来援,气势锋锐不可挡。徐达乃于距城18里的地方设伏兵、骑兵各一支,自己则亲率军队与张士诚军正面交锋。开战后不久,徐达部将王均用率骑兵从侧面冲入敌阵,张士诚军队大乱,掉头而逃,又被伏兵截杀,死伤无数。十一月,张士诚不甘失败,诱吴新附军7000人为内应,将徐达围于牛塘。徐达立即派人突围,命副帅常遇春与廖永安、胡大海等驰援牛塘,内外夹击,大破张士诚军。
至正十七年(1357 )三月,常州守将吕珍趁夜逃走,常州被攻下。朱元璋设长春枢密院,以徐达佥枢密院事。徐达率军攻宜兴(今江苏宜兴),命前锋赵德胜攻常熟(今江苏常熟),设伏兵擒张士诚弟张士德。宜兴城池虽小,但易守难攻,并且西接太湖口,粮道畅通,无后顾之忧,所以徐达久攻不下。十月,派部将丁德兴分兵扼太湖口,宜兴粮道被断,城中军心动摇,不久即克。十一月,徐达回戍应天。
至正二十三年(1363)春,刘福通被元兵击败,拥韩林儿退至安丰。这时,张士诚接受元政府的招安,并派部将吕珍围攻安丰。三月,徐达奉命驰援,大败吕珍,救出韩林儿,并乘胜进攻庐州(今安徽合肥),元将左君弼守之,三个月没攻克,于是撤围而去。吕珍杀死刘福通后,张士诚以为有功于元政府,遂索求王爵,元政府没有答应,张士诚便自称吴王。
朱元璋攻打张士诚的军事攻势是分三步走:一是先取淮东,翦除其羽翼,攻克淮河水域的通州、兴化、盐城、泰州、高邮、淮安、宿州、安丰诸县,逼迫张士诚的势力收缩到长江以南;二是扫荡浙西,切断其肘臂,形成合围平江(今江苏苏州)的态势,攻克湖州、嘉兴、杭州等城镇;三是最后合围平江,消灭张士诚。为了迅速稳妥地解决张士诚,朱元璋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他最信任的大将徐达。
至正二十四年(1364)春正月,李善长、徐达等人奉朱元璋为吴王,拜徐达为中书省左相国。七月,再次攻打庐州,左君弼败走,获其妻子儿女送到建康。八月,张士诚逼死元浙江丞相达识帖木儿,势力大张。其势力范围南至绍兴(今属浙江),北有通州(今江苏南通)、泰州(今属江苏)、高邮、淮安、徐州、宿县(今安徽宿县)、濠州、泗州(今山东省泗水县)、济宁(今山东济宁市)等州,西面在宜兴、常州、江阴一线与朱元璋相接。
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十月,徐达被任命为总兵官,与常遇春一起,率兵攻取淮东。徐达挥兵北上,很快攻取泰州、高邮、淮安等地,并在徐州击退元军主力的进攻,俘斩元兵万余人。仅半年时间,淮东诸地悉被攻克,张士诚的势力已被压至江南浙两地区。朱元璋进攻张士诚的第一步基本实现。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统率二十万大军攻打张士诚。张士诚以平江(今江苏苏州市)为中心,以湖州(今浙江湖州市)、杭州(今浙江杭州市)为其羽翼,抗拒徐达、常遇春的进攻。徐达认为,湖、杭两州系张士诚的左右臂,左右臂被斩断,平江唾手可得,遂向朱元璋建议先攻湖、杭。湖州守军兵分三路来拒徐达,徐达亦分兵三路战,并派骁将王国定断敌归路。敌力战不支,退入城中固守。此时,张士诚派吕珍等率兵六万来援,兵屯旧馆(今浙江吴兴东),牵制徐达。徐达认为,敌羽翼未除又生羽翼,如不除掉援兵,湖、杭二州亦难攻克。于是,决定暂停攻城,先派兵夜袭敌援兵营地,切断吕珍军粮道。旧馆援兵因粮饷不继,降者甚众。旧馆被拔除,湖、杭二州不久亦相继攻克。张士诚的左右臂被砍断,平江已成为孤城。
徐达统率大军进逼平江。他屯兵于葑门外,其余常遇春、郭兴、华云龙诸将分段屯驻,修筑长围。又架设起三层的大木塔,居高临下监视城中动静,名为“敌楼”,其上设置有弓弩火铳。又用“襄阳炮”,日夜轰击城中。
九月,平江城中粮尽,军民以枯草老鼠为食。张士诚身陷绝境但仍不投降。徐达下令全军强攻破城,城下战鼓擂动,火炮齐鸣,20万大军杀声震天,将士人人奋勇争先。徐达督军首先攻破葑门,常遇春攻破闾门水寨,直逼城下。张士诚令枢密唐杰上城督战拒敌。唐杰抵挡不住,绞械投降。参政谢节、潘元绍是在城门扎营,此时看到大势已去,也相继投降。
将及黄昏时分,张士诚军全线崩溃。徐达指挥全军从四面八方架起云梯,蚁附登城,冲入城内,与敌军展开激烈的巷战。
暮色苍茫,平江城中的喊杀声已经微弱,降将李伯升奉徐达之命,前去劝谕张士诚。他匆匆进入宫来,张士诚已悬梁自缢。李伯升让随从赶忙将其解救下来,幸亏气息未绝,许久才缓过气来,但却闭目不语。徐达闻报,命将张士诚押送应天,听候朱元璋处理。最后,张士诚还是在看守之地自缢而亡。
1367年11月,朱元璋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领25万大军进行北伐。在北伐檄文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元顺帝此时信任喇嘛僧,沉迷于天魔舞与声色欢娱之中。
十一月初,徐达军至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命张兴祖率一部军先由徐州北上,攻取济宁和东平(今属山东)。这时,王宣、王信父子降而复叛,并往莒州(今山东莒县)募兵,企图阻止张兴祖北上。徐达立即进兵沂州,王宣被杀,王信逃往山西。附近峄州(今山东峄县)、曹州、海州(今江苏东海)、沭阳(今江苏沭阳)、日照(今山东日照)、赣榆(今江苏赣榆)、沂水(今山东沂水)等地元军闻风而降。徐达在沂州稍事停留,命韩政扼守黄河,自率大军进攻益都(今山东青州)。十一月底,元益都守将普颜不花力战不敌,遂克益都。徐达乘胜攻取寿光、临淄、昌乐、高苑等地。元乐安(今山东惠民)、长山(今山东淄博)、新城(今山东桓台)等地皆相继归附。
十二月初,张兴祖至东平,逼走元将冯德,追至东阿,安山(今山东东平西),迫使元将陈璧、杜天佑、蒋兴等各率所部归降,进而围攻济宁,元守将陈秉直接逃走。十二月上旬,徐达带领士兵至济南,元将多尔济投降,密州(今山东费县北)、蒲台(今山东滨州)、邹平(今山东邹平)的元将,亦先后请降。徐达决定继续向东略地,命傅友德进攻莱阳,自己带兵返回益都,东攻登(今山东牟平)、莱(今山东掖县)二州。元惠宗见山东形势危急,命中书右丞相伊苏、太尉知院托和齐、中书平章政事呼琳岱、陕西行省左丞相图噜等进军山东,然而诸将都不听从命令。
至正二十八年(1368)三月,徐达在基本上占领山东之后,从济宁进攻汴梁(今河南开封),同时派一部分军队经河南永城、归德(今河南商丘)趋许昌,并命邓愈率襄阳、安陆、江陵之兵北攻河南南阳,策应北征主力作战。三月底,徐达进抵陈桥(开封市东北),元汴梁守将李克彝夜驱军民西遁,元将左君弼率所部投降。徐达进入汴梁后,立即率步骑经中湾(今河南封丘西南)西攻洛阳。
四月上旬,徐达军自虎牢关进至洛阳塔儿湾,元将托音率5万元军在洛水以北列阵,被常遇春强行突破,退至陕州(今河南陕县)。驻守洛阳的元梁王阿哩衮见大势已去,率官民出降。徐达继续挥兵略取嵩(今河南省嵩县)、陕、陈(今河南太康)、汝(今河南临汝)诸州,并命冯国胜率所部进攻潼关。由汴梁退守潼关的元将李思齐和张思道,听说明军又逼近潼关,急忙率领部队西逃。明军向西连续攻克陇(今陕西陇县)、秦(今甘肃天水)、巩昌(今甘肃陇西)、兰州等地,进逼临洮,李思齐末路穷途,只好投降。徐达命薛显进攻西宁(今青海西宁),亲率主力进攻庆阳。
五月初,连续攻下安定(今甘肃定西)、会州(今甘肃会宁)、靖宁(今甘肃靖宁)、隆德(今甘肃隆德),经萧关前往平凉(今甘肃平凉),一方面分兵进驻战略要地延安及泾州(今甘肃泾州),另一方面派张涣率骑兵侦察庆阳的动静。张思道早在明军攻克临洮时,便留下弟弟张良臣与部将姚军守庆阳,自己则逃往宁夏,结果被库库擒获。张涣派人招降张良臣,张良臣得知其兄被库库治罪,决定降明,但迅即又叛。徐达下令四面包围庆阳城,张良臣恃险顽抗,并向塞外的库库求救。库库为救庆阳,兵分三路牵制明军,一路攻大同欲下太原,一路攻风翔,一路攻泾州。七月中旬,库库部将哈南下攻原州(今甘肃镇原),致使战局为之大变。徐达见库库兵势甚猛,暂取守势,命徐礼守驿马关(今陕西庆阳西南)、叶石真守彭原(今陕西庆阳南)、韦正守郐州(今陕西邻县)、傅友德、薛显守灵州(今宁夏灵武),控扼各处要害。不久,哈布攻下泾州,致使徐达大军腹背受敌,幸得冯国胜自驿马关引兵来救,才将哈札儿击退。八月上旬,张良臣在庆阳粮饷已尽,外援无望,其部将开城投降。数日后,库库派往大同和凤翔方面的军队,亦被明军击溃。
洪武元年七月二十七日(1368),徐达攻克通州。八月二日,包围大都,然而大都无人守卫。元朝亡。
元朝灭亡后,蒙古残军仍然在不断进攻,而元大将王保保拥兵十万,坐守山西太原,是明朝的最大劲敌。徐达率军进入山西,很快先取了泽州、潞州,先行站稳脚跟。王保保却急于与除达一决雌雄。由太原北去,向大都的方向,欲与徐达决战。
徐达接报,依刘伯温定的计谋,并不回师救大都,反而决定径取太原。王保保听说太原告急,慌忙回师救援,率数万骑兵驰回,在太原城下扎营,邀徐达决战。
徐达按兵不动,先消磨元兵锐气,在晚上突出奇兵,夜袭王保保军营。徐达身先士卒,骑着降服的乌骓马,黑夜中犹如天降神兵,所向披糜,王保保未及披甲出战,便被败兵护著逃跑了。
王保保逃到大同,由大同移军定西,在明太祖洪武二年冬,率军围攻明军于兰州。徐达率主力赶到,在定西以北对垒。这次徐达决定与王保保决战,双方交锋之下,徐达全歼王保保军八万多人,王保保仅带了妻儿亲兵数人,逃去元人的发源地上都,保元顺帝的太子去了。
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二月,徐达挥师西渡黄河。大军进抵鹿台,元将张思道闻风而逃。徐达连克奉元、秦州、伏羌、宁远、巩昌,派大将冯胜进逼临洮,元将李思齐不战而降。又分兵攻克兰州、平凉,张思道逃奔宁夏。不久,庆阳断粮,张良臣的部将打开城迎降,徐达率车冲入城中,擒斩张良臣父子。庆阳之战,标志着徐达彻底平定陕西。
洪武三年(1370)正月,徐达受命为征虏大将军,兵分两路。李文忠率东路军出居庸关,北追元惠宗;徐达与冯国胜、邓愈、汤和率西路军出潼关,往安定西击库库。在出征前,朱元璋又命华云龙、金朝兴、汪兴祖等先期进攻云州,以吸引敌人注意力,并策应徐达、李文忠作战。二月,华云龙攻破云州,金朝兴攻克东胜州(今内蒙古托克托),汪兴祖攻克武州、朔州。
徐达率西路军出征。四月,进抵安定。元将库库正围攻兰州,知道徐达军队已至,遂撤围转赴安定迎战,库库屯军于安定以北的车道砚,徐达命冯国胜率军趋沈儿峪(车道砚南)列阵,双方激战一日,未分胜负。库库于是派千余人由间道潜劫明军大营,使明军陷于混乱。徐达亲自迎战,将来敌击溃。次日,徐达整军出战,大败元军,库库仅率数名随从北奔和林(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库伦市)。库库兵败后,徐达命汤和进军宁夏,邓愈西攻河州(今甘肃临夏),自己则向南攻取沔州(今陕西勉县)、兴元(今陕西南郑)等地。
李文忠的东路军于二月出居庸关后,经野狐岭至兴和(今河北张北),迫降当地元军守将,继而经骆驼山(今河北沽源境内),进攻察罕诺尔(多伦附近),擒获元将珠孟和沙达哈等。五月,元惠宗死,李文忠兼程赶到应昌(今内蒙古阿巴哈那尔旗),擒获元惠宗嫡子买的里八剌及诸王将相数百人。元惠宗的另一个儿子爱猷识礼达腊,率数十骑逃走。李文忠在回师途中,又攻破兴州(即大兴,今河北滦平),擒获元将江文青,俘降元军37000人。大军奏凯而还,朱元璋亲迎于龙江,犒赏三军,并下诏大封功臣,授徐达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右柱国、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改封魏国公、岁禄五千石、赐世袭文券。
明洪武四年(1371)正月,爱猷识礼达腊与库库聚集在和林,借塞外地域辽阔之势,休养生息,准备卷土重来。鉴于此,徐达受命赴北平训练士卒,修缮城池,又迁沙漠遗民32000户屯田北平,以加强防御。七月,徐达奉命转赴山西练兵。此时,元丞相伊苏,元将高家奴、哈剌章、纳哈出等分别占据辽东之开元(今辽宁开原)、辽阳、沈阳、金山(今辽宁康平)等地,伺机南下。
洪武五年(1372)重新发兵征扩廓。徐达作为征虏大将军进取中路,左副将军李文忠从东路进攻,征西将军冯胜从西路进攻,各率领五万骑奇兵出塞。徐达中路轻敌冒进,初战不利,伤亡数万人。朱元璋因为徐达功劳大,并不过问。文忠军亦不利,不久撤军。只有冯胜统军获全胜。洪武六年(1373),徐达又率领诸将远征边疆,胜利后还军北平,戍守边防,过了三年才回到京城。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正月,元将朵儿不花等犯永平。徐达奉命与汤和、傅友德率军讨之。四月,徐达夜袭灰山(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东南),兵临黄河,朵儿不花逃遁。之后,徐达回到北平。太祖以其功大,特赐以旧邸,即朱元璋为吴王时,所居宫室,又命有司于旧邸前治甲第,赐其坊日“大功坊”。
洪武十七年(1384),徐达在北平留守时得了背疽,不久稍微好些。然而次年二月(1385),病情加重,随后去世。
徐达死后,朱元璋亲至葬礼以示悲疡,把他列为开国第一功臣,追封他为中山王,谥号武宁,赠三世皆王爵。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 朱元璋曾经称赞他说:“令行禁止。不居功自傲,不贪图女色财宝,处理问题不偏不倚,没有过失。当世有此美德者只一徐达。”
覆灭元朝
至正二十八年(1368),朱元璋即皇帝位,改元为洪武,以徐达为中书右丞相。一切准备就绪,朱元璋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徐达挥师由山东向河南进军,攻占汴梁。4月,自虎牢关(河南荥阳西北)西进,在塔儿湾(河南偃帅县境)一举击溃托音特穆尔所率元军5万,迫使元梁土阿鲁温于洛阳投降。随后,徐达、常遇春分兵攻占嵩(河南嵩县)、许(河南许昌)、陈(河南淮阳)、汝(河南临汝)诸州。亡潼关(陕西潼关东北)守将李思齐、张思道闻风齐关四逃。徐达等派兵进驻潼关,并西进占领华州(陕西华县)。
5月,朱元璋抵汴梁督战,与渚将商讨下一步作战计划。徐达根据元廷外援已绝的军事形势,建议乘势直取元都,朱元璋表示同意。7月,徐达率军自中滦(河南封丘西南)渡黄河,攻占卫辉(河南汲县)、彰德(河南安阳)、磁州(河北磁县),转向临清,会合山东各路明军,沿运河继续北进,在河西务(天津武清)、通州(北京通县)击败元军万余人,进逼大都。
元顺帝听到消息,率领老婆、儿子、孙子与妃子、太监、宫女,在至正二十八年二十七日的夜里,偷偷地开了大都的建德门,向着居庸关的方向逃去,逃往“上都”。8月2日,明军占领大都,元统治被推翻。统治中国98年的元王朝至此灭亡。
徐达一生骁勇有谋,战功及筑边皆功劳显赫,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他话语较少而思虑精深,在军中,军令一旦发出便不改变。各位将领遵奉其令都凛然畏惧,而在太祖面前则恭敬谨慎像不敢讲话一样。善于安抚将士,与下级同甘共苦,将士无不感激他的恩德愿意报效尽力,因此,兵锋所向无不克敌制胜。更能严格约束部队,所攻克大都会二处,省会三处,府城县城一百余处,市井安然,百姓不受战乱之苦。
朱元璋:①将军谋勇绝伦,故能遏乱略,削群雄。②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③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王世贞:高帝之取天下,计初下建康,再为陈友谅用在行。而其他皆大将军力也。
谷应泰:至若徐中山之忠志无疵,李岐阳之好学饬行,汤信公之听命唯谨,沐西平之居贵不骄,并皆攀龙鳞而有功,履虎尾而不咥。呜呼!与毕、散之徒争烈矣。
张廷玉:明太祖奋自滁阳,戡定四方,虽曰天授,盖二王之力多焉。中山持重有谋,功高不伐,自古名世之佐无以过之。开平摧锋陷阵,所向必克,智勇不在中山下;而公忠谦逊,善持其功名,允为元勋之冠。身依日月,剖符锡土,若二王者,可谓极盛矣。顾中山赏延后裔,世叨荣宠;而开平天不假年,子孙亦复衰替。贵匹勋齐,而食报或爽,其故何也?太祖尝语诸将曰:“为将不妄杀人,岂惟国家之利,尔子孙实受其福。”信哉,可为为将帅者鉴矣。
郑观应:古之所谓将才者,曰儒将、曰大将、曰才将、曰战将。韩信、冯异、王猛、贺若弼、李靖、郭子仪、曹彬、徐达筹,大将也。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与徐达密不可分。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之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明洪武(1368年-1398年)年间,太祖朱元璋常邀开国元勋徐达在此楼下棋。徐达虽棋艺高超,但恐有胜君之罪,每次均以失子告负。当朱元璋得悉其中奥秘之后,一次对奕,便命徐达不必多虑,拿出高招,结果,一盘下完,徐达获胜,并将棋子走成“万岁”二字,朱元璋大悦,遂将莫愁湖赐给徐达,后人把这座楼称之为“胜棋楼”。
徐氏家谱中记载有徐达诗两首,分别为《澜渡秋声》、《金陵重九》,又有作对联《题金陵明宫联》一副。
徐达墓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太平门外板仓街192号,为明代开国功臣之首、中山王徐达的墓葬。徐达逝于洪武十八年(1385年)二月,追封中山王,谥武宁,赐葬钟山(即紫金山)之阴。
墓前有巨碑,碑高5.5米,下承龟趺,高1.8米,通高7.3米,宽2.2米,厚0.7米,碑文两干余言,明太祖亲撰,碑文有标点符号,很罕见。神道两侧有石马、驮、石羊、石虎、武将、文臣各一对。墓前石刻用整块大青石雕成。
徐达墓1956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7月3日与明孝陵一起成为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5月与其他明初功臣墓一并与明孝陵合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徐达庙殿名为“延安殿”,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原为徐达七世孙徐鹏举的西花园,并非徐达老宅。清初,此地变革为江宁布政使司署,专门辟出一处厅堂,名为延安殿,作为历代江宁布政使祭祀徐达的地点。置有“明中山王徐达文物史料展”。殿宇明间正堂,正面墙壁上布置徐达画像,案几之上参照了明代官员家庙典制复原呈现了祭祀场景,摆放有各类祭器。徐达四周则配以八幅巨型工笔重彩磨漆壁画,展示徐达“仗剑从军”、“从取集庆”、“大战鄱阳”、“平定姑苏”、“克复大都”、“决胜漠北”、“岁镇于燕”、“御赐甲第”的人生履历。
在南京市瞻园路128号,夫子庙西。建于明初,曾是徐达的府邸花园,太平天国杨秀清的王府。主要建筑静妙堂一面临水,堂前假山、石洞、瀑布、池水。山石多为明代遗物。是南京现存的古典园林。
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人物,隶属五行旗。
据徐祯卿《翦胜野闻》记载,徐达是被朱元璋毒死的。王文龙《龙兴慈记》载,徐达因病无法吃鹅,朱元璋赐给徐达蒸鹅,徐达吃完后死。
微信扫码关注觅知友网
本名徐达
别称征虏大将军
字号字天德
所处时代元末明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濠州钟离永丰乡
出生时间1332年
去世时间1385年
主要成就灭汉、吴政权,灭元,北伐
封号中山王
谥号武宁
爵位魏国公
人物生平
应召追随
徐达农家出身,土里刨食。他性情刚毅,不甘屈居人下。他长得面貌清癯,颧骨稍高,身材魁伟。自幼习武,练得一身好功夫。和朱元璋是从小长大的好朋友。
郭子兴举义,濠州人汤和率壮士10余人参加。应汤和之邀,朱元璋也投身郭子兴部。至正十三年(1353),朱元璋奉郭子兴命回乡募兵,徐达欣然应召。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郭子兴与一同举事的孙德崖等人不合。占据徐州(今属江苏)的赵均用、彭大兵败,投奔濠州而来。不久,赵、彭称王,郭子兴受制于下,并险遭杀害。朱元璋见在濠州难成大事,遂于至正十四年(1354)秋率徐达、汤和等24将离开濠州,南进定远,攻下滁州(今安徽滁县)。徐达冲锋陷阵,威勇初露。
至正十五年(1355)二月,滁州粮草不继,徐达和朱元璋攻取和州(今安徽和县)。攻打和州后,郭子兴抓走孙德崖,孙德崖军也抓走朱元璋,徐达提出用自己换朱元璋,化解了这场矛盾。六月,朱元璋率徐达等人渡江,拔采石(今安徽当涂西北),下太平(今安徽当涂),并进一步图谋集庆(今江苏南京)。在攻打采石矶和太平府的战斗中,徐达与常遇春二人冲锋陷阵,勇冠三军,擒元将陈茔先,收服蕲人康茂才义军。八月,徐达等分道攻溧水(今江苏溧水)、溧阳(今江苏溧阳)、句容(今江苏句容)、芜湖(今安徽芜湖),皆克之。
至正十六年(1356)二月,朱元璋攻下集庆,改集庆为应天府。徐达东取镇江(今江苏镇江)、金坛(今江苏金坛)、丹阳(今江苏丹阳)。镇江克后,徐达将兵自仁和门入,号令严肃,秋毫无犯。朱元璋改镇江为江淮府(不久又改称镇江府),命徐达、汤和为统军元帅镇守。七月,朱元璋称吴国公,置江南行枢密院,以徐达、汤和同佥枢密院事。
初显才华
朱元璋占据应天后,北有元军;东面有张士诚;西面,有陈友谅、徐寿辉等;南面,有方国珍、陈友定等人。他们虽然同树反元旗帜,但各有矛盾。朱元璋处于四面包围之中。其中,陈友谅、张士诚二人势力最强。朱元璋审时度势,决定先灭陈友谅,再除张士诚。
至正十九年(1359),徐达会同院判俞通海的水师一起进攻池州,大破其栅江营,正在攻打太平的赵普胜由陆路逃走。徐达克池州,擒其守将洪钧等人,并缴获其全部战船。徐达因功拜奉国上将军,同佥枢密院事。接着,徐达麾兵乘胜攻安庆。八月,进攻安庆受挫,转而进攻江北之地。下无为州,夜袭浮山寨,破赵普胜部将于青山,并乘胜追击,一鼓攻克潜山。之后,徐达回到镇池州,对安庆形成了水路夹攻的形势。赵普胜是陈友谅军中大将,智勇双全,据守安庆,诸将攻之不克。于是徐达用离间之计,使陈友谅杀赵普胜。赵普胜死后,枞阳水寨无人能守,徐达攻下枞阳水寨。陈友谅考虑到安庆的形势,便坐镇安庆,派重兵反攻池州。徐达得悉后,认为陈友谅兵势甚盛,不可硬抵。于是选老弱残兵守池州,而自率精兵伏于九华山下的必经之地。陈友谅军至,城上擂鼓为号,伏兵尽出,内外夹击,斩首万余。
元至正二十年(1360)正月,陈友谅率大军进犯池州。朱元璋派常遇春率兵增援,并遣使告徐达:陈友谅旦夕将至。徐达即会常遇春一面诱敌进兵,一面选精兵万余埋伏在九华山下,断其后路。当陈友谅军至城下,只听城内鼓声骤响,一刹时城外伏兵四起,城内精兵冲出,内外夹击,陈友谅军大乱,被斩旨万余,生擒三千,徐达军大胜。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八月,徐达与陈友谅大战于江州,缴获战马两千匹,精食数十万石,并乘胜西进,直逼武昌。
至正二十二年(1362)三月,驻军洪都的原陈友谅降将祝宗、康泰举兵叛乱,徐达带领汉阳的军队攻打他们。四月,由于徐达驰援安丰,陈友谅乘虚而入,攻陷吉安(今江西吉安)、无为等地,并集中兵力猛攻洪都。六月,洪都被围已两个多月,形势吃紧。朱元璋急召徐达自庐州来会师,并以舟师20万屯湖江(今江西湖口)、九江口和南湖嘴以扼其归路,陈友谅听说朱元璋大军将至,于是撤围从鄱阳湖东面撤退,双方遭遇于康郎山(今江西余干西北,鄱阳湖南部水域)。徐达身先士卒,率兵力战,大败陈友谅军前锋,斩杀1500多人,并缴获大战船一艘。搏斗中,徐达所乘之舟着火,但他临危不惧,一面扑火,一面指挥战斗。双方激战数月,陈友谅移师泊渚矶(今江西星子南,鄱阳湖西岸)不敢再战。
至正二十三年(1363),徐达随朱元璋带兵渡江,北上安丰(今安徽寿县),驰援遭到张士诚进攻的韩林儿、刘福通,陈友谅乘机对朱元璋发动大规模进攻,进罔洪都(今江西南昌)。七月。朱元璋亲自带兵迎击,双方在鄱阳湖展开了一场激战。战斗开始,陈友谅在兵力和财力上占着明显的优势,他拥有兵力六十万,巨舰数十艘,朱元璋只有二十万人,而且用的都是小船。第一天交战。徐达身先诸将,指挥将士勇敢拼杀,一举击溃陈友谅的前锋部队,歼敌一千五百人,缴获巨舰一艘,军威大振。陈友谅的军队拼死抵抗,徐达的战船着火焚烧起来,他奋不顾身地扑灭了熊熊大火,继续坚持战斗。后来,朱元璋派船救援,徐达顽强冲杀,终于击退敌军,从险境之中摆脱了出来。经过这一天的战斗,朱元璋看到自己的部队上下一心,士气高涨,完全有打败陈友谅的把握,但担心张士诚乘机偷袭他的后方,于是便命令徐达还守应天。徐达同到应天后,戒饬士卒,严加防守,使张士诚不敢妄动,朱元璋因此得以解除后顾之忧,全力对付陈友谅,取得了鄱阳湖战役的胜利,全部歼灭陈友谅的六十万大军。
至正二十四年(1364)八月,徐达会合参政杨琼等人略取荆湘诸路,连克江陵、麦陵(今湖北宜昌)、潭州(今湖南长沙)、归州(今湖北归县)、辰州(今湖南祝陵)、衡州(今湖南衡阳)、宝庆(今湖南邵阳)等,肃清了陈友谅的残余势力。
率师东征
张士诚自至正十三年(1353)起兵高邮以来,与元政府时相依违,并不断骚扰朱元璋的势力范围。至正十六年(1356)六月,张士诚占领常州(今江苏武进),挟江东叛将陈保二以水师攻镇江。陈保二是常州奔牛镇人。他聚众乡里,以黄帕包头,被称为“黄包军”。徐达攻克镇江时,陈保二投降,但不久就被张士诚胁迫,率舟师助攻镇江。徐达在龙潭大败陈保二,并进围常州。九月,张士诚遣将来援,气势锋锐不可挡。徐达乃于距城18里的地方设伏兵、骑兵各一支,自己则亲率军队与张士诚军正面交锋。开战后不久,徐达部将王均用率骑兵从侧面冲入敌阵,张士诚军队大乱,掉头而逃,又被伏兵截杀,死伤无数。十一月,张士诚不甘失败,诱吴新附军7000人为内应,将徐达围于牛塘。徐达立即派人突围,命副帅常遇春与廖永安、胡大海等驰援牛塘,内外夹击,大破张士诚军。
至正十七年(1357 )三月,常州守将吕珍趁夜逃走,常州被攻下。朱元璋设长春枢密院,以徐达佥枢密院事。徐达率军攻宜兴(今江苏宜兴),命前锋赵德胜攻常熟(今江苏常熟),设伏兵擒张士诚弟张士德。宜兴城池虽小,但易守难攻,并且西接太湖口,粮道畅通,无后顾之忧,所以徐达久攻不下。十月,派部将丁德兴分兵扼太湖口,宜兴粮道被断,城中军心动摇,不久即克。十一月,徐达回戍应天。
至正二十三年(1363)春,刘福通被元兵击败,拥韩林儿退至安丰。这时,张士诚接受元政府的招安,并派部将吕珍围攻安丰。三月,徐达奉命驰援,大败吕珍,救出韩林儿,并乘胜进攻庐州(今安徽合肥),元将左君弼守之,三个月没攻克,于是撤围而去。吕珍杀死刘福通后,张士诚以为有功于元政府,遂索求王爵,元政府没有答应,张士诚便自称吴王。
朱元璋攻打张士诚的军事攻势是分三步走:一是先取淮东,翦除其羽翼,攻克淮河水域的通州、兴化、盐城、泰州、高邮、淮安、宿州、安丰诸县,逼迫张士诚的势力收缩到长江以南;二是扫荡浙西,切断其肘臂,形成合围平江(今江苏苏州)的态势,攻克湖州、嘉兴、杭州等城镇;三是最后合围平江,消灭张士诚。为了迅速稳妥地解决张士诚,朱元璋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他最信任的大将徐达。
至正二十四年(1364)春正月,李善长、徐达等人奉朱元璋为吴王,拜徐达为中书省左相国。七月,再次攻打庐州,左君弼败走,获其妻子儿女送到建康。八月,张士诚逼死元浙江丞相达识帖木儿,势力大张。其势力范围南至绍兴(今属浙江),北有通州(今江苏南通)、泰州(今属江苏)、高邮、淮安、徐州、宿县(今安徽宿县)、濠州、泗州(今山东省泗水县)、济宁(今山东济宁市)等州,西面在宜兴、常州、江阴一线与朱元璋相接。
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十月,徐达被任命为总兵官,与常遇春一起,率兵攻取淮东。徐达挥兵北上,很快攻取泰州、高邮、淮安等地,并在徐州击退元军主力的进攻,俘斩元兵万余人。仅半年时间,淮东诸地悉被攻克,张士诚的势力已被压至江南浙两地区。朱元璋进攻张士诚的第一步基本实现。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统率二十万大军攻打张士诚。张士诚以平江(今江苏苏州市)为中心,以湖州(今浙江湖州市)、杭州(今浙江杭州市)为其羽翼,抗拒徐达、常遇春的进攻。徐达认为,湖、杭两州系张士诚的左右臂,左右臂被斩断,平江唾手可得,遂向朱元璋建议先攻湖、杭。湖州守军兵分三路来拒徐达,徐达亦分兵三路战,并派骁将王国定断敌归路。敌力战不支,退入城中固守。此时,张士诚派吕珍等率兵六万来援,兵屯旧馆(今浙江吴兴东),牵制徐达。徐达认为,敌羽翼未除又生羽翼,如不除掉援兵,湖、杭二州亦难攻克。于是,决定暂停攻城,先派兵夜袭敌援兵营地,切断吕珍军粮道。旧馆援兵因粮饷不继,降者甚众。旧馆被拔除,湖、杭二州不久亦相继攻克。张士诚的左右臂被砍断,平江已成为孤城。
徐达统率大军进逼平江。他屯兵于葑门外,其余常遇春、郭兴、华云龙诸将分段屯驻,修筑长围。又架设起三层的大木塔,居高临下监视城中动静,名为“敌楼”,其上设置有弓弩火铳。又用“襄阳炮”,日夜轰击城中。
九月,平江城中粮尽,军民以枯草老鼠为食。张士诚身陷绝境但仍不投降。徐达下令全军强攻破城,城下战鼓擂动,火炮齐鸣,20万大军杀声震天,将士人人奋勇争先。徐达督军首先攻破葑门,常遇春攻破闾门水寨,直逼城下。张士诚令枢密唐杰上城督战拒敌。唐杰抵挡不住,绞械投降。参政谢节、潘元绍是在城门扎营,此时看到大势已去,也相继投降。
将及黄昏时分,张士诚军全线崩溃。徐达指挥全军从四面八方架起云梯,蚁附登城,冲入城内,与敌军展开激烈的巷战。
暮色苍茫,平江城中的喊杀声已经微弱,降将李伯升奉徐达之命,前去劝谕张士诚。他匆匆进入宫来,张士诚已悬梁自缢。李伯升让随从赶忙将其解救下来,幸亏气息未绝,许久才缓过气来,但却闭目不语。徐达闻报,命将张士诚押送应天,听候朱元璋处理。最后,张士诚还是在看守之地自缢而亡。
统兵北伐
1367年11月,朱元璋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领25万大军进行北伐。在北伐檄文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元顺帝此时信任喇嘛僧,沉迷于天魔舞与声色欢娱之中。
十一月初,徐达军至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命张兴祖率一部军先由徐州北上,攻取济宁和东平(今属山东)。这时,王宣、王信父子降而复叛,并往莒州(今山东莒县)募兵,企图阻止张兴祖北上。徐达立即进兵沂州,王宣被杀,王信逃往山西。附近峄州(今山东峄县)、曹州、海州(今江苏东海)、沭阳(今江苏沭阳)、日照(今山东日照)、赣榆(今江苏赣榆)、沂水(今山东沂水)等地元军闻风而降。徐达在沂州稍事停留,命韩政扼守黄河,自率大军进攻益都(今山东青州)。十一月底,元益都守将普颜不花力战不敌,遂克益都。徐达乘胜攻取寿光、临淄、昌乐、高苑等地。元乐安(今山东惠民)、长山(今山东淄博)、新城(今山东桓台)等地皆相继归附。
十二月初,张兴祖至东平,逼走元将冯德,追至东阿,安山(今山东东平西),迫使元将陈璧、杜天佑、蒋兴等各率所部归降,进而围攻济宁,元守将陈秉直接逃走。十二月上旬,徐达带领士兵至济南,元将多尔济投降,密州(今山东费县北)、蒲台(今山东滨州)、邹平(今山东邹平)的元将,亦先后请降。徐达决定继续向东略地,命傅友德进攻莱阳,自己带兵返回益都,东攻登(今山东牟平)、莱(今山东掖县)二州。元惠宗见山东形势危急,命中书右丞相伊苏、太尉知院托和齐、中书平章政事呼琳岱、陕西行省左丞相图噜等进军山东,然而诸将都不听从命令。
至正二十八年(1368)三月,徐达在基本上占领山东之后,从济宁进攻汴梁(今河南开封),同时派一部分军队经河南永城、归德(今河南商丘)趋许昌,并命邓愈率襄阳、安陆、江陵之兵北攻河南南阳,策应北征主力作战。三月底,徐达进抵陈桥(开封市东北),元汴梁守将李克彝夜驱军民西遁,元将左君弼率所部投降。徐达进入汴梁后,立即率步骑经中湾(今河南封丘西南)西攻洛阳。
四月上旬,徐达军自虎牢关进至洛阳塔儿湾,元将托音率5万元军在洛水以北列阵,被常遇春强行突破,退至陕州(今河南陕县)。驻守洛阳的元梁王阿哩衮见大势已去,率官民出降。徐达继续挥兵略取嵩(今河南省嵩县)、陕、陈(今河南太康)、汝(今河南临汝)诸州,并命冯国胜率所部进攻潼关。由汴梁退守潼关的元将李思齐和张思道,听说明军又逼近潼关,急忙率领部队西逃。明军向西连续攻克陇(今陕西陇县)、秦(今甘肃天水)、巩昌(今甘肃陇西)、兰州等地,进逼临洮,李思齐末路穷途,只好投降。徐达命薛显进攻西宁(今青海西宁),亲率主力进攻庆阳。
五月初,连续攻下安定(今甘肃定西)、会州(今甘肃会宁)、靖宁(今甘肃靖宁)、隆德(今甘肃隆德),经萧关前往平凉(今甘肃平凉),一方面分兵进驻战略要地延安及泾州(今甘肃泾州),另一方面派张涣率骑兵侦察庆阳的动静。张思道早在明军攻克临洮时,便留下弟弟张良臣与部将姚军守庆阳,自己则逃往宁夏,结果被库库擒获。张涣派人招降张良臣,张良臣得知其兄被库库治罪,决定降明,但迅即又叛。徐达下令四面包围庆阳城,张良臣恃险顽抗,并向塞外的库库求救。库库为救庆阳,兵分三路牵制明军,一路攻大同欲下太原,一路攻风翔,一路攻泾州。七月中旬,库库部将哈南下攻原州(今甘肃镇原),致使战局为之大变。徐达见库库兵势甚猛,暂取守势,命徐礼守驿马关(今陕西庆阳西南)、叶石真守彭原(今陕西庆阳南)、韦正守郐州(今陕西邻县)、傅友德、薛显守灵州(今宁夏灵武),控扼各处要害。不久,哈布攻下泾州,致使徐达大军腹背受敌,幸得冯国胜自驿马关引兵来救,才将哈札儿击退。八月上旬,张良臣在庆阳粮饷已尽,外援无望,其部将开城投降。数日后,库库派往大同和凤翔方面的军队,亦被明军击溃。
洪武元年七月二十七日(1368),徐达攻克通州。八月二日,包围大都,然而大都无人守卫。元朝亡。
征讨北元
元朝灭亡后,蒙古残军仍然在不断进攻,而元大将王保保拥兵十万,坐守山西太原,是明朝的最大劲敌。徐达率军进入山西,很快先取了泽州、潞州,先行站稳脚跟。王保保却急于与除达一决雌雄。由太原北去,向大都的方向,欲与徐达决战。
徐达接报,依刘伯温定的计谋,并不回师救大都,反而决定径取太原。王保保听说太原告急,慌忙回师救援,率数万骑兵驰回,在太原城下扎营,邀徐达决战。
徐达按兵不动,先消磨元兵锐气,在晚上突出奇兵,夜袭王保保军营。徐达身先士卒,骑着降服的乌骓马,黑夜中犹如天降神兵,所向披糜,王保保未及披甲出战,便被败兵护著逃跑了。
王保保逃到大同,由大同移军定西,在明太祖洪武二年冬,率军围攻明军于兰州。徐达率主力赶到,在定西以北对垒。这次徐达决定与王保保决战,双方交锋之下,徐达全歼王保保军八万多人,王保保仅带了妻儿亲兵数人,逃去元人的发源地上都,保元顺帝的太子去了。
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二月,徐达挥师西渡黄河。大军进抵鹿台,元将张思道闻风而逃。徐达连克奉元、秦州、伏羌、宁远、巩昌,派大将冯胜进逼临洮,元将李思齐不战而降。又分兵攻克兰州、平凉,张思道逃奔宁夏。不久,庆阳断粮,张良臣的部将打开城迎降,徐达率车冲入城中,擒斩张良臣父子。庆阳之战,标志着徐达彻底平定陕西。
洪武三年(1370)正月,徐达受命为征虏大将军,兵分两路。李文忠率东路军出居庸关,北追元惠宗;徐达与冯国胜、邓愈、汤和率西路军出潼关,往安定西击库库。在出征前,朱元璋又命华云龙、金朝兴、汪兴祖等先期进攻云州,以吸引敌人注意力,并策应徐达、李文忠作战。二月,华云龙攻破云州,金朝兴攻克东胜州(今内蒙古托克托),汪兴祖攻克武州、朔州。
徐达率西路军出征。四月,进抵安定。元将库库正围攻兰州,知道徐达军队已至,遂撤围转赴安定迎战,库库屯军于安定以北的车道砚,徐达命冯国胜率军趋沈儿峪(车道砚南)列阵,双方激战一日,未分胜负。库库于是派千余人由间道潜劫明军大营,使明军陷于混乱。徐达亲自迎战,将来敌击溃。次日,徐达整军出战,大败元军,库库仅率数名随从北奔和林(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库伦市)。库库兵败后,徐达命汤和进军宁夏,邓愈西攻河州(今甘肃临夏),自己则向南攻取沔州(今陕西勉县)、兴元(今陕西南郑)等地。
李文忠的东路军于二月出居庸关后,经野狐岭至兴和(今河北张北),迫降当地元军守将,继而经骆驼山(今河北沽源境内),进攻察罕诺尔(多伦附近),擒获元将珠孟和沙达哈等。五月,元惠宗死,李文忠兼程赶到应昌(今内蒙古阿巴哈那尔旗),擒获元惠宗嫡子买的里八剌及诸王将相数百人。元惠宗的另一个儿子爱猷识礼达腊,率数十骑逃走。李文忠在回师途中,又攻破兴州(即大兴,今河北滦平),擒获元将江文青,俘降元军37000人。大军奏凯而还,朱元璋亲迎于龙江,犒赏三军,并下诏大封功臣,授徐达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右柱国、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改封魏国公、岁禄五千石、赐世袭文券。
明洪武四年(1371)正月,爱猷识礼达腊与库库聚集在和林,借塞外地域辽阔之势,休养生息,准备卷土重来。鉴于此,徐达受命赴北平训练士卒,修缮城池,又迁沙漠遗民32000户屯田北平,以加强防御。七月,徐达奉命转赴山西练兵。此时,元丞相伊苏,元将高家奴、哈剌章、纳哈出等分别占据辽东之开元(今辽宁开原)、辽阳、沈阳、金山(今辽宁康平)等地,伺机南下。
洪武五年(1372)重新发兵征扩廓。徐达作为征虏大将军进取中路,左副将军李文忠从东路进攻,征西将军冯胜从西路进攻,各率领五万骑奇兵出塞。徐达中路轻敌冒进,初战不利,伤亡数万人。朱元璋因为徐达功劳大,并不过问。文忠军亦不利,不久撤军。只有冯胜统军获全胜。洪武六年(1373),徐达又率领诸将远征边疆,胜利后还军北平,戍守边防,过了三年才回到京城。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正月,元将朵儿不花等犯永平。徐达奉命与汤和、傅友德率军讨之。四月,徐达夜袭灰山(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东南),兵临黄河,朵儿不花逃遁。之后,徐达回到北平。太祖以其功大,特赐以旧邸,即朱元璋为吴王时,所居宫室,又命有司于旧邸前治甲第,赐其坊日“大功坊”。
重病逝世
洪武十七年(1384),徐达在北平留守时得了背疽,不久稍微好些。然而次年二月(1385),病情加重,随后去世。
徐达死后,朱元璋亲至葬礼以示悲疡,把他列为开国第一功臣,追封他为中山王,谥号武宁,赠三世皆王爵。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 朱元璋曾经称赞他说:“令行禁止。不居功自傲,不贪图女色财宝,处理问题不偏不倚,没有过失。当世有此美德者只一徐达。”
主要成就
覆灭元朝
至正二十八年(1368),朱元璋即皇帝位,改元为洪武,以徐达为中书右丞相。一切准备就绪,朱元璋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徐达挥师由山东向河南进军,攻占汴梁。4月,自虎牢关(河南荥阳西北)西进,在塔儿湾(河南偃帅县境)一举击溃托音特穆尔所率元军5万,迫使元梁土阿鲁温于洛阳投降。随后,徐达、常遇春分兵攻占嵩(河南嵩县)、许(河南许昌)、陈(河南淮阳)、汝(河南临汝)诸州。亡潼关(陕西潼关东北)守将李思齐、张思道闻风齐关四逃。徐达等派兵进驻潼关,并西进占领华州(陕西华县)。
5月,朱元璋抵汴梁督战,与渚将商讨下一步作战计划。徐达根据元廷外援已绝的军事形势,建议乘势直取元都,朱元璋表示同意。7月,徐达率军自中滦(河南封丘西南)渡黄河,攻占卫辉(河南汲县)、彰德(河南安阳)、磁州(河北磁县),转向临清,会合山东各路明军,沿运河继续北进,在河西务(天津武清)、通州(北京通县)击败元军万余人,进逼大都。
元顺帝听到消息,率领老婆、儿子、孙子与妃子、太监、宫女,在至正二十八年二十七日的夜里,偷偷地开了大都的建德门,向着居庸关的方向逃去,逃往“上都”。8月2日,明军占领大都,元统治被推翻。统治中国98年的元王朝至此灭亡。
人物评价
总评
徐达一生骁勇有谋,战功及筑边皆功劳显赫,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他话语较少而思虑精深,在军中,军令一旦发出便不改变。各位将领遵奉其令都凛然畏惧,而在太祖面前则恭敬谨慎像不敢讲话一样。善于安抚将士,与下级同甘共苦,将士无不感激他的恩德愿意报效尽力,因此,兵锋所向无不克敌制胜。更能严格约束部队,所攻克大都会二处,省会三处,府城县城一百余处,市井安然,百姓不受战乱之苦。
历史评价
朱元璋:①将军谋勇绝伦,故能遏乱略,削群雄。②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③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王世贞:高帝之取天下,计初下建康,再为陈友谅用在行。而其他皆大将军力也。
谷应泰:至若徐中山之忠志无疵,李岐阳之好学饬行,汤信公之听命唯谨,沐西平之居贵不骄,并皆攀龙鳞而有功,履虎尾而不咥。呜呼!与毕、散之徒争烈矣。
张廷玉:明太祖奋自滁阳,戡定四方,虽曰天授,盖二王之力多焉。中山持重有谋,功高不伐,自古名世之佐无以过之。开平摧锋陷阵,所向必克,智勇不在中山下;而公忠谦逊,善持其功名,允为元勋之冠。身依日月,剖符锡土,若二王者,可谓极盛矣。顾中山赏延后裔,世叨荣宠;而开平天不假年,子孙亦复衰替。贵匹勋齐,而食报或爽,其故何也?太祖尝语诸将曰:“为将不妄杀人,岂惟国家之利,尔子孙实受其福。”信哉,可为为将帅者鉴矣。
郑观应:古之所谓将才者,曰儒将、曰大将、曰才将、曰战将。韩信、冯异、王猛、贺若弼、李靖、郭子仪、曹彬、徐达筹,大将也。
轶事典故
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与徐达密不可分。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之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与君对弈
明洪武(1368年-1398年)年间,太祖朱元璋常邀开国元勋徐达在此楼下棋。徐达虽棋艺高超,但恐有胜君之罪,每次均以失子告负。当朱元璋得悉其中奥秘之后,一次对奕,便命徐达不必多虑,拿出高招,结果,一盘下完,徐达获胜,并将棋子走成“万岁”二字,朱元璋大悦,遂将莫愁湖赐给徐达,后人把这座楼称之为“胜棋楼”。
亲属成员
个人作品
徐氏家谱中记载有徐达诗两首,分别为《澜渡秋声》、《金陵重九》,又有作对联《题金陵明宫联》一副。
墓址纪念
墓葬
徐达墓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太平门外板仓街192号,为明代开国功臣之首、中山王徐达的墓葬。徐达逝于洪武十八年(1385年)二月,追封中山王,谥武宁,赐葬钟山(即紫金山)之阴。
墓前有巨碑,碑高5.5米,下承龟趺,高1.8米,通高7.3米,宽2.2米,厚0.7米,碑文两干余言,明太祖亲撰,碑文有标点符号,很罕见。神道两侧有石马、驮、石羊、石虎、武将、文臣各一对。墓前石刻用整块大青石雕成。
徐达墓1956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7月3日与明孝陵一起成为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5月与其他明初功臣墓一并与明孝陵合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庙宇
徐达庙殿名为“延安殿”,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原为徐达七世孙徐鹏举的西花园,并非徐达老宅。清初,此地变革为江宁布政使司署,专门辟出一处厅堂,名为延安殿,作为历代江宁布政使祭祀徐达的地点。置有“明中山王徐达文物史料展”。殿宇明间正堂,正面墙壁上布置徐达画像,案几之上参照了明代官员家庙典制复原呈现了祭祀场景,摆放有各类祭器。徐达四周则配以八幅巨型工笔重彩磨漆壁画,展示徐达“仗剑从军”、“从取集庆”、“大战鄱阳”、“平定姑苏”、“克复大都”、“决胜漠北”、“岁镇于燕”、“御赐甲第”的人生履历。
瞻园
在南京市瞻园路128号,夫子庙西。建于明初,曾是徐达的府邸花园,太平天国杨秀清的王府。主要建筑静妙堂一面临水,堂前假山、石洞、瀑布、池水。山石多为明代遗物。是南京现存的古典园林。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人物,隶属五行旗。
人物争议
据徐祯卿《翦胜野闻》记载,徐达是被朱元璋毒死的。王文龙《龙兴慈记》载,徐达因病无法吃鹅,朱元璋赐给徐达蒸鹅,徐达吃完后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