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知友官网
会员登录免费注册
南宁市 [切换城市]
中文名荀息
别名原氏黯
国籍晋国
民族华夏族
出生地晋国
逝世日期公元前651年
职业晋国大夫
主要成就假途灭虢、危如累卵、献公托孤
姓姬
氏荀
本氏原氏
子荀逝敖
孙荀林父、荀骓、荀首
<h2><strong>人物生平</strong></h2><p><b>荀息</b>(?~公元前651年)名黯,字息,本氏原氏,称原氏黯。春秋时代晋国大夫。曲沃晋武公灭翼后,任武公大夫。后晋武公灭荀国(今山西襄汾县荀董村附近)后,以荀国旧地赏赐原氏黯为邑,原氏黯从此以荀为姓,史称荀息。据史料记载,荀息出生于翼城县息城。</p><p>晋武公逝世后,其子诡诸继位,即为晋献公。晋献公遂下决心灭虢,荀息当即献计,请晋献公可用北屈的良马、垂棘的玉璧,献给虞君,假道虞国而伐虢。晋献公从策划出兵,到借道灭亡虢国和虞国,前后用了约5年时间。荀息因灭虢袭虞有功,为晋献公所重用。</p><p>献公二十六年(前651年),晋献公于病榻前拜荀息为相国,主持国政。晋献公病逝,荀息立年奚齐为国君。里克借举行献公治丧仪式之机,刺杀奚齐。荀息遂立奚齐之异母弟卓子(骊姬之妹少姬所生)为国君,但卓子和骊姬也被杀死,荀息深感有负于献公,遂自杀 。荀息墓在今曲沃县城北10里之荀王村,相传荀王村为荀息的故里。</p><h2><strong>主要成就</strong></h2><p>荀息为人忠诚,足智多谋,又是武公旧臣,忠心耿耿事奉晋献公近30年,是当时晋国的肱股之臣。荀息献计假道伐虢,扫除了晋国向中原发展的障碍。荀息受晋献公重托,不食其言,最终以死尽忠。</p><h2><strong>轶事典故</strong></h2><h3><strong>假道灭虢</strong></h3><p>春秋时期,晋国想吞并邻近的两个小国:虞和虢,这两个国家之间关系不错。晋如袭虞,虢会出兵救援;晋若攻虢,虞也会出兵相助。大臣荀息向晋献公献上一计。他说,要想攻占这两个国家,必须要离间他们,使他们互不支持。虞国的国君贪得无厌,我们正可以投其所好。他建议晋献公拿出心爱的两件宝物,屈产良马和垂棘之壁,送给虞公。 献公哪里舍得?荀息说:大王放心,只不过让他暂时保管罢了,等灭了虞国,一切不都又回到你的手中了吗?献公依计而行。虞公得到良马美璧,高兴得嘴都合不拢。</p><p>晋国故意在晋、虢边境制造事端,找到了伐虢的借口。晋国要求虞国借道让晋国伐虢,虞公得了晋国的好处,只得答应。虞国大臣宫之奇再三劝说虞公,这件事办不得的。虞虢两国,唇齿相依,虢国一亡,唇亡齿寒,晋国是不会放过虞国的。虞公却说,交一个弱朋友去得罪一个强有力的朋友,那才是傻瓜哩!</p><p>晋大军通过虞国道路,攻打虢国,很快就取得了胜利。班师回国时,把劫夺的财产分了许多送给虞公。虞公更是大喜过望。晋军大将里克,这时装病,称不能带兵回国,暂时把部队驻扎在虞国京城附近。虞公毫不怀疑。几天之后,晋献公亲率大军前去,虞公出城相迎。献公约虞公前去打猎。不一会儿,只见京城中起火。虞公赶到城外时,京城已被晋军里应外合强占了。就这样,晋国又轻而易举地灭了虞国。</p><p>原文:</p><p>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公曰:“是吾宝也。”对曰:“若得道于虞,犹外府也。”公曰:“宫之奇存焉。”对曰:“宫之奇之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且少长于君,君暱之,虽谏,将不听。”乃使荀息假道于虞,曰:“冀为不道,入自颠軨(líng,车前围栏),伐鄍(míng,虞地)三门。冀之既病。则亦唯君故。今虢为不道,保于逆旅,以侵敝邑之南鄙。敢请假道以请罪于虢。”虞公许之,且请先伐虢。宫之奇谏,不听,遂起师。夏,晋里克、荀息帅师会虞师伐虢,灭下阳。先书虞,贿故也。《左传》 </p><h3><strong>危如累卵</strong></h3><p>春秋时代,晋灵公为了个人的享乐,强迫大批百姓,耗用大量钱财,建造极其豪华的九层的高台。他怕臣子们劝说阻止,就下令说:“谁敢劝阻,格杀勿论!”</p><p>有个叫荀息的大臣,很为国家担忧,他求见晋灵公。晋灵公认为荀息是来劝阻的,就举起箭,拉开弓,等着他来,只要他一开口规劝,就射死他。</p><p>荀息拜见晋灵公后,装做轻松愉快的样子,说:“大王,我是来表演一个小技艺,让您开开心的。”</p><p>晋灵公问:“什么小技艺?”</p><p>荀息说:“我能把12个棋子堆起来,上面再加几个鸡蛋。”“哎,这玩艺儿有趣!”晋灵公一下来了劲,忙摔下弓箭,命侍从拿出棋子和鸡蛋。</p><p>荀息认真地先把10个棋子堆起来,然后又把鸡蛋一个一个地加上去。旁边观看的人,担心鸡蛋会掉下来,都紧张得屏住呼吸,瞪圆眼睛。晋灵公也惊慌急促地叫道:“危险!危险!”</p><p>荀息却慢条斯理地说:“这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还有比这更危险的呢!”</p><p>灵公说:“好,我也愿意见识见识。”</p><p>荀息见时机已经成熟,就不再做别的表演,立起身子,无限沉痛地说:“启禀大王,请让我进几句话,臣即使死了也不后悔!为了建成九层的高台,三年没有成功,国内已经没有男人耕地、女人织布了;国家的库存已经空虚,邻近的国家将要侵犯我们。这样下去,国家总有一天要灭亡的。建造高台,就像这叠鸡蛋一样危险,请尊敬的大王三思而后行!”说着泪滴衣襟。</p><p>晋灵公见荀息说得合情合理,态度婉转诚恳,这才明白建造高台对国家有这么大的危害,叹了口气,说:“我的过失竟然重到这种程度了!”于是就下令停止建造高台。</p><p>(荀息卒于晋献公二十六年(前651年),晋灵公公元前620年即位,即晋灵公即位时荀息早在31年前就死了,荀息叠蛋谏晋王只作为智慧知识,不作为历史。)</p><h3><strong>骊姬之乱</strong></h3><p>晋献公二十六年(前651年),晋国发生宫廷内乱。晋献公听信宠妃骊姬的谗言,逼死太子申生,逼走了重耳和夷吾,立骊姬所生的儿子奚齐为太子。并任命荀息为太傅,辅佐年幼的奚齐。当年九月,晋献公于病榻前召见荀息,委以托孤重任,说:“我将这样小的孤儿托付于你,你将如何对待?”荀息叩头答应说:“臣竭其肱股之力,加之以忠贞,其济,君之灵也;不济,则以死继之!于是,晋献公就拜荀息为相国,主持国政。 </p><p>数日之后,晋献公病逝,荀息即立年仅11岁的奚齐为国君。当时,晋国人民对骊姬一伙专横武断、制造内乱极为不满,都希望外逃的重耳和夷吾两位公子能够回来执政。朝中大臣以里克和丕郑两位大夫为首,多数人反对荀息拥立奚齐。里克借给晋献公举行治丧仪式之机,刺杀了奚齐。不料,荀息又扶立奚齐的异母弟卓子(骊姬之妹少姬所生)为国君,里克、丕郑在晋大夫骓遄和屠岸夷等人的帮助下,联合发动家兵攻入宫廷,杀死卓子和骊姬,荀息深感有负于献公,遂自杀。</p><h2><strong>人物评价</strong></h2><p>荀息受晋献公重托,忠于职守,最终不惜以死殉之,表现了绝大多数晋国士大夫所具有的公忠品格,所以曾有人以“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的诗句来称赞他。然而,他一味地愚忠于先君,而辜负了全国军民平息内乱、安定国家的希望,到头来反使国家受到损失,自己也落了个身死的可悲下场。他太过忠心于献公,以至于连作《左传》的君子们都说荀息没有必要这么愚忠。</p><p>虽然荀息死了,但他的精神长存,为后世所赞扬。后晋文公继位后,狐偃奏曰:“先臣荀息,死于奚齐、卓子之难,忠节可嘉。宜录其后,以励臣节。”文公准奏,遂召荀息之孙荀林父为大夫。为抵御山戎,作上中下三行,令荀息的长孙荀林父任为中行将,荀林父之后皆称中行氏,别出荀氏。荀林父为官正直而有才干,后官至晋国执政大夫。荀林父的二弟弟荀骓封邑于程,官至新下军将,后别为程氏;三弟荀首也随之升迁至中军佐,封邑于智,其后称智氏。春秋后期,中行氏与智氏一同成为了权分国家的晋国六卿之二,这也算是荀息的功德造化。</p>
微信扫码关注觅知友网
中文名荀息
别名原氏黯
国籍晋国
民族华夏族
出生地晋国
逝世日期公元前651年
职业晋国大夫
主要成就假途灭虢、危如累卵、献公托孤
姓姬
氏荀
本氏原氏
子荀逝敖
孙荀林父、荀骓、荀首
<h2><strong>人物生平</strong></h2><p><b>荀息</b>(?~公元前651年)名黯,字息,本氏原氏,称原氏黯。春秋时代晋国大夫。曲沃晋武公灭翼后,任武公大夫。后晋武公灭荀国(今山西襄汾县荀董村附近)后,以荀国旧地赏赐原氏黯为邑,原氏黯从此以荀为姓,史称荀息。据史料记载,荀息出生于翼城县息城。</p><p>晋武公逝世后,其子诡诸继位,即为晋献公。晋献公遂下决心灭虢,荀息当即献计,请晋献公可用北屈的良马、垂棘的玉璧,献给虞君,假道虞国而伐虢。晋献公从策划出兵,到借道灭亡虢国和虞国,前后用了约5年时间。荀息因灭虢袭虞有功,为晋献公所重用。</p><p>献公二十六年(前651年),晋献公于病榻前拜荀息为相国,主持国政。晋献公病逝,荀息立年奚齐为国君。里克借举行献公治丧仪式之机,刺杀奚齐。荀息遂立奚齐之异母弟卓子(骊姬之妹少姬所生)为国君,但卓子和骊姬也被杀死,荀息深感有负于献公,遂自杀 。荀息墓在今曲沃县城北10里之荀王村,相传荀王村为荀息的故里。</p><h2><strong>主要成就</strong></h2><p>荀息为人忠诚,足智多谋,又是武公旧臣,忠心耿耿事奉晋献公近30年,是当时晋国的肱股之臣。荀息献计假道伐虢,扫除了晋国向中原发展的障碍。荀息受晋献公重托,不食其言,最终以死尽忠。</p><h2><strong>轶事典故</strong></h2><h3><strong>假道灭虢</strong></h3><p>春秋时期,晋国想吞并邻近的两个小国:虞和虢,这两个国家之间关系不错。晋如袭虞,虢会出兵救援;晋若攻虢,虞也会出兵相助。大臣荀息向晋献公献上一计。他说,要想攻占这两个国家,必须要离间他们,使他们互不支持。虞国的国君贪得无厌,我们正可以投其所好。他建议晋献公拿出心爱的两件宝物,屈产良马和垂棘之壁,送给虞公。 献公哪里舍得?荀息说:大王放心,只不过让他暂时保管罢了,等灭了虞国,一切不都又回到你的手中了吗?献公依计而行。虞公得到良马美璧,高兴得嘴都合不拢。</p><p>晋国故意在晋、虢边境制造事端,找到了伐虢的借口。晋国要求虞国借道让晋国伐虢,虞公得了晋国的好处,只得答应。虞国大臣宫之奇再三劝说虞公,这件事办不得的。虞虢两国,唇齿相依,虢国一亡,唇亡齿寒,晋国是不会放过虞国的。虞公却说,交一个弱朋友去得罪一个强有力的朋友,那才是傻瓜哩!</p><p>晋大军通过虞国道路,攻打虢国,很快就取得了胜利。班师回国时,把劫夺的财产分了许多送给虞公。虞公更是大喜过望。晋军大将里克,这时装病,称不能带兵回国,暂时把部队驻扎在虞国京城附近。虞公毫不怀疑。几天之后,晋献公亲率大军前去,虞公出城相迎。献公约虞公前去打猎。不一会儿,只见京城中起火。虞公赶到城外时,京城已被晋军里应外合强占了。就这样,晋国又轻而易举地灭了虞国。</p><p>原文:</p><p>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公曰:“是吾宝也。”对曰:“若得道于虞,犹外府也。”公曰:“宫之奇存焉。”对曰:“宫之奇之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且少长于君,君暱之,虽谏,将不听。”乃使荀息假道于虞,曰:“冀为不道,入自颠軨(líng,车前围栏),伐鄍(míng,虞地)三门。冀之既病。则亦唯君故。今虢为不道,保于逆旅,以侵敝邑之南鄙。敢请假道以请罪于虢。”虞公许之,且请先伐虢。宫之奇谏,不听,遂起师。夏,晋里克、荀息帅师会虞师伐虢,灭下阳。先书虞,贿故也。《左传》 </p><h3><strong>危如累卵</strong></h3><p>春秋时代,晋灵公为了个人的享乐,强迫大批百姓,耗用大量钱财,建造极其豪华的九层的高台。他怕臣子们劝说阻止,就下令说:“谁敢劝阻,格杀勿论!”</p><p>有个叫荀息的大臣,很为国家担忧,他求见晋灵公。晋灵公认为荀息是来劝阻的,就举起箭,拉开弓,等着他来,只要他一开口规劝,就射死他。</p><p>荀息拜见晋灵公后,装做轻松愉快的样子,说:“大王,我是来表演一个小技艺,让您开开心的。”</p><p>晋灵公问:“什么小技艺?”</p><p>荀息说:“我能把12个棋子堆起来,上面再加几个鸡蛋。”“哎,这玩艺儿有趣!”晋灵公一下来了劲,忙摔下弓箭,命侍从拿出棋子和鸡蛋。</p><p>荀息认真地先把10个棋子堆起来,然后又把鸡蛋一个一个地加上去。旁边观看的人,担心鸡蛋会掉下来,都紧张得屏住呼吸,瞪圆眼睛。晋灵公也惊慌急促地叫道:“危险!危险!”</p><p>荀息却慢条斯理地说:“这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还有比这更危险的呢!”</p><p>灵公说:“好,我也愿意见识见识。”</p><p>荀息见时机已经成熟,就不再做别的表演,立起身子,无限沉痛地说:“启禀大王,请让我进几句话,臣即使死了也不后悔!为了建成九层的高台,三年没有成功,国内已经没有男人耕地、女人织布了;国家的库存已经空虚,邻近的国家将要侵犯我们。这样下去,国家总有一天要灭亡的。建造高台,就像这叠鸡蛋一样危险,请尊敬的大王三思而后行!”说着泪滴衣襟。</p><p>晋灵公见荀息说得合情合理,态度婉转诚恳,这才明白建造高台对国家有这么大的危害,叹了口气,说:“我的过失竟然重到这种程度了!”于是就下令停止建造高台。</p><p>(荀息卒于晋献公二十六年(前651年),晋灵公公元前620年即位,即晋灵公即位时荀息早在31年前就死了,荀息叠蛋谏晋王只作为智慧知识,不作为历史。)</p><h3><strong>骊姬之乱</strong></h3><p>晋献公二十六年(前651年),晋国发生宫廷内乱。晋献公听信宠妃骊姬的谗言,逼死太子申生,逼走了重耳和夷吾,立骊姬所生的儿子奚齐为太子。并任命荀息为太傅,辅佐年幼的奚齐。当年九月,晋献公于病榻前召见荀息,委以托孤重任,说:“我将这样小的孤儿托付于你,你将如何对待?”荀息叩头答应说:“臣竭其肱股之力,加之以忠贞,其济,君之灵也;不济,则以死继之!于是,晋献公就拜荀息为相国,主持国政。 </p><p>数日之后,晋献公病逝,荀息即立年仅11岁的奚齐为国君。当时,晋国人民对骊姬一伙专横武断、制造内乱极为不满,都希望外逃的重耳和夷吾两位公子能够回来执政。朝中大臣以里克和丕郑两位大夫为首,多数人反对荀息拥立奚齐。里克借给晋献公举行治丧仪式之机,刺杀了奚齐。不料,荀息又扶立奚齐的异母弟卓子(骊姬之妹少姬所生)为国君,里克、丕郑在晋大夫骓遄和屠岸夷等人的帮助下,联合发动家兵攻入宫廷,杀死卓子和骊姬,荀息深感有负于献公,遂自杀。</p><h2><strong>人物评价</strong></h2><p>荀息受晋献公重托,忠于职守,最终不惜以死殉之,表现了绝大多数晋国士大夫所具有的公忠品格,所以曾有人以“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的诗句来称赞他。然而,他一味地愚忠于先君,而辜负了全国军民平息内乱、安定国家的希望,到头来反使国家受到损失,自己也落了个身死的可悲下场。他太过忠心于献公,以至于连作《左传》的君子们都说荀息没有必要这么愚忠。</p><p>虽然荀息死了,但他的精神长存,为后世所赞扬。后晋文公继位后,狐偃奏曰:“先臣荀息,死于奚齐、卓子之难,忠节可嘉。宜录其后,以励臣节。”文公准奏,遂召荀息之孙荀林父为大夫。为抵御山戎,作上中下三行,令荀息的长孙荀林父任为中行将,荀林父之后皆称中行氏,别出荀氏。荀林父为官正直而有才干,后官至晋国执政大夫。荀林父的二弟弟荀骓封邑于程,官至新下军将,后别为程氏;三弟荀首也随之升迁至中军佐,封邑于智,其后称智氏。春秋后期,中行氏与智氏一同成为了权分国家的晋国六卿之二,这也算是荀息的功德造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