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历史名人
本名:韦世康
出生地:京兆杜陵人
出生时间:531年
去世时间:597年
韦世康(531年-597年),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世为关右著姓。年10岁,州辟主簿。年20,在北魏封汉安县公.授仪同三司。北周进位上开府。入隋,历礼部尚书、吏部尚书、荆州总管,进爵上庸郡公。为政简静,为时论所称。在哲学上,倾向道家,服膺老子止足求退的思想,“尝慨然有止足之志”(《隋书·韦世康传》)。主张“以不贪而为宝,处膏脂而莫润”(同上)。坚持老子戒盈防满思想,断吉“禄岂须多,防满则退;年不待暮,有疾便辞”(同上)。认为“功遂身退”是“古人常”(同上)。曾多次表示技老子知止求退的思想辞官引退。《隋书》卷四七有传。
韦世康参与事件/话题
韦世康个人资料
韦世康简介
  • 本名韦世康

  • 出生地京兆杜陵人

  • 出生时间531年

  • 去世时间597年

  简介  

隋代的韦世康(531—597),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官吏,很有名望。但他又是一位不爱官位的谦谦君子,一生好几次想辞官,都没有成功,最后竟病死在荆州总管的任上。

  北周驸马  

韦世康是京兆杜陵人,出身于名门望族。祖父韦旭曾经做过北魏的南幽州刺史,父亲韦夐却是一位著名的隐士,在北魏、西魏、北周时代,朝廷先后十次征召,他都不肯出仕,自号为逍遥公。他这个性格特点,也深深地影响了儿子韦世康。 韦世康的命运极好,沾了名门望族的光,十岁时就被辟为州主簿。二十岁左右,又被任命为“直寝”(皇帝寝宫的值班警卫),还被封为汉安县公,地位非常尊贵。韦世康有才有貌,被宇文泰看中,娶了宇文泰的女儿。宇文氏称帝后,此女被封为襄乐公主,韦世康就算是名副其实的“驸马爷”了。

  绛州刺史  

韦世康很有政治才能,在北周时,先后做过沔州、硖州刺史。北周武帝消灭了北齐之后,为了安抚原北齐地区的百姓,就命韦世康担任司州总管长史,韦世康圆满地完成了这项任务,不仅稳定了当地的秩序,还获得官史百姓的爱戴。北周末年,尉迥在相州一带起兵叛乱,各州县都骚动不安。当时执政的丞相杨坚,就对韦世康说:“汾阴、绛州一带,过去是周齐的边境线,一向动荡不安。这次尉迥叛乱,绛州一带难免受到影响。我就把那里交给你,你替我好好守着吧。” 韦世康到绛州担任刺史,他德高望重,绛州的官吏百姓都肯服从,安居乐业,未生变故。但韦世康自己,在绛州干了几年,却萌生出一种退休之意。他本来生性恬淡,不太在乎官职地位的得失,加上周隋朝代更迭之际,政治斗争复杂而凶险,北周的贵戚旧臣,都有被翦除屠杀的可能。韦世康与隋文帝杨坚私交很好,但也免不了会有担心。他很委婉地给自己的兄弟们写了一封信,谈自己退休的想法。这封信文辞很美,全文如下: “吾生因绪馀,夙沾缨弁,驱驰不已,四纪于兹。亟登衮命,频莅方岳,志除三惑,心慎四知,以不贪而为宝,处膏脂而莫润。如斯之事,颇为时悉。今耄虽未及,壮年已谢,霜早梧楸,风先蒲柳。眼暗更剧,不见细书,足疾弥增,非可趋走。禄岂须多,防满则退,年不待暮,有疾便辞。况娘春秋已高,温清宜奉,晨昏有阙,罪在我躬。今世穆、世文并从戎役,吾与世冲复婴远任,陟岵瞻望,此情弥切,桓山之悲,倍深常恋。意欲上闻,乞遵养礼,未访汝等,故遣此及。兴言远慕,感咽难胜。”(大意是说自己凭借家族的功德,早早出来做官,一向谨慎清廉,侥幸有些政绩。年纪虽然不大,身体却已衰老,视力下降,腿脚不便,所以应当退休了。而且弟兄几人都外出做官,母亲年老,无人奉养,所以更应该退休。) 他的兄弟们回信说,退休的想法挺不错,但只怕难以实现,还是不退的好。(史书记载简略,我猜想,韦世康的弟兄们是担心,辞官退休,更容易引起杨坚的猜忌,以为他不肯与隋朝合作。) 韦世康于是继续在绛州当刺史,他政绩很好,多次考核都名列前茅,后来被提拔到朝内做官。

  一官难辞  

韦世康回朝后,先后担任过礼部尚书、吏部尚书。他为人很低调,生活节俭,谦虚待人,不慕权贵。又善于成人之美,别人做了好事,他就大力宣传,好像自己做了好事一样。别人有过失,他妥善遮掩,不肯随便议论,以别人的过失成就自己的名望。担任吏部尚书时,有选拔贤能的职责,他处事公道,不肯私下接受别人的请托,提拔的官员,都是德才兼备的,深受大家的赞许。 母亲去世后,韦世康辞官守孝。但隋文帝杨坚没等他守孝期满,就命他上任。韦世康再三推辞,杨坚也不肯答应,只好继续做吏部尚书。后来,韦世宽又做了几任地方官,回朝后,仍然担任吏部尚书。 但韦世康实在是想退休了,先和儿子们商量:“吾闻功遂身退,古人常道。今年将耳顺,志在悬车,汝辈以为云何?”儿子韦福嗣支持他辞官的想法:“大人澡身浴德,名立官成,盈满之诚,先哲所重。欲追踪二疏,伏奉尊命。”(这段父子对话,文绉绉的,一定是经过了史官的润色。原文中的“二疏”是指汉朝两位主动辞官的叔侄疏广与疏受。) 一次,在皇帝的酒宴上,韦世康正式提出了辞官的请求:“臣无尺寸之功,位亚台铉。今犬马齿濆,不益明时,恐先朝露,无以塞责。愿乞骸骨,退避贤能。”隋文帝回答道:“朕夙夜庶几,求贤若渴,冀与公共治天下,以致太平。今之所请,深乖本望,纵令筋骨衰谢,犹屈公卧治一隅。”(韦世康说,我老了,想退休;隋文帝说,你就是躺着,也得替我再干几年。) 当时天下共设四处总管,并州总管是汉王杨谅,益州总管是蜀王杨秀,扬州总管是晋王杨广,全是隋文帝杨坚的亲儿子,只有荆州总管,任命了异姓的韦世康。当时人觉的,这是韦世康最大的荣耀。史称韦世康“为政简静,百姓爱悦,合境无讼”,在荆州也干出了成绩。隋开皇十世年,韦世康在任所病故,隋文帝杨坚非常痛惜,赏赐了很多钱财,并赠官为大将军,谥为文,给了他很高的荣誉。 韦世康品德很好,天性孝友。他弟兄几人都做了大官,只有小弟弟韦世约官运不通,他就把父亲留下来的田产宅院,全部给了韦世约,受到世人的称赞。

(韦世康在隋朝多次辞官,一方面是性格原因,另一方面是因为他是宇文氏的女婿,与前朝关系密切,担心受到诛杀。他有德有才有政绩,又谦恭求退,低调做人,反而成就了他与隋文帝杨坚完美的君臣关系。世人都爱做官,更爱升官,一有权位就牢牢抓住,宁死不放,韦世康不爱官位的作风,实在是特别难得了。)

  史书记载  

韦世康,京兆杜陵人也,世为关右著姓。祖旭,魏南幽州刺史。父夐,隐居不仕 ,魏、周二代,十征不出,号为逍遥公。世康幼而沉敏,有器度。年十岁,州辟主簿。在魏,弱冠为直寝,封汉安县公,尚周文帝女襄乐公主,授仪同三司。后仕周,自典祠下大夫历沔、硖二州刺史。从武帝平齐,授司州总管长史。于时东夏初定,百姓未安,世康绥抚之,士民胥悦。岁馀,入为民部中大夫,进位上开府,转司会中大夫。

尉迥之作乱也,高祖忧之,谓世康曰:“汾、绛旧是周、齐分界,因此乱阶,恐生摇动。今以委公,善为吾守。”因授绛州刺史,以雅望镇之,阖境清肃。世康性恬素好古,不以得丧干怀。诸弟报以事恐难遂,于是乃止。

在任数年,有惠政,奏课连最,擢为礼部尚书。世康寡嗜欲,不慕贵势,未尝以位望矜物。闻人之善,若己有之,亦不显人过咎,以求名誉。寻进爵上庸郡公,加邑至二千五百户。其年转吏部尚书,馀官如故。四年,丁母忧去职。未期,起令视事。世康固请,乞终私制,上不许。世康之在吏部,选用平允,请托不行。开皇七年,将事江南,议重方镇,拜襄州刺史。坐事免。未几,授安州总管,寻迁为信州总管。十三年,入朝,复拜吏部尚书。前后十余年间,多所进拔,朝廷称为廉平。尝因休暇,谓子弟曰:“吾闻功遂身退,古人常道。今年将耳顺,志在悬车,汝辈以为云何?”子福嗣答曰:“大人澡身浴德,名立官成,盈满之诚,先哲所重。欲追踪二疏,伏奉尊命。”后因侍宴,世康再拜陈让曰:“臣无尺寸之功,位亚台铉。今犬马齿濆,不益明时,恐先朝露,无以塞责。愿乞骸骨,退避贤能。”上曰:“朕夙夜庶几,求贤若渴,冀与公共治天下,以致太平。今之所请,深乖本望,纵令筋骨衰谢,犹屈公卧治一隅。”于是出拜荆州总管。时天下唯置四大总管,并、扬、益三州,并亲王临统,唯荆州委于世康,时论以为美。世康为政简静,百姓爱悦,合境无讼。十七年,卒于州,时年六十七。上闻而痛惜之,赠赙甚厚。赠大将军,谥曰文。

世康性孝友,初以诸弟位并隆贵,独季弟世约宦途不达,共推父时田宅尽以与之,世多其义。

长子福子,官至司隶别驾。次子福嗣,仕至内史舍人,后以罪黜。杨玄感之作乱也,以兵逼东都,福嗣从卫玄战于城北,军败,为玄感所擒,令作文檄,辞甚不逊。寻背玄感还东都,帝衔之不已,车裂于高阳。少子福奖,通事舍人,在东都与玄感战没。

觅知友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觅知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