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知友官网
会员登录免费注册
武汉市 [切换城市]
中文名卢承庆
别名字子馀,号幽忧子
国籍大唐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幽州范阳(今河北涿郡)
出生日期公元595年
逝世日期公元670年
职业宰相
典故宠辱不惊
<h2><strong>生平</strong></h2><p>卢承庆生于隋文帝年间的595年,幽州人氏。他的祖父卢思道是隋朝要员。隋炀帝末年大将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时,卢承庆之父卢赤松任河东令,先前就认识李渊,李渊兵到后立刻投降,成为李渊的僚属。李渊建立唐朝后称唐高祖,封卢赤松为范阳郡公。卢承庆相貌英俊,仪态大方,博学有才。他年幼时,父亲去世,他继承了范阳郡公的爵位。</p><p>唐太宗继位初期,卢承庆任秦州参军,一次入朝奏报河西军情,说得很清楚,太宗称奇,升他为考功员外郎,后又数次升迁至民部侍郎。一次,太宗问及历代户口之事,卢承庆对以夏朝、商朝乃至北周、隋朝的人口增减,太宗再次表示赞赏,不久让他兼任检校兵部侍郎,知五品选。卢承庆不接受,认为选官是尚书的职责,自己不能越权,但太宗没有答应,说:“朕相信你,你为什么不相信你自己呢?”后来卢承庆又历任雍州别驾、尚书左丞。</p><p>649年唐太宗驾崩,唐高宗继位。由于权相褚遂良诬告,卢承庆被贬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褚遂良又指控卢承庆在雍州时失职,卢承庆又被贬为简州司马。一年后,卢承庆转任洪州长史。高宗幸汝州温泉,擢升卢承庆为汝州刺史,不久又召他回京任光禄卿。657年,大将苏定方击破西突厥,俘获其可汗阿史那贺鲁,高宗派卢承庆去西突厥把西突厥的土地分给两位忠于唐朝的西突厥王子兴昔亡可汗阿史那弥射和继往绝可汗阿史那步真,又命卢承庆和两位王子给各部首领封官。</p><p>659年,在度支尚书任上的卢承庆被授参知政事衔,为实质宰相。同年,因涉嫌谋反被流放的前宰相国舅长孙无忌进一步遭到指控,卢承庆和其他宰相李勣、许敬宗、辛茂将、任雅相奉命调查。其中许敬宗是武皇后的党羽,也是调查的发起者。长孙无忌最终被迫自杀。当年,卢承庆被授予高一级的宰相衔同中书门下三品。但在660年,他就因为对度支事务处理不当被免官,改任润州刺史,后又迁雍州长史,授银青光禄大夫。669年,他又被任为刑部尚书,不久即告老请求退休。高宗批准了,授他金紫光禄大夫衔。</p><p>670年,卢承庆卒,赠幽州都督,谥号“定”。临终时,他对儿子们说:“死生至理,亦犹朝之有暮。吾终,敛以常服;晦朔常馔,不用牲牢;坟高可认,不须广大;事办即葬,不须卜择;墓中器物,瓷漆而已;有棺无椁,务在简要;碑志但记官号、年代,不须广事文饰。” </p><h2><strong>史载</strong></h2><h3><strong>《新唐书·卢承庆传》</strong></h3><p>卢承庆,字子馀,幽州涿人。父赤松,为隋河东令,与高祖稚故。闻兵兴,迎见霍邑,拜行台兵部郎中。承庆美仪矩,博学而才,崇德尚俭,少袭爵。贞观初,为泰州参军,入奏军事,太宗伟其辩,擢考功员外郎。累迁民部侍郎。帝问历代户版,承庆叙夏、商至周、隋增损曲折,引据该详,帝嗟赏。俄兼检校兵部侍郎,知五品选,辞曰:“选事在尚书,臣掌之,为出位。”帝不许,曰:“朕信卿,卿何不自信?”历雍州别驾、尚书左丞。高宗永徽时,坐事贬简州司马。阅岁,改洪州长史。帝将幸汝汤泉,故拜汝州刺史。显庆四年,以度支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坐调非法,免。俄拜润州刺史,拜刑部尚书,以金紫光禄大夫致仕,卒。临终,诫其子曰:“死生至理,犹朝有暮。吾死,敛以常服,晦朔无荐牲,葬勿卜日,器用陶漆,棺而不椁,坟高可识,碑志著官号年月,无用虚文。”赠幽州都督,谥曰定。初,承庆典选校百官,有一官督漕运,遭风失米,承庆考之曰:“监运损粮,考中下。”其人容色自若,无言而退。承庆重其雅量,改注曰:“非力所及,考中中。”既无喜容,亦无愧词。承庆嘉之,又改曰:“宠辱不惊,考中上。”其能著人善,类此。 </p><p><b>翻译</b></p><p>卢承庆,字子馀,是幽州涿县人。其父名赤松,曾做过隋朝的河东县令,与唐高祖李渊素来是故交。卢赤松听说高祖兴兵反隋,在霍邑迎见(高祖),授官行台兵部郎中。卢承庆容貌俊美,仪态大方,学识渊博而有才能,很小就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唐太宗贞观初年,卢承庆任秦州参军时,入朝奏报军事情况,太宗认为他辩才杰出,提升为考功员外郎,又数次升迁至民部侍郎。太宗问起历朝的户籍情况,卢承庆完整叙述了从夏、商到(北)周、隋间各个朝代这方面增损变化的复杂情况,他引经据典,所知甚详,太宗不由感叹且赞赏他。不久兼任了检校兵部侍郎,掌管五品官员的选拔。卢承庆辞让说:“官员选拔是尚书的事情,如由我掌管,将超出我的职位权限。”太宗不允许他推辞,说:“我相信你,你有什么不能相信自己的?”后来卢承庆又任过雍州别驾、尚书左丞等官职。唐高宗永徽年间,因事获罪被贬为简州司马,一年后改任洪州长史。高宗要驾临汝汤泉,所以又授官卢承庆为汝州刺史。(高宗)显庆四年,卢承庆以度支尚书的身份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官职)。又因不合规定调动官吏而被罢免。不久被授官润州刺史,后又为刑部尚书。以金紫光禄大夫的官职辞官归居。卢承庆临终前告诫儿子说:“生死是人生的常理。就象有清晨就有黄昏一样。我死后用平常的服饰装殓,月底、月初不要杀牲祭奠,下葬时也不用占卜吉日,用陶器陪葬就行了。棺材就用木制的,坟墓高到可以辨认(即可),墓志上只要写明所任官职、生卒年月,不用那些虚浮夸耀的言词。”卢承庆死后朝廷追赠幽州都督一职,谥号为“定”。当初,卢承庆掌管选拔考核百官,有一个督办漕运的官员因遇大风而损失漕运米粮,卢承庆考定为:“督漕运却损失粮食,评为中下等。”那人脸色自若,不辩解就退去了。卢承庆欣赏那人有宽洪的气度,改批注为:“天灾不是凭借个人的力量所能避免的,评为中中等。”那人仍既没有高兴的神采,又没有惭愧的言词。卢承庆对他很赞许,又改批注为:“宠辱不惊,评为中上等。”卢承庆能表彰别人的优点,(就)像这样。</p><h3><strong>《旧唐书·卢承庆传》</strong></h3><p>卢承庆,幽州范阳人。隋武阳太守思道孙也。父赤松,大业末为河东令,与高祖有旧,闻义师至霍邑,弃县迎接,拜行台兵部郎中。武德中,累转率更令,封范阳郡公,寻卒。承庆美风仪,博学有才干,少袭父爵。贞观初,为秦州都督府户曹参军,因奏河西军事,太宗奇其明辩,擢拜考功员外郎。累迁民部侍郎。太宗尝问历代户口多少之数,承庆叙夏、殷以后迄于周、隋,皆有依据,太宗嗟赏久之。寻令兼检校兵部侍郎,仍知五品选事。承庆辞曰:「选事职在尚书,臣今掌之,便是越局。」太宗不许,曰:「朕今信卿,卿何不自信也?」俄历雍州别驾、尚书左丞。永徽初,为褚遂良所构,出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遂良俄又求索承庆在雍州旧事奏之,由是左迁简州司马。岁余,转洪州长史。会高宗将幸汝州之温汤,擢承庆为汝州刺史,入为光禄卿。显庆四年,代杜正伦为度支尚书,仍同中书门下三品。寻坐度支失所,出为润州刺史,再迁雍州长史,加银青光禄大夫。总章二年,代李干佑为刑部尚书,以年老请致仕,许之,仍加金紫光禄大夫。三年,病卒,年七十六。临终诫其子曰:“死生至理,亦犹朝之有暮。吾终,敛以常服;晦朔常馔,不用牲牢;坟高可认,不须广大;事办即葬,不须卜择;墓中器物,瓷漆而已;有棺无椁,务在简要;碑志但记官号、年代,不须广事文饰。”赠幽州都督,谥曰定。 </p><h2><strong>典故</strong></h2><p>卢承庆任考功员外郎时,有一个监督漕运的官员因遭遇大风丢了粮食,卢承庆给他评为中下。这名官员神色自若,一言不发退下了。卢承庆看重他的气量,说“遭遇大风不是你所能阻止的”,改评为中中。这名官员既没有表现出高兴的样子,也没有表达惭愧。卢承庆对他的反应表示赞赏,又说他“宠辱不惊”,评为中上。这是卢承庆能表彰别人的优点。</p><h2><strong>评价</strong></h2><p><b>李笠翁评价</b></p><p>李笠翁曰:“卢承庆之屡易判语,乃出于怜才热肠,然心可佳,而事不可法,虑开后世展转之门也。”几有自通贿赂而易下考为中、中考为上者,皆曰:“我欲为卢承庆耳。”是知公者即私之门,利者即弊之窦也。无论私弊不可为,即示公兴利之事,亦不得擅创于成法之外耳。(李渔《笠翁别集》)</p><p><b>翻译</b></p><p>李渔说:“卢承庆几次更改考评,是出于怜惜人才的好意。但他的心意虽值得嘉奖,行为却不可效仿,考虑到恐怕会让后世人士大开反复无常的风气。凡是那些因为受贿而改‘下等’为‘中等’、‘中等’为‘上等’的人,都会说:‘我打算做卢承庆罢了。’这就是把执掌的公事变为私利之门了,而私利正是徇私舞弊的根结所在。不要说徇私舞弊的事情不能做,即使是为大众兴办有利的事业,也不能在规定的法制之外随便行事啊。”</p><h2><strong>家庭</strong></h2><h3><strong>弟</strong></h3><p>卢承恩</p><p>卢承悌</p><p>卢承基</p><p>卢承业</p><p>卢承泰</p><p>卢承礼</p><p>卢承福</p><h3><strong>妻</strong></h3><p>范氏</p><h3><strong>子孙</strong></h3><p>卢景祚</p><p>卢景裕</p><p>《新唐书卷七十三·表第十三·宰相世系三(卢氏)》则载卢承庆只有一子吏部郎中卢谞,卢谞又有子滁州刺史卢郧和卢垣。卢垣之子卢幼临后为刑部郎中。</p>
微信扫码关注觅知友网
中文名卢承庆
别名字子馀,号幽忧子
国籍大唐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幽州范阳(今河北涿郡)
出生日期公元595年
逝世日期公元670年
职业宰相
典故宠辱不惊
<h2><strong>生平</strong></h2><p>卢承庆生于隋文帝年间的595年,幽州人氏。他的祖父卢思道是隋朝要员。隋炀帝末年大将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时,卢承庆之父卢赤松任河东令,先前就认识李渊,李渊兵到后立刻投降,成为李渊的僚属。李渊建立唐朝后称唐高祖,封卢赤松为范阳郡公。卢承庆相貌英俊,仪态大方,博学有才。他年幼时,父亲去世,他继承了范阳郡公的爵位。</p><p>唐太宗继位初期,卢承庆任秦州参军,一次入朝奏报河西军情,说得很清楚,太宗称奇,升他为考功员外郎,后又数次升迁至民部侍郎。一次,太宗问及历代户口之事,卢承庆对以夏朝、商朝乃至北周、隋朝的人口增减,太宗再次表示赞赏,不久让他兼任检校兵部侍郎,知五品选。卢承庆不接受,认为选官是尚书的职责,自己不能越权,但太宗没有答应,说:“朕相信你,你为什么不相信你自己呢?”后来卢承庆又历任雍州别驾、尚书左丞。</p><p>649年唐太宗驾崩,唐高宗继位。由于权相褚遂良诬告,卢承庆被贬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褚遂良又指控卢承庆在雍州时失职,卢承庆又被贬为简州司马。一年后,卢承庆转任洪州长史。高宗幸汝州温泉,擢升卢承庆为汝州刺史,不久又召他回京任光禄卿。657年,大将苏定方击破西突厥,俘获其可汗阿史那贺鲁,高宗派卢承庆去西突厥把西突厥的土地分给两位忠于唐朝的西突厥王子兴昔亡可汗阿史那弥射和继往绝可汗阿史那步真,又命卢承庆和两位王子给各部首领封官。</p><p>659年,在度支尚书任上的卢承庆被授参知政事衔,为实质宰相。同年,因涉嫌谋反被流放的前宰相国舅长孙无忌进一步遭到指控,卢承庆和其他宰相李勣、许敬宗、辛茂将、任雅相奉命调查。其中许敬宗是武皇后的党羽,也是调查的发起者。长孙无忌最终被迫自杀。当年,卢承庆被授予高一级的宰相衔同中书门下三品。但在660年,他就因为对度支事务处理不当被免官,改任润州刺史,后又迁雍州长史,授银青光禄大夫。669年,他又被任为刑部尚书,不久即告老请求退休。高宗批准了,授他金紫光禄大夫衔。</p><p>670年,卢承庆卒,赠幽州都督,谥号“定”。临终时,他对儿子们说:“死生至理,亦犹朝之有暮。吾终,敛以常服;晦朔常馔,不用牲牢;坟高可认,不须广大;事办即葬,不须卜择;墓中器物,瓷漆而已;有棺无椁,务在简要;碑志但记官号、年代,不须广事文饰。” </p><h2><strong>史载</strong></h2><h3><strong>《新唐书·卢承庆传》</strong></h3><p>卢承庆,字子馀,幽州涿人。父赤松,为隋河东令,与高祖稚故。闻兵兴,迎见霍邑,拜行台兵部郎中。承庆美仪矩,博学而才,崇德尚俭,少袭爵。贞观初,为泰州参军,入奏军事,太宗伟其辩,擢考功员外郎。累迁民部侍郎。帝问历代户版,承庆叙夏、商至周、隋增损曲折,引据该详,帝嗟赏。俄兼检校兵部侍郎,知五品选,辞曰:“选事在尚书,臣掌之,为出位。”帝不许,曰:“朕信卿,卿何不自信?”历雍州别驾、尚书左丞。高宗永徽时,坐事贬简州司马。阅岁,改洪州长史。帝将幸汝汤泉,故拜汝州刺史。显庆四年,以度支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坐调非法,免。俄拜润州刺史,拜刑部尚书,以金紫光禄大夫致仕,卒。临终,诫其子曰:“死生至理,犹朝有暮。吾死,敛以常服,晦朔无荐牲,葬勿卜日,器用陶漆,棺而不椁,坟高可识,碑志著官号年月,无用虚文。”赠幽州都督,谥曰定。初,承庆典选校百官,有一官督漕运,遭风失米,承庆考之曰:“监运损粮,考中下。”其人容色自若,无言而退。承庆重其雅量,改注曰:“非力所及,考中中。”既无喜容,亦无愧词。承庆嘉之,又改曰:“宠辱不惊,考中上。”其能著人善,类此。 </p><p><b>翻译</b></p><p>卢承庆,字子馀,是幽州涿县人。其父名赤松,曾做过隋朝的河东县令,与唐高祖李渊素来是故交。卢赤松听说高祖兴兵反隋,在霍邑迎见(高祖),授官行台兵部郎中。卢承庆容貌俊美,仪态大方,学识渊博而有才能,很小就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唐太宗贞观初年,卢承庆任秦州参军时,入朝奏报军事情况,太宗认为他辩才杰出,提升为考功员外郎,又数次升迁至民部侍郎。太宗问起历朝的户籍情况,卢承庆完整叙述了从夏、商到(北)周、隋间各个朝代这方面增损变化的复杂情况,他引经据典,所知甚详,太宗不由感叹且赞赏他。不久兼任了检校兵部侍郎,掌管五品官员的选拔。卢承庆辞让说:“官员选拔是尚书的事情,如由我掌管,将超出我的职位权限。”太宗不允许他推辞,说:“我相信你,你有什么不能相信自己的?”后来卢承庆又任过雍州别驾、尚书左丞等官职。唐高宗永徽年间,因事获罪被贬为简州司马,一年后改任洪州长史。高宗要驾临汝汤泉,所以又授官卢承庆为汝州刺史。(高宗)显庆四年,卢承庆以度支尚书的身份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官职)。又因不合规定调动官吏而被罢免。不久被授官润州刺史,后又为刑部尚书。以金紫光禄大夫的官职辞官归居。卢承庆临终前告诫儿子说:“生死是人生的常理。就象有清晨就有黄昏一样。我死后用平常的服饰装殓,月底、月初不要杀牲祭奠,下葬时也不用占卜吉日,用陶器陪葬就行了。棺材就用木制的,坟墓高到可以辨认(即可),墓志上只要写明所任官职、生卒年月,不用那些虚浮夸耀的言词。”卢承庆死后朝廷追赠幽州都督一职,谥号为“定”。当初,卢承庆掌管选拔考核百官,有一个督办漕运的官员因遇大风而损失漕运米粮,卢承庆考定为:“督漕运却损失粮食,评为中下等。”那人脸色自若,不辩解就退去了。卢承庆欣赏那人有宽洪的气度,改批注为:“天灾不是凭借个人的力量所能避免的,评为中中等。”那人仍既没有高兴的神采,又没有惭愧的言词。卢承庆对他很赞许,又改批注为:“宠辱不惊,评为中上等。”卢承庆能表彰别人的优点,(就)像这样。</p><h3><strong>《旧唐书·卢承庆传》</strong></h3><p>卢承庆,幽州范阳人。隋武阳太守思道孙也。父赤松,大业末为河东令,与高祖有旧,闻义师至霍邑,弃县迎接,拜行台兵部郎中。武德中,累转率更令,封范阳郡公,寻卒。
承庆美风仪,博学有才干,少袭父爵。贞观初,为秦州都督府户曹参军,因奏河西军事,太宗奇其明辩,擢拜考功员外郎。累迁民部侍郎。太宗尝问历代户口多少之数,承庆叙夏、殷以后迄于周、隋,皆有依据,太宗嗟赏久之。寻令兼检校兵部侍郎,仍知五品选事。承庆辞曰:「选事职在尚书,臣今掌之,便是越局。」太宗不许,曰:「朕今信卿,卿何不自信也?」俄历雍州别驾、尚书左丞。
永徽初,为褚遂良所构,出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遂良俄又求索承庆在雍州旧事奏之,由是左迁简州司马。岁余,转洪州长史。会高宗将幸汝州之温汤,擢承庆为汝州刺史,入为光禄卿。显庆四年,代杜正伦为度支尚书,仍同中书门下三品。寻坐度支失所,出为润州刺史,再迁雍州长史,加银青光禄大夫。
总章二年,代李干佑为刑部尚书,以年老请致仕,许之,仍加金紫光禄大夫。三年,病卒,年七十六。临终诫其子曰:“死生至理,亦犹朝之有暮。吾终,敛以常服;晦朔常馔,不用牲牢;坟高可认,不须广大;事办即葬,不须卜择;墓中器物,瓷漆而已;有棺无椁,务在简要;碑志但记官号、年代,不须广事文饰。”赠幽州都督,谥曰定。 </p><h2><strong>典故</strong></h2><p>卢承庆任考功员外郎时,有一个监督漕运的官员因遭遇大风丢了粮食,卢承庆给他评为中下。这名官员神色自若,一言不发退下了。卢承庆看重他的气量,说“遭遇大风不是你所能阻止的”,改评为中中。这名官员既没有表现出高兴的样子,也没有表达惭愧。卢承庆对他的反应表示赞赏,又说他“宠辱不惊”,评为中上。这是卢承庆能表彰别人的优点。</p><h2><strong>评价</strong></h2><p><b>李笠翁评价</b></p><p>李笠翁曰:“卢承庆之屡易判语,乃出于怜才热肠,然心可佳,而事不可法,虑开后世展转之门也。”几有自通贿赂而易下考为中、中考为上者,皆曰:“我欲为卢承庆耳。”是知公者即私之门,利者即弊之窦也。无论私弊不可为,即示公兴利之事,亦不得擅创于成法之外耳。(李渔《笠翁别集》)</p><p><b>翻译</b></p><p>李渔说:“卢承庆几次更改考评,是出于怜惜人才的好意。但他的心意虽值得嘉奖,行为却不可效仿,考虑到恐怕会让后世人士大开反复无常的风气。凡是那些因为受贿而改‘下等’为‘中等’、‘中等’为‘上等’的人,都会说:‘我打算做卢承庆罢了。’这就是把执掌的公事变为私利之门了,而私利正是徇私舞弊的根结所在。不要说徇私舞弊的事情不能做,即使是为大众兴办有利的事业,也不能在规定的法制之外随便行事啊。”</p><h2><strong>家庭</strong></h2><h3><strong>弟</strong></h3><p>卢承恩</p><p>卢承悌</p><p>卢承基</p><p>卢承业</p><p>卢承泰</p><p>卢承礼</p><p>卢承福</p><h3><strong>妻</strong></h3><p>范氏</p><h3><strong>子孙</strong></h3><p>卢景祚</p><p>卢景裕</p><p>《新唐书卷七十三·表第十三·宰相世系三(卢氏)》则载卢承庆只有一子吏部郎中卢谞,卢谞又有子滁州刺史卢郧和卢垣。卢垣之子卢幼临后为刑部郎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