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知友官网
会员登录免费注册
天津市 [切换城市]
中文名关 银屏
外文名Guan Yinping
别名关三小姐,关凤
民族汉
主要成就随诸葛亮平南蛮
父关羽
夫李遗
逝世地建宁俞元(今云南澄江)
<h2><strong>历史原型</strong></h2><p>三国时期,孙权欲以己子娶关羽之女以结为亲家,不料被关羽“虎女安能配犬子乎”所拒。《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也有这段情节。这个关羽的女儿据民间传说所言就叫关银屏,通称关三小姐。在传说中,关银屏后来嫁与李恢之子。</p><h2><strong>民间传说</strong></h2><h3><strong>传说之一</strong></h3><p>关云长的三女儿叫关银屏,关银屏生得美丽聪慧,十八岁就学得一身武艺,东吴曾派人向关家求过亲,关三</p>小姐不同意。后因荆州失守,关云长被害,关银屏怀着为父报仇、为国雪恨的志愿逃到成都,住在刘备身边。过了几年后,南方的地方势力作乱,抗拒蜀汉,诸葛亮南征时,启用了俞元(今澄江)的李恢共同南征平叛,同时亲自作媒,把关银屏许配给李恢的儿子李遗为妻。关银屏想到平叛是为了巩固国家安全,便答应了这门亲事,并随李恢父子南征。<p>关银屏随李恢父子南征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战争结束后,在俞元住了下来。一直和俞元人民相处得很好,还亲自教俞元人民纺织、耕种,教俞元人民读书识字。大家都很敬重她,都称她为 " 关三小姐 " 。</p><h3><strong>传说之二</strong></h3>澄江·阳宗镇还有关于关银屏的传说。相传关银屏是关羽的女儿,民间称她为关三小姐,她嫁给李恢的儿子李遗。南中雍叛蜀时,诸葛亮派李恢率兵讨伐,并命关索、李遗、关银屏为先锋。关银屏将关索的妻子鲍三娘、王桃、王悦、花中秀(即<b>花鬘</b>)等都编入自己带领的女兵营中,从建宁(今曲靖)一直打到盘江之西,攻下了俞元(今澄江)。在攻打俞元时,关银屏用了诸葛亮教她的“七星阵”“叮当阵”打了胜仗。占后,她在俞元练兵并教耕植、烹调。县城南边有金莲山,上有关银屏与李遗的合葬墓,城东有“三组塘”,塘畔有李氏祠,是李恢的家庙。澄江人民每年都要在三组塘边唱戏,在李家祠敬香。<h3><strong>传说之三</strong></h3><p>东吴孙权曾派人为子向关帝求亲,就知关帝有一女,其名叫银屏(娥)。传说关帝将女儿托付刘备,刘备临终时,还特别要诸葛亮善待银屏。诸葛亮把她当作自己女儿,成年後将她许配给李恢之子李遗。後来诸葛亮南征,李恢父子同行,平定南中後,留下李恢父子坐镇,银屏即随夫在南中俞元住下。传说,云南澄江县还有她的坟墓和「梳妆台」遗址。</p><h3><strong>传说之四</strong></h3>有一年,关羽家生了个三姑娘。张飞去贺喜,见孩子眼睛晶晶亮,简直会说话;小嘴殷殷红,吐音似弹琴;面孔粉嫩嫩,活象刚出水的芙蓉。张飞十分喜爱,乘兴给取了个名字,叫银屏,还把自己一颗珍藏多年的珍珠送给了她。这颗珍珠来历不凡,原来缀在吕布戴的紫金冠外,有馒头那般大(馒头一词源自诸葛亮南征孟获,度沪水时祭奠亡灵而来,馒头被当做代替人头的祭品,所以最初的馒头应当是人头大小,所谓“蛮头”是也。),珍奇非常:黑夜会放光,平日能辟邪;冬天可取暖,夏天能避暑。张飞战吕布时夺了这颗明珠,一直把它当作传家宝。原想传给儿子,怕人家说他自私;又想送给阿斗,嫌他有点稀里糊涂;今日看到关羽的姑娘,心里一喜,就给她了。<p>关银屏得了这颗明珠,果然越长越好看,越来越聪明。成人之后,不光模样儿更俊,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远近的人们哪个不是既爱她的才貌双全,又慕她家门高户大。所以上门求婚说亲的,从早到晚没有断过线,门槛都要踏平了。</p><p>孙权正要给儿子选媳妇,自然也首先想到了关银屏。他让人带上厚礼,到荆州去拜见关羽,要求结成亲家。不料想竟是火炉碰到水缸,关羽说:"虎女焉配犬子!"一怒,把来人赶走了。</p><p>孙权丢了脸,岂能甘心,发誓说:"破他荆州城,夺来关银屏!"关银屏听到这个消息,暗暗责备父亲不该意气用事,恶语伤人,引起刀兵。可是却又不便说出口来,只好在背后叫苦。她想赶早让诸葛亮知道此事,请他帮忙想个好办法,免得出什么事。于是便借口要探望刘备和张飞,匆匆离开荆州,入川去了。所以后来关羽失荆州,走麦城,全家遭难,她却独独幸免了。人们都称赞她聪明、果断,说:"尽管破了荆州城,还是走了关银屏!"</p><p>没有爹娘的孩子特别叫人疼。刘备把关银屏当成亲生女儿,留住在宫里边,餐餐都摆满了山珍海味,让她吃。银屏望着这些东西直流泪,说:"家仇未报,无心享福。"硬是谢绝了,只肯吃糠咽菜度光阴。</p><p>张飞也把银屏当成亲女儿,三天一去看,五天一去瞧,经常送些绫罗绸缎让她穿,银屏望着这些东西直流泪,说:"国恨未消,无心装扮。"硬是谢绝了,只肯穿粗棉大布做的衣服。</p><p>刘备、张飞都心酸,强忍着流泪规劝她:"死人无法再活了,活人还得往前过,年轻人的日子多得很,你要强打起精神来,读诗书,做针线!"银屏却说:"诗书难报仇,针线难雪恨啊,我要弃文习武弄刀枪!"</p><p>刘备、张飞都很感动,便答应了,请来赵云做她的老师。老师教的认真,学生学的刻苦,她早晨披星星,练出一身汗;晚上戴月亮,滚得一身泥;冬天练三九,哪怕天寒地冻;夏天练三伏,不避酷暑炎热。到底功夫不负有心人,毕竟名师出高徒,不久,关银屏就练出了一身好武艺。</p><p>这一年,诸葛亮准备亲自领兵南征,但是他心里明白,强龙难压地龙蛇,单凭武力固然可以威震一时,却不能长治久安。</p><p>朝里有一个大臣,名叫李恢,原是南中俞元(即澄江)人。他识大体,顾全局;过去,和家乡人相处很和睦;如今,把那里的骚扰看作鱼翻塘、马炸群,痛心疾首,茶饭无心。诸葛亮看中了他的品德和见识,举荐他随自己一道领兵南征。又知道他有个儿子,名叫李遗,也是百里挑一的好人才,便亲自出面做媒,与银屏成亲。风声传出去,朝廷内外都成了一锅滚开水,纷纷劝阻银屏说:"蛮夷之地很荒凉,太苦寒,凤凰可不该落到刺巴林里边呀!"</p><p>银屏心里咚咚跳,当时心里也乱成了一团麻,可是她梳子梳,篦子篦,终于理出了头绪,回答说:"医病就得吃苦药。国难当头,我能袖手旁观,只顾自己吗?"</p><p>人们又提醒她:"嫁鸡随鸡飞,嫁狗跟狗走。要是在俞元安了家,千里迢迢,山阻水隔,你只有梦中才会重返家乡,哪里还能去报自己的家仇国恨呀?"</p><p>"原来的家仇国恨,好像前宅失盗,眼下的南方骚扰,好比后院起火。把火扑灭了,再化敌为友,不是更有利于捉强盗吗?诸葛丞相看得清楚,想得周到,这门亲事我认了。"</p><p>人们听了她的话,越发敬佩她。在她出嫁南去的那天,举国上下张灯结彩,男女老少齐来送行。</p><p>后来,银屏和李恢、李遗父子,帮助诸葛亮南征,立下了汗马功劳。诸葛亮回蜀以后,她就随着李恢在俞元住了下来,一直和当地百姓相处很好。她亲自教他们耕种、纺织、读书,和他们常来常往,亲如一家。大家都很尊敬她,称呼她为"关三小姐"。</p><p>她有时也很想念故乡,却又舍不得离开当地的百姓,便每天赶早起床,登上金莲山的山坡,一边朝北方远望,一边梳理晨妆。后来这个地方,就叫做"梳妆台"了。</p><p>她死了以后,远近的百姓披麻戴孝,把她同那颗随身携带了一生的明珠,一起埋葬在梳妆台附近。还在关三小姐墓的墓碑上,刻了一副对联:</p><p>有骨人间藏,万古香馨金莲土;</p><p>谁请天上去,一家同在斗牛宫。</p><p>据说那颗明珠至今还深埋在金莲山,所以山头上常常闪闪放光。</p><h2><strong>名字由来</strong></h2>相传关三小姐出生时,张飞去贺喜,见孩子长得粉嫩嫩、非常可爱,十分欢喜,乘兴给取了个名字,叫银屏,还把一颗珍藏多年的宝珠送给她作礼物。<p>这颗宝珠珍奇异常:黑夜里会发光,平时能避邪,冬天可取暖,夏天能驱暑,还能逢凶化吉,给人带来好运。神奇的宝珠来历不凡,它原是镶在吕布的紫金冠上的,白门楼吕布被擒,张飞硬从吕布头上夺过来,把它当作传家宝。他曾经想过把它献给阿斗,但又嫌阿斗软弱无能不争气,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后来想著还是传给自己的儿子,儿子再传给孙子,在张家一代一代传下去,让子子孙孙家运昌盛,蒸蒸日上。不过见了关羽的三姑娘,心中一喜,觉得自己是做三叔的,该给小侄女一个好的见面礼,便不假思索,喜眉笑眼地把宝珠给了关银屏。</p><p>关银屏从小聪敏伶俐,而且很有个性,关羽十分钟爱,聘请教师教她读书,自己有空时也教她学习武艺。由于她经常得以摩挲那神奇的宝珠,果然越长越美丽,越长越聪明。成人之后,不仅模样儿俊俏,活像刚出水的芙蓉,琴棋书画也样样精通,远近的人们都夸她才貌双全。上门求婚说亲的人,从早到晚没有断过,她家门槛都要给踏平了。</p><p>荆州失陷时,关羽一家人被乱军冲散。关兴寻不见母亲,只好保护著妹妹银屏来成都,去找刘备、张飞。失去父母和大哥,关银屏忧心悲切,几次哭得昏厥过去。刘备非常疼爱她,把她当成亲女儿,留在宫里住,下令御厨餐餐供应山珍海味,让她吃得有滋有味,吃得热热络络,五脏六腑都活起来,以解除心灵的痛苦。可是,银屏吃不下咽不进,她对刘备说:「家仇未报,无心享福。」只肯吃糠咽菜度光阴。张飞觉得银屏怪可怜的,三天两头去看她,经常送些绫罗绸缎让她做时兴漂亮的衣服穿,但她望著这些东西直流泪,说:「国恨未消,无心妆扮。」只肯荆钗布裙,不肯穿著绸缎、梳妆打扮。刘备、张飞见了都心酸,强忍住眼泪规劝她:「死人无法再活了,活人还得往前过。你要强打起精神来,读些诗书,做些针线活,借以排遣心中的愤恨。」银屏却说:「诗书难报仇,针线难雪恨,我要习武弄刀枪,也上前线去打仗!」她小时虽然也跟著父亲学了点武艺,但父亲因忙于征战,也没教会她多少招数,而且早已生疏,于是她决心要从头学会真正的杀敌本领,为父母、兄长报仇。</p><p>刘备、张飞都很感动,答应了她的要求,请来赫赫有名的虎将赵云做她的老师,教她练功习武。老师教得很认真,银屏学得很刻苦。她早晨披星星,练出一身汗;晚上戴月亮,滚得一身泥;冬天练三九,不怕天寒地冻;夏天练三伏,不避酷暑炎热。到底功夫不负有心人,,关银屏终于练就一身好武艺。</p><p>建兴三年(公元二二五年),刘备去世,南中大姓雍闓、孟获起兵反叛。南中是蜀汉南部地区四个郡,即越嶲郡(今四川省西昌地区)、牂牁郡(今贵州西北部和云南东部地区)、建宁郡(今云南中部地区)、永昌郡(今云南西部地区)。这里居住著多种少数民族。曾在此地称霸的豪族大姓雍闓利用当地的民族矛盾,串通彝族首领孟获起兵反蜀,想霸占南中,自立为王。南中一旦失去,蜀汉将失去一半的地盘,形势异常严重。因此,诸葛亮决定亲自领兵南征。关银屏闻知,即刻去找诸葛亮,说:「叔叔……啊,不,丞相,我要随你出征。」诸葛亮见她明白地提出要求,心中很高兴,但表面上不作声色,却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她说:「蛮夷之地很荒凉,太苦寒,凤凰可不该落到刺巴林里边呀!」关银屏毫不退缩,神情坚定地说:「为亲人报仇,为蜀汉尽力,哪怕山阻水隔、荆棘载途,您们去得,我也去得!」诸葛亮敛住笑容,目光严峻地盯住银屏,问道:「你可知道,我们这次出征,不是去打东吴,而是去南方平息叛乱啊?」关银屏毫不含糊地回答道:「国难当头,我岂能袖手旁观?还分什么东南西北?」诸葛亮正色地接著问:「你说说看,为什么?」关银屏想了想,说:「原来的家仇国恨,好像前宅失盗;眼下的南方骚扰,好比后院起火。把后院的火扑灭了,不是更有利于前宅打强盗、捉强盗吗?」诸葛亮见她报国心切,终于答应让她随军出征。</p><p>答应了关银屏的要求,诸葛亮凝思片刻,想起了李恢的儿子李遗(音卫,又作「蔚」)。李恢为庲降都督(统领南中诸郡,初治南昌县,今云南省镇雄县;后移治平夷县,今云南省富源县)、兼交州(治龙编,今越南河内东)刺史,建宁郡(治味县,今云南省曲靖县)俞元县(今云南省澄江县)人。他才学出众,胆略过人,在刘备初建蜀汉政权时,曾到汉中郡联系结交西凉名将马超,使之归顺刘备,使刘备得一员智勇双全的虎将。后来统领南中诸郡,虽远离蜀地二千余里地,却能独当一面,讲究策略,积极开展工作,做到刚柔相济,使当地各民族相处得很和睦,为蜀汉屡建功勋。如今见南中地区豪族雍闓、高定和夷人头目孟获等人举兵反叛,他痛心疾首,茶饭无心。也许是受了李恢的影响,诸葛亮准备出征时曾经反覆想过,强龙难压地头蛇,单凭武力固然可以威震一时,却不能长治久安;用兵之道,当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因此,他非常欣赏李恢这样的既熟悉南方地理情况和南蛮生性行检,又识大体、顾全局、有见识的大吏,特别举荐他随自己一道领兵南征。</p><p>李恢儿李遗(蔚)也是百里挑一的好人才,一听到南中地区发生骚乱的消息,便和关银屏一样,坚决要求随军出征。诸葛亮心想,一对少男少女堪称志同道合,何不乘此出征之机,玉成此事,让银屏这没有爹娘的孩子深入不毛之地,也有人时时在身边相伴、相护。于是,他亲自出面做大媒,让关银屏和李遗(蔚)结百年之好。赵云自然也深表赞同。成亲那天,他送给银屏一口宝剑,作为礼物。这口宝剑叫「青釭剑」,原是曹操的。曹操有两口宝剑,一叫「倚天剑」,一叫「青釭剑」。倚天剑,曹操自己带著;青釭剑,则由背剑大将军夏侯恩背著,随时跟在曹操身边,以防不测。赵云在长湙坡刺死夏侯恩,夺得青釭剑。这青釭剑是天下稀有之物,削铁如泥,锋利无比。关银屏收下这礼物,心中十分欢喜。</p><p>这年春三月,诸葛亮领兵由成都出发,循岷江而下,经武阳(今四川彭山县双江镇)至僰道(今四川宜宾),然后分三路进军:诸葛亮亲领西路军向越嶲(今四川西昌市东)进攻,从西面攻打高定的叛军;巴西人马忠率领东路军,从东南方面攻打牂牁(今贵州贵阳市附近);李恢率领中路军进攻雍闓、孟获盘踞的建宁郡(今云南曲靖、沾益一带)。关银屏怀带张飞送她的宝珠,背负赵子龙送她的青釭剑,与丈夫李遗(蔚)一道,随李恢向建宁挺进。</p><p>崇山狭谷之中,多为瘴疠之地,道路狭窄,毒蛇恶蝎很多,而且一到黄昏,琗瘴大起,行军作战十分危险。幸亏关银屏执有宝珠,可以驱琗瘴、逐蛇蝎,使部队能够比较顺利地翻山越谷,往南前进。</p><p>一日,天气特别炎热,军士们汗流浃背,干渴难耐,见到一潭清水,便争相去喝。可喝后不久,纷纷头晕目眩,倒在地上。这是怎么回事呀?找了个当地老人来问,方知这一带山中湿热得厉害,附近山上很多鸟兽常年在水潭边上吃喝、栖息,粪便都拉在水中,潭水因而染毒,人喝了中毒,头晕目眩,甚至会变成哑巴,严重的还会很快死去。询问有什么办法解救。老人说,百多里外万安溪边长著一种草,名叫「薤叶芸香」,口含一叶便可解毒。可是,眼下一时摘不到「薤叶芸香」,怎么办?关银屏情急智生,拿宝珠放在一个中毒军士的嘴唇上沾了沾,这个军士的嘴唇便微弱地翕张,煞白的脸慢慢转红润,苏醒过来了。「哦,有救了,有救了!」李恢、李遗和身边的将领们都张嘴舒出一口气。关银屏的宝珠,将一个个中毒昏迷的军士都唤醒了。部队稍事整顿,便继续前进。</p><p>按照原定的进军路线,中路军一路节节胜利,很快便直逼滇池坝子(即滇池县,今云南省晋宁县东)。不料,建宁郡的反军突然纠合了许多县的人马,大规模集结,把李恢的部队团团围困住。李恢的人马不及敌人的一半,又没有得到其它两路军的消息,情况十分危急。关银屏很聪明,建议李恢用个计策,假意派人对反军说,蜀军主帅和其中一些人都是建宁人,离开家乡很久了,今天才得以返回故乡,眼下部队粮草已经用完,打算撤退,但不能溃逃回四川去,那是要被问斩的,因此左右为难,也想和反军共同谋划反蜀。</p><p>反军听了,信以为真,包围懈怠松弛下来。李恢立即率军出击,冲破敌人的包围。关银屏紧跟在后,挥舞著青釭剑,但见寒光上上下下闪动,鲜血一路横流。杀出重围后,中路军转败为胜,把反军一直追到南盘江边,与诸葛亮所率军队的声势连在一起</p><p>南方平定后,李恢因军功最多,被封为汉兴(今云南省建水县)亭侯,加封安汉将军,出任建宁太守,负责治理南中七郡的重任。关银屏和她的丈夫李遗也被诸葛亮派回李恢的老家南中俞元(即今云南澄江)除暴安良,巩固蜀汉的后方。建兴九年(公元二三一年),李恢去世,李遗继承父亲的爵位,继任建宁太守,关银屏始终协助丈夫工作。南中地区远离蜀汉统治中心,土地贫瘠,多山区,多瘟疫,交通不便,文化落后,很多地方仍处于蛮荒时期,经济尤其落后,尚不知种植桑麻五谷,无怪乎诸葛亮称之为「不毛之地」。关银屏时时牢记诸葛亮「攻心为上」的叮咛,跟当地百姓和睦相处,亲自教他们耕种、纺织、读书,将蜀汉发达的文明物质带到了这「不毛之地」,促进了这些地区的文明进步。</p><p>关银屏有时也很想念自己的家乡,想念成都,却又舍不得离开南中、俞元的百姓,便每天赶早起床,登上俞元东南面的金莲山的山坡,一边朝北方眺望,一边梳理晨妆。后来这个地方,就叫做「梳妆台」。</p><p>南中地区的百姓对关银屏非常尊敬,亲切地称呼她为关三小姐。关三小姐死后,远近各民族的男女老幼披麻带孝,把她同她那两件宝物——宝珠和青釭剑一起埋葬在梳妆台附近。据说,在天气晴朗的夜晚,金莲山山头上常常闪闪发光,那是关三小姐和她的宝物在显灵,见者会获吉运。</p><p>在本文刚刚写完的时候,一位老家在云南昆明的朋友告诉笔者,云南澄江县右所镇旧城村东南面金莲山上的那座关银屏古墓,是关银屏和她的丈夫李遗的合葬墓,是云南玉溪市(澄江县归玉溪市管辖)政府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传说,墓中的两件宝物已被盗贼偷走。盗贼离开俞元的时候不敢走陆路,因为出俞元的每个关口都有关银屏的弟弟关索(关羽的第三子)的庙宇。关索已经成了大神,谁敢把关三小姐的宝物带走?盗贼走水路,结果在澄江县西南面的抚仙湖上,船翻了,盗贼淹死,两件宝物沉入抚仙湖中。</p><h2><strong>家族资料</strong></h2>曾祖父:关审<p>祖父:关毅</p><p>父:关羽</p><p>母:胡氏</p><p>兄:关平 【三国演义中为义兄】</p><p>兄:关兴</p><p>弟:关索</p><p>夫:<b>李遗</b>(因为“遗”是多音字又因民间传说的口头传承其名字被误传为“李蔚”)</p><p>公公:李恢</p><h2><strong>关银屏墓</strong></h2><p><b>关银屏墓</b>又称“<b>关三小姐墓</b>”</p>澄江坝子东山脚的旧城金莲山靠西南方向,有一冢看上去很平常的墓,墓前有一用大石围砌的平台,拾级上台阶,就可见墓上有一块高约四尺、宽两尺多的石碑,碑的两侧镌刻着一副墓联:<p>墓近圣人宫,父女相睽祗数武;</p><p>神游荆襄界,魂魄长恨于千秋。</p><p>墓碑中央镌刻有:"汉忠臣兴亭侯子李蔚(当为遗)、寿亭侯女关氏三姐之墓"的碑文。并有"宣统二年三月,阁邑士庶敬立"的落款。</p><p>据当地老人们回忆,过去墓尾还有一副墓联云:</p><p>有骨人间藏,万古香馨金莲土,</p><p>随君天上去,一家同住斗牛宫。</p><p>这冢墓就是蜀汉兴亭侯、澄江人李恢之子李遗与汉寿亭侯关羽的三女儿关银屏结为夫妻,他们死后,家乡人民为他俩建立的合葬墓,但民间一直只称关三小姐墓。他们还有很多的英雄事迹一直流传在民间。</p><p><b>相关传说</b></p><p>拉弓不射回头箭,板上钉钉再回脚,自有昭君常作伴,喜唱苏武牧羊歌。</p><p>关三小姐在俞元也常常想念自己的故乡,但又舍不得离开爱她的俞元人民,便在每天早起登上金莲山,一边仔细梳洗晨妆,一边遥望故乡。后来这个地方就叫关三小姐梳妆台,至今此地地名一直仍叫"梳妆台"。</p><p>关三小姐在俞元逝世后,远近的人们都披麻戴孝,大家掉着泪水把她送到她喜欢遥望的梳妆台附近安葬。以后人们一代又一代地为她垒坟,每年清明节就来祭奠扫墓。直到现在关三小姐和李遗的合墓前,还有人烧纸,插香,表示永远的怀念。</p><h2><strong>登场作品</strong></h2><p>日本世嘉出品街机卡牌游戏《三国志大战》系列(初登场:《三国志大战2》)</p><p>中国台湾宇峻奥汀出品游戏《三国群英传》系列(初登场:《三国群英传7》,名为关凤)</p><p>日本光荣出品游戏《三国志》系列(初登场于PS2版《三国志11》)(《三国志12》)</p><p>日本光荣出品游戏《真·三国无双》系列(初登场:《真·三国无双7》,得意武器:双头锤,CV:三上枝织)</p><p>中国游卡桌游出品桌上游戏《三国杀》系列(武将编号:SP 014,技能:【血祭】、【虎啸】、【武继】)</p>
微信扫码关注觅知友网
中文名关 银屏
外文名Guan Yinping
别名关三小姐,关凤
民族汉
主要成就随诸葛亮平南蛮
父关羽
夫李遗
逝世地建宁俞元(今云南澄江)
<h2><strong>历史原型</strong></h2><p>三国时期,孙权欲以己子娶关羽之女以结为亲家,不料被关羽“虎女安能配犬子乎”所拒。《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也有这段情节。这个关羽的女儿据民间传说所言就叫关银屏,通称关三小姐。在传说中,关银屏后来嫁与李恢之子。</p><h2><strong>民间传说</strong></h2><h3><strong>传说之一</strong></h3><p>关云长的三女儿叫关银屏,关银屏生得美丽聪慧,十八岁就学得一身武艺,东吴曾派人向关家求过亲,关三</p>小姐不同意。后因荆州失守,关云长被害,关银屏怀着为父报仇、为国雪恨的志愿逃到成都,住在刘备身边。过了几年后,南方的地方势力作乱,抗拒蜀汉,诸葛亮南征时,启用了俞元(今澄江)的李恢共同南征平叛,同时亲自作媒,把关银屏许配给李恢的儿子李遗为妻。关银屏想到平叛是为了巩固国家安全,便答应了这门亲事,并随李恢父子南征。<p>关银屏随李恢父子南征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战争结束后,在俞元住了下来。一直和俞元人民相处得很好,还亲自教俞元人民纺织、耕种,教俞元人民读书识字。大家都很敬重她,都称她为 " 关三小姐 " 。</p><h3><strong>传说之二</strong></h3>澄江·阳宗镇还有关于关银屏的传说。相传关银屏是关羽的女儿,民间称她为关三小姐,她嫁给李恢的儿子李遗。南中雍叛蜀时,诸葛亮派李恢率兵讨伐,并命关索、李遗、关银屏为先锋。关银屏将关索的妻子鲍三娘、王桃、王悦、花中秀(即<b>花鬘</b>)等都编入自己带领的女兵营中,从建宁(今曲靖)一直打到盘江之西,攻下了俞元(今澄江)。在攻打俞元时,关银屏用了诸葛亮教她的“七星阵”“叮当阵”打了胜仗。占后,她在俞元练兵并教耕植、烹调。县城南边有金莲山,上有关银屏与李遗的合葬墓,城东有“三组塘”,塘畔有李氏祠,是李恢的家庙。澄江人民每年都要在三组塘边唱戏,在李家祠敬香。<h3><strong>传说之三</strong></h3><p>东吴孙权曾派人为子向关帝求亲,就知关帝有一女,其名叫银屏(娥)。传说关帝将女儿托付刘备,刘备临终时,还特别要诸葛亮善待银屏。诸葛亮把她当作自己女儿,成年後将她许配给李恢之子李遗。後来诸葛亮南征,李恢父子同行,平定南中後,留下李恢父子坐镇,银屏即随夫在南中俞元住下。传说,云南澄江县还有她的坟墓和「梳妆台」遗址。</p><h3><strong>传说之四</strong></h3>有一年,关羽家生了个三姑娘。张飞去贺喜,见孩子眼睛晶晶亮,简直会说话;小嘴殷殷红,吐音似弹琴;面孔粉嫩嫩,活象刚出水的芙蓉。张飞十分喜爱,乘兴给取了个名字,叫银屏,还把自己一颗珍藏多年的珍珠送给了她。这颗珍珠来历不凡,原来缀在吕布戴的紫金冠外,有馒头那般大(馒头一词源自诸葛亮南征孟获,度沪水时祭奠亡灵而来,馒头被当做代替人头的祭品,所以最初的馒头应当是人头大小,所谓“蛮头”是也。),珍奇非常:黑夜会放光,平日能辟邪;冬天可取暖,夏天能避暑。张飞战吕布时夺了这颗明珠,一直把它当作传家宝。原想传给儿子,怕人家说他自私;又想送给阿斗,嫌他有点稀里糊涂;今日看到关羽的姑娘,心里一喜,就给她了。<p>关银屏得了这颗明珠,果然越长越好看,越来越聪明。成人之后,不光模样儿更俊,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远近的人们哪个不是既爱她的才貌双全,又慕她家门高户大。所以上门求婚说亲的,从早到晚没有断过线,门槛都要踏平了。</p><p>孙权正要给儿子选媳妇,自然也首先想到了关银屏。他让人带上厚礼,到荆州去拜见关羽,要求结成亲家。不料想竟是火炉碰到水缸,关羽说:"虎女焉配犬子!"一怒,把来人赶走了。</p><p>孙权丢了脸,岂能甘心,发誓说:"破他荆州城,夺来关银屏!"关银屏听到这个消息,暗暗责备父亲不该意气用事,恶语伤人,引起刀兵。可是却又不便说出口来,只好在背后叫苦。她想赶早让诸葛亮知道此事,请他帮忙想个好办法,免得出什么事。于是便借口要探望刘备和张飞,匆匆离开荆州,入川去了。所以后来关羽失荆州,走麦城,全家遭难,她却独独幸免了。人们都称赞她聪明、果断,说:"尽管破了荆州城,还是走了关银屏!"</p><p>没有爹娘的孩子特别叫人疼。刘备把关银屏当成亲生女儿,留住在宫里边,餐餐都摆满了山珍海味,让她吃。银屏望着这些东西直流泪,说:"家仇未报,无心享福。"
硬是谢绝了,只肯吃糠咽菜度光阴。</p><p>张飞也把银屏当成亲女儿,三天一去看,五天一去瞧,经常送些绫罗绸缎让她穿,银屏望着这些东西直流泪,说:"国恨未消,无心装扮。"
硬是谢绝了,只肯穿粗棉大布做的衣服。</p><p>刘备、张飞都心酸,强忍着流泪规劝她:"死人无法再活了,活人还得往前过,年轻人的日子多得很,你要强打起精神来,读诗书,做针线!"银屏却说:"诗书难报仇,针线难雪恨啊,我要弃文习武弄刀枪!"</p><p>刘备、张飞都很感动,便答应了,请来赵云做她的老师。老师教的认真,学生学的刻苦,她早晨披星星,练出一身汗;晚上戴月亮,滚得一身泥;冬天练三九,哪怕天寒地冻;夏天练三伏,不避酷暑炎热。到底功夫不负有心人,毕竟名师出高徒,不久,关银屏就练出了一身好武艺。</p><p>这一年,诸葛亮准备亲自领兵南征,但是他心里明白,强龙难压地龙蛇,单凭武力固然可以威震一时,却不能长治久安。</p><p>朝里有一个大臣,名叫李恢,原是南中俞元(即澄江)人。他识大体,顾全局;过去,和家乡人相处很和睦;如今,把那里的骚扰看作鱼翻塘、马炸群,痛心疾首,茶饭无心。诸葛亮看中了他的品德和见识,举荐他随自己一道领兵南征。又知道他有个儿子,名叫李遗,也是百里挑一的好人才,便亲自出面做媒,与银屏成亲。风声传出去,朝廷内外都成了一锅滚开水,纷纷劝阻银屏说:"蛮夷之地很荒凉,太苦寒,凤凰可不该落到刺巴林里边呀!"</p><p>银屏心里咚咚跳,当时心里也乱成了一团麻,可是她梳子梳,篦子篦,终于理出了头绪,回答说:"医病就得吃苦药。国难当头,我能袖手旁观,只顾自己吗?"</p><p>人们又提醒她:"嫁鸡随鸡飞,嫁狗跟狗走。要是在俞元安了家,千里迢迢,山阻水隔,你只有梦中才会重返家乡,哪里还能去报自己的家仇国恨呀?"</p><p>"原来的家仇国恨,好像前宅失盗,眼下的南方骚扰,好比后院起火。把火扑灭了,再化敌为友,不是更有利于捉强盗吗?诸葛丞相看得清楚,想得周到,这门亲事我认了。"
</p><p>人们听了她的话,越发敬佩她。在她出嫁南去的那天,举国上下张灯结彩,男女老少齐来送行。</p><p>后来,银屏和李恢、李遗父子,帮助诸葛亮南征,立下了汗马功劳。诸葛亮回蜀以后,她就随着李恢在俞元住了下来,一直和当地百姓相处很好。她亲自教他们耕种、纺织、读书,和他们常来常往,亲如一家。大家都很尊敬她,称呼她为"关三小姐"。</p><p>她有时也很想念故乡,却又舍不得离开当地的百姓,便每天赶早起床,登上金莲山的山坡,一边朝北方远望,一边梳理晨妆。后来这个地方,就叫做"梳妆台"了。</p><p>她死了以后,远近的百姓披麻戴孝,把她同那颗随身携带了一生的明珠,一起埋葬在梳妆台附近。还在关三小姐墓的墓碑上,刻了一副对联:</p><p>有骨人间藏,万古香馨金莲土;</p><p>谁请天上去,一家同在斗牛宫。</p><p>据说那颗明珠至今还深埋在金莲山,所以山头上常常闪闪放光。</p><h2><strong>名字由来</strong></h2>相传关三小姐出生时,张飞去贺喜,见孩子长得粉嫩嫩、非常可爱,十分欢喜,乘兴给取了个名字,叫银屏,还把一颗珍藏多年的宝珠送给她作礼物。<p>这颗宝珠珍奇异常:黑夜里会发光,平时能避邪,冬天可取暖,夏天能驱暑,还能逢凶化吉,给人带来好运。神奇的宝珠来历不凡,它原是镶在吕布的紫金冠上的,白门楼吕布被擒,张飞硬从吕布头上夺过来,把它当作传家宝。他曾经想过把它献给阿斗,但又嫌阿斗软弱无能不争气,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后来想著还是传给自己的儿子,儿子再传给孙子,在张家一代一代传下去,让子子孙孙家运昌盛,蒸蒸日上。不过见了关羽的三姑娘,心中一喜,觉得自己是做三叔的,该给小侄女一个好的见面礼,便不假思索,喜眉笑眼地把宝珠给了关银屏。</p><p>关银屏从小聪敏伶俐,而且很有个性,关羽十分钟爱,聘请教师教她读书,自己有空时也教她学习武艺。由于她经常得以摩挲那神奇的宝珠,果然越长越美丽,越长越聪明。成人之后,不仅模样儿俊俏,活像刚出水的芙蓉,琴棋书画也样样精通,远近的人们都夸她才貌双全。上门求婚说亲的人,从早到晚没有断过,她家门槛都要给踏平了。</p><p>荆州失陷时,关羽一家人被乱军冲散。关兴寻不见母亲,只好保护著妹妹银屏来成都,去找刘备、张飞。失去父母和大哥,关银屏忧心悲切,几次哭得昏厥过去。刘备非常疼爱她,把她当成亲女儿,留在宫里住,下令御厨餐餐供应山珍海味,让她吃得有滋有味,吃得热热络络,五脏六腑都活起来,以解除心灵的痛苦。可是,银屏吃不下咽不进,她对刘备说:「家仇未报,无心享福。」只肯吃糠咽菜度光阴。张飞觉得银屏怪可怜的,三天两头去看她,经常送些绫罗绸缎让她做时兴漂亮的衣服穿,但她望著这些东西直流泪,说:「国恨未消,无心妆扮。」只肯荆钗布裙,不肯穿著绸缎、梳妆打扮。刘备、张飞见了都心酸,强忍住眼泪规劝她:「死人无法再活了,活人还得往前过。你要强打起精神来,读些诗书,做些针线活,借以排遣心中的愤恨。」银屏却说:「诗书难报仇,针线难雪恨,我要习武弄刀枪,也上前线去打仗!」她小时虽然也跟著父亲学了点武艺,但父亲因忙于征战,也没教会她多少招数,而且早已生疏,于是她决心要从头学会真正的杀敌本领,为父母、兄长报仇。</p><p>刘备、张飞都很感动,答应了她的要求,请来赫赫有名的虎将赵云做她的老师,教她练功习武。老师教得很认真,银屏学得很刻苦。她早晨披星星,练出一身汗;晚上戴月亮,滚得一身泥;冬天练三九,不怕天寒地冻;夏天练三伏,不避酷暑炎热。到底功夫不负有心人,,关银屏终于练就一身好武艺。</p><p>建兴三年(公元二二五年),刘备去世,南中大姓雍闓、孟获起兵反叛。南中是蜀汉南部地区四个郡,即越嶲郡(今四川省西昌地区)、牂牁郡(今贵州西北部和云南东部地区)、建宁郡(今云南中部地区)、永昌郡(今云南西部地区)。这里居住著多种少数民族。曾在此地称霸的豪族大姓雍闓利用当地的民族矛盾,串通彝族首领孟获起兵反蜀,想霸占南中,自立为王。南中一旦失去,蜀汉将失去一半的地盘,形势异常严重。因此,诸葛亮决定亲自领兵南征。关银屏闻知,即刻去找诸葛亮,说:「叔叔……啊,不,丞相,我要随你出征。」诸葛亮见她明白地提出要求,心中很高兴,但表面上不作声色,却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她说:「蛮夷之地很荒凉,太苦寒,凤凰可不该落到刺巴林里边呀!」关银屏毫不退缩,神情坚定地说:「为亲人报仇,为蜀汉尽力,哪怕山阻水隔、荆棘载途,您们去得,我也去得!」诸葛亮敛住笑容,目光严峻地盯住银屏,问道:「你可知道,我们这次出征,不是去打东吴,而是去南方平息叛乱啊?」关银屏毫不含糊地回答道:「国难当头,我岂能袖手旁观?还分什么东南西北?」诸葛亮正色地接著问:「你说说看,为什么?」关银屏想了想,说:「原来的家仇国恨,好像前宅失盗;眼下的南方骚扰,好比后院起火。把后院的火扑灭了,不是更有利于前宅打强盗、捉强盗吗?」诸葛亮见她报国心切,终于答应让她随军出征。</p><p>答应了关银屏的要求,诸葛亮凝思片刻,想起了李恢的儿子李遗(音卫,又作「蔚」)。李恢为庲降都督(统领南中诸郡,初治南昌县,今云南省镇雄县;后移治平夷县,今云南省富源县)、兼交州(治龙编,今越南河内东)刺史,建宁郡(治味县,今云南省曲靖县)俞元县(今云南省澄江县)人。他才学出众,胆略过人,在刘备初建蜀汉政权时,曾到汉中郡联系结交西凉名将马超,使之归顺刘备,使刘备得一员智勇双全的虎将。后来统领南中诸郡,虽远离蜀地二千余里地,却能独当一面,讲究策略,积极开展工作,做到刚柔相济,使当地各民族相处得很和睦,为蜀汉屡建功勋。如今见南中地区豪族雍闓、高定和夷人头目孟获等人举兵反叛,他痛心疾首,茶饭无心。也许是受了李恢的影响,诸葛亮准备出征时曾经反覆想过,强龙难压地头蛇,单凭武力固然可以威震一时,却不能长治久安;用兵之道,当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因此,他非常欣赏李恢这样的既熟悉南方地理情况和南蛮生性行检,又识大体、顾全局、有见识的大吏,特别举荐他随自己一道领兵南征。</p><p>李恢儿李遗(蔚)也是百里挑一的好人才,一听到南中地区发生骚乱的消息,便和关银屏一样,坚决要求随军出征。诸葛亮心想,一对少男少女堪称志同道合,何不乘此出征之机,玉成此事,让银屏这没有爹娘的孩子深入不毛之地,也有人时时在身边相伴、相护。于是,他亲自出面做大媒,让关银屏和李遗(蔚)结百年之好。赵云自然也深表赞同。成亲那天,他送给银屏一口宝剑,作为礼物。这口宝剑叫「青釭剑」,原是曹操的。曹操有两口宝剑,一叫「倚天剑」,一叫「青釭剑」。倚天剑,曹操自己带著;青釭剑,则由背剑大将军夏侯恩背著,随时跟在曹操身边,以防不测。赵云在长湙坡刺死夏侯恩,夺得青釭剑。这青釭剑是天下稀有之物,削铁如泥,锋利无比。关银屏收下这礼物,心中十分欢喜。</p><p>这年春三月,诸葛亮领兵由成都出发,循岷江而下,经武阳(今四川彭山县双江镇)至僰道(今四川宜宾),然后分三路进军:诸葛亮亲领西路军向越嶲(今四川西昌市东)进攻,从西面攻打高定的叛军;巴西人马忠率领东路军,从东南方面攻打牂牁(今贵州贵阳市附近);李恢率领中路军进攻雍闓、孟获盘踞的建宁郡(今云南曲靖、沾益一带)。关银屏怀带张飞送她的宝珠,背负赵子龙送她的青釭剑,与丈夫李遗(蔚)一道,随李恢向建宁挺进。</p><p>崇山狭谷之中,多为瘴疠之地,道路狭窄,毒蛇恶蝎很多,而且一到黄昏,琗瘴大起,行军作战十分危险。幸亏关银屏执有宝珠,可以驱琗瘴、逐蛇蝎,使部队能够比较顺利地翻山越谷,往南前进。</p><p>一日,天气特别炎热,军士们汗流浃背,干渴难耐,见到一潭清水,便争相去喝。可喝后不久,纷纷头晕目眩,倒在地上。这是怎么回事呀?找了个当地老人来问,方知这一带山中湿热得厉害,附近山上很多鸟兽常年在水潭边上吃喝、栖息,粪便都拉在水中,潭水因而染毒,人喝了中毒,头晕目眩,甚至会变成哑巴,严重的还会很快死去。询问有什么办法解救。老人说,百多里外万安溪边长著一种草,名叫「薤叶芸香」,口含一叶便可解毒。可是,眼下一时摘不到「薤叶芸香」,怎么办?关银屏情急智生,拿宝珠放在一个中毒军士的嘴唇上沾了沾,这个军士的嘴唇便微弱地翕张,煞白的脸慢慢转红润,苏醒过来了。「哦,有救了,有救了!」李恢、李遗和身边的将领们都张嘴舒出一口气。关银屏的宝珠,将一个个中毒昏迷的军士都唤醒了。部队稍事整顿,便继续前进。</p><p>按照原定的进军路线,中路军一路节节胜利,很快便直逼滇池坝子(即滇池县,今云南省晋宁县东)。不料,建宁郡的反军突然纠合了许多县的人马,大规模集结,把李恢的部队团团围困住。李恢的人马不及敌人的一半,又没有得到其它两路军的消息,情况十分危急。关银屏很聪明,建议李恢用个计策,假意派人对反军说,蜀军主帅和其中一些人都是建宁人,离开家乡很久了,今天才得以返回故乡,眼下部队粮草已经用完,打算撤退,但不能溃逃回四川去,那是要被问斩的,因此左右为难,也想和反军共同谋划反蜀。</p><p>反军听了,信以为真,包围懈怠松弛下来。李恢立即率军出击,冲破敌人的包围。关银屏紧跟在后,挥舞著青釭剑,但见寒光上上下下闪动,鲜血一路横流。杀出重围后,中路军转败为胜,把反军一直追到南盘江边,与诸葛亮所率军队的声势连在一起</p><p>南方平定后,李恢因军功最多,被封为汉兴(今云南省建水县)亭侯,加封安汉将军,出任建宁太守,负责治理南中七郡的重任。关银屏和她的丈夫李遗也被诸葛亮派回李恢的老家南中俞元(即今云南澄江)除暴安良,巩固蜀汉的后方。建兴九年(公元二三一年),李恢去世,李遗继承父亲的爵位,继任建宁太守,关银屏始终协助丈夫工作。南中地区远离蜀汉统治中心,土地贫瘠,多山区,多瘟疫,交通不便,文化落后,很多地方仍处于蛮荒时期,经济尤其落后,尚不知种植桑麻五谷,无怪乎诸葛亮称之为「不毛之地」。关银屏时时牢记诸葛亮「攻心为上」的叮咛,跟当地百姓和睦相处,亲自教他们耕种、纺织、读书,将蜀汉发达的文明物质带到了这「不毛之地」,促进了这些地区的文明进步。</p><p>关银屏有时也很想念自己的家乡,想念成都,却又舍不得离开南中、俞元的百姓,便每天赶早起床,登上俞元东南面的金莲山的山坡,一边朝北方眺望,一边梳理晨妆。后来这个地方,就叫做「梳妆台」。</p><p>南中地区的百姓对关银屏非常尊敬,亲切地称呼她为关三小姐。关三小姐死后,远近各民族的男女老幼披麻带孝,把她同她那两件宝物——宝珠和青釭剑一起埋葬在梳妆台附近。据说,在天气晴朗的夜晚,金莲山山头上常常闪闪发光,那是关三小姐和她的宝物在显灵,见者会获吉运。</p><p>在本文刚刚写完的时候,一位老家在云南昆明的朋友告诉笔者,云南澄江县右所镇旧城村东南面金莲山上的那座关银屏古墓,是关银屏和她的丈夫李遗的合葬墓,是云南玉溪市(澄江县归玉溪市管辖)政府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传说,墓中的两件宝物已被盗贼偷走。盗贼离开俞元的时候不敢走陆路,因为出俞元的每个关口都有关银屏的弟弟关索(关羽的第三子)的庙宇。关索已经成了大神,谁敢把关三小姐的宝物带走?盗贼走水路,结果在澄江县西南面的抚仙湖上,船翻了,盗贼淹死,两件宝物沉入抚仙湖中。</p><h2><strong>家族资料</strong></h2>曾祖父:关审<p>祖父:关毅</p><p>父:关羽</p><p>母:胡氏</p><p>兄:关平 【三国演义中为义兄】</p><p>兄:关兴</p><p>弟:关索</p><p>夫:<b>李遗</b>(因为“遗”是多音字又因民间传说的口头传承其名字被误传为“李蔚”)</p><p>公公:李恢</p><h2><strong>关银屏墓</strong></h2><p><b>关银屏墓</b>又称“<b>关三小姐墓</b>”</p>澄江坝子东山脚的旧城金莲山靠西南方向,有一冢看上去很平常的墓,墓前有一用大石围砌的平台,拾级上台阶,就可见墓上有一块高约四尺、宽两尺多的石碑,碑的两侧镌刻着一副墓联:<p>墓近圣人宫,父女相睽祗数武;</p><p>神游荆襄界,魂魄长恨于千秋。</p><p>墓碑中央镌刻有:"汉忠臣兴亭侯子李蔚(当为遗)、寿亭侯女关氏三姐之墓"的碑文。并有"宣统二年三月,阁邑士庶敬立"的落款。</p><p>据当地老人们回忆,过去墓尾还有一副墓联云:</p><p>有骨人间藏,万古香馨金莲土,</p><p>随君天上去,一家同住斗牛宫。</p><p>这冢墓就是蜀汉兴亭侯、澄江人李恢之子李遗与汉寿亭侯关羽的三女儿关银屏结为夫妻,他们死后,家乡人民为他俩建立的合葬墓,但民间一直只称关三小姐墓。他们还有很多的英雄事迹一直流传在民间。</p><p><b>相关传说</b></p><p>拉弓不射回头箭,板上钉钉再回脚,自有昭君常作伴,喜唱苏武牧羊歌。</p><p>关三小姐在俞元也常常想念自己的故乡,但又舍不得离开爱她的俞元人民,便在每天早起登上金莲山,一边仔细梳洗晨妆,一边遥望故乡。后来这个地方就叫关三小姐梳妆台,至今此地地名一直仍叫"梳妆台"。</p><p>关三小姐在俞元逝世后,远近的人们都披麻戴孝,大家掉着泪水把她送到她喜欢遥望的梳妆台附近安葬。以后人们一代又一代地为她垒坟,每年清明节就来祭奠扫墓。直到现在关三小姐和李遗的合墓前,还有人烧纸,插香,表示永远的怀念。</p><h2><strong>登场作品</strong></h2><p>日本世嘉出品街机卡牌游戏《三国志大战》系列(初登场:《三国志大战2》)</p><p>中国台湾宇峻奥汀出品游戏《三国群英传》系列(初登场:《三国群英传7》,名为关凤)</p><p>日本光荣出品游戏《三国志》系列(初登场于PS2版《三国志11》)(《三国志12》)</p><p>日本光荣出品游戏《真·三国无双》系列(初登场:《真·三国无双7》,得意武器:双头锤,CV:三上枝织)</p><p>中国游卡桌游出品桌上游戏《三国杀》系列(武将编号:SP 014,技能:【血祭】、【虎啸】、【武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