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知友官网
会员登录免费注册
合肥市 [切换城市]
本名綦毋潜
字号字孝通,号不详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虔州(今江西南康)
出生时间不详
去世时间不详
主要作品《春泛若耶溪》等
綦毋潜(生卒年不详),字孝通,虔州(今江西南康)人,唐代著名诗人。 15岁游学京都长安,与当时诗坛名家多有交往,渐有诗名。约唐玄宗开元八年(约720年),落第返乡。约开元十四年前后,又赴京考试,终于进士及第,授宜寿导尉、左拾遗。约开元十八年,入集贤院待制,为著作郎。在此期间,曾返乡省亲,路过洪州(今江西南昌),与当时任洪州都督的张九龄相见,并以诗作唱酬。约开元二十一年冬,送诗友储光羲辞官归隐,受其影响,他萌发了归隐之志,便于当年年底离开长安,经洛阳,盘桓半年多,最后下定决心弃官南返。他先在江淮一带游历,足迹几乎遍及这带的名山胜迹。留传至今的诗也多描写风光之作。
天宝初(约742年前后),綦毋潜返洛阳、长安谋求复官。约天宝十一年任左拾遗,享从八品,后长为著作郎,享五品。后“安史之乱”爆发,他再度归隐,但未返里,仍游于江淮一带。此后不知所终,享年65岁左右。
綦毋潜是唐代江西最有名的诗人。前人对他的评价较高:“盛唐时,江右诗人惟潜最著”、“清回拨俗处,故是摩诘一路人”。说明他的诗风接近王维。
綦毋潜诗歌章句挺拔不凡,色彩鲜明,善于抒发世俗之外的感情,如《春泛若郁溪》:“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晚风吹行舟,花落入溪口。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把山势、溪水、晚风、小舟描写得轻灵生动,诗歌的视野也十分开阔,际夜、南斗、潭烟、林月,仿佛把人带到了天上的世界,浮想联翩。《题栖霞寺》、《茅山洞口》都被评论为有影响的好诗。王维在《送綦毋秘书弃官还江东》中写道:“明时久不达,弃置与君同。天命无怨色,人生有素风。”表现了太平盛世下,彼此官运都不亨通,但不怨天尤人,保持一向纯朴的风范。可以看出,王维与綦毋潜不仅人情谊、文情浓,在思想感情上也相知相通。
綦毋潜虽然为仕不顺,官最高为五品著作郎,安史之乱爆发后,再度归隐,但未返故里,仍游江淮一代,后不知所终。但其才名却盛于当时,与当时许多著名诗人如李颀、王维、张九龄、储光羲、孟浩然、卢象、高适、韦应物都过从甚密。王维有《送綦毋潜落第还乡》、李颀有《送綦潜三谒房给事》等唱酬记载。
《全唐诗》收录他的诗1卷26首,内容多为与上大夫寻幽访隐的情趣,代表作《 春泛若耶溪 》选入《唐诗三百首》。
幽意无断绝, 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 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 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 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 愿为持竿叟。
这首五言古体诗大约是诗人归隐后的作品。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相传为西施浣纱处,水清如镜,照映众山倒影,窥之如画。诗人在一个春江花月之夜,泛舟溪上,自然会滋生出无限幽美的情趣。
开篇“幽意无断绝”句,以“幽意”二字透露了全诗的主旨,即幽居独处,不与世事,放任自适的意趣。这种“幽意”支配着他的人生,不曾“断绝”,因此,他这次出游只是轻舟荡漾,任其自然,故云“此去随所偶”。“偶”即“遇”。诗人在这里流露出一种随遇而安的情绪。
以下写泛舟的时间和路线,描写沿岸景物。“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习习晚风,吹拂着游船,船儿任凭轻风吹送,转入春花夹岸的溪口,恍如进了武陵桃源胜境,多么清幽,多么闲适!“晚”字点明泛舟的时间,“花”字切合题中的“春”,看似信笔写来,却又显得用心细致。“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写出游程中时间的推移和景致的转换。“际夜”,是到了夜晚,说明泛舟时间之久,正是“幽意无断绝”的具体写照。“西壑”,是舟行所至的另一境地,当置身新境,心旷神怡之时,抬头遥望南天斗宿,不觉已经“隔山”了。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二句,是用淡墨描绘的如画夜景。“潭烟”,是溪上的水雾;“溶溶”,是夜月之下雾气朦腾的景状,而着一“飞”字,把水色的闪耀,雾气的飘流,月光的洒泻,都写活了,“林月低向后”,照应“际夜”,夜深月沉,舟行向前,两岸树木伴着月亮悄悄地退向身后。这景象是美的,又是静的。
诗人以春江、月夜、花路、扁舟等景物,创造了一种幽美、寂静而又迷蒙的意境。而怀着隐居“幽意”的泛舟人,置身于这种境界之中,此刻有何感受呢?“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啊,人生世事正如溪水上弥漫无边的烟雾,缥缈迷茫,我愿永作若耶溪边一位持竿而钓的隐者。“持竿叟”,又应附近地域的严子陵富春江隐居垂钓的故实,表明诗人心迹。末二句抒发感慨极其自然,由夜景的清雅更觉世事的嚣嚣,便自然地追慕“幽意”的人生。
殷璠说綦毋潜“善写方外之情”(《河岳英灵集》)。作者超然出世的思想感情给若耶溪的景色抹上一层孤清、幽静的色彩。但是,由于作者描写的是一个春江花月之夜,又是怀着追求和满足的心情来描写它,因而这夜景被状写得清幽而不荒寂,有一种不事雕琢的自然美,整首诗也就显得“举体清秀,萧肃跨俗”(《唐音癸签》引殷璠语),体现出一种兴味深长的清悠的意境。在写法上,诗人紧扣住题目中一个“泛”字,在曲折回环的扁舟行进中对不同的景物进行描写,因而所写的景物虽然寂静,但整体上却有动势,恍忽流动,迷蒙缥缈,呈现出隐约跳动的画面,给人以轻松畅适的感受和美的欣赏。(李敬一)
自为洛阳客,夫子吾知音。
尽义能下士,时人无此心。
奈何离居夜,巢鸟悲空林。
愁坐至月上,复闻南邻砧。
道林隐形胜,向背临层霄。松覆山殿冷,花藏溪路遥。
珊珊宝幡挂,焰焰明灯烧。迟日半空谷,春风连上潮。
少凭水木兴,暂令身心调。愿谢携手客,兹山禅诵饶。
南山势回合,灵境依此住。殿转云崖阴,僧探石泉度。
龙蛇争翕习,神鬼皆密护。万壑奔道场,群峰向双树。
天花飞不著,水月白成路。今日观身我,归心复何处。
西坂何缭绕,青林问子家。天寒噪野雀,日晚度城鸦。 寂历道傍树,曈昽原上霞。兹情不可说,长恨隐沦赊。
长安渭桥路,行客别时心。献赋温泉毕,无媒魏阙深。
黄莺啼就马,白日暗归林。三十名未立,君还惜寸阴。
持衡出帝畿,星指夜郎飞。神女云迎马,荆门雨湿衣。
听猿收泪罢,系雁待书稀。蛮貊虽殊俗,知君肝胆微。
越客新安别,秦人旧国情。舟乘晚风便,月带上潮平。
花路西施石,云峰句践城。明州报两掾,相忆二毛生。
冠古积荣盛,当时数戟门。旧交丞相子,继世五侯孙。
长剑倚天外,短书盈万言。秋风一送别,江上黯消魂。
谪远自安命,三年已忘归。同声愿执手,驿骑到门扉。
云是帝乡去,军书谒紫微。曾为金马客,向日泪沾衣。
名公作逐臣,驱马拂行尘。旧国问郧子,劳歌过郢人。
一川花送客,二月柳宜春。奉料竹林兴,宽怀此别晨。
开士度人久,空岩花雾深。徒知燕坐处,不见有为心。
兰若门对壑,田家路隔林。还言证法性,归去比黄金。
夕到玉京寝,窅冥云汉低。魂交仙室蝶,曙听羽人鸡。
滴沥花上露,清泠松下溪。明当访真隐,挥手入无倪。
招提此山顶,下界不相闻。塔影挂清汉,钟声和白云。
观空静室掩,行道众香焚。且驻西来驾,人天日未曛。
相逢此溪曲,胜托在烟霞。潭影竹间动,岩阴檐外斜。
人言上皇代,犬吠武陵家。借问淹留日,春风满若耶。
香刹夜忘归,松青古殿扉。灯明方丈室,珠系比丘衣。
白日传心静,青莲喻法微。天花落不尽,处处鸟衔飞。
仙郎偏好道,凿沼象瀛洲。鱼乐随情性,船行任去留。
秦人辨鸡犬,尧日识巢由。归客衡门外,仍怜返景幽。
华阳仙洞口,半岭拂云看。窈窕穿苔壁,差池对石坛。
方随地脉转,稍觉水晶寒。未果变金骨,归来兹路难。
羽客北山寻,草堂松径深。养神宗示法,得道不知心。
洞户逢双履,寥天有一琴。更登玄圃上,仍种杏成林。
不敢要君征亦起,致君全得似唐虞。谠言昨叹离天听,
新象今闻入县图。琴锁坏窗风自响,鹤归乔木隐难呼。
学书弟子何人在,点检犹存谏草无。
郡有化城最,西穷叠嶂深。松门当涧口,石路在峰心。
幽见夕阳霁,高逢暮雨阴。佛身瞻绀发,宝地践黄金。
云向竹溪尽,月从花洞临。因物成真悟,遗世在兹岑。
世界莲花藏,行人香火缘。灯王照不尽,中夜寂相传。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十五能行西入秦,三十无家作路人。
时命不将明主合,布衣空染洛阳尘。
宝坊求往迹,神理驻沿洄。雁塔酬前愿,王身更后来。
加持将暝合,朗悟豁然开。两世分明见,馀生复几哉。
(一作陶翰诗)
墨客钟张侣,材高吴越珍。千门来谒帝,驷马去荣亲。
吏邑沿清洛,乡山指白苹。归期应不远,当及未央春。
綦毋潜是唐代江西最有名的诗人。前人对他的评价较高:“盛唐时,江右诗人惟潜最著”、“清回拨俗处,故是摩诘一路人”,说明他的诗风接近王维。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将他与初唐、盛唐诗人的名字同列,“况唐人如沈、宋、王、杨、卢、骆、陈拾遗、张燕公、张曲江、贾至、王维、独孤及、韦应物、孙逊、祖泳、刘虚、綦毋潜、刘长卿、李长吉诸公,皆大名家。”《河岳英灵集》的评议是:“潜诗屹峭茜足佳句,善写方外之情,至如‘松覆山殿冷’,不可多得。又‘塔影挂清汉,钟声和白云’历代未有。历代诗评家也基本上持此观点。从内容上说,他的诗多为山水纪游,咏赞自然风光,也即是《唐人才子传》所说的“善写方外之情”。从诗作的风格上讲,他的诗以清丽典雅,恬淡适然为特色,作为这一特色的代表,历代诗选家均以《春泛若耶溪》为最。
《唐才子传》载:潜,字孝通,荆南人。开元十四年严迪榜进士及第。授宜寿尉,迁右拾遗,入集贤院待制,复授校书,终著作郎。与李端同时。诗调屹崒峭蒨足佳句,善写方外之情,历代未有。荆南分野,数百年来,独秀斯人。后见兵乱,官况日恶,挂冠归隐江东别业。王维有诗送之,曰:“明时久不达,弃置与君同。天命无怨色,人生有素风。”一时文士咸赋诗祖饯,甚荣。有集一卷行世。
微信扫码关注觅知友网
本名綦毋潜
字号字孝通,号不详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虔州(今江西南康)
出生时间不详
去世时间不详
主要作品《春泛若耶溪》等
生平简介
綦毋潜(生卒年不详),字孝通,虔州(今江西南康)人,唐代著名诗人。 15岁游学京都长安,与当时诗坛名家多有交往,渐有诗名。约唐玄宗开元八年(约720年),落第返乡。约开元十四年前后,又赴京考试,终于进士及第,授宜寿导尉、左拾遗。约开元十八年,入集贤院待制,为著作郎。在此期间,曾返乡省亲,路过洪州(今江西南昌),与当时任洪州都督的张九龄相见,并以诗作唱酬。约开元二十一年冬,送诗友储光羲辞官归隐,受其影响,他萌发了归隐之志,便于当年年底离开长安,经洛阳,盘桓半年多,最后下定决心弃官南返。他先在江淮一带游历,足迹几乎遍及这带的名山胜迹。留传至今的诗也多描写风光之作。
天宝初(约742年前后),綦毋潜返洛阳、长安谋求复官。约天宝十一年任左拾遗,享从八品,后长为著作郎,享五品。后“安史之乱”爆发,他再度归隐,但未返里,仍游于江淮一带。此后不知所终,享年65岁左右。
綦毋潜是唐代江西最有名的诗人。前人对他的评价较高:“盛唐时,江右诗人惟潜最著”、“清回拨俗处,故是摩诘一路人”。说明他的诗风接近王维。
綦毋潜诗歌章句挺拔不凡,色彩鲜明,善于抒发世俗之外的感情,如《春泛若郁溪》:“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晚风吹行舟,花落入溪口。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把山势、溪水、晚风、小舟描写得轻灵生动,诗歌的视野也十分开阔,际夜、南斗、潭烟、林月,仿佛把人带到了天上的世界,浮想联翩。
《题栖霞寺》、《茅山洞口》都被评论为有影响的好诗。王维在《送綦毋秘书弃官还江东》中写道:“明时久不达,弃置与君同。天命无怨色,人生有素风。”表现了太平盛世下,彼此官运都不亨通,但不怨天尤人,保持一向纯朴的风范。可以看出,王维与綦毋潜不仅人情谊、文情浓,在思想感情上也相知相通。
平生好友
綦毋潜虽然为仕不顺,官最高为五品著作郎,安史之乱爆发后,再度归隐,但未返故里,仍游江淮一代,后不知所终。但其才名却盛于当时,与当时许多著名诗人如李颀、王维、张九龄、储光羲、孟浩然、卢象、高适、韦应物都过从甚密。王维有《送綦毋潜落第还乡》、李颀有《送綦潜三谒房给事》等唱酬记载。
作品简介
《全唐诗》收录他的诗1卷26首,内容多为与上大夫寻幽访隐的情趣,代表作《 春泛若耶溪 》选入《唐诗三百首》。
诗作代表
《春泛若耶溪》
幽意无断绝, 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 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 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 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 愿为持竿叟。
《春泛若耶溪》赏析
这首五言古体诗大约是诗人归隐后的作品。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相传为西施浣纱处,水清如镜,照映众山倒影,窥之如画。诗人在一个春江花月之夜,泛舟溪上,自然会滋生出无限幽美的情趣。
开篇“幽意无断绝”句,以“幽意”二字透露了全诗的主旨,即幽居独处,不与世事,放任自适的意趣。这种“幽意”支配着他的人生,不曾“断绝”,因此,他这次出游只是轻舟荡漾,任其自然,故云“此去随所偶”。“偶”即“遇”。诗人在这里流露出一种随遇而安的情绪。
以下写泛舟的时间和路线,描写沿岸景物。“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习习晚风,吹拂着游船,船儿任凭轻风吹送,转入春花夹岸的溪口,恍如进了武陵桃源胜境,多么清幽,多么闲适!“晚”字点明泛舟的时间,“花”字切合题中的“春”,看似信笔写来,却又显得用心细致。“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写出游程中时间的推移和景致的转换。“际夜”,是到了夜晚,说明泛舟时间之久,正是“幽意无断绝”的具体写照。“西壑”,是舟行所至的另一境地,当置身新境,心旷神怡之时,抬头遥望南天斗宿,不觉已经“隔山”了。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二句,是用淡墨描绘的如画夜景。“潭烟”,是溪上的水雾;“溶溶”,是夜月之下雾气朦腾的景状,而着一“飞”字,把水色的闪耀,雾气的飘流,月光的洒泻,都写活了,“林月低向后”,照应“际夜”,夜深月沉,舟行向前,两岸树木伴着月亮悄悄地退向身后。这景象是美的,又是静的。
诗人以春江、月夜、花路、扁舟等景物,创造了一种幽美、寂静而又迷蒙的意境。而怀着隐居“幽意”的泛舟人,置身于这种境界之中,此刻有何感受呢?“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啊,人生世事正如溪水上弥漫无边的烟雾,缥缈迷茫,我愿永作若耶溪边一位持竿而钓的隐者。“持竿叟”,又应附近地域的严子陵富春江隐居垂钓的故实,表明诗人心迹。末二句抒发感慨极其自然,由夜景的清雅更觉世事的嚣嚣,便自然地追慕“幽意”的人生。
殷璠说綦毋潜“善写方外之情”(《河岳英灵集》)。作者超然出世的思想感情给若耶溪的景色抹上一层孤清、幽静的色彩。但是,由于作者描写的是一个春江花月之夜,又是怀着追求和满足的心情来描写它,因而这夜景被状写得清幽而不荒寂,有一种不事雕琢的自然美,整首诗也就显得“举体清秀,萧肃跨俗”(《唐音癸签》引殷璠语),体现出一种兴味深长的清悠的意境。在写法上,诗人紧扣住题目中一个“泛”字,在曲折回环的扁舟行进中对不同的景物进行描写,因而所写的景物虽然寂静,但整体上却有动势,恍忽流动,迷蒙缥缈,呈现出隐约跳动的画面,给人以轻松畅适的感受和美的欣赏。(李敬一)
其他诗作
冬夜寓居寄储太祝(一作薛据诗)
自为洛阳客,夫子吾知音。
尽义能下士,时人无此心。
奈何离居夜,巢鸟悲空林。
愁坐至月上,复闻南邻砧。
题鹤林寺
道林隐形胜,向背临层霄。松覆山殿冷,花藏溪路遥。
珊珊宝幡挂,焰焰明灯烧。迟日半空谷,春风连上潮。
少凭水木兴,暂令身心调。愿谢携手客,兹山禅诵饶。
题栖霞寺
南山势回合,灵境依此住。殿转云崖阴,僧探石泉度。
龙蛇争翕习,神鬼皆密护。万壑奔道场,群峰向双树。
天花飞不著,水月白成路。今日观身我,归心复何处。
送储十二还庄城
西坂何缭绕,青林问子家。天寒噪野雀,日晚度城鸦。
寂历道傍树,曈昽原上霞。兹情不可说,长恨隐沦赊。
送章彝下第
长安渭桥路,行客别时心。献赋温泉毕,无媒魏阙深。
黄莺啼就马,白日暗归林。三十名未立,君还惜寸阴。
送崔员外黔中监选
持衡出帝畿,星指夜郎飞。神女云迎马,荆门雨湿衣。
听猿收泪罢,系雁待书稀。蛮貊虽殊俗,知君肝胆微。
送贾恒明府兼寄温张二司户
越客新安别,秦人旧国情。舟乘晚风便,月带上潮平。
花路西施石,云峰句践城。明州报两掾,相忆二毛生。
送宋秀才
冠古积荣盛,当时数戟门。旧交丞相子,继世五侯孙。
长剑倚天外,短书盈万言。秋风一送别,江上黯消魂。
送平判官入秦(一作卢象诗)
谪远自安命,三年已忘归。同声愿执手,驿骑到门扉。
云是帝乡去,军书谒紫微。曾为金马客,向日泪沾衣。
送郑务拜伯父
名公作逐臣,驱马拂行尘。旧国问郧子,劳歌过郢人。
一川花送客,二月柳宜春。奉料竹林兴,宽怀此别晨。
题招隐寺绚公房
开士度人久,空岩花雾深。徒知燕坐处,不见有为心。
兰若门对壑,田家路隔林。还言证法性,归去比黄金。
宿太平观
夕到玉京寝,窅冥云汉低。魂交仙室蝶,曙听羽人鸡。
滴沥花上露,清泠松下溪。明当访真隐,挥手入无倪。
题灵隐寺山顶禅院
招提此山顶,下界不相闻。塔影挂清汉,钟声和白云。
观空静室掩,行道众香焚。且驻西来驾,人天日未曛。
若耶溪逢孔九
相逢此溪曲,胜托在烟霞。潭影竹间动,岩阴檐外斜。
人言上皇代,犬吠武陵家。借问淹留日,春风满若耶。
宿龙兴寺
香刹夜忘归,松青古殿扉。灯明方丈室,珠系比丘衣。
白日传心静,青莲喻法微。天花落不尽,处处鸟衔飞。
题沈东美员外山池
仙郎偏好道,凿沼象瀛洲。鱼乐随情性,船行任去留。
秦人辨鸡犬,尧日识巢由。归客衡门外,仍怜返景幽。
茅山洞口
华阳仙洞口,半岭拂云看。窈窕穿苔壁,差池对石坛。
方随地脉转,稍觉水晶寒。未果变金骨,归来兹路难。
过方尊师院
羽客北山寻,草堂松径深。养神宗示法,得道不知心。
洞户逢双履,寥天有一琴。更登玄圃上,仍种杏成林。
经陆补阙隐居
不敢要君征亦起,致君全得似唐虞。谠言昨叹离天听,
新象今闻入县图。琴锁坏窗风自响,鹤归乔木隐难呼。
学书弟子何人在,点检犹存谏草无。
登天竺寺
郡有化城最,西穷叠嶂深。松门当涧口,石路在峰心。
幽见夕阳霁,高逢暮雨阴。佛身瞻绀发,宝地践黄金。
云向竹溪尽,月从花洞临。因物成真悟,遗世在兹岑。
满公房
世界莲花藏,行人香火缘。灯王照不尽,中夜寂相传。
过融上人兰若(一作孟浩然诗)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早发上东门
十五能行西入秦,三十无家作路人。
时命不将明主合,布衣空染洛阳尘。
祇园寺
宝坊求往迹,神理驻沿洄。雁塔酬前愿,王身更后来。
加持将暝合,朗悟豁然开。两世分明见,馀生复几哉。
送集贤学士伊阙史少府放归江东觐省
(一作陶翰诗)
墨客钟张侣,材高吴越珍。千门来谒帝,驷马去荣亲。
吏邑沿清洛,乡山指白苹。归期应不远,当及未央春。
人物评价
綦毋潜是唐代江西最有名的诗人。前人对他的评价较高:“盛唐时,江右诗人惟潜最著”、“清回拨俗处,故是摩诘一路人”,说明他的诗风接近王维。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将他与初唐、盛唐诗人的名字同列,“况唐人如沈、宋、王、杨、卢、骆、陈拾遗、张燕公、张曲江、贾至、王维、独孤及、韦应物、孙逊、祖泳、刘虚、綦毋潜、刘长卿、李长吉诸公,皆大名家。”《河岳英灵集》的评议是:“潜诗屹峭茜足佳句,善写方外之情,至如‘松覆山殿冷’,不可多得。又‘塔影挂清汉,钟声和白云’历代未有。历代诗评家也基本上持此观点。从内容上说,他的诗多为山水纪游,咏赞自然风光,也即是《唐人才子传》所说的“善写方外之情”。从诗作的风格上讲,他的诗以清丽典雅,恬淡适然为特色,作为这一特色的代表,历代诗选家均以《春泛若耶溪》为最。
《唐才子传》载:潜,字孝通,荆南人。开元十四年严迪榜进士及第。授宜寿尉,迁右拾遗,入集贤院待制,复授校书,终著作郎。与李端同时。诗调屹崒峭蒨足佳句,善写方外之情,历代未有。荆南分野,数百年来,独秀斯人。后见兵乱,官况日恶,挂冠归隐江东别业。王维有诗送之,曰:“明时久不达,弃置与君同。天命无怨色,人生有素风。”一时文士咸赋诗祖饯,甚荣。有集一卷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