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知友官网
会员登录免费注册
哈尔滨市 [切换城市]
中文名韩振纪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出生地河北省高邑县
出生日期1905年
逝世日期1975年
职业中将
全国解放以后,韩振纪于1950年9月1日任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党组成员、机器局局长,1953年1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汽车拖拉机管理部部长,1955年5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联大使馆武官。
任武官四年期间,韩振纪参加了以毛泽东、朱德为首的中共中央代表团的接待工作,并作为以彭德怀为团长的中国军事代表团成员,参加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大会和访问活动。韩振纪很重视做苏军上层工作,尽最大努力加强两军友好关系。平时,韩振纪十分注意对在苏联大批军事留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管理,同时也很重视军事调研工作,在这方面成就斐然。在使馆里,他的级别高、资格老,但他从不摆架子,注意维护大使威信,搞好党委内部团结,尽职尽责履行武官职责。于1958年8月,韩振纪奉调回国。
1959年3月,韩振纪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械部首任部长,1962年1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并主管军械工作。韩振纪长期主管军队军械工作,在领导加强军械装备的研究、生产、供应、保障、管理、仓库建设及军械物资筹措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建树和成效的工作。韩振纪以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狠抓落实,严肃解决军械工作存在的问题,坚决贯彻中央军委和总后党委的指示精神,使军械工作出现新局面。他从1958年起,把全军军械装备大规模换装列为工作重点,组织自行研制了1963年式130和107毫米火箭炮及弹药,1964年式手枪、微型冲锋枪及枪弹,1965年式82毫米无后座力炮及弹药,到1965年底全军的通用制式军械装备基本实现了国产化。以上工作,对于中国军队装备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960年和1962年,韩振纪参加重要的军委扩大会议。1970年,韩振纪先后被“疏散”到山东泰安和西安,受到不公正待遇。他严格要求自己、廉洁自律,在思想、作风、生活上保持了老共产党员的高尚的品德。他善于学习,学识渊博,有着深厚的书法功底,字写得苍劲挺拔、遒劲丰润,既得颜鲁公遗风,且又自成一体,享有盛名。1974年9月底韩振纪和部分尚未落实政策的党政军老同志一起应邀参加周恩来总理主持的国庆招待会。
1975年3月30日晨,韩振纪将军患心肌梗塞症在北京病逝。
1945年年底进军东北时,中共中央从延安和各解放区抽调了一批军工干部到东北去开展工作。他们在沈阳、
鞍山、通化等城市收集了一些机器设备,打算在通化建立军工基地。1946年夏季,国民党军大举进攻南满,占领了通化和丹东。时任东北军工部长的韩振纪带领大家将机器和物资运到朝鲜境内,还带着一批沿途招收的工人和技术人员。7月底他们到了中朝苏三国交界的小城珲春。珲春是个山间盆地,图们江和珲春河在此汇合,与朝鲜仅一江之隔,交通便利。这里到苏联边境仅30里,到朝鲜仅10里,有公路和铁路通行。大家认为这里隐蔽的条件好,资源、动力和交通情况也都不错,决定在这里建立东北的军工基地。
据现有条件,韩振纪决定把重点放在生产部队急需的子弹、手榴弹和迫击炮弹上。枪炮生产的技术太复杂,不是短时期能办到的。他们在珲春先建起了机器厂、子弹厂、手榴弹厂、炼铁厂、装药厂和木材厂,这6个厂是东北解放区最早的军工基础。
子弹厂是在日本人遗留工厂的基础上建立的,在延吉郊外。原来有300多部机器、日产量40万发。抗战结束后,这个厂遭到毁坏,机器被人偷盗,所剩无几。韩振纪组织把这个厂剩下的东西搬到珲春,共有子弹机14部、半成品弹头300万粒、空弹壳2000万发,还有二十多个日本技术工人。经过一个月紧张的装机与试生产,到9月初生产出第一批子弹。头一个月统计下来,共生产三种型号的子弹近13万发。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干部和设备、原料的问题解决后,最重要的就是工人和技术人员的问题。珲春基地的工人和技术员来自中国、朝鲜和日本三国,出现了许多复杂的政治和政策性问题,军工干部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在思想政治工作上付出的精力,但是当时只有240名工人,真正懂技术的就更少了。凡是有一技之长的人,领导上都给予重用,让他们担任各级生产部门的负责人。这些技术工人有的是从鞍山、本溪、通化带来的,有的是在当地招收的。子弹厂的股长于震密是招聘来的技工,享受薪金待遇。他看到共产党的干部都是供给制,还处处干在前面,受了感动,主动要求取消薪水,与干部们一样吃供给制,当股长后工作一直很出色。
军工厂由于缺乏中高级技术人员,所以只能从留用的日本人中挑选。在珲春的军工厂里,日本人担任的都是关键性的技术工作。如手榴弹厂有六十多名日本人,几乎都在重要技术岗位上。制造科科长是个小资本家,原来在日本开工厂。美国空军炸毁了他的工厂,才到中国来谋生,对手榴弹制造技术是内行。手榴弹装配的主要工序拉火精药股,股长也是个日本老头,思想很顽固,但工作很认真,对拉火技术很有研究。精药组的装配工人也全部是日本人。
这些日本人由于生活困难,情绪低落,经常在一起酝酿回国,消极怠工。1947年8月,东北遣返日本侨民回国,日本人得到消息,就秘密开会,在厂房里写标语:“我们回国,你们回家!”由于语言不通,道理讲了不少,但收效甚微。干部们软硬兼施,不听劝就下命令,在车间里建立严格的统计,每天产量高的就表扬,产量低或质量差的就批评。在大会上严厉指责坏人的活动,不许法西斯的思想抬头。日本人服从意识较强,也就不闹事了。
1946年是在艰苦奋斗中度过的,到了1947年,东北的军工生产已初具规模,部队得到了源源不断的弹药补
充。韩振纪领导的珲春基地是北满地区规模最大的,在其他地方也陆续建起了若干军工厂。罗荣桓政委亲自抓军工生产工作。1947年8月,东北局任命黄克诚为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总管后勤的供应、军工和军需工作。1947年9月东北局在哈尔滨召开东北军工会议,会上任命何长工为军工部长,伍修权为政委。韩振纪、王逢源为副部长。东北军工生产告别了分散和小规模经营状态,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
淮海战役中,大口径火炮发挥了巨大作用。
1947年的生产情况:每月生产5万颗手榴弹,迫击炮弹全年完成10万发。利用旧子弹壳复装子弹,完成500万发。生产掷弹筒弹10万发,打下了炼钢和化学厂明年生产的基础。
为了完成1948年军工生产任务,东北局从财政上拨款180万东北币,折合粮食9万吨。再抽调一批干部加强军
工部门。这次重要的军工会议,将东北的军工生产统一组织起来,形成了有领导、有计划的联合生产部门。在有军工厂的地方设立办事处,直属军工部领导。当时在珲春、兴山、鸡西、东安、齐齐哈尔、牡丹江、吉林、哈尔滨和大连设了9个办事处。
东北军工生产了充足的弹药,为东北野战军进行大规模战役提供了物质保证。所以东北最先进行战略决战,歼灭国民党重兵集团,解放东北全境。但是北满生产的弹药由于路途遥远,还不能满足关内解放军的作战需求。中央军委作出了在大连建设军工生产基地的决策。
北满和大连军工体系的建立,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解放军的火炮有了充足的弹药,改变了长期以来敌强我弱的基本态势。在1948年年底的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的炮火发挥了巨大威力。辽沈战役结束后,解放军又接管了沈阳的几个大兵工厂和弹药仓库,获得大批军火,生产能力大为增强。随着东北的解放和铁路线的贯通,满载物资和弹药的火车昼夜不停地运往关内,支援中原地区和渡江作战。淮海战役中,中原野战军将黄维兵团包围。黄维凭借众多的美式火炮,收缩成一个圈圈,用密集火力让解放军无法接近。他自称是个啃不动的“硬核桃”。华东野战军调集了重炮猛轰,终于敲碎了这个“硬核桃”。粟裕大将感慨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要感谢山东老乡的小推车和大连的大炮弹。”
微信扫码关注觅知友网
中文名韩振纪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出生地河北省高邑县
出生日期1905年
逝世日期1975年
职业中将
解放以后
全国解放以后,韩振纪于1950年9月1日任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党组成员、机器局局长,1953年1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汽车拖拉机管理部部长,1955年5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联大使馆武官。
任武官四年期间,韩振纪参加了以毛泽东、朱德为首的中共中央代表团的接待工作,并作为以彭德怀为团长的中国军事代表团成员,参加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大会和访问活动。韩振纪很重视做苏军上层工作,尽最大努力加强两军友好关系。平时,韩振纪十分注意对在苏联大批军事留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管理,同时也很重视军事调研工作,在这方面成就斐然。在使馆里,他的级别高、资格老,但他从不摆架子,注意维护大使威信,搞好党委内部团结,尽职尽责履行武官职责。于1958年8月,韩振纪奉调回国。
1959年3月,韩振纪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械部首任部长,1962年1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并主管军械工作。韩振纪长期主管军队军械工作,在领导加强军械装备的研究、生产、供应、保障、管理、仓库建设及军械物资筹措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建树和成效的工作。韩振纪以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狠抓落实,严肃解决军械工作存在的问题,坚决贯彻中央军委和总后党委的指示精神,使军械工作出现新局面。他从1958年起,把全军军械装备大规模换装列为工作重点,组织自行研制了1963年式130和107毫米火箭炮及弹药,1964年式手枪、微型冲锋枪及枪弹,1965年式82毫米无后座力炮及弹药,到1965年底全军的通用制式军械装备基本实现了国产化。以上工作,对于中国军队装备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960年和1962年,韩振纪参加重要的军委扩大会议。1970年,韩振纪先后被“疏散”到山东泰安和西安,受到不公正待遇。他严格要求自己、廉洁自律,在思想、作风、生活上保持了老共产党员的高尚的品德。他善于学习,学识渊博,有着深厚的书法功底,字写得苍劲挺拔、遒劲丰润,既得颜鲁公遗风,且又自成一体,享有盛名。1974年9月底韩振纪和部分尚未落实政策的党政军老同志一起应邀参加周恩来总理主持的国庆招待会。
1975年3月30日晨,韩振纪将军患心肌梗塞症在北京病逝。
白手起家
1945年年底进军东北时,中共中央从延安和各解放区抽调了一批军工干部到东北去开展工作。他们在沈阳、
鞍山、通化等城市收集了一些机器设备,打算在通化建立军工基地。1946年夏季,国民党军大举进攻南满,占领了通化和丹东。时任东北军工部长的韩振纪带领大家将机器和物资运到朝鲜境内,还带着一批沿途招收的工人和技术人员。7月底他们到了中朝苏三国交界的小城珲春。珲春是个山间盆地,图们江和珲春河在此汇合,与朝鲜仅一江之隔,交通便利。这里到苏联边境仅30里,到朝鲜仅10里,有公路和铁路通行。大家认为这里隐蔽的条件好,资源、动力和交通情况也都不错,决定在这里建立东北的军工基地。
据现有条件,韩振纪决定把重点放在生产部队急需的子弹、手榴弹和迫击炮弹上。枪炮生产的技术太复杂,不是短时期能办到的。他们在珲春先建起了机器厂、子弹厂、手榴弹厂、炼铁厂、装药厂和木材厂,这6个厂是东北解放区最早的军工基础。
子弹厂是在日本人遗留工厂的基础上建立的,在延吉郊外。原来有300多部机器、日产量40万发。抗战结束后,这个厂遭到毁坏,机器被人偷盗,所剩无几。韩振纪组织把这个厂剩下的东西搬到珲春,共有子弹机14部、半成品弹头300万粒、空弹壳2000万发,还有二十多个日本技术工人。经过一个月紧张的装机与试生产,到9月初生产出第一批子弹。头一个月统计下来,共生产三种型号的子弹近13万发。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干部和设备、原料的问题解决后,最重要的就是工人和技术人员的问题。珲春基地的工人和技术员来自中国、朝鲜和日本三国,出现了许多复杂的政治和政策性问题,军工干部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在思想政治工作上付出的精力,但是当时只有240名工人,真正懂技术的就更少了。凡是有一技之长的人,领导上都给予重用,让他们担任各级生产部门的负责人。这些技术工人有的是从鞍山、本溪、通化带来的,有的是在当地招收的。子弹厂的股长于震密是招聘来的技工,享受薪金待遇。他看到共产党的干部都是供给制,还处处干在前面,受了感动,主动要求取消薪水,与干部们一样吃供给制,当股长后工作一直很出色。
军工厂由于缺乏中高级技术人员,所以只能从留用的日本人中挑选。在珲春的军工厂里,日本人担任的都是关键性的技术工作。如手榴弹厂有六十多名日本人,几乎都在重要技术岗位上。制造科科长是个小资本家,原来在日本开工厂。美国空军炸毁了他的工厂,才到中国来谋生,对手榴弹制造技术是内行。手榴弹装配的主要工序拉火精药股,股长也是个日本老头,思想很顽固,但工作很认真,对拉火技术很有研究。精药组的装配工人也全部是日本人。
这些日本人由于生活困难,情绪低落,经常在一起酝酿回国,消极怠工。1947年8月,东北遣返日本侨民回国,日本人得到消息,就秘密开会,在厂房里写标语:“我们回国,你们回家!”由于语言不通,道理讲了不少,但收效甚微。干部们软硬兼施,不听劝就下命令,在车间里建立严格的统计,每天产量高的就表扬,产量低或质量差的就批评。在大会上严厉指责坏人的活动,不许法西斯的思想抬头。日本人服从意识较强,也就不闹事了。
三大战役
1946年是在艰苦奋斗中度过的,到了1947年,东北的军工生产已初具规模,部队得到了源源不断的弹药补
充。韩振纪领导的珲春基地是北满地区规模最大的,在其他地方也陆续建起了若干军工厂。罗荣桓政委亲自抓军工生产工作。1947年8月,东北局任命黄克诚为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总管后勤的供应、军工和军需工作。1947年9月东北局在哈尔滨召开东北军工会议,会上任命何长工为军工部长,伍修权为政委。韩振纪、王逢源为副部长。东北军工生产告别了分散和小规模经营状态,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
淮海战役中,大口径火炮发挥了巨大作用。
1947年的生产情况:每月生产5万颗手榴弹,迫击炮弹全年完成10万发。利用旧子弹壳复装子弹,完成500万发。生产掷弹筒弹10万发,打下了炼钢和化学厂明年生产的基础。
为了完成1948年军工生产任务,东北局从财政上拨款180万东北币,折合粮食9万吨。再抽调一批干部加强军
工部门。这次重要的军工会议,将东北的军工生产统一组织起来,形成了有领导、有计划的联合生产部门。在有军工厂的地方设立办事处,直属军工部领导。当时在珲春、兴山、鸡西、东安、齐齐哈尔、牡丹江、吉林、哈尔滨和大连设了9个办事处。
东北军工生产了充足的弹药,为东北野战军进行大规模战役提供了物质保证。所以东北最先进行战略决战,歼灭国民党重兵集团,解放东北全境。但是北满生产的弹药由于路途遥远,还不能满足关内解放军的作战需求。中央军委作出了在大连建设军工生产基地的决策。
北满和大连军工体系的建立,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解放军的火炮有了充足的弹药,改变了长期以来敌强我弱的基本态势。在1948年年底的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的炮火发挥了巨大威力。辽沈战役结束后,解放军又接管了沈阳的几个大兵工厂和弹药仓库,获得大批军火,生产能力大为增强。随着东北的解放和铁路线的贯通,满载物资和弹药的火车昼夜不停地运往关内,支援中原地区和渡江作战。淮海战役中,中原野战军将黄维兵团包围。黄维凭借众多的美式火炮,收缩成一个圈圈,用密集火力让解放军无法接近。他自称是个啃不动的“硬核桃”。华东野战军调集了重炮猛轰,终于敲碎了这个“硬核桃”。粟裕大将感慨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要感谢山东老乡的小推车和大连的大炮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