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知友官网
会员登录免费注册
长春市 [切换城市]
本名医缓
所处时代春秋
<h2><strong>词语解释</strong></h2><p>yī huǎn ㄧ ㄏㄨㄢˇ</p><p><b>医缓</b></p><p><b>医</b>yī: 治病:医疗;医术;医务;医道。治病的人:医士;医生。治病的科学:西医。</p><p><b>缓</b>huǎn: 慢,与“急”相对:缓步;缓行;缓慢;迟缓。延迟:缓刑;缓办;缓役。</p><h3><strong>春秋时秦国良医</strong></h3>《左传·成公十年》:“公( 晋侯 )疾病,求医於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h3><strong>泛指良医</strong></h3><p>唐温庭筠 《上杜舍人启》:“陋容须托於媒扬,沉痼宜蠲医缓 。” 元刘诜《霰雪和彭经历琦初》之一:“坐悯民瘼深,谁与觅医缓 。”</p><h2><strong>词语出处</strong></h2><p>晋景公是当时晋国的君主。在鲁成公八年的时候,他杀了晋国的大夫赵同和赵括。由于自己有病,晋景公就在鲁成公十年(公元前581年)的五月间,把大儿子立为晋国的君主。</p><p>随后晋景公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恶鬼,长长的头发披散着一直拖到了地上,一边拍打着胸膛,一边对着他又跳又嚷:“你杀了我的孙子,这是不义的行为!天帝就要为我伸冤了!”说话间,那鬼打破了大门和景公的卧室门冲了进来。晋景公害怕了,跑到另一间屋里,那个鬼紧追不舍,又破门而入。后来有人说,这是赵括的爷爷的鬼魂。</p><p>晋景公吓醒之后,便把“桑田巫”召来,结果这位巫师说出的情况与他梦中所见完全相符。景公便问道:“那结果会怎么样呢?”巫师说:“你吃不成新收的庄稼了”。晋景公的病很快就加重了,于是派人去秦国求医。秦国的国君便派医缓来给他治病。</p><p>在医缓到达晋国之前,晋景公又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的病显现为两个小童子。其中一个说道:“医缓他可是个良医啊,我怕他会伤害我们,怎样才能逃脱呢?”另一个说:“只要我们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他能把我们怎么样?”</p><p>医缓到了晋国,为景公看过病后,便对他说:“你这病是不能治了。在‘肓’的上面、‘膏’的下面,那里是不能用攻伐方法的,而且药力也不能深入到那样的地方去。实在是治不了啦”。晋景公说:“你真是良医啊!”于是赠送他丰厚的礼物,把他送回秦国去了。</p><p>到了六月间的丙午日,晋景公想吃新麦,便让管理田产、野物的官吏献上麦来,让御厨做了面食。又把桑田巫召来,让他看过了自己的面食之后,就把他杀了。但是,就在晋景公打算吃面食的时候,突然觉得肚子发胀。于是他就去上厕所,结果掉到粪池里去淹死了,最终还是应验了桑田巫为他卜定的命运结局。</p><p>以上史实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个著名典故,并被凝聚为“病入膏肓”的成语流传至今。另外,中医的针灸中有“膏肓穴”。孙思邈认为“膏肓(穴)能主治虚羸瘦损、五劳七伤及梦遗失精、上气咳逆、痰火发狂、健忘、胎前产后等,百病无所不疗”。可见它的治病机理是扶正祛邪,因此可以作为强身建体的养生穴位,让身体虚弱的人(包括慢性病的病人)长期使用。</p><p>当然,从中医学、人体科学乃至人类学的角度来看,这段宝贵史料的重要性又远远不止于此。它对中医历史上医、巫分流的理论问题,对中医病因学中“巫言鬼魂、医称邪气”现象的实质,对古代“巫”的客观认识和评价,对鬼魂的存在及其对疾病诊断、治疗的影响,以及轮回业报、因果报应、免除灾害的可能性等等重大问题,都提供了一个非常具体而生动的参考实例。</p><h2><strong>人物简介</strong></h2><h3><strong>医缓</strong></h3><p>春秋秦国专职医生--医缓</p><p>医缓赴晋出诊 为晋景公诊病</p><p>春秋时期,秦国文化、经济比较先进,医学也处于领先地位,有‘秦多名医’之誉。医缓、医和即其代表。</p><p>医缓,生活在春秋时期的秦国,他医术高超。据《左传》记载,鲁成公十年(公元前581年),晋国的国君晋景公生了重病。晋景公当时还是相信巫术的,他知道桑田那边有一位巫人(史书上称为“桑田巫”),就把这巫人召了来。这位巫人通过一番占卜,认为晋景公的病是因为有两个鬼魂在作祟。那就是先前被晋景公杀死的两个晋国大夫赵同和赵括的鬼魂。但巫术久治不效,还断言晋景公必尝不到新麦——月内必死。</p><p>后来,晋景公听说相邻的秦国有良医,于是就向秦国求医。秦桓公便亲自派遣医缓去为晋景公治病。医缓来到晋国,详细诊察了晋景公的病情后说:“病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之不至,不可为也”。晋景公称赞:“良医也”。正如医缓所言,不久晋景公便昏厥、“未尝新麦”而死。</p><p>医缓从早期医学的角度作出的预后诊断,与“桑田巫”的鬼魂之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医缓是历史记载的最早的专职医生之一,也是最早的宫廷医生的代表。</p><h3><strong>“病入膏肓”的典故流传了下来</strong></h3><p>自从医缓为晋景公诊病之后,“病入膏肓”就成为典故流传下来。人们习语中的“病入膏肓”,含有“不治之症”或“难治之症”的意思。后世的医书中,膏、肓经常出现在说明人体生理病理的术语之中。膏,指心下的部位;肓,指心下膈上的部位,而膏肓主要是指疾病部位很深而且隐蔽。古人认为如果患这样的病,用药物、针灸等治法都不能起什么作用了。在人体经络中,还有一个名为“膏肓腧”的穴位,在背部的第四椎两旁。</p><p>追溯“病入膏肓”典故的渊源,人们应该记住春秋时期这位著名的宫廷医家——医缓。</p><h2><strong>医缓典故</strong></h2><h3><strong>“病入膏肓”与膏肓穴</strong></h3><p>成语“病入膏肓”源于《左传》中的一段曲故。晋景公患了病,派人到秦国求医,秦国派一位名叫医缓的医生前去替他诊疗。医缓尚未抵达时,景公做了个梦。梦中他的病变成了两个小儿,一个说:“那人是名医,会伤害我们,往哪里逃呢?”另一个说:“我们在膈之上,心之下,‘膏肓’之处,艾灸、针刺和药力都难抵达,他怎能奈何我们呢?”医缓到来后,经过诊断,颇为难地对景公说:“病在膈之上,心之下,已入膏肓,不能采取攻伐的方法,药物也无济于事,无法治了。”后来景公果然不治而死亡。于是后人常用“病入膏肓”来指代病重难治。</p><p>然而,人体背部的膏肓穴,却可对“病入膏肓”起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或针劳,须向膏肓及百劳”,是一句脍炙人口的针灸歌赋。百劳是督脉大椎穴的别名,在背部正中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膏肓即膏肓穴,在第四、第五胸椎间旁开三寸(约四横指)处,属足太阳膀胱经,是主治各种虚劳及慢疾患的要穴。当久病不愈,身体呈现羸弱消瘦状态时,最适宜取膏肓穴施灸,可以起到扶阳固卫、济阴安营、调和全身气血的作用,从而使身体恢复强壮。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中说“膏肓能主治虚羸瘦损、五劳七伤及梦失精、上气咳逆、痰火发狂、健忘、胎前产后等,百病无所不疗”。由此可见,膏肓穴在虚劳证的治疗上,应用是非常广泛的。</p><p>中医理论认为,人体背部有主一身阳气的督脉和贯穿全身的足太阳膀胱经。“背宜常暖”,历代医家在背部施行的擦背、捶背、刮痧、担脊、拔火罐等多种保健养生方法,都有一定的功效。背部除膏肓穴外,还有大椎、身柱、风门、肺俞等重要穴位。每次选用其中的2~3个施行保健灸(用艾条温和灸10~20分钟),隔天一次,坚持进行,能防治感冒、咳喘、小儿吐乳等多种病症,对维护心肺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及促进健康长寿,均十分有益。</p><h3><strong>最早的专职医生</strong></h3><p>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在春秋时期之前,曾有过医巫不分的蒙昧时代。那时,专职的医生还没有出现。人们患了病,常常找“巫人”来医治。</p><h3><strong>对于春秋时期的经济文化的影响</strong></h3><p>到了春秋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发生了重要的变革。政治上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诸侯争霸。那时,大大小小的诸侯国有100多个,为争夺霸主地位展开了激烈的战争。经过300多年的兼并战,诸侯国的数量大为减少,强国更强了,弱国更弱了。社会经济也破旧立新,生产力得到发展,贵族独占土地的制度逐渐打破,普通百姓得到了私有土地。科学技术也有明显的进步,人们使用铁制的农具开荒种地兴修水利;在《春秋》里,有了世界上最早对“日食”和“哈雷慧星”的记载。在思想界也发生了变革,两位著名的思想家出现了,一位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位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p><p>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医学也有了重要的发展。这便是医学开始逐渐摆脱巫术的束缚,一步步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专职医生出现在民间,负责宫廷医疗的高水平的医生也不乏其人。医缓就是当时最为著名的专职医生之一。</p>
微信扫码关注觅知友网
本名医缓
所处时代春秋
<h2><strong>词语解释</strong></h2><p>yī huǎn ㄧ ㄏㄨㄢˇ</p><p><b>医缓</b></p><p><b>医</b>yī: 治病:医疗;医术;医务;医道。治病的人:医士;医生。治病的科学:西医。</p><p><b>缓</b>huǎn: 慢,与“急”相对:缓步;缓行;缓慢;迟缓。延迟:缓刑;缓办;缓役。</p><h3><strong>春秋时秦国良医</strong></h3>《左传·成公十年》:“公( 晋侯 )疾病,求医於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h3><strong>泛指良医</strong></h3><p>唐温庭筠 《上杜舍人启》:“陋容须托於媒扬,沉痼宜蠲医缓 。” 元刘诜《霰雪和彭经历琦初》之一:“坐悯民瘼深,谁与觅医缓 。”</p><h2><strong>词语出处</strong></h2><p>晋景公是当时晋国的君主。在鲁成公八年的时候,他杀了晋国的大夫赵同和赵括。由于自己有病,晋景公就在鲁成公十年(公元前581年)的五月间,把大儿子立为晋国的君主。</p><p>随后晋景公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恶鬼,长长的头发披散着一直拖到了地上,一边拍打着胸膛,一边对着他又跳又嚷:“你杀了我的孙子,这是不义的行为!天帝就要为我伸冤了!”说话间,那鬼打破了大门和景公的卧室门冲了进来。晋景公害怕了,跑到另一间屋里,那个鬼紧追不舍,又破门而入。后来有人说,这是赵括的爷爷的鬼魂。</p><p>晋景公吓醒之后,便把“桑田巫”召来,结果这位巫师说出的情况与他梦中所见完全相符。景公便问道:“那结果会怎么样呢?”巫师说:“你吃不成新收的庄稼了”。晋景公的病很快就加重了,于是派人去秦国求医。秦国的国君便派医缓来给他治病。</p><p>在医缓到达晋国之前,晋景公又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的病显现为两个小童子。其中一个说道:“医缓他可是个良医啊,我怕他会伤害我们,怎样才能逃脱呢?”另一个说:“只要我们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他能把我们怎么样?”</p><p>医缓到了晋国,为景公看过病后,便对他说:“你这病是不能治了。在‘肓’的上面、‘膏’的下面,那里是不能用攻伐方法的,而且药力也不能深入到那样的地方去。实在是治不了啦”。晋景公说:“你真是良医啊!”于是赠送他丰厚的礼物,把他送回秦国去了。</p><p>到了六月间的丙午日,晋景公想吃新麦,便让管理田产、野物的官吏献上麦来,让御厨做了面食。又把桑田巫召来,让他看过了自己的面食之后,就把他杀了。但是,就在晋景公打算吃面食的时候,突然觉得肚子发胀。于是他就去上厕所,结果掉到粪池里去淹死了,最终还是应验了桑田巫为他卜定的命运结局。</p><p>以上史实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个著名典故,并被凝聚为“病入膏肓”的成语流传至今。另外,中医的针灸中有“膏肓穴”。孙思邈认为“膏肓(穴)能主治虚羸瘦损、五劳七伤及梦遗失精、上气咳逆、痰火发狂、健忘、胎前产后等,百病无所不疗”。可见它的治病机理是扶正祛邪,因此可以作为强身建体的养生穴位,让身体虚弱的人(包括慢性病的病人)长期使用。</p><p>当然,从中医学、人体科学乃至人类学的角度来看,这段宝贵史料的重要性又远远不止于此。它对中医历史上医、巫分流的理论问题,对中医病因学中“巫言鬼魂、医称邪气”现象的实质,对古代“巫”的客观认识和评价,对鬼魂的存在及其对疾病诊断、治疗的影响,以及轮回业报、因果报应、免除灾害的可能性等等重大问题,都提供了一个非常具体而生动的参考实例。</p><h2><strong>人物简介</strong></h2><h3><strong>医缓</strong></h3><p>春秋秦国专职医生--医缓</p><p>医缓赴晋出诊 为晋景公诊病</p><p>春秋时期,秦国文化、经济比较先进,医学也处于领先地位,有‘秦多名医’之誉。医缓、医和即其代表。</p><p>医缓,生活在春秋时期的秦国,他医术高超。据《左传》记载,鲁成公十年(公元前581年),晋国的国君晋景公生了重病。晋景公当时还是相信巫术的,他知道桑田那边有一位巫人(史书上称为“桑田巫”),就把这巫人召了来。这位巫人通过一番占卜,认为晋景公的病是因为有两个鬼魂在作祟。那就是先前被晋景公杀死的两个晋国大夫赵同和赵括的鬼魂。但巫术久治不效,还断言晋景公必尝不到新麦——月内必死。</p><p>后来,晋景公听说相邻的秦国有良医,于是就向秦国求医。秦桓公便亲自派遣医缓去为晋景公治病。医缓来到晋国,详细诊察了晋景公的病情后说:“病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之不至,不可为也”。晋景公称赞:“良医也”。正如医缓所言,不久晋景公便昏厥、“未尝新麦”而死。</p><p>医缓从早期医学的角度作出的预后诊断,与“桑田巫”的鬼魂之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医缓是历史记载的最早的专职医生之一,也是最早的宫廷医生的代表。</p><h3><strong>“病入膏肓”的典故流传了下来</strong></h3><p>自从医缓为晋景公诊病之后,“病入膏肓”就成为典故流传下来。人们习语中的“病入膏肓”,含有“不治之症”或“难治之症”的意思。后世的医书中,膏、肓经常出现在说明人体生理病理的术语之中。膏,指心下的部位;肓,指心下膈上的部位,而膏肓主要是指疾病部位很深而且隐蔽。古人认为如果患这样的病,用药物、针灸等治法都不能起什么作用了。在人体经络中,还有一个名为“膏肓腧”的穴位,在背部的第四椎两旁。</p><p>追溯“病入膏肓”典故的渊源,人们应该记住春秋时期这位著名的宫廷医家——医缓。</p><h2><strong>医缓典故</strong></h2><h3><strong>“病入膏肓”与膏肓穴</strong></h3><p>成语“病入膏肓”源于《左传》中的一段曲故。晋景公患了病,派人到秦国求医,秦国派一位名叫医缓的医生前去替他诊疗。医缓尚未抵达时,景公做了个梦。梦中他的病变成了两个小儿,一个说:“那人是名医,会伤害我们,往哪里逃呢?”另一个说:“我们在膈之上,心之下,‘膏肓’之处,艾灸、针刺和药力都难抵达,他怎能奈何我们呢?”医缓到来后,经过诊断,颇为难地对景公说:“病在膈之上,心之下,已入膏肓,不能采取攻伐的方法,药物也无济于事,无法治了。”后来景公果然不治而死亡。于是后人常用“病入膏肓”来指代病重难治。</p><p>然而,人体背部的膏肓穴,却可对“病入膏肓”起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或针劳,须向膏肓及百劳”,是一句脍炙人口的针灸歌赋。百劳是督脉大椎穴的别名,在背部正中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膏肓即膏肓穴,在第四、第五胸椎间旁开三寸(约四横指)处,属足太阳膀胱经,是主治各种虚劳及慢疾患的要穴。当久病不愈,身体呈现羸弱消瘦状态时,最适宜取膏肓穴施灸,可以起到扶阳固卫、济阴安营、调和全身气血的作用,从而使身体恢复强壮。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中说“膏肓能主治虚羸瘦损、五劳七伤及梦失精、上气咳逆、痰火发狂、健忘、胎前产后等,百病无所不疗”。由此可见,膏肓穴在虚劳证的治疗上,应用是非常广泛的。</p><p>中医理论认为,人体背部有主一身阳气的督脉和贯穿全身的足太阳膀胱经。“背宜常暖”,历代医家在背部施行的擦背、捶背、刮痧、担脊、拔火罐等多种保健养生方法,都有一定的功效。背部除膏肓穴外,还有大椎、身柱、风门、肺俞等重要穴位。每次选用其中的2~3个施行保健灸(用艾条温和灸10~20分钟),隔天一次,坚持进行,能防治感冒、咳喘、小儿吐乳等多种病症,对维护心肺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及促进健康长寿,均十分有益。</p><h3><strong>最早的专职医生</strong></h3><p>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在春秋时期之前,曾有过医巫不分的蒙昧时代。那时,专职的医生还没有出现。人们患了病,常常找“巫人”来医治。</p><h3><strong>对于春秋时期的经济文化的影响</strong></h3><p>到了春秋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发生了重要的变革。政治上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诸侯争霸。那时,大大小小的诸侯国有100多个,为争夺霸主地位展开了激烈的战争。经过300多年的兼并战,诸侯国的数量大为减少,强国更强了,弱国更弱了。社会经济也破旧立新,生产力得到发展,贵族独占土地的制度逐渐打破,普通百姓得到了私有土地。科学技术也有明显的进步,人们使用铁制的农具开荒种地兴修水利;在《春秋》里,有了世界上最早对“日食”和“哈雷慧星”的记载。在思想界也发生了变革,两位著名的思想家出现了,一位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位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p><p>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医学也有了重要的发展。这便是医学开始逐渐摆脱巫术的束缚,一步步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专职医生出现在民间,负责宫廷医疗的高水平的医生也不乏其人。医缓就是当时最为著名的专职医生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