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知友官网
会员登录免费注册
沈阳市 [切换城市]
本名谭元春
别称谭蓑翁
字号字友夏号鹄湾
所处时代明代
民族族群汉
出生地湖广竟陵
出生时间公元1586年
去世时间公元1637年
主要作品《谭友夏合集》
主要成就“竟陵派”创始人之一
文学流派竟陵派
<h2><strong>人物生平</strong></h2><p>谭友夏二十岁时,即已非常出名,时同乡钟惺慕其才华,与之结成好友。钟也是明代大文学家,他与谭友夏义趣相投,共同对明代空疏的学风、文风感到厌倦,认为他们不是流于肤浅就是文词轻佻,因而想别立一种新的艺术风格来改变它,以匡正俗弊。于是二人合编了两部诗选,即《唐诗归》、《古诗归》,在当时名噪一时,影响极大,人称“钟谭”、又或称他们所创诗体为“竟陵派”。谭友夏喜欢纵情山水之间,在几十年间曾游遍湘中、鄂西等地的名山大川。在南岳衡山游览时深为其秀丽景色打动,除了写了许多诗文来纪念外,钟惺把住室取名为“岳归堂”,谭友夏把自己的诗集取名为《岳归堂集》。可见影响之大。</p><p>谭元春一生多年奔波在科举路上,深受科举考试之苦。江夏令西安徐日久、督楚学钱塘葛寅亮都很赞赏他的文章,但却未能录取他。几落学籍以后督学周铉敦劝谭元春出试,结果仍然未中举,适逢恩选入太学,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以恩贡上京,却未能登第。</p><p>天启七年(1627)乡试第一。与同里钟惺共选《诗归》,一时名声甚赫,世称“钟谭”。他们创立的文学流派称竟陵派,致“士以不谈竟陵为俗,王李之帜几为尽拨。”崇祯年间,谭元春活动于南京、苏州、杭州一带,与“复社”名流茅元仪、宋献孺等往来,诗酒唱和,并写下《游乌龙潭》等风格秀雅的散文名篇。《抱真堂诗话》云:“友夏诗虽不称,而为人跌宕,不愧名士。他的弟弟早已考中进士、举人,他还是个不第的秀才。这对他打击很大。后来,在明熹宗天启十四年时,他终于考中举人,并且是全省第一名。他非常高兴,尽管那时他已四十二岁,他仍觉得大有可为。但是,噩运很快又笼罩了他,先是他会试不中,接着慈母也离他而去,好友钟惺又不在人世。这一连串的打击使谭友夏几乎接近崩溃。他对慈母十分孝顺,母子感情很不同一般;钟惺是他的知己和师友,这二人的去世严重地损害了谭友夏的健康。</p><p>谭友夏自幼丧父,因而其性格中原本就多一些乖戾之气,年青时义气风华,名头又大,却屡屡不中,长期压抑使得他心理上颇为扭曲。他自名为“老荡子”,并写有“空知年貌不知好,燕子楼头亦草草”句,表现出心灰意冷,愤世嫉俗的心情。</p><p>以后,谭友夏又参加了几次会试,都没有考中。复社兴起后,他又加入了复社,被列为“复社四十八友”之一。可惜没过多长时间,在明思宗崇祯十年(1637年)他入京会试时,不幸病死在旅店中,终年五十二岁。</p><p>”崇祯十年(1637),谭元春赴京会试,不幸病死于旅舍,享年五十二岁。卒后葬于天门县西面的白竹台(今天门市黄潭镇)。明清时,县内还立有“钟谭合祠”,坊上题书“天下文章”四字。遗址在今天门市人民政府所在地之东。 </p><h2><strong>主要成就</strong></h2><h3><strong>风情</strong></h3><p>谭元春受钟惺影响,两人文学创作主张一致。他提倡诗文抒写性灵,反对拟古文风,提出:“法不前定,以笔所至为法”,“词不准古,以情所迫为词。”认为摹拟古人词句是“得其滞者、</p>熟者、木者、陋者”(谭元春《诗归序》)。主张“吾辈论诗,止有同志,原无同调”(《万茂先诗序》)。他所提倡的“性灵”是学习古人诗词中的精神,是“专其力壹其思,以达于古人,觉古人亦有炯炯双眸,从纸上还瞩人”。但他强调的“古人精神”只是“幽情单绪”和“孤行静寄”,只着眼于湖光、花草及“孤怀”、“孤意”等,致使他创作的题材极为狭窄。加之又提倡一种“幽深孤峭”的风格,使文风艰涩,往往雕饰字句而忘及篇章,致使后人有字哑句谜、几无完篇之诟。 <h3><strong>作品</strong></h3><p>然而谭元春的山水五言诗却时有佳品,如《夜次阳逻同夏平寻山》、《游九峰山》等,迥然孤秀,有幽冷峭拔风范。其六言绝句《得蜀中故人书》亦朗秀清新,较有情趣。其他一些诗作,虽有一些隽句,但多用奇字押险韵,语句诘屈,令人费解,如:“鱼出声中立,花开影外吹”(《太和庵前坐泉》)等。其《夏夜》诗等,此类弊病更为突出。谭元春的写景散文亦有出色作品,如《游南岳记》写登祝融峰顶所见云海奇观:“晴漾其里,云缝其外,上如海,下如天,幻冥一色,心目无主;觉万丈之下漠漠送声。……久之,云动。有顷,后云追前云,不及,遂失队,万云乘其罅,绕山左飞;飞尽日现,天地定位,下界山争以春翠供奉;四峰皆莫能自起,远湖近江,皆作一缕白……”气势雄伟,景界壮观。三篇《游乌龙潭记》将三次游赏的不同时令特征及特异景色描绘得恰到好处,意境毫不雷同。受郦道元影响,语言表现力甚强。其书牍铭序如《求母氏五十文说》、《端石砚铭》、《宋绣观世音赞》等亦洁清隽永,颇有意致。 </p><h3><strong>著述名录</strong></h3><p>著作收入《谭友夏合集》23卷。包括《岳归堂新诗》5卷,《鹄湾文草》9卷,《岳归堂已刻诗选》8卷及《诸稿自序》(附诸名家序)1 卷。与钟惺共编《诗归》51卷,《明诗归》10卷,补遗1卷。共评《诗删》10卷。另有《谭子诗归》10卷(此集乃其选本,前有自序);《庄子南华真经评》3卷;《四六金声》10卷(附补遗);选编《东坡诗选》12卷;评点《想当然传奇》2卷。</p><h3><strong>食里情怀</strong></h3><p>有一天,钟惺到潭元春府第做客。谭元春从鱼市买来一条青鱼,亲自下厨烧鱼,在杀鱼时,他突然发现去</p>掉头尾的青鱼段酷似木片琴,于是就顺着肋制出花纹后佐酒红烧。钟惺也在一边观制佳肴,两人如闻木片琴的丁冬雅韵而心旷神怡。<p>鱼烹完后,谭、钟二人对放在桌子上的鱼的模样端详了半天,舍不得吃,定要把这道菜叫出名称来,才能动筷子。谭元春说此菜是“一段段地连成一排,叫‘红烧木琴鱼’吧”,而钟惺则说其模样更像屋顶上的瓦块,所以应该叫“红烧瓦块鱼”更合适。两人相持不下,谁也没有说服谁.最后因其香味实在诱人,双方都不约而同地动了筷子。</p><p>此菜后来传至民间,因更多人倾向于形似屋瓦的说法,故而都称“红烧瓦块鱼”,而且流传至今。 </p><h3><strong>茶学研究</strong></h3><p>谭元春把茶区分为“头茶”、“二茶”、“三茶”。他在诗中写道:“萌芽不可折,除却桑茶论,桑老伤蚕意,人情亦有新。”当时,在茶区流行一种“桑茶论”的说法,认为采茶应如采桑一般,“萌芽不可折”。谭元春则持不同看法,应当“除却桑茶论”,正是萌芽为上品笋茶。“二茶”,为谷雨节前采摘的茶叶。“同是嫩而拳,何知非雨前?辨茶如辨水,江半南零泉”。雨前和雨后的茶叶,形态、质感极为相似。“同是嫩而拳”,要辨别孰前,孰后,要有陆羽品茶辨水的真功夫,恰似当年陆羽辨别扬子江中的南零泉一般高超神妙。“三茶”,经过头采,二采,再采的茶叶即为“三茶”了。谭元春关于“三茶”的诗是这样写的:“生意穷三摘,纤毫贵一针。采山牙笋外,不慕远峰春。”</p><p>采茶贵在适时。谭元春《谷雨前三日催僧采茶》诗写道:“晴有云不采,吾闻诸季疵,贵精兼贵少,莫待叶舒时。”采得好茶,还需取得好水煎制,才能相得益彰、神形兼备。谭元春在《汲君山柳毅井水试茶于岳阳楼》诗中说:“临湖不饮湖,爱汲柳家井,茶照上楼人,君山破湖影。”诗中的洞庭湖、君山、柳毅井、岳阳楼都是闻名遐迩的风景名胜。此番试茶,将情、景、物、我融于一体,诗人的性灵之美和客观世界的自然之美,达到了至真至善的完美统一。也许这便是茶道所追求的一种和敬清寂的境界。</p><p>谭元春还写有一首《虎井》诗,在诗序中他写道:“爱其名,披榛往寻。”虎井并不深,“汲不数家,家不数瓮;亲汲之,其味甘洌,与河水、泉水相乱。”虽算不上名泉,“而日煮一瓶以试客,客即韵不辨也。”在谭元春看来,这绝不是一眼俗井,于是他欣然题诗,为后人留下了与茶有关的名诗、名井流传至今,令后世景仰。谭元春曾追寻陆羽辨水品茶的足迹,写下许多优秀的诗篇,在《舟出南溪寻鸿渐第三泉》诗中,表达了他对陆羽的敬仰:“陆子吾乡里,茶心终永存。” </p><h2><strong>人物评价</strong></h2><p>谭友夏是明末著名的文人,死后留有许多文章诗词。他生前即已刊刻了一部诗集,名为《岳归堂集》,以后又陆续集结了一些,如《岳归堂新诗》,《鹄湾文草》、《岳归堂已刻诗选》等。后来他的崇拜者张泽将这些内容合刻在一起,命名为《谭友夏合集》,广行于世。</p><p>谭元春是中国古代的著名作家和文学理论家,明末文学流派竟陵派的领导者和代表人物。提倡性灵之说,著述丰富,但传世本中祇有选集谭友夏合集和谭子诗归稍为流行。 </p><h2><strong>诗作选摘</strong></h2><p><b>【瓶梅】</b></p><p>入瓶过十日,愁落幸开迟。不借春风发,全无夜雨欺。</p><p>香来清净里,韵在寂寥时。绝胜山中树,游人或未知。 </p><p><b>【冬卯仲冬拜伯敬墓讫过其五弟居易家】</b></p><p>哭罢寻何处,宵投汝弟家。謦声知世短,墨迹引心遐。</p><p>墓柏微微树,瓶梅渐渐花。在时频远别,悲只似天涯。 </p><p><b>【刘季龙简讨庭上看舞刀歌】</b></p><p>灯影与月争微茫,阶间尘静添薄霜。主人奇不但文事,呼童舞刀刀划光。</p><p>一童双臂如蛟缠,两童蹴蹋身手强。沭金浴火刀欲吼,飒飒月响秋吐芒。</p><p>我欲饮时舞亦回,素魄挟霜纷下翔。鸡既鸣矣冷相看,葳蕤钥起天欲明。</p><p>青鞋青笠我不辞,君用世人宜彷徨。他年期我深山里,世平僮散刀沉水。 </p>
微信扫码关注觅知友网
本名谭元春
别称谭蓑翁
字号字友夏
号鹄湾
所处时代明代
民族族群汉
出生地湖广竟陵
出生时间公元1586年
去世时间公元1637年
主要作品《谭友夏合集》
主要成就“竟陵派”创始人之一
文学流派竟陵派
<h2><strong>人物生平</strong></h2><p>谭友夏二十岁时,即已非常出名,时同乡钟惺慕其才华,与之结成好友。钟也是明代大文学家,他与谭友夏义趣相投,共同对明代空疏的学风、文风感到厌倦,认为他们不是流于肤浅就是文词轻佻,因而想别立一种新的艺术风格来改变它,以匡正俗弊。于是二人合编了两部诗选,即《唐诗归》、《古诗归》,在当时名噪一时,影响极大,人称“钟谭”、又或称他们所创诗体为“竟陵派”。谭友夏喜欢纵情山水之间,在几十年间曾游遍湘中、鄂西等地的名山大川。在南岳衡山游览时深为其秀丽景色打动,除了写了许多诗文来纪念外,钟惺把住室取名为“岳归堂”,谭友夏把自己的诗集取名为《岳归堂集》。可见影响之大。</p><p>谭元春一生多年奔波在科举路上,深受科举考试之苦。江夏令西安徐日久、督楚学钱塘葛寅亮都很赞赏他的文章,但却未能录取他。几落学籍以后督学周铉敦劝谭元春出试,结果仍然未中举,适逢恩选入太学,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以恩贡上京,却未能登第。</p><p>天启七年(1627)乡试第一。与同里钟惺共选《诗归》,一时名声甚赫,世称“钟谭”。他们创立的文学流派称竟陵派,致“士以不谈竟陵为俗,王李之帜几为尽拨。”崇祯年间,谭元春活动于南京、苏州、杭州一带,与“复社”名流茅元仪、宋献孺等往来,诗酒唱和,并写下《游乌龙潭》等风格秀雅的散文名篇。《抱真堂诗话》云:“友夏诗虽不称,而为人跌宕,不愧名士。他的弟弟早已考中进士、举人,他还是个不第的秀才。这对他打击很大。后来,在明熹宗天启十四年时,他终于考中举人,并且是全省第一名。他非常高兴,尽管那时他已四十二岁,他仍觉得大有可为。但是,噩运很快又笼罩了他,先是他会试不中,接着慈母也离他而去,好友钟惺又不在人世。这一连串的打击使谭友夏几乎接近崩溃。他对慈母十分孝顺,母子感情很不同一般;钟惺是他的知己和师友,这二人的去世严重地损害了谭友夏的健康。</p><p>谭友夏自幼丧父,因而其性格中原本就多一些乖戾之气,年青时义气风华,名头又大,却屡屡不中,长期压抑使得他心理上颇为扭曲。他自名为“老荡子”,并写有“空知年貌不知好,燕子楼头亦草草”句,表现出心灰意冷,愤世嫉俗的心情。</p><p>以后,谭友夏又参加了几次会试,都没有考中。复社兴起后,他又加入了复社,被列为“复社四十八友”之一。可惜没过多长时间,在明思宗崇祯十年(1637年)他入京会试时,不幸病死在旅店中,终年五十二岁。</p><p>”崇祯十年(1637),谭元春赴京会试,不幸病死于旅舍,享年五十二岁。卒后葬于天门县西面的白竹台(今天门市黄潭镇)。明清时,县内还立有“钟谭合祠”,坊上题书“天下文章”四字。遗址在今天门市人民政府所在地之东。 </p><h2><strong>主要成就</strong></h2><h3><strong>风情</strong></h3><p>谭元春受钟惺影响,两人文学创作主张一致。他提倡诗文抒写性灵,反对拟古文风,提出:“法不前定,以笔所至为法”,“词不准古,以情所迫为词。”认为摹拟古人词句是“得其滞者、</p>熟者、木者、陋者”(谭元春《诗归序》)。主张“吾辈论诗,止有同志,原无同调”(《万茂先诗序》)。他所提倡的“性灵”是学习古人诗词中的精神,是“专其力壹其思,以达于古人,觉古人亦有炯炯双眸,从纸上还瞩人”。但他强调的“古人精神”只是“幽情单绪”和“孤行静寄”,只着眼于湖光、花草及“孤怀”、“孤意”等,致使他创作的题材极为狭窄。加之又提倡一种“幽深孤峭”的风格,使文风艰涩,往往雕饰字句而忘及篇章,致使后人有字哑句谜、几无完篇之诟。 <h3><strong>作品</strong></h3><p>然而谭元春的山水五言诗却时有佳品,如《夜次阳逻同夏平寻山》、《游九峰山》等,迥然孤秀,有幽冷峭拔风范。其六言绝句《得蜀中故人书》亦朗秀清新,较有情趣。其他一些诗作,虽有一些隽句,但多用奇字押险韵,语句诘屈,令人费解,如:“鱼出声中立,花开影外吹”(《太和庵前坐泉》)等。其《夏夜》诗等,此类弊病更为突出。谭元春的写景散文亦有出色作品,如《游南岳记》写登祝融峰顶所见云海奇观:“晴漾其里,云缝其外,上如海,下如天,幻冥一色,心目无主;觉万丈之下漠漠送声。……久之,云动。有顷,后云追前云,不及,遂失队,万云乘其罅,绕山左飞;飞尽日现,天地定位,下界山争以春翠供奉;四峰皆莫能自起,远湖近江,皆作一缕白……”气势雄伟,景界壮观。三篇《游乌龙潭记》将三次游赏的不同时令特征及特异景色描绘得恰到好处,意境毫不雷同。受郦道元影响,语言表现力甚强。其书牍铭序如《求母氏五十文说》、《端石砚铭》、《宋绣观世音赞》等亦洁清隽永,颇有意致。 </p><h3><strong>著述名录</strong></h3><p>著作收入《谭友夏合集》23卷。包括《岳归堂新诗》5卷,《鹄湾文草》9卷,《岳归堂已刻诗选》8卷及《诸稿自序》(附诸名家序)1 卷。与钟惺共编《诗归》51卷,《明诗归》10卷,补遗1卷。共评《诗删》10卷。另有《谭子诗归》10卷(此集乃其选本,前有自序);《庄子南华真经评》3卷;《四六金声》10卷(附补遗);选编《东坡诗选》12卷;评点《想当然传奇》2卷。</p><h3><strong>食里情怀</strong></h3><p>有一天,钟惺到潭元春府第做客。谭元春从鱼市买来一条青鱼,亲自下厨烧鱼,在杀鱼时,他突然发现去</p>掉头尾的青鱼段酷似木片琴,于是就顺着肋制出花纹后佐酒红烧。钟惺也在一边观制佳肴,两人如闻木片琴的丁冬雅韵而心旷神怡。<p>鱼烹完后,谭、钟二人对放在桌子上的鱼的模样端详了半天,舍不得吃,定要把这道菜叫出名称来,才能动筷子。谭元春说此菜是“一段段地连成一排,叫‘红烧木琴鱼’吧”,而钟惺则说其模样更像屋顶上的瓦块,所以应该叫“红烧瓦块鱼”更合适。两人相持不下,谁也没有说服谁.最后因其香味实在诱人,双方都不约而同地动了筷子。</p><p>此菜后来传至民间,因更多人倾向于形似屋瓦的说法,故而都称“红烧瓦块鱼”,而且流传至今。 </p><h3><strong>茶学研究</strong></h3><p>谭元春把茶区分为“头茶”、“二茶”、“三茶”。他在诗中写道:“萌芽不可折,除却桑茶论,桑老伤蚕意,人情亦有新。”当时,在茶区流行一种“桑茶论”的说法,认为采茶应如采桑一般,“萌芽不可折”。谭元春则持不同看法,应当“除却桑茶论”,正是萌芽为上品笋茶。“二茶”,为谷雨节前采摘的茶叶。“同是嫩而拳,何知非雨前?辨茶如辨水,江半南零泉”。雨前和雨后的茶叶,形态、质感极为相似。“同是嫩而拳”,要辨别孰前,孰后,要有陆羽品茶辨水的真功夫,恰似当年陆羽辨别扬子江中的南零泉一般高超神妙。“三茶”,经过头采,二采,再采的茶叶即为“三茶”了。谭元春关于“三茶”的诗是这样写的:“生意穷三摘,纤毫贵一针。采山牙笋外,不慕远峰春。”</p><p>采茶贵在适时。谭元春《谷雨前三日催僧采茶》诗写道:“晴有云不采,吾闻诸季疵,贵精兼贵少,莫待叶舒时。”采得好茶,还需取得好水煎制,才能相得益彰、神形兼备。谭元春在《汲君山柳毅井水试茶于岳阳楼》诗中说:“临湖不饮湖,爱汲柳家井,茶照上楼人,君山破湖影。”诗中的洞庭湖、君山、柳毅井、岳阳楼都是闻名遐迩的风景名胜。此番试茶,将情、景、物、我融于一体,诗人的性灵之美和客观世界的自然之美,达到了至真至善的完美统一。也许这便是茶道所追求的一种和敬清寂的境界。</p><p>谭元春还写有一首《虎井》诗,在诗序中他写道:“爱其名,披榛往寻。”虎井并不深,“汲不数家,家不数瓮;亲汲之,其味甘洌,与河水、泉水相乱。”虽算不上名泉,“而日煮一瓶以试客,客即韵不辨也。”在谭元春看来,这绝不是一眼俗井,于是他欣然题诗,为后人留下了与茶有关的名诗、名井流传至今,令后世景仰。谭元春曾追寻陆羽辨水品茶的足迹,写下许多优秀的诗篇,在《舟出南溪寻鸿渐第三泉》诗中,表达了他对陆羽的敬仰:“陆子吾乡里,茶心终永存。” </p><h2><strong>人物评价</strong></h2><p>谭友夏是明末著名的文人,死后留有许多文章诗词。他生前即已刊刻了一部诗集,名为《岳归堂集》,以后又陆续集结了一些,如《岳归堂新诗》,《鹄湾文草》、《岳归堂已刻诗选》等。后来他的崇拜者张泽将这些内容合刻在一起,命名为《谭友夏合集》,广行于世。</p><p>谭元春是中国古代的著名作家和文学理论家,明末文学流派竟陵派的领导者和代表人物。提倡性灵之说,著述丰富,但传世本中祇有选集谭友夏合集和谭子诗归稍为流行。 </p><h2><strong>诗作选摘</strong></h2><p><b>【瓶梅】</b></p><p>入瓶过十日,愁落幸开迟。不借春风发,全无夜雨欺。</p><p>香来清净里,韵在寂寥时。绝胜山中树,游人或未知。 </p><p><b>【冬卯仲冬拜伯敬墓讫过其五弟居易家】</b></p><p>哭罢寻何处,宵投汝弟家。謦声知世短,墨迹引心遐。</p><p>墓柏微微树,瓶梅渐渐花。在时频远别,悲只似天涯。 </p><p><b>【刘季龙简讨庭上看舞刀歌】</b></p><p>灯影与月争微茫,阶间尘静添薄霜。主人奇不但文事,呼童舞刀刀划光。</p><p>一童双臂如蛟缠,两童蹴蹋身手强。沭金浴火刀欲吼,飒飒月响秋吐芒。</p><p>我欲饮时舞亦回,素魄挟霜纷下翔。鸡既鸣矣冷相看,葳蕤钥起天欲明。</p><p>青鞋青笠我不辞,君用世人宜彷徨。他年期我深山里,世平僮散刀沉水。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