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知友官网
会员登录免费注册
重庆市 [切换城市]
中文名梁伯聪
别名名纪恩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871年
逝世日期1945年
职业秀才、教育家
代表作品《梅县风土两百咏》
籍贯广东梅州市梅江区城西黄泥墩人[1]
梁伯聪 (1871—1945年),广东梅州梅城西区梁屋“鹤和楼”人。他出身于书香门第,祖父梁廷辉,为清嘉庆进士,官至礼部郎中;父亲梁鉴三,清道光举人,曾任福建上杭县知县。因族中子弟甚多,特聘名师执教。梁家藏书甚丰,梁伯聪自小诸多浏览,得益甚大,故学问渊博。他曾参加清末最后一期的科举考试,成为梅州历史上最后一位秀才。
梁伯聪淡薄功名选择了以教书育人为毕生事业,先后执教嘉善女子中学、女子师范、省立第五中学、省立梅州中学,在梅州中学的执教时间长达三十四年。他是梅州中学资深教员,精通国文、图画,以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启迪造就了许多杰出人才。名画家林风眠,著名的雕刻艺术大师李金发,教育学家钟皎光、孙亢曾等是他的学生,受到他的熏陶。他生活节俭,不饮酒、吸烟。教学之暇,常以诗、书、画怡情。退休后,曾获得教育厅颁发长俸(特殊津贴)的殊荣。这种待遇是梅州有史以来的第一位。
1928年,特为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同盟会嘉应州主盟人何子渊新居——光裕庐题匾。
梁伯聪擅长诗、书、画,遗著《梅县风土两百咏》,为长篇叙事诗。诗中记风土、道民情、观鉴戒、言得失,深入浅出,叙事千年,对梅州风物、故实,考订甚详,极具存史价值。此书撰于抗战末期,由其亲属梁挺生、梁京熹于1969年9月1日在香港出版。
梁伯聪于1945年在家中病逝,终年74岁。为纪念梁伯聪先生对教育事业的贡献,梅州中学在梅城江南建了一个“梅州中学伯聪分校”。
生于书香世家。曾祖父为清嘉庆进士,官至礼部郎中;祖父、父亲皆为官。父号心镜,字鉴三,清巳酉科举人,内阁中书升用知县,任福建上杭县知县。梁氏家学渊源,历代书翰珍藏丰富,他自幼诸多浏览,得益甚大,故学问渊博,立志传扬国学,毕生任职省立梅州中学任国文老师,学不厌、教不倦,其人格、修养及循循善诱的教学精神,甚得学生尊崇。梅中人才辈出,抗战期间,不少毕业生已为将军、学者,当其回乡探亲,无不拜访恩师梁伯聪者。他淡薄名利,教学之余,常以诗、书、画陶情。其70自寿联有云“四时闲作业,人来问我,祇知花鸟怡情。” 他生平力戒奢侈浪费,以“日求三餐,夜求一宿,粗茶淡饭,一生清福。” 为一生之愿望。着有《梅县风土二百咏》,为长篇叙事诗。诗中纪风土,道民情、观鍳戒,言得失,深入浅出,叙事千年,对梅县风物、故实,考订甚详,极具历史价值。此书撰于抗战末期,由其子梁挺生、京熹于1969年9月1日在香港出版。其教学方式甚为特别。授国画,每将学生习作逐一展示,命学生给分。当时林风眠为梁氏启蒙弟子;梁展示其画,问众弟子该给多少分?有谓90,有谓给满分100,唯梁曰:“不恰当,应给120分!”众皆愕然。梁曰:“满分是臻完美,另给其完美以外的20分,是奖其画天才横溢, 画内另藏意境;假以时日,其必成大器。”果然林风眠日后成为中国现代顶级油画大师,海内外誉之为“世纪先驱”。
昔孔门弟子三千, 贤士七十有二。梁氏执教数十载, 桃李满门, 英才辈出, 中外弛名之雕塑家、 诗人李金发, 台湾学界泰斗钟皎光, 台湾师范大学校长孙亢曾皆出其门下。梁伯聪对人对事谦恭慈祥礼让, 从不发怒。但对权势亦不恐惧, 一次于人前表其不悦之色者, 是抗战初期, 抗日名将香翰屏将军, 风闻梁家珍藏有清代名家宋湘珍贵墨迹, 乃透过梁氏一堂弟引见之。珍藏为一五言对。盖宋湘与梁曾祖于朝中同僚为官, 相邀饮酒, 酒酣, 宋湘挥毫疾书 :“吾诗如净月, 君酒亦春风”。纸原为七字联纸, 今书五字, 龙蛇走笔, 叹为观止。香将军爱不释手求赠, 梁氏愠而拒之, 盖此珍藏乃镇家之宝故也。
微信扫码关注觅知友网
中文名梁伯聪
别名名纪恩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871年
逝世日期1945年
职业秀才、教育家
代表作品《梅县风土两百咏》
籍贯广东梅州市梅江区城西黄泥墩人[1]
个人简介
梁伯聪 (1871—1945年),广东梅州梅城西区梁屋“鹤和楼”人。他出身于书香门第,祖父梁廷辉,为清嘉庆进士,官至礼部郎中;父亲梁鉴三,清道光举人,曾任福建上杭县知县。因族中子弟甚多,特聘名师执教。梁家藏书甚丰,梁伯聪自小诸多浏览,得益甚大,故学问渊博。他曾参加清末最后一期的科举考试,成为梅州历史上最后一位秀才。
梁伯聪淡薄功名选择了以教书育人为毕生事业,先后执教嘉善女子中学、女子师范、省立第五中学、省立梅州中学,在梅州中学的执教时间长达三十四年。他是梅州中学资深教员,精通国文、图画,以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启迪造就了许多杰出人才。名画家林风眠,著名的雕刻艺术大师李金发,教育学家钟皎光、孙亢曾等是他的学生,受到他的熏陶。他生活节俭,不饮酒、吸烟。教学之暇,常以诗、书、画怡情。退休后,曾获得教育厅颁发长俸(特殊津贴)的殊荣。这种待遇是梅州有史以来的第一位。
1928年,特为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同盟会嘉应州主盟人何子渊新居——光裕庐题匾。
梁伯聪擅长诗、书、画,遗著《梅县风土两百咏》,为长篇叙事诗。诗中记风土、道民情、观鉴戒、言得失,深入浅出,叙事千年,对梅州风物、故实,考订甚详,极具存史价值。此书撰于抗战末期,由其亲属梁挺生、梁京熹于1969年9月1日在香港出版。
梁伯聪于1945年在家中病逝,终年74岁。为纪念梁伯聪先生对教育事业的贡献,梅州中学在梅城江南建了一个“梅州中学伯聪分校”。
人物生平
生于书香世家。曾祖父为清嘉庆进士,官至礼部郎中;祖父、父亲皆为官。父号心镜,字鉴三,清巳酉科举人,内阁中书升用知县,任福建上杭县知县。梁氏家学渊源,历代书翰珍藏丰富,他自幼诸多浏览,得益甚大,故学问渊博,立志传扬国学,毕生任职省立梅州中学任国文老师,学不厌、教不倦,其人格、修养及循循善诱的教学精神,甚得学生尊崇。梅中人才辈出,抗战期间,不少毕业生已为将军、学者,当其回乡探亲,无不拜访恩师梁伯聪者。他淡薄名利,教学之余,常以诗、书、画陶情。其70自寿联有云“四时闲作业,人来问我,祇知花鸟怡情。” 他生平力戒奢侈浪费,以“日求三餐,夜求一宿,粗茶淡饭,一生清福。” 为一生之愿望。着有《梅县风土二百咏》,为长篇叙事诗。诗中纪风土,道民情、观鍳戒,言得失,深入浅出,叙事千年,对梅县风物、故实,考订甚详,极具历史价值。此书撰于抗战末期,由其子梁挺生、京熹于1969年9月1日在香港出版。其教学方式甚为特别。授国画,每将学生习作逐一展示,命学生给分。当时林风眠为梁氏启蒙弟子;梁展示其画,问众弟子该给多少分?有谓90,有谓给满分100,唯梁曰:“不恰当,应给120分!”众皆愕然。梁曰:“满分是臻完美,另给其完美以外的20分,是奖其画天才横溢, 画内另藏意境;假以时日,其必成大器。”果然林风眠日后成为中国现代顶级油画大师,海内外誉之为“世纪先驱”。
昔孔门弟子三千, 贤士七十有二。梁氏执教数十载, 桃李满门, 英才辈出, 中外弛名之雕塑家、 诗人李金发, 台湾学界泰斗钟皎光, 台湾师范大学校长孙亢曾皆出其门下。梁伯聪对人对事谦恭慈祥礼让, 从不发怒。但对权势亦不恐惧, 一次于人前表其不悦之色者, 是抗战初期, 抗日名将香翰屏将军, 风闻梁家珍藏有清代名家宋湘珍贵墨迹, 乃透过梁氏一堂弟引见之。珍藏为一五言对。盖宋湘与梁曾祖于朝中同僚为官, 相邀饮酒, 酒酣, 宋湘挥毫疾书 :“吾诗如净月, 君酒亦春风”。纸原为七字联纸, 今书五字, 龙蛇走笔, 叹为观止。香将军爱不释手求赠, 梁氏愠而拒之, 盖此珍藏乃镇家之宝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