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知友官网
会员登录免费注册
济南市 [切换城市]
中文名胡雪岩
别名胡光墉、红顶商人
国籍中国(清)
民族汉
出生地安徽省徽州绩溪县湖里村
出生日期1823年(癸未年)
逝世日期1885年
职业晚清徽商、从二品官员
主要成就协助创办福州船政局、上海采运局开创胡庆馀堂雪记药号
为商信条“戒欺”和“真不二价”
语言徽语绩歙片
籍贯徽州绩溪
祖先大唐太子胡昌翼的后裔
“托孤三公唐昭宗,感恩养父李改胡”。唐末昭宗李晔预感朱温篡唐却无力回天,破指血书将何皇后新产皇子托付给金紫光禄大夫胡三公,胡三公临危受命,将皇子带回老家徽州婺源隐居,为掩人耳目,给皇子取名胡昌翼。长大后荣登明经科进士,胡三公坦诚告诉他的身世,并出示当初他父皇母后给的御衣宝玩,劝其改回李姓。胡昌翼认为胡三公养育自己的恩情大义高于生父,认胡三公为义父,坚持姓胡!让后世子孙永远铭记感念胡家恩德!这支胡姓称为“李改胡”或“明经胡”,一代商圣胡雪岩、大文豪胡适皆由此出。
胡雪岩生于1823年,卒于1885年,安徽省徽州绩溪县湖里村人,幼年时候,家境十分贫困,以帮人放牛为生。但胡雪岩贫不夭志,少年时即表现出诚信不贪的品德。 小时候有一次给东家放牛,在路上拾得一个包袱,打开一看,里面尽是白花花的银子。他把牛拴在路边吃草,将包袱藏起来,然后坐在路边等待失主。几个时辰后,失主才慌慌张张地找了来,胡雪岩问清情况后,从路边草丛中将包袱取出交还给失主。这位失主原是杭州的大客商,不久,他又来到绩溪,把胡雪岩带到杭州学生意去了。
胡雪岩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不谋私利,加上他胆大心细,自信诚实,很快从一个小伙计一跃而成为阜康钱庄的老板,再跃而成为徽商巨头。 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攻打杭州时,胡雪岩从上海、宁波购运军火、粮食接济清军,获得左宗棠的信赖,被委任为总管,主持浙江全省的钱粮、军饷,使阜康钱庄大获其利,也由此走上官商之路。
初在杭州城“仁德钱庄”做跑街,后因擅自借钱给官兵被开除后在湖州买卖粮食为生,后在杭州设银号,又入浙江巡抚幕,为清军筹运饷械,1866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为左大借外债,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又依仗湘军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20余处,并经营中药、丝茶业务,操纵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二千万两以上,是当时的“中国首富”。获得慈禧亲授的红顶戴和黄马褂,成为历史上的第一人!
显赫一时的一代豪商胡雪岩,终于一贫如洗。他曾经拥有的万贯家财和浮华一生,都没能给后人留下基业与向往。倒是他精心创下的胡庆馀堂,至今仍以其“戒欺”和“真不二价”的优良传统矗立在杭州河坊街上。
胡雪岩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从钱庄一个小伙计开始,通过结交权贵显要,纳粟助赈,为朝廷效犬马之劳;洋务运动中,他聘洋匠、引设备,颇有劳绩;左宗棠出关西征,他筹粮械、借洋款,立下汗马功劳。几经折腾,他便由钱庄伙计一跃成为显赫一时的红顶商人。他构筑了以钱庄、当铺为依托的金融网,开了药店、丝栈,既与洋人做生意也与洋人打商战 。
胡雪岩一生,是非功过褒贬不一,这里且只分析他的人道。胡雪岩的成功,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他善于用人,以长取人,不求完人。他说一个人最大的本事,就是用人的本事。清人顾嗣协曾有诗: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取短,智高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幼时家贫,稍长,由人荐往于姓钱肆当学徒,得肆主赏识,擢为跑街。后在王有龄的帮助下乃开阜康钱庄,并与官场中人往来,成为杭城一大商绅。
从扫地、倒尿壶等杂役干起,三年师满后,就因勤劳、踏实成了钱庄正式的伙计。正是在这一时期,胡雪岩靠患难知交王有龄的帮助,一跃而成为杭州一富。
王有龄,字英九,号雪轩,福建侯官人。在道光年间,王有龄就己捐了浙江盐运使,但无钱进京。后胡雪岩慧眼识珠,认定其前途不凡,便资助了王五百两银子,叫王有龄速速进京混个官职。后王有龄在天津遇到故交侍郎何桂清,经其推荐到浙江巡抚门下,当了粮台总办。王有龄发迹后并未忘记当年胡雪岩知遇之恩,于是资助胡雪岩自开钱庄,号为阜康(此故事来自高阳小说,有专家指出历史上王有龄并非因胡雪岩的五百两白银的资助而起家,此为小说家杜撰而已,因此有待考证)。之后,随着王有龄的不断高升,胡雪岩的生意也越做越大,除钱庄外,还开起了许多的店铺。
庚申之变成为胡雪岩大发展的起点。在庚申之变中,胡雪岩处变不惊,暗中与军界搭上了钩,大量的募兵经费存于胡的钱庄中,后又被王有龄委以办粮械、综理槽运等重任,几乎掌握了浙江一半以上的战时财经,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一月,太平军攻杭州,光墉从上海、宁波购运军火、粮米接济清军。左宗棠任浙江巡抚,委光墉为总管,主持全省钱粮、军饷,因此阜康钱庄获利颇丰。京内外诸公无不以阜康为外库,寄存无算。他还协助左宗棠开办企业,主持上海采运局,兼管福建船政局,经 手购买外商机器、军火及邀聘外国技术人员,从中获得大量回佣。他还操纵江浙商业,专营丝、茶出口,操纵市场、垄断金融。
胡雪岩之所以可以迅速倔起,除了得益于王有龄之外,另一个人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个人就是左宗棠。1862年,王有龄因丧失城池而自缢身亡。经曾国藩保荐,左宗棠继任浙江巡抚一职。左宗棠所部在安徽时晌项已欠近五个月,饿死及战死者众多。此番进兵浙江,粮饷短缺等问题依然困扰着左宗棠,令他苦恼无比。急于寻找到新靠山的胡雪岩又紧紧地抓住了这次机会:他雪中送炭,在战争环境下,出色地完成了在三天之内筹齐十万石粮食的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左宗棠面前一展自己的才能,得到了左的赏识并被委以重任。在深得左宗棠信任后,胡雪岩常以亦官亦商的身份往来于宁波、上海等洋人聚集的通商口岸间。他在经办粮台转运、接济军需物资之余,还紧紧抓住与外国人交往的机会,勾结外国军官,为左宗棠训练了约千余人、全部用洋枪洋炮装备的常捷军。这支军队曾经与清军联合进攻过宁波、奉化、绍兴等地。胡雪岩是一位商人,商人自然把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左宗棠任职期间,胡雪岩管理赈抚局事务。他设立粥厂、善堂、义垫,修复名寺古刹,收碱了数十万具暴骸;恢复了因战乱而一度终止的牛车,方便了百姓;向官绅大户劝捐,以解决战后财政危机等事务。胡雪岩因此名声大振,信誉度也大大提高。这样,财源滚滚来也就不在话下了。自清军攻取浙江后,大小将官将所掠之物不论大小,全数存在胡雪岩的钱庄中。胡以此为资本,从事贸易活动,在各市镇设立商号,利润颇丰,短短几年,家产己超过千万。
晚清时期著名的洋务运动由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三人发起。此三人在同太平天国战争中,认识到了西方先进军事技术的重要性,迫切地要求向西方学习、自强御侮,但由于他们的特殊身份,不便与外国人打交道。这样,与左宗棠联系极为密切,诸通华洋事务的胡雪岩在洋务运动中又找到了用武之地。他协助左宗棠创办了福州船政局、甘肃织呢总局;帮助左宗棠引进机器,用西洋新机器开凿径河。毫不夸张地说,左宗棠晚年的成功中有着胡雪岩极大的功劳。
同治五年(1866年),朝廷批准了左宗棠的奏折,命其在福建马尾主持兴办船厂,监造轮船。胡雪岩找来法国的技师,协助左宗棠筹建船厂。但就在船厂刚刚动工不久,朝廷突然下令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左宗棠赴任之前,一面向朝廷推荐江西巡府沈葆桢任船政大臣,一面又竭力推荐胡雪岩协助料理船政的一切具体事务。
同治八年(1869年)秋船厂的第一艘轮船“万年清”号下水成功。这艘轮船从马尾试航一直行驶到达天津港,当人们首次看到中国自己制造的轮船时,万众欢腾,盛况空前,连洋人也深感惊奇。同治十年(1871年)初,“镇海”号兵轮又下水成功。远在边陲的左宗棠得知这些消息,特别写信给胡雪岩:“闽局各事日见精进,轮船无须外国匠师,此是好消息……阁下创议之功伟矣。见在学徒匠日见精进,美不胜收,驾驶之人亦易选择,去海之害,收海之利,此吾中国一大转机,由贫弱而富强,实基于此。”
作为一代 红顶商人,胡雪岩叱诧商场,写尽人间风流。更令后人称道的是,他为富且仁,善好施,做出众多义举,在赢得胡大善人的美名、黄马褂加身的同时,亦获得了更多的财富。在他的这些义举中,胡庆余堂药号的开办,尤为后人们所称道。
至同治十一年(1872年)阜康钱庄支店达20多处,布及大江南北。资金2000万余两,田地万亩。由于辅助左宗棠有功,曾授江西候补道,赐穿黄马褂,是一个典型的官商。
同治十三年,筹设胡庆余堂雪记国药号,光绪二年(1876年)于杭州涌金门外购地10余亩建成胶厂。胡庆馀堂雪记药号,以一个熟药局为基础,重金聘请浙江名医,收集古方,总结经验,选配出丸散膏丹及胶露油酒的验方400余个,精制成药,便于携带和服用。其时,战争频仍,疫疠流行,“胡氏辟瘟丹”、“诸葛行军散”、“八宝红灵丹”等药品备受欢迎。此后,胡光墉亲书“戒欺”字匾,教诫职工“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采办务真,修制务精”。其所用药材,直接向产地选购,并自设养鹿园。且招牌为“真不二价,”胡庆馀堂现为国内规模较大的全面配制中成药的国药号,饮誉中外,对中国医药事业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被誉为“江南药王”。
光绪八年(1882年),光墉在上海开办蚕丝厂,耗银2000万两,生丝价格日跌,据他观察,主要原因是华商各自为战,被洋人控制了价格权,胡雪岩高调坐庄。百年企业史上,第一场中外大商战开始了。开始,胡氏高价尽收国内新丝数百万担,占据上风。华洋双方都已到忍耐极限,眼见胜负当判,谁知“天象”忽然大变。欧洲意大利生丝突告丰收再就是中法战争爆发,市面剧变,金融危机突然爆发。事已如此,胡雪岩已无回天之力。次年夏,被迫贱卖,亏耗1000万两,家资去半,周转不灵,风声四播。各地官僚竞提存款,群起敲诈勒索。十一月,各地商号倒闭,家产变卖,胡庆馀堂易主,宣告关门倒闭。接着,慈禧太后下令革职查抄,严追治罪。光墉遣散姬妾仆从,姬妾仆从宁死都不离开胡雪岩,他的棺木埋于杭州西郊鸬鹚岭下的乱石堆中。1921年纱布交易所建立,也算是给乱坟堆里的胡雪岩一个迟到了30年的告慰。
关于创办胡庆余堂雪记国药号的缘由,流传至今的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为胡雪岩因胡老太太生病抓药受阻,怒而开药号;一种说法为胡雪岩因小妾生病,抓回的药中有以次充好的一两味药,要求更换时遭到药店伙计的抢白,激愤而开药号。实际上,任何偶然事件都有其必然性,胡庆余堂的开创与胡雪岩深受杭州悠久的中医文化熏陶,身处乱世而兴济世救人之念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实,早在1875年由于战乱、疫病等原因,死亡率剧增,人口负增长之时,胡雪岩便己打定救死扶伤的主意。他邀请江浙一带的名医研制出诸葛行军散、八宝红灵丹等药品,赠给曾国藩、左宗棠等部及受灾区民众。胡雪岩在全盛时期开创的胡庆余堂将他救死扶伤的对象范围扩大到全天下所有的百姓。在胡雪岩的主持下,胡庆余堂推出了十四大类成药,并免费赠送辟瘟丹、痧药等民家必备的太平药,在《申报》上大做广告,使胡庆余堂在尚未开始营业前就已名声远播,这正是胡雪岩放长线钓大鱼的经营策略。1878年春,以上的耗费换来的是成倍的利润。
胡庆余堂在1880年时,资本达到二百八十万两银子,与北京的百年老字号同仁堂南北相辉映,有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之称。而胡雪岩,胡庆余堂的创办者,也因其不耻下问、勇于探索,以一个钱庄出身、不熟悉药业的人在中国药业史上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笔,使胡雪岩的声名不至被时间所冲淡。这也算是善有善报吧!
除了创办胡庆余堂以悬壶济世的义举之外,胡雪岩还为左宗棠的西征举借洋款,为左宗棠成功收复新疆,结束阿古柏在新疆十多年的野蛮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又书写了他人生中精彩的一笔。
1866年,左宗棠由闽浙总督调任陕甘总督,奉命出关西征。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西征军经费虽然由各省共同筹集,但为数不多,且经常拖欠。为解决经费问题,左宗棠只好奏请借洋款救急。
胡雪岩的故居自然,具体经办借洋款事务这一重任落在了胡雪岩肩上。胡雪岩通过在上海汇丰银行的任帮办一职的朋友古应春的安排,打算向英国渣打银行借款。胡与该银行经理首次面谈便因在利息、借款期限等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不欢而散。后在胡雪岩的精心策划下,自称中国通的渣打银行驻中国地区总经理被收拾得服服贴贴,双方很快就利息、期限、偿还方式等细节达成一致。胡雪岩为西征筹得第一笔借款。此后,为助左宗棠西征,胡雪岩先后六次向洋人借款,累计金额为一千八百七十万两白银,而利息至少占总数的一半,可以说是非常惊人的高利贷。但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这一借款举动是值得的。
当然,图利是商人的本性,胡雪岩也无法脱俗,他浮报了利率,利用借贷款实付利息与应付利息之间的差额,吃了“回扣”。但总的来说,在当时西征大军欠缺粮晌,各方相互推委的艰难时刻,胡雪岩能够挺身而出,不辞劳苦担负起筹借洋款的重任,协助左宗裳西征保住新疆,还是表现了他的爱国之情。虽然,我们常常把奸字与商字连在一起,甚至更有无奸不商一说,但就事实而论,生意场中也有性情中人,胡雪岩算得上其中之一。在功成名就之后,他并未忘记家乡百姓,为杭州百姓做了许多义举。他开设钱塘江义渡。方便了上八府与下三府的联系,并设船,为候渡乘客提供方便,并因此博得了“胡大善人的美名”。他还极其热心于慈善事业,乐善好施,多次向直隶、陕西、河南、山西等涝旱地区捐款赈灾。到1878年,除了胡雪岩捐运给西征军的药材外,他向各地捐赠的赈灾款估计己达二十万两白银。更鲜为人知的是,在轰动朝野的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中,他利用自己的声誉活动京官,赞助钱财,为此案最终昭雪立下了汗马功劳,并借此案使他的义声善名更加深入人心。此外,他还两度赴日本,高价购回流失在日本的中国文物。从这一切举动中可见他行侠仗义的仁厚之心和一颗拳拳爱国之心。
《老子》有云:福兮祸之所伏。胡雪岩在商场驰骋多年,靠官府后台,一步步走向事业的顶峰,风光无限,但其最终的失败,却也是由官场后台的坍倒和官场的倾轧所致。胡雪岩虽为商人,但他的发迹以及鼎盛与政界要人的庇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胡雪岩紧紧把握住了大树底下好乘凉的精髓,他先借助王有龄开钱庄,又以左宗棠为靠山创办胡庆余堂,为西征筹借洋款,恢复因战事而终止的牛车,为百姓、为国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从而一步步走向事业的巅峰。
作为一名商人,他被御赐二品顶戴,被赏黄马褂,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但就是这样一位己名利双收、事业有成的人,却在几天之内垮掉了,他的事业也随之走到了尽头。胡雪岩生意的失败是由于他野心过大,急于扩充,出现决策性失误,试图垄断江浙生丝生意出口从而激怒洋商,生丝销不动使钱庄因缺乏流动资金而被挤兑,致使其经营的生丝铺、公济典当、胡庆余堂等纷纷关闭。但导致胡生意失败的另一重要的原因是政治敌人的打击。
胡雪岩虽聪明一世,与官场人物交往甚密,但最却因为不谙官理、刚愎自用、不懂变通而成为左宗棠与李鸿章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成为李鸿章排左先排胡,倒左先倒胡策略的牺牲者,实在令人为之扼腕叹惜。导致胡雪岩资金链断裂的,还有号称“洞庭山帮”的席正甫。此人是清朝金融买办的缔造者,他为汇丰银行工作。胡雪岩陷入的是国外金融资本势力和国内金融买办势力的内外夹击,其失败在战略上早已无可挽回。
胡雪岩破产后,把所有的姨太太都叫到跟前,每人给了几百银子,让她们另找归宿。同时他也把债主们划了三个等级,有权的、当官的为一等----这些人得罪不起,生活过得贫困的,每月只有几银子的---为三等,三等债主也是每月一定要的。最后来就是二等了,他们的银子每月一百两,同时他们也不愁这银子过日子,可还可不还;留在胡氏身边的,除了正房还有一个九姨太,为什么留九姨太呢?九同“久”一个音,预意长长久久。靠着胡庆余堂的微薄收入,胡雪岩凄凉地度过了他的晚年,于光绪十一年 (公元1885年),黯然离世。
是“天”、“地”、“人”,内容即为:天为先天之智,经商之本;地为后天修为,靠诚信立身;人为仁义,懂取舍,讲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简介
胡光墉,字雪岩,安徽绩溪人,生于道光三年,为长。自幼智于常人,因家道贫寒,以牧为生。其长,入钱庄为徒,揽各杂役,勤恳踏实,颇受庄主赏识,三年有成,录为正工。自此,举家有着落,诸亲能护助。
发迹
岩有知己,曰雪轩(王有龄),轩苦读数年,欲往京都应招,囿于财资寒碜,长为叹息。岩知之,素知轩才学过人,非凡夫一匹,遂慷慨解囊,取私银五百资之,轩涕泪横流,感激不尽。后轩有所成,举粮台总办,念岩恩,资其财,办其庄,号阜康。自此,岩业遂大,脱寄居藩篱之境,成杭府之巨富。
壮大
咸丰十年(庚申),八国以英法为首,侵京师,京师没,上出逃。时谓“庚申之变”。明园毁,国人悲嚎,诸军临阵,跃跃欲试,以救京师。轩托岩筹备军粮募兵,以待时需。岩几掌苏浙半省之军费,委粮械、综理槽运之重任。其业速长,其务遂丰。
咸丰十一年,长毛(太平军清朝蔑称长毛)犯杭,轩镇守,岩资之军粮,然力不济,城破轩亡。朝廷委季高(左宗棠)掌浙军务,任巡抚一职。其时,季高困于军资不足,呕心沥血,宿夜不寐。岩自举,三日筹十万石,解燃眉之急。季高大喜,授其总管职。岩即身高名隆,并举力于设粥厂、善堂、义垫,修复名寺古刹,碱数十万暴骸;复牛车,便百姓;劝捐官绅,以解战后财乏事务。其商户立成世人仰信之家,京城内外,三教九流,货资皆存其间。岩财源滚滚,利润丰厚,数年即白银千万计。至同治十一年(1872),其阜康支店达二十处,布及大江南北。白银二千余万两,田万亩,并授江西候补道,赐黄马褂,实乃业大家隆官商皆通之辈也。
中医
同治十三年,筹胡庆馀堂雪记国药号,光绪二年(1876)于杭购地十余亩,建胶厂。重聘浙名医,集古方,配丸散膏丹及胶露油酒验方四百余,精其药丸,便于携服。其时战乱,疫疠肆虐,“胡氏辟瘟丹”、“诸葛行军散”、“八宝红灵丹”诸品颇受市应。其时,岩书“戒欺”字匾,以诫诸工,岩曰:“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采办务真,修制务精”,招牌曰:真不二价。有胡大善人之称。
胡庆馀堂延至今日,促中医之发展,扬吾国之文化,饮誉中外。
斗洋
光绪八年,岩办蚕丝厂,耗白银二千万两。其高价收举国新丝数百万担,垄断丝业贸易。外商怒,联拒购丝。岩丝外运不成,至翌年夏,贱卖,亏千万两,家资损半,业即萎缩,谣言四起。而各户官僚至庄提款,群起诈索,岩不堪重负。
中落
是年十一月,闭各商号,变卖家资,易主胡庆馀堂,遂告中落。然,其时季高政竞鸿章,视其变,以为机遇,授之小人,举岩之军务旧事,置岩于死地。太后恼怒,革职查抄岩家,家财几散尽。岩遣散妻妾,赠薄银,还积债,黯然老矣。光绪十一年 (1885),岩呼子孙曰:勿近白虎,语毕而逝。
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的当铺里来了生意,客人拿来了所谓稀世珍宝——“商朝的古董”,
曾国藩赠送胡雪岩的红木嵌银文明杖出价三百两银子,当铺伙计收下了。晚上查账,胡雪岩知道了“商朝的古董”这码事,叫管事的通知全城的达官贵人,明天来当铺鉴赏宝贝,并备好筵席将以示庆贺。全城有名望的要员都到了,酒席摆好,贵客坐定。大伙都争先恐后欲一睹为快,即将鉴赏那稀世珍宝“商朝的古董”之真面目。胡雪岩发话:把稀世珍宝请出来……伙计抱着宝贝走下楼……伙计不慎,一脚踏空,连人带宝贝滚下……“商朝的古董”被摔成碎片。顿时大伙大呼小叫:可惜可惜!胡雪岩把古董被打碎的消息传遍全城大街小巷。
第二天,当铺来了真佛——“商朝的古董”的主人拿着三百两银子,要赎回那古董,若是拿不出来那宝贝,就要加倍赔偿,否则决不善罢甘休!胡雪岩收下银两,确认银两无假,然后叫掌柜拿出那所谓的“商朝的古董”——
“你,你,不是,不是已经摔了吗?”稀世珍宝的主人有点语无伦次。胡雪岩微微一笑,“我摔的那宝贝比你这个更假!”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胡雪岩这一招儿真妙!人,有真诚善良还不够,还得有智慧。对待狐狸就要比狐狸更狡猾。可以说,胡雪岩这一招是被逼无奈将计就计。
图为嘉德2008春拍的曾国藩赠送胡雪岩的红木嵌银文明杖,此杖长88厘米,宽2.5厘米。银制部分:26厘米,重;494克,优质红木,做工精良,拐杖手把为银制,拐杖底端为铁制,结实、耐用。
胡庆余堂由“红顶商人”胡雪岩开设,始创于一八七四年,地处杭州吴山脚下。在中医药漫长的发展源流
中,胡庆余堂以其精湛的制药技艺和独特的人文价值,赢得了“江南药王”之美誉。
胡庆余堂许多匾额都是朝向外挂的,惟独“戒欺匾”是挂在营业厅的背后,是挂给内部员工看的。这块匾为胡雪岩亲笔写就:“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余存心济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惟愿诸君心余之心。采办务真,修制务精,……”。
“采办务真”,这“真”,指的是入药的药材一定要“真”,力求“道地”。创建之初,胡雪岩派人去产地收购各种道地药材。如去山东濮县采购驴皮;去淮河流域采购淮山药、生地、黄芪;去川贵采购当归、党参;去江西采购贝母、银耳;去汉阳采购龟板;去关外采购人参、鹿茸等等。从源头上就着手抓好药品的质量。
“修制务精”,这个“修”是中药制作的行业术语。“精”就是精益求精。其意是员工要敬业,制药求精细。在胡庆余堂百年历史中,流传着许多耕心制药的故事。如“局方紫雪丹”,是一味镇惊通窍的急救药,按古方制作要求最后一道工序不宜用铜铁锅熬药,为了确保药效胡雪岩不惜血本请来能工巧匠,铸成一套金铲银锅,专门制作紫雪丹。现金铲银锅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并誉为中华药业第一国宝。
新意文化网—胡雪岩专刊
钟源《胡雪岩》,珠海出版社出版
高阳《红顶商人》、《灯火楼台》
《胡雪岩》,二月河、薛家柱著,麦田出版,台北市,2007年12月
《八月桂花香》,1988年台湾台视出品的40集电视连续剧。制作人:杨佩佩,导演:鞠觉亮,主演:刘松仁、苏明明、沈孟生、李立群、米雪等。
25集电视剧《红顶商人胡雪岩》,编剧:二月河。
百家讲坛《胡雪岩的启示》
《胡雪岩》二十三集电视剧 导演:今滔 编剧:钟源 主演:陈道明茹萍张子健赵恒轩傅艺伟 修宗迪
微信扫码关注觅知友网
中文名胡雪岩
别名胡光墉、红顶商人
国籍中国(清)
民族汉
出生地安徽省徽州绩溪县湖里村
出生日期1823年(癸未年)
逝世日期1885年
职业晚清徽商、从二品官员
主要成就协助创办福州船政局、上海采运局
开创胡庆馀堂雪记药号
为商信条“戒欺”和“真不二价”
语言徽语绩歙片
籍贯徽州绩溪
祖先大唐太子胡昌翼的后裔
祖先渊源
“托孤三公唐昭宗,感恩养父李改胡”。
唐末昭宗李晔预感朱温篡唐却无力回天,破指血书将何皇后新产皇子托付给金紫光禄大夫胡三公,胡三公临危受命,将皇子带回老家徽州婺源隐居,为掩人耳目,给皇子取名胡昌翼。长大后荣登明经科进士,胡三公坦诚告诉他的身世,并出示当初他父皇母后给的御衣宝玩,劝其改回李姓。胡昌翼认为胡三公养育自己的恩情大义高于生父,认胡三公为义父,坚持姓胡!让后世子孙永远铭记感念胡家恩德!这支胡姓称为“李改胡”或“明经胡”,一代商圣胡雪岩、大文豪胡适皆由此出。
人物生活
胡雪岩生于1823年,卒于1885年,安徽省徽州绩溪县湖里村人,幼年时候,家境十分贫困,以帮人放牛为生。但胡雪岩贫不夭志,少年时即表现出诚信不贪的品德。 小时候有一次给东家放牛,在路上拾得一个包袱,打开一看,里面尽是白花花的银子。他把牛拴在路边吃草,将包袱藏起来,然后坐在路边等待失主。几个时辰后,失主才慌慌张张地找了来,胡雪岩问清情况后,从路边草丛中将包袱取出交还给失主。这位失主原是杭州的大客商,不久,他又来到绩溪,把胡雪岩带到杭州学生意去了。
胡雪岩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不谋私利,加上他胆大心细,自信诚实,很快从一个小伙计一跃而成为阜康钱庄的老板,再跃而成为徽商巨头。 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攻打杭州时,胡雪岩从上海、宁波购运军火、粮食接济清军,获得左宗棠的信赖,被委任为总管,主持浙江全省的钱粮、军饷,使阜康钱庄大获其利,也由此走上官商之路。
初在杭州城“仁德钱庄”做跑街,后因擅自借钱给官兵被开除后在湖州买卖粮食为生,后在杭州设银号,又入浙江巡抚幕,为清军筹运饷械,1866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为左大借外债,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又依仗湘军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20余处,并经营中药、丝茶业务,操纵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二千万两以上,是当时的“中国首富”。获得慈禧亲授的红顶戴和黄马褂,成为历史上的第一人!
人物评价
显赫一时的一代豪商胡雪岩,终于一贫如洗。他曾经拥有的万贯家财和浮华一生,都没能给后人留下基业与向往。倒是他精心创下的胡庆馀堂,至今仍以其“戒欺”和“真不二价”的优良传统矗立在杭州河坊街上。
胡雪岩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从钱庄一个小伙计开始,通过结交权贵显要,纳粟助赈,为朝廷效犬马之劳;洋务运动中,他聘洋匠、引设备,颇有劳绩;左宗棠出关西征,他筹粮械、借洋款,立下汗马功劳。几经折腾,他便由钱庄伙计一跃成为显赫一时的红顶商人。他构筑了以钱庄、当铺为依托的金融网,开了药店、丝栈,既与洋人做生意也与洋人打商战 。
胡雪岩一生,是非功过褒贬不一,这里且只分析他的人道。胡雪岩的成功,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他善于用人,以长取人,不求完人。他说一个人最大的本事,就是用人的本事。清人顾嗣协曾有诗: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取短,智高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生平经历
幼时家贫,稍长,由人荐往于姓钱肆当学徒,得肆主赏识,擢为跑街。后在王有龄的帮助下乃开阜康钱庄,并与官场中人往来,成为杭城一大商绅。
白手起家
从扫地、倒尿壶等杂役干起,三年师满后,就因勤劳、踏实成了钱庄正式的伙计。正是在这一时期,胡雪岩靠患难知交王有龄的帮助,一跃而成为杭州一富。
王有龄,字英九,号雪轩,福建侯官人。在道光年间,王有龄就己捐了浙江盐运使,但无钱进京。后胡雪岩慧眼识珠,认定其前途不凡,便资助了王五百两银子,叫王有龄速速进京混个官职。后王有龄在天津遇到故交侍郎何桂清,经其推荐到浙江巡抚门下,当了粮台总办。王有龄发迹后并未忘记当年胡雪岩知遇之恩,于是资助胡雪岩自开钱庄,号为阜康(此故事来自高阳小说,有专家指出历史上王有龄并非因胡雪岩的五百两白银的资助而起家,此为小说家杜撰而已,因此有待考证)。之后,随着王有龄的不断高升,胡雪岩的生意也越做越大,除钱庄外,还开起了许多的店铺。
庚申之变成为胡雪岩大发展的起点。在庚申之变中,胡雪岩处变不惊,暗中与军界搭上了钩,大量的募兵经费存于胡的钱庄中,后又被王有龄委以办粮械、综理槽运等重任,几乎掌握了浙江一半以上的战时财经,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一月,太平军攻杭州,光墉从上海、宁波购运军火、粮米接济清军。左宗棠任浙江巡抚,委光墉为总管,主持全省钱粮、军饷,因此阜康钱庄获利颇丰。京内外诸公无不以阜康为外库,寄存无算。他还协助左宗棠开办企业,主持上海采运局,兼管福建船政局,经 手购买外商机器、军火及邀聘外国技术人员,从中获得大量回佣。他还操纵江浙商业,专营丝、茶出口,操纵市场、垄断金融。
亦官亦商
胡雪岩之所以可以迅速倔起,除了得益于王有龄之外,另一个人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个人就是左宗棠。1862年,王有龄因丧失城池而自缢身亡。经曾国藩保荐,左宗棠继任浙江巡抚一职。左宗棠所部在安徽时晌项已欠近五个月,饿死及战死者众多。此番进兵浙江,粮饷短缺等问题依然困扰着左宗棠,令他苦恼无比。急于寻找到新靠山的胡雪岩又紧紧地抓住了这次机会:他雪中送炭,在战争环境下,出色地完成了在三天之内筹齐十万石粮食的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左宗棠面前一展自己的才能,得到了左的赏识并被委以重任。在深得左宗棠信任后,胡雪岩常以亦官亦商的身份往来于宁波、上海等洋人聚集的通商口岸间。他在经办粮台转运、接济军需物资之余,还紧紧抓住与外国人交往的机会,勾结外国军官,为左宗棠训练了约千余人、全部用洋枪洋炮装备的常捷军。这支军队曾经与清军联合进攻过宁波、奉化、绍兴等地。
胡雪岩是一位商人,商人自然把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左宗棠任职期间,胡雪岩管理赈抚局事务。他设立粥厂、善堂、义垫,修复名寺古刹,收碱了数十万具暴骸;恢复了因战乱而一度终止的牛车,方便了百姓;向官绅大户劝捐,以解决战后财政危机等事务。胡雪岩因此名声大振,信誉度也大大提高。这样,财源滚滚来也就不在话下了。自清军攻取浙江后,大小将官将所掠之物不论大小,全数存在胡雪岩的钱庄中。胡以此为资本,从事贸易活动,在各市镇设立商号,利润颇丰,短短几年,家产己超过千万。
晚清时期著名的洋务运动由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三人发起。此三人在同太平天国战争中,认识到了西方先进军事技术的重要性,迫切地要求向西方学习、自强御侮,但由于他们的特殊身份,不便与外国人打交道。这样,与左宗棠联系极为密切,诸通华洋事务的胡雪岩在洋务运动中又找到了用武之地。他协助左宗棠创办了福州船政局、甘肃织呢总局;帮助左宗棠引进机器,用西洋新机器开凿径河。毫不夸张地说,左宗棠晚年的成功中有着胡雪岩极大的功劳。
协办船政
同治五年(1866年),朝廷批准了左宗棠的奏折,命其在福建马尾主持兴办船厂,监造轮船。胡雪岩找来法国的技师,协助左宗棠筹建船厂。但就在船厂刚刚动工不久,朝廷突然下令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左宗棠赴任之前,一面向朝廷推荐江西巡府沈葆桢任船政大臣,一面又竭力推荐胡雪岩协助料理船政的一切具体事务。
同治八年(1869年)秋船厂的第一艘轮船“万年清”号下水成功。这艘轮船从马尾试航一直行驶到达天津港,当人们首次看到中国自己制造的轮船时,万众欢腾,盛况空前,连洋人也深感惊奇。同治十年(1871年)初,“镇海”号兵轮又下水成功。远在边陲的左宗棠得知这些消息,特别写信给胡雪岩:“闽局各事日见精进,轮船无须外国匠师,此是好消息……阁下创议之功伟矣。见在学徒匠日见精进,美不胜收,驾驶之人亦易选择,去海之害,收海之利,此吾中国一大转机,由贫弱而富强,实基于此。”
功成名就
作为一代 红顶商人,胡雪岩叱诧商场,写尽人间风流。更令后人称道的是,他为富且仁,善好施,做出众多义举,在赢得胡大善人的美名、黄马褂加身的同时,亦获得了更多的财富。在他的这些义举中,胡庆余堂药号的开办,尤为后人们所称道。
至同治十一年(1872年)阜康钱庄支店达20多处,布及大江南北。资金2000万余两,田地万亩。由于辅助左宗棠有功,曾授江西候补道,赐穿黄马褂,是一个典型的官商。
同治十三年,筹设胡庆余堂雪记国药号,光绪二年(1876年)于杭州涌金门外购地10余亩建成胶厂。胡庆馀堂雪记药号,以一个熟药局为基础,重金聘请浙江名医,收集古方,总结经验,选配出丸散膏丹及胶露油酒的验方400余个,精制成药,便于携带和服用。其时,战争频仍,疫疠流行,“胡氏辟瘟丹”、“诸葛行军散”、“八宝红灵丹”等药品备受欢迎。此后,胡光墉亲书“戒欺”字匾,教诫职工“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采办务真,修制务精”。其所用药材,直接向产地选购,并自设养鹿园。且招牌为“真不二价,”胡庆馀堂现为国内规模较大的全面配制中成药的国药号,饮誉中外,对中国医药事业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被誉为“江南药王”。
光绪八年(1882年),光墉在上海开办蚕丝厂,耗银2000万两,生丝价格日跌,据他观察,主要原因是华商各自为战,被洋人控制了价格权,胡雪岩高调坐庄。百年企业史上,第一场中外大商战开始了。开始,胡氏高价尽收国内新丝数百万担,占据上风。华洋双方都已到忍耐极限,眼见胜负当判,谁知“天象”忽然大变。欧洲意大利生丝突告丰收再就是中法战争爆发,市面剧变,金融危机突然爆发。事已如此,胡雪岩已无回天之力。次年夏,被迫贱卖,亏耗1000万两,家资去半,周转不灵,风声四播。各地官僚竞提存款,群起敲诈勒索。十一月,各地商号倒闭,家产变卖,胡庆馀堂易主,宣告关门倒闭。接着,慈禧太后下令革职查抄,严追治罪。光墉遣散姬妾仆从,姬妾仆从宁死都不离开胡雪岩,他的棺木埋于杭州西郊鸬鹚岭下的乱石堆中。1921年纱布交易所建立,也算是给乱坟堆里的胡雪岩一个迟到了30年的告慰。
关于创办胡庆余堂雪记国药号的缘由,流传至今的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为胡雪岩因胡老太太生病抓药受阻,怒而开药号;一种说法为胡雪岩因小妾生病,抓回的药中有以次充好的一两味药,要求更换时遭到药店伙计的抢白,激愤而开药号。实际上,任何偶然事件都有其必然性,胡庆余堂的开创与胡雪岩深受杭州悠久的中医文化熏陶,身处乱世而兴济世救人之念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实,早在1875年由于战乱、疫病等原因,死亡率剧增,人口负增长之时,胡雪岩便己打定救死扶伤的主意。他邀请江浙一带的名医研制出诸葛行军散、八宝红灵丹等药品,赠给曾国藩、左宗棠等部及受灾区民众。胡雪岩在全盛时期开创的胡庆余堂将他救死扶伤的对象范围扩大到全天下所有的百姓。在胡雪岩的主持下,胡庆余堂推出了十四大类成药,并免费赠送辟瘟丹、痧药等民家必备的太平药,在《申报》上大做广告,使胡庆余堂在尚未开始营业前就已名声远播,这正是胡雪岩放长线钓大鱼的经营策略。1878年春,以上的耗费换来的是成倍的利润。
胡庆余堂在1880年时,资本达到二百八十万两银子,与北京的百年老字号同仁堂南北相辉映,有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之称。而胡雪岩,胡庆余堂的创办者,也因其不耻下问、勇于探索,以一个钱庄出身、不熟悉药业的人在中国药业史上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笔,使胡雪岩的声名不至被时间所冲淡。这也算是善有善报吧!
除了创办胡庆余堂以悬壶济世的义举之外,胡雪岩还为左宗棠的西征举借洋款,为左宗棠成功收复新疆,结束阿古柏在新疆十多年的野蛮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又书写了他人生中精彩的一笔。
1866年,左宗棠由闽浙总督调任陕甘总督,奉命出关西征。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西征军经费虽然由各省共同筹集,但为数不多,且经常拖欠。为解决经费问题,左宗棠只好奏请借洋款救急。
胡雪岩的故居自然,具体经办借洋款事务这一重任落在了胡雪岩肩上。胡雪岩通过在上海汇丰银行的任帮办一职的朋友古应春的安排,打算向英国渣打银行借款。胡与该银行经理首次面谈便因在利息、借款期限等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不欢而散。后在胡雪岩的精心策划下,自称中国通的渣打银行驻中国地区总经理被收拾得服服贴贴,双方很快就利息、期限、偿还方式等细节达成一致。胡雪岩为西征筹得第一笔借款。此后,为助左宗棠西征,胡雪岩先后六次向洋人借款,累计金额为一千八百七十万两白银,而利息至少占总数的一半,可以说是非常惊人的高利贷。但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这一借款举动是值得的。
当然,图利是商人的本性,胡雪岩也无法脱俗,他浮报了利率,利用借贷款实付利息与应付利息之间的差额,吃了“回扣”。但总的来说,在当时西征大军欠缺粮晌,各方相互推委的艰难时刻,胡雪岩能够挺身而出,不辞劳苦担负起筹借洋款的重任,协助左宗裳西征保住新疆,还是表现了他的爱国之情。虽然,我们常常把奸字与商字连在一起,甚至更有无奸不商一说,但就事实而论,生意场中也有性情中人,胡雪岩算得上其中之一。在功成名就之后,他并未忘记家乡百姓,为杭州百姓做了许多义举。他开设钱塘江义渡。方便了上八府与下三府的联系,并设船,为候渡乘客提供方便,并因此博得了“胡大善人的美名”。他还极其热心于慈善事业,乐善好施,多次向直隶、陕西、河南、山西等涝旱地区捐款赈灾。到1878年,除了胡雪岩捐运给西征军的药材外,他向各地捐赠的赈灾款估计己达二十万两白银。更鲜为人知的是,在轰动朝野的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中,他利用自己的声誉活动京官,赞助钱财,为此案最终昭雪立下了汗马功劳,并借此案使他的义声善名更加深入人心。此外,他还两度赴日本,高价购回流失在日本的中国文物。从这一切举动中可见他行侠仗义的仁厚之心和一颗拳拳爱国之心。
惨然离世
《老子》有云:福兮祸之所伏。胡雪岩在商场驰骋多年,靠官府后台,一步步走向事业的顶峰,风光无限,但其最终的失败,却也是由官场后台的坍倒和官场的倾轧所致。胡雪岩虽为商人,但他的发迹以及鼎盛与政界要人的庇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胡雪岩紧紧把握住了大树底下好乘凉的精髓,他先借助王有龄开钱庄,又以左宗棠为靠山创办胡庆余堂,为西征筹借洋款,恢复因战事而终止的牛车,为百姓、为国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从而一步步走向事业的巅峰。
作为一名商人,他被御赐二品顶戴,被赏黄马褂,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但就是这样一位己名利双收、事业有成的人,却在几天之内垮掉了,他的事业也随之走到了尽头。胡雪岩生意的失败是由于他野心过大,急于扩充,出现决策性失误,试图垄断江浙生丝生意出口从而激怒洋商,生丝销不动使钱庄因缺乏流动资金而被挤兑,致使其经营的生丝铺、公济典当、胡庆余堂等纷纷关闭。但导致胡生意失败的另一重要的原因是政治敌人的打击。
胡雪岩虽聪明一世,与官场人物交往甚密,但最却因为不谙官理、刚愎自用、不懂变通而成为左宗棠与李鸿章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成为李鸿章排左先排胡,倒左先倒胡策略的牺牲者,实在令人为之扼腕叹惜。导致胡雪岩资金链断裂的,还有号称“洞庭山帮”的席正甫。此人是清朝金融买办的缔造者,他为汇丰银行工作。胡雪岩陷入的是国外金融资本势力和国内金融买办势力的内外夹击,其失败在战略上早已无可挽回。
胡雪岩破产后,把所有的姨太太都叫到跟前,每人给了几百银子,让她们另找归宿。同时他也把债主们划了三个等级,有权的、当官的为一等----这些人得罪不起,生活过得贫困的,每月只有几银子的---为三等,三等债主也是每月一定要的。最后来就是二等了,他们的银子每月一百两,同时他们也不愁这银子过日子,可还可不还;留在胡氏身边的,除了正房还有一个九姨太,为什么留九姨太呢?九同“久”一个音,预意长长久久。靠着胡庆余堂的微薄收入,胡雪岩凄凉地度过了他的晚年,于光绪十一年 (公元1885年),黯然离世。
经商之道
是“天”、“地”、“人”,内容即为:天为先天之智,经商之本;地为后天修为,靠诚信立身;人为仁义,懂取舍,讲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个人传记
简介
胡光墉,字雪岩,安徽绩溪人,生于道光三年,为长。自幼智于常人,因家道贫寒,以牧为生。其长,入钱庄为徒,揽各杂役,勤恳踏实,颇受庄主赏识,三年有成,录为正工。自此,举家有着落,诸亲能护助。
发迹
岩有知己,曰雪轩(王有龄),轩苦读数年,欲往京都应招,囿于财资寒碜,长为叹息。岩知之,素知轩才学过人,非凡夫一匹,遂慷慨解囊,取私银五百资之,轩涕泪横流,感激不尽。后轩有所成,举粮台总办,念岩恩,资其财,办其庄,号阜康。自此,岩业遂大,脱寄居藩篱之境,成杭府之巨富。
壮大
咸丰十年(庚申),八国以英法为首,侵京师,京师没,上出逃。时谓“庚申之变”。明园毁,国人悲嚎,诸军临阵,跃跃欲试,以救京师。轩托岩筹备军粮募兵,以待时需。岩几掌苏浙半省之军费,委粮械、综理槽运之重任。其业速长,其务遂丰。
咸丰十一年,长毛(太平军清朝蔑称长毛)犯杭,轩镇守,岩资之军粮,然力不济,城破轩亡。朝廷委季高(左宗棠)掌浙军务,任巡抚一职。其时,季高困于军资不足,呕心沥血,宿夜不寐。岩自举,三日筹十万石,解燃眉之急。季高大喜,授其总管职。岩即身高名隆,并举力于设粥厂、善堂、义垫,修复名寺古刹,碱数十万暴骸;复牛车,便百姓;劝捐官绅,以解战后财乏事务。其商户立成世人仰信之家,京城内外,三教九流,货资皆存其间。岩财源滚滚,利润丰厚,数年即白银千万计。至同治十一年(1872),其阜康支店达二十处,布及大江南北。白银二千余万两,田万亩,并授江西候补道,赐黄马褂,实乃业大家隆官商皆通之辈也。
中医
同治十三年,筹胡庆馀堂雪记国药号,光绪二年(1876)于杭购地十余亩,建胶厂。重聘浙名医,集古方,配丸散膏丹及胶露油酒验方四百余,精其药丸,便于携服。其时战乱,疫疠肆虐,“胡氏辟瘟丹”、“诸葛行军散”、“八宝红灵丹”诸品颇受市应。其时,岩书“戒欺”字匾,以诫诸工,岩曰:“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采办务真,修制务精”,招牌曰:真不二价。有胡大善人之称。
胡庆馀堂延至今日,促中医之发展,扬吾国之文化,饮誉中外。
斗洋
光绪八年,岩办蚕丝厂,耗白银二千万两。其高价收举国新丝数百万担,垄断丝业贸易。外商怒,联拒购丝。岩丝外运不成,至翌年夏,贱卖,亏千万两,家资损半,业即萎缩,谣言四起。而各户官僚至庄提款,群起诈索,岩不堪重负。
中落
是年十一月,闭各商号,变卖家资,易主胡庆馀堂,遂告中落。然,其时季高政竞鸿章,视其变,以为机遇,授之小人,举岩之军务旧事,置岩于死地。太后恼怒,革职查抄岩家,家财几散尽。岩遣散妻妾,赠薄银,还积债,黯然老矣。
光绪十一年 (1885),岩呼子孙曰:勿近白虎,语毕而逝。
轶闻
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的当铺里来了生意,客人拿来了所谓稀世珍宝——“商朝的古董”,
曾国藩赠送胡雪岩的红木嵌银文明杖出价三百两银子,当铺伙计收下了。晚上查账,胡雪岩知道了“商朝的古董”这码事,叫管事的通知全城的达官贵人,明天来当铺鉴赏宝贝,并备好筵席将以示庆贺。全城有名望的要员都到了,酒席摆好,贵客坐定。大伙都争先恐后欲一睹为快,即将鉴赏那稀世珍宝“商朝的古董”之真面目。胡雪岩发话:把稀世珍宝请出来……伙计抱着宝贝走下楼……伙计不慎,一脚踏空,连人带宝贝滚下……“商朝的古董”被摔成碎片。顿时大伙大呼小叫:可惜可惜!胡雪岩把古董被打碎的消息传遍全城大街小巷。
第二天,当铺来了真佛——“商朝的古董”的主人拿着三百两银子,要赎回那古董,若是拿不出来那宝贝,就要加倍赔偿,否则决不善罢甘休!胡雪岩收下银两,确认银两无假,然后叫掌柜拿出那所谓的“商朝的古董”——
“你,你,不是,不是已经摔了吗?”稀世珍宝的主人有点语无伦次。胡雪岩微微一笑,“我摔的那宝贝比你这个更假!”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胡雪岩这一招儿真妙!人,有真诚善良还不够,还得有智慧。对待狐狸就要比狐狸更狡猾。可以说,胡雪岩这一招是被逼无奈将计就计。
图为嘉德2008春拍的曾国藩赠送胡雪岩的红木嵌银文明杖,此杖长88厘米,宽2.5厘米。银制部分:26厘米,重;494克,优质红木,做工精良,拐杖手把为银制,拐杖底端为铁制,结实、耐用。
胡庆余堂
胡庆余堂由“红顶商人”胡雪岩开设,始创于一八七四年,地处杭州吴山脚下。在中医药漫长的发展源流
中,胡庆余堂以其精湛的制药技艺和独特的人文价值,赢得了“江南药王”之美誉。
胡庆余堂许多匾额都是朝向外挂的,惟独“戒欺匾”是挂在营业厅的背后,是挂给内部员工看的。这块匾为胡雪岩亲笔写就:“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余存心济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惟愿诸君心余之心。采办务真,修制务精,……”。
“采办务真”,这“真”,指的是入药的药材一定要“真”,力求“道地”。创建之初,胡雪岩派人去产地收购各种道地药材。如去山东濮县采购驴皮;去淮河流域采购淮山药、生地、黄芪;去川贵采购当归、党参;去江西采购贝母、银耳;去汉阳采购龟板;去关外采购人参、鹿茸等等。从源头上就着手抓好药品的质量。
“修制务精”,这个“修”是中药制作的行业术语。“精”就是精益求精。其意是员工要敬业,制药求精细。在胡庆余堂百年历史中,流传着许多耕心制药的故事。如“局方紫雪丹”,是一味镇惊通窍的急救药,按古方制作要求最后一道工序不宜用铜铁锅熬药,为了确保药效胡雪岩不惜血本请来能工巧匠,铸成一套金铲银锅,专门制作紫雪丹。现金铲银锅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并誉为中华药业第一国宝。
文学作品
新意文化网—胡雪岩专刊
钟源《胡雪岩》,珠海出版社出版
高阳《红顶商人》、《灯火楼台》
《胡雪岩》,二月河、薛家柱著,麦田出版,台北市,2007年12月
《八月桂花香》,1988年台湾台视出品的40集电视连续剧。制作人:杨佩佩,导演:鞠觉亮,主演:刘松仁、苏明明、沈孟生、李立群、米雪等。
25集电视剧《红顶商人胡雪岩》,编剧:二月河。
百家讲坛《胡雪岩的启示》
《胡雪岩》二十三集电视剧 导演:今滔 编剧:钟源 主演:陈道明茹萍张子健赵恒轩傅艺伟 修宗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