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知友官网
会员登录免费注册
太原市 [切换城市]
中文名朱启钤
别名桂辛、桂莘,号蠖公、蠖园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南信阳
出生日期1872
逝世日期1964.2.26
职业官员、建筑学家、营造学社社长等
毕业院校京师大学堂
代表作品《哲匠录》
朱启钤(1872~1964),字桂辛,晚年号蠖公,人们称他桂老。祖籍贵州开州(今开阳),1872年生于河南信阳,1964年2月26日卒于北京,享年92岁,几乎长达一个世纪。他的一生经历了清朝末年、北洋政府、民国、日伪、新中国五个历史时期。
中国北洋政府官员,工艺美术家。中国营造学社创始人。光绪举人。1903年任京师大学堂译书馆监督。后历任北京城内警察总监、东三省蒙务局督办、津浦路北段总办等职。1912年7月起,连任陆徵祥、赵秉钧内阁交通部总长。1913年8月代理国务总理,稍后任熊希龄内阁内务部总长。1914年兼任京都市政督办。1915年拥护袁世凯复辟帝制,12月任登极大典筹备处办事员长(处长)。1916年袁世凯死后,以帝制祸首之一遭通缉。1918年获赦免,8月当选为安福国会参议院副议长。1919年任南北议和北方总代表。和谈破裂后退出政界,先后寓居津、沪。并曾经办中兴煤矿、中兴轮船公司等企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著有《蠖园文存》、《存素堂丝绣录》、《女红传征略》、《丝绣笔记》、《芋香录诗》、《清内府刻丝书画考》、《清内府刺绣书画考》、《漆书》等。1927年根据日本传抄本重新刊刻久已失传的《髹饰录》。
朱启钤幼孤家贫。1881年寓居长沙,励志攻读。1891年随姨父瞿鸿机(时奉督四川学政)赴川,以捐府经历试仕川省,曾供职盐务局。1894年任修凿云阳大荡子新滩工程委员。越年保举知县,分发江苏试用。1902年任京师大学堂译学馆工程提调。1903年任京师大学堂译书馆监督。后任北京城内警察总监。1908年任东三省蒙务局督办。1910年任津浦路北段总办。民国成立后,1918年获赦免,8月当选为安福国会参议院副议长,未就任。同年发起成立北戴河海滨公益会,被推为会长,为海滨的开发与建设做了大量实际工作。1919年任南北议和北方总代表。和谈破裂后辞职退出政界,先后寓居津、沪。1921年游历欧美等国。
朱启钤自1910年任邮传部丞参,至1912年任交通部总长。于1915年在内务总长任内又兼了一任交通总长。前后涉足铁道事业约五、六年的时间,成为老交通系的重要成员之一。朱任交通总长时期,从全局考虑计划再修筑四条主干线以贯通全国(一)宁湘线;(二)同成线自大同到成都;(三)浦信线自浦口至信阳;(四)陇海线,自东海至兰州。这个庞大的修路计划,仅陇海线东段开工,其它均未实施。
改建正阳门,打通东西长安街开放南北长街、南北池子,修筑环城铁路。袁世凯为了表示对朱的支持,还特制一把银镐,上锈“内务部朱总长钤奉大总统命令修改正阳门,朱总长爰于一千九百十五年六月十六日用此器拆去旧城第一砖,俾交通永便”。朱于开工典礼日即用此镐拆去旧城第一砖。后来朱一直珍藏着这把银镐,朱去世后由他的儿子朱海北先生,将此把纪念镐赠给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如今珍藏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北京市的第一个公园——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创办中国的第一个博物馆——古物陈列所(1946年与故宫博物馆合并),任命治格(满族)为所长;朱启钤又争取到美国庚子退款20万元,在故宫咸安宫旧址新建了文物库房,这样,古物陈列所基本具备了后来的故宫博物院的雏形。1924年11月,冯玉祥将溥仪逐出故宫后,北京政府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清理故宫资产并筹备成立博物院。1925年10月,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在故宫内廷展示北京故宫文物。1946年,国民政府将古物陈列所和故宫博物院合而为一,统称故宫博物院。 开放了天坛、先农坛、文庙、国子监、黄寺、雍和宫、北海、景山、颐和园、玉泉山、汤山等处名胜风景区。
开发北戴河疗养区,维护国家尊严。朱启钤于1918年开始号召在北戴河避暑的中国上层人士,创办地方自治公益会,朱任会长。公益会的成立,有效地控制了帝国主义分子企图霸占海滨的野心;限制了石领会、东山会等教会组织向西山一带的扩张。
1920年任《四库全书》印刷督理。朱启钤对中国古建筑艺术颇有研究,曾组织中国营造学社,自任社长。对织绣、漆器艺术也颇有研究。1925年开始筹办中国营造学社,从事古典建筑文献的整理研究, 1930年营造学社正式成立,任社长。这是研究祖国建筑文化遗产最早的学术团体,对这项工作起了启蒙和推动作用。1930年,张学良委任为北平市市长,未就任。
坚持民族气节:1937年日本侵华以后,江朝宗出面联合一批旧官僚组织“维持会”,江任会长兼“北平特别市”市长。1937年底在日本侵略者操纵下,以王克敏为首的伪临时政府成立。但日本人认为王克敏资望不够,压不住阵,欲请朱启钤这样北洋时期的首脑人物出来捧场。因而对朱施展了种种威胁利诱的手段,但朱坚持不就伪职。由于朱一直不肯就范,于是敌伪对朱加紧迫害,先是派特务监视朱的住宅,朱仍未屈服,继之又以朱住的赵堂子胡同是警备地区,一般人不宜居住为由(因当时伪政府的头目之一王克敏住在朱的隔壁),强行用低价征购了朱在赵堂子胡同的住宅,共有八组四合院和全套家具。朱被迫移居北总布胡同直到抗日战争胜利,一直装病在家,始终未与日伪同流合污。
1939年,天津水灾,营造学社存于英资麦加利银行库中的全部调查测绘资料惨遭损毁,朱启钤立刻电告梁思成、刘敦桢设法抢救出这批资料。但是胶版被水泡坏已无可挽回。朱与原学社职员乔家铎、纪玉堂等人一起将这批图纸胶版逐渐摊开整理晾干,作为原始资料留存。由于底片已毁,朱启钤又指导乔等人将过去洗印的照片重新翻拍,复制了一套底片妥为保存。为了支持梁思成、刘敦桢二人在大后方的研究工作,他又从这批复制胶片中选出了一批最重要的古建筑图片各加印两套,寄给梁、刘二人各一套。梁思成能够在四川撰写中国建筑史,就因为手边还有这样一套重要的参考资料。20世纪50年代,中国建筑史的研究也主要是依靠朱启钤整理出来的这批资料。还有大批古建筑的测绘图稿,凝聚了全部学社成员多年的辛勤劳动,但因纸薄又经水泡,稍不小心即被碰破。朱更是对乔等人千叮咛万嘱咐,小心翼翼地将它们逐页晾干,重新裱在座标纸上,生怕碰损。今天,这批测绘图稿珍藏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只要看到这批图纸的人,无不为之深深感动。朱启钤确可称为我国20世纪最早的一位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卓越组织者及开路先驱。今天我们在为北京中轴线上的明清建筑宫殿而骄傲时,在分享北京奥运会可以彰显人文奥运的文化快乐时,在努力完善文化北京的一个个主题时,不能不感谢留住北京传统建设根系的朱启钤先生。
朱启钤还是一位收藏家,病故之前即将大部分藏书捐赠北京图书馆。由于对家乡贵州的眷恋之情,还要求将“捐赠北京图书馆的图书中的黔人黔宦著作转交贵州”。
从1917年起经营实业,先后经办中兴煤矿、中兴轮船公司等企业任董事长。经营中兴煤矿:1917年朱启钤脱离政界,从事实业。朱启钤是一个杰出的管理人才,在经营上十分重视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并大胆使用技术专家。到1936年产煤量达到173万吨,从而使中兴公司走向以煤为主,煤、焦、电、钢铁、农林、铁路运输为主船运输为辅的多种经营的综合性大企业。
北平解放前夕,朱启钤寓居上海。周恩来曾授意来北平参加国共和谈的章士钊写信给他,劝他留在大陆。上海解放后,周恩来即派章文晋(朱的外孙)接他来京。到京不久,他便以中兴轮船公司董事长的身份,同其他常务董事共同努力,把跑到香港的九条货轮召回大陆支援国内海运。1950年,朱氏将珍藏的明岐阳王世家名贵文物56件捐献给故宫博物院,文化部颁发奖状予以表彰。还先后将大量藏书分别捐给北京图书馆、清华大学、古代建筑修整所和贵州图书馆。1952年中兴煤矿公司改为公私合营,继任董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3年5月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是第一届北京市政协委员,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古代建筑修整所顾问。1961年老人90寿辰时,周恩来总理亲自在全国政协为他主持了祝寿活动。1964年2月26日病故,终年92岁。
著有《哲匠录》(与瞿兑之、阚铎合辑) 、《李仲明营造法式》、《蠖园文存》、《存素堂丝绣录》、《女红传征略》、《丝绣笔记》、《芋香录诗》、《清内府刻丝书画考》、《清内府刺绣书画考》、《漆书》、《紫江朱氏家乘》、《贵州碑传集(稿本) 》等。主持编印《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共七卷)。1927年根据日本传抄本重新刊刻久已失传的《髹饰录》。刊有宋李诫《营造法式》。1991年9月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了《蠖公纪事—朱启钤先生生平纪实》。
——赵堂子胡同3号和东四八条111号
赵堂子胡同属东城区建国门地区,是朝阳门南小街路东从南往北数的第五条胡同,胡同西起朝阳门南小街,东止宝盖胡同,长250余米。清代,即称“赵堂子胡同”,“堂子”乃旧时江南方言,即指妓院。胡同呈东西走向,东端稍有曲折,且与另外4条胡同相通,形成一个胡同枢纽。即:往东是“后赵家楼胡同”,往北是
朱启钤故居“宝盖胡同”,往南是“宝珠子胡同”,往西南是“阳照胡同”。5条胡同相交实属罕见,当地居民美其名曰“五路通祥”。
赵堂子胡同3号,旧时的门牌是赵堂子胡同甲2号,在胡同稍有曲折处北侧,恰处“五路通祥”之地,坐北朝南,是一座占地近3000多平方米的四进四合院。
这座宅院是朱启钤在20世纪30年代购置的一所未完成的建筑,由他自己重新设计并督造。据朱启钤之子朱海北回忆,院内的彩画及建筑上的做法,完全按《营造法式》进行,所用木工、彩画工都是为故宫施工的老工匠。可以说这座宅院的建设倾注了朱启钤大量心血。
宅院的街门为“广亮大门”①,街门西侧是6间倒座南房,街门东侧有4间南房,4间南房并不是一条脊,东侧3间稍向南移。因此,街门东侧的南院墙向东南倾斜。进入广亮大门,正对着的是一条贯通南北的走廊,形成一条南北轴线将整个宅院分成东西两个部分,共8个院落,院内回廊环绕。西部一进院有6间倒座南房和一座两卷“垂花门”②;二进院、三进院、四进院北房3间、西厢房3间,在北房西侧建有两间耳房。东部一进院有南房4间、正房3间,在正房西倾建有两间耳房,北房与二进院的南房为三卷钩连搭歇山顶建筑,用料讲究,工艺精细;二进院有北房、南房、东厢房各3间,在北房和南房的西侧各建有两间耳房;三进院有北房5间、东厢房3间;四进院原来应该是宅第园林,如今已经改建。
该院建成后,前半部为“中国营造学社”,后半部是朱启钤及其眷属的住宅。北平沦陷时期,日本侵略者强行购买此宅,抗战胜利后发还。1953年,朱启钤搬到东四八条111号居住。
此宅现为单位宿舍,现有房屋113间,建筑面积2056平方米。原有的主要建筑改变不大,只是部分廊子被扩建成房屋,院内又添建了一些小厨房之类的简易房屋。
1984年1月10日,东城区人民政府将赵堂子胡同3号作为“朱启钤故居”,公布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东四八条属东城区东四地区,是东四北大街从南往北数的第八条胡同。胡同自西向东沟通东四北大街和朝阳门北小街,长700多米。东四八条111号,旧时的门牌是54号,在胡同西段北侧,坐北朝南,街门为穿墙大门,开在东四八条109号和113号两院形成的夹道内,后墙砌在东四九条南侧。大门内建有“一字影壁”一座,院内现有房屋、游廊等建筑115间,建筑面积670余平方米。此宅是朱启钤之女朱湄筠的房产。朱启钤从1953年搬入,直至1964年辞世。
朱启钤(1871-1964),字桂莘,号蠖园,贵州开州(今开阳)人。清光绪年间举人,曾任京师大学堂译学馆监督、北京外城警察厅厅长、内城警察总监、蒙古事务督办。辛亥革命后,曾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内务总长、代理国务总理,因拥护袁世凯称帝而被通缉。1919年任南北议和的北方总代表,谈判破裂后,遂辞职潜心著述;1930年组织中国营造学社,自任社长,从事古建筑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有《蠖园文存》。
朱启钤热心公益事业。1914年,时任北洋政府内务总长的朱启钤发动绅士、商人捐款,将社稷坛开辟为公园,命名为“中央公园”,又名“稷园”,也就是今天的“中山公园”。中央公园是北京城内最早开放的公园,当时建设的主要景点,诸如四宜轩、唐花坞、水榭、来今雨轩、习礼亭、格言亭、投壶亭、迎晖亭和兰亭八柱等,仍然是今天的中山公园的主要景点。当年园中有一楹联——“名园别有天地,老树不知岁时。”
朱启钤喜好收藏,尤以缂丝③收藏为最,据说朱启钤堪称“中国缂丝收藏第一人”。据朱启钤后人说,民国初年,清皇室贵族日趋潦倒。朱启钤从恭亲王奕欣的后人手中购得一批缂丝珍品,有的年代可至宋朝。有日本人闻讯后,曾出价百万想购买,朱启钤不为所动。但当时时局动荡,朱启钤惟恐国宝有失,遂以20万元转让给了张学良。1950年,朱启钤将珍藏的明岐阳王世家名贵文物56件捐献给故宫博物院,文化部颁发奖状予以表彰。
解放后任中央文史馆馆员、全国政协委员等。极喜藏书,特留意地方文献,故储书颇多。有藏书楼曰“存素堂”。在经营营造学社期间,收藏河渠、建筑等类图书,自称:“河漕为经国大猷,工官之掌录,幕客之秘籍,方州文献,臣僚奏议,故家架藏,往往而出”。编撰有《存素堂入藏图书河渠之部目录》1册,著录有400余种,是研究中国水利史必备资料。《存素堂入藏黔籍之部目录》1册,著录黔人文献有400余种。1953年,他将多年所藏书捐献给北京图书馆,其中黔人文献归贵州省图书馆。刻书有《黔南丛书》8种,著有《李仲明营造法式》、《存素堂丝绣录》、《贵州碑传集》等。
李华年杨祖恺
说明:1.朱氏某些事迹的年代,现有资料说法不一,或事迹本身传闻异辞,我们把不同的记载用鱼尾弧(【】)标出,以待进一步考察。
2.本表只是为不熟悉朱氏生平的人士提供一点了解朱氏生平的线索而作,故未注明资料来源,以省篇幅。
3.我们见闻有限,本表肯定存在不少缺点错误,尚乞读者不吝赐教。
朱启钤,谱名启纶,字桂辛,别号镬园,晚年自号所居曰“勤炳烛斋”。
朱氏父名庆墉,号稚皋。母为贵阳傅寿彤之长女梦琼。寿彤以咸丰中进士、庶吉士,历任河南南、汝、光兵备道二署河南布政使,晚退居林下,筑"止园"于长沙,居十余年,著书多种。
朱氏祖籍江西,世居贵州开州城南永兴场(今开阳双流镇)。启钤曾祖理堂,于道光十二年(1832)游湖南返,主讲于正本书院,遂迁省城。明末于元乖西军民府置开州,清因之,民国改州为县,寻又改为紫江县,即今开阳县。
朱启钤母梦琼之次妹宝琼适贵筑翰林黄国瑾,三妹幼琼适湖南善化瞿鸿机。瞿鸿机后为军机大臣。
(清同治十一年)
启钤生于信阳南、汝、光道署西偏之葵园。【一说生于贵州误】
1875年(清光绪元年),三岁。
庆墉病亡,启钤育于外家,始得成立。
1881年(光绪七年),九岁。
又受教于姨父瞿鸿机,励志攻读。稍长,结交湘人唐才常、杨笃生、张邵希等人,青年奋发,常私购变法维新书籍,交相传习,后各分道,唐、杨均因革命而牺牲。
1889年(光绪十五年),十七岁。
与元配陈光矶结婚。陈氏为清驻英、法、比使馆参赞陈远济之侄女。
1891年(光绪十七年),十九岁。
鸿机简放四川学政,启钤随往。鸿机为报捐府经历衔(时人货所捐者为从仕资格,可参加候补选官,或得委任差使)。
1893年(光绪十九年),二十一岁。
任职于泸州盐务局、合江盐务局、灌口滩救生谁军。
1894年(光绪二十年),二十二岁。
任修凿云阳大荡子新滩工程委员。与万县盐务局总办王责之、云阳县令吴宝锥共同负责工程事务。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二十四岁。
由川返湘,因其原配陈氏病逝于泸州,所生子沛(泽农)及一女均幼,续娶贵阳于德懋之长女宝珊为继室。朱氏此时纳资捐知县,亦得于氏及刘夫人之资助。适姨父瞿氏亦转江苏学政,遂携眷随往江苏候补。【一说保举知县,分发江苏试用】
(光绪二十五年),二十七岁。
奉派襄理苏、松、太道三属岁考试事。后又调办理出口捐局。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二十八岁。
启钤母傅氏病逝,丁忧,奉母枢归葬长沙。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二十九岁。
瞿鸿机已调北京,朱氏亦人京,待服除后谋职。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三十岁。
任京师大学堂译学馆工程提调及监督。【据郝平《北京大学创办史实考源》,1902年底,改同文馆为翻译科,并在东安门内北河沿增购房屋,翻译科总办为曾广俭。1903年3月,始在京师大学堂附近置房设译学馆,将原翻译科并人,朱启钤任监督。
1904年(光绪三十年),三十二岁。
由徐世昌之介,去天津,督修天津劝业场,后办理平民习艺所。始为袁世凯下属。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三十三岁。
清延设巡警部,徐世昌任尚书,原工巡局总监内阁学士毓朗任左侍郎,主办北洋警察的直隶候补道赵秉钧任右侍郎。启钤调巡警部,派任北京内城巡警厅厅萃,后转调外城厅塞。曹聚仁《听涛室人物谭·悼念朱启钤老人》说:“无论如何桂老总是写民国史前半页的主要人物之一;和去年在台北九十大庆的许世英都是清末推行新政的人物。辛丑回盔后,桂老便任外城巡警总厅厅塞(等于后来的警察厅长,内城巡警总厅厅塞为汪嘉丞)许静老便是桂老那儿的行政处金事。我们如今看来,警察算得什么?在当时,却是了不得的大事,也只有年轻有胆识敢作敢为的敢去推行。那时,他们在外城大栅栏推行过单行道制,而敢违犯这规矩的乃是肃王善誉的福晋,他们有勇气判罚那福晋银元十元,真是冒犯权威,居然使肃王听了折服,这才施行得很顺利。"启钤任厅塞期间,又设立公安消防布局。
(光绪三十三年),三十五岁。
瞿鸿机政敌袁世凯买通御史侮毓鼎,以“交通报馆,贿赂言宫”的罪名,奏劾鸿机,鸿机奉旨开缺回籍(免去军机大臣,回长沙)。实则瞿曾有密奏,请宥赦康梁,忤慈禧意。启钤受牵连,随之开缺。未久,曾应端方之约,去南京谋职,尚未确授。适徐世昌出任东三省总督,朱启钤随之出关。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三十六岁。
徐世昌始拟派启钤任吉林省副使,旋即成立蒙疆事务局,派启钤任督办。朱氏周历蒙古哲里木十旗,考察山川险要、民情风俗以及蒙古统治阶层就朽危败之状,著为《东三省蒙务公牍汇编》呈之当道。解职后,又赴日、俄考察农垦事宜。(苏全有等《徐世昌家族》说:“启钤任东三省蒙务总办,举人出身,曾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第57页〉,又说“朱启钤虽然是徐世昌的儿女亲家”(第135页),其说均无据。)
1910年(宣统二年),三十八岁。
任津浦铁路北段工程总办,督建济南黄河大桥、济南火车站等工程。
1912年(民国元年),四十岁。
先后任北洋政府陆徽祥、赵秉钧内阁交通总长。
1913年(民国二年),四十一岁。
任交通总长。出席中华民国第一次国会。1913年7月,向袁世凯呈递报告,请规定四时节令假期,袁只批准“春节”一项,同意春节例行放假,1914年实行。自此农历岁首元旦改称春节,沿用至今。
7月17、18日,暂代国务总理仅两天。8月熊希龄组阁,改任内务总长,兼京都市政督办。
举办县知事训练班。
1914年(民国三年),四十二岁。
二月,兼代交通总长。五月,任徐世昌内阁内务总长,兼京都市政督办。提出《修改京师前三门城垣工程呈》,获准。发起开辟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一说1915年开辟中央公园】
7月,袁世凯公布文官官秩令,把文官分为九等,启钤列第二等“中卿”。
1915年(民国四年),四十三岁。
任内务总长,兼京师市政督办。主持前门改造工程,聘请欧洲建筑师罗斯凯格尔制订设计方案。1915-1916年,拆除了瓮城东西月墙和关帝庙、观音大士庙以外的所有建筑;在前门城门洞两侧新开两个门洞,新筑两条宽20米的马路,并筑人行道,修排水暗沟。这就打通了北京东西中轴线和府右街、南北长街,南池子、北池子两条南北交通线的交通。同时对前门箭楼加以改建,形成今日前门箭楼的面貌。
民国初年大总统府在中南海,朱启钤把位于中南海南侧的宝月楼的下层改为“新华门”,拆除内侧皇城墙,使大门直通西长安街,又在门内修建大影壁,至今这些建筑仍在发挥作用。
同时拆除天安门对面的千步廊,形成民国年间的天安门广场。
9月,袁世凯设大典筹备处,启铃兼处长。12月19日该处始对外公开。31日,下令改民国五年为洪宪元年,改总统府为新华宫。曹聚仁《悼念朱启钤老人》说:“桂老当然不是‘圣人’,也不是‘豪杰’,他们都是会做官的人;他从任陆阁的交通总长起,历赵(秉钧)、熊(希龄)、孙(宝琦)、段(祺瑞)、徐(世昌)诸内阁,一直维持其阁员的地位,任交通或内务总长,袁世凯称帝时期,他还兼任大典筹备处长,与赵秉钧、陈宦、梁士诒列为四凶。袁帝暴死,他也成为八大祸首之一。我们且回看当时的文献,梁士诒本来是不赞成袁世凯称帝的,可是在大力压迫之后,便和周自齐、赵庆华及桂老密商,他们认为要保全交通系势力,只有依顺袁家父子的意旨......袁皇帝捧到了极峰上摔下来,死去了。交通系的势力,依旧和北洋军系的命运相终始”。
启钤兼京师市政督办期间,还整理北京街市沟渠。宣武门南一带,水道湮垢,民居昏垫,阛阓殷填,成苦不便,乃徇于众,为之辟城门,开驰道,濬陂阪池,治积潦,尘壤壅户者除之,败垣侵路者削之,经界既正,百堵皆兴。(以上指在宣武门及后来冯玉祥开的和平门外的琉璃厂、虎坊桥、龙须沟等地段,疏通沟渠,改明沟为暗沟,填平下漥,修筑道路等事。)《北京街巷图志》第232页说:进人民国,北京的街巷布局开始变化,民国二年,内务总长朱启钤撤除旧门额上满文、汉字并列的形式,改为由书法家邵炯章写只有汉字的新式门额。
同年,贵州会馆值年贵筑唐公柔、吴伯寅向启钤建议修葺贵州会馆。贵州会馆坐落于宣武门外樱挑斜衔,原为翰林院詹事周渔璜的住宅。康熙五十三年(1714)渔璜病故,其父周国柱将其遗宅捐为贵州会馆,该宅房屋共46间。经雍正、嘉庆年间两度维修,到民国初年,又逾百年,“其地适当孔道,房基巳下陷数尺,蛙枢支户,危椽碍事,东倾西应,岌岌倾颓”,启钤决定,“凡房舍倾欹,不中居止,一律撤卸,以待改作”。正在筹集款项,请工程人员重新设计,值袁世凯垮台,启钤去职而中止,新馆于数年后才在启钤主持下完成。
(民国五年),四十四岁。
4月3日《申报》:“昨据探闻辞表之已经提出者为内务总长朱启钤…...惟闻当局以朱才尚可用,不令其由此即行退闲,拟准其辞去内务总长之职后,仍在北京市政督办。其他人则尚无确耗。”
6月10日,西南军务院提出通缉帝制祸首杨度等人。7月14日总统黎元洪下令通缉杨度、朱启钤等八人。
1917年(民国六年),四十五岁。
自本年起经营实业,先后经办中兴煤矿公司、中兴轮船公司等企业。
1918年(民国七年),四十六岁。
代总统冯国璋明令撤销梁士诒、朱启钤等人帝制案的通缉处分。朱启钤号召在北戴河有产业的中国上层人士成立地方自治公益会,此为北戴河开发的起点,自任会长。
8月,被选为安福参议院副议长,未就任。
同月,徐世昌当选大总统。
11月,徐世昌特派朱启钤为南北议和北方总代表。南方军政府特派唐绍仪为南方总代表。
1919年(民国八年),四十七岁。
2月20日南北议和在上海举行。5月,谈判破裂,南北代表各向自己的政府辞职。
启钤在南京江南图书馆发现影宋本李诫著《营造法式》。【一说1917年发现《营造法式》】
启钤出资重修樱桃斜街贵州会馆,逾年建成,全馆房屋67间,工款14000余元。朱氏有《重修贵州会馆记》一文,镑于馆壁,记重修始末。
(民国九年),四十八岁。
大总统徐世昌发布命令,派启钤督理印行《四库全书》事宜,即行会商各主管,拟定办法,迅速从事.后未果。
1921年(民国十年),四十九岁。
作为徐世昌的专使,赴法国代徐受巴黎大学赠授之文学和法学博士学位。同时到欧洲、日本考察。此后基本退出政坛。
1925年(民国十四年),五十三岁。
开始筹办中国营造学社,从事古典建筑文献的整理研究。校印《营造法式》、《髹饰录》。
1927年(民国十六年),五十五岁。
朱氏早在北戴河有蠢天别墅,1927年其于氏夫人逝世,即葬于别墅侧之朱氏墓地。其地今仍列为北戴河景区之一。
1928年(民国十七年),五十六岁。
中国营造学社于北京成立【一说于1930年成立】,启钤任社长。费慰梅的《梁思成与林徽音》说营造学社“是一个有钱人业余爱好的副产品”。该社运用文献考证和实地调查的方法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历史(包括建筑技术),整理出版过一些古代建筑学著作,并先后编印《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七卷。除出版《汇刊》、调查报告、汇集营造语汇、辑录古今营造论述以外,还注重访问旧匠师,如清代样式雷、算房刘,还收购雷氏的多种烫样、模型、图纸、古建参考图集、大事年表等。
出版《存素堂丝绣录》。
1929年(民国十八年),五十七岁。
刊刻《杨剑潭先生遗诗》。
1930年(民国十九年),五十八岁。
张学良委任启钤为北平市市长,未就任。
朱启钤建议梁思成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部主任。
出版《清内府藏刻丝绣线书画录》和《丝绣笔记》。刊印明人计成著《园冶》。
(民国二十年),五十九岁。
“9.18”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东北,启钤托其盟弟荣原(叔章)以伪满名义宣布在东北的清内府刻丝绣品为国宝,印巨册《纂组英华》,使这批宝贵文物未被劫往日本。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六十岁。
梁思成等人考察蓟县独乐寺。这是中国营造学社第一次野外考察,是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创举。
8月,刘敦桢移居北京参加营造学社工作。原研究部改为“法式部”,梁思成任主任,刘敦桢任“文献部”主任。
营造学社承接了其历史上第一项工程,维修故宫贮藏《四库全书》的文渊阁。文渊阁始建于1776年(清乾隆四十一年),到此时梁柱下沉,梁思成,刘敦桢、蔡方荫测算其承重是安全承重的两倍,建议用水泥大梁替换原有梁柱。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六十一岁。
《丝绣笔记》增补本出版,此书及《存素堂丝绣录》、《清内府藏刻丝绣线书画录》、《女红传征略》合为《存素堂丝绣丛刊》。
出版《髹饰录》笺证本、《存素堂校写几谱三种》。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六十二岁。
刊印民国《开州志稿》、乾隆《开州志稿》。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六十五岁。
1937年4月13日,中山公园理事会成立,任理事长。
是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占领华北。日伪组织一直多方威胁利诱,企图逼启钤就范。初时汉奸江朝宗组织“北平治安维持会”,兼任委员长,要启钤参加,启钤拒不参与列名。此时启钤子女多人,均已成立,其本人即以读书著述、整理出版乡邦历史文献为务。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六十六岁。
汉奸王克敏组织“北平临时政府”,王与潘毓桂等又逼启钤参加。启钤以正在编纂《贵州碑传集》为辞,一再拒绝。日伪不满,又以赵堂子胡同为警备地区为由,强令启钤搬家,启钤被逼迁往北总布胡同。此后亦不断受到种种无理威逼,启钤亦以称病、预立遗嘱、分配遗产等多种办法,与日伪周旋,始终未与敌伪政权同流合污,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七十七岁。
4月,上海解放。启钤被推为中兴轮船公司董事长,设法将公司所有船只尽量由香港召囚,集中于上海,支援新中国的建设工作,得到人民政府的表扬。后改为公私合营。由于在抗日战争时期未与日本资本合作,故按股分定息六厘,以示鼓励。
附识:中兴煤矿公司,在山东峰县(今枣庄),1899年(光绪二十九年)由张翼(燕谋)等创办。初时集资100万两,1913年(民国二年)集资380万元,徐世昌任董事长,由朱启钤代理。1919年(民国八年)黎元洪任董事长,朱启钤任经理。1928年(民国十七年)黎死,朱启钤任董事长,曾发行公债200万元。1938年(民国二十三年)改由叶景葵任董事长。后设中兴轮船公司。抗日战争开始后,日本人企图侵吞中兴轮船公司资产,有三艘轮船被强行征用,其他船只逃往香港。日本投降后,被征船只收回,集中于青岛,后又移往香港。上海解放后,有几艘被蒋政权扣留,其余除7000吨的“中兴号”仍留香港暂营客运外,共召回9艘。
上海解放后,周总理派章文晋到上海接启钤到北京,定居东四八条住宅。
1950年,七十八岁。
启钤把珍藏的明岐阳王李文忠世家名贵文物56件捐给故宫博物院。文化部颁发奖状予以表彰。
1952年,八十岁。
中兴煤矿公司改为公私合营,启钤继任董事长。
1953年,八十一岁。
5月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1957年,八十五岁。
周总理到东四八条朱宅访问朱启钤。
1961年,八十九岁。
周总理在全国政协为朱启钤主持祝寿活动。1961年12月7日,周总理到启钤家访问并与朱氏全家合影。
1964年,九十二岁。
1964年年2月26日病故。
朱氏解放后曾任第一届北京市政协委员,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古代建筑修整所顾问。
朱氏先后将大量藏书和手稿捐给北京图书馆、清华大学、古代建筑修整所和贵州省。
朱启钤继室于氏宝珊,贵阳人,于德懋之长女,生于1877年逝于1927年,葬于北戴河,生男渤(海北);生女:淇筠、(适章以吴,生章文晋)、松筠、津筠、湄筠、洛筠(适张学铭)、浦筠、沚筠、汀筠、浣筠(适吴俊升之子)。
朱启钤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奠基人。1917年,朱启钤在江南图书馆发现了宋代李诫的《营造法式》手抄本,便委托商务印书馆以石印本印行,同时又在北京刊行仿宋本。之后,又组织人员对《清钦定工部工程做法》一书进行校注。1930年,朱启钤得到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的资助,成立了“中国营造学社”,自任社长。设文献组和法式组,朱启钤兼任文献组主任,建筑学家梁思成担任法式组主任。营造学社是最早研究中国传统建筑式样、设计的学术团体,奠定了中国古代建筑学的基础。
中国营造学社创办于1930年,1937年因北平沦陷而停办。其间,先后出版了《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工段营造录》、《元大都宫苑图考》、《营造算例》、《牌楼算例》、《清式营造则例》、《梓人遗制》、《哲匠录》、《同治重修圆明园始末》等书刊。朱启钤评价:“中国营造学社在历史上,在美术上皆有历劫不磨之价值。”
朱启钤年长周恩来近三十岁,他们二人在不同的时代都担任过政府总理,周恩来尊重朱启钤,朱启钤佩服周恩来。
1957年深秋的一个傍晚,周恩来到东四八条111号看望朱启钤。周恩来说他在北戴河看到一篇碑文,上面有他叔父周嘉琛的名字,问朱启钤知道不知道。朱启钤说:“民国二年,我任内务部总长,举办县知事训练班时,你叔父是我的门生,当时他正在临榆县知事任内。”周恩来笑着说:“那你比我大两辈,我和章文晋(朱启钤的外孙)同辈了。”
谈话时,朱启钤因耳聋经常打断周恩来的谈话,家里人就向他摆手示意。周恩来看到后说:“不要阻止他,让老先生说嘛!”
朱启钤担心死后被火化,托付周恩来:“国家不是说人民信仰自由吗?我不愿意火葬,我死后把我埋在北戴河,那里有我继室于夫人茔地,我怕将来办不到,所以才和你说,你帮我办吧!”周恩来高声回答:“我一定帮你办到,你相信我,放心吧!”朱启钤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朱启钤对家里人说:“总理是我在国内外所遇到的少有的杰出政治家,也是治理我们国家的好领导。可惜我生不逢时,早生了30年,如果那时遇到这样的好领导,我从前想做而做不到的事一定能办到。”
注:
①广亮大门,是北京四合院中等级最高的宅门,是具有相当品级的官宦人家采用的宅门形式。
②垂花门,在底邸、宅院建筑群常作为二门,起着联系和分隔内宅和外宅的作用。
③缂丝,即刻丝,中国传统丝织工艺品之一,盛于宋代。
微信扫码关注觅知友网
中文名朱启钤
别名桂辛、桂莘,号蠖公、蠖园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南信阳
出生日期1872
逝世日期1964.2.26
职业官员、建筑学家、营造学社社长等
毕业院校京师大学堂
代表作品《哲匠录》
个人简介
朱启钤(1872~1964),字桂辛,晚年号蠖公,人们称他桂老。祖籍贵州开州(今开阳),1872年生于河南信阳,1964年2月26日卒于北京,享年92岁,几乎长达一个世纪。他的一生经历了清朝末年、北洋政府、民国、日伪、新中国五个历史时期。
中国北洋政府官员,工艺美术家。中国营造学社创始人。光绪举人。1903年任京师大学堂译书馆监督。后历任北京城内警察总监、东三省蒙务局督办、津浦路北段总办等职。1912年7月起,连任陆徵祥、赵秉钧内阁交通部总长。1913年8月代理国务总理,稍后任熊希龄内阁内务部总长。1914年兼任京都市政督办。1915年拥护袁世凯复辟帝制,12月任登极大典筹备处办事员长(处长)。1916年袁世凯死后,以帝制祸首之一遭通缉。1918年获赦免,8月当选为安福国会参议院副议长。1919年任南北议和北方总代表。和谈破裂后退出政界,先后寓居津、沪。并曾经办中兴煤矿、中兴轮船公司等企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著有《蠖园文存》、《存素堂丝绣录》、《女红传征略》、《丝绣笔记》、《芋香录诗》、《清内府刻丝书画考》、《清内府刺绣书画考》、《漆书》等。1927年根据日本传抄本重新刊刻久已失传的《髹饰录》。
主要事迹
朱启钤幼孤家贫。1881年寓居长沙,励志攻读。1891年随姨父瞿鸿机(时奉督四川学政)赴川,以捐府经历试仕川省,曾供职盐务局。1894年任修凿云阳大荡子新滩工程委员。越年保举知县,分发江苏试用。1902年任京师大学堂译学馆工程提调。1903年任京师大学堂译书馆监督。后任北京城内警察总监。1908年任东三省蒙务局督办。1910年任津浦路北段总办。民国成立后,1918年获赦免,8月当选为安福国会参议院副议长,未就任。同年发起成立北戴河海滨公益会,被推为会长,为海滨的开发与建设做了大量实际工作。1919年任南北议和北方总代表。和谈破裂后辞职退出政界,先后寓居津、沪。1921年游历欧美等国。
朱启钤自1910年任邮传部丞参,至1912年任交通部总长。于1915年在内务总长任内又兼了一任交通总长。前后涉足铁道事业约五、六年的时间,成为老交通系的重要成员之一。朱任交通总长时期,从全局考虑计划再修筑四条主干线以贯通全国(一)宁湘线;(二)同成线自大同到成都;(三)浦信线自浦口至信阳;(四)陇海线,自东海至兰州。这个庞大的修路计划,仅陇海线东段开工,其它均未实施。
改建正阳门,打通东西长安街开放南北长街、南北池子,修筑环城铁路。袁世凯为了表示对朱的支持,还特制一把银镐,上锈“内务部朱总长钤奉大总统命令修改正阳门,朱总长爰于一千九百十五年六月十六日用此器拆去旧城第一砖,俾交通永便”。朱于开工典礼日即用此镐拆去旧城第一砖。后来朱一直珍藏着这把银镐,朱去世后由他的儿子朱海北先生,将此把纪念镐赠给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如今珍藏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创办
北京市的第一个公园——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创办中国的第一个博物馆——古物陈列所(1946年与故宫博物馆合并),任命治格(满族)为所长;朱启钤又争取到美国庚子退款20万元,在故宫咸安宫旧址新建了文物库房,这样,古物陈列所基本具备了后来的故宫博物院的雏形。1924年11月,冯玉祥将溥仪逐出故宫后,北京政府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清理故宫资产并筹备成立博物院。1925年10月,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在故宫内廷展示北京故宫文物。1946年,国民政府将古物陈列所和故宫博物院合而为一,统称故宫博物院。 开放了天坛、先农坛、文庙、国子监、黄寺、雍和宫、北海、景山、颐和园、玉泉山、汤山等处名胜风景区。
开发北戴河疗养区,维护国家尊严。朱启钤于1918年开始号召在北戴河避暑的中国上层人士,创办地方自治公益会,朱任会长。公益会的成立,有效地控制了帝国主义分子企图霸占海滨的野心;限制了石领会、东山会等教会组织向西山一带的扩张。
1920年任《四库全书》印刷督理。朱启钤对中国古建筑艺术颇有研究,曾组织中国营造学社,自任社长。对织绣、漆器艺术也颇有研究。1925年开始筹办中国营造学社,从事古典建筑文献的整理研究, 1930年营造学社正式成立,任社长。这是研究祖国建筑文化遗产最早的学术团体,对这项工作起了启蒙和推动作用。1930年,张学良委任为北平市市长,未就任。
坚持民族气节:1937年日本侵华以后,江朝宗出面联合一批旧官僚组织“维持会”,江任会长兼“北平特别市”市长。1937年底在日本侵略者操纵下,以王克敏为首的伪临时政府成立。但日本人认为王克敏资望不够,压不住阵,欲请朱启钤这样北洋时期的首脑人物出来捧场。因而对朱施展了种种威胁利诱的手段,但朱坚持不就伪职。由于朱一直不肯就范,于是敌伪对朱加紧迫害,先是派特务监视朱的住宅,朱仍未屈服,继之又以朱住的赵堂子胡同是警备地区,一般人不宜居住为由(因当时伪政府的头目之一王克敏住在朱的隔壁),强行用低价征购了朱在赵堂子胡同的住宅,共有八组四合院和全套家具。朱被迫移居北总布胡同直到抗日战争胜利,一直装病在家,始终未与日伪同流合污。
1939年,天津水灾,营造学社存于英资麦加利银行库中的全部调查测绘资料惨遭损毁,朱启钤立刻电告梁思成、刘敦桢设法抢救出这批资料。但是胶版被水泡坏已无可挽回。朱与原学社职员乔家铎、纪玉堂等人一起将这批图纸胶版逐渐摊开整理晾干,作为原始资料留存。由于底片已毁,朱启钤又指导乔等人将过去洗印的照片重新翻拍,复制了一套底片妥为保存。为了支持梁思成、刘敦桢二人在大后方的研究工作,他又从这批复制胶片中选出了一批最重要的古建筑图片各加印两套,寄给梁、刘二人各一套。梁思成能够在四川撰写中国建筑史,就因为手边还有这样一套重要的参考资料。20世纪50年代,中国建筑史的研究也主要是依靠朱启钤整理出来的这批资料。还有大批古建筑的测绘图稿,凝聚了全部学社成员多年的辛勤劳动,但因纸薄又经水泡,稍不小心即被碰破。朱更是对乔等人千叮咛万嘱咐,小心翼翼地将它们逐页晾干,重新裱在座标纸上,生怕碰损。今天,这批测绘图稿珍藏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只要看到这批图纸的人,无不为之深深感动。朱启钤确可称为我国20世纪最早的一位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卓越组织者及开路先驱。今天我们在为北京中轴线上的明清建筑宫殿而骄傲时,在分享北京奥运会可以彰显人文奥运的文化快乐时,在努力完善文化北京的一个个主题时,不能不感谢留住北京传统建设根系的朱启钤先生。
朱启钤还是一位收藏家,病故之前即将大部分藏书捐赠北京图书馆。由于对家乡贵州的眷恋之情,还要求将“捐赠北京图书馆的图书中的黔人黔宦著作转交贵州”。
从商经历
从1917年起经营实业,先后经办中兴煤矿、中兴轮船公司等企业任董事长。经营中兴煤矿:1917年朱启钤脱离政界,从事实业。朱启钤是一个杰出的管理人才,在经营上十分重视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并大胆使用技术专家。到1936年产煤量达到173万吨,从而使中兴公司走向以煤为主,煤、焦、电、钢铁、农林、铁路运输为主船运输为辅的多种经营的综合性大企业。
北平解放前夕,朱启钤寓居上海。周恩来曾授意来北平参加国共和谈的章士钊写信给他,劝他留在大陆。上海解放后,周恩来即派章文晋(朱的外孙)接他来京。到京不久,他便以中兴轮船公司董事长的身份,同其他常务董事共同努力,把跑到香港的九条货轮召回大陆支援国内海运。1950年,朱氏将珍藏的明岐阳王世家名贵文物56件捐献给故宫博物院,文化部颁发奖状予以表彰。还先后将大量藏书分别捐给北京图书馆、清华大学、古代建筑修整所和贵州图书馆。1952年中兴煤矿公司改为公私合营,继任董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3年5月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是第一届北京市政协委员,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古代建筑修整所顾问。1961年老人90寿辰时,周恩来总理亲自在全国政协为他主持了祝寿活动。1964年2月26日病故,终年92岁。
著作
著有《哲匠录》(与瞿兑之、阚铎合辑) 、《李仲明营造法式》、《蠖园文存》、《存素堂丝绣录》、《女红传征略》、《丝绣笔记》、《芋香录诗》、《清内府刻丝书画考》、《清内府刺绣书画考》、《漆书》、《紫江朱氏家乘》、《贵州碑传集(稿本) 》等。主持编印《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共七卷)。1927年根据日本传抄本重新刊刻久已失传的《髹饰录》。刊有宋李诫《营造法式》。1991年9月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了《蠖公纪事—朱启钤先生生平纪实》。
故居
位置
——赵堂子胡同3号和东四八条111号
介绍
赵堂子胡同属东城区建国门地区,是朝阳门南小街路东从南往北数的第五条胡同,胡同西起朝阳门南小街,东止宝盖胡同,长250余米。清代,即称“赵堂子胡同”,“堂子”乃旧时江南方言,即指妓院。胡同呈东西走向,东端稍有曲折,且与另外4条胡同相通,形成一个胡同枢纽。即:往东是“后赵家楼胡同”,往北是
朱启钤故居“宝盖胡同”,往南是“宝珠子胡同”,往西南是“阳照胡同”。5条胡同相交实属罕见,当地居民美其名曰“五路通祥”。
赵堂子胡同3号,旧时的门牌是赵堂子胡同甲2号,在胡同稍有曲折处北侧,恰处“五路通祥”之地,坐北朝南,是一座占地近3000多平方米的四进四合院。
这座宅院是朱启钤在20世纪30年代购置的一所未完成的建筑,由他自己重新设计并督造。据朱启钤之子朱海北回忆,院内的彩画及建筑上的做法,完全按《营造法式》进行,所用木工、彩画工都是为故宫施工的老工匠。可以说这座宅院的建设倾注了朱启钤大量心血。
宅院的街门为“广亮大门”①,街门西侧是6间倒座南房,街门东侧有4间南房,4间南房并不是一条脊,东侧3间稍向南移。因此,街门东侧的南院墙向东南倾斜。进入广亮大门,正对着的是一条贯通南北的走廊,形成一条南北轴线将整个宅院分成东西两个部分,共8个院落,院内回廊环绕。西部一进院有6间倒座南房和一座两卷“垂花门”②;二进院、三进院、四进院北房3间、西厢房3间,在北房西侧建有两间耳房。东部一进院有南房4间、正房3间,在正房西倾建有两间耳房,北房与二进院的南房为三卷钩连搭歇山顶建筑,用料讲究,工艺精细;二进院有北房、南房、东厢房各3间,在北房和南房的西侧各建有两间耳房;三进院有北房5间、东厢房3间;四进院原来应该是宅第园林,如今已经改建。
历史
该院建成后,前半部为“中国营造学社”,后半部是朱启钤及其眷属的住宅。北平沦陷时期,日本侵略者强行购买此宅,抗战胜利后发还。1953年,朱启钤搬到东四八条111号居住。
此宅现为单位宿舍,现有房屋113间,建筑面积2056平方米。原有的主要建筑改变不大,只是部分廊子被扩建成房屋,院内又添建了一些小厨房之类的简易房屋。
1984年1月10日,东城区人民政府将赵堂子胡同3号作为“朱启钤故居”,公布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东四八条属东城区东四地区,是东四北大街从南往北数的第八条胡同。胡同自西向东沟通东四北大街和朝阳门北小街,长700多米。东四八条111号,旧时的门牌是54号,在胡同西段北侧,坐北朝南,街门为穿墙大门,开在东四八条109号和113号两院形成的夹道内,后墙砌在东四九条南侧。大门内建有“一字影壁”一座,院内现有房屋、游廊等建筑115间,建筑面积670余平方米。此宅是朱启钤之女朱湄筠的房产。朱启钤从1953年搬入,直至1964年辞世。
任职经历
朱启钤(1871-1964),字桂莘,号蠖园,贵州开州(今开阳)人。清光绪年间举人,曾任京师大学堂译学馆监督、北京外城警察厅厅长、内城警察总监、蒙古事务督办。辛亥革命后,曾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内务总长、代理国务总理,因拥护袁世凯称帝而被通缉。1919年任南北议和的北方总代表,谈判破裂后,遂辞职潜心著述;1930年组织中国营造学社,自任社长,从事古建筑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有《蠖园文存》。
公益事业
朱启钤热心公益事业。1914年,时任北洋政府内务总长的朱启钤发动绅士、商人捐款,将社稷坛开辟为公园,命名为“中央公园”,又名“稷园”,也就是今天的“中山公园”。中央公园是北京城内最早开放的公园,当时建设的主要景点,诸如四宜轩、唐花坞、水榭、来今雨轩、习礼亭、格言亭、投壶亭、迎晖亭和兰亭八柱等,仍然是今天的中山公园的主要景点。当年园中有一楹联——“名园别有天地,老树不知岁时。”
喜好收藏
朱启钤喜好收藏,尤以缂丝③收藏为最,据说朱启钤堪称“中国缂丝收藏第一人”。据朱启钤后人说,民国初年,清皇室贵族日趋潦倒。朱启钤从恭亲王奕欣的后人手中购得一批缂丝珍品,有的年代可至宋朝。有日本人闻讯后,曾出价百万想购买,朱启钤不为所动。但当时时局动荡,朱启钤惟恐国宝有失,遂以20万元转让给了张学良。1950年,朱启钤将珍藏的明岐阳王世家名贵文物56件捐献给故宫博物院,文化部颁发奖状予以表彰。
解放后任中央文史馆馆员、全国政协委员等。极喜藏书,特留意地方文献,故储书颇多。有藏书楼曰“存素堂”。在经营营造学社期间,收藏河渠、建筑等类图书,自称:“河漕为经国大猷,工官之掌录,幕客之秘籍,方州文献,臣僚奏议,故家架藏,往往而出”。编撰有《存素堂入藏图书河渠之部目录》1册,著录有400余种,是研究中国水利史必备资料。《存素堂入藏黔籍之部目录》1册,著录黔人文献有400余种。1953年,他将多年所藏书捐献给北京图书馆,其中黔人文献归贵州省图书馆。刻书有《黔南丛书》8种,著有《李仲明营造法式》、《存素堂丝绣录》、《贵州碑传集》等。
年表简编
李华年杨祖恺
说明:1.朱氏某些事迹的年代,现有资料说法不一,或事迹本身传闻异辞,我们把不同的记载用鱼尾弧(【】)标出,以待进一步考察。
2.本表只是为不熟悉朱氏生平的人士提供一点了解朱氏生平的线索而作,故未注明资料来源,以省篇幅。
3.我们见闻有限,本表肯定存在不少缺点错误,尚乞读者不吝赐教。
朱启钤,谱名启纶,字桂辛,别号镬园,晚年自号所居曰“勤炳烛斋”。
朱氏父名庆墉,号稚皋。母为贵阳傅寿彤之长女梦琼。寿彤以咸丰中进士、庶吉士,历任河南南、汝、光兵备道二署河南布政使,晚退居林下,筑"止园"于长沙,居十余年,著书多种。
朱氏祖籍江西,世居贵州开州城南永兴场(今开阳双流镇)。启钤曾祖理堂,于道光十二年(1832)游湖南返,主讲于正本书院,遂迁省城。明末于元乖西军民府置开州,清因之,民国改州为县,寻又改为紫江县,即今开阳县。
朱启钤母梦琼之次妹宝琼适贵筑翰林黄国瑾,三妹幼琼适湖南善化瞿鸿机。瞿鸿机后为军机大臣。
1872年
(清同治十一年)
启钤生于信阳南、汝、光道署西偏之葵园。【一说生于贵州误】
1875年(清光绪元年),三岁。
庆墉病亡,启钤育于外家,始得成立。
1881年(光绪七年),九岁。
又受教于姨父瞿鸿机,励志攻读。稍长,结交湘人唐才常、杨笃生、张邵希等人,青年奋发,常私购变法维新书籍,交相传习,后各分道,唐、杨均因革命而牺牲。
1889年(光绪十五年),十七岁。
与元配陈光矶结婚。陈氏为清驻英、法、比使馆参赞陈远济之侄女。
1891年(光绪十七年),十九岁。
鸿机简放四川学政,启钤随往。鸿机为报捐府经历衔(时人货所捐者为从仕资格,可参加候补选官,或得委任差使)。
1893年(光绪十九年),二十一岁。
任职于泸州盐务局、合江盐务局、灌口滩救生谁军。
1894年(光绪二十年),二十二岁。
任修凿云阳大荡子新滩工程委员。与万县盐务局总办王责之、云阳县令吴宝锥共同负责工程事务。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二十四岁。
由川返湘,因其原配陈氏病逝于泸州,所生子沛(泽农)及一女均幼,续娶贵阳于德懋之长女宝珊为继室。朱氏此时纳资捐知县,亦得于氏及刘夫人之资助。适姨父瞿氏亦转江苏学政,遂携眷随往江苏候补。【一说保举知县,分发江苏试用】
1879年
(光绪二十五年),二十七岁。
奉派襄理苏、松、太道三属岁考试事。后又调办理出口捐局。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二十八岁。
启钤母傅氏病逝,丁忧,奉母枢归葬长沙。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二十九岁。
瞿鸿机已调北京,朱氏亦人京,待服除后谋职。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三十岁。
任京师大学堂译学馆工程提调及监督。【据郝平《北京大学创办史实考源》,1902年底,改同文馆为翻译科,并在东安门内北河沿增购房屋,翻译科总办为曾广俭。1903年3月,始在京师大学堂附近置房设译学馆,将原翻译科并人,朱启钤任监督。
1904年(光绪三十年),三十二岁。
由徐世昌之介,去天津,督修天津劝业场,后办理平民习艺所。始为袁世凯下属。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三十三岁。
清延设巡警部,徐世昌任尚书,原工巡局总监内阁学士毓朗任左侍郎,主办北洋警察的直隶候补道赵秉钧任右侍郎。启钤调巡警部,派任北京内城巡警厅厅萃,后转调外城厅塞。曹聚仁《听涛室人物谭·悼念朱启钤老人》说:“无论如何桂老总是写民国史前半页的主要人物之一;和去年在台北九十大庆的许世英都是清末推行新政的人物。辛丑回盔后,桂老便任外城巡警总厅厅塞(等于后来的警察厅长,内城巡警总厅厅塞为汪嘉丞)许静老便是桂老那儿的行政处金事。我们如今看来,警察算得什么?在当时,却是了不得的大事,也只有年轻有胆识敢作敢为的敢去推行。那时,他们在外城大栅栏推行过单行道制,而敢违犯这规矩的乃是肃王善誉的福晋,他们有勇气判罚那福晋银元十元,真是冒犯权威,居然使肃王听了折服,这才施行得很顺利。"
启钤任厅塞期间,又设立公安消防布局。
1907年
(光绪三十三年),三十五岁。
瞿鸿机政敌袁世凯买通御史侮毓鼎,以“交通报馆,贿赂言宫”的罪名,奏劾鸿机,鸿机奉旨开缺回籍(免去军机大臣,回长沙)。实则瞿曾有密奏,请宥赦康梁,忤慈禧意。启钤受牵连,随之开缺。未久,曾应端方之约,去南京谋职,尚未确授。适徐世昌出任东三省总督,朱启钤随之出关。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三十六岁。
徐世昌始拟派启钤任吉林省副使,旋即成立蒙疆事务局,派启钤任督办。朱氏周历蒙古哲里木十旗,考察山川险要、民情风俗以及蒙古统治阶层就朽危败之状,著为《东三省蒙务公牍汇编》呈之当道。解职后,又赴日、俄考察农垦事宜。(苏全有等《徐世昌家族》说:“启钤任东三省蒙务总办,举人出身,曾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第57页〉,又说“朱启钤虽然是徐世昌的儿女亲家”(第135页),其说均无据。)
1910年(宣统二年),三十八岁。
任津浦铁路北段工程总办,督建济南黄河大桥、济南火车站等工程。
1912年(民国元年),四十岁。
先后任北洋政府陆徽祥、赵秉钧内阁交通总长。
1913年(民国二年),四十一岁。
任交通总长。出席中华民国第一次国会。1913年7月,向袁世凯呈递报告,请规定四时节令假期,袁只批准“春节”一项,同意春节例行放假,1914年实行。自此农历岁首元旦改称春节,沿用至今。
7月17、18日,暂代国务总理仅两天。8月熊希龄组阁,改任内务总长,兼京都市政督办。
举办县知事训练班。
1914年(民国三年),四十二岁。
二月,兼代交通总长。五月,任徐世昌内阁内务总长,兼京都市政督办。提出《修改京师前三门城垣工程呈》,获准。发起开辟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一说1915年开辟中央公园】
7月,袁世凯公布文官官秩令,把文官分为九等,启钤列第二等“中卿”。
1915年(民国四年),四十三岁。
任内务总长,兼京师市政督办。主持前门改造工程,聘请欧洲建筑师罗斯凯格尔制订设计方案。1915-1916年,拆除了瓮城东西月墙和关帝庙、观音大士庙以外的所有建筑;在前门城门洞两侧新开两个门洞,新筑两条宽20米的马路,并筑人行道,修排水暗沟。这就打通了北京东西中轴线和府右街、南北长街,南池子、北池子两条南北交通线的交通。同时对前门箭楼加以改建,形成今日前门箭楼的面貌。
民国初年大总统府在中南海,朱启钤把位于中南海南侧的宝月楼的下层改为“新华门”,拆除内侧皇城墙,使大门直通西长安街,又在门内修建大影壁,至今这些建筑仍在发挥作用。
同时拆除天安门对面的千步廊,形成民国年间的天安门广场。
9月,袁世凯设大典筹备处,启铃兼处长。12月19日该处始对外公开。31日,下令改民国五年为洪宪元年,改总统府为新华宫。曹聚仁《悼念朱启钤老人》说:“桂老当然不是‘圣人’,也不是‘豪杰’,他们都是会做官的人;他从任陆阁的交通总长起,历赵(秉钧)、熊(希龄)、孙(宝琦)、段(祺瑞)、徐(世昌)诸内阁,一直维持其阁员的地位,任交通或内务总长,袁世凯称帝时期,他还兼任大典筹备处长,与赵秉钧、陈宦、梁士诒列为四凶。袁帝暴死,他也成为八大祸首之一。我们且回看当时的文献,梁士诒本来是不赞成袁世凯称帝的,可是在大力压迫之后,便和周自齐、赵庆华及桂老密商,他们认为要保全交通系势力,只有依顺袁家父子的意旨......袁皇帝捧到了极峰上摔下来,死去了。交通系的势力,依旧和北洋军系的命运相终始”。
启钤兼京师市政督办期间,还整理北京街市沟渠。宣武门南一带,水道湮垢,民居昏垫,阛阓殷填,成苦不便,乃徇于众,为之辟城门,开驰道,濬陂阪池,治积潦,尘壤壅户者除之,败垣侵路者削之,经界既正,百堵皆兴。(以上指在宣武门及后来冯玉祥开的和平门外的琉璃厂、虎坊桥、龙须沟等地段,疏通沟渠,改明沟为暗沟,填平下漥,修筑道路等事。)《北京街巷图志》第232页说:进人民国,北京的街巷布局开始变化,民国二年,内务总长朱启钤撤除旧门额上满文、汉字并列的形式,改为由书法家邵炯章写只有汉字的新式门额。
同年,贵州会馆值年贵筑唐公柔、吴伯寅向启钤建议修葺贵州会馆。贵州会馆坐落于宣武门外樱挑斜衔,原为翰林院詹事周渔璜的住宅。康熙五十三年(1714)渔璜病故,其父周国柱将其遗宅捐为贵州会馆,该宅房屋共46间。经雍正、嘉庆年间两度维修,到民国初年,又逾百年,“其地适当孔道,房基巳下陷数尺,蛙枢支户,危椽碍事,东倾西应,岌岌倾颓”,启钤决定,“凡房舍倾欹,不中居止,一律撤卸,以待改作”。正在筹集款项,请工程人员重新设计,值袁世凯垮台,启钤去职而中止,新馆于数年后才在启钤主持下完成。
1916年
(民国五年),四十四岁。
4月3日《申报》:“昨据探闻辞表之已经提出者为内务总长朱启钤…...惟闻当局以朱才尚可用,不令其由此即行退闲,拟准其辞去内务总长之职后,仍在北京市政督办。其他人则尚无确耗。”
6月10日,西南军务院提出通缉帝制祸首杨度等人。7月14日总统黎元洪下令通缉杨度、朱启钤等八人。
1917年(民国六年),四十五岁。
自本年起经营实业,先后经办中兴煤矿公司、中兴轮船公司等企业。
1918年(民国七年),四十六岁。
代总统冯国璋明令撤销梁士诒、朱启钤等人帝制案的通缉处分。朱启钤号召在北戴河有产业的中国上层人士成立地方自治公益会,此为北戴河开发的起点,自任会长。
8月,被选为安福参议院副议长,未就任。
同月,徐世昌当选大总统。
11月,徐世昌特派朱启钤为南北议和北方总代表。南方军政府特派唐绍仪为南方总代表。
1919年(民国八年),四十七岁。
2月20日南北议和在上海举行。5月,谈判破裂,南北代表各向自己的政府辞职。
启钤在南京江南图书馆发现影宋本李诫著《营造法式》。【一说1917年发现《营造法式》】
启钤出资重修樱桃斜街贵州会馆,逾年建成,全馆房屋67间,工款14000余元。朱氏有《重修贵州会馆记》一文,镑于馆壁,记重修始末。
1920年
(民国九年),四十八岁。
大总统徐世昌发布命令,派启钤督理印行《四库全书》事宜,即行会商各主管,拟定办法,迅速从事.后未果。
1921年(民国十年),四十九岁。
作为徐世昌的专使,赴法国代徐受巴黎大学赠授之文学和法学博士学位。同时到欧洲、日本考察。此后基本退出政坛。
1925年(民国十四年),五十三岁。
开始筹办中国营造学社,从事古典建筑文献的整理研究。校印《营造法式》、《髹饰录》。
1927年(民国十六年),五十五岁。
朱氏早在北戴河有蠢天别墅,1927年其于氏夫人逝世,即葬于别墅侧之朱氏墓地。其地今仍列为北戴河景区之一。
1928年(民国十七年),五十六岁。
中国营造学社于北京成立【一说于1930年成立】,启钤任社长。费慰梅的《梁思成与林徽音》说营造学社“是一个有钱人业余爱好的副产品”。该社运用文献考证和实地调查的方法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历史(包括建筑技术),整理出版过一些古代建筑学著作,并先后编印《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七卷。除出版《汇刊》、调查报告、汇集营造语汇、辑录古今营造论述以外,还注重访问旧匠师,如清代样式雷、算房刘,还收购雷氏的多种烫样、模型、图纸、古建参考图集、大事年表等。
出版《存素堂丝绣录》。
1929年(民国十八年),五十七岁。
刊刻《杨剑潭先生遗诗》。
1930年(民国十九年),五十八岁。
张学良委任启钤为北平市市长,未就任。
朱启钤建议梁思成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部主任。
出版《清内府藏刻丝绣线书画录》和《丝绣笔记》。刊印明人计成著《园冶》。
1931年
(民国二十年),五十九岁。
“9.18”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东北,启钤托其盟弟荣原(叔章)以伪满名义宣布在东北的清内府刻丝绣品为国宝,印巨册《纂组英华》,使这批宝贵文物未被劫往日本。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六十岁。
梁思成等人考察蓟县独乐寺。这是中国营造学社第一次野外考察,是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创举。
8月,刘敦桢移居北京参加营造学社工作。原研究部改为“法式部”,梁思成任主任,刘敦桢任“文献部”主任。
营造学社承接了其历史上第一项工程,维修故宫贮藏《四库全书》的文渊阁。文渊阁始建于1776年(清乾隆四十一年),到此时梁柱下沉,梁思成,刘敦桢、蔡方荫测算其承重是安全承重的两倍,建议用水泥大梁替换原有梁柱。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六十一岁。
《丝绣笔记》增补本出版,此书及《存素堂丝绣录》、《清内府藏刻丝绣线书画录》、《女红传征略》合为《存素堂丝绣丛刊》。
出版《髹饰录》笺证本、《存素堂校写几谱三种》。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六十二岁。
刊印民国《开州志稿》、乾隆《开州志稿》。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六十五岁。
1937年4月13日,中山公园理事会成立,任理事长。
是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占领华北。日伪组织一直多方威胁利诱,企图逼启钤就范。初时汉奸江朝宗组织“北平治安维持会”,兼任委员长,要启钤参加,启钤拒不参与列名。此时启钤子女多人,均已成立,其本人即以读书著述、整理出版乡邦历史文献为务。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六十六岁。
汉奸王克敏组织“北平临时政府”,王与潘毓桂等又逼启钤参加。启钤以正在编纂《贵州碑传集》为辞,一再拒绝。日伪不满,又以赵堂子胡同为警备地区为由,强令启钤搬家,启钤被逼迁往北总布胡同。此后亦不断受到种种无理威逼,启钤亦以称病、预立遗嘱、分配遗产等多种办法,与日伪周旋,始终未与敌伪政权同流合污,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1949年
七十七岁。
4月,上海解放。启钤被推为中兴轮船公司董事长,设法将公司所有船只尽量由香港召囚,集中于上海,支援新中国的建设工作,得到人民政府的表扬。后改为公私合营。由于在抗日战争时期未与日本资本合作,故按股分定息六厘,以示鼓励。
附识:中兴煤矿公司,在山东峰县(今枣庄),1899年(光绪二十九年)由张翼(燕谋)等创办。初时集资100万两,1913年(民国二年)集资380万元,徐世昌任董事长,由朱启钤代理。1919年(民国八年)黎元洪任董事长,朱启钤任经理。1928年(民国十七年)黎死,朱启钤任董事长,曾发行公债200万元。1938年(民国二十三年)改由叶景葵任董事长。后设中兴轮船公司。抗日战争开始后,日本人企图侵吞中兴轮船公司资产,有三艘轮船被强行征用,其他船只逃往香港。日本投降后,被征船只收回,集中于青岛,后又移往香港。上海解放后,有几艘被蒋政权扣留,其余除7000吨的“中兴号”仍留香港暂营客运外,共召回9艘。
上海解放后,周总理派章文晋到上海接启钤到北京,定居东四八条住宅。
1950年,七十八岁。
启钤把珍藏的明岐阳王李文忠世家名贵文物56件捐给故宫博物院。文化部颁发奖状予以表彰。
1952年,八十岁。
中兴煤矿公司改为公私合营,启钤继任董事长。
1953年,八十一岁。
5月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1957年,八十五岁。
周总理到东四八条朱宅访问朱启钤。
1961年,八十九岁。
周总理在全国政协为朱启钤主持祝寿活动。1961年12月7日,周总理到启钤家访问并与朱氏全家合影。
1964年,九十二岁。
1964年年2月26日病故。
朱氏解放后曾任第一届北京市政协委员,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古代建筑修整所顾问。
朱氏先后将大量藏书和手稿捐给北京图书馆、清华大学、古代建筑修整所和贵州省。
子女
朱启钤继室于氏宝珊,贵阳人,于德懋之长女,生于1877年逝于1927年,葬于北戴河,生男渤(海北);生女:淇筠、(适章以吴,生章文晋)、松筠、津筠、湄筠、洛筠(适张学铭)、浦筠、沚筠、汀筠、浣筠(适吴俊升之子)。
其它信息
奠基人
朱启钤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奠基人。1917年,朱启钤在江南图书馆发现了宋代李诫的《营造法式》手抄本,便委托商务印书馆以石印本印行,同时又在北京刊行仿宋本。之后,又组织人员对《清钦定工部工程做法》一书进行校注。1930年,朱启钤得到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的资助,成立了“中国营造学社”,自任社长。设文献组和法式组,朱启钤兼任文献组主任,建筑学家梁思成担任法式组主任。营造学社是最早研究中国传统建筑式样、设计的学术团体,奠定了中国古代建筑学的基础。
中国营造学社创办于1930年,1937年因北平沦陷而停办。其间,先后出版了《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工段营造录》、《元大都宫苑图考》、《营造算例》、《牌楼算例》、《清式营造则例》、《梓人遗制》、《哲匠录》、《同治重修圆明园始末》等书刊。朱启钤评价:“中国营造学社在历史上,在美术上皆有历劫不磨之价值。”
与周恩来
朱启钤年长周恩来近三十岁,他们二人在不同的时代都担任过政府总理,周恩来尊重朱启钤,朱启钤佩服周恩来。
1957年深秋的一个傍晚,周恩来到东四八条111号看望朱启钤。周恩来说他在北戴河看到一篇碑文,上面有他叔父周嘉琛的名字,问朱启钤知道不知道。朱启钤说:“民国二年,我任内务部总长,举办县知事训练班时,你叔父是我的门生,当时他正在临榆县知事任内。”周恩来笑着说:“那你比我大两辈,我和章文晋(朱启钤的外孙)同辈了。”
谈话时,朱启钤因耳聋经常打断周恩来的谈话,家里人就向他摆手示意。周恩来看到后说:“不要阻止他,让老先生说嘛!”
朱启钤担心死后被火化,托付周恩来:“国家不是说人民信仰自由吗?我不愿意火葬,我死后把我埋在北戴河,那里有我继室于夫人茔地,我怕将来办不到,所以才和你说,你帮我办吧!”周恩来高声回答:“我一定帮你办到,你相信我,放心吧!”朱启钤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朱启钤对家里人说:“总理是我在国内外所遇到的少有的杰出政治家,也是治理我们国家的好领导。可惜我生不逢时,早生了30年,如果那时遇到这样的好领导,我从前想做而做不到的事一定能办到。”
注:
①广亮大门,是北京四合院中等级最高的宅门,是具有相当品级的官宦人家采用的宅门形式。
②垂花门,在底邸、宅院建筑群常作为二门,起着联系和分隔内宅和外宅的作用。
③缂丝,即刻丝,中国传统丝织工艺品之一,盛于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