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知友官网
会员登录免费注册
南京市 [切换城市]
中文名杨廷宝
别名仁辉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南南阳
出生日期1901年(辛丑年)10月2日
逝世日期1982年12月23日
职业建筑学家
毕业院校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今河南大学)、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
主要成就国际建筑师协会副主席
<h2><strong>人物生平</strong></h2><p>1901年10月2日生于南阳,自幼受到绘画艺术熏陶。</p><p>1912-1915年在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读书(今河南大学)。</p><p>1915年入北京清华学校(1928年改名清华大学)。</p>1921年毕业于清华学校高等科,同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深造。1926年毕业后赴欧洲考察建筑。<p>1927年回国加入基泰工程司,为建筑设计方面的主要负责人,在事务所的工作直至1949年止。</p><p>1940年,受刘敦桢之聘兼任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1949年中央大学改名国立南京大学,专任南京大学建筑系教授,兼系主任。</p><p>1952年,南京大学院系调整,以南京大学工学院为基础成立南京工学院(1988年改名东南大学),杨廷宝出任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教授兼系主任。</p><p>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院士)。</p><p>1959年任南京工学院副院长,1979年兼南京工学院建筑研究所所长。同年任江苏省副省长。</p><p>1982年12月23日在南京逝世。历任南京工学院副院长、南京建筑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学》主编、国际建筑师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等职。第一届至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p><h2><strong>建筑报国</strong></h2><h3><strong>学成归国</strong></h3>20世纪20年代,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起点,逐步成长了第一代中国建筑师,他们出色地设计了一批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开创了中国近代建筑设计事业和建筑活动,从而打破了外国人对这一领域的垄断,他们是中国当代建筑师的开路人。早期中国建筑师当中,最早崛起的代表人物要数吕彦直。他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和南京中山陵,至今可视作划时代的杰作,可惜他不幸早逝。接下来是一批20年代留学归国的青年建筑师。他们不但在建筑实践上继续开拓的探索,而且大都还是中国建筑教育事业的开创者。杨廷宝就是这批建筑师中出类拔萃的一位,成绩卓著,驰誉当世。50多年来,他的建筑创作逾百件,遍及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北、西南各地。<h3><strong>洋为中用</strong></h3>杨廷宝学习时,正值美国建筑教育从古典建筑过渡到现代建筑的时期。在当时社会建筑思潮影响下,他受到严格的西方古典建筑手法的训练与技术知识的教育。他归国后,早期的作品如沈阳车站、沈阳东北大学等,不论单体或群体,都有较多的模仿性,表明那个时代的特征。此后,他开始结合中国自己的特色,在建筑风格上致力于探索和创新。30年代初,北平地区一些重要古建筑维修工程委托基泰工程司主持,如北平天坛、祈年殿、国子监等,杨廷宝和建筑工匠们实地修缮了北平这些著名古建筑1929年,成立中国营造学社,他参加了该社的工作,为此他对中国古典建筑做法深为熟谙,特别对明清式建筑悉心研究,从中吸取营养。他对民间传统建筑也十分注意,同时他还密切地注视着国外现代建筑的发展。学术上深厚的造诣,从而使他在建筑设计中具有坚实的创作素质。30年代初期,他所设计的南京中央体育场、中央医院、金陵大学图书馆(现南京大学老图书馆)等就已作出了合理功能布局,协调的建筑体型,统一的比例和尺度,并具有中国的建筑风格。从这些建筑设计中,可以看到他的设计不是追求虚假装饰以哗众取宠,也不是抄搬现代建筑形式而求时髦。他所探索的建筑风格,不论在建筑造型上抑或在功能上,其成就高于同时代的外国建筑师。杨廷宝的设计不论是从总体规划上,或是在单体建筑、内部设计以及细部大样都十分注重环境和现实条件,在建设细部的比例尺度和用材上也都做到精益求精。<h3><strong>代表作品</strong></h3><p>50年代初期,北京和平宾馆的设计,是他将环境、功能、施工、经济和建筑空间艺术高度综合的一个作品。这一简洁、大方、朴素、明朗的新建筑,得到周总理的肯定和赞扬,赢得了国内外建筑界的好评。解放后的30年来,在他主持、倡导、参与下,同有关建筑设计院协作,建成了一批大中型民用建筑工程,如徐州淮海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北京车站、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工程建筑、南京民航候机楼等。对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京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北京图书馆等工程,他都参与了方案和建议,作出了努力和贡献。在这期间,他还多次参加国际建筑活动,代表中国建筑界积极工作,为祖国获得荣誉。和梁思成被称为“南杨北梁”。</p><p>回顾历史,幢幢建筑像是刻在大地上的印记。岁月的消逝,时代的变迁,有的印记消失了,有的留下来。历史就是这么一幅不停地变动着的图景。杨廷宝的建筑作品,是刻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印记,时光在消逝,建筑却闪烁着它自己的光彩。</p><h2><strong>投身教育</strong></h2><h3><strong>艰苦创业</strong></h3><p>中央大学建筑系是中国创办最早的建筑系之一,它成立于1927年。抗日战争时期,随着中央大学迁移至重庆沙坪坝。当时教学条件和境遇都比较差。为了办好建筑教育,杨廷宝毅然兼任建筑系的设计教授。沙坪坝位于郊区,他兼顾设计事务和教学,往来颠簸,风雨无阻,从不缺课。他对建筑学不仅有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对世界上各种建筑传统有很深的了解,对中国的建筑传统更做过脚踏实地的研究工作,他还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知识面广。在授建筑设计课时,他总是顺着学生的思路,循循善诱,一面修改设计作业,一面耐心讲解,受到同学们的敬爱。更可贵的是,他不仅教学生具体技术知识和建筑设计的本领,而且还教我们学习的方法。每次讲设计课时总介绍他自己的学习方法,即他以前每次做设计方案总向老师提交几个比较方案,借此听取老师对不同方案的评语,老师看到努力学习的学生,更是特别愿意对他作更多的评论和讲解。这样,他不仅通过自己的作业向老师学到东西,而且还通过很多同学的作业学习到更多的东西。他的教学作风深受学生的爱戴,使学生在向他学习过程中领悟到勤奋两字在学习上的重要性。自那时起,他一直没有离开过教育岗位。杨廷宝、童寯、刘敦桢等教授在这期间集中于沙坪坝从事建筑教育活动,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新中国成立后,一批优秀的建筑师在祖国各地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成为国家的建设骨干人才,他们有的成为中国科学院的学部委员,如吴良镛、戴念慈等;有的成为国家的建筑设计专家和著名教授,这也正是杨廷宝等一代宗师对祖国作出的极大贡献。</p><h3><strong>教学创新</strong></h3>杨廷宝对学生学习的进步是非常关心而且是多方面的。为了鼓励同学提高水彩画的水平,他亲自为学生做水彩写生示范.并且拿他的水彩作品,供学生参照学习。他自己生活非常简朴,但毫不吝惜地拿出一笔钱给建筑系作水彩画的奖金。<p>在建筑教学中,他十分强调基本功的训练,对学生的练习要求很严,一丝不苟。在学习方法上,他十分强调调查、测绘、观察工作。他常说:“资料的积累是建筑创作的源泉。”又说:“处处留心皆学问。”他善于观察、分析建筑作品。他常结合实际工程设计讲授工程经验,他到过许多国家和城市,总以自己的所见,经验的小结告诫学生学习要十分注重务实。每次出差,他都不停地测绘、素描、了解和研究城市的发展史,记载地方的生产和风土人情。几十年如一日,他积累了丰富的建筑知识,养成深入分析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在实际工程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p><h3><strong>传承历史</strong></h3><p>杨廷宝在他所从事的教学、科学研究工作中非常重视联系中国实际,充满着强烈的爱国、爱民族文化的民族精神。在教学中,十分强调国情和民族习惯,而联系实际的重要精神在于可行性。他治学严谨,不尚空谈,认为一切空话,好高骛远,都是学者的大忌,他身体力行,教育青年做实干家。在建筑设计改图时,他总是循循善诱,乐于教人,先听学生的设计思路,然后认真地、细致地顺着你的构思改图,以达到设计要求。他不强加于人,要学生照抄老师改的图,他认为那种硬抄的办法是难以做到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设计中他特别强调多方案比较和快捷草图的练习,并认为要培养学生有广博的知识。他认为建筑师不同于一般艺术家,建筑师的创作必须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没有广泛的社会和科学技术知识,没有勤于学习、勤于观察和分析的工作态度是不行的。</p><h2><strong>创作风格</strong></h2><p>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中,建筑风格总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社会某种审美倾向和一定的社会思潮。杨廷宝的建筑设计作品,在其多方面的探索经历和实践中包含着他自己的建筑观和风格。通过他和他的同事以及学生们的长期实践,产生了一定的建筑格调。他主张对中外古今的建筑特点兼收并蓄,在设计中要量体裁衣,切合实际,照顾全局,结合自然;他主张洗练凝重,反对浮华铺张;他不喜欢锋芒毕露咄咄逼人的风格,他鄙薄脱离实际,不顾具体经济技术条件的空谈。他的设计风格稳健、严谨、精致大方。建筑风格是和一个人内在涵养相联系,而这种涵养,又来自多年的经历,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广博的知识,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p><h3><strong>求实精神</strong></h3><p>在创作的道路上,杨廷宝最宝贵的一点就是他的求实精神。建筑物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的巨大物质和精神财富,而社会的政治、经济动向又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建筑的性质、内容和标准。杨廷宝设计过有代表性的重要公共建筑,采用高标准高质量的建筑材料,但也设计过用竹笆抹灰的简易建筑,以较低标准的材料求得较高的建筑效果。抗日战争时期前后,由于经济困难,他在重庆、南京等地就做过这种设计。他总是能因时因地制宜,使求实精神与建筑设计创作相辅相成,融合而一。</p><h3><strong>调和统一</strong></h3>1933年,中央大学图书馆扩建工程和清华大学图书馆(1930)的扩建工程中,他着意于与原有建筑协调和统一。他说:“在完整的建筑群中修建和扩建有时并不一定需要表现你设计的那个个体,而要着眼于群体协调。”在南京中山陵咅乐台的设计中,他巧妙地将自然地形与建筑有机地结合起来,半圆形的花架、回廊、花坛、坐凳,重点艺术装饰的照壁显得朴质而浑厚,环抱着衬托的树丛,具有强烈的建筑艺术魅力。原东北大学的建筑单体、群体设计,南京中央研究院的建筑设计,使人们感受到他熟练地运用中、西古建筑的处理手法,不墨守成规,而注重创新。在东南大学(原南京工学院)动力楼设计中,他运用不同高低的建筑空间,不同功能要求和复杂基地形状,处理得十分得体。在武夷山风景建筑设计中,他提出“宜低不宜高,宜散不宜聚”的设计指导原则,对武夷山风景建筑设计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各项工程中,他重视与建筑结构、施工、建筑设备等工种相互密切配合,力求达到经济和合理。他的种种设计具体原则对他学生的建筑创作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h3><strong>中西合璧</strong></h3><p>从杨廷宝20年代至今几十年中的建筑创作道路中,可以发现他的创作道路俨然是一部中国60年来建筑创作历史的注解。他的作品有古有今,或古今结合;有中有西,或中西合璧,杨廷宝和中国其他几位杰出的第一代建筑师一样,其贡献不在于倡导了现成的学派,而在于坚持了严谨的现实主义探索精神,努力在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中探索自己的道路。在艰巨的历程中,他们尽可能地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和工作任务对他们的要求,尽心创作,并不断充实自己,力图在不同要求和有限的条件下得到较为圆满的解决,这就是他最大的贡献和学术观点之所在。</p><h3><strong>国家荣誉</strong></h3>杨廷宝由于他在几十年的创作生涯和教学实践中所取得的杰出成就,在同行中德高而望重,多次由他率领中国建筑学会的代表团出席国际建筑师协会的代表大会,并且担任国际建协副主席达8年之久。国际建协虽然是个学术性组织,但由于国际上政治气候变化多端,政治上的种种矛盾难免影响到学术组织里来。但杨廷宝总是十分谦虚谨慎,遇事和有关同志商量,办事细致而周到,总能圆满地完成组织上交给他的任务,维护了国家的荣誉。他常说:“我碰到这类问题,总感到受祖国人民和建筑界的委托,责任重大,不敢掉以轻心。他那谦虚品德还表现在他为人为事的各个方面。他严以要求自己,不论条件如何困难总是勤奋工作,遇到原则性的问题,他毫不掩饰自己的意见。文化大革命期间,尽管他受到种种迫害,但仍坚持相信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那时正当张铁生事件闹得满城风雨,他却毫不犹豫地说:“我是个教书先生,如果给我一个交白卷的学生,一点基础文化知识都没有,叫我怎么教呢?”他的这种不图虚名,不图私利,不随波逐流,既谦虚,又认真的科学家品德是十分可贵的。<h3><strong>老骥伏枥</strong></h3><p>杨廷宝是中国著名老一辈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他为了国家的建设和教育事业勤奋工作直到病倒的前一个月,这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志不已”的精神,值得后辈学习。</p><p>为了纪念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革命精神,学习他严谨踏实、注重实践的治学精神,学习他严格认真、言教身教、为人师表的负责精神,东南大学在1990年开会纪念他诞辰90周年。</p><h2><strong>主要论著</strong></h2><p>1.杨廷宝主持的综合医院建筑设计编写组.综合医院建筑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6.</p><p>2.南京工学院建筑研究所编.杨廷宝水彩画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p><p>3.南京工学院建筑研究所编.杨廷宝素描画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p><p>4.南京工学院建筑研究所编.杨廷宝建筑设计作品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p><p>5.南京工学院建筑研究所编.杨廷宝建筑言论集.北京:学术书刊出版社,1989.</p><p>6.齐康记述.杨廷宝谈建筑.建筑文库.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p><h2><strong>故居纪念</strong></h2><p>访杨廷宝故居记实 </p>杨廷宝故居——成贤小筑从车水马龙的成贤街走过,路边104号的院门总是紧闭着,很少有人出入。在这样的繁华喧闹的都市里,这个寂静的小院显得十分神秘。院墙上的小石牌刻着“杨廷宝故居”,才提醒着过往的人们这就是我国著名建筑大师杨廷宝生前居住的地方。<p>杨廷宝故居,又名“成贤小筑”,是杨廷宝先生在1946年10月自行设计建造而成。故居宅院占地面积约一千平方米,院内嘉木成片,植有松树、椿树、枇杷树等,高大苍翠,浓荫如盖。还辟有数墒菜畦,绿叶油油,生机勃勃。墒头有一石栏水井。北院墙有一小型花房和一丛修篁,竹影扶疏,颇具诗韵。院门铁制对开,临街朝西。院内西南角有两间小屋,原为门房,现空置。循十余米冬青夹道的水泥路折北,即至建于院东北的故居建筑。故居主楼坐北朝南,为西式三开间二层楼房,砖混结构,木门窗,内楼梯,红色平瓦屋面,米色灰粉外墙,建筑面积164平方米。造型简洁,经济实用。一楼厅堂悬挂杨廷宝先生遗像,面含微笑,神态安详。西客厅,东书房,依然杨老生前摆设。客厅为杨老平时接待客人的场所;书房是其读书养性之蜗斋。二楼三间卧室,环境整洁,轩敞舒适。另有厨卫平房,设于东北面围墙边。故居西山墙脚,嵌有“杨廷宝住宅”石碑一方。整个宅院现为98岁高龄的杨夫人陈法青女士和女儿居住。</p><p>整个故居显得简约而紧凑,但因地适宜的设计却又显得十分大气,这正是建筑大师一生建筑理念的缩影:简洁明朗、朴素实用;既勇于探索创新,又注重因地制宜;强调符合国情的同时,讲究经济美观。</p><p>杨廷宝中国现代建筑学的重要创始人之一,素有“南杨(廷宝)北梁(思成)”之美誉。他曾任国际建筑师协会副主席、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江苏省副省长、南京工学院副院长等职。在他82载的一生中,除了童年和出国的岁月,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南京度过。他完成了一百多项各种类型的工程设计,在南京的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如解放前的有:中央医院(旧址位于现南京军区总医院)、中央体育场、中央研究院、中央大学(旧址位于现东南大学);解放后的有:长江大桥桥头堡、民航候机楼、雨花台烈士陵园总体规划等。</p><p>杨廷宝1921年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1925年冬毕业,得到了金奖牌和硕士学位,之后名声与日俱增。美国的建筑事务所出重金聘他,但他不为所动,毅然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回国后,他与订婚已六年的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毕业生陈法青结了婚。婚后两星期,他又奔波忙碌在天南海北的建筑战线上。南京解放前夕,他所在的基泰建筑工程公司的同仁劝他离开大陆,去香港或台湾,他却毅然留了下来,为新中国效力。他与一批年轻的建筑师共同担当了开拓新中国建筑设计事业的重任。他用自己渊博的知识、深厚的造诣、严谨的作风,留下了各种类型的建筑物,培育了数以千计的建筑人才。</p><p>中山陵音乐台便是杨廷宝30年代设计的过成果,这是继吕彦直设计中山陵以后的又一杰作。杨廷宝利用中山陵东南角前低后高的天然坡地,作音乐台的露天观众席,地面绿草如茵,四季蹲坐皆宜。外圈设计一道半圆形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花架、花坛和坐凳。花架爬满紫藤,花坛里百花竞放,花架后绿树环绕,富有诗情画意。舞台照壁的设计,更见杨廷宝的功力:底部是中国古建筑常见的须弥座,顶部雕有云纹花饰、龙头、灯槽,显得古色古香,而台下开辟的月牙形水池,又很有西方古建筑的风味,既可汇集全场雨水不致淤积,又可养植莲萍,美化环境。整个音乐台简练、古朴、开阔、气派,堪称中西结合的杰作。</p><p>1958年关于中央路建设的一场争论,又表现出杨廷宝的一颗“中国心”。当时,一些设计人员从国外专家那里学来了“逢山找对景,逢路找直线”的本领,提出了中央路与北京东、西路垂直的方案,因为这样才对称、才能体现出气派。而一贯保持沉默的杨廷宝却一反常态地激动:“设计一条线,落笔值千金。你们考虑过没有,照此方案办理,要多拆多少房、多挖多少方、多花多少钱?若是稍稍偏上三五度,就可以节省一大笔开支。”从杨廷宝的话语中可以读出“一种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建筑师的设计理念”。同行们称赞他“如同老中医搭脉一样,悉心体察国情民情,时时处处都能触摸到祖国跳动的脉搏。”</p><p>现在的杨廷宝故居已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而他的设计理念和思想却会在一代代的发展中不断传承下去。</p><h2><strong>建筑成就</strong></h2><p>1932~1935</p><p>北京古建筑修缮工程</p><p>天坛圜丘坛</p><p>天坛祈年殿</p><p>北京城东南角楼</p><p>西直门箭楼</p><p>国子监辟雍</p><p>紫光阁</p><p>正觉寺金刚宝座塔</p><p>碧云寺罗汉堂</p><p>1928</p><p>京奉铁路沈阳总站</p><p>天津基泰大楼</p><p>天津中国银行货栈</p><p>1929</p><p>沈阳东北大学</p><p>东北大学图书馆</p><p>东北大学文法科课堂楼</p><p>1930</p><p>东北大学化学馆</p><p>东北大学体育场、体育馆</p><p>沈阳同泽女子中学</p><p>北京国立清华大学总体规划</p><p>清华大学生物馆</p><p>清华大学气象台</p><p>清华大学图书馆扩建工程</p><p>清华大学学生宿舍——明斋</p><p>北京交通银行</p><p>南京中山陵园邵家坡新村合作社</p><p>1931</p><p>南京中央体育场</p><p>田径场</p><p>游泳池</p><p>篮球场</p><p>国术场</p><p>棒球场</p><p>南京紫金山天文台</p><p>南京中央医院</p><p>南京原国民党政府外交部办公大楼</p><p>南京谭廷闿墓</p><p>南京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p><p>1932</p><p>南京中山陵园音乐台</p><p>1933</p><p>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扩建工程</p><p>中央大学南校门</p><p>1934</p><p>南京管理中英庚款办公楼</p><p>1934~1935</p><p>南京原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及中央监察委员会办公楼</p><p>1935</p><p>南京大华戏院</p><p>(参与设计上海大新公司)</p><p>1936</p><p>南京金陵大学图书馆</p><p>南京国立中央大学附属牙科医院</p><p>南京武夷路住宅</p><p>南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p><p>成都四川大学规划</p><p>1937</p><p>南京寄梅堂方案</p><p>成都四川大学图书馆</p><p>1938</p><p>四川大学理化楼</p><p>四川大学学生宿舍</p><p>1939</p><p>重庆嘉陵新村国际联欢社</p><p>重庆圆庐住宅</p><p>1940</p><p>成都刘湘墓园</p><p>重庆美丰银行</p><p>1941</p><p>重庆原国民党政府门廊</p><p>重庆农民银行</p><p>1942</p><p>重庆原中国滑翔总会跳伞塔</p><p>1943</p><p>重庆林森墓园</p><p>1944</p><p>重庆青年会电影院</p><p>1946</p><p>南京下关车站扩建工程</p><p>南京公教新村</p><p>南京正气亭</p><p>南京成贤小筑</p><p>南京儿童福利站</p><p>南京娄子巷职工宿舍</p><p>南京原国民党盐务总局办公楼</p><p>南京基泰工程司办公楼扩建工程</p><p>南京百步坡住宅</p><p>南京国际联欢社扩建工程</p><p>南京北极阁住宅</p><p>1947</p><p>南京新生俱乐部</p><p>南京招商局候船厅及办公楼</p><p>南京祁家桥俱乐部</p><p>南京原国民党资源委员会办公楼</p><p>南京中研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p><p>1948</p><p>南京延晖馆</p><p>南京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p><p>南京中央研究院九华山职工宿舍</p><p>南京原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办公楼</p><p>南京结核病院大楼</p><p>(1950年参与人民英雄纪念碑方案)</p><p>北京和平宾馆</p><p>北京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办公楼</p><p>南京中华门长干桥改建</p><p>1952</p><p>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p><p>1953</p><p>南京华东航空学院教学楼</p><p>南京大学东南楼</p><p>南京农学院教学楼(现南京农业大学教学楼)</p><p>1954</p><p>南京工学院校园中心区规划设想</p><p>南京工学院五四楼</p><p>1955</p><p>南京工学院五五楼</p><p>1957</p><p>南京工学院动力楼</p><p>南京工学院中大院扩建工程</p><p>南京工学院大礼堂扩建工程</p><p>南京工学院沙塘园学生宿舍</p><p>南京工学院沙塘园食堂</p><p>1959(1958年参与人民大会堂及北京火车站方案)</p><p>徐州淮海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p><p>1972(1964年指导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建筑修建)</p><p>南京民航候机楼</p><p>1975、1976年参与北京图书馆、毛主席纪念堂方案</p><p>1979</p><p>上海南翔古猗园逸野堂</p><p>1980</p><p>南京雨花台红领巾广场</p><p>截止1982年,参与方案</p><p>南京雨花台烈士陵纪念碑方案</p><p>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方案</p><h2><strong>对建筑的理解</strong></h2><p>建筑史也许该记录这样一次有趣的饭局: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最负盛名的两位建筑师杨廷宝和梁思成,以及他们的学生辈,在北京东安市场一家饭馆就餐。谈话间,杨廷宝突然从座位上站起来,又坐下,又站起来,打量着面前的桌椅,然后从怀中掏出卷尺,量好尺寸,一一记录在小本上。</p><p>他说,这套桌椅只占了极小的空间,而坐着甚为舒服,所以引起了他的注意。</p><p>杨廷宝的学生回忆,他常常提诸如此类的“小”问题:人的最小空间是多少?人的活动空间至少要多少?一张八个座位的餐桌至少需要多大空间?桌椅的高度该是多少?门把手和门锁装在什么高度才合适?他总是随身携带一把钢卷尺、一支笔和一个小记事本,随时记下他所需要的尺寸或画下他认为值得参考的速写。</p><p>坐在车内,他有时会指着车窗外的城市建筑问学生:这样的处理,合适不合适?好不好?</p><p>给建筑系学生讲演,学生期待着听“这么一位世界知名的建筑师”大谈设计,他却告白:“我来说说台阶的踏步怎么做,好吗?”然后讲了一大通踏步尺寸与人体的关系云云。</p><p>后人怀念他:“总之,他一直在关心着建筑师为人类提供的生活和生存环境是否合理、合法、合用。”</p><p>清华大学图书馆被视为三代建筑师“契合”的经典作品,1919年由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设计,12年后由杨廷宝设计扩建,1982年由清华名教授关肇邺第二次设计扩建。关肇邺曾经回忆自己初次见到清华图书馆时的情形。抗战刚胜利,以清华园为伤兵医院的日军撤走不久,到处荒草没膝,满目疮痍,图书馆内大理石地面上满是血污,杂物狼藉,然而“外表的凄凉”丝毫不能掩盖这座建筑一二期设计浑然一体的“内质的壮美”,使人“久久不忍离去”。</p><p>关肇邺在杨廷宝的扩建设计中读出了“一种整体思想,一种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建筑师的设计理念”。</p><p>这样一种理念,正是当下中国建筑和整个社会所稀缺的。关肇邺感叹:“经常可以听到人们对不少建筑只想夸张突出自己,标新立异,不顾整体关系的抱怨。这在商业街区上为广告宣传的目的使然,倒也罢了。但这种风气已蔓延到政治性、纪念性、文化教育性建筑中去,实在不能不说是建筑学的一大误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建筑的拥有者、投资商以此来显示炫耀自己;一些建筑师也自觉不自觉地以此突显、表现自己。受害的则是我们的城市整体形象及其潜移默化对社会思想的侵蚀作用。”</p><p>上世纪50年代初,国内建筑界热衷搞“大屋顶”,断言这样才算继承民族传统,才具有中国气派。北京市的规划部门甚至规定,不做大屋顶方案,就不发施工执照。然而杨廷宝说:“我不反对大屋顶,但那太浪费钱了。我们搞设计,不能赶浪头、随风倒。”</p><p>于是他“顶风”设计了简约美观的北京和平宾馆。这个后来成为中国公共建筑之典范的作品,当时却差点儿被人当作“靶子”来批判,幸亏周恩来发话:“这个建筑不是设计得很合理吗?这座宾馆解决了问题了嘛!”</p><p>杨廷宝说“不反对”,确是由衷之言。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风格,正是当年他和吕彦直、刘敦桢等一批建筑师开创的。他早年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但始终热爱中国那些亲切的带着乡土味的东西,比如天津泥人张的手艺、北京天桥的叫卖……</p><p>为了讨教古建筑的秘诀,平时连纸烟也不抽一口的他,可以陪老工匠躺鸦片馆,亲手为老工匠烧烟泡,被熏得够“呛”。事后讲起来,他也并未眉飞色舞,而只是带着他那“诚笃的微笑”。</p><p>毫无疑问,杨廷宝属于最配得上“建筑师”称谓的那一类人。人们说,杨老是实干家,最愉快莫过于工作,最难过莫甚于无所事事、相对谈玄。“文革”中,他被戴过“资产阶级反动权威”的高帽,关过牛棚,后来又被“解放”,树为“样板”,又是采访又是拍照,使他疲于应付;业务上,却无人理会,他被冷在一边。</p><p>这样的日子里,他的学生记得一个场景:70多岁的老人,用钢笔在大约一尺见方的纸上画着,是一幅精心的设计方案鸟瞰图,线条仍然稳练,但手有点哆嗦。 </p>
微信扫码关注觅知友网
中文名杨廷宝
别名仁辉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南南阳
出生日期1901年(辛丑年)10月2日
逝世日期1982年12月23日
职业建筑学家
毕业院校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今河南大学)、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
主要成就国际建筑师协会副主席
<h2><strong>人物生平</strong></h2><p>1901年10月2日生于南阳,自幼受到绘画艺术熏陶。</p><p>1912-1915年在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读书(今河南大学)。</p><p>1915年入北京清华学校(1928年改名清华大学)。</p>1921年毕业于清华学校高等科,同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深造。1926年毕业后赴欧洲考察建筑。<p>1927年回国加入基泰工程司,为建筑设计方面的主要负责人,在事务所的工作直至1949年止。</p><p>1940年,受刘敦桢之聘兼任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1949年中央大学改名国立南京大学,专任南京大学建筑系教授,兼系主任。</p><p>1952年,南京大学院系调整,以南京大学工学院为基础成立南京工学院(1988年改名东南大学),杨廷宝出任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教授兼系主任。</p><p>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院士)。</p><p>1959年任南京工学院副院长,1979年兼南京工学院建筑研究所所长。同年任江苏省副省长。</p><p>1982年12月23日在南京逝世。历任南京工学院副院长、南京建筑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学》主编、国际建筑师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等职。第一届至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p><h2><strong>建筑报国</strong></h2><h3><strong>学成归国</strong></h3>20世纪20年代,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起点,逐步成长了第一代中国建筑师,他们出色地设计了一批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开创了中国近代建筑设计事业和建筑活动,从而打破了外国人对这一领域的垄断,他们是中国当代建筑师的开路人。早期中国建筑师当中,最早崛起的代表人物要数吕彦直。他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和南京中山陵,至今可视作划时代的杰作,可惜他不幸早逝。接下来是一批20年代留学归国的青年建筑师。他们不但在建筑实践上继续开拓的探索,而且大都还是中国建筑教育事业的开创者。杨廷宝就是这批建筑师中出类拔萃的一位,成绩卓著,驰誉当世。50多年来,他的建筑创作逾百件,遍及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北、西南各地。<h3><strong>洋为中用</strong></h3>杨廷宝学习时,正值美国建筑教育从古典建筑过渡到现代建筑的时期。在当时社会建筑思潮影响下,他受到严格的西方古典建筑手法的训练与技术知识的教育。他归国后,早期的作品如沈阳车站、沈阳东北大学等,不论单体或群体,都有较多的模仿性,表明那个时代的特征。此后,他开始结合中国自己的特色,在建筑风格上致力于探索和创新。30年代初,北平地区一些重要古建筑维修工程委托基泰工程司主持,如北平天坛、祈年殿、国子监等,杨廷宝和建筑工匠们实地修缮了北平这些著名古建筑1929年,成立中国营造学社,他参加了该社的工作,为此他对中国古典建筑做法深为熟谙,特别对明清式建筑悉心研究,从中吸取营养。他对民间传统建筑也十分注意,同时他还密切地注视着国外现代建筑的发展。学术上深厚的造诣,从而使他在建筑设计中具有坚实的创作素质。30年代初期,他所设计的南京中央体育场、中央医院、金陵大学图书馆(现南京大学老图书馆)等就已作出了合理功能布局,协调的建筑体型,统一的比例和尺度,并具有中国的建筑风格。从这些建筑设计中,可以看到他的设计不是追求虚假装饰以哗众取宠,也不是抄搬现代建筑形式而求时髦。他所探索的建筑风格,不论在建筑造型上抑或在功能上,其成就高于同时代的外国建筑师。杨廷宝的设计不论是从总体规划上,或是在单体建筑、内部设计以及细部大样都十分注重环境和现实条件,在建设细部的比例尺度和用材上也都做到精益求精。<h3><strong>代表作品</strong></h3><p>50年代初期,北京和平宾馆的设计,是他将环境、功能、施工、经济和建筑空间艺术高度综合的一个作品。这一简洁、大方、朴素、明朗的新建筑,得到周总理的肯定和赞扬,赢得了国内外建筑界的好评。解放后的30年来,在他主持、倡导、参与下,同有关建筑设计院协作,建成了一批大中型民用建筑工程,如徐州淮海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北京车站、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工程建筑、南京民航候机楼等。对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京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北京图书馆等工程,他都参与了方案和建议,作出了努力和贡献。在这期间,他还多次参加国际建筑活动,代表中国建筑界积极工作,为祖国获得荣誉。和梁思成被称为“南杨北梁”。</p><p>回顾历史,幢幢建筑像是刻在大地上的印记。岁月的消逝,时代的变迁,有的印记消失了,有的留下来。历史就是这么一幅不停地变动着的图景。杨廷宝的建筑作品,是刻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印记,时光在消逝,建筑却闪烁着它自己的光彩。</p><h2><strong>投身教育</strong></h2><h3><strong>艰苦创业</strong></h3><p>中央大学建筑系是中国创办最早的建筑系之一,它成立于1927年。抗日战争时期,随着中央大学迁移至重庆沙坪坝。当时教学条件和境遇都比较差。为了办好建筑教育,杨廷宝毅然兼任建筑系的设计教授。沙坪坝位于郊区,他兼顾设计事务和教学,往来颠簸,风雨无阻,从不缺课。他对建筑学不仅有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对世界上各种建筑传统有很深的了解,对中国的建筑传统更做过脚踏实地的研究工作,他还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知识面广。在授建筑设计课时,他总是顺着学生的思路,循循善诱,一面修改设计作业,一面耐心讲解,受到同学们的敬爱。更可贵的是,他不仅教学生具体技术知识和建筑设计的本领,而且还教我们学习的方法。每次讲设计课时总介绍他自己的学习方法,即他以前每次做设计方案总向老师提交几个比较方案,借此听取老师对不同方案的评语,老师看到努力学习的学生,更是特别愿意对他作更多的评论和讲解。这样,他不仅通过自己的作业向老师学到东西,而且还通过很多同学的作业学习到更多的东西。他的教学作风深受学生的爱戴,使学生在向他学习过程中领悟到勤奋两字在学习上的重要性。自那时起,他一直没有离开过教育岗位。杨廷宝、童寯、刘敦桢等教授在这期间集中于沙坪坝从事建筑教育活动,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新中国成立后,一批优秀的建筑师在祖国各地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成为国家的建设骨干人才,他们有的成为中国科学院的学部委员,如吴良镛、戴念慈等;有的成为国家的建筑设计专家和著名教授,这也正是杨廷宝等一代宗师对祖国作出的极大贡献。</p><h3><strong>教学创新</strong></h3>杨廷宝对学生学习的进步是非常关心而且是多方面的。为了鼓励同学提高水彩画的水平,他亲自为学生做水彩写生示范.并且拿他的水彩作品,供学生参照学习。他自己生活非常简朴,但毫不吝惜地拿出一笔钱给建筑系作水彩画的奖金。<p>在建筑教学中,他十分强调基本功的训练,对学生的练习要求很严,一丝不苟。在学习方法上,他十分强调调查、测绘、观察工作。他常说:“资料的积累是建筑创作的源泉。”又说:“处处留心皆学问。”他善于观察、分析建筑作品。他常结合实际工程设计讲授工程经验,他到过许多国家和城市,总以自己的所见,经验的小结告诫学生学习要十分注重务实。每次出差,他都不停地测绘、素描、了解和研究城市的发展史,记载地方的生产和风土人情。几十年如一日,他积累了丰富的建筑知识,养成深入分析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在实际工程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p><h3><strong>传承历史</strong></h3><p>杨廷宝在他所从事的教学、科学研究工作中非常重视联系中国实际,充满着强烈的爱国、爱民族文化的民族精神。在教学中,十分强调国情和民族习惯,而联系实际的重要精神在于可行性。他治学严谨,不尚空谈,认为一切空话,好高骛远,都是学者的大忌,他身体力行,教育青年做实干家。在建筑设计改图时,他总是循循善诱,乐于教人,先听学生的设计思路,然后认真地、细致地顺着你的构思改图,以达到设计要求。他不强加于人,要学生照抄老师改的图,他认为那种硬抄的办法是难以做到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设计中他特别强调多方案比较和快捷草图的练习,并认为要培养学生有广博的知识。他认为建筑师不同于一般艺术家,建筑师的创作必须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没有广泛的社会和科学技术知识,没有勤于学习、勤于观察和分析的工作态度是不行的。</p><h2><strong>创作风格</strong></h2><p>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中,建筑风格总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社会某种审美倾向和一定的社会思潮。杨廷宝的建筑设计作品,在其多方面的探索经历和实践中包含着他自己的建筑观和风格。通过他和他的同事以及学生们的长期实践,产生了一定的建筑格调。他主张对中外古今的建筑特点兼收并蓄,在设计中要量体裁衣,切合实际,照顾全局,结合自然;他主张洗练凝重,反对浮华铺张;他不喜欢锋芒毕露咄咄逼人的风格,他鄙薄脱离实际,不顾具体经济技术条件的空谈。他的设计风格稳健、严谨、精致大方。建筑风格是和一个人内在涵养相联系,而这种涵养,又来自多年的经历,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广博的知识,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p><h3><strong>求实精神</strong></h3><p>在创作的道路上,杨廷宝最宝贵的一点就是他的求实精神。建筑物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的巨大物质和精神财富,而社会的政治、经济动向又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建筑的性质、内容和标准。杨廷宝设计过有代表性的重要公共建筑,采用高标准高质量的建筑材料,但也设计过用竹笆抹灰的简易建筑,以较低标准的材料求得较高的建筑效果。抗日战争时期前后,由于经济困难,他在重庆、南京等地就做过这种设计。他总是能因时因地制宜,使求实精神与建筑设计创作相辅相成,融合而一。</p><h3><strong>调和统一</strong></h3>1933年,中央大学图书馆扩建工程和清华大学图书馆(1930)的扩建工程中,他着意于与原有建筑协调和统一。他说:“在完整的建筑群中修建和扩建有时并不一定需要表现你设计的那个个体,而要着眼于群体协调。”在南京中山陵咅乐台的设计中,他巧妙地将自然地形与建筑有机地结合起来,半圆形的花架、回廊、花坛、坐凳,重点艺术装饰的照壁显得朴质而浑厚,环抱着衬托的树丛,具有强烈的建筑艺术魅力。原东北大学的建筑单体、群体设计,南京中央研究院的建筑设计,使人们感受到他熟练地运用中、西古建筑的处理手法,不墨守成规,而注重创新。在东南大学(原南京工学院)动力楼设计中,他运用不同高低的建筑空间,不同功能要求和复杂基地形状,处理得十分得体。在武夷山风景建筑设计中,他提出“宜低不宜高,宜散不宜聚”的设计指导原则,对武夷山风景建筑设计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各项工程中,他重视与建筑结构、施工、建筑设备等工种相互密切配合,力求达到经济和合理。他的种种设计具体原则对他学生的建筑创作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h3><strong>中西合璧</strong></h3><p>从杨廷宝20年代至今几十年中的建筑创作道路中,可以发现他的创作道路俨然是一部中国60年来建筑创作历史的注解。他的作品有古有今,或古今结合;有中有西,或中西合璧,杨廷宝和中国其他几位杰出的第一代建筑师一样,其贡献不在于倡导了现成的学派,而在于坚持了严谨的现实主义探索精神,努力在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中探索自己的道路。在艰巨的历程中,他们尽可能地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和工作任务对他们的要求,尽心创作,并不断充实自己,力图在不同要求和有限的条件下得到较为圆满的解决,这就是他最大的贡献和学术观点之所在。</p><h3><strong>国家荣誉</strong></h3>杨廷宝由于他在几十年的创作生涯和教学实践中所取得的杰出成就,在同行中德高而望重,多次由他率领中国建筑学会的代表团出席国际建筑师协会的代表大会,并且担任国际建协副主席达8年之久。国际建协虽然是个学术性组织,但由于国际上政治气候变化多端,政治上的种种矛盾难免影响到学术组织里来。但杨廷宝总是十分谦虚谨慎,遇事和有关同志商量,办事细致而周到,总能圆满地完成组织上交给他的任务,维护了国家的荣誉。他常说:“我碰到这类问题,总感到受祖国人民和建筑界的委托,责任重大,不敢掉以轻心。他那谦虚品德还表现在他为人为事的各个方面。他严以要求自己,不论条件如何困难总是勤奋工作,遇到原则性的问题,他毫不掩饰自己的意见。文化大革命期间,尽管他受到种种迫害,但仍坚持相信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那时正当张铁生事件闹得满城风雨,他却毫不犹豫地说:“我是个教书先生,如果给我一个交白卷的学生,一点基础文化知识都没有,叫我怎么教呢?”他的这种不图虚名,不图私利,不随波逐流,既谦虚,又认真的科学家品德是十分可贵的。<h3><strong>老骥伏枥</strong></h3><p>杨廷宝是中国著名老一辈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他为了国家的建设和教育事业勤奋工作直到病倒的前一个月,这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志不已”的精神,值得后辈学习。</p><p>为了纪念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革命精神,学习他严谨踏实、注重实践的治学精神,学习他严格认真、言教身教、为人师表的负责精神,东南大学在1990年开会纪念他诞辰90周年。</p><h2><strong>主要论著</strong></h2><p>1.杨廷宝主持的综合医院建筑设计编写组.综合医院建筑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6.</p><p>2.南京工学院建筑研究所编.杨廷宝水彩画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p><p>3.南京工学院建筑研究所编.杨廷宝素描画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p><p>4.南京工学院建筑研究所编.杨廷宝建筑设计作品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p><p>5.南京工学院建筑研究所编.杨廷宝建筑言论集.北京:学术书刊出版社,1989.</p><p>6.齐康记述.杨廷宝谈建筑.建筑文库.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p><h2><strong>故居纪念</strong></h2><p>访杨廷宝故居记实 </p>杨廷宝故居——成贤小筑从车水马龙的成贤街走过,路边104号的院门总是紧闭着,很少有人出入。在这样的繁华喧闹的都市里,这个寂静的小院显得十分神秘。院墙上的小石牌刻着“杨廷宝故居”,才提醒着过往的人们这就是我国著名建筑大师杨廷宝生前居住的地方。<p>杨廷宝故居,又名“成贤小筑”,是杨廷宝先生在1946年10月自行设计建造而成。故居宅院占地面积约一千平方米,院内嘉木成片,植有松树、椿树、枇杷树等,高大苍翠,浓荫如盖。还辟有数墒菜畦,绿叶油油,生机勃勃。墒头有一石栏水井。北院墙有一小型花房和一丛修篁,竹影扶疏,颇具诗韵。院门铁制对开,临街朝西。院内西南角有两间小屋,原为门房,现空置。循十余米冬青夹道的水泥路折北,即至建于院东北的故居建筑。故居主楼坐北朝南,为西式三开间二层楼房,砖混结构,木门窗,内楼梯,红色平瓦屋面,米色灰粉外墙,建筑面积164平方米。造型简洁,经济实用。一楼厅堂悬挂杨廷宝先生遗像,面含微笑,神态安详。西客厅,东书房,依然杨老生前摆设。客厅为杨老平时接待客人的场所;书房是其读书养性之蜗斋。二楼三间卧室,环境整洁,轩敞舒适。另有厨卫平房,设于东北面围墙边。故居西山墙脚,嵌有“杨廷宝住宅”石碑一方。整个宅院现为98岁高龄的杨夫人陈法青女士和女儿居住。</p><p>整个故居显得简约而紧凑,但因地适宜的设计却又显得十分大气,这正是建筑大师一生建筑理念的缩影:简洁明朗、朴素实用;既勇于探索创新,又注重因地制宜;强调符合国情的同时,讲究经济美观。</p><p>杨廷宝中国现代建筑学的重要创始人之一,素有“南杨(廷宝)北梁(思成)”之美誉。他曾任国际建筑师协会副主席、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江苏省副省长、南京工学院副院长等职。在他82载的一生中,除了童年和出国的岁月,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南京度过。他完成了一百多项各种类型的工程设计,在南京的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如解放前的有:中央医院(旧址位于现南京军区总医院)、中央体育场、中央研究院、中央大学(旧址位于现东南大学);解放后的有:长江大桥桥头堡、民航候机楼、雨花台烈士陵园总体规划等。</p><p>杨廷宝1921年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1925年冬毕业,得到了金奖牌和硕士学位,之后名声与日俱增。美国的建筑事务所出重金聘他,但他不为所动,毅然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回国后,他与订婚已六年的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毕业生陈法青结了婚。婚后两星期,他又奔波忙碌在天南海北的建筑战线上。南京解放前夕,他所在的基泰建筑工程公司的同仁劝他离开大陆,去香港或台湾,他却毅然留了下来,为新中国效力。他与一批年轻的建筑师共同担当了开拓新中国建筑设计事业的重任。他用自己渊博的知识、深厚的造诣、严谨的作风,留下了各种类型的建筑物,培育了数以千计的建筑人才。</p><p>中山陵音乐台便是杨廷宝30年代设计的过成果,这是继吕彦直设计中山陵以后的又一杰作。杨廷宝利用中山陵东南角前低后高的天然坡地,作音乐台的露天观众席,地面绿草如茵,四季蹲坐皆宜。外圈设计一道半圆形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花架、花坛和坐凳。花架爬满紫藤,花坛里百花竞放,花架后绿树环绕,富有诗情画意。舞台照壁的设计,更见杨廷宝的功力:底部是中国古建筑常见的须弥座,顶部雕有云纹花饰、龙头、灯槽,显得古色古香,而台下开辟的月牙形水池,又很有西方古建筑的风味,既可汇集全场雨水不致淤积,又可养植莲萍,美化环境。整个音乐台简练、古朴、开阔、气派,堪称中西结合的杰作。</p><p>1958年关于中央路建设的一场争论,又表现出杨廷宝的一颗“中国心”。当时,一些设计人员从国外专家那里学来了“逢山找对景,逢路找直线”的本领,提出了中央路与北京东、西路垂直的方案,因为这样才对称、才能体现出气派。而一贯保持沉默的杨廷宝却一反常态地激动:“设计一条线,落笔值千金。你们考虑过没有,照此方案办理,要多拆多少房、多挖多少方、多花多少钱?若是稍稍偏上三五度,就可以节省一大笔开支。”从杨廷宝的话语中可以读出“一种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建筑师的设计理念”。同行们称赞他“如同老中医搭脉一样,悉心体察国情民情,时时处处都能触摸到祖国跳动的脉搏。”</p><p>现在的杨廷宝故居已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而他的设计理念和思想却会在一代代的发展中不断传承下去。</p><h2><strong>建筑成就</strong></h2><p>1932~1935</p><p>北京古建筑修缮工程</p><p>天坛圜丘坛</p><p>天坛祈年殿</p><p>北京城东南角楼</p><p>西直门箭楼</p><p>国子监辟雍</p><p>紫光阁</p><p>正觉寺金刚宝座塔</p><p>碧云寺罗汉堂</p><p>1928</p><p>京奉铁路沈阳总站</p><p>天津基泰大楼</p><p>天津中国银行货栈</p><p>1929</p><p>沈阳东北大学</p><p>东北大学图书馆</p><p>东北大学文法科课堂楼</p><p>1930</p><p>东北大学化学馆</p><p>东北大学体育场、体育馆</p><p>沈阳同泽女子中学</p><p>北京国立清华大学总体规划</p><p>清华大学生物馆</p><p>清华大学气象台</p><p>清华大学图书馆扩建工程</p><p>清华大学学生宿舍——明斋</p><p>北京交通银行</p><p>南京中山陵园邵家坡新村合作社</p><p>1931</p><p>南京中央体育场</p><p>田径场</p><p>游泳池</p><p>篮球场</p><p>国术场</p><p>棒球场</p><p>南京紫金山天文台</p><p>南京中央医院</p><p>南京原国民党政府外交部办公大楼</p><p>南京谭廷闿墓</p><p>南京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p><p>1932</p><p>南京中山陵园音乐台</p><p>1933</p><p>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扩建工程</p><p>中央大学南校门</p><p>1934</p><p>南京管理中英庚款办公楼</p><p>1934~1935</p><p>南京原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及中央监察委员会办公楼</p><p>1935</p><p>南京大华戏院</p><p>(参与设计上海大新公司)</p><p>1936</p><p>南京金陵大学图书馆</p><p>南京国立中央大学附属牙科医院</p><p>南京武夷路住宅</p><p>南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p><p>成都四川大学规划</p><p>1937</p><p>南京寄梅堂方案</p><p>成都四川大学图书馆</p><p>1938</p><p>四川大学理化楼</p><p>四川大学学生宿舍</p><p>1939</p><p>重庆嘉陵新村国际联欢社</p><p>重庆圆庐住宅</p><p>1940</p><p>成都刘湘墓园</p><p>重庆美丰银行</p><p>1941</p><p>重庆原国民党政府门廊</p><p>重庆农民银行</p><p>1942</p><p>重庆原中国滑翔总会跳伞塔</p><p>1943</p><p>重庆林森墓园</p><p>1944</p><p>重庆青年会电影院</p><p>1946</p><p>南京下关车站扩建工程</p><p>南京公教新村</p><p>南京正气亭</p><p>南京成贤小筑</p><p>南京儿童福利站</p><p>南京娄子巷职工宿舍</p><p>南京原国民党盐务总局办公楼</p><p>南京基泰工程司办公楼扩建工程</p><p>南京百步坡住宅</p><p>南京国际联欢社扩建工程</p><p>南京北极阁住宅</p><p>1947</p><p>南京新生俱乐部</p><p>南京招商局候船厅及办公楼</p><p>南京祁家桥俱乐部</p><p>南京原国民党资源委员会办公楼</p><p>南京中研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p><p>1948</p><p>南京延晖馆</p><p>南京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p><p>南京中央研究院九华山职工宿舍</p><p>南京原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办公楼</p><p>南京结核病院大楼</p><p>(1950年参与人民英雄纪念碑方案)</p><p>北京和平宾馆</p><p>北京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办公楼</p><p>南京中华门长干桥改建</p><p>1952</p><p>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p><p>1953</p><p>南京华东航空学院教学楼</p><p>南京大学东南楼</p><p>南京农学院教学楼(现南京农业大学教学楼)</p><p>1954</p><p>南京工学院校园中心区规划设想</p><p>南京工学院五四楼</p><p>1955</p><p>南京工学院五五楼</p><p>1957</p><p>南京工学院动力楼</p><p>南京工学院中大院扩建工程</p><p>南京工学院大礼堂扩建工程</p><p>南京工学院沙塘园学生宿舍</p><p>南京工学院沙塘园食堂</p><p>1959(1958年参与人民大会堂及北京火车站方案)</p><p>徐州淮海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p><p>1972(1964年指导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建筑修建)</p><p>南京民航候机楼</p><p>1975、1976年参与北京图书馆、毛主席纪念堂方案</p><p>1979</p><p>上海南翔古猗园逸野堂</p><p>1980</p><p>南京雨花台红领巾广场</p><p>截止1982年,参与方案</p><p>南京雨花台烈士陵纪念碑方案</p><p>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方案</p><h2><strong>对建筑的理解</strong></h2><p>建筑史也许该记录这样一次有趣的饭局: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最负盛名的两位建筑师杨廷宝和梁思成,以及他们的学生辈,在北京东安市场一家饭馆就餐。谈话间,杨廷宝突然从座位上站起来,又坐下,又站起来,打量着面前的桌椅,然后从怀中掏出卷尺,量好尺寸,一一记录在小本上。</p><p>他说,这套桌椅只占了极小的空间,而坐着甚为舒服,所以引起了他的注意。</p><p>杨廷宝的学生回忆,他常常提诸如此类的“小”问题:人的最小空间是多少?人的活动空间至少要多少?一张八个座位的餐桌至少需要多大空间?桌椅的高度该是多少?门把手和门锁装在什么高度才合适?他总是随身携带一把钢卷尺、一支笔和一个小记事本,随时记下他所需要的尺寸或画下他认为值得参考的速写。</p><p>坐在车内,他有时会指着车窗外的城市建筑问学生:这样的处理,合适不合适?好不好?</p><p>给建筑系学生讲演,学生期待着听“这么一位世界知名的建筑师”大谈设计,他却告白:“我来说说台阶的踏步怎么做,好吗?”然后讲了一大通踏步尺寸与人体的关系云云。</p><p>后人怀念他:“总之,他一直在关心着建筑师为人类提供的生活和生存环境是否合理、合法、合用。”</p><p>清华大学图书馆被视为三代建筑师“契合”的经典作品,1919年由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设计,12年后由杨廷宝设计扩建,1982年由清华名教授关肇邺第二次设计扩建。关肇邺曾经回忆自己初次见到清华图书馆时的情形。抗战刚胜利,以清华园为伤兵医院的日军撤走不久,到处荒草没膝,满目疮痍,图书馆内大理石地面上满是血污,杂物狼藉,然而“外表的凄凉”丝毫不能掩盖这座建筑一二期设计浑然一体的“内质的壮美”,使人“久久不忍离去”。</p><p>关肇邺在杨廷宝的扩建设计中读出了“一种整体思想,一种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建筑师的设计理念”。</p><p>这样一种理念,正是当下中国建筑和整个社会所稀缺的。关肇邺感叹:“经常可以听到人们对不少建筑只想夸张突出自己,标新立异,不顾整体关系的抱怨。这在商业街区上为广告宣传的目的使然,倒也罢了。但这种风气已蔓延到政治性、纪念性、文化教育性建筑中去,实在不能不说是建筑学的一大误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建筑的拥有者、投资商以此来显示炫耀自己;一些建筑师也自觉不自觉地以此突显、表现自己。受害的则是我们的城市整体形象及其潜移默化对社会思想的侵蚀作用。”</p><p>上世纪50年代初,国内建筑界热衷搞“大屋顶”,断言这样才算继承民族传统,才具有中国气派。北京市的规划部门甚至规定,不做大屋顶方案,就不发施工执照。然而杨廷宝说:“我不反对大屋顶,但那太浪费钱了。我们搞设计,不能赶浪头、随风倒。”</p><p>于是他“顶风”设计了简约美观的北京和平宾馆。这个后来成为中国公共建筑之典范的作品,当时却差点儿被人当作“靶子”来批判,幸亏周恩来发话:“这个建筑不是设计得很合理吗?这座宾馆解决了问题了嘛!”</p><p>杨廷宝说“不反对”,确是由衷之言。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风格,正是当年他和吕彦直、刘敦桢等一批建筑师开创的。他早年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但始终热爱中国那些亲切的带着乡土味的东西,比如天津泥人张的手艺、北京天桥的叫卖……</p><p>为了讨教古建筑的秘诀,平时连纸烟也不抽一口的他,可以陪老工匠躺鸦片馆,亲手为老工匠烧烟泡,被熏得够“呛”。事后讲起来,他也并未眉飞色舞,而只是带着他那“诚笃的微笑”。</p><p>毫无疑问,杨廷宝属于最配得上“建筑师”称谓的那一类人。人们说,杨老是实干家,最愉快莫过于工作,最难过莫甚于无所事事、相对谈玄。“文革”中,他被戴过“资产阶级反动权威”的高帽,关过牛棚,后来又被“解放”,树为“样板”,又是采访又是拍照,使他疲于应付;业务上,却无人理会,他被冷在一边。</p><p>这样的日子里,他的学生记得一个场景:70多岁的老人,用钢笔在大约一尺见方的纸上画着,是一幅精心的设计方案鸟瞰图,线条仍然稳练,但手有点哆嗦。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