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知友官网
会员登录免费注册
石家庄市 [切换城市]
本名罗睺罗
别称旧作罗云,罗吼罗,罗睺罗,罗睺。新作曷罗怙罗,何罗怙罗,罗怙罗。
所处时代佛陀时代
民族族群迦毗罗卫人
出生地迦毗罗卫
主要成就佛陀十大弟子中为密行第一
人间第一幸福儿
佛陀还没有出家的时候,他是迦毘罗卫国的太子,曾经娶拘利城耶输陀罗公主为妃。
太子和公主同是在二十九岁的那年,生下罗睺罗,太子很欢喜,这不是一般人生了儿子的欢喜,而是因为太子曾向父亲净饭王数次要求出家,均未获允准,净饭王曾说,除非有了王孙才肯让他出家,现在太子可以有后代,他可以达到出家的愿望,心中怎不欢喜呢?
当太子要离开王城的那天夜里,正是二月初八日,也是罗睺罗出生的第七天,耶输陀罗妃正伸着玉臂让罗睺罗睡在上面,自己也在睡意朦胧中,就在这时,太子探望了他们最后一眼,即把心一横,乘着白马,逾城出家去了。从此,罗睺罗失去世间上父亲的疼爱。
不过,太子出家成了佛陀,父亲一变而为老师,能令后来的罗睺罗修成圣果,这也正是天下第一的父亲哩!
罗睺罗在没有丈夫的母亲和老来失去儿子的祖父热爱之下成长了,生为独一无二的王孙,天天在宫殿里无忧无虑的过着日子,到了他懂事的时候,在他小小的心灵上也知道没有爸爸可唤的悲哀。不过,他在年轻美貌的母亲照顾下,母亲就是他唯一的光明、唯一的慰藉、唯一的保护者。
失去了丈夫的妻子,在寂静的深宫里,春夏秋冬,度日如年,唯一给她人生希望的就是罗睺罗,母子相依,打发着悠悠的时光。
有人说,耶输陀罗是苦命的女人,罗睺罗是可怜的孩子,可这只是从世间的俗情上来讲,她的苦命,他的可怜,不过是短短的时间而已,有大的牺牲,就有大的收获,到后来因为佛陀的度化,耶输陀罗的出家开悟,罗睺罗的出家证果,这是最荣耀的女人!这是最幸福的孩子!
佛陀在告别王宫的时候,本想把正在睡觉的爱子抱在怀中亲热一下,可怕惊醒了耶输陀罗妃而来阻止他出家,所以佛陀在看最后一眼的时候曾说:「等我成就佛陀的时候,再回来探望此子吧!」佛陀视一切众生都如罗睺罗,一个罗睺罗不要紧,无量无数的罗睺罗在等着佛陀的慈爱,佛陀给众生的是大慈大悲,生为罗睺罗的环境,更容易获得佛陀的慈悲,所以,我们不要为罗睺罗从小没有父亲可喊而可怜,他是大圣佛陀之子,是抚育在以天地为爱情的摇篮中,所以我们要说他是人间第一的幸福儿!
不识父亲的孩子
佛陀成道的第六年,从南方的摩揭陀国回到故乡迦毘罗卫城。上自净饭王,下至释迦族所有的人等,都到城外欢迎佛陀,这中间没有参加欢迎行列的唯有耶输陀罗和罗睺罗。
在耶输陀罗心中想:他去出家,为了他我受尽寂寞辛苦,他在外穿了褐色的衣服,我在宫中也和他一样,我听到他一日一食的苦行,我也马上学习照做,我这样对他,还有什么对不起?假若他想到我,自然会到宫中来相见。
是的,十多年不见丈夫的耶输陀罗,实在不愿在公众的场所见到佛陀。当然,这时耶输陀罗妃心中,比什么人都急于要见佛陀,为了礼法、为了自尊,她不得不忍耐着。她走到宫中的一座高楼上,想从门窗的隙缝中先见一见被人迎接的佛陀。
正在这时,十多岁的罗睺罗走来,对耶输陀罗说道:
「妈妈!爸爸回来了!祖母(憍昙弥)叫我告诉你!」
不太懂事的罗睺罗,这时怎样也想不出母亲心中的感慨,他只觉得母亲今天威严得令人不敢亲近,不过,这终究是自己慈爱的母亲,他又天真的问道:
「妈妈!你看宫门口来了那么多的人,爸爸一定也在里面,爸爸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已经十多岁的孩子了,从他的口中还不知道爸爸是什么样子的人,这样的问话,听在耶输陀罗心中,真是感慨万千,大人的心里、大人的情感,做孩子的总无法完全知道。
耶输陀罗颤抖着声音,一手抱着罗睺罗,一手指着遥远的宫门外,眼眶中含着泪水,回答罗睺罗道:
「你看!在那一群沙门中,显得最庄严的就是你的父亲。」
这时候的罗睺罗,两颗明亮的眼睛张得大大的,很惊奇的说道:
「我不认识我的父亲,我所知道的唯有老王,还有最疼爱我的妈妈!」
耶输陀罗含在眼眶中的泪珠掉下来,滴在罗睺罗的头上,她紧紧的捏着罗睺罗的手,退回自己的宫中。
离开十多年的佛陀,耶输陀罗还是第一次偷偷的见到,这十多年来,像梦似的,就这么无声无息的过去了。
耶输陀罗此刻的心,像一塘池水投进一块大石头,掀起了巨大的浪花,一点也不能平静,正在她哭着等的时候,佛陀察知她的心,匆匆和众人招呼后,就带着舍利弗和目犍连到内宫中探望她。
一个是成了正觉的佛陀,一个仍是很年轻的美妃,像这样的相逢,为很多人所关心着,庄严的佛陀,静静的一瞬间,是同情、是怜悯、是慈悲的看着耶输陀罗。多情美貌的耶输陀罗,是爱,是恨,是千变万化的情绪交织在心中。耶输陀罗哭着,佛陀默然的立着,等到她那激动的情绪渐渐平静下来,她才觉悟到她和佛陀之间有一条不能越过的鸿沟,想到佛陀是佛陀,不会再用一些甜蜜的温言来安慰她,她这才拭干眼泪,扶着罗睺罗,在佛陀的足前跪了下去。
佛陀很慢很慢的,一字一字的对跪在地上的耶输陀罗说道:
「让你辛苦了,虽然我对你是抱歉的,但是我对得起一切众生,请为我欢喜,我现在已达到历劫的本愿!」
佛陀说后,又再看看罗睺罗,很慈和的抚摸着他道:
「真快!已经长大了!」
佛陀像是没有情感,又像是有太多的情感,佛陀的话,佛陀的态度,就是开悟的舍利弗、目犍连,听了都感动不已!
十多岁的罗睺罗,现在不知怎样来称呼自己的父亲,称呼爸爸吧!那么神圣庄严的佛陀,自己实在不好意思出口;称呼佛陀吧!不知应该不应该。看到那么多沙门比丘跟随着佛陀,聪明的罗睺罗心中想着:佛陀已不是我一人的父亲了,佛陀是一切众生的大慈父!
才十多岁的年龄,就甘愿把自己一人的父亲奉献给一切众生作大慈父,多么有善根而不平凡的孩子!
最初的沙弥
佛陀在王宫中暂住了几天,佛陀这次回宫,宫中没有美女,没有音乐,没有醇酒,只有一千多名比丘跟随着他。庄严堂皇的宫殿暂时成为僧房精舍。
佛陀知道初学道的比丘,在王宫中住久了,容易对淡泊的僧团生活,生起动摇的念头,过不了几天,佛陀就带大家住进离迦毘罗卫城不远的尼拘陀林里。
佛陀虽然住在尼拘陀林,但是佛陀还是常常进宫托钵乞食或说法,幼年的罗睺罗常常毫无惧怕的样子,天真可爱而亲热的对佛陀说道:
「佛陀!我真高兴常常和你在一起!」
这句话说明,父子的天性并不是十多年不见面就可以被时间拉开,佛陀也为这句话深为所动似的说道:
「孩子!总有一天我会让你常常在我身旁。」
就在佛陀说过这句话不久,罗睺罗就真的出家,永远跟随佛陀去了。
其原因是还在深深恋爱着佛陀的耶输陀罗,自己无法亲近佛陀,经常逗着孩子罗睺罗去跟佛陀玩。她想以罗睺罗为缘,或能打动佛陀的心,对她增加一些情意。所以她常常给罗睺罗打扮得天真活泼的样子,穿著华丽的衣服,对他说道:
「你去跟你父亲要求遗产,他有我们都没有见过的宝贝!」
因此罗睺罗就常常跟着佛陀身后说:
「佛陀!请施给我您的遗产吧!」
这一天,佛陀正好乞食后回到尼拘陀林的时候,佛陀在前面走着,罗睺罗在后面追赶着,奇怪,就没有一个人阻止他,他老是跟在佛陀的后面叫着:「请施给我您的遗产吧!请施给我您的遗产吧!」
耶输陀罗妃眼看着唯一的爱子跟着佛陀走去的背影,深怕罗睺罗被叫去出家,急得不觉掉下眼泪!
真的,佛陀一回到林中,便将舍利弗叫来说道:
「舍利弗!年少的罗睺罗,老是向我要求我的遗产,我不喜欢给他不真实的幸福和财宝,我所希望给他的是无量宝,舍利弗!就请你收他出家,让他做僧团中最初的沙弥!」
佛陀说后,就叫目犍连为罗睺罗剃头,并叫罗睺罗礼拜舍利弗为戒师,舍利弗为他授沙弥十戒,这就是僧团中有沙弥之始!
罗睺罗的出家,对耶输陀罗的打击太大,罗睺罗是她唯一的希望,她如自己的生命一般的爱他,丈夫远离她,现在孩子又遗弃她,这种悲哀,使她顿觉得日月无光,天旋地转,她怨恨佛陀的残忍,十多年来,她所以勉强过着单调无味的孤独生活,就是为了罗睺罗,现 在从她手中把孩子夺走,她怪佛陀口口声声的讲说慈悲,怎么佛陀又忍心给她尝恩爱别离的苦毒!
当大家阅读到这里的时候,一定为耶输陀罗的悲切,深深的感动和同情,甚至也有人和耶输陀罗一样,以为佛陀的作为,似乎有些太过。不错,这就是我们大家所谓的人情!可真理与人情是背道而驰的,降伏人间的弱点──人情,才能与真理法性契合!
调皮童年
罗睺罗出家做沙弥了,耶输陀罗妃怎样也不甘愿,可是事情已成事实,又没有办法改变,净饭王看了也很伤感同情,他就走向佛陀建议说道:
「佛陀!希望你能够规定,今后要出家的青年,必须有父母的允许才可以。」
佛陀觉得父王说得有理,就很欢喜的采纳。
万念俱灰的耶输陀罗,对人间已经没有生存的兴趣。不久,佛陀的姨母憍昙弥夫人加入僧团做比丘尼,耶输陀罗随着很多释种女众,也赶去毘舍离剃发出家。
由于耶输陀罗恋慕佛陀太甚,初加入僧团,一点也无法感受到僧团中无执的清净法乐,可是,由于被佛陀伟大的圣格感化,没有几日,耶输陀罗就开悟了,她恢复了生气,在法乐中过着安稳自在平和的生活,她很欢喜,很感激佛陀,佛陀也很欢喜,到今天,佛陀对她才像放下身上的重荷!
罗睺罗出家后,叫他要和大人一样的认真修道,那是不可能的,在他出家后的不久,由于僧团中有了沙弥的制度,舍利弗又收了一个名叫均头的孩子做沙弥,这两个孩子常常玩在一起,没有人的时候,他们也喜欢玩玩儿童们的游戏。
一个年轻的孩子,每天生活在严肃的僧团里,假若是自己愿意的倒没有话讲,如果是环境压制的关系,其心里有着种种变化就很难讲。罗睺罗的出家,他并不感到新的僧团的快乐,不过,他的口上是没有讲过不满的话,一个孩子在十五岁以前,对大人所指示的言行,自然是百依百顺,可一过了十五岁以后,那天赋的本能,对世间自会有不满现实,以及反抗现实的念头。
那是在罗睺罗十七八岁的时候,他的性情很温和,工作也很热心,可十七八岁的少年,也最调皮,罗睺罗还像小孩一样,常常喜欢说谎骗人。
罗睺罗这个时候是住在王舍城外的温泉林,有很多宰官、长者、居士来探问佛陀住在什么地方,他总欢喜和人家开玩笑,当佛陀在竹林精舍的时候,他就说在耆阇崛山,佛陀在耆阇崛山的时候,他就说在竹林精舍,因为这两地的距离,约有两里多的路程,罗睺罗开玩笑的心,使大家徒劳往返,结果仍然是拜见不到佛陀。当那些人失望着回来的时候,罗睺罗还笑着问他们道:
「你们拜见过佛陀没有?」
「大德!你何必开我们的玩笑?」
「谁开你们的玩笑?我不过是不放心而已!」年轻调皮的罗睺罗,仍然不肯承认自己的错。
有钱有势的富家子,总是仗着父母的势力和地位,喜欢为非作歹,生为王孙佛子的罗睺罗,虽然在平等的僧团里出家,由于他是孩子,总有很多大人对他非常宠爱,因此,在我想,罗睺罗或许也有些娇生惯养的习性,有些仗着人势的心理。
像罗睺罗这样说谎,一次两次,或许纸老虎还不会给人揭穿,可是次数一多,以说谎来取笑人,这样的风声终于传到佛陀的耳中,他是慈父又兼严师的佛陀,听了以后非常不喜欢,因此有一天就独自的走向温泉林来,佛陀想好好的来教诫他一顿。
这一天佛陀走到罗睺罗住的温泉林来,那种威严的样子,让罗睺罗感到很意外,他整衣恭敬迎接,等佛陀坐下来的时候,他就拿水给佛陀洗足。佛陀一句话也不说,等到洗足以后,才指着洗足的盆对罗睺罗说道:
「罗睺罗!这盆里的水可以喝吗?」
「佛陀!洗足的水很污秽,不能喝的。」
「你就和这个洗足的水一样!」佛陀训斥道:「水本来是清净的,洗了足就很肮脏!好比你本来是王孙,远离世间虚假的荣华富贵,出家做沙门,虽然你还没有受比丘戒,但你毕竟是受了十戒的沙弥。你不精进修道,不清净身心,不守口慎言,整天讲玩笑话骗人,三毒的垢秽填满你的心中,同清净的水里有了垢秽一样!」
佛陀从来没有这么声严厉色的对人说过话,罗睺罗低头不敢仰望佛陀,佛陀招呼他把水拿去倒掉,他这才敢移动身子,但等他倒了水回来,佛陀又再问他道:
「罗睺罗!你去拿这个盆盛饭来吃可以吗?」
「佛陀!洗脚的盆不可以盛饭吃,因为盆里不净,上面有垢秽粘着,所以不能装东西吃!」
「你就是和这个盆一样,虽然做了清净的沙门,但不修戒定慧,不净身口意,满心藏着不实的垢秽,大道之粮怎么能装进你的心中呢?」
佛陀说后,用脚把盆子轻轻一踢,盆子就滚滚的转起来,罗睺罗很害怕的样子,佛陀就问他道:
「罗睺罗!你怕把这盆子踢坏了吗?」
「佛陀!不是!洗足的盆,是很粗的用物,坏了也不要紧。」
「罗睺罗!你不爱惜这个盆,等于大家也不爱护你一样。你出家做沙门,不重威仪,戏弄妄言,这个结果将使谁都不爱护你、珍视你,就是到了命终的时候,也不能觉悟,你会处在迷中更增迷!」
罗睺罗全身流汗,惭愧得无地容身,他发誓以后要努力改变自己的心。
佛陀说完了严厉的教诫,又再说了一个譬喻给罗睺罗听:
「过去,有一个国家养有一只大象,这只大象勇猛善战,每当国王兴兵征伐的时候,就给大象穿上铁铠,牙上缚好利矛,耳朵放剑,曲刃捆在四脚,把铁挝系在尾巴上。大象虽有这么多的武器,但真正交锋的时候,它都把鼻子藏起来,由于象的鼻子很软弱,中了剑会死亡,为了保护生命,不得不保护鼻子。
「罗睺罗!你也应该和这只大象保护鼻子一样,慎守你的语言,假若你戏弄妄言,将会和大象伤了鼻子一般,你的慧命就会死亡,不为众人爱护,不为智者所喜,临命终时,更会堕入三途受苦!」
像佛陀这么尽理、恳切、严厉的教诫,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击中罗睺罗的心,他发愿今后要重新做人!
再好的稻谷,把它碾成米,里面仍有些糠末,必须要用净水淘洗,才能洗净。像罗睺罗虽然有很好的种姓和善根,可必得要佛陀的法水为他洗涤一番,才会清净无染。
从此罗睺罗真的像换了一个人!
佛陀住在瞿师罗园的时候,罗睺罗和均头沙弥一起,也跟师父舍利弗随侍佛陀闻法。
罗睺罗每天早晨打扫庭院,清洁环境以后,才可以研习佛陀的言教。一大片的园地,清扫一次要费很多的时间,有一天他打扫后,去听佛陀说法,等到黄昏到来,他回到自己房间的时候,有个管理宿舍的比丘,就将他的房间让给作客的比丘住,那个比丘便将罗睺罗的衣钵放到外面,自己则安住在里面了。
佛陀的僧团里,有一人一室的规定,别人把自己的寝室占去,该怎么办?尤其他还是沙弥,在僧团里,沙弥是要敬重比丘的,还有佛陀忍辱教示,使他不敢前去问那位比丘为什么要住他的房间,他痴痴的站在门外,感到进退为难。当时忽然阴云密布,落起滂沱的大雨来,罗睺罗没有去处可以躲藏,就进入厕所,虽然空气不好,也只得坐在那里,他此刻感到无家可归的寂寞,他悄然的端坐在那里,努力想着佛陀的言教,无论在什么艰难困苦的环境里,无论遭受什么麻烦挫折,都不要起怨毒的心,罗睺罗的修养,真的是进步很多。
这时,外面的雨越下越大,低的地方都被水淹没了,藏在附近洞里的黑蛇,因被水淹而爬出洞来,渐渐的游到厕所里来了,热带的毒蛇,其毒是非常厉害的,罗睺罗一点都没有注意,这时候他的生命真比风中的残烛还更危险。
佛陀在静坐中忽然想起罗睺罗,佛陀以天眼察知到罗睺罗的危险,即刻走到厕所,佛陀先咳嗽一声,里面也咳嗽一声,佛陀问道:
「里面是什么人?」
「是罗睺罗!」
「出来!我要跟你讲话!」
罗睺罗想不到是佛陀的声音,赶快从厕所中出来,不知不觉就拥抱住佛陀,双目滔滔流泪,年轻的罗睺罗,感情仍然不免是脆弱的。
佛陀问罗睺罗为什么要坐在厕所里,罗睺罗把经过告诉佛陀,佛陀就叫他先到自己的寮房住。
罗睺罗的欢喜,像从地狱里走进天堂一样!
年幼的孩子,割爱辞亲,加入僧团,确实需要年长比丘的照顾,佛陀以此因缘,规定还没有受具足戒的沙弥,可以有两夜和比丘在一室同宿,佛陀的爱,再微细的地方,他都照顾得到。
本来,师父收弟子,应该要负起教养弟子的责任,罗睺罗的师父是舍利弗,舍利弗经常在外面弘化,对于罗睺罗就无法常常照顾到,但自从这次事情以后,舍利弗就让罗睺罗常常和自己一起行动!
罗睺罗自从被佛陀严厉的教诫以后,又常常跟师父舍利弗在一起,接受他的开导,在修行上,进步很快。
佛陀在讲经时,舍利弗总是带着罗睺罗前去听讲;舍利弗在静坐时,罗睺罗总是跟着坐在身旁;布教时,舍利弗也把他带在身边,让他学习一些为法为人的经验;每天托钵乞食,罗睺罗更是跟在舍利弗身后,在僧团中被誉为第二佛陀的舍利弗,实在是罗睺罗最好的恩师。
有一次,罗睺罗跟舍利弗在王舍城乞食,路上遇到一个流氓恶汉,那个恶汉用沙投进舍利弗的钵里,并且用棍棒打破罗睺罗的头。
罗睺罗头上的鲜血,一滴一滴的流下来。
恶汉见了不但不知错,还骂道:
「你们这些沙门,总是以托钵为生,满口慈悲忍辱,我打破你的头,看你能把我怎样?」
十七八岁的罗睺罗,现出咬牙切齿的面容,但舍利弗安慰他道:
「罗睺罗!如果是佛陀的弟子,应有忍辱的精神,心中不怀瞋恨的毒,当以慈悲怜愍众生。佛陀常教诫我们,有荣誉的时候,不能使心高举;受侮辱的时候,不能使心生恨。所以,罗睺罗!压制着愤恨的心,严守忍辱,世间上没有比能忍辱的人更有勇气,天上人间,不管多大的力量,也不能胜过忍辱!」
罗睺罗听完师父舍利弗的开示,默默的走到水边,水里现出他的颜面,他用手掬水洗去血迹,然后自己用布巾把伤口扎起来,见到这情形的舍利弗,心中既安慰又难过。
罗睺罗忍耐着,仍然走在舍利弗的身后,跟着托钵乞食,在回来的途中,罗睺罗对舍利弗说道:
「我想到刚才的疼痛,此刻已不把它放在心中,不过,世间有太多的恶人,到处都遍满了可厌的事物。我不对世间生气,只想到世间上没有办法的人太多。佛陀开示我们对人、对世间要大慈大悲,但狂暴的人往往就欺侮我们;沙门比丘行忍积聚高德,而狂愚的人反而轻蔑我们,而尊敬残酷的人。佛陀真理慈悲的教示,他们倒反而认为是臭的死尸,天降甘露给猪,猪还是爱吃臭的东西,住在臭的地方。佛陀所宣讲的真理,慈悲的言教,对那些凶恶以及没有善根的人来说,也没有什么效果。」
罗睺罗第一次把自己的修行,以及对世间的看法,向师父提出报告,舍利弗听后很欢喜,把罗睺罗在路上说的话,告诉佛陀,佛陀也非常高兴,称赞罗睺罗很好,对恶人的态度,应该那样;对世间的看法,就是如此,佛陀又再说道:
「不知道忍的人,就不能得到佛法的受用,瞋世恨人,这是背法远僧,常堕于恶道之中轮回,能忍恶行才能平安,才能消除灾难之祸。有智能的人,能见到深远的因果,克服瞋心,多行忍辱,佛法的精神、佛法的真义,和世俗的看法不同。世间上认为珍贵的而佛法认为不好;佛法认为好的、对的,而世人不肯实行。忠与佞不能兼容,邪的嫉正的存在,恶的不喜善的并行。贪欲的人不高兴无欲之行,在这种情形下,修道者唯有忍辱,忍是助道的增上缘,可使你早证圣果;忍像大海中的舟航,能够度一切灾难;忍是病者的良药,可救人的生命之危。我能成就佛陀,独步三界,受人天的敬仰,是因为我的心能够安稳,知道忍辱德行的可贵!」
因为罗睺罗被恶人无缘无故的把头打了出血,而他在血气方刚的少年时代,就能像圣者一样的忍辱,给师父很大的安慰,给佛陀很大的欢喜,并且能够引起佛陀对忍的说法,舍利弗听了非常感动,罗睺罗听了含着眼泪,更感激佛陀!
罗睺罗对占去他房间的比丘,自愿让步;在路上被恶汉打破头,他能忍辱;仅仅这样的修养,距离开悟还有一段历程。
聪明乖巧的罗睺罗,对于修行非常精进,欢喜和人开玩笑的沙弥,现在一变而成为有庄严仪表的比丘,就在他年满二十岁的那年,佛陀允许他受具足比丘戒。
年轻的罗睺罗,在僧团中不见得活跃,他好象很老成持重,公共的集会里,不容易见到他参加,总是默默的用功修行。
可是,不管罗睺罗怎样用功,他还没有开悟是真的。最大的原因,大概他荣耀的念头不容易断除。不管怎样,他总是佛陀的爱子,是净饭王的王孙,除了教团中上首的弟子以外,其它的比丘有不少都在敬重他、羡慕他、赞美他,动听的美言,很容易打动年轻修道者的心,赞美的言词,像是可怕的恶魔,使用功精进的罗睺罗不能开悟。
甚至有些比丘,为了罗睺罗的开悟问题,请问佛陀道:
「佛陀!罗睺罗比丘严持戒律,精进修道,小罪都不犯,为了求开悟,他好象什么都不挂在心上,但是,为什么他还不能从烦恼中解脱出来呢?」
佛陀坚决的回答道:
「持戒净心,持身端正,一定可以渐渐证道!」
佛陀对罗睺罗能否觉悟的问题,没有挂在心上,佛陀满怀着信心,等待那一天的到来。
好几次,罗睺罗像是开悟的样子,但他仍没有开悟,他把自己修行的心得向佛陀报告,佛陀总是说他不行,并教他以后常和人讲说此身为五蕴和合假相的道理,并要他自己思维我慢、无我、苦乐等法。
有一天早上,佛陀和罗睺罗一同到舍卫城的大街小巷行乞,在路上,佛陀回顾罗睺罗说道:
「罗睺罗!你要观色是无常的,受想行识也是无常的;你对人的身体和心念,以及世间上的一切森罗万象的事物,都应作无常之想,不要执着。」
罗睺罗听到佛陀这几句话后,心地好象恍然开朗了,他告别佛陀,中止行乞,一个人独自的回到精舍,结跏趺坐,一心思维这深刻的意义,他又用慈悲观除去瞋恚的心,用不净观抛掉贪欲的心,用数息观平息散慢的心,用智能观对治愚痴的心,罗睺罗深入禅定,机缘成熟的时候,他就开悟了。
佛陀行乞归来,走到罗睺罗坐禅的地方,佛陀又对他说道:
「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来对人对事,心量就可以扩大起来;把一切众生容纳在心中,就可以灭恶;数息观心,可以获得解脱。」
罗睺罗随即起座,顶礼佛陀说道:
「佛陀!我的烦恼已尽,我已证悟了。」
佛陀此时的欢喜,更甚过罗睺罗,佛陀赞叹他说:
「在我的弟子中,罗睺罗比丘是密行第一了。」
所谓密行,就是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罗睺罗都能了知,都能奉行。
想到当初罗睺罗向佛陀要遗产,现在他的开悟,就是佛陀给他的无尽法财!想到他当初很小就进入教团,不知有多少地方让佛陀烦心,现在他舍离了世间虚假的欲乐,而获得真正的法乐,算是罗睺罗的幸福,也算是佛陀对世间人情的交代,我们应该给罗睺罗恭喜,更应该给佛陀赞美!
罗睺罗开悟以后,在教团里的地位更加地提高,尤其在家的信徒,对他更是另眼相看,不容否认的,在比丘中,要以罗睺罗所受的供养最多。
本来供养多了,物质生活过得丰富,反而障碍修道,不过,罗睺罗现在是觉悟的圣者,身外之物拖累不了他,凡是有双份的东西,他总是转赠给别人。
有一次,佛陀在迦毘罗卫国一个聚落说法的时候,有一位长者皈依了,这位长者和罗睺罗很投缘,或许这位长者还有地域观念吧,他要为罗睺罗发心护法,凡是罗睺罗有所需要,他总是为他做到。
后来,长者特地建筑了一座精舍供养给罗睺罗,罗睺罗也就在此安住下来。因为那时行脚的比丘很多,罗睺罗住的精舍里就常有比丘挂单,可是那位长者以为精舍是他布施的,总喜欢干涉精舍里的事,罗睺罗后来报告佛陀,请问佛陀怎么办?佛陀告诉他道:
「罗睺罗!在我的法中,僧团中的事,在家信徒是不可以管的。在家信徒发心布施精舍,不可因为是他布施的就横加干涉,你可告诉那位长者,问他供养精舍的目的何在?如果是施僧,施出去的东西就不是自己所有的,如果他要管理,告诉他精舍不是商店,精舍由出家人住持,信众护法是可以的,管理则不可以。」
罗睺罗把佛陀的话告诉长者,可是,没有深解佛法的人,往往会被权势冲昏头,或是过分热心而执着,要教这位长者不过问精舍,他实在不能完全放下,就这样,他和罗睺罗的感情有了芥蒂,过去是他尊敬的罗睺罗,现在反而成为他的眼中钉。有一天,当罗睺罗有事到舍卫城,刚好那位长者来访视罗睺罗,一见无人,屋子里是空空的,于是,乘罗睺罗不在,便将精舍再供养给其它的比丘。
在家信徒,出尔反尔的分别心,实在是违背法则的,所以当罗睺罗把事情办完回来的时候,精舍已为别的比丘所住,他就再回到祇园精舍里,佛陀问他为什么很快又回来精舍,罗睺罗如实的把情形告诉佛陀,佛陀听了以后,非常不高兴那位长者的作风,佛陀慨叹不能深切了解佛法的人,要他忠实的奉行佛法,实在很难!
佛陀马上召集诸比丘说:
「曾经一度布施给人的东西,即使施主要再送给你,你也不应该接受。」
这不是佛陀护着罗睺罗,教团的法则,都是为了免去未来的纠纷,不幸的是佛陀的话言中了,今日佛教中寺产的争执,大都就是为了这个原因。
罗睺罗在做沙弥的时候,房间被人占去了,他躲到厕所里避风雨,为了住也不和人争,现在他是开悟的比丘了,一度赠送给他的精舍,又再赠送给别人,在阔达如海的圣者胸中,一点也没有不平的波澜兴起,倒是佛陀所定的赠送精舍制,我们今日有再重视的必要。
在僧团中,成为龙象人物的是舍利弗、目犍连、大迦叶、阿难陀等,而不是罗睺罗。一个严肃于密行持戒的人,他只是默默无声的修道,默默无声的与世无争,或者,因为罗睺罗是佛子的关系,佛陀对他有特别多的限制,我们知道罗睺罗有柔顺的性格,有坚强的秉赋,但我们也知道他的比丘生活,并不是怎样的活跃!
所以,关于他热心说法,以及与外道议论的事迹,在经典里都不见记载,也不见流传。正如佛陀所说的,罗睺罗是一个严于禁戒细行的人,是一个密行第一的人!
关于罗睺罗什么时候入灭,这正如他的出生,有两种说法,有的说佛陀十九岁时,生子罗睺罗;有的说,佛陀二十五岁时生子罗睺罗。说到入灭,也有两种说法,一是说在佛陀涅槃数年前就已入灭;一是说佛陀涅槃时,他还服侍在佛陀的座前。
印度是一个不重史实事迹的国家,我们中国也有不少喜夸大的翻译者。在经典里零星记载着的佛陀及圣弟子们的事迹,实在需要有一番剪裁的工夫!
根据经里可靠的记事,罗睺罗的母亲耶输陀罗比丘尼是七十八岁入灭的,而罗睺罗的入灭还要较早些。那是一天晚上,耶输陀罗想着很多事情,她想:「憍昙弥、莲华色都已入灭,爱子罗睺罗也进入涅槃,我是和佛陀同年出生,今年已经七十八岁的高龄,听说佛陀八十岁那年将涅槃,本想和他同日入灭,虽然现在对佛陀只有法情而没有私情,可是这仍大不尊敬,还是早些入灭好。」
耶输陀罗获得佛陀的允许,向佛陀顶礼感谢之后,现神通腾空而去,当夜于自己的房中,在定中入灭。
依据耶输陀罗入灭的记事,罗睺罗是早在父母涅槃之前就已入灭,照这样来说,罗睺罗入灭的年龄应该不会超过六十岁,大概只活了五十岁左右而已。
当然,觉悟的圣者对死的看法,无论迟早,都视之是很平常的。舍去虚幻不实的色身,把生命安住于法性理体之内,这不但不必悲哀,反而是很幸运的事!修道者的证悟解脱,就是要把生命栖息于安稳的住处!
罗睺罗的入灭,并不是「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罗睺罗在他二十岁那年就觉悟证果,这是人生最大的目的,他已经达到了,所以他安心微笑着入灭。
让罗睺罗的天真、温和、忍让、坚强、沉着等的美德和风范,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吧!让我们对这天下第一的幸福儿,表达最虔敬的赞礼吧!
佛教传说,释迦牟尼在过去世早已由古佛点化成道,为了度化众生,化身“示现”八种相状,应时对机地降生人间以成就其成佛之世的修行。四教仪四曰:“释菩萨位略为七位:一发菩提心、二行菩萨道、三种三十二相业、四六度成满、五一生补处、六生兜率天、七八相成道。”
相传,当耶输陀罗生此儿时,惹出很严重的是非麻烦——佛已出家六年了,而他这太太却大起肚子,生下一个婴孩,故佛的眷属非常恼怒,以为她不守妇道,故有人要惩罚她,怒声沸腾,丑闻遍播全国——‘佛不在六年,而佛的妻子却有了孕!’宫人向佛之父王保证她没有越轨,小孩的确是释迦牟尼佛的,也无人相信。事实上罗侯罗在他母亲肚里住了六年。外缘逼迫之下,耶输陀罗就发了个愿:‘若是我不守妇道的话,跳到火坑里,我与我儿皆会被火烧死。若我是清白的,天神应该拥护我,纵我跳进火坑也烧不死!’乃造一个大火坑,放柴引火点燃,耶输陀罗抱著罗侯罗往火坑里跳下,即刻奇迹出现——火坑变成一池清水,且从水里生出一朵大莲华,托著母子二人。从此之后,大众悉知是冤枉了耶输陀罗,国人也了解到此是一件不平凡事,也无人再诽谤她了。
罗侯罗的名字译为‘覆障’,佛陀开示:由于过去生中,彼为小孩子时,曾用木头把老鼠洞堵塞了六天才打开,所以他今生要在其母亲胎里住六年,受那六天之果报。吾人当深自警省,因果循环实在是太厉害了!罗侯罗是佛之子,也不能避免往昔自己所造之恶业,而要在母胎里住六年,故叫‘覆障’。这个‘覆障’又是针对著耶输陀罗说的,由于怀著罗侯罗,而产生很多麻烦障碍,无论过去、现在、未来其都是佛的儿子。
佛教神话相传,太子出家前耶输陀罗喜欢要个儿子,佛陀以一种咒法用手一指,她就怀孕了(《 大善权经 》:“罗云于天变没化生,不由父母合会而育。”)。在佛教中,如同这样的神话是不胜枚举,这也许是为了配合佛陀的前世示现化凡胎,亦或者是为了表现佛陀的神奇吧。此乃一种不可思议之境界,你若一定要去考证探讨,如今是没有法子教你懂,只有你用功修道,修到那种境界,即可明彻佛境界是微妙难思议的。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window.rsInsertData = window[\'rsInsertData\'] || []; var rsdataList = {\"foot\":[{\"fentryTableId\":3264,\"fentryTableName\":\"\\u4f5b\\u9640\\u5341\\u5927\\u5f1f\\u5b50\",\"fentryTableType\":0,\"entryId\":2216451,\"templateId\":701,\"entryTitle\":\"\\u5341\\u5927\\u5f1f\\u5b50\",\"isManual\":0,\"isExpand\":1}],\"top\":[]}; if (rsdataList.top || rsdataList.foot) { rsInsertData.push([978457, rsdataList]); }</script>
微信扫码关注觅知友网
本名罗睺罗
别称旧作罗云,罗吼罗,罗睺罗,罗睺。新作曷罗怙罗,何罗怙罗,罗怙罗。
所处时代佛陀时代
民族族群迦毗罗卫人
出生地迦毗罗卫
主要成就佛陀十大弟子中为密行第一
人物生平
人间第一幸福儿
佛陀还没有出家的时候,他是迦毘罗卫国的太子,曾经娶拘利城耶输陀罗公主为妃。
太子和公主同是在二十九岁的那年,生下罗睺罗,太子很欢喜,这不是一般人生了儿子的欢喜,而是因为太子曾向父亲净饭王数次要求出家,均未获允准,净饭王曾说,除非有了王孙才肯让他出家,现在太子可以有后代,他可以达到出家的愿望,心中怎不欢喜呢?
当太子要离开王城的那天夜里,正是二月初八日,也是罗睺罗出生的第七天,耶输陀罗妃正伸着玉臂让罗睺罗睡在上面,自己也在睡意朦胧中,就在这时,太子探望了他们最后一眼,即把心一横,乘着白马,逾城出家去了。从此,罗睺罗失去世间上父亲的疼爱。
不过,太子出家成了佛陀,父亲一变而为老师,能令后来的罗睺罗修成圣果,这也正是天下第一的父亲哩!
罗睺罗在没有丈夫的母亲和老来失去儿子的祖父热爱之下成长了,生为独一无二的王孙,天天在宫殿里无忧无虑的过着日子,到了他懂事的时候,在他小小的心灵上也知道没有爸爸可唤的悲哀。不过,他在年轻美貌的母亲照顾下,母亲就是他唯一的光明、唯一的慰藉、唯一的保护者。
失去了丈夫的妻子,在寂静的深宫里,春夏秋冬,度日如年,唯一给她人生希望的就是罗睺罗,母子相依,打发着悠悠的时光。
有人说,耶输陀罗是苦命的女人,罗睺罗是可怜的孩子,可这只是从世间的俗情上来讲,她的苦命,他的可怜,不过是短短的时间而已,有大的牺牲,就有大的收获,到后来因为佛陀的度化,耶输陀罗的出家开悟,罗睺罗的出家证果,这是最荣耀的女人!这是最幸福的孩子!
佛陀在告别王宫的时候,本想把正在睡觉的爱子抱在怀中亲热一下,可怕惊醒了耶输陀罗妃而来阻止他出家,所以佛陀在看最后一眼的时候曾说:「等我成就佛陀的时候,再回来探望此子吧!」佛陀视一切众生都如罗睺罗,一个罗睺罗不要紧,无量无数的罗睺罗在等着佛陀的慈爱,佛陀给众生的是大慈大悲,生为罗睺罗的环境,更容易获得佛陀的慈悲,所以,我们不要为罗睺罗从小没有父亲可喊而可怜,他是大圣佛陀之子,是抚育在以天地为爱情的摇篮中,所以我们要说他是人间第一的幸福儿!
不识父亲的孩子
佛陀成道的第六年,从南方的摩揭陀国回到故乡迦毘罗卫城。上自净饭王,下至释迦族所有的人等,都到城外欢迎佛陀,这中间没有参加欢迎行列的唯有耶输陀罗和罗睺罗。
在耶输陀罗心中想:他去出家,为了他我受尽寂寞辛苦,他在外穿了褐色的衣服,我在宫中也和他一样,我听到他一日一食的苦行,我也马上学习照做,我这样对他,还有什么对不起?假若他想到我,自然会到宫中来相见。
是的,十多年不见丈夫的耶输陀罗,实在不愿在公众的场所见到佛陀。当然,这时耶输陀罗妃心中,比什么人都急于要见佛陀,为了礼法、为了自尊,她不得不忍耐着。她走到宫中的一座高楼上,想从门窗的隙缝中先见一见被人迎接的佛陀。
正在这时,十多岁的罗睺罗走来,对耶输陀罗说道:
「妈妈!爸爸回来了!祖母(憍昙弥)叫我告诉你!」
不太懂事的罗睺罗,这时怎样也想不出母亲心中的感慨,他只觉得母亲今天威严得令人不敢亲近,不过,这终究是自己慈爱的母亲,他又天真的问道:
「妈妈!你看宫门口来了那么多的人,爸爸一定也在里面,爸爸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已经十多岁的孩子了,从他的口中还不知道爸爸是什么样子的人,这样的问话,听在耶输陀罗心中,真是感慨万千,大人的心里、大人的情感,做孩子的总无法完全知道。
耶输陀罗颤抖着声音,一手抱着罗睺罗,一手指着遥远的宫门外,眼眶中含着泪水,回答罗睺罗道:
「你看!在那一群沙门中,显得最庄严的就是你的父亲。」
这时候的罗睺罗,两颗明亮的眼睛张得大大的,很惊奇的说道:
「我不认识我的父亲,我所知道的唯有老王,还有最疼爱我的妈妈!」
耶输陀罗含在眼眶中的泪珠掉下来,滴在罗睺罗的头上,她紧紧的捏着罗睺罗的手,退回自己的宫中。
离开十多年的佛陀,耶输陀罗还是第一次偷偷的见到,这十多年来,像梦似的,就这么无声无息的过去了。
耶输陀罗此刻的心,像一塘池水投进一块大石头,掀起了巨大的浪花,一点也不能平静,正在她哭着等的时候,佛陀察知她的心,匆匆和众人招呼后,就带着舍利弗和目犍连到内宫中探望她。
一个是成了正觉的佛陀,一个仍是很年轻的美妃,像这样的相逢,为很多人所关心着,庄严的佛陀,静静的一瞬间,是同情、是怜悯、是慈悲的看着耶输陀罗。多情美貌的耶输陀罗,是爱,是恨,是千变万化的情绪交织在心中。耶输陀罗哭着,佛陀默然的立着,等到她那激动的情绪渐渐平静下来,她才觉悟到她和佛陀之间有一条不能越过的鸿沟,想到佛陀是佛陀,不会再用一些甜蜜的温言来安慰她,她这才拭干眼泪,扶着罗睺罗,在佛陀的足前跪了下去。
佛陀很慢很慢的,一字一字的对跪在地上的耶输陀罗说道:
「让你辛苦了,虽然我对你是抱歉的,但是我对得起一切众生,请为我欢喜,我现在已达到历劫的本愿!」
佛陀说后,又再看看罗睺罗,很慈和的抚摸着他道:
「真快!已经长大了!」
佛陀像是没有情感,又像是有太多的情感,佛陀的话,佛陀的态度,就是开悟的舍利弗、目犍连,听了都感动不已!
十多岁的罗睺罗,现在不知怎样来称呼自己的父亲,称呼爸爸吧!那么神圣庄严的佛陀,自己实在不好意思出口;称呼佛陀吧!不知应该不应该。看到那么多沙门比丘跟随着佛陀,聪明的罗睺罗心中想着:佛陀已不是我一人的父亲了,佛陀是一切众生的大慈父!
才十多岁的年龄,就甘愿把自己一人的父亲奉献给一切众生作大慈父,多么有善根而不平凡的孩子!
最初的沙弥
佛陀在王宫中暂住了几天,佛陀这次回宫,宫中没有美女,没有音乐,没有醇酒,只有一千多名比丘跟随着他。庄严堂皇的宫殿暂时成为僧房精舍。
佛陀知道初学道的比丘,在王宫中住久了,容易对淡泊的僧团生活,生起动摇的念头,过不了几天,佛陀就带大家住进离迦毘罗卫城不远的尼拘陀林里。
佛陀虽然住在尼拘陀林,但是佛陀还是常常进宫托钵乞食或说法,幼年的罗睺罗常常毫无惧怕的样子,天真可爱而亲热的对佛陀说道:
「佛陀!我真高兴常常和你在一起!」
这句话说明,父子的天性并不是十多年不见面就可以被时间拉开,佛陀也为这句话深为所动似的说道:
「孩子!总有一天我会让你常常在我身旁。」
就在佛陀说过这句话不久,罗睺罗就真的出家,永远跟随佛陀去了。
其原因是还在深深恋爱着佛陀的耶输陀罗,自己无法亲近佛陀,经常逗着孩子罗睺罗去跟佛陀玩。她想以罗睺罗为缘,或能打动佛陀的心,对她增加一些情意。所以她常常给罗睺罗打扮得天真活泼的样子,穿著华丽的衣服,对他说道:
「你去跟你父亲要求遗产,他有我们都没有见过的宝贝!」
因此罗睺罗就常常跟着佛陀身后说:
「佛陀!请施给我您的遗产吧!」
这一天,佛陀正好乞食后回到尼拘陀林的时候,佛陀在前面走着,罗睺罗在后面追赶着,奇怪,就没有一个人阻止他,他老是跟在佛陀的后面叫着:「请施给我您的遗产吧!请施给我您的遗产吧!」
耶输陀罗妃眼看着唯一的爱子跟着佛陀走去的背影,深怕罗睺罗被叫去出家,急得不觉掉下眼泪!
真的,佛陀一回到林中,便将舍利弗叫来说道:
「舍利弗!年少的罗睺罗,老是向我要求我的遗产,我不喜欢给他不真实的幸福和财宝,我所希望给他的是无量宝,舍利弗!就请你收他出家,让他做僧团中最初的沙弥!」
佛陀说后,就叫目犍连为罗睺罗剃头,并叫罗睺罗礼拜舍利弗为戒师,舍利弗为他授沙弥十戒,这就是僧团中有沙弥之始!
罗睺罗的出家,对耶输陀罗的打击太大,罗睺罗是她唯一的希望,她如自己的生命一般的爱他,丈夫远离她,现在孩子又遗弃她,这种悲哀,使她顿觉得日月无光,天旋地转,她怨恨佛陀的残忍,十多年来,她所以勉强过着单调无味的孤独生活,就是为了罗睺罗,现 在从她手中把孩子夺走,她怪佛陀口口声声的讲说慈悲,怎么佛陀又忍心给她尝恩爱别离的苦毒!
当大家阅读到这里的时候,一定为耶输陀罗的悲切,深深的感动和同情,甚至也有人和耶输陀罗一样,以为佛陀的作为,似乎有些太过。不错,这就是我们大家所谓的人情!可真理与人情是背道而驰的,降伏人间的弱点──人情,才能与真理法性契合!
调皮童年
罗睺罗出家做沙弥了,耶输陀罗妃怎样也不甘愿,可是事情已成事实,又没有办法改变,净饭王看了也很伤感同情,他就走向佛陀建议说道:
「佛陀!希望你能够规定,今后要出家的青年,必须有父母的允许才可以。」
佛陀觉得父王说得有理,就很欢喜的采纳。
万念俱灰的耶输陀罗,对人间已经没有生存的兴趣。不久,佛陀的姨母憍昙弥夫人加入僧团做比丘尼,耶输陀罗随着很多释种女众,也赶去毘舍离剃发出家。
由于耶输陀罗恋慕佛陀太甚,初加入僧团,一点也无法感受到僧团中无执的清净法乐,可是,由于被佛陀伟大的圣格感化,没有几日,耶输陀罗就开悟了,她恢复了生气,在法乐中过着安稳自在平和的生活,她很欢喜,很感激佛陀,佛陀也很欢喜,到今天,佛陀对她才像放下身上的重荷!
罗睺罗出家后,叫他要和大人一样的认真修道,那是不可能的,在他出家后的不久,由于僧团中有了沙弥的制度,舍利弗又收了一个名叫均头的孩子做沙弥,这两个孩子常常玩在一起,没有人的时候,他们也喜欢玩玩儿童们的游戏。
一个年轻的孩子,每天生活在严肃的僧团里,假若是自己愿意的倒没有话讲,如果是环境压制的关系,其心里有着种种变化就很难讲。罗睺罗的出家,他并不感到新的僧团的快乐,不过,他的口上是没有讲过不满的话,一个孩子在十五岁以前,对大人所指示的言行,自然是百依百顺,可一过了十五岁以后,那天赋的本能,对世间自会有不满现实,以及反抗现实的念头。
那是在罗睺罗十七八岁的时候,他的性情很温和,工作也很热心,可十七八岁的少年,也最调皮,罗睺罗还像小孩一样,常常喜欢说谎骗人。
罗睺罗这个时候是住在王舍城外的温泉林,有很多宰官、长者、居士来探问佛陀住在什么地方,他总欢喜和人家开玩笑,当佛陀在竹林精舍的时候,他就说在耆阇崛山,佛陀在耆阇崛山的时候,他就说在竹林精舍,因为这两地的距离,约有两里多的路程,罗睺罗开玩笑的心,使大家徒劳往返,结果仍然是拜见不到佛陀。当那些人失望着回来的时候,罗睺罗还笑着问他们道:
「你们拜见过佛陀没有?」
「大德!你何必开我们的玩笑?」
「谁开你们的玩笑?我不过是不放心而已!」年轻调皮的罗睺罗,仍然不肯承认自己的错。
有钱有势的富家子,总是仗着父母的势力和地位,喜欢为非作歹,生为王孙佛子的罗睺罗,虽然在平等的僧团里出家,由于他是孩子,总有很多大人对他非常宠爱,因此,在我想,罗睺罗或许也有些娇生惯养的习性,有些仗着人势的心理。
像罗睺罗这样说谎,一次两次,或许纸老虎还不会给人揭穿,可是次数一多,以说谎来取笑人,这样的风声终于传到佛陀的耳中,他是慈父又兼严师的佛陀,听了以后非常不喜欢,因此有一天就独自的走向温泉林来,佛陀想好好的来教诫他一顿。
佛陀教诫
这一天佛陀走到罗睺罗住的温泉林来,那种威严的样子,让罗睺罗感到很意外,他整衣恭敬迎接,等佛陀坐下来的时候,他就拿水给佛陀洗足。佛陀一句话也不说,等到洗足以后,才指着洗足的盆对罗睺罗说道:
「罗睺罗!这盆里的水可以喝吗?」
「佛陀!洗足的水很污秽,不能喝的。」
「你就和这个洗足的水一样!」佛陀训斥道:「水本来是清净的,洗了足就很肮脏!好比你本来是王孙,远离世间虚假的荣华富贵,出家做沙门,虽然你还没有受比丘戒,但你毕竟是受了十戒的沙弥。你不精进修道,不清净身心,不守口慎言,整天讲玩笑话骗人,三毒的垢秽填满你的心中,同清净的水里有了垢秽一样!」
佛陀从来没有这么声严厉色的对人说过话,罗睺罗低头不敢仰望佛陀,佛陀招呼他把水拿去倒掉,他这才敢移动身子,但等他倒了水回来,佛陀又再问他道:
「罗睺罗!你去拿这个盆盛饭来吃可以吗?」
「佛陀!洗脚的盆不可以盛饭吃,因为盆里不净,上面有垢秽粘着,所以不能装东西吃!」
「你就是和这个盆一样,虽然做了清净的沙门,但不修戒定慧,不净身口意,满心藏着不实的垢秽,大道之粮怎么能装进你的心中呢?」
佛陀说后,用脚把盆子轻轻一踢,盆子就滚滚的转起来,罗睺罗很害怕的样子,佛陀就问他道:
「罗睺罗!你怕把这盆子踢坏了吗?」
「佛陀!不是!洗足的盆,是很粗的用物,坏了也不要紧。」
「罗睺罗!你不爱惜这个盆,等于大家也不爱护你一样。你出家做沙门,不重威仪,戏弄妄言,这个结果将使谁都不爱护你、珍视你,就是到了命终的时候,也不能觉悟,你会处在迷中更增迷!」
罗睺罗全身流汗,惭愧得无地容身,他发誓以后要努力改变自己的心。
佛陀说完了严厉的教诫,又再说了一个譬喻给罗睺罗听:
「过去,有一个国家养有一只大象,这只大象勇猛善战,每当国王兴兵征伐的时候,就给大象穿上铁铠,牙上缚好利矛,耳朵放剑,曲刃捆在四脚,把铁挝系在尾巴上。大象虽有这么多的武器,但真正交锋的时候,它都把鼻子藏起来,由于象的鼻子很软弱,中了剑会死亡,为了保护生命,不得不保护鼻子。
「罗睺罗!你也应该和这只大象保护鼻子一样,慎守你的语言,假若你戏弄妄言,将会和大象伤了鼻子一般,你的慧命就会死亡,不为众人爱护,不为智者所喜,临命终时,更会堕入三途受苦!」
像佛陀这么尽理、恳切、严厉的教诫,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击中罗睺罗的心,他发愿今后要重新做人!
再好的稻谷,把它碾成米,里面仍有些糠末,必须要用净水淘洗,才能洗净。像罗睺罗虽然有很好的种姓和善根,可必得要佛陀的法水为他洗涤一番,才会清净无染。
从此罗睺罗真的像换了一个人!
沙弥比丘
佛陀住在瞿师罗园的时候,罗睺罗和均头沙弥一起,也跟师父舍利弗随侍佛陀闻法。
罗睺罗每天早晨打扫庭院,清洁环境以后,才可以研习佛陀的言教。一大片的园地,清扫一次要费很多的时间,有一天他打扫后,去听佛陀说法,等到黄昏到来,他回到自己房间的时候,有个管理宿舍的比丘,就将他的房间让给作客的比丘住,那个比丘便将罗睺罗的衣钵放到外面,自己则安住在里面了。
佛陀的僧团里,有一人一室的规定,别人把自己的寝室占去,该怎么办?尤其他还是沙弥,在僧团里,沙弥是要敬重比丘的,还有佛陀忍辱教示,使他不敢前去问那位比丘为什么要住他的房间,他痴痴的站在门外,感到进退为难。当时忽然阴云密布,落起滂沱的大雨来,罗睺罗没有去处可以躲藏,就进入厕所,虽然空气不好,也只得坐在那里,他此刻感到无家可归的寂寞,他悄然的端坐在那里,努力想着佛陀的言教,无论在什么艰难困苦的环境里,无论遭受什么麻烦挫折,都不要起怨毒的心,罗睺罗的修养,真的是进步很多。
这时,外面的雨越下越大,低的地方都被水淹没了,藏在附近洞里的黑蛇,因被水淹而爬出洞来,渐渐的游到厕所里来了,热带的毒蛇,其毒是非常厉害的,罗睺罗一点都没有注意,这时候他的生命真比风中的残烛还更危险。
佛陀在静坐中忽然想起罗睺罗,佛陀以天眼察知到罗睺罗的危险,即刻走到厕所,佛陀先咳嗽一声,里面也咳嗽一声,佛陀问道:
「里面是什么人?」
「是罗睺罗!」
「出来!我要跟你讲话!」
罗睺罗想不到是佛陀的声音,赶快从厕所中出来,不知不觉就拥抱住佛陀,双目滔滔流泪,年轻的罗睺罗,感情仍然不免是脆弱的。
佛陀问罗睺罗为什么要坐在厕所里,罗睺罗把经过告诉佛陀,佛陀就叫他先到自己的寮房住。
罗睺罗的欢喜,像从地狱里走进天堂一样!
年幼的孩子,割爱辞亲,加入僧团,确实需要年长比丘的照顾,佛陀以此因缘,规定还没有受具足戒的沙弥,可以有两夜和比丘在一室同宿,佛陀的爱,再微细的地方,他都照顾得到。
本来,师父收弟子,应该要负起教养弟子的责任,罗睺罗的师父是舍利弗,舍利弗经常在外面弘化,对于罗睺罗就无法常常照顾到,但自从这次事情以后,舍利弗就让罗睺罗常常和自己一起行动!
忍辱
罗睺罗自从被佛陀严厉的教诫以后,又常常跟师父舍利弗在一起,接受他的开导,在修行上,进步很快。
佛陀在讲经时,舍利弗总是带着罗睺罗前去听讲;舍利弗在静坐时,罗睺罗总是跟着坐在身旁;布教时,舍利弗也把他带在身边,让他学习一些为法为人的经验;每天托钵乞食,罗睺罗更是跟在舍利弗身后,在僧团中被誉为第二佛陀的舍利弗,实在是罗睺罗最好的恩师。
有一次,罗睺罗跟舍利弗在王舍城乞食,路上遇到一个流氓恶汉,那个恶汉用沙投进舍利弗的钵里,并且用棍棒打破罗睺罗的头。
罗睺罗头上的鲜血,一滴一滴的流下来。
恶汉见了不但不知错,还骂道:
「你们这些沙门,总是以托钵为生,满口慈悲忍辱,我打破你的头,看你能把我怎样?」
十七八岁的罗睺罗,现出咬牙切齿的面容,但舍利弗安慰他道:
「罗睺罗!如果是佛陀的弟子,应有忍辱的精神,心中不怀瞋恨的毒,当以慈悲怜愍众生。佛陀常教诫我们,有荣誉的时候,不能使心高举;受侮辱的时候,不能使心生恨。所以,罗睺罗!压制着愤恨的心,严守忍辱,世间上没有比能忍辱的人更有勇气,天上人间,不管多大的力量,也不能胜过忍辱!」
罗睺罗听完师父舍利弗的开示,默默的走到水边,水里现出他的颜面,他用手掬水洗去血迹,然后自己用布巾把伤口扎起来,见到这情形的舍利弗,心中既安慰又难过。
罗睺罗忍耐着,仍然走在舍利弗的身后,跟着托钵乞食,在回来的途中,罗睺罗对舍利弗说道:
「我想到刚才的疼痛,此刻已不把它放在心中,不过,世间有太多的恶人,到处都遍满了可厌的事物。我不对世间生气,只想到世间上没有办法的人太多。佛陀开示我们对人、对世间要大慈大悲,但狂暴的人往往就欺侮我们;沙门比丘行忍积聚高德,而狂愚的人反而轻蔑我们,而尊敬残酷的人。佛陀真理慈悲的教示,他们倒反而认为是臭的死尸,天降甘露给猪,猪还是爱吃臭的东西,住在臭的地方。佛陀所宣讲的真理,慈悲的言教,对那些凶恶以及没有善根的人来说,也没有什么效果。」
罗睺罗第一次把自己的修行,以及对世间的看法,向师父提出报告,舍利弗听后很欢喜,把罗睺罗在路上说的话,告诉佛陀,佛陀也非常高兴,称赞罗睺罗很好,对恶人的态度,应该那样;对世间的看法,就是如此,佛陀又再说道:
「不知道忍的人,就不能得到佛法的受用,瞋世恨人,这是背法远僧,常堕于恶道之中轮回,能忍恶行才能平安,才能消除灾难之祸。有智能的人,能见到深远的因果,克服瞋心,多行忍辱,佛法的精神、佛法的真义,和世俗的看法不同。世间上认为珍贵的而佛法认为不好;佛法认为好的、对的,而世人不肯实行。忠与佞不能兼容,邪的嫉正的存在,恶的不喜善的并行。贪欲的人不高兴无欲之行,在这种情形下,修道者唯有忍辱,忍是助道的增上缘,可使你早证圣果;忍像大海中的舟航,能够度一切灾难;忍是病者的良药,可救人的生命之危。我能成就佛陀,独步三界,受人天的敬仰,是因为我的心能够安稳,知道忍辱德行的可贵!」
因为罗睺罗被恶人无缘无故的把头打了出血,而他在血气方刚的少年时代,就能像圣者一样的忍辱,给师父很大的安慰,给佛陀很大的欢喜,并且能够引起佛陀对忍的说法,舍利弗听了非常感动,罗睺罗听了含着眼泪,更感激佛陀!
开悟
罗睺罗对占去他房间的比丘,自愿让步;在路上被恶汉打破头,他能忍辱;仅仅这样的修养,距离开悟还有一段历程。
聪明乖巧的罗睺罗,对于修行非常精进,欢喜和人开玩笑的沙弥,现在一变而成为有庄严仪表的比丘,就在他年满二十岁的那年,佛陀允许他受具足比丘戒。
年轻的罗睺罗,在僧团中不见得活跃,他好象很老成持重,公共的集会里,不容易见到他参加,总是默默的用功修行。
可是,不管罗睺罗怎样用功,他还没有开悟是真的。最大的原因,大概他荣耀的念头不容易断除。不管怎样,他总是佛陀的爱子,是净饭王的王孙,除了教团中上首的弟子以外,其它的比丘有不少都在敬重他、羡慕他、赞美他,动听的美言,很容易打动年轻修道者的心,赞美的言词,像是可怕的恶魔,使用功精进的罗睺罗不能开悟。
甚至有些比丘,为了罗睺罗的开悟问题,请问佛陀道:
「佛陀!罗睺罗比丘严持戒律,精进修道,小罪都不犯,为了求开悟,他好象什么都不挂在心上,但是,为什么他还不能从烦恼中解脱出来呢?」
佛陀坚决的回答道:
「持戒净心,持身端正,一定可以渐渐证道!」
佛陀对罗睺罗能否觉悟的问题,没有挂在心上,佛陀满怀着信心,等待那一天的到来。
好几次,罗睺罗像是开悟的样子,但他仍没有开悟,他把自己修行的心得向佛陀报告,佛陀总是说他不行,并教他以后常和人讲说此身为五蕴和合假相的道理,并要他自己思维我慢、无我、苦乐等法。
有一天早上,佛陀和罗睺罗一同到舍卫城的大街小巷行乞,在路上,佛陀回顾罗睺罗说道:
「罗睺罗!你要观色是无常的,受想行识也是无常的;你对人的身体和心念,以及世间上的一切森罗万象的事物,都应作无常之想,不要执着。」
罗睺罗听到佛陀这几句话后,心地好象恍然开朗了,他告别佛陀,中止行乞,一个人独自的回到精舍,结跏趺坐,一心思维这深刻的意义,他又用慈悲观除去瞋恚的心,用不净观抛掉贪欲的心,用数息观平息散慢的心,用智能观对治愚痴的心,罗睺罗深入禅定,机缘成熟的时候,他就开悟了。
佛陀行乞归来,走到罗睺罗坐禅的地方,佛陀又对他说道:
「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来对人对事,心量就可以扩大起来;把一切众生容纳在心中,就可以灭恶;数息观心,可以获得解脱。」
罗睺罗随即起座,顶礼佛陀说道:
「佛陀!我的烦恼已尽,我已证悟了。」
佛陀此时的欢喜,更甚过罗睺罗,佛陀赞叹他说:
「在我的弟子中,罗睺罗比丘是密行第一了。」
所谓密行,就是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罗睺罗都能了知,都能奉行。
想到当初罗睺罗向佛陀要遗产,现在他的开悟,就是佛陀给他的无尽法财!想到他当初很小就进入教团,不知有多少地方让佛陀烦心,现在他舍离了世间虚假的欲乐,而获得真正的法乐,算是罗睺罗的幸福,也算是佛陀对世间人情的交代,我们应该给罗睺罗恭喜,更应该给佛陀赞美!
赠送精舍
罗睺罗开悟以后,在教团里的地位更加地提高,尤其在家的信徒,对他更是另眼相看,不容否认的,在比丘中,要以罗睺罗所受的供养最多。
本来供养多了,物质生活过得丰富,反而障碍修道,不过,罗睺罗现在是觉悟的圣者,身外之物拖累不了他,凡是有双份的东西,他总是转赠给别人。
有一次,佛陀在迦毘罗卫国一个聚落说法的时候,有一位长者皈依了,这位长者和罗睺罗很投缘,或许这位长者还有地域观念吧,他要为罗睺罗发心护法,凡是罗睺罗有所需要,他总是为他做到。
后来,长者特地建筑了一座精舍供养给罗睺罗,罗睺罗也就在此安住下来。因为那时行脚的比丘很多,罗睺罗住的精舍里就常有比丘挂单,可是那位长者以为精舍是他布施的,总喜欢干涉精舍里的事,罗睺罗后来报告佛陀,请问佛陀怎么办?佛陀告诉他道:
「罗睺罗!在我的法中,僧团中的事,在家信徒是不可以管的。在家信徒发心布施精舍,不可因为是他布施的就横加干涉,你可告诉那位长者,问他供养精舍的目的何在?如果是施僧,施出去的东西就不是自己所有的,如果他要管理,告诉他精舍不是商店,精舍由出家人住持,信众护法是可以的,管理则不可以。」
罗睺罗把佛陀的话告诉长者,可是,没有深解佛法的人,往往会被权势冲昏头,或是过分热心而执着,要教这位长者不过问精舍,他实在不能完全放下,就这样,他和罗睺罗的感情有了芥蒂,过去是他尊敬的罗睺罗,现在反而成为他的眼中钉。有一天,当罗睺罗有事到舍卫城,刚好那位长者来访视罗睺罗,一见无人,屋子里是空空的,于是,乘罗睺罗不在,便将精舍再供养给其它的比丘。
在家信徒,出尔反尔的分别心,实在是违背法则的,所以当罗睺罗把事情办完回来的时候,精舍已为别的比丘所住,他就再回到祇园精舍里,佛陀问他为什么很快又回来精舍,罗睺罗如实的把情形告诉佛陀,佛陀听了以后,非常不高兴那位长者的作风,佛陀慨叹不能深切了解佛法的人,要他忠实的奉行佛法,实在很难!
佛陀马上召集诸比丘说:
「曾经一度布施给人的东西,即使施主要再送给你,你也不应该接受。」
这不是佛陀护着罗睺罗,教团的法则,都是为了免去未来的纠纷,不幸的是佛陀的话言中了,今日佛教中寺产的争执,大都就是为了这个原因。
罗睺罗在做沙弥的时候,房间被人占去了,他躲到厕所里避风雨,为了住也不和人争,现在他是开悟的比丘了,一度赠送给他的精舍,又再赠送给别人,在阔达如海的圣者胸中,一点也没有不平的波澜兴起,倒是佛陀所定的赠送精舍制,我们今日有再重视的必要。
可赞美的入灭
在僧团中,成为龙象人物的是舍利弗、目犍连、大迦叶、阿难陀等,而不是罗睺罗。一个严肃于密行持戒的人,他只是默默无声的修道,默默无声的与世无争,或者,因为罗睺罗是佛子的关系,佛陀对他有特别多的限制,我们知道罗睺罗有柔顺的性格,有坚强的秉赋,但我们也知道他的比丘生活,并不是怎样的活跃!
所以,关于他热心说法,以及与外道议论的事迹,在经典里都不见记载,也不见流传。正如佛陀所说的,罗睺罗是一个严于禁戒细行的人,是一个密行第一的人!
关于罗睺罗什么时候入灭,这正如他的出生,有两种说法,有的说佛陀十九岁时,生子罗睺罗;有的说,佛陀二十五岁时生子罗睺罗。说到入灭,也有两种说法,一是说在佛陀涅槃数年前就已入灭;一是说佛陀涅槃时,他还服侍在佛陀的座前。
印度是一个不重史实事迹的国家,我们中国也有不少喜夸大的翻译者。在经典里零星记载着的佛陀及圣弟子们的事迹,实在需要有一番剪裁的工夫!
根据经里可靠的记事,罗睺罗的母亲耶输陀罗比丘尼是七十八岁入灭的,而罗睺罗的入灭还要较早些。那是一天晚上,耶输陀罗想着很多事情,她想:「憍昙弥、莲华色都已入灭,爱子罗睺罗也进入涅槃,我是和佛陀同年出生,今年已经七十八岁的高龄,听说佛陀八十岁那年将涅槃,本想和他同日入灭,虽然现在对佛陀只有法情而没有私情,可是这仍大不尊敬,还是早些入灭好。」
耶输陀罗获得佛陀的允许,向佛陀顶礼感谢之后,现神通腾空而去,当夜于自己的房中,在定中入灭。
依据耶输陀罗入灭的记事,罗睺罗是早在父母涅槃之前就已入灭,照这样来说,罗睺罗入灭的年龄应该不会超过六十岁,大概只活了五十岁左右而已。
当然,觉悟的圣者对死的看法,无论迟早,都视之是很平常的。舍去虚幻不实的色身,把生命安住于法性理体之内,这不但不必悲哀,反而是很幸运的事!修道者的证悟解脱,就是要把生命栖息于安稳的住处!
罗睺罗的入灭,并不是「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罗睺罗在他二十岁那年就觉悟证果,这是人生最大的目的,他已经达到了,所以他安心微笑着入灭。
让罗睺罗的天真、温和、忍让、坚强、沉着等的美德和风范,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吧!让我们对这天下第一的幸福儿,表达最虔敬的赞礼吧!
传说故事
佛教传说,释迦牟尼在过去世早已由古佛点化成道,为了度化众生,化身“示现”八种相状,应时对机地降生人间以成就其成佛之世的修行。四教仪四曰:“释菩萨位略为七位:一发菩提心、二行菩萨道、三种三十二相业、四六度成满、五一生补处、六生兜率天、七八相成道。”
相传,当耶输陀罗生此儿时,惹出很严重的是非麻烦——佛已出家六年了,而他这太太却大起肚子,生下一个婴孩,故佛的眷属非常恼怒,以为她不守妇道,故有人要惩罚她,怒声沸腾,丑闻遍播全国——‘佛不在六年,而佛的妻子却有了孕!’宫人向佛之父王保证她没有越轨,小孩的确是释迦牟尼佛的,也无人相信。事实上罗侯罗在他母亲肚里住了六年。外缘逼迫之下,耶输陀罗就发了个愿:‘若是我不守妇道的话,跳到火坑里,我与我儿皆会被火烧死。若我是清白的,天神应该拥护我,纵我跳进火坑也烧不死!’乃造一个大火坑,放柴引火点燃,耶输陀罗抱著罗侯罗往火坑里跳下,即刻奇迹出现——火坑变成一池清水,且从水里生出一朵大莲华,托著母子二人。从此之后,大众悉知是冤枉了耶输陀罗,国人也了解到此是一件不平凡事,也无人再诽谤她了。
罗侯罗的名字译为‘覆障’,佛陀开示:由于过去生中,彼为小孩子时,曾用木头把老鼠洞堵塞了六天才打开,所以他今生要在其母亲胎里住六年,受那六天之果报。吾人当深自警省,因果循环实在是太厉害了!罗侯罗是佛之子,也不能避免往昔自己所造之恶业,而要在母胎里住六年,故叫‘覆障’。这个‘覆障’又是针对著耶输陀罗说的,由于怀著罗侯罗,而产生很多麻烦障碍,无论过去、现在、未来其都是佛的儿子。
佛教神话相传,太子出家前耶输陀罗喜欢要个儿子,佛陀以一种咒法用手一指,她就怀孕了(《 大善权经 》:“罗云于天变没化生,不由父母合会而育。”)。在佛教中,如同这样的神话是不胜枚举,这也许是为了配合佛陀的前世示现化凡胎,亦或者是为了表现佛陀的神奇吧。此乃一种不可思议之境界,你若一定要去考证探讨,如今是没有法子教你懂,只有你用功修道,修到那种境界,即可明彻佛境界是微妙难思议的。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window.rsInsertData = window[\'rsInsertData\'] || []; var rsdataList = {\"foot\":[{\"fentryTableId\":3264,\"fentryTableName\":\"\\u4f5b\\u9640\\u5341\\u5927\\u5f1f\\u5b50\",\"fentryTableType\":0,\"entryId\":2216451,\"templateId\":701,\"entryTitle\":\"\\u5341\\u5927\\u5f1f\\u5b50\",\"isManual\":0,\"isExpand\":1}],\"top\":[]}; if (rsdataList.top || rsdataList.foot) { rsInsertData.push([978457, rsdataList]);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