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知友官网
会员登录免费注册
长春市 [切换城市]
中文名中山王
国籍中国、琉球国
民族汉、高山等
性别男
<h2><strong>战国中山国历史介绍</strong></h2><p>中山国的前身是北方狄族鲜虞部落,为白狄,最早时在陕北绥德一带,逐渐转移到太行山区。姬姓是周王族的姓,白狄的来历,有说是周文王后裔毕万公的后裔,也有说是来自周文王封给弟弟虢叔的西虢国。西虢国历代国君世袭兼任周王朝卿士一职,同时有是三公之一,担负为周王朝南征北战、东讨西杀以惩罚不臣的任务,可能是周宣王时期虢国国君虢季子白北御猃狁﹐在内蒙古萨拉乌素河﹑榆溪河朔方城之后,其部分后裔就留在陕北了。鲜虞之得名出自鲜虞水,鲜虞水即今源出五台山西南流注于滹沱河的清水河,这一带是鲜虞最早的发祥地。鲜虞的名称最早出现在《国语》一书中。该书记载,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4年)太史伯答郑桓公问话时谈到,成周雒阳四周有16个姬姓封国,6个异性诸侯国,还有“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的南蛮、东夷及西北的戎、狄国家或部落集团,其中就有鲜虞。 春秋时期的鲜虞部落联盟,由鲜虞、肥、鼓、仇由几个部落组成,逐渐开始扩张势力。公元前652年春,鲜虞出击邢国,次年又征伐卫国,邢君出逃,卫君被杀,齐桓公联合宋、曹、邢、卫诸国的兵力挫败鲜虞,才将邢、卫两国从灭亡中挽救回来。 春秋中后期,鲜虞的主要敌人是晋国,晋国采取了先吃掉鼓、肥、仇由等鲜虞属国,最后消灭鲜虞的战略。公元前530年,晋将荀吴借道鲜虞进入鼓都昔阳(今河北省晋县西),但并未灭掉鼓。当年8月,晋灭肥(在今河北省藁城县一带),俘国君绵皋,肥国旧地归属晋国。第二年冬,晋昭公得知鲜虞边境空虚,即以荀吴统率大军进,破鲜虞中人城(今河北唐县西北峭岭)。公元前527年秋,荀吴率军攻鼓,俘国君鸢鞮,使鼓成为晋的属国。六年后,鼓被彻底毁灭。 公元前407年秋,鲜虞出兵晋国平中,大败晋军,俘虏晋国勇士观虎,报了晋灭肥、鼓,占领中人城的一箭之仇。 公元前406年,鲜虞人在有险可守的中人城(今河北唐县西北粟山)建国。因中人城城中有山,故曰“中山”,这便是初期的中山国,中山之名始见于史书。《左传》记载:公元前506年春天,晋国拒绝蔡侯伐楚的要求,准备专心对付中山。公元前505年、504年,晋国两次进攻鲜虞中山,报“获观虎”之仇。此后对鲜虞中山国,史书中兼称“鲜虞”、“中山”。 公元前497年,晋国发生内讧后,中山从晋国的重压下获得喘息,开始介入列国纷争。 公元前494年,中山与齐、鲁、卫共同伐晋,取得晋国的棘蒲(在今河北赵县境内),将之列入中山国版图。前491年,晋大夫荀寅因晋内乱逃奔鲜虞中山,荀寅原是中山的死敌,但此时中山为了削弱晋国,将荀寅接纳到新占领的晋国属地柏人(今河北隆尧县西)。为报复中山国,公元前489年春,晋大夫赵鞅“帅师伐鲜虞”,大破中山,这次进攻对鲜虞中山国的打击极为沉重,以至此后20余年间史籍对中山国没有只字记载。 其后,晋国又把矛头指向中山国的最后一个属国仇由,晋国的智伯(名荀瑶)诡计多端,唯恐仇由国路险难行,遂新铸大钟一口,诡称送给仇由国君,使仇由国“斩岸堙溪”以迎钟。仇由臣相赤章蔓看透了荀瑶的诡计,多次劝说国君,但仇由国君得钟心切,不听劝阻,七天之后仇由被灭。 外围扫清后,晋国开始进攻中山国本土。公元前459年至457年间,“荀瑶伐中山,取穷鱼之丘”(在今河北易县境内)。前457年,晋派新稚穆子伐中山,直插中山腹地,占领左人、中人(在今河北唐县境内),“一日下两城”,中山国受到致命的打击。 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晋国灭亡;前403年,赵、韩、魏被封为诸侯,形成秦、齐、楚、燕、赵、韩、魏战国七雄争霸的局面。中山国在这个动荡的年代,开始了复兴。 前414年,中山武公率领他的部落离开山区,向东部平原迁徙,在顾(今河北定州市)建立了新都。武公仿效华夏诸国的礼制,建立起中山国的政治军事制度,对国家进行了初步治理。但武公不久即去世,桓公即位,桓公年幼无知,不恤国政,因此遭到魏国的进攻。魏国派遣乐羊、吴起统帅军队,经过三年苦战,于前407年占领了中山国,魏文侯派太子击为中山君,三年后又改派少子挚,后来击被立为魏国国君,就是魏武侯。中山国的残余退入太行山中。 中山被灭后,桓公经过20余年的励精图治,积蓄力量,终于在公元前380年前后重新复兴了中山国,定都灵寿(今河北平山三汲附近)。 复兴后的中山国位于赵国东北部,把赵国南北两部分领土分割开来,因此成为赵国的心腹之患。赵国在公元前377年、376年曾两次进攻中山国,均遭到中山的抵抗,没有成功。此后,中山国开始修筑长城。《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成候六年(公元前369年),中山筑长城。”考古工作者曾在顺平、唐县等地发现了土石混筑的战国中山长城,长城高处约有3米,宽0.5-2.5米,做法是两侧挖地基,砌石块做边墙,中间用土和碎石填充。另据专家推测,中山长城可能在中山国西北边界,沿今唐县、曲阳、行唐、灵寿、平山、石家庄西南的太行山南下,止于邢台西北。公元前296年,赵灭中山国,将王尚迁徙到肤施,中山国自春秋末期立国,经过350余年时间,宣告灭亡。 中山国灭之后,其后人后来被秦国迁放太原,后逐渐由太原南迁,分散于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并改姓为“易”,“易”姓为中山国王族的直系后代。 中山国兴亡的警示 战国时期,中山国在二百多年的峥嵘岁月之中,为燕赵的历史抒写了绚丽的篇章。中山国生于患难之中,被大国所欺而变强,为强国占领又复生,其不屈不挠、顽强自立的精神世所少见。在强国包围之中发展经济、壮大自己,几乎跻身强国之列,其经济和文化之辉煌令人刮目相看。但是,在秦统一中国之前的70多年,就被赵国所灭,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中山国灭亡的深层原因,并不仅仅在于其小。战国时期列国纷争,小国是可以利用强国之间的矛盾,争取时机,谋得生存,并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的。中山国一开始也正是这样落而后起、死而复生的。最早,中山国地处陕北,乃晋之附属小国。内忧外困,不断遭到卫国进攻。它没有坐等挨打,经数十年跋涉迁徙,于公元前506年左右进入河北。从今唐县开始,逐渐占据今保定和石家庄一带,才有了新的立足之地。这时已近春秋时期尾声,韩、赵、魏不但三家分晋,还要争夺中山。大约在公元前432年前后,中山成为赵的傀儡政权。然而中山人并没有屈服,于公元前414年乘赵国内乱,在顾(今定州市)重建独立政权。但为时不久,经过改革而强大的魏国在先后击败齐楚并占领秦西河之地后,派乐羊、吴起于公元前406年灭掉中山。中山人不甘忍受亡国之辱,于公元前381年在齐国的支持下重新复国,迁都灵寿(今平山县三汲)。这次领导复国的桓公很有作为,几次打败赵国的进攻,疆土扩展至五百里,并修筑长城抵御外侵。从桓公开始,中山两代君主“身勤社稷”、“忧劳邦家”,自强自立,富国强兵。当时,列国以战车数量衡量国力,中山国被称为仅次于战国七强的“千乘之国”。这些史实足以证明,中山人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如果以桓公时期的势头发展下去,中山国是足以以弱胜强、弱而后强的。列国之天时并非先灭中山。 中山国所占的地利,虽不比秦国“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野”,但倚太行之屏障,扼冀晋之咽喉,凭滹沱河(史称“小黄河”)之天堑,战守迁之便利优于赵国之邯郸而不亚于燕国之幽蓟。而且,石家庄和保定一带兼有太行山川和华北平原之利,发展农牧业生产的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在石家庄地区及其以南一带,自殷商以来就是华夏族经营农业的地方,当时已经有了相当的在平原浅山发展农牧业生产的经验。对此,中山人来到之后便兼收并包,并且注意学习、吸收中原地区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更需要指出的是,中山国统治者已经认识到“赋敛平则庶民附”,注意减轻农民负担而调动其积极性。同时,中山国还注重发展交通,陆路大道可以南接邯郸,北通燕涿,东到齐国国都,西北可到代国。境内河流众多,水运可通齐国。商贸发达,粮食贸易规模可观。《史记》称中山人“仰机利而食”,商业活动已相当普遍。交通和商贸带来活力,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此外,制陶业、木制业、丝麻业等均为中山国的重要经济部门,手工业以“多美物”著称,酿酒业已有相当发展。铜器冶铸和铁器冶铸工艺进步,技术水平很高。中山王墓出土的长方形铸铁大盆,重达126.4公斤,其铸件之大、用铁之多在国内发现的战国铁器中绝无仅有。在石家庄市区内市庄战国文化遗址(今省文化厅院内)出土的一批铁制工具,其中有的斧子是用高温液体还原法炼出的铁水浇铸的,有两件铁斧还经过淬火柔化处理。这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较早使用退火柔化技术制造的铁质工具。更令世人惊叹的是精美绝伦的丝麻织品。在两座中山王墓出土的纺织品中,其纺织、刺绣工艺之精美,品种之丰富,在中国先秦遗址考古发掘史上首屈一指。刻立于公元前四世纪的中山守丘石碣,是中国碑碣文化的开山鼻祖;在中山王墓中出土的错金铜版“兆域图”,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建筑平面设计图,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比例尺的建筑图。中山王墓出土的大批精美错金银青铜器及器物上镂刻工整的长篇铭文,反映了中山文化的华丽风韵。 一个区区小国,承受燕赵等四面包围的强大政治军事压力,边境战争不断,负担巨大的军费开支,在短短几十年之中,经济社会得到如此发展,技术获得如此进步,令人难以想像。这足以说明,即使是小国,只要坚韧自立,励精图治,是能够富国强兵、由弱变强的。 正如列国主要由于自身原因而被秦国所灭一样,中山国被赵国所灭的主要原因也在于其自身,在于中山国统治者治国、治军、外交等多方面的失误,在于思想衰退和政治腐败。这里,最使人扼腕痛惜的,是这个本来生于忧患的小国,面临敌国虎视眈眈、随时入侵的危机,却丢掉了忧患意识。桓公复国之后主政近四十年,其继承者成王后期,不是韬光养晦,吸取教训,却忘乎所以,自我膨胀。公元前323年,魏、赵、韩、燕为了对抗秦、齐、楚三个大国,互相称王,同时为了离间中山国与齐国的关系,鼓动中山称王。中山成王头脑发昏,不顾齐国反对,非要称王不可。结果,图虚名而招实祸,失去了齐国这个比较可靠的支持者,使自己陷入孤立。到了中山王,简直骄横起来。公元前314年,忘记赵国在后,竟然趁齐国出兵干预燕国内乱之机,大举进攻燕国。中山在这场战争中,“辟启封疆,方数百里,列城数十,克敌大邦”,甚至占领了燕下都。这样一来,中山国更是得意忘形。其实际“战果”,首先把燕国推向对立面,死敌增加了一个大国。而且,这种有利的形势并没能维持多久,由于各大国出面干涉,施加压力,齐军很快撤出燕国。中山以倾国之力夺取的大片土地又为燕国收回。 中山国不能居安思危,当然无改革进取之心。当时,秦、赵、魏等国推行变法,改革弊政。赵武灵王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学习北方少数民族之长处,实行胡服骑射;为了对付秦国,曾装扮成使者,冒着风险去秦国探听虚实。而中山国在这样的严峻形势面前,不是卧薪尝胆,却醉心于孔墨学说。儒家和墨家思想是为拯救当时战乱频仍、生灵涂炭的社会苦难所开的药方。由于它不适应诸侯间所进行的兼并战争的需要,所以在列国中没有市场。而中山国却奉为治国之术。真正的法家治国之才不能引进,本国的智能之士被排挤出去,重用的“士”也多是平庸之辈,以致造成国内人才匮乏。列国都在奖励耕战,中山国却推行“贵儒学贱壮士”政策,致使“战士怠于行阵”、“农夫惰于田”,很快出现“兵弱于敌,国贫于内”的局面。这种状况,能不加快亡国的步伐吗? 中山王不思进取,还表现在一心追求君王的虚幻体面和奢侈享乐的生活。诸如,不顾国家的安危,恣意行欢作乐,大修宫殿,大造陵墓。从对中山墓葬的发掘情况看,都设有墓道、积石、积炭,多层棺椁,内葬珍宝,外葬车马,并仿效赵、魏、燕大国的陵墓,都有高大的封土。君王贪图享受,必然亲近重用阿谀奉承之辈,造成政治腐败。中山王最宠信的是相邦司马喜,在陪葬之物上还刻有他的功绩。而司马喜擅政弄权,善搞阴谋诡计。季辛得罪了他,他令人暗杀季辛的仇人爰骞,却栽赃于季辛。中山王诛杀季辛,为他排除了异己。阴姬与江姬争夺王后之位。阴姬便重贿司马喜,求其帮忙。司马喜亲自跑到赵国,极力夸赞阴姬的美丽,诱劝赵王向中山索要阴姬;再跑回中山,又劝中山王赶快立阴姬为后,以绝赵王之望。中山王遂立阴姬。《韩非子》说,司马喜“善于赵,尝以中山之谋微告赵王”。如果真是这样,司马喜还是一个大内奸。内奸为相,岂不亡国! 王所善之,下必效之,在中山国民间也刮起严重的腐朽之风。《史记》说中山国“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起则相随椎剽,休则掘冢作巧奸冶,多美物,为倡优。女子则鼓鸣瑟,跕屣,游媚富贵,入后宫,遍诸侯。”其中,“跕屣”是一种足尖着地的舞步。能歌善舞,喜好聚会娱乐,不能说是不好的民风。但是与农夫“惰于田”、“战士怠于行阵”联系起来,可见好逸恶劳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气。王公大臣之家,无不行乐,民间好事之徒动辄杀人越货,挖坟盗墓,谁还思治国之事?当时的有识之士,从中山国的腐朽民风看到其政治腐败,断言中山即将亡国。 公元前305年,雄才大略的赵武灵王见条件成熟,便发动了吞兼中山的战役。腐败无能的中山王早已被吓破了胆,只好割地求和,苟延残喘。两年后,赵军再次进逼。前296年,中山国都灵寿陷落。当然,国家有难,必有忠臣。在抵抗赵军过程中,中山人吾丘鸠“衣铁甲,操铁杖以战,而所击无不碎,所冲无不陷,以车投车,以人投人”(《吕氏春秋》),抵抗是十分顽强的。然而,大势去矣,中山国军民的鲜血再不能使中山国死而复生。赵国吞并中山之初,曾扶持了傀儡中山王胜,公元前295年又把他废掉并迁到肤施(今陕西省榆林之南),中山国最后灭亡。 </p><p><b>君主世系</b></p><table log-set-param="table_view" class="table-view log-set-param"><tr><th><p>称号</p></th><th><p>姓名</p></th><th><p>在位年数</p></th><th><p>在位年份</p></th></tr><tr><td width="81" align="left" valign="center"><p>中山文公</p></td><td width="165" align="left" valign="center"> </td><td width="73" align="left" valign="center"> </td><td width="139" align="left" valign="center"><p>?-前414年</p></td></tr><tr><td width="81" align="left" valign="center"><p>中山武公</p></td><td width="165" align="left" valign="center">窟</td><td width="73" align="left" valign="center"><p>9</p></td><td width="139" align="left" valign="center"><p>前414年-约前406年</p></td></tr><tr><td width="81" height="0" align="left" valign="center" rowspan="2"><p>中山桓公</p></td><td width="165" height="0" align="left" valign="center" rowspan="2">恒</td><td width="73" height="0" align="left" valign="center" rowspan="2"><p>29</p></td><td width="139" align="left" valign="center"><p>约前406年</p></td></tr><tr><td width="139" align="left" valign="center"><p>约前380年-约前350年</p></td></tr><tr><td width="81" align="left" valign="center"><p>中山成公</p></td><td width="165" align="left" valign="center"> </td><td width="73" align="left" valign="center"><p>22</p></td><td width="139" align="left" valign="center"><p>约前349年-前328年</p></td></tr><tr><td width="81" align="left" valign="center"><p>中山王厝</p></td><td width="165" align="left" valign="center"><p>厝</p></td><td width="73" align="left" valign="center"><p>18</p></td><td width="139" align="left" valign="center"><p>前327年-约前310年</p></td></tr><tr><td width="81" align="left" valign="center"><p>中山王??</p></td><td width="165" align="left" valign="center"><p>(左妾右子)(上次下虫)</p></td><td width="73" align="left" valign="center"><p>11</p></td><td width="139" align="left" valign="center"><p>约前309年-前299年</p></td></tr><tr><td width="81" align="left" valign="center"><p>中山王尚</p></td><td width="165" align="left" valign="center"><p>尚</p></td><td width="73" align="left" valign="center"><p>3</p></td><td width="139" align="left" valign="center"><p>前298年-前296年</p></td></tr><tr><td align="left" valign="center" colspan="1" rowspan="1">中山王胜</td><td align="left" valign="center" colspan="1" rowspan="1">胜</td><td align="left" valign="center" colspan="1" rowspan="1">2</td><td align="left" valign="center" colspan="1" rowspan="1">前296年-前295年</td></tr></table><h2><strong>西汉中山王</strong></h2><h3><strong>刘胜</strong></h3><p>刘胜(前165年-前113年),汉景帝刘启之子,前元三年(前154年),受封中山王。前154年-前112年在位。刘胜喜好酒色,生有一百二十多个儿子。并认为诸侯王应当日听音乐,玩赏歌舞美女。元鼎四年(前113年),刘胜去世,终年五十三岁,在位四十七年,谥号靖,史称中山靖王。</p><p><b>中山王靖王后裔</b></p><p>刘雄(中山靖王刘胜后代)刘备祖父,范县县令</p><p>刘弘(中山靖王刘胜后代)刘备之父</p><p>蜀汉昭烈帝刘备(中山靖王刘胜后代)221年<b>-</b>223年在位(皇帝)</p><p>蜀汉后主刘禅223年-263年(皇帝),刘禅投降后,他的子孙均在永嘉之乱中被杀。</p><p>刘理,刘备之子。</p><p>刘永,刘备之子。</p><p>刘玄,刘永之孙,被成汉国封为安乐公。</p><p>刘晨,刘永之子。</p><p>刘祥,刘永三十三世孙。</p><p>刘开七,刘永五十三世孙。</p><h3><strong>刘昌</strong></h3><p>刘昌,刘胜之子,前112年-前110年在位,在位一年,谥哀,中山哀王。</p><h3><strong>刘昆侈</strong></h3><p>刘昆侈,刘昌之子,前110年-前89年在位,在位二十一年,谥康,中山康王。</p><h3><strong>刘辅</strong></h3><p>刘辅,刘昆侈之子,前89年-前86年在位,在位四年,谥顷,中山顷王。</p><h3><strong>刘福</strong></h3><p>刘福,刘辅之子,前86年-前69年在位,在位四年,谥宪,中山宪王。</p><h3><strong>刘循</strong></h3><p>刘循<b>,</b>刘福之子,前69年-前54年在位,在位十七年,谥怀,中山怀王。无子,国除。中山靖王刘胜系的中山国,到此结束。 </p><h3><strong>刘竟</strong></h3><p>刘竟(?―前35年),汉宣帝刘询第五子,母戎婕妤。初元二年(前47年)封为清河王,初元三年(前46年),徙封中山王。建昭四年(前35年)去世,无子国除。前46年-前34年在位,在位十一年,谥哀,中山哀王。 </p><h3><strong>刘兴</strong></h3><p>刘兴,(?―前8年),汉元帝刘奭第三子,母冯昭仪。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六月,被封为信都王。刘兴在被封为信都王的第十四年(即阳朔元年,公元前24年),改封为中山王。前24年-前8年在位,在位十六年,谥孝,中山孝王。 </p><h3><strong>刘衎</strong></h3><p>汉平帝刘衎,原名刘箕子,刘兴之子。前8年-前1年在位,在位七年。前1年,汉哀帝驾崩,无子,以中山王刘箕子继位,更名刘衎,是为汉平帝。 </p><h3><strong>刘成都</strong></h3><p>刘成都,东平王刘宇之孙。由于刘衎做了皇帝,以他为中山王。前1年继位,大概在公元8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的时候被废除王位,可能在位九年。 </p><h2><strong>东汉中山王</strong></h2><h3><strong>刘茂</strong></h3><p>刘茂,西汉宗室。新朝末年,各地义军四起,他自号“厌新将军”举兵反新,建武元年(25年)七月投降汉光武帝刘秀被封为中山王。建武十三年(37年)二月,以“不应经义”为由,降为单父侯。 </p><h3><strong>刘辅</strong></h3><p>刘辅(?―公元84年),东汉光武帝刘秀与皇后郭圣通所生次子。建武十五年(39年)封右翊公。建武十七年(41年),郭后被废为中山太后,因此改封刘辅为中山王,同时享有常山郡。建武二十年(44年),又改封为沛王。元和元年(公元84年)六月,去世。 </p><h3><strong>刘焉</strong></h3><p>刘焉,东汉光武帝刘秀与皇后郭圣通所生的幼子。建武十五年(39年)封左翊公,十七年(41年)进爵为王。焉以郭太后少子故,独留京师。三十年(54年),徒封中山王。54年-90年在位,在位四十六年,谥简,中山简王。 </p><h3><strong>刘宪</strong></h3><p>刘宪,刘焉之子,90年-112年在位,在位二十二年,谥夷,中山夷王。</p><h3><strong>刘弘</strong></h3><p>刘弘,刘宪之子,112年-140年在位,在位二十八年,谥教,中山教王。</p><h3><strong>刘畅</strong></h3><p>刘畅,刘弘之子,140年-174年在位,在位三十四年,谥穆,中山穆王。</p><h3><strong>刘稚</strong></h3><p>刘稚,刘畅之子,174年-?在位,谥节,中山节王。无子,国除。</p><h2><strong>曹魏中山王</strong></h2><h3><strong>曹衮</strong></h3><p>曹衮(?―235年),魏武帝曹操之子,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衮受封平乡侯。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改封为东乡侯,同年又改封为赞侯。黄初二年(221年),进封爵位为赞公,黄初三年(222年)三月初一日,曹衮被封为北海王。黄初四年(223年),改封为赞王。黄初七年(226年),又改封为濮阳王。太和二年(228年),曹衮到封地就国。曹衮崇尚节约俭朴,敦促妻妾纺线织补,形成习惯,成为家属日常的事务。太和五年(231年)冬天,曹衮回京朝见魏明帝曹叡。太和六年(232年),改封为中山王。 </p><h2><strong>晋朝中山王</strong></h2><h3><strong>司马睦</strong></h3><p>司马睦,字子友,晋宣帝司马懿六弟司马进之子,谯刚王司马逊之弟,著名史学家司马彪的父亲。司马睦初在曹魏时,封安平亭侯,任侍御史。西晋建立后,封中山王。咸宁三年(277年),因罪降封丹水县侯。太康元年(280年),恢复王爵,改封高阳王。元康元年(291年),司马睦任宗正,最终卒于任上。</p><h3><strong>司马耽</strong></h3><p>司马耽,晋宣帝司马懿五弟司马恂之孙,济南王遂之子,咸宁三年(277年)徙为中山王。</p><p><b></b></p><h2><strong>前赵中山王</strong></h2><h3><strong>刘曜</strong></h3><p>前赵昭文帝刘曜,匈奴人,字永明,前汉光文帝刘渊养子,名将。永嘉五年(公元 311年),刘曜同石勒、王弥会攻洛阳,刘曜命其部下烧毁洛阳坊市,杀诸王公及百官以下三万余人,将晋怀帝、羊后及传国玺送于平阳。刘曜以功被署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雍州牧,封中山王,身居显职。攻陷洛后,刘曜又奉命进攻关中。不久攻克长安,俘晋愍帝。</p><p>后于靳准之乱中登上帝位,迁都长安,319年四月改国号为大赵。同年赵王石勒自立,国家分裂。刘曜在位期间多次出兵平定和招降西戎和西方的割据势力如仇池国和前凉等。在国内亦提倡汉学,设立学校。后为石勒所俘,公元329年被杀身亡。</p><h3><strong>刘岳</strong></h3><p>刘岳,前赵国宗室。《晋书》:“以刘岳为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进封中山王。”</p><h2><strong>后赵中山王</strong></h2><h3><strong>石虎</strong></h3><p>后赵武帝石虎(295年-349年),字季龙,羯族,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人,后赵明帝石勒堂侄,十六国时期后赵君主,334年-349年在位。未登基前曾封中山王。</p><h2><strong>燕国中山王</strong></h2><h3><strong>慕容冲</strong></h3><p>慕容冲(359年-386年),小字凤皇,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前燕景昭帝慕容俊之子,前燕幽帝慕容暐、西燕烈文帝慕容泓之弟,母皇后可足浑氏,十六国时期西燕第二位皇帝。慕容俊在位时封中山王、大司马。</p><p>太元十年(385年),慕容冲在阿房城称帝,改元更始。太元十一年(386年),鲜卑人都对慕容冲有怨恨,左将军韩延顺应众人心中的不满,于是攻杀慕容冲,立慕容冲部将段随为西燕王。慕容冲死后,上谥号为威皇帝。</p><h3><strong>慕容暐</strong></h3><p>慕容暐(350年-384年),字景茂,鲜卑族,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前燕景昭帝慕容俊第三子,母皇后可足浑氏,十六国时期前燕末代皇帝,360年―370年在位。</p><p>慕容暐初封中山王,后被立为太子。光寿四年(360年),慕容俊去世,慕容暐继位,年号建熙。慕容暐继位初期在慕容恪摄政之下仍能保持国家稳定,但后期在慕容评主政之下就渐渐衰落,最终被前秦所灭。慕容暐在国亡后成为前秦臣子,封为新兴郡侯。淝水之战后,前秦对境内各族的控制力减弱。慕容暐的叔叔慕容垂与弟弟慕容泓先后举兵建立政权,慕容暐计划杀死前秦皇帝苻坚呼应二人,但因事泄被杀。慕容暐叔父慕容德建立南燕时,追谥他为幽皇帝。</p><h2><strong>北魏中山王</strong></h2><h3><strong>拓跋纂</strong></h3><p>拓跋纂,北魏宗室,由中山公晋升为中山王,征东大将军。</p><h3><strong>拓跋辰</strong></h3><p>拓跋辰九月,辛巳,魏主如漠南。甲辰,舍辎重,以轻骑袭柔然,分军为四道:乐安王范、建宁王崇各统十五将出东道,乐平王丕督十五将出西道,魏主出中道,中山王辰督十五将为后继。</p><p>九月,辛巳,北魏国主前往漠南。甲辰(初六),魏军舍弃辎重,率轻骑袭击柔然。分兵四路:乐安王拓跋范、建宁王拓跋崇各率十五名将领从东路进军,乐平王拓跋丕督统十五名将领从西路进军,北魏国主从中路进军,中山王拓跋辰督统十五名将领作为后援。 </p><h3><strong>元托真</strong></h3><p>元托真,《魏书》:“太平真君十年(450年)十月己酉,以平昌公元托真为中山王。”“太安四年(458年)十二月征东将军、中山王托真薨。”</p><h3><strong>拓跋睿</strong></h3><p>拓跋睿,“太和三年(479年)七月壬寅侍中、尚书、太原公王睿进爵中山王”、“太和五年(481年)六月甲辰,中山王睿薨。”</p><h3><strong>元英</strong></h3><p>元英(?—510.12.9),字虎儿,原名拓跋英,太武帝拓跋焘曾孙,景穆帝拓跋晃之孙,南安王拓跋桢之子。正始元年(504年)八月,击败南齐名将陈显达,封中山王。永平三年(510年),英薨,给东园秘器、朝服一具、帛七百匹,赠司徒公,谥曰献武王。</p><h3><strong>元熙</strong></h3><p>元熙,字真兴,元英之子。好学,俊爽有文才,声著于世,然轻躁浮动。延昌二年(513年)袭封中山王,累迁兼将作大匠,拜太常少卿、给事黄门侍郎,寻转光禄勋。延昌四年(公元515年),刘腾、元叉政变,元熙起兵讨伐,兵败被杀。</p><h3><strong>元叔仁</strong></h3><p>元叔仁,元熙之子,以年幼获全,与母于氏徙朔州。孝昌初,灵太后诏叔仁归京师,还其财宅,袭先爵。除征虏将军、通直散骑常侍。孝庄初,遇害于河阴,赠卫大将军、仪同三司、并州刺史。</p><h3><strong>元琳</strong></h3><p>元琳,元叔仁之子。元叔仁死后袭中山王爵,北齐篡魏时,降为中山公。</p><h3><strong>闾大肥</strong></h3><p>闾大肥,柔然人,南北朝时期北魏将领。在道武帝拓跋珪时,率宗族归顺北魏。道武帝将女儿华阴公主嫁给他。他侍奉拓跋珪、拓跋嗣、拓跋焘三位帝皇,屡立战功,太武帝拓跋焘将要封闾大肥为王时,却因病去世。太武帝于是追赠他为中山王。</p><h3><strong>闾驎</strong></h3><p>闾驎,闾大肥的弟弟。由于闾大肥儿子闾贺早死,闾驎继承了闾大肥的爵位,为中山王。任仇池镇将。卒,无子。</p><h3><strong>闾凤</strong></h3><p>闾凤,闾大肥的弟弟。由于两个哥哥闾大肥、闾驎都没有后代,他继承了中山王爵位。官至镇南将军、肆州刺史。他也没有后代,他死后,中山王爵被废除。</p><h3><strong>王睿</strong></h3><p>王睿,字洛城。太和四年(480年),迁尚书令,进爵中山王,加镇东大将军。他死后,京邑士女,谄称睿美,造新声而弦歌之,名曰《中山王》。诏班乐府,合乐奏之。</p><h3><strong>李盖</strong></h3><p>李盖,中山人,孙女是北魏献文帝拓跋弘思皇后。李盖,少知名,历位殿中、都官二尚书,左将军,南郡公。初,世祖妹武威长公主,故凉王沮渠牧犍之妻。世祖平凉州,颇以公主通密计助之,故宠遇差隆。诏盖尚焉。盖妻与氏,以是而出。是后,盖加侍中,驸马都尉,殿中、都官尚书,左仆射,卒官。赠征南大将军、定州刺史、中山王,谥曰庄。</p><h2><strong>北齐中山王</strong></h2><h3><strong>元善见</strong></h3><p>东魏孝静帝元善见(524年—552年1月21日),鲜卑族,北魏孝文帝元宏的曾孙,清河文献王元怿之孙,清河文宣王元亶之子,南北朝时期东魏皇帝,534年―550年在位。</p><p>武定八年(550年)五月,在十万精兵的逼迫下,孝静帝被迫禅位于高洋。高洋即位之初,对孝静帝还算优待,封他为中山王,食邑一万户。在封地,孝静帝可以悬挂天子旌旗,用天子年号,文书可以不称臣,三个儿子也都封官食邑。</p><p>天保二年(551)十二月己酉(初十)日(552年1月21日),高洋设宴款待孝静帝时,偷偷在杯中下了毒,孝静帝没有防备,结果中毒而死。年仅二十八岁,齐追谥曰孝静皇帝。随后,他的三个儿子也被高洋杀害。</p><h2><strong>南梁中山王</strong></h2><h3><strong>元略</strong></h3><p>元略,北魏中山王元英之子。北魏延昌四年(公元515年),刘腾、元叉政变,元熙起兵讨伐,兵败被杀。元略逃到南梁避难,南梁武帝萧衍甚礼敬之,封略为中山王,邑一千户,宣城太守。</p><p>后来元略归本国,北魏肃宗元诩封元略侍中、义阳王,食邑一千户。不久,改封东平王,又拜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领左卫将军,侍中如故。又本官领国子祭酒,迁大将军、尚书令。后来被尔朱荣所杀。赠以本官,加太保、司空、徐州刺史,谥曰文贞。 </p><h2><strong>唐朝中山王</strong></h2><h3><strong>李承乾</strong></h3><p>李承乾(619年―645年1月5日),字高明,唐太宗李世民长子,母长孙皇后。公元620年(武德三年),(尚在襁褓中的)李承乾被封为恒山王。公元624年(武德七年),李承乾徙封中山王。</p><p>公元626年(武德九年),李世民即位,是为太宗皇帝,十月癸亥,年仅8岁的李承乾被册立为太子。</p><p>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担心自己被废,杜荷、侯君集等人谋反,失败,废为庶人。</p><p>公元644年(贞观十八年)十二月辛丑,李承乾卒于黔州。</p><h3><strong>李业</strong></h3><p>惠宣太子李业(?—735年),原名李隆业,避唐玄宗讳而改。唐睿宗李旦第五子,母王德妃,同母妹淮阳公主和凉国公主。后被诣为惠宣太子。李业始封赵王,后降封中山王,授都水使者。徙鼓城,兼陈州别驾,进封为薛王,为羽林大将军、荆州大都督。</p><h3><strong>李琚</strong></h3><p>李琚,本名思顺,蒋王李休道之子,蒋王李恽孙,唐太宗李世民曾孙。神龙初封嗣赵王,加银青光禄大夫。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改封中山王,右领军将军。陪葬昭陵。</p><h2><strong>辽国中山王</strong></h2><h3><strong>耶律宗政</strong></h3><p>耶律宗政,契丹名查哥(查割、查葛),又作耶律宗懿,辽圣宗的弟弟耶律隆庆的儿子。辽圣宗开泰五年(1016年)十月,以他为中山郡王。九年(1029年),封为潞王。重熙十九年(1050年)十二月,耶律查哥为南院大王。二十一年(1052年),十月,耶律查哥为南院枢密使,封为越国王。</p><h2><strong>明朝中山王</strong></h2><h3><strong>徐达</strong></h3><p>徐达(1332年—1385年),汉族, 中国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民族英雄,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农家出身。</p><p>元末,他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1363年大败陈友谅。1364年,朱元璋任他为左相国。1367年,率军消灭张士诚地方割据势力。同年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军常遇春一起挥师北伐中原,推翻元朝残暴黑暗的统治,</p><p>1368年攻入大都(今北京),元朝灭亡。以后又连年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官至右丞相,封魏国公。他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p><p>洪武三年(1370年),封魏国公。洪武十八年(1385年)二月卒,追封中山王,谥武宁。</p><h2><strong>琉球中山王</strong></h2><h3><strong>中山国历史介绍</strong></h3><p>中山国,位于日本九州岛西南方的大海中,为一群岛,琉球中山国是由琉球王国英祖王朝分裂出的三个地方割据之一,盘踞冲绳本岛。琉球王国在舜天王朝之前并没有国家,为萨摩藩的南方领地,称为萨南诸岛。从中山国开始,琉球王国为了与明朝通商,成为明朝的附庸国,同时亦延续萨摩藩的藩属国地位。同古代日本一样,关于其国的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中国古史。《隋书》中即有《琉求传》。据1650年成书的该国用汉语自撰的第一部国史《中山世鉴》称:“盖我朝开辟,天神阿摩美久筑之。”隋书称:“当初,未[有]琉球之名。数万年后,隋炀帝令羽骑尉朱宽访求异俗,始至此国地界。万涛间远而望之,蟠旋蜿蜒,若虬浮水中,故因以名琉虬也。”这就是说,中国隋朝时(581~617),该国始被称为琉虬,原名阿儿奈波。虬是龙的一种,以琉球群岛散布在大洋中的状态而言,谓之琉虬,实在非常形象。然而因为古代中国都将龙作为华夏帝王的象征,史官写史多有忌讳,所以《隋书》就将它改为同音的“琉求”。</p><p>到明朝洪武五年(1372),明太祖朱元璋派使臣杨载携带诏书出使琉球,诏书中称其为琉球。从此乃成为正式名称。可见,连琉球国的国名也是中国取的。据《殊域周咨录》载,该诏书说:“朕为臣民推戴,即位皇帝,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是用遣使外夷,播告朕意,使者所至,蛮夷酋长称臣入贡。惟尔琉球,在中国东南,远据海外,未及报知。兹特遣使往谕,尔其知之。”这份诏书除了以华夏自居中央,使用了中国历代皇帝习用的“蛮夷”之类词以外,毫无威胁恐吓的意思,是一种和平外交。因此,琉球国中山王察度首先领诏,并立刻派遣王弟泰期,与杨载一同来中国,奉表称臣。“由是,琉球始通中国,以开人文维新之基。”(见1725年琉球国用汉语自撰的第二部正史《中山世谱》)继中山王后,琉球山南王承察度和山北王怕尼芝,也相继于翌年向中国皇帝称臣入贡。当时琉球“三山分立”,相互征战。明太祖知悉后,又去诏云:“使者自海中归,言琉球三王互争,废弃农业,伤残人命。朕闻之不堪悯怜。”因此要求他们“能体朕意,息兵养民,以绵国祚”。后三王果然罢战息兵。</p>据琉球国史及各种史料记载,自洪武十六年(1383)起,明朝实行禁海,而为了与明朝通商,历代琉球王不得不被中国皇帝册封,确立依附关系或附庸关系。这种关系延续了整整五个世纪,即使是日本庆长十四年(1609)发生日本萨摩藩(今鹿儿岛县)岛津氏收复琉球,琉球国在受到萨摩制约的情况下,也始终未变。洪武二十五年(1392),朱元璋“更赐闽人三十六姓”人琉。这批中国移民主要是向琉球传授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琉球王国也曾主动请求赐人,如1606年,尚宁王受册封时,便请赐明人归化。如从中国去的蔡氏为蔡襄的后人,林氏为林和靖家族的后人。与此同时,琉球王还经常选派子弟到中国留学。<p>从明洪武五年(1372)以后,琉球王国一直使用中国的年号,先行用和号、和历。(直至清朝光绪五年(1879),日本“废琉置县”为止)琉球王国的官方文书、外交条约、正史等,都是用汉字结合日文假名书写的。</p><p>1609年,萨摩“以劲兵三千入其国,掳其王,迁其宗器,大掠而去”(《明史》)。当时琉球王侍从写的《喜安日记》记载:“有如家家日记,代代文书,七珍万宝,尽失无遗!”萨军将琉球王尚宁等百余人俘至鹿儿岛,达三年五个月,逼迫尚宁王屈辱地承认向其“进贡”。同时还强行割占琉球北部五岛。但即便如此,也尚未改变中琉关系。如据《明史》记载,万历十四年(1616),“日本有取鸡笼山之谋(其地名台湾)”,当时忍辱负重的尚宁王在国家残破的情况下,依然不忘“遣使以闻”,通报中国防备日本侵略。清朝入主中原后,中琉册封关系继续保持,贸易和文化交流还更为扩大了。</p><p>1879年4月4日,日本占领琉球。</p><p>1945~1972年,美国占领时期,美国在琉球实行异化政策。</p><p>1947年4月,联合国《关于前日本委任统治岛屿的协定》,把琉球群岛和钓鱼岛交给美国托管。</p><p>1970,美日签定《美日旧金山和约》,把琉球连同钓鱼岛的施政权转给日本。</p><p>1972年5月15日~至今,日本重新恢复对琉球群岛的行使行政管理权(中国、俄罗斯均不承认)。</p><h3><strong>中山国历代中山王</strong></h3><p>中山王(察度) (46)庚寅1350</p><p>中山王(武宁) (10) 丙子 1396</p><p>尚思绍 (15) 乙酉 1406</p><p>尚巴志(18) 辛丑 1421</p><p>尚忠(5) 己未 1439</p><p>尚思达 (5) 甲子 1444</p><p>尚金福 (4) 己巳 1449</p><p>中山王(尚泰久) (7) 癸酉 1453</p><p>世高王(尚德) (9)庚辰1460</p><p>金丸王(尚圆) (7) 己丑 1469</p><p>尚宣威 (1) 丙申 1476</p><p>尚真(50) 丙申 1476</p><p>尚清(29) 丙戌 1526</p><p>尚元 (17) 乙卯 1555</p><p>尚永 (16) 壬申 1572</p><p>尚宁(32) 戊子 1588</p><p>尚丰(20) 庚申 1620</p><p>尚贤(7) 庚辰 1640</p><p>尚质 (21) 丁亥 1647</p><p>尚贞 (41) 戊申 1668</p><p>尚纯 (1) 己丑 1709</p><p>尚益 (8) 己丑 1709</p><p>尚敬(34) 丁酉 1717</p><p>尚穆 (37) 辛未 1751</p><p>尚哲 (1) 甲寅 1794</p><p>尚溢 (8) 甲寅 1794</p><p>尚成 (2) 壬戌 1802</p><p>尚灏 (15) 癸亥 1803</p><p>尚育 (19) 戊子 1828</p><p>尚泰 (32) 丁未 1847</p>
微信扫码关注觅知友网
中文名中山王
国籍中国、琉球国
民族汉、高山等
性别男
<h2><strong>战国中山国历史介绍</strong></h2><p>中山国的前身是北方狄族鲜虞部落,为白狄,最早时在陕北绥德一带,逐渐转移到太行山区。姬姓是周王族的姓,白狄的来历,有说是周文王后裔毕万公的后裔,也有说是来自周文王封给弟弟虢叔的西虢国。西虢国历代国君世袭兼任周王朝卿士一职,同时有是三公之一,担负为周王朝南征北战、东讨西杀以惩罚不臣的任务,可能是周宣王时期虢国国君虢季子白北御猃狁﹐在内蒙古萨拉乌素河﹑榆溪河朔方城之后,其部分后裔就留在陕北了。鲜虞之得名出自鲜虞水,鲜虞水即今源出五台山西南流注于滹沱河的清水河,这一带是鲜虞最早的发祥地。鲜虞的名称最早出现在《国语》一书中。该书记载,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4年)太史伯答郑桓公问话时谈到,成周雒阳四周有16个姬姓封国,6个异性诸侯国,还有“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的南蛮、东夷及西北的戎、狄国家或部落集团,其中就有鲜虞。 春秋时期的鲜虞部落联盟,由鲜虞、肥、鼓、仇由几个部落组成,逐渐开始扩张势力。公元前652年春,鲜虞出击邢国,次年又征伐卫国,邢君出逃,卫君被杀,齐桓公联合宋、曹、邢、卫诸国的兵力挫败鲜虞,才将邢、卫两国从灭亡中挽救回来。 春秋中后期,鲜虞的主要敌人是晋国,晋国采取了先吃掉鼓、肥、仇由等鲜虞属国,最后消灭鲜虞的战略。公元前530年,晋将荀吴借道鲜虞进入鼓都昔阳(今河北省晋县西),但并未灭掉鼓。当年8月,晋灭肥(在今河北省藁城县一带),俘国君绵皋,肥国旧地归属晋国。第二年冬,晋昭公得知鲜虞边境空虚,即以荀吴统率大军进,破鲜虞中人城(今河北唐县西北峭岭)。公元前527年秋,荀吴率军攻鼓,俘国君鸢鞮,使鼓成为晋的属国。六年后,鼓被彻底毁灭。 公元前407年秋,鲜虞出兵晋国平中,大败晋军,俘虏晋国勇士观虎,报了晋灭肥、鼓,占领中人城的一箭之仇。 公元前406年,鲜虞人在有险可守的中人城(今河北唐县西北粟山)建国。因中人城城中有山,故曰“中山”,这便是初期的中山国,中山之名始见于史书。《左传》记载:公元前506年春天,晋国拒绝蔡侯伐楚的要求,准备专心对付中山。公元前505年、504年,晋国两次进攻鲜虞中山,报“获观虎”之仇。此后对鲜虞中山国,史书中兼称“鲜虞”、“中山”。 公元前497年,晋国发生内讧后,中山从晋国的重压下获得喘息,开始介入列国纷争。 公元前494年,中山与齐、鲁、卫共同伐晋,取得晋国的棘蒲(在今河北赵县境内),将之列入中山国版图。前491年,晋大夫荀寅因晋内乱逃奔鲜虞中山,荀寅原是中山的死敌,但此时中山为了削弱晋国,将荀寅接纳到新占领的晋国属地柏人(今河北隆尧县西)。为报复中山国,公元前489年春,晋大夫赵鞅“帅师伐鲜虞”,大破中山,这次进攻对鲜虞中山国的打击极为沉重,以至此后20余年间史籍对中山国没有只字记载。 其后,晋国又把矛头指向中山国的最后一个属国仇由,晋国的智伯(名荀瑶)诡计多端,唯恐仇由国路险难行,遂新铸大钟一口,诡称送给仇由国君,使仇由国“斩岸堙溪”以迎钟。仇由臣相赤章蔓看透了荀瑶的诡计,多次劝说国君,但仇由国君得钟心切,不听劝阻,七天之后仇由被灭。 外围扫清后,晋国开始进攻中山国本土。公元前459年至457年间,“荀瑶伐中山,取穷鱼之丘”(在今河北易县境内)。前457年,晋派新稚穆子伐中山,直插中山腹地,占领左人、中人(在今河北唐县境内),“一日下两城”,中山国受到致命的打击。 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晋国灭亡;前403年,赵、韩、魏被封为诸侯,形成秦、齐、楚、燕、赵、韩、魏战国七雄争霸的局面。中山国在这个动荡的年代,开始了复兴。 前414年,中山武公率领他的部落离开山区,向东部平原迁徙,在顾(今河北定州市)建立了新都。武公仿效华夏诸国的礼制,建立起中山国的政治军事制度,对国家进行了初步治理。但武公不久即去世,桓公即位,桓公年幼无知,不恤国政,因此遭到魏国的进攻。魏国派遣乐羊、吴起统帅军队,经过三年苦战,于前407年占领了中山国,魏文侯派太子击为中山君,三年后又改派少子挚,后来击被立为魏国国君,就是魏武侯。中山国的残余退入太行山中。 中山被灭后,桓公经过20余年的励精图治,积蓄力量,终于在公元前380年前后重新复兴了中山国,定都灵寿(今河北平山三汲附近)。 复兴后的中山国位于赵国东北部,把赵国南北两部分领土分割开来,因此成为赵国的心腹之患。赵国在公元前377年、376年曾两次进攻中山国,均遭到中山的抵抗,没有成功。此后,中山国开始修筑长城。《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成候六年(公元前369年),中山筑长城。”考古工作者曾在顺平、唐县等地发现了土石混筑的战国中山长城,长城高处约有3米,宽0.5-2.5米,做法是两侧挖地基,砌石块做边墙,中间用土和碎石填充。另据专家推测,中山长城可能在中山国西北边界,沿今唐县、曲阳、行唐、灵寿、平山、石家庄西南的太行山南下,止于邢台西北。公元前296年,赵灭中山国,将王尚迁徙到肤施,中山国自春秋末期立国,经过350余年时间,宣告灭亡。 中山国灭之后,其后人后来被秦国迁放太原,后逐渐由太原南迁,分散于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并改姓为“易”,“易”姓为中山国王族的直系后代。 中山国兴亡的警示 战国时期,中山国在二百多年的峥嵘岁月之中,为燕赵的历史抒写了绚丽的篇章。中山国生于患难之中,被大国所欺而变强,为强国占领又复生,其不屈不挠、顽强自立的精神世所少见。在强国包围之中发展经济、壮大自己,几乎跻身强国之列,其经济和文化之辉煌令人刮目相看。但是,在秦统一中国之前的70多年,就被赵国所灭,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中山国灭亡的深层原因,并不仅仅在于其小。战国时期列国纷争,小国是可以利用强国之间的矛盾,争取时机,谋得生存,并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的。中山国一开始也正是这样落而后起、死而复生的。最早,中山国地处陕北,乃晋之附属小国。内忧外困,不断遭到卫国进攻。它没有坐等挨打,经数十年跋涉迁徙,于公元前506年左右进入河北。从今唐县开始,逐渐占据今保定和石家庄一带,才有了新的立足之地。这时已近春秋时期尾声,韩、赵、魏不但三家分晋,还要争夺中山。大约在公元前432年前后,中山成为赵的傀儡政权。然而中山人并没有屈服,于公元前414年乘赵国内乱,在顾(今定州市)重建独立政权。但为时不久,经过改革而强大的魏国在先后击败齐楚并占领秦西河之地后,派乐羊、吴起于公元前406年灭掉中山。中山人不甘忍受亡国之辱,于公元前381年在齐国的支持下重新复国,迁都灵寿(今平山县三汲)。这次领导复国的桓公很有作为,几次打败赵国的进攻,疆土扩展至五百里,并修筑长城抵御外侵。从桓公开始,中山两代君主“身勤社稷”、“忧劳邦家”,自强自立,富国强兵。当时,列国以战车数量衡量国力,中山国被称为仅次于战国七强的“千乘之国”。这些史实足以证明,中山人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如果以桓公时期的势头发展下去,中山国是足以以弱胜强、弱而后强的。列国之天时并非先灭中山。 中山国所占的地利,虽不比秦国“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野”,但倚太行之屏障,扼冀晋之咽喉,凭滹沱河(史称“小黄河”)之天堑,战守迁之便利优于赵国之邯郸而不亚于燕国之幽蓟。而且,石家庄和保定一带兼有太行山川和华北平原之利,发展农牧业生产的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在石家庄地区及其以南一带,自殷商以来就是华夏族经营农业的地方,当时已经有了相当的在平原浅山发展农牧业生产的经验。对此,中山人来到之后便兼收并包,并且注意学习、吸收中原地区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更需要指出的是,中山国统治者已经认识到“赋敛平则庶民附”,注意减轻农民负担而调动其积极性。同时,中山国还注重发展交通,陆路大道可以南接邯郸,北通燕涿,东到齐国国都,西北可到代国。境内河流众多,水运可通齐国。商贸发达,粮食贸易规模可观。《史记》称中山人“仰机利而食”,商业活动已相当普遍。交通和商贸带来活力,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此外,制陶业、木制业、丝麻业等均为中山国的重要经济部门,手工业以“多美物”著称,酿酒业已有相当发展。铜器冶铸和铁器冶铸工艺进步,技术水平很高。中山王墓出土的长方形铸铁大盆,重达126.4公斤,其铸件之大、用铁之多在国内发现的战国铁器中绝无仅有。在石家庄市区内市庄战国文化遗址(今省文化厅院内)出土的一批铁制工具,其中有的斧子是用高温液体还原法炼出的铁水浇铸的,有两件铁斧还经过淬火柔化处理。这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较早使用退火柔化技术制造的铁质工具。更令世人惊叹的是精美绝伦的丝麻织品。在两座中山王墓出土的纺织品中,其纺织、刺绣工艺之精美,品种之丰富,在中国先秦遗址考古发掘史上首屈一指。刻立于公元前四世纪的中山守丘石碣,是中国碑碣文化的开山鼻祖;在中山王墓中出土的错金铜版“兆域图”,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建筑平面设计图,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比例尺的建筑图。中山王墓出土的大批精美错金银青铜器及器物上镂刻工整的长篇铭文,反映了中山文化的华丽风韵。 一个区区小国,承受燕赵等四面包围的强大政治军事压力,边境战争不断,负担巨大的军费开支,在短短几十年之中,经济社会得到如此发展,技术获得如此进步,令人难以想像。这足以说明,即使是小国,只要坚韧自立,励精图治,是能够富国强兵、由弱变强的。 正如列国主要由于自身原因而被秦国所灭一样,中山国被赵国所灭的主要原因也在于其自身,在于中山国统治者治国、治军、外交等多方面的失误,在于思想衰退和政治腐败。这里,最使人扼腕痛惜的,是这个本来生于忧患的小国,面临敌国虎视眈眈、随时入侵的危机,却丢掉了忧患意识。桓公复国之后主政近四十年,其继承者成王后期,不是韬光养晦,吸取教训,却忘乎所以,自我膨胀。公元前323年,魏、赵、韩、燕为了对抗秦、齐、楚三个大国,互相称王,同时为了离间中山国与齐国的关系,鼓动中山称王。中山成王头脑发昏,不顾齐国反对,非要称王不可。结果,图虚名而招实祸,失去了齐国这个比较可靠的支持者,使自己陷入孤立。到了中山王,简直骄横起来。公元前314年,忘记赵国在后,竟然趁齐国出兵干预燕国内乱之机,大举进攻燕国。中山在这场战争中,“辟启封疆,方数百里,列城数十,克敌大邦”,甚至占领了燕下都。这样一来,中山国更是得意忘形。其实际“战果”,首先把燕国推向对立面,死敌增加了一个大国。而且,这种有利的形势并没能维持多久,由于各大国出面干涉,施加压力,齐军很快撤出燕国。中山以倾国之力夺取的大片土地又为燕国收回。 中山国不能居安思危,当然无改革进取之心。当时,秦、赵、魏等国推行变法,改革弊政。赵武灵王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学习北方少数民族之长处,实行胡服骑射;为了对付秦国,曾装扮成使者,冒着风险去秦国探听虚实。而中山国在这样的严峻形势面前,不是卧薪尝胆,却醉心于孔墨学说。儒家和墨家思想是为拯救当时战乱频仍、生灵涂炭的社会苦难所开的药方。由于它不适应诸侯间所进行的兼并战争的需要,所以在列国中没有市场。而中山国却奉为治国之术。真正的法家治国之才不能引进,本国的智能之士被排挤出去,重用的“士”也多是平庸之辈,以致造成国内人才匮乏。列国都在奖励耕战,中山国却推行“贵儒学贱壮士”政策,致使“战士怠于行阵”、“农夫惰于田”,很快出现“兵弱于敌,国贫于内”的局面。这种状况,能不加快亡国的步伐吗? 中山王不思进取,还表现在一心追求君王的虚幻体面和奢侈享乐的生活。诸如,不顾国家的安危,恣意行欢作乐,大修宫殿,大造陵墓。从对中山墓葬的发掘情况看,都设有墓道、积石、积炭,多层棺椁,内葬珍宝,外葬车马,并仿效赵、魏、燕大国的陵墓,都有高大的封土。君王贪图享受,必然亲近重用阿谀奉承之辈,造成政治腐败。中山王最宠信的是相邦司马喜,在陪葬之物上还刻有他的功绩。而司马喜擅政弄权,善搞阴谋诡计。季辛得罪了他,他令人暗杀季辛的仇人爰骞,却栽赃于季辛。中山王诛杀季辛,为他排除了异己。阴姬与江姬争夺王后之位。阴姬便重贿司马喜,求其帮忙。司马喜亲自跑到赵国,极力夸赞阴姬的美丽,诱劝赵王向中山索要阴姬;再跑回中山,又劝中山王赶快立阴姬为后,以绝赵王之望。中山王遂立阴姬。《韩非子》说,司马喜“善于赵,尝以中山之谋微告赵王”。如果真是这样,司马喜还是一个大内奸。内奸为相,岂不亡国! 王所善之,下必效之,在中山国民间也刮起严重的腐朽之风。《史记》说中山国“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起则相随椎剽,休则掘冢作巧奸冶,多美物,为倡优。女子则鼓鸣瑟,跕屣,游媚富贵,入后宫,遍诸侯。”其中,“跕屣”是一种足尖着地的舞步。能歌善舞,喜好聚会娱乐,不能说是不好的民风。但是与农夫“惰于田”、“战士怠于行阵”联系起来,可见好逸恶劳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气。王公大臣之家,无不行乐,民间好事之徒动辄杀人越货,挖坟盗墓,谁还思治国之事?当时的有识之士,从中山国的腐朽民风看到其政治腐败,断言中山即将亡国。 公元前305年,雄才大略的赵武灵王见条件成熟,便发动了吞兼中山的战役。腐败无能的中山王早已被吓破了胆,只好割地求和,苟延残喘。两年后,赵军再次进逼。前296年,中山国都灵寿陷落。当然,国家有难,必有忠臣。在抵抗赵军过程中,中山人吾丘鸠“衣铁甲,操铁杖以战,而所击无不碎,所冲无不陷,以车投车,以人投人”(《吕氏春秋》),抵抗是十分顽强的。然而,大势去矣,中山国军民的鲜血再不能使中山国死而复生。赵国吞并中山之初,曾扶持了傀儡中山王胜,公元前295年又把他废掉并迁到肤施(今陕西省榆林之南),中山国最后灭亡。 </p><p><b>君主世系</b></p><table log-set-param="table_view" class="table-view log-set-param"><tr><th><p>称号</p></th><th><p>姓名</p></th><th><p>在位年数</p></th><th><p>在位年份</p></th></tr><tr><td width="81" align="left" valign="center"><p>中山文公</p></td><td width="165" align="left" valign="center"> </td><td width="73" align="left" valign="center"> </td><td width="139" align="left" valign="center"><p>?-前414年</p></td></tr><tr><td width="81" align="left" valign="center"><p>中山武公</p></td><td width="165" align="left" valign="center">窟</td><td width="73" align="left" valign="center"><p>9</p></td><td width="139" align="left" valign="center"><p>前414年-约前406年</p></td></tr><tr><td width="81" height="0" align="left" valign="center" rowspan="2"><p>中山桓公</p></td><td width="165" height="0" align="left" valign="center" rowspan="2">恒</td><td width="73" height="0" align="left" valign="center" rowspan="2"><p>29</p></td><td width="139" align="left" valign="center"><p>约前406年</p></td></tr><tr><td width="139" align="left" valign="center"><p>约前380年-约前350年</p></td></tr><tr><td width="81" align="left" valign="center"><p>中山成公</p></td><td width="165" align="left" valign="center"> </td><td width="73" align="left" valign="center"><p>22</p></td><td width="139" align="left" valign="center"><p>约前349年-前328年</p></td></tr><tr><td width="81" align="left" valign="center"><p>中山王厝</p></td><td width="165" align="left" valign="center"><p>厝</p></td><td width="73" align="left" valign="center"><p>18</p></td><td width="139" align="left" valign="center"><p>前327年-约前310年</p></td></tr><tr><td width="81" align="left" valign="center"><p>中山王??</p></td><td width="165" align="left" valign="center"><p>(左妾右子)(上次下虫)</p></td><td width="73" align="left" valign="center"><p>11</p></td><td width="139" align="left" valign="center"><p>约前309年-前299年</p></td></tr><tr><td width="81" align="left" valign="center"><p>中山王尚</p></td><td width="165" align="left" valign="center"><p>尚</p></td><td width="73" align="left" valign="center"><p>3</p></td><td width="139" align="left" valign="center"><p>前298年-前296年</p></td></tr><tr><td align="left" valign="center" colspan="1" rowspan="1">中山王胜</td><td align="left" valign="center" colspan="1" rowspan="1">胜</td><td align="left" valign="center" colspan="1" rowspan="1">2</td><td align="left" valign="center" colspan="1" rowspan="1">前296年-前295年</td></tr></table><h2><strong>西汉中山王</strong></h2><h3><strong>刘胜</strong></h3><p>刘胜(前165年-前113年),汉景帝刘启之子,前元三年(前154年),受封中山王。前154年-前112年在位。刘胜喜好酒色,生有一百二十多个儿子。并认为诸侯王应当日听音乐,玩赏歌舞美女。元鼎四年(前113年),刘胜去世,终年五十三岁,在位四十七年,谥号靖,史称中山靖王。</p><p><b>中山王靖王后裔</b></p><p>刘雄(中山靖王刘胜后代)刘备祖父,范县县令</p><p>刘弘(中山靖王刘胜后代)刘备之父</p><p>蜀汉昭烈帝刘备(中山靖王刘胜后代)221年<b>-</b>223年在位(皇帝)</p><p>蜀汉后主刘禅223年-263年(皇帝),刘禅投降后,他的子孙均在永嘉之乱中被杀。</p><p>刘理,刘备之子。</p><p>刘永,刘备之子。</p><p>刘玄,刘永之孙,被成汉国封为安乐公。</p><p>刘晨,刘永之子。</p><p>刘祥,刘永三十三世孙。</p><p>刘开七,刘永五十三世孙。</p><h3><strong>刘昌</strong></h3><p>刘昌,刘胜之子,前112年-前110年在位,在位一年,谥哀,中山哀王。</p><h3><strong>刘昆侈</strong></h3><p>刘昆侈,刘昌之子,前110年-前89年在位,在位二十一年,谥康,中山康王。</p><h3><strong>刘辅</strong></h3><p>刘辅,刘昆侈之子,前89年-前86年在位,在位四年,谥顷,中山顷王。</p><h3><strong>刘福</strong></h3><p>刘福,刘辅之子,前86年-前69年在位,在位四年,谥宪,中山宪王。</p><h3><strong>刘循</strong></h3><p>刘循<b>,</b>刘福之子,前69年-前54年在位,在位十七年,谥怀,中山怀王。无子,国除。中山靖王刘胜系的中山国,到此结束。 </p><h3><strong>刘竟</strong></h3><p>刘竟(?―前35年),汉宣帝刘询第五子,母戎婕妤。初元二年(前47年)封为清河王,初元三年(前46年),徙封中山王。建昭四年(前35年)去世,无子国除。前46年-前34年在位,在位十一年,谥哀,中山哀王。 </p><h3><strong>刘兴</strong></h3><p>刘兴,(?―前8年),汉元帝刘奭第三子,母冯昭仪。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六月,被封为信都王。刘兴在被封为信都王的第十四年(即阳朔元年,公元前24年),改封为中山王。前24年-前8年在位,在位十六年,谥孝,中山孝王。 </p><h3><strong>刘衎</strong></h3><p>汉平帝刘衎,原名刘箕子,刘兴之子。前8年-前1年在位,在位七年。前1年,汉哀帝驾崩,无子,以中山王刘箕子继位,更名刘衎,是为汉平帝。 </p><h3><strong>刘成都</strong></h3><p>刘成都,东平王刘宇之孙。由于刘衎做了皇帝,以他为中山王。前1年继位,大概在公元8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的时候被废除王位,可能在位九年。 </p><h2><strong>东汉中山王</strong></h2><h3><strong>刘茂</strong></h3><p>刘茂,西汉宗室。新朝末年,各地义军四起,他自号“厌新将军”举兵反新,建武元年(25年)七月投降汉光武帝刘秀被封为中山王。建武十三年(37年)二月,以“不应经义”为由,降为单父侯。 </p><h3><strong>刘辅</strong></h3><p>刘辅(?―公元84年),东汉光武帝刘秀与皇后郭圣通所生次子。建武十五年(39年)封右翊公。建武十七年(41年),郭后被废为中山太后,因此改封刘辅为中山王,同时享有常山郡。建武二十年(44年),又改封为沛王。元和元年(公元84年)六月,去世。 </p><h3><strong>刘焉</strong></h3><p>刘焉,东汉光武帝刘秀与皇后郭圣通所生的幼子。建武十五年(39年)封左翊公,十七年(41年)进爵为王。焉以郭太后少子故,独留京师。三十年(54年),徒封中山王。54年-90年在位,在位四十六年,谥简,中山简王。 </p><h3><strong>刘宪</strong></h3><p>刘宪,刘焉之子,90年-112年在位,在位二十二年,谥夷,中山夷王。</p><h3><strong>刘弘</strong></h3><p>刘弘,刘宪之子,112年-140年在位,在位二十八年,谥教,中山教王。</p><h3><strong>刘畅</strong></h3><p>刘畅,刘弘之子,140年-174年在位,在位三十四年,谥穆,中山穆王。</p><h3><strong>刘稚</strong></h3><p>刘稚,刘畅之子,174年-?在位,谥节,中山节王。无子,国除。</p><h2><strong>曹魏中山王</strong></h2><h3><strong>曹衮</strong></h3><p>曹衮(?―235年),魏武帝曹操之子,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衮受封平乡侯。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改封为东乡侯,同年又改封为赞侯。黄初二年(221年),进封爵位为赞公,黄初三年(222年)三月初一日,曹衮被封为北海王。黄初四年(223年),改封为赞王。黄初七年(226年),又改封为濮阳王。太和二年(228年),曹衮到封地就国。曹衮崇尚节约俭朴,敦促妻妾纺线织补,形成习惯,成为家属日常的事务。太和五年(231年)冬天,曹衮回京朝见魏明帝曹叡。太和六年(232年),改封为中山王。 </p><h2><strong>晋朝中山王</strong></h2><h3><strong>司马睦</strong></h3><p>司马睦,字子友,晋宣帝司马懿六弟司马进之子,谯刚王司马逊之弟,著名史学家司马彪的父亲。司马睦初在曹魏时,封安平亭侯,任侍御史。西晋建立后,封中山王。咸宁三年(277年),因罪降封丹水县侯。太康元年(280年),恢复王爵,改封高阳王。元康元年(291年),司马睦任宗正,最终卒于任上。</p><h3><strong>司马耽</strong></h3><p>司马耽,晋宣帝司马懿五弟司马恂之孙,济南王遂之子,咸宁三年(277年)徙为中山王。</p><p><b></b></p><h2><strong>前赵中山王</strong></h2><h3><strong>刘曜</strong></h3><p>前赵昭文帝刘曜,匈奴人,字永明,前汉光文帝刘渊养子,名将。永嘉五年(公元 311年),刘曜同石勒、王弥会攻洛阳,刘曜命其部下烧毁洛阳坊市,杀诸王公及百官以下三万余人,将晋怀帝、羊后及传国玺送于平阳。刘曜以功被署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雍州牧,封中山王,身居显职。攻陷洛后,刘曜又奉命进攻关中。不久攻克长安,俘晋愍帝。</p><p>后于靳准之乱中登上帝位,迁都长安,319年四月改国号为大赵。同年赵王石勒自立,国家分裂。刘曜在位期间多次出兵平定和招降西戎和西方的割据势力如仇池国和前凉等。在国内亦提倡汉学,设立学校。后为石勒所俘,公元329年被杀身亡。</p><h3><strong>刘岳</strong></h3><p>刘岳,前赵国宗室。《晋书》:“以刘岳为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进封中山王。”</p><h2><strong>后赵中山王</strong></h2><h3><strong>石虎</strong></h3><p>后赵武帝石虎(295年-349年),字季龙,羯族,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人,后赵明帝石勒堂侄,十六国时期后赵君主,334年-349年在位。未登基前曾封中山王。</p><h2><strong>燕国中山王</strong></h2><h3><strong>慕容冲</strong></h3><p>慕容冲(359年-386年),小字凤皇,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前燕景昭帝慕容俊之子,前燕幽帝慕容暐、西燕烈文帝慕容泓之弟,母皇后可足浑氏,十六国时期西燕第二位皇帝。慕容俊在位时封中山王、大司马。</p><p>太元十年(385年),慕容冲在阿房城称帝,改元更始。太元十一年(386年),鲜卑人都对慕容冲有怨恨,左将军韩延顺应众人心中的不满,于是攻杀慕容冲,立慕容冲部将段随为西燕王。慕容冲死后,上谥号为威皇帝。</p><h3><strong>慕容暐</strong></h3><p>慕容暐(350年-384年),字景茂,鲜卑族,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前燕景昭帝慕容俊第三子,母皇后可足浑氏,十六国时期前燕末代皇帝,360年―370年在位。</p><p>慕容暐初封中山王,后被立为太子。光寿四年(360年),慕容俊去世,慕容暐继位,年号建熙。慕容暐继位初期在慕容恪摄政之下仍能保持国家稳定,但后期在慕容评主政之下就渐渐衰落,最终被前秦所灭。慕容暐在国亡后成为前秦臣子,封为新兴郡侯。淝水之战后,前秦对境内各族的控制力减弱。慕容暐的叔叔慕容垂与弟弟慕容泓先后举兵建立政权,慕容暐计划杀死前秦皇帝苻坚呼应二人,但因事泄被杀。慕容暐叔父慕容德建立南燕时,追谥他为幽皇帝。</p><h2><strong>北魏中山王</strong></h2><h3><strong>拓跋纂</strong></h3><p>拓跋纂,北魏宗室,由中山公晋升为中山王,征东大将军。</p><h3><strong>拓跋辰</strong></h3><p>拓跋辰九月,辛巳,魏主如漠南。甲辰,舍辎重,以轻骑袭柔然,分军为四道:乐安王范、建宁王崇各统十五将出东道,乐平王丕督十五将出西道,魏主出中道,中山王辰督十五将为后继。</p><p>九月,辛巳,北魏国主前往漠南。甲辰(初六),魏军舍弃辎重,率轻骑袭击柔然。分兵四路:乐安王拓跋范、建宁王拓跋崇各率十五名将领从东路进军,乐平王拓跋丕督统十五名将领从西路进军,北魏国主从中路进军,中山王拓跋辰督统十五名将领作为后援。 </p><h3><strong>元托真</strong></h3><p>元托真,《魏书》:“太平真君十年(450年)十月己酉,以平昌公元托真为中山王。”“太安四年(458年)十二月征东将军、中山王托真薨。”</p><h3><strong>拓跋睿</strong></h3><p>拓跋睿,“太和三年(479年)七月壬寅侍中、尚书、太原公王睿进爵中山王”、“太和五年(481年)六月甲辰,中山王睿薨。”</p><h3><strong>元英</strong></h3><p>元英(?—510.12.9),字虎儿,原名拓跋英,太武帝拓跋焘曾孙,景穆帝拓跋晃之孙,南安王拓跋桢之子。正始元年(504年)八月,击败南齐名将陈显达,封中山王。永平三年(510年),英薨,给东园秘器、朝服一具、帛七百匹,赠司徒公,谥曰献武王。</p><h3><strong>元熙</strong></h3><p>元熙,字真兴,元英之子。好学,俊爽有文才,声著于世,然轻躁浮动。延昌二年(513年)袭封中山王,累迁兼将作大匠,拜太常少卿、给事黄门侍郎,寻转光禄勋。延昌四年(公元515年),刘腾、元叉政变,元熙起兵讨伐,兵败被杀。</p><h3><strong>元叔仁</strong></h3><p>元叔仁,元熙之子,以年幼获全,与母于氏徙朔州。孝昌初,灵太后诏叔仁归京师,还其财宅,袭先爵。除征虏将军、通直散骑常侍。孝庄初,遇害于河阴,赠卫大将军、仪同三司、并州刺史。</p><h3><strong>元琳</strong></h3><p>元琳,元叔仁之子。元叔仁死后袭中山王爵,北齐篡魏时,降为中山公。</p><h3><strong>闾大肥</strong></h3><p>闾大肥,柔然人,南北朝时期北魏将领。在道武帝拓跋珪时,率宗族归顺北魏。道武帝将女儿华阴公主嫁给他。他侍奉拓跋珪、拓跋嗣、拓跋焘三位帝皇,屡立战功,太武帝拓跋焘将要封闾大肥为王时,却因病去世。太武帝于是追赠他为中山王。</p><h3><strong>闾驎</strong></h3><p>闾驎,闾大肥的弟弟。由于闾大肥儿子闾贺早死,闾驎继承了闾大肥的爵位,为中山王。任仇池镇将。卒,无子。</p><h3><strong>闾凤</strong></h3><p>闾凤,闾大肥的弟弟。由于两个哥哥闾大肥、闾驎都没有后代,他继承了中山王爵位。官至镇南将军、肆州刺史。他也没有后代,他死后,中山王爵被废除。</p><h3><strong>王睿</strong></h3><p>王睿,字洛城。太和四年(480年),迁尚书令,进爵中山王,加镇东大将军。他死后,京邑士女,谄称睿美,造新声而弦歌之,名曰《中山王》。诏班乐府,合乐奏之。</p><h3><strong>李盖</strong></h3><p>李盖,中山人,孙女是北魏献文帝拓跋弘思皇后。李盖,少知名,历位殿中、都官二尚书,左将军,南郡公。初,世祖妹武威长公主,故凉王沮渠牧犍之妻。世祖平凉州,颇以公主通密计助之,故宠遇差隆。诏盖尚焉。盖妻与氏,以是而出。是后,盖加侍中,驸马都尉,殿中、都官尚书,左仆射,卒官。赠征南大将军、定州刺史、中山王,谥曰庄。</p><h2><strong>北齐中山王</strong></h2><h3><strong>元善见</strong></h3><p>东魏孝静帝元善见(524年—552年1月21日),鲜卑族,北魏孝文帝元宏的曾孙,清河文献王元怿之孙,清河文宣王元亶之子,南北朝时期东魏皇帝,534年―550年在位。</p><p>武定八年(550年)五月,在十万精兵的逼迫下,孝静帝被迫禅位于高洋。高洋即位之初,对孝静帝还算优待,封他为中山王,食邑一万户。在封地,孝静帝可以悬挂天子旌旗,用天子年号,文书可以不称臣,三个儿子也都封官食邑。</p><p>天保二年(551)十二月己酉(初十)日(552年1月21日),高洋设宴款待孝静帝时,偷偷在杯中下了毒,孝静帝没有防备,结果中毒而死。年仅二十八岁,齐追谥曰孝静皇帝。随后,他的三个儿子也被高洋杀害。</p><h2><strong>南梁中山王</strong></h2><h3><strong>元略</strong></h3><p>元略,北魏中山王元英之子。北魏延昌四年(公元515年),刘腾、元叉政变,元熙起兵讨伐,兵败被杀。元略逃到南梁避难,南梁武帝萧衍甚礼敬之,封略为中山王,邑一千户,宣城太守。</p><p>后来元略归本国,北魏肃宗元诩封元略侍中、义阳王,食邑一千户。不久,改封东平王,又拜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领左卫将军,侍中如故。又本官领国子祭酒,迁大将军、尚书令。后来被尔朱荣所杀。赠以本官,加太保、司空、徐州刺史,谥曰文贞。 </p><h2><strong>唐朝中山王</strong></h2><h3><strong>李承乾</strong></h3><p>李承乾(619年―645年1月5日),字高明,唐太宗李世民长子,母长孙皇后。公元620年(武德三年),(尚在襁褓中的)李承乾被封为恒山王。公元624年(武德七年),李承乾徙封中山王。</p><p>公元626年(武德九年),李世民即位,是为太宗皇帝,十月癸亥,年仅8岁的李承乾被册立为太子。</p><p>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担心自己被废,杜荷、侯君集等人谋反,失败,废为庶人。</p><p>公元644年(贞观十八年)十二月辛丑,李承乾卒于黔州。</p><h3><strong>李业</strong></h3><p>惠宣太子李业(?—735年),原名李隆业,避唐玄宗讳而改。唐睿宗李旦第五子,母王德妃,同母妹淮阳公主和凉国公主。后被诣为惠宣太子。李业始封赵王,后降封中山王,授都水使者。徙鼓城,兼陈州别驾,进封为薛王,为羽林大将军、荆州大都督。</p><h3><strong>李琚</strong></h3><p>李琚,本名思顺,蒋王李休道之子,蒋王李恽孙,唐太宗李世民曾孙。神龙初封嗣赵王,加银青光禄大夫。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改封中山王,右领军将军。陪葬昭陵。</p><h2><strong>辽国中山王</strong></h2><h3><strong>耶律宗政</strong></h3><p>耶律宗政,契丹名查哥(查割、查葛),又作耶律宗懿,辽圣宗的弟弟耶律隆庆的儿子。辽圣宗开泰五年(1016年)十月,以他为中山郡王。九年(1029年),封为潞王。重熙十九年(1050年)十二月,耶律查哥为南院大王。二十一年(1052年),十月,耶律查哥为南院枢密使,封为越国王。</p><h2><strong>明朝中山王</strong></h2><h3><strong>徐达</strong></h3><p>徐达(1332年—1385年),汉族, 中国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民族英雄,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农家出身。</p><p>元末,他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1363年大败陈友谅。1364年,朱元璋任他为左相国。1367年,率军消灭张士诚地方割据势力。同年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军常遇春一起挥师北伐中原,推翻元朝残暴黑暗的统治,</p><p>1368年攻入大都(今北京),元朝灭亡。以后又连年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官至右丞相,封魏国公。他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p><p>洪武三年(1370年),封魏国公。洪武十八年(1385年)二月卒,追封中山王,谥武宁。</p><h2><strong>琉球中山王</strong></h2><h3><strong>中山国历史介绍</strong></h3><p>中山国,位于日本九州岛西南方的大海中,为一群岛,琉球中山国是由琉球王国英祖王朝分裂出的三个地方割据之一,盘踞冲绳本岛。琉球王国在舜天王朝之前并没有国家,为萨摩藩的南方领地,称为萨南诸岛。从中山国开始,琉球王国为了与明朝通商,成为明朝的附庸国,同时亦延续萨摩藩的藩属国地位。同古代日本一样,关于其国的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中国古史。《隋书》中即有《琉求传》。据1650年成书的该国用汉语自撰的第一部国史《中山世鉴》称:“盖我朝开辟,天神阿摩美久筑之。”隋书称:“当初,未[有]琉球之名。数万年后,隋炀帝令羽骑尉朱宽访求异俗,始至此国地界。万涛间远而望之,蟠旋蜿蜒,若虬浮水中,故因以名琉虬也。”这就是说,中国隋朝时(581~617),该国始被称为琉虬,原名阿儿奈波。虬是龙的一种,以琉球群岛散布在大洋中的状态而言,谓之琉虬,实在非常形象。然而因为古代中国都将龙作为华夏帝王的象征,史官写史多有忌讳,所以《隋书》就将它改为同音的“琉求”。</p><p>到明朝洪武五年(1372),明太祖朱元璋派使臣杨载携带诏书出使琉球,诏书中称其为琉球。从此乃成为正式名称。可见,连琉球国的国名也是中国取的。据《殊域周咨录》载,该诏书说:“朕为臣民推戴,即位皇帝,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是用遣使外夷,播告朕意,使者所至,蛮夷酋长称臣入贡。惟尔琉球,在中国东南,远据海外,未及报知。兹特遣使往谕,尔其知之。”这份诏书除了以华夏自居中央,使用了中国历代皇帝习用的“蛮夷”之类词以外,毫无威胁恐吓的意思,是一种和平外交。因此,琉球国中山王察度首先领诏,并立刻派遣王弟泰期,与杨载一同来中国,奉表称臣。“由是,琉球始通中国,以开人文维新之基。”(见1725年琉球国用汉语自撰的第二部正史《中山世谱》)继中山王后,琉球山南王承察度和山北王怕尼芝,也相继于翌年向中国皇帝称臣入贡。当时琉球“三山分立”,相互征战。明太祖知悉后,又去诏云:“使者自海中归,言琉球三王互争,废弃农业,伤残人命。朕闻之不堪悯怜。”因此要求他们“能体朕意,息兵养民,以绵国祚”。后三王果然罢战息兵。</p>据琉球国史及各种史料记载,自洪武十六年(1383)起,明朝实行禁海,而为了与明朝通商,历代琉球王不得不被中国皇帝册封,确立依附关系或附庸关系。这种关系延续了整整五个世纪,即使是日本庆长十四年(1609)发生日本萨摩藩(今鹿儿岛县)岛津氏收复琉球,琉球国在受到萨摩制约的情况下,也始终未变。洪武二十五年(1392),朱元璋“更赐闽人三十六姓”人琉。这批中国移民主要是向琉球传授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琉球王国也曾主动请求赐人,如1606年,尚宁王受册封时,便请赐明人归化。如从中国去的蔡氏为蔡襄的后人,林氏为林和靖家族的后人。与此同时,琉球王还经常选派子弟到中国留学。<p>从明洪武五年(1372)以后,琉球王国一直使用中国的年号,先行用和号、和历。(直至清朝光绪五年(1879),日本“废琉置县”为止)琉球王国的官方文书、外交条约、正史等,都是用汉字结合日文假名书写的。</p><p>1609年,萨摩“以劲兵三千入其国,掳其王,迁其宗器,大掠而去”(《明史》)。当时琉球王侍从写的《喜安日记》记载:“有如家家日记,代代文书,七珍万宝,尽失无遗!”萨军将琉球王尚宁等百余人俘至鹿儿岛,达三年五个月,逼迫尚宁王屈辱地承认向其“进贡”。同时还强行割占琉球北部五岛。但即便如此,也尚未改变中琉关系。如据《明史》记载,万历十四年(1616),“日本有取鸡笼山之谋(其地名台湾)”,当时忍辱负重的尚宁王在国家残破的情况下,依然不忘“遣使以闻”,通报中国防备日本侵略。清朝入主中原后,中琉册封关系继续保持,贸易和文化交流还更为扩大了。</p><p>1879年4月4日,日本占领琉球。</p><p>1945~1972年,美国占领时期,美国在琉球实行异化政策。</p><p>1947年4月,联合国《关于前日本委任统治岛屿的协定》,把琉球群岛和钓鱼岛交给美国托管。</p><p>1970,美日签定《美日旧金山和约》,把琉球连同钓鱼岛的施政权转给日本。</p><p>1972年5月15日~至今,日本重新恢复对琉球群岛的行使行政管理权(中国、俄罗斯均不承认)。</p><h3><strong>中山国历代中山王</strong></h3><p>中山王(察度) (46)庚寅1350</p><p>中山王(武宁) (10) 丙子 1396</p><p>尚思绍 (15) 乙酉 1406</p><p>尚巴志(18) 辛丑 1421</p><p>尚忠(5) 己未 1439</p><p>尚思达 (5) 甲子 1444</p><p>尚金福 (4) 己巳 1449</p><p>中山王(尚泰久) (7) 癸酉 1453</p><p>世高王(尚德) (9)庚辰1460</p><p>金丸王(尚圆) (7) 己丑 1469</p><p>尚宣威 (1) 丙申 1476</p><p>尚真(50) 丙申 1476</p><p>尚清(29) 丙戌 1526</p><p>尚元 (17) 乙卯 1555</p><p>尚永 (16) 壬申 1572</p><p>尚宁(32) 戊子 1588</p><p>尚丰(20) 庚申 1620</p><p>尚贤(7) 庚辰 1640</p><p>尚质 (21) 丁亥 1647</p><p>尚贞 (41) 戊申 1668</p><p>尚纯 (1) 己丑 1709</p><p>尚益 (8) 己丑 1709</p><p>尚敬(34) 丁酉 1717</p><p>尚穆 (37) 辛未 1751</p><p>尚哲 (1) 甲寅 1794</p><p>尚溢 (8) 甲寅 1794</p><p>尚成 (2) 壬戌 1802</p><p>尚灏 (15) 癸亥 1803</p><p>尚育 (19) 戊子 1828</p><p>尚泰 (32) 丁未 184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