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守城战前都是什么样的古人都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3897

发布:2024-11-12 01:09:49  来自 很酷又爱笑 觅知友会员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城池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中国古代城池少则也有三五千座,每个城池的规划布局都非常严格。

城池的建筑首先是为了让人们居住,从部落发展而来,也为人民提供了安全。

从村落发展到城池,也展现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而 就是依靠城池来维护百 自己,所以守城是首要的。

守住城池才能保证军事的发展,手握军权,才能稳固江山。

image.png

有人说,火器发明之后,城池的防御便失去了作用,殊不知,火器在发展,城池建筑也在进步,从拥有火器之后,守城的成功率也是极高的。

事实证明,攻城战虽有成功的案例,但是在数据的对比之下,变不值一提,攻城的一方失败率甚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城池防御。

那么城池防御前要做好哪些准备?

竖壁清野

相信了解过苏德战争的都知道,苏联当时就采取了这个措施,使得德军最后溃败。

什么是竖壁清野?

简单来说,就是将城池周边的、一切有利于敌人的东西全部搬进城内,甚至烧毁(这是迫不得已的做法),让城池外围变成焦土,让敌人无处藏身,失去隐蔽的敌军自然成为守城方攻击的活靶子。

为此,有的将军不惜毁掉城市外围的村庄、寺庙、佛塔,甚至挖山填土,总之任何有利于敌军藏身之处,皆被清理。

image.png

《武备辑要》总记录了一个细节:竖壁清野,还会将生产硝石、硫磺、铅、铁以及商行和工匠,全部放到一块,以此确保这些物资的不会被敌军利用。

更有甚者,直接在城池外围的竟、河流以及小河里面投放毒药,这一招,古人可谓百试不爽。

当然在做这些之前,势必要将己方的粮草物资准备齐全。

粮草物资

一场战争,最终能够获得胜利的,多半是后勤有多保障的,除非是持久战,边生产边打仗的案例比比皆是。

image.png

明朝《救命书》中提到,一座县规模的城池,粮草至少有准备两千石,具体看人口。但至少要做到士兵能吃饱,老人小孩饿不死。

除了基本维持生命的粮草,还有物资。

很多人理解的物资能想到的只有武器,事实上在守城时要准备的物资是非常多的。

首先要从仓库中调拨,都是来自民间,比如灯笼、油、木制炮架、石灰、长枪、钉子、弓箭、锄头等,就连笔墨纸砚也会调拨。

只有人民 ,才能守好一座城池。

动员兵民

纵观历史,从未发生过守军凭借一人之力就守住城池的,很多人听闻 的 ,事实上这只是演义中的情节。

image.png

以少胜多的有,但是并不多,更不可能是一人守城,所以要守住一座城池,不仅要动员士兵,还要动员百姓。

历代兵书都有详细的记载,其中就写了如何动员百姓的详细做法,士兵平日里都在操练,一声令下,很容易动员,而百姓则不同,需要做足前期工作。

《武经总要》中记载,百姓当中,身强体壮的男子优先记录,作为补充人员,一次加强城池防御,其次是精壮的妇女,就连老人和小孩也有相应的任务,例如发放粮食、收集其他物资等。

当然这些有可能都是强制性的,战争面前,谈不上自愿。

image.png

除此之外,要做到事半功倍,所以政府在动员百姓的时候,不会出现乱用的现象,如果你是医生,不可能让你上前线,只能负责后勤医疗工作;如果你是世家大族,不会让你去做一些普通人都能做的事情,特殊人才特殊利用,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尤其是平时的地痞流氓,古人认为这些人都是当兵打仗的好材料,比普通百姓更具有勇气,战争来临他们往往是最容易组织的,所以要充分利用,战后给予嘉奖,说不定还能改造他们。

再者就是犯了轻罪的犯人,让他们戴罪立功,这类人在战时会更加卖力。

安全措施

战争来临,要做的不仅仅是上面那些事,最重要的是稳固人心,要做到这点就必须让他们感受到安全。

在近代战争中,很多时候战事还未开始,城市内就已经出现敌军,简单来说就是所谓的汉奸。

image.png

现在叫防汉奸,在古代叫防穷民,政府认为,有很多潜在的危险,这些危险都藏在“穷民”

之中,这些细作很可能让守城功亏一篑,他们往往能发挥重大作用,古往今来都是如此,所以政府在动员百姓和士兵时,都会进行有效且严格的控制,严查每一户家庭出现的新人口,还会让家属们描绘新来人口的样貌,对城内百姓也会进行检查。

在检查的过程中,有几个职业是检查最多的,如游客、和尚、鞋匠、剃头匠、算命的,因为这些人流动性强,也最容易探听到军情。

针对细作出现在这类人群,政府采用的都是保甲制度,十户一甲,有一人犯法,十户一起受罚,这个惩罚确实严重,十户人少说也有三五十人,所以往往会有很多买通之后的细作被举报。

除此之外,一些特殊的地方场所也排查的非常严格。

image.png

例如寺庙、青楼、旅馆等,这些容易藏身的地方都会有士兵把手。

做好这些基本安全工作,就要开始下达命令,不准居民吹响器,甚至是高举竹竿,因为这都有可能是和敌人互通信息的手段。

之后让士兵和百姓加强防火意识,古代房屋建筑多为木头以及茅草房,所以要在火势难控制的地区添加足够的水源。而那些以往堆积在一块的稻草、秸秆都尽量分散放置,家家户户水缸备满水,再组织好灭火队伍,灭火的工具,这些都是提前准备好的。

《武备辑要》中有一点着重提出,就是火药库的看管,不得马虎。

综上所述,就是城池防御中必须要做到的,能做到这些,要守住一座城池基本上不是难事。

image.png

如果要加大守城成功的概率,那就得看具体的战略战术,这就涉及到了守城将领以及军事的才能,如果将领和军师都懂兵法,且有经验,只要不是双方人数太过悬殊,可以说成功守城的概率至少在90%以上。

我们不妨看一个案例——公元1206年的 。

当时襄阳之战的主帅是赵淳,1206年的冬天,金军持续进攻了90多天。

据记载,当时的襄阳守兵不足万人,而金军有足足二十万,不过按照古代的战争套路,攻方一般都会夸大数字,以达到震慑敌人的效果,姑且是夸大,但是人数的确是襄阳守军的好几倍。

当时由于人手不够,襄阳此时茶商居多,他便征用了茶商组成了“敢勇军”,据说战斗力还可以,有部分史料显示,这只队伍高峰期有六千余人,也就是说,襄阳守军应该是1.6万人左右。

image.png

面对兵力悬殊,赵淳按照计划,将襄阳城周边的人迁入城内,采取了竖壁清野的措施。

接着筹备粮草和物资,当时粮草并不多,赵淳集中粮食,分配得当,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赵淳禁止了百姓购买酒水,为何?因为时值冬日,酒水可以取暖,所以都发放给士兵暖身子了。

之后再是收集武器,边收集边赶制,他得知金军怕弩箭,就连夜制作弓弩,又花钱招募弩手,一些平常都会射箭的百 被招来,每人可得三贯钱,用来奇袭金军,打乱敌人的节奏。

金军无可奈何,边起了一座土山,以此作为壁垒,然而土山多为木质结构制成,赵淳用火攻,金军不得已只能撤退。

image.png

这样看来,在冷兵器哪怕是火器发明之后,守城只要做好基础准备,大多是可以成功的,敌军兵力再多,也不会傻到一直进攻,这样损失太大,除非是一战定乾坤,不然没有哪个将领会这样不惜一切去进攻。

不过从历史发展来看,鲜明案例的对比有很多,守城失败的往往都是守城将士无能、亦或是盲目自大,轻敌所造成的的。

如此,您对古代城池防御有了解了吗?欢迎评论区留言探讨。

参考资料:《古代中国的战争之道》、《武备辑要》、《武经总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宋江和岳飞在宋朝是一个时期的吗?为什么岳飞不去打梁山?

宋江和岳飞在宋朝是一个时期的吗?为什么岳飞不去打梁山?

古代黑店为何在宋朝层出不穷原因竟然会是吃不起肉

古代黑店为何在宋朝层出不穷原因竟然会是吃不起肉

他身为皇帝本可以后宫佳丽三千为何只爱小白脸

他身为皇帝本可以后宫佳丽三千为何只爱小白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