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为何包拯以魏征为师?原来是魏征有“人镜”之名
4183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 为什么以 为师,欢迎关注哦。
包拯任职初期便自称以魏征为师,也正是魏征的“人镜”之名,使包拯不顾忌讳,勇于直谏。“ ,人至察则无徒。”包拯也因其直言无忌而始终没有朋友。为人处世严谨的包拯不涉党争,只为公道,实话实说。
也正是其忠、孝、廉集于一身的思想品质,最终形成了传世至今的“孝肃家风”, 一代代后人都秉承着包拯的遗志在不同的职位尽着自己的一份力。
魏征(580~643),字玄成。 巨鹿(今河北巨鹿)人,是唐朝有名的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 公,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一位谏臣。而包拯正是自承要以魏征为师,直言敢谏。
魏征初到长安时,就被当时的太子李建成引用为东宫僚属,在太子门下洗马宫。这洗马宫官员自然不是洗马的。这里的洗读xiǎn。魏征当时做的其实是太子少傅的属官。魏征看到太子与秦王 的冲突日益突出,就曾多次劝建成要先发制人,及早动手。
以后,李世民继位成为唐太宗。由于李世民早就非常赏识魏征的胆识和才能,非但没有怪罪于他,而且还让他担任谏官的职责,并经常将魏征引入内廷,询问自己行政的得失之处。魏征喜逢知己之主,竭诚辅佐,为了维护和巩固李唐王朝的统治,曾先后上谏二百多次,从不委曲求全。就算上谏时已经极端地激怒了唐太宗,而魏征依然神色自若,不稍动摇,使唐太宗也为之折服。
有一次有人献给唐太宗一只上好的鹞鹰,唐太宗正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逗弄,很是得意。可这时,唐太宗发现魏征正远远地向大殿走来,他赶紧把鹞鹰藏在了怀里,魏征就故意奏事很久。等到魏征离开后,唐太宗发现这鹞鹰竟然闷死在了自己的怀中。
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正月二十三日,魏征病逝。唐太宗悲恸之极,对身边的侍臣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 ,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皇祐二年(1050),包拯升任天章馈待制,担任了谏官的职务。一上任,包拯就精心选定了魏征的三篇奏议,用蝇头小楷抄写了一遍,呈奏给仁宗 ,请求仁宗皇帝可以像唐太宗一样虚心纳谏,分辨是非,时刻警惕,以国家大事为重。处理政事不能“先入为主”,偏听偏信,而且要爱惜人才,除去苛刻,严正刑禁,禁止妖言邪说,不随意 ,如此等等,朝廷多采纳施行。
包拯做谏官时,对朝政事宜发表过很多的意见,使得仁宗皇帝在决策中能够避免一些严重的失误。
皇祐二年九月(1050年10月),京城大涝之后终于天气放晴,仁宗皇帝认定这是个吉兆,便在京城开封举行祭祀天地的盛大庆祝,并且还下诏要大赦全国的罪犯,并给所有文武百官都晋升一级。包拯对此提出异议,上疏对仁宗皇帝说,罪犯服刑那是对他们以往所犯下的罪行给予的惩罚,怎么能够因为洪水退去、天气放晴就减轻了对他们的惩罚呢?
至于官员晋升,更是需要在考核了他们的政绩后,仔细斟酌才可,这样马马虎虎地就随便都给予了升迁,对那些确实有政绩的官员就太不公平了,这样的话,以后谁还会勤勉地为朝廷出力呢?
包拯曾对自己担任谏官以来的经历做过一段十六个字的总结:“披肝沥胆,冒犯威严,不知忌讳,不避怨仇。”
北宋时,官员相互赠礼之风盛行。包拯对这股送礼收礼的风气,历来是持反对意见的,认为这只会加剧官员的腐败。包拯曾几次上疏仁宗皇帝,请求颁布诏令禁止官员之间的送礼收礼的现象,以发扬廉洁的风气。
据传说,在包拯六十岁大寿那年,从寿日的前几天开始,他就让儿子包贵带人站在衙门口以拒绝送礼。可谁知道,这第一个来送寿礼的就是当今的仁宗皇帝派来的六宫司礼 。老太监到了衙门外,执意要面见包拯,要他接旨受礼。这下可就难住了包贵,这当今“天子”送来的寿礼要是不收,那不是抗旨不遵吗?
可是父亲的命令他也不敢违反,无奈只好请老太监将送礼的缘由写在纸上,然后转呈给包拯,由包拯定夺。老太监便提笔在纸上写了一首诗:
“ 一品卿,日夜操劳似魏征。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理不通。”
包贵让人把诗拿到内衙呈给了包拯。过了不一会儿,那人就带回那张纸又交给了老太监。只见原诗下边又添了四句:
“ 丹心忠,做官最怕叨念功。操劳为官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
六宫司礼太监看罢,半晌都没有说话,最后也只好带着礼物和那张纸回宫交差去了。
古人将“ 、况钟、 、魏征、包拯”五位名臣作为谜面出了一个谜语,答案便是——五官端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