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明代开国谋臣朱升的生平简介朱元璋为何赏赐他免死券?
4808
狡兔死,走狗烹。跟随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的那些开国功臣们尽数落得如此下场!有一个与朱元璋同姓的谋士朱升早就预料到了这种情况,机智的他提前向朱元璋求到了一块“免死券”,但是最后他还是没能逃过劫难,为什么?
众所周知,古代臣子们的保命符就是传说中的免死金牌,汉朝就已经出现过“免死金牌”了,更何况是千年后的大明朝呢。落到朱升手中的免死金牌最终却无法保住一个人的性命,朱元璋卖的到底是什么关子?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能预料将来之事的朱升到底是何方神圣吧!朱升,字允升,安徽休宁人,曾隐居世间五十多年,时人称其为枫林先生,毛泽东曾以“九字国策定江山”这样称赞朱升。
朱升从八岁开始入学读书,直到十九岁考上秀才,之后便一直在家乡开馆讲学,偶尔还要做做农务,标准的小老百姓一个。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朱升闲暇之余还写了好几本书,后来他考上了进士,朝廷授予他池州路学正一职,只不过朱升一直拖到了五十二岁才肯上任。在任三年,朱升重新制定校规,狠狠整顿了儒学腐败的问题,在师生中威望很高。不过,朱升的志向并不在此,所以三年以后他就辞官隐居起来,又当起了普通的教书先生。
这样一看,朱升也没毛泽东夸的那么厉害嘛,这正是我们接下来要讲的。
1357年,朱元璋率领重兵包围了整个徽州,徽州的守城元帅福童一开始不肯打开城门投降朱元璋,朱元璋本想直接攻进城去,可朱升担心城中百姓遭殃,就提出自己愿意一试,请求让自己去说服那福童,朱元璋答应了他。
福童是断不会开城门放朱升进去的,于是朱升就大着胆子独自站在了城下,只见城墙上列满守城的士兵,他们个个拉满了弓,只要朱元璋这边有异动,他们立刻就能让朱升万箭穿心!最后,经过朱升的一番游说,福童答应归降朱元璋。就这样,朱元璋不费一兵一卒就收服了徽州。
第二年,朱元璋攻打婺源久攻不下,这时朱升给朱元璋提了三个计策,共九个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就是毛泽东对朱升高评价的原因。别小看这九个字,朱元璋能平定天下,建立明朝,就是依靠着九字计策来实行的。那时,朱元璋最缺的东西就是粮食,为了能“广积粮”,他甚至把手下大将康茂才派去耕田种粮;在打败陈友谅之前,朱元璋为什么不称吴王只称吴国公?就是因为他采纳了朱升的建议“缓称王”。
朱升对朱元璋的建国大业所发挥的作用无法估计,朱元璋常常称赞朱升“为人老实,是老成贤达中的英杰”。然而,在朱元璋手下多年的朱升却十分清楚一件事,朱元璋的本性猜疑刻薄,他早晚会杀戮功臣的。所以,在朱元璋论功行赏的时候,朱升却拒绝了封侯进爵,提出了告老还乡的请求,他说如果陛下实在要赏赐我,就赐我一块免死券吧!
朱升原本是想着求一块免死券有备无患,他辞职以后立刻就启程回到了家乡。后来,朱升的儿子朱同刚到任礼部侍郎,一个月以后就被牵连进郭桓一案被杀害,朱升的那块免死券到最后也没能发挥作用保住他儿子的性命!
朱升一生一共写了二十四本书,有记录民间传说,好人好事的《墨庄率意录》,也有记录占卜观星的《星卦提纲》,还有风水著作《龙穴阴阳之诀》,以及总结战国刑书所著的《刑统赋解》。唉,帮了朱元璋那么多,结果连儿子的命也保不住,真是好心没好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