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隋炀帝为什么要三征高句丽跟三下江南?原因是什么
4747
为什么要 跟三下江南?接下来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隋炀帝在位十四年期间,营造东都洛阳城,开凿京杭大运河,三次征伐高句丽,三次游巡江南,耗费了 大量的人力物力,百姓 。
另一方面,隋炀帝完成了国家的统一,修建了南北贯通的命脉,畅通了 。而且重视教育、开创 、修订法律,隋朝最强盛的时期就是隋炀帝执政的时候。所以说隋炀帝并非是一位昏君,在某些角度看来,他亦是一代明君。那么隋炀帝为何要消耗国本三征高句丽和三下江南呢,他难道不知道王朝禁不起如此大的消耗吗?
这一切的答案都藏在政治的棋盘之上。
隋文帝与多数帝王不一样,大多数帝王都是后宫佳丽三千,而隋文帝牢牢地践行一夫一妻制。难道是因为隋文帝太爱自己的老婆,对其他女 不感兴趣了吗?原因当然不是这样,真正的原因是隋文帝怕自己的老婆,所以才不敢找小三。
堂堂的开国 怎么会怕自己的老婆呢,这与 有着直接的关系。隋文帝的老婆 是 的女儿,而独孤信是关陇集团中的勋贵,还是史上最牛的岳父。独孤信的三个女儿都嫁给了皇帝,长女是 明帝的皇后,四女儿是 的母亲,小女儿就是独孤皇后。
关陇集团强悍的地方不仅仅是政治上的人脉关系,更重要的是他们拥有一批强大的军事力量。关陇集团的前身是武川镇军阀,武川镇创立于北魏时期,当时是做为防备 入侵的军事重镇之一。公元528年,武川镇区域爆发叛乱,北魏王朝派贺拔岳前去平乱。在贺拔岳的军团里,爆发出了许多耀眼的将星,如 、李虎、寇洛、赵贵、于谨等等,这群人之后成为关陇集团的中流砥柱。
之后贺拔岳被任命为大都督,关陇地区的军事力量开始被他整合。公元534年,贺拔岳遇刺身亡,宇文泰成为了领袖,他继续壮大着关陇集团的军事力量。怀朔镇出身的 和武川镇出身的宇文泰,两个选择拥立了不同的皇帝,北魏也就分裂成了 和 。由于西魏统辖关中(今陕西省)、陇西(今甘肃省东南)地区,所以以宇文泰为首的集团亦就被称为关陇集团。
关陇集团凭借政治以及军事上的强大力量,成为了西魏以及后来北周的统治阶层。北周大定元年(公元581年), 在关陇集团的支持之下,顺利地登上了皇位,定国号为“隋”,改元开皇。关陇集团的势力至此达到了顶峰,成为了整个隋朝最强大的势力。
杨坚执政时期,一心想要摆脱关陇集团的控制。他恢复汉魏时期的 制,从而限制关陇集团势力的扩大。另一方面,杨坚改变了 ,开始直接管辖各镇的府兵,从而斩断关陇集团的军事基础。
杨坚的政略在一定程度上打压了关陇集团,但这对于关陇集团来说,并未伤其根本。关陇集团仍然是足以和皇权相对的势力,动摇着皇权的稳固性。
上位之后,如何打压关陇集团,稳固皇权是他做为皇帝必须要解决的事情。三征高句丽和三下江南,就是为了打压并消耗关陇集团的力量。
大业八年(公元612年),隋炀帝指责高句丽:兼契丹之党,虔刘海戍,习靺鞨之服,侵轶辽西。
这句话是啥意思呢?意思就是高句丽联合边境其它 政权对隋朝边境进行侵扰,之后隋炀帝要求高丽王入朝,但是高丽王不肯前来,于是隋炀帝便下令征伐高句丽。
隋炀帝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边境受侵扰就征讨高句丽,解决边境的问题很简单,大不了增派军队戍守边境就完了,又何必大费周章的征讨高句丽。而且征讨一个小国也没有多大的利益,另一方面自身却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完全就是得不偿失。
做为一代帝王的隋炀帝当然也懂得以上的道理,所以三征高句丽,征讨的不是高句丽,而是另一个势力,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关陇集团。关陇集团凭借自身的军事力量一直威胁着皇权的稳固,隋炀帝当然会想方设法地消磨他们的军事力量。
高句丽做为一个小国,兵马数量较少,征讨高句丽只要十万兵力足以。但是隋炀帝却集合了百万的军队,其中关陇集团的军队构成了主力。如此大规模的军队征讨一个小国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但是隋炀帝肯定不会让让这场战争变得简单易胜,不然又怎能消磨关陇集团的军事力量呢。
于是隋炀帝在军队中设立了受降使这个职位,它的作用就是每当高句丽的军队战败的时候,立马命令隋军停止攻击,而且不能杀俘虏。结果这就导致高句丽的军队一看抵挡不住就立马投降,投降后然后再进行反叛。隋军因此就损失惨重,结果瘟疫爆发,隋朝的百万军队就几乎死亡殆尽。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极大的消磨了关陇集团的军事力量,成功达到了他试图消磨关陇集团军事力量的目的。但是光是消磨军事力量还不行,还需要打压关陇集团的政治力量,而三下江南就是隋炀帝寻找打压关陇集团政治力量的机会。
隋炀帝在大业元年的八月十五开 了他第一次下江南的行程,和他一同前行的还有 的皇后、遗孀沈婺华。
南陈曾经控制着江陵以东、长江以南的区域。公元582年,太子 继位,是为陈后主。公元588年,杨坚命其子杨广等统军攻陈,至次年攻陷建康,南陈灭亡。虽然南陈灭亡了,但是南方许多士族仍然以南陈旧部自居。
隋炀帝带着陈国皇后下江南,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南方士族向其臣服。除了用陈国皇后做攻心手段之外,杨广也采取了震慑手段。此次游巡江南,隋炀帝命令武卫大将军郭衍为前军,右武卫大将军李景为后军,随从的兵卒不下二三十万。
除了这些手段之外,隋炀帝还为江都(扬州)带来了厚重的福利。《 》中记载:大赦江淮以南,扬州给复五年,旧总管内给复三年。
给复的意思就是免除租赋。这一举措将南方士族的心与隋炀帝更进了一步。
大业二年,隋炀帝纳陈后主第六女陈婤为贵人,又进一步加深了大隋皇室与南方士族的联络和关系。隋炀帝三下江南基本都是在与南方士族加强联络,可是花费如此多的人力物力,极大地消耗了国本,隋炀帝最终还是失败了,它未能获得多数南方士族的支持。
隋朝是靠关陇集团扶持上位的皇权,自身没有多大的势力。如果皇权直接与关陇集团撕破脸皮,那么皇权会输得很惨。所以隋炀帝把目光放在了南方的士族身上,他们单个的势力较弱,但是合起来却足以与关陇集团进行抗衡。
隋炀帝三下江南联络南方士族,就如 请 一般。刘备最后请出了诸葛亮,隋炀帝却没有请出南方士族。而隋炀帝失败的原因在于他没有看清楚南方士族的那颗心。
不管是隋文帝时期,还是隋炀帝时期,南方士族入朝为官者基本没有几个。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在南方士族的眼里,北方人以及隋朝皇室都混有鲜卑的血统,他们并非纯正的汉人。
身为纯正汉人的南方士族瞧不起北方人,也瞧不起隋朝皇室。所以隋炀帝三下江南都未得到多数南方士族的支持,而等待隋炀帝的只有自己的末路。
放眼当时的隋朝政治局面,隋炀帝也别无选择。因为在隋炀帝的头上一直悬着一把剑,说不清楚哪天就落下来将其杀死。这把剑就是关陇集团。隋朝的政治局面是关陇集团成就了皇权,皇权想抹杀关陇集团,而要达到抹杀的目的就只有借助外部更多的力量。
所以说隋炀帝三下江南就是想联络南方士族,得到他们的支持,然后才能将关陇集团一步步地抹杀殆尽。
结果关陇集团便撕破了与隋炀帝那层薄薄的窗户纸,利用民众的不满情绪,大闹农民起义。底层的民众迅速补充了关陇集团在三征高句丽中消耗的军事力量,隋炀帝对此已是无能为力。
最终李渊推翻了隋朝的统治,建立了 ,李渊所代表的亦是关陇集团。关陇集团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每当他们拥立的人获得了皇权,皇权肯定就会反过来制衡关陇集团,因为皇权是不能容有另一个强大的势力伴在一旁的。 时期,以 为首的关陇集团被一一铲除,关陇集团就这样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