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范仲淹心系苍生
1318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小时候家里很穷,全靠母亲省吃俭用供他读书。在钱米最匮乏之时,母亲每天只能给他煮米粥喝。去学校读书时,只能把凉了的米粥划成块带到学校充饥。同窗中有一位太守的儿子,对他很是同情,把好吃的东西带给他。但他原封不动,一口也不吃。太守的儿子为此很不高兴,他这样解释:“你送我东西,我感激不尽。但我如果吃了你送的美味佳肴,就会难以下咽我家的咸菜稀饭,以后哪能过艰苦的日子呢?”太守的儿子听了,对他的人品与操守愈发钦佩。
范仲淹在郴州为官时,一日正请同僚登楼聚餐,忽听见楼下有哭声,便让人询问缘故。原来是外地一读书人死于客栈之中,亲人无钱买棺木埋葬而发愁痛哭。范仲淹听后立刻吩咐撤掉宴席,用餐费帮助外地旅客安葬了亲人。后来他官至参知政事,职位与副宰相差不多,但生活仍非常俭朴。平日都是粗茶淡饭,珍惜每一粒米,每一缕布。但在帮助别人时却慷慨豪爽,毫不犹豫,常用自己的俸禄资助贫困之人。
晚年时,他用自己的积蓄在家乡开办义庄、义田,购买了1000亩好地,选择品德高尚的人经营管理,每年收入全都归入义仓,用于救济贫困者。这在当时就算是最佳的公益措施、慈善之举了。而他本人却一贫如洗,直到临终也没有一所像样的宅第。去世时贫病交加,仅借官房暂息,终生实践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