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是伪君子?伪君子和儒家思想有什么关系?

3156

伪君子和 有什么关系?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

儒家思想作为我国代表性传统文化之一,被冠上“虚伪”二字,大抵在于有私心之人对儒家思想之僵化运用,让大多数不明所以的人对儒家思想之践行逐步流于形式,而不知其真意。

同时,儒家思想里面攘括了许多伦理道德知识,以及一些礼仪规范,这些知识和规范,有其在行为上的表现形式。儒家思想所追求的,是身心合一那般谦谦有礼的君子风范。但是谦谦有礼之行为可以“装”,“君子”也能成为虚名,君子之名是否 ,许多时候,就只有自己知道了。要说儒家虚伪?不,不是儒家虚伪,是沽名钓誉之辈虚伪罢了。

image.png

1、为何儒家思想总是被人诟病

儒家文化容易被人诟病虚伪,其实与其文化特色有关。儒家思想有许多内容在议论道德,同时也议论了相关符合高洁品行之行为。而道德之高尚与否,我们难以从行为进行简单界定,但是我们却只能从行为进行判断,于是,虚伪之德往往以假乱真,以至于议论道德的儒家,也被后人诟病为虚伪。

判断一个人是否有道德,我们不可能跑进人家心里去看人家是不是真的这样想,我们往往只能通过一个人的言行,来对其作出判断。但是,人是会“伪装”的,许多时候,一个人这么做这么说,却并不这么想。

image.png

儒家要求的是“想的”和“做的”一致,但是,出于对“君子”之誉的追求,有人便为了虚名以“伪装”的方法让自己看起来品行高洁。基于此,人之沽名钓誉,用儒家作为自己谋名谋利的外衣,这能怪儒家吗?

image.png

2、儒家之君子是无私利之君子

从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伪君子与真君子的差别,大概就在于“私利”二字了。儒家所宣扬的真君子无疑是没有私利的存在,真君子心中怀仁,仁者爱人,真君子是慈爱一切人的,真君子将身边的人当作自己的亲人来爱护,摒弃自己的利己之私,时刻照顾他人的感受。在儒家思想里面,君子总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无私的存在,这也是儒家之君子被后世赞扬千年的原因。

image.png

而“伪君子”就不同了,伪君子所做的事情,可能在结果上,旁人会看到这件事情是“利他”的,但是真的出于“利他”还是“利己”做这件事情,就看这个人“心中所想”了。许多时候,“手段高超”的“伪君子”,往往能让事情看起来是“利他”,实则是“利己”的。所以,对于一个人是否出于真心实意做一件事情,一定要进行全面考察,而非以一时得失做简单界定。

要知道,君子行事的出发点,不应该是“这件事对我会有什么好处”,而应该是“这么做对别人有什么帮助”。君子行事,不会考虑自己之利,“利”对于君子来说,往往是“不求自来”,属 的一般的存在。伪君子所求的,实则就是“利”了。

image.png

要说君子与伪君子之区分之难处,往往就在于,要真正区别二者,应当从他们的“动机”进行推理,这与 之以动机断善恶有些相似。但是,所做的行为一样,行为所导致的结果也一样,只是一个人“利己”,一个人“利他”,这种动机,若是自己不说,谁又能知道呢?所以君子和伪君子区别起来,还真是有点难,不然老祖宗也不会说“日久见人心”这句话了。

基于此,我们也可以做一个小总结:儒家所主张的君子,是无私利之君子,这个“无私利”往往表现在动机上,动机本就“无私”,行为之结果又“何私之有”呢?

image.png

3、伪在物欲之伪,而不在儒家思想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要说儒家虚伪,这里的“伪”可怪不得儒家,儒家诸位先贤已经 说了,君子“想的”和“做的”一样,没有私心。但是儒家这么说,后人却不这么做,儒家又能怎么办?同时,儒家所宣扬的“君子”之美名被无数文人墨客所赞美,实在太诱人。于是,有些人被称为“君子”,可能是“知行合一”的真君子;但是有些人就有些名不符实了,这些人的行为看上去冠冕堂皇,实则不过都是出于深藏于心中的“利己”之欲罢了。所以,我认为,说儒家虚伪不太客观,伪往往在于人的物欲之伪,而不在儒家思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孙权和鲁肃之间的“江东对”,是如何改变东吴历史的?

孙权和鲁肃之间的“江东对”,是如何改变东吴历史的?

关羽被杀前曾投降孙权孙权为什么还要杀关羽

关羽被杀前曾投降孙权孙权为什么还要杀关羽

钮钴禄氏的父亲是怎么得罪乾隆的?他是什么结局

钮钴禄氏的父亲是怎么得罪乾隆的?他是什么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