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姚广孝为什么叫“黑衣宰相”?姚广孝对明朝的影响
4709
黑衣宰相:“黑衣”在这里指的是僧侣的一种黑色僧衣,“宰相”则是封建时代辅佐皇帝管理国家的高级官职。所谓“黑衣宰相”,指的是参与政治并对政治影响很大的僧侣。
佛教在中国是外来教派,但是因为他的普众性,很快就落地生根,发展壮大,甚至使得中国的本土教派影响力渐渐减弱。
当然佛教在中国千年历史,有兴盛的时期,也有衰弱之时,这依靠于统治者对佛教的想法。
明朝也许是因为朱元璋曾经当过和尚的原因,对于僧侣还挺尊重的。明朝初年,许多僧侣甚至专门应召,进入政治。而在这些进入官场的僧侣之中,最著名的当属姚广孝。
姚广孝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暗,号独庵老人。他是明朝著名的政治家、佛学家、文学家。洪武八年,朱元璋下令精通儒学的僧侣入京参加礼部考试,姚广孝应召,后来被朱元璋分给自己的儿子——燕王朱棣。
姚广孝精通谋略,朱棣对他十分的欣赏,每次姚广孝进入燕王府都与朱棣相谈甚欢。姚广孝对明朝政治影响最大的,应该是赫赫有名的靖难之役。
姚广孝可以说是靖难之役的主要谋划者,就是他的劝说让朱棣最终下定决心,起兵反抗。
朱元璋去世之后,皇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面对藩王们手握强权,中央皇权衰弱,意气风发的建文帝于是想要实行削藩令。
一旦涉及到自身利益,就算是亲叔侄又如何。朱棣有了反抗之心,但是却迟迟拿不定主意。有一天他询问姚广孝,这事儿到了如今该怎么办呀?姚广孝于是劝说朱棣起兵反抗朝廷。
朱棣说:“百姓都站在朝廷一边,不得民心如何成事?”
姚广孝答:“我不知道什么民心,但是王爷您反抗却是顺应了天道的。”天道民心,在古代自然天道更高,于是朱棣发兵,这才有了三年的靖难之役。燕王朱棣率兵与朝廷兵相抗之时,留守北平辅佐世子朱高炽管理后方。
朱棣继位之后,是为明成祖,因为巨大功劳,姚广孝被任命为僧录司左善世。成祖即帝位后,授道衍为僧录司左善世。两年之后,又拜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并复姓为姚,赐名广孝。
姚广孝是朱棣信任的臣子,朱棣几次出征,姚广孝都受重托,留在京城辅佐太子朱高炽监国,保证国家的稳定。
朱棣刚刚继位之时,曾经想要让天下大儒方孝孺起草诏书,如此能挽救自己在文人之中的形象,使得自己的继位名正言顺一些。但是方孝孺对此却表示拒绝,朱棣对此十分生气。
朱棣想要将方孝孺杀了,姚广孝却看出了方孝孺的个人影响力,进行过劝诫。当时朱棣是听进去了,但是后面火头冒出来之后,还是把方孝孺给杀了。
以出世之人的身份,介入俗世政权的变动,最终入职高位,在历史上算是不多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