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崇祯兢兢业业为何还是难逃亡国之运?崇祯自身有哪些短板?
1696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 兢兢业业为何还是难逃亡国之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和其他朝代不一样, 的亡国之君在史学界总是备受争议。一般说来,亡国之君所带上的标签大多都是昏庸无道、天怨人怒,最起码的也应该是碌碌无为。然而到了明朝,却并非如此,因为就大家所公认的,明朝的亡国之君崇祯委实是一个励精图治、忧国忧民的好 。甚至在《 》中,也给予了 “忧勤惕厉,殚心治理”的评价。从很多方面看来,就算崇祯不会是一代明君,那也能够是公认的“好皇帝”。然而事实上,恰就是这位看似欲图力挽狂澜一改往昔之颓势的皇帝,却是真正意义上的明朝的最后一任皇帝,最后愧对于列祖列宗而自尽于煤山之上,而在崇祯的自缢书中写着的“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则又为崇祯的形象增添了不少悲情色彩。
对于明朝的灭亡,很多人都认为并非是崇祯之错,只怪明朝时运不济,国势衰竭,方才令得整个大明王朝在最后的岁月中陷入一种内忧外患的境地,而崇祯所扮演的角色,只是一个倒霉的皇位继承人,承担起匡扶江山社稷的责任。在明朝灭亡的最后关头,崇祯都坚定地相信,“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直接将亡国的责任归咎于朝臣一方,算是将锅甩得 。当然,不仅仅是崇祯自己,就连压倒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也承认,“君非甚暗…臣尽行私”,以至于他攻进京师后便开始为崇祯打 。而后来的 在总结明朝灭亡之时,也将罪责指向了明末诸臣,称“明末朋党纷争,在廷诸臣,置封疆社稷于度外,惟以门户胜负为念”,算是对 仍饱受争议的崇祯最好的宽慰。
崇祯固然可怜、可悲、可叹,然后在予以同情的时候,又不免还需要思考另外一个问题,为何如此“英明神武”的皇帝,却难改明末的危局困境,最后只能向命运低头,甘愿“任贼分裂”呢?难道就仅仅是因为国祚将尽吗?很显然并不是。在很多时候,只有无法接受真实自我的人,才会用虚构的美丽自己骗自己,而崇祯恰就是这样一种人。不可否认,一直以来,崇祯都视治国理政为重,兢兢业业,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勤政之君,可是令人遗憾的是,当崇祯选择放弃自我审视的那一刻,其实他就已经输了,因为他所能够看到的,仅有那个早已不再脚踏实地的自己与妖魔化的别人,明末之殇,即亡于此。
明朝灭亡的几点客观原因
罗马并非是一日建成的,而明朝的灭亡也不能够归结于崇祯一代。事实上,对于明朝的灭亡,有各形各色的说法,大多数都认同“崇祯之前,亡局已定”的观点,毕竟崇祯在有明一代,虽不能够堪比太祖、孝宗,但是也能够跻身于中等之列,至少要比他的前几任好上许多。所以,崇祯身上所值得同情的地方,很大程度上在于他的身不逢时,这一点毋庸置疑。所以,在讲述崇祯的主观原因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在明朝成为历史的前夕,所形成的颓败之因。
(一)、昔之挥霍,
在崇祯之前的几十年里,明朝其实便已经到了国疲民羸的边缘,崇祯所接手的,无非就是一个行将就木的烂摊子而已。经由前几个皇帝的无度挥霍,明朝已然变得 ,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接踵而至。在朝局上,明朝后期的皇帝们不仅未能担负其为万民之表率的责任,勤恳的理国 ,反而避退于屏后,任由宦官与奸臣轮番擅权,罔顾苍生,令得官场风气日下,本该是衣食父母的地方官员却一步步蚕食本无立锥之地的百姓。于此,民愤安能不起?可以说,正是在几代君王的共同“努力”之下,方才令得明朝的生机渐失,亡局渐定。
(二)、国无贤臣,乱世初显
我们知道,乱世出英雄,盛世出贤臣,然而实际上,在这其中本就是互起作用,即英雄于乱世方显峥嵘,而贤臣于盛世施展才能。试想古代的盛世或中兴,除了君王的英明之外,还在于臣子的贤能。至于明朝,在嘉靖、隆庆、 三朝,还有 、 、 等贤臣能士,虽无法缔造中兴盛世,但却尚能守成,甚至迎来大治。然而自张居正之后,却再无能相,国家虽有能人,但终归是遗于民间,未有更大舞台。恰是如此,方才令得宦官权势渐重, 虽赴大义,却未能开明,无真正理政之才,贤才在野的局面自然会令得后来的崇祯无人可用,以至于他也发出最后的感叹:“朝中无人!朝中无人!”
(三)、自然灾害,人间难爱
不知何种原因,在明朝最后的几十年时间内,所发生的自然灾害更甚以往,似乎是明朝国祚将尽的预兆。蝗灾盛行,鼠疫肆虐, ,草叶不存,更是有饥民 的事情发生。据《明季北略》的记载:
“八九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其粒类糠皮,其味苦而涩。食之,仅可延以不死。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诸树惟榆皮差善,杂他树皮以为食,亦可稍缓其死。迨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其山中石块而食。石性冷而味腥,少食辄饱,不数日则腹胀下坠而死民有不甘于食石而死者,始相聚为盗,而一二稍有积贮之民遂为所劫,而抢掠无遗矣。有司亦不能禁治。间有获者,亦毫不之怪,曰:“死于饥与死于盗尔,与其坐而饥死,何若为盗而死,犹得为饱鬼也”。
明末生灵之涂炭,于此可见一斑,而正是在此番的天灾人祸之下,方才令得越来越多的民众对盘剥已久的朝廷大感失望,顿然起义,投身于反抗明廷的大军之中,成为葬送明朝的最后一把火炬。
崇祯作为皇帝的性格短板
崇祯所身处的窘境不可谓不重,然而虽说逆境使人成长,但是就崇祯而言,万般压力集于一身,反而会令人疲惫停滞,甚至在急功近利的心绪之下作出诸多的错误决定。当然,值得肯定的是,在崇祯刚继位之初,确实意气风发,能够总结前任之失,立志匡扶明朝江山以告慰列祖列宗。比如在继位之后,崇祯便一洗往日宦官之祸,铲除 ,一时传为朝臣百姓之佳话。然而,在此没过多久,崇祯便已然被短暂的胜利冲昏了头脑,逐渐展露出刚愎自用的性格短板。
恰如崇祯时期一位朝臣所谏:“陛下求治之心,操之过急。酝酿而为功利,功利不已,转为刑名”。然而,事实证明,你无论如何努力,都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若是能够分门归类,我更愿意相信崇祯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因为他似乎一直沉浸在自己那一触即破的梦幻泡影之中,不愿醒来。崇祯在任之际,虽然看似努力勤勉,但是实则多是无用之功,甚至很多时候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令得本就江河日下的明朝江山越发疲重。当然,很大程度上,这都和崇祯自身的性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崇祯是孤独的,身处宫闱之内,他似乎很难去相信任何一个人,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方才令得他缺失了君臣同德的可能。也 至崇祯一朝,官场风气确实难以与昔日相比,可是崇祯却未能明白 的道理,既然想要穿好衣襟,自然需要扣好第一粒扣子,而此时此刻,崇祯所扮演的,恰就是那第一粒扣子。可是,崇祯却俨然忽视自我审视,视群臣为狡狐,长久以来都收揽臣权以为己用,以防朝臣争权夺利。可是,在崇祯的这番行止之下,却使得群臣心意难安,君臣之间纠葛渐起,自然而然就愈演愈烈,以至于到了水火难容的地步。
据记载,在崇祯一朝,曾经撤换大学士五十人,兵部尚书十四人,杀或逼杀督师、总督十一人,尚书五人,巡抚十二人。在这种高压态势之下,即便是有才之人,也容易在崇祯 的秉性中丢了官职。其中最为值得一谈的便是 之事,在崇祯时期,袁崇焕算是当时少有的治世治军之能臣,然而即便如此,也难抵崇祯之杀意,似乎对于多疑君王而言,反间计之施行 。袁崇焕之悲哀,在于未能 陨落于战场,却为君王所忌,用最为可气的方式了此一生。历史总是在重演,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是明朝的悲哀。
对于任用朝臣的问题上,崇祯有着自己的无奈,他曾经公开承认:“文武各臣,朕未尝不用,因其蒙,勉用内臣耳”。在这番心态之下,崇祯逐渐淡忘了前事,堂而皇之的任用宦官。可惜的是,崇祯在宦官的任用上似乎也未有明心,难辨忠奸。以致于朝纲为宦官所坏,原本该属于朝臣的权力,悉数为宦官所揽,从此臣权虽服帖于皇权,然而对于政治生态而言,却无疑是一场大灾害。而至于灭亡之际,崇祯则还责怪于群臣未能与君分忧,称朝臣人人可杀,此又是何种因果?
结语:
毋庸置疑,崇祯皇帝和历史上的大多数亡国之君的确有些很大的区别,并且在很多人看来,崇祯并没有成为亡国之君的“潜质”,毕竟身为国君,崇祯曾经为了自己的理想而身体力行过。然而,在现实中,宽慰仅仅只是表达同情的一种方式,大多数人所在意的仍然是最终的结果。治大国如亨小鲜,崇祯接过了皇位的最后一棒,可惜却苦于大厦将倾的窘境,倾尽所有却未能力挽狂澜,这不能不说是明朝气运将尽的定局,远非崇祯一人所能够承担的。
然而,虽然天道未能酬勤,但是于崇祯个人而言,明朝之亡却仍然和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他刚愎自用的性格短板。性格并非是智慧,所以凭借崇祯在十几年的治国经历中可以看出,他也不失为是聪明人,然而身为一国之君,担负起大明江山的责任,光是聪明还不够,他还需要有足够的聪明来避免过分聪明。可惜的是,崇祯还尚未能够做到这一点。于是,在十几年的朝局当中,崇祯所表现出来的驭臣之术委实令人大失所望,而君臣尚难和睦,更何谈整个行将灭亡的大明政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