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陈寿六是什么身份?他到底有多嚣张
2239
中国传统文化 ,博大精深!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陈寿六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在中国古代的 中, 无非是最具有争议性质的一个,从“ 案”再到“ 案”,牵连者达到了十余万人,可以说是古今之罕见,然而在他当政期间,同样也是兴修水利,解放奴婢,减免税负,为 的发展做出了十分重大得到贡献。从过去的一些史料,我们不妨能够看到一个最为真实的朱元璋。
就曾经有这样一个古代最为“嚣张”的农民,拖欠田赋,还捆绑县官,朱元璋得知后,却下令:“谁敢动他,就灭九族。”这是怎么一回事情呢?
此人的名字叫做陈寿六,是江苏常熟县一名种地为生的庄稼汉,他和朱元璋此前,也根本没有任何的瓜葛,为何陈寿六能够如此的肆无忌惮?甚至得到朱元璋的庇护?故事还要从一本《大诰》说起。
出生贫苦的朱元璋,登上皇位后,知道民间不易,而他更是十分痛恨朝廷官场的腐败,故而在洪武十八年(1384)发布《大诰》,整理一年内发生的贪污案件,警告和告诫天下官员贪污的下场,之后,朱元璋更是每年更新上面的内容,陆续编制了《大诰续编》《大诰三编》等书籍。
按照朱元璋的要求,要在全天下大力推广:“朕出是诰,昭示祸福,一切官民诸色人等,户户有此一本。。。斯上下之本,臣民之至宝,发布天下,务必家家有之,敢有不敬而不收者,非吾治化之民,迁居化令归。”
此外,在古代历史上,朱元璋还是第一位推动群众防腐的国君,他特意在书中交待,如果老百姓认为,自己所在地的官员有贪污,失职的现象,可以携带着一本《大诰》,将其捆绑到京城进行审判,沿途人员不得阻拦。消息一出,天下哗然,朱元璋很高兴的认为,这样一来贪腐就彻底解决了。
只不过他颁布法令后,却没有看到什么人上京城来申冤,这也让朱元璋十分的郁闷。原来在封建等级严重的社会,虽然朱元璋的法令,看上去好听,却没有什么人敢真的去实施照做。《 中举》中胡屠户的一番话就提到:老爷是天上的文曲星,是打不得的。事实上这也符合了当时很多百姓所想:
谁知道你颁布的法令,是不是说着玩的?可能贪官没有审判成,自己反而得罪了地方上的势力,到时候随便安插个罪名给自己,上哪里说理去?
但是总有敢于吃螃蟹的人,比如上述的那一位,陈寿六就主动站了出来,1384年,常熟县发生灾情,粮食收获不多,陈寿六欠下了不少的田赋,然而当地的县官顾英,不但不为民排忧,还以征收之名巧取豪夺,民怨沸腾,一怒之下,陈寿六想到了朱元璋的法令,于是将他绑了起来,押解到京城去。做一件这样的事情,是十分需要勇气的,可能我们也不知道当时陈寿六的心情。
消息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这让他十分的高兴,赶快命令明朝政府机构,全力处理这件案子,根据明 载,朱元璋还对陈寿六发出了“此人,岂不伟欤?”的赞叹,最终顾英贪污罪名坐实,被打入了大牢,而陈寿六也受到了皇帝的重奖:“赐三十锭,免杂役,随行各赏衣两件。”
为了防范有人对陈寿六这个农民的打击报复,心思细密的朱元璋还特意下圣旨:
“敢有罗织罪名,害陈寿六者,诛其族。陈寿六若借朝廷之名义,行不法之事,地方官员无权决断,须押解入京审判。”
在此之后,没有人敢去找陈寿六的麻烦,毕竟谁也不想被灭九族,而朱元璋的法令,天下人才真正重视起来。虽然到了朱元璋去世后,因为可行性等原因,朱元璋推行的政策和《大诰》都被废除,但是陈寿六的故事,倒也成为了朱元璋这个野史上“暴君”后,一个耀眼的闪光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