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古代皇帝们如果犯错了应该怎么处理的
3191
还不知道:古代 犯了错怎么办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我们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按常理来说犯了错误是要受到惩罚的,但是中国古代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平民百姓或者是官员犯了错,都有专门的人员惩罚他们,可是如果皇上犯错该怎么办呢?皇帝地位比较特殊,肯定不能像一般的犯人一样对待,这就需要一些特殊的处理办法了。皇帝犯了错首先要向大臣有个交代,然后才是天下百姓,因为一般皇帝犯的错误一般老百姓并不知道,只有大臣们才知道。中国有句老话叫君无戏言,自古以来皇帝的话就是王法。然而古代也有一些皇帝犯了错误,不但被臣子怼得没话讲,最后还得收回成命向大臣道歉,但是这些皇帝犯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小错误,认错方法也就是口头道歉。而这些能放下面子道歉的皇帝,都不是庸碌之辈,反而是历史上一些铁腕治国的强人。
唐朝后期,唐宣宗李忱是一位很有能力的君主。晚唐时期,经过安史之乱的大唐,国力已经不行了,但是唐宣宗为解决安史之乱留下的问题想尽了办法,而且确实也卓有成效。唐宣宗一生可以说是政绩卓著,治国也是一副铁腕强人的派头,虽然每次跟大臣议事的时候都 ,谈工作的时候也没发过火,但每一次工作结束后跟大臣闲聊的时候,经常非常严肃,把大臣工作中存在的失误都点出来,一些大臣吓得 ,但是他自己犯错的时候也是比较明智的。唐宣宗的亲舅舅郑光仗着自己是皇亲国戚,家里有田地庄园不交税,正好遇上了一位刚正不阿的京兆尹韦澳,韦澳见郑光竟然 ,于是就把郑光庄园管事的人给收监了。郑光知道以后赶紧跑到她姐姐郑 那里,希望郑太后能向皇帝求情,郑太后就把这件事跟唐宣宗说了,让唐宣宗想办法把人给放了。
太后都出面求情了,犯事的又是自己的亲舅舅,于是唐宣宗就找了韦澳,结果被韦澳回怼说:"郑光家的庄园管事犯的是偷税漏税的国法,难道因为他主人是皇上的舅舅就徇私枉法吗?"这番话就把唐宣宗堵的 ,只能语带恳求的说:"要不你把这个管事的捆起来打一顿,打完放了就算了。"
按理说皇上和颜悦色卑躬屈膝到了这一步,一般大臣都该给面子,但是韦澳是一个刚正不阿的人,直接对皇上说:"皇上您要想从轻发落,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您直接下一道圣旨把他放了,我直接奉旨放人。但您又要让我依法办事,还要让我徇私,这我做不到。"
唐宣宗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觉得自己做的不对,于是就真诚的向韦澳道了歉。回去之后又跟郑太后说:"您让我舅舅赶紧把钱交上吧,如果今天再不交,不但管事的要受处罚连我舅舅都得被弄进去。"
经过唐宣宗的一番劝导,郑太后也吓得不行,赶紧让自己的弟弟把税交上。
由此可见,唐宣宗虽然受了臣子的窝囊气,却没有怪罪对方,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他是个好皇帝,这一点和他的老祖宗 很像,当年李世民也是虚心的向 听取意见,面对魏征的批评,李世民也多次向魏征道歉。犯错之后能够勇于承认并道歉,是一位明君应该做到的。
除了这些小错之外,如果皇帝犯了大错了,国家遭受了大灾,政权动荡的时候皇帝还有另一种常见的认错办法,就是发布罪己诏。罪己诏是古代帝王自省或者检讨自己过失过错发布的一种口谕或者文书,更具备正规性和政治性。罪己诏有两个功能,一个是表达皇帝为了国家和人民愿意把事情办好的愿望,另一个也是更主要的是目的是笼络人心,营造一种上下团结一心的局面,解决当时的统治危机。
皇帝下罪己诏一般也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被形势所逼,不得不下,第二种就是真实认识到自己错误,真心悔过。大部分罪己诏都是第一种情况,但也有真心悔过的,比如 晚年下的轮台罪己诏,就被认为是最有名的,也是最真心实意忏悔错误的一份罪己诏。汉武帝为什么会下罪己诏呢?
汉武帝时期西汉很强盛,但是到他晚年的时候出现了统治危机。汉武帝晚年,一心想修仙,所以信任一些方士,对身边人总疑神疑鬼,还误信小人谗言,说有人都要用巫蛊之术害他。所以汉武帝发动了对巫蛊之术的清算,史称" ",期间大量的政治上层人物被杀,动摇了国家根本,也被认为是西汉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当时的丞相 的儿子公 声被人告发用巫蛊诅咒汉武帝,结果公孙贺父子被下了大狱,就连大将军 的长子长平侯也被诛杀,更重要的是汉武帝的接班人太子 也被人诬陷,结果刘据不甘心束手被擒而起兵反抗失败之后自杀身亡,皇后 也上吊自杀了。
痛失妻子的汉武帝这时候如梦初醒,痛悔不已,把害太子的人都打入死牢,这样一来朝廷就乱了,朝廷上下人人自危,噤若寒蝉。汉武帝这个时候,确实后悔了,觉得自己做的不对,深刻反思了自己的 ,亲自写了罪己诏诏告天下,表明自己的悔意说"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
向全天下人公示自己的罪状,推翻了以前自己一直奉行的一些政策口谕,并且下令停止苛捐杂税,让老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中国历代帝王中像汉武帝这么诚恳向天下百姓认错的皇帝不多,这一点赢得了当时老百姓的民心。
在古代众多帝王的罪己诏中,汉武帝的应该是最真诚的,但是还有一份罪己诏就比较滑稽了,就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份罪己诏。 爆发之后, 当了大总统,他冒天下之大不韪想复辟帝制,当起了洪宪皇帝,结果激起了当时全国各阶层的愤怒,在民愤之下,登基短短83天后的袁世凯迫于各方压力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 ,同时下了一纸罪己诏,表明自己真诚忏悔,但这时候可以说忏悔已经晚了。袁世凯在各方愤怒讨伐之下,身体一天不如一天,退位之后77天病死了,所以这份罪己诏也成了最荒唐最尴尬的忏悔。
中国历史上从汉文帝第一次发布罪己诏到袁世凯最后一次发布罪己诏,总共有89位皇帝下过260多份罪己诏,跨度长达2085年,形成了中华帝王独有的罪己文化。罪己诏往往是皇帝为了安抚民心不得不下的,因为罪己诏一下,全国百 知道皇上有错,这对皇上的权威肯定有动摇,所以一般皇上不到 不会这么做,汉武帝那种因为失去了亲情而真心悔过的确实也不多。
皇帝犯了小错可以口头道歉,犯大错下罪己诏,但是错误不大不小,口头道歉还不足以挽回损失的时候怎么办呢?于是就有了一些特殊的惩戒方法,比较常见有 时期 讨伐 的时候,规定士兵不能祸害老百 地,结果他的马受惊踩了青苗,按规定就得斩首,但是曹操作为三 帅不能死,于是就 ,因为在古人眼里看来头发跟首级差不多,所以曹操割一绺头发挂在旗杆上割发代首,这也是一种惩罚方式。
清朝的时候,关于皇帝犯错的惩罚,还有这么一件事。清朝时期,大清皇帝入关之后修自己陵寝的时候,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一些大料,短时间之内想征集这些好料比较困难,于是把眼光盯到大明皇帝陵上了,所以经常从十三陵里面拆掉好料,拿出来修自己的陵墓。其实从 开始到入关之后, 、 、 都干过这事儿。到 的时候更变本加厉,拆明陵来修建自己的皇宫还包括陵墓,这时一些汉臣意见就很大,其中就包括 和 等人。
刘墉对乾隆说:"大清律里面有一条说的是偷坟掘墓斩立决,您是大清皇帝,怎么能公然违背律法呢?您这么做岂不寒了天下汉人的心。"
乾隆想了想,自己做的是不对,但事情已经做了怎么办呢?这时刘墉给他出个主意,让乾隆下江南,并且让乾隆在衣服里面穿件肚兜,把肚兜里的棉绳改成银链子,这样一来,就暗含皇帝 ,发配江南,以死赎罪。乾隆觉得这个办法不错,既保全了面子,也算给朝中汉臣一个交代,所以乾隆就听从了刘墉的计策,把肚兜的布条改成银链子,就这么去的江南。后来这种银链肚兜传入民间,还成了古代的时尚内衣。
其实人的一生都会犯错,坦白承认并没有什么,尤其是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犯错之后能够及时向全国老百姓道个歉,并不会损害自己的形象,反而能够更好的笼络民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