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端大事不糊涂”,吕端却也有很多“糊涂事”

1395

“诸葛一生唯谨慎, 大事不糊涂”,是 思想家李贽的自题联语,句中的诸葛指的是 ,大家比较清楚,那吕端是谁,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image.png

北宋宰相吕端

吕端是北宋初期的名臣,宋太宗赵光义评价他“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其实, 说吕端“小事糊涂”,更多指的是他特立独行的为人为官风骨,在世俗的眼光中,吕端不从众、不媚俗,坚守着那份豁达宽容、淡然自守的人生情调,自然成了许多人眼中的糊涂人。

权势地位面前淡然。公元995年,吕端被宋太宗提升为宰相,他没有去想如何巩固自己的地位,当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反而担心自己提职后,原来的同僚 等人会有怨言,影响团结。于是他“糊涂”了,请皇帝另下了一道命令,让担任 (副宰相)的寇准和他轮流掌印,一起商量处理政务,从不专断。过了一段时间,吕端更糊涂了,竟然主动把相位让给了寇准,自己去当参知政事,当了寇准的副手。在吕端的“糊涂”下,朝廷中枢班子维持了和谐,没有出现争权夺利的混乱局面。

污蔑中伤面前豁达。有一年,枢密使李惟清被调整了位置,权力变小了,他认为是吕端使得坏,就趁吕端有病在家休息的时候,在朝堂上告了吕端一个恶状。吕端闻听后,非常淡然,既不去给皇帝解释,也没有找李惟清算账,而是淡淡地说: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我没有做什么对不起人的事,又怕什么 呢?这种豁达宽容的态度在“睚眦必报”的人心中自然是“糊涂”。

image.png

影视剧中的宋太宗赵光义

还有一次,刚刚担任参知政事的吕端从一群官员身边经过,一个小官当着他的面,以很不屑的口吻来了一句:这个人竟也当了副宰相了?吕端的随从们很恼火,要问那个人的姓名,看看是干什么的。吕端却不让问,说“知道他是谁,以后如果他犯了什么事,撞到我手里,想做到公正对待挺难。所以,还是不知道的好”。这种宽人律己的君子风范,在有些人眼中自然又是“糊涂”。

金钱利益面前清醒。吕端为官清廉,贪污腐化的事一点不沾,还经常拿出自己的俸禄周济别人,没置下什么产业。以至于后来吕端去世后,他的两个儿子生活困难,没钱结婚,竟把房产抵押给了别人。真宗皇帝知道后,大受触动,就从宫里拿出钱把吕家的房产赎了回来,又赏了不少金银财物,替吕家还清了旧账。贵为宰相,后人穷困至此,在常人的眼里又是多么的“糊涂”!

看来,小事面前,吕端也不糊涂,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大事面前,吕端更是当断则断,表现出了宽阔的胸怀和超前的眼光,有两件事很能说明问题:一是怀柔李继迁。李继迁是 人,曾归顺北宋,后来又叛离作乱,在西北边境屡屡骚扰大宋。一次宋军俘获了李继迁的母亲,朝廷很多人都建议处死这个老太太,以儆效尤。吕端不同意这样做,认为杀掉老太太,只会更加坚定李继迁的反叛之心。他建议宋太宗妥善安置老太太,这样李继迁有所牵挂,事情回旋的余地就大。太宗接受了这个建议。后来,李母病逝,李继迁也在战斗中阵亡,他的儿子李德明念在 优待他祖母的情份上,就归顺了大宋。

二是扣住两次作乱的 ,果断平息宫廷叛乱。公元997年,宋太宗病危,宦官王继恩(先前已经参与过一场宫廷政变,拥立太宗登基)与李皇后串通,又暗中勾结了参知政事李昌龄、殿前都指挥使李继勋等人,阴谋发动叛乱,拥立楚王 (李皇后的养子)登基。关键时刻,早有安排的吕端果断将前来宣诏的王继恩扣住,联络诸大臣入宫,软硬兼施说服李皇后,同意让太子 登基。登基大典上,吕端为了防止掉包,请求侍臣卷帘,他登殿审视,确认是赵恒后才率群臣高呼“万岁”。随后吕端将阴谋作乱的几个人发配外地,彻底平息叛乱,确保了政权的稳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如何评价明末将军祖大寿?他为什么投降清朝?

如何评价明末将军祖大寿?他为什么投降清朝?

揭秘历史上的开挂丞相,登基后就统一天下了

揭秘历史上的开挂丞相,登基后就统一天下了

大清帝王皇太极名字的由来皇太极是怎么死的?

大清帝王皇太极名字的由来皇太极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