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里克杀了二君和一大夫,他最后结局怎么样?
2648
很多人都不了解里克,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看看。
就在里克开始称病不上朝的一个月后,“ 之乱”就爆发了,这难道是巧合吗?
里克的行为,应了丕郑所言——“况固其谋也,彼有成矣,难以得间。”丕郑并不同意里克看似“明哲保身”的做法,却也不支持骊姬。在丕郑眼中,他自己要尽人臣的本分,自己的君主晋献公怎么想,他就怎么做。
那么,晋献公的真实想法究竟是什么呢?
晋献公在位期间,任用了士蒍、荀息、韩万、狐突、里克等人,励精图治,带领 从“一军”小国,变成了“二军”次国。不仅如此,他还为了巩固政权而“尽杀群公子”,展现出了强势的执政能力。他甚至还在“骊姬之乱”后,接连灭 、灭虢国。正是他一手带领着晋国,渐渐成为了春秋时期的强国。
试问,如此雄才伟略的国君,难道真的有可能被骊姬蒙在鼓里,甚至任其摆布吗?答案是否定的。所以,申生之死,其实就是晋献公一手策划和导演的,否则一场 的“夺嫡大戏”,若无晋献公在背后撑腰,奚齐哪有可能演得下去?
里克是何等狡诈的人物!若非他早已知晓了晋献公的真实心意,岂能毫不犹豫地称病不上朝,又冷漠地对待萌芽中的“骊姬之乱”?
里克先是放任骊姬的 ,然后待晋献公去世后,又违背了晋献公之命,果断地杀掉了太子奚齐、卓子,并逼死了忠臣荀息。由此可见,里克的所作所为,非但不是为了晋国的安定,反而是要趁着晋国内乱的机会,再迎回其他公子,以便自己能够掌控晋国的主政权。
里克在迎 不成之后,把自己的目标指向了夷吾:他在确认重耳无意返回晋国之后,并未停止立新君的企图和动作,反而把目光转向了梁国,欲迎夷吾回国。
夷吾一直有继位为君的高度意愿。然而,此时里克的行动立刻引起夷吾身边人吕省和郤芮的质疑,他们提醒夷吾一定要注意里克的动机,因为此时在晋国国内,尚有其他公子可以立。不仅如此,里克既然已经杀死了奚齐、卓子,那么他再杀死夷吾,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也就是说,里克的行为,很可能其中有诈。所以,对夷吾来说,无论如何还是得凭借秦国之力返回晋国。这是最好的选择,否则恐怕会有危险。
于是郤芮前往秦国,与秦国约定:如能出兵协助,那么等到夷吾回国继位,就将河东列城送给秦国。与此同时,写信告知里克:只要你支持夷吾,事成之后你就将被赐封汾阳之邑。
由此可见,虽然一样是拥立夷吾继位,但吕省和郤芮一直在主导着整个过程。
其实想想也知道,毕竟在此时晋国的乱局中,谁能掌握主导权,就能在以后掌握更多的权力。而失势者只能任人宰割,这从里克后来被杀,就可窥见一二。
那么,夷吾既然已经给出承诺,为何会失信于里克呢?
实际上,从一开始,夷吾就根本无意将土地送给里克。里克先后杀了奚齐、卓子,又逼死了荀息,别说之前允诺赏赐的土地不可能兑现,待夷吾继位为晋惠公后,更要除掉里克以绝后患。
只是里克既然能接连杀死太子,可见他亦非 。因此晋惠公刻意先派里克的党羽丕郑出使秦国,其目的就是要孤立里克。不久后,周天子派使者会同秦国及当时的霸主 ,一同到了晋国,此时晋国的政局也趋于稳定,晋惠公随即开始处理里克一事。
面对里克,晋惠公直接将其赐死。为何晋惠公对里克非得杀之而后快?是否由于里克在晋国扮演的角色,让晋惠公有所顾忌?
犹记得,先前里克还有意迎接夷吾回国,但我们都知道,这仅仅是里克迎重耳不成的“下下策”,相信晋惠公也很清楚这一点。里克最终由于情势所迫,只好放弃重耳,请夷吾回国,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夷吾的积极主动。这种特质也显示出,夷吾并不像彼时重耳那样容易受到控制。最终夷吾在吕省、郤芮以及 的护送下回国继位,可以料到,此时里克已经被排除在权力核心之外,晋惠公要动手杀他只是早晚的事。
于是晋惠公以“里克仍有叛变之嫌”为由,将他赐死。里克即便不接受这样“莫须有”的罪名,但此时晋惠公大权在握,他毫无反抗之力,最后也只能选择伏剑自缢。
综上所述,虽然晋惠公心中明白,如果当时没有里克的支持,他是无法返回晋国继位的,但是从之前的种种事情,都可以看出,里克不仅有二心,而且还居心叵测,更何况他还杀了二君和一大夫!
对晋惠公而言,里克其心、其行,都可诛。如果晋惠公不杀他,如何建立国君威信?又如何让国内大夫臣服?
因此,当晋惠公主政后,里克当然难逃死亡的命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