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宋朝张元到底有多记仇将仇恨变成行动并成为一生目标
2903
还不知道: 张元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唱衰宋朝这一点上,张元的急迫要远远超过元昊。但元昊站在一国君主的高度,显然有其更深远的见识。元昊认识到战胜地广人众的宋朝绝非易事,而宋朝在战略上的优势也是 国望尘莫及的。同时张元与元昊在战略问题上也日益出现分歧,张元认为攻取汉地,应令汉人守之,这样才能扩大疆域,财用充足。但元昊还是 长期养成的习惯,常是掳掠而还。
元昊对宋朝的三次征讨,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也给西夏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例如因为战争爆发,宋朝停止了对西夏大宗银、绢、钱的“岁赐”;使西夏生活日用品奇缺,“国中为‘十不如’之谣以怨之”。连年战争使西夏民穷财尽,人怨沸腾,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加剧,境内部族人民纷纷起而反抗,或逃奔宋朝。除此以外,西夏与契丹并力灭宋的联盟关系也日渐破裂,元昊通辽为“甥舅之亲”,奉行倚辽抗宋之策;辽则利用夏宋对立,向宋讨价还价,从中渔利,甚至以牺牲西夏利益从宋朝得到实惠,这引起了元昊的不满。
夏辽之间其时又发生争夺领属部落的纠纷,导致关系恶化。为避免两面受敌,元昊也必须与北宋议和。从1043年开始,元昊不断遣使与宋议和。对此,张元坚决予以反对。但是这次元昊并没有听从他的意见。元昊在宋庆历四年,宋朝与西夏最后达成协议,史称“ ”。西夏元昊向宋称臣,但宋每年给西夏岁币绢15万匹、7万两银和3万斤茶叶,另外,每年还在各种节日赐给西夏银22000两,绢23000匹,茶1万斤。议和不久,西夏与契丹就爆发了贺兰山之战,元昊虽战而胜之,但西夏与契丹、北宋均成仇敌,新的格局形成,张元联合契丹灭宋的谋划彻底泡汤,西夏灭宋已无可能,对此,张元彻底绝望,终日对天咄咄叹息,郁郁不乐,在夏天授礼法延祚七年(1044年)张元气急攻心而造成背痈病死他乡。
张元的出走西夏,在北宋内部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也就是在张元帮助元昊建立西 国之后的10多年以后,宋廷痛定思痛,宋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北宋改革了当时 中的殿试实行末尾淘汰的录取制度,而对凡是中了进士之后的人一律授以进士出身!即使那些科举成绩可能不算太好的,也授以"同进士出身"尽量防止再出现类似张元的不得志者,叛逃为敌所用之事。怎么评价张元这个人呢?最简单最直接就是张元是一位叛国贼,对自己的祖国心生怨恨,他通过帮助党项元昊去攻打自己的祖国以换取个人功名利禄,张元为元昊出谋划策,充当其帮凶的丑恶形象,永远印在历史的长廊中。
当然对于本人来说太简短了,毫无新意,我要想个长一点,内容丰富一点的评价出来。早在元昊的父亲李德明时代,在宋朝的失意文臣武将和知识分子投奔西夏屡见不鲜,而到元昊统治期间数量更是日渐增多。所以张元、吴昊等人的出走并不是个别案例,只是张元比较突出,受到重用。那么西夏的建立,其实不是单独党项一族的统治,而是党项为主, 各阶级分子为辅的蕃汉联合统治。西夏的独立与北宋之战,是当时历史必然性,并非少数一两个谋士出谋划策就能导致的,辽国、西夏、北宋这三方都是时和时战,宋朝和 一开始都试图想一口吃掉西夏,但是都失败。
宋朝经过最初三连败后,认识到了西夏的实力,开始转入防守同时伺机蚕食西夏周边要地。公元1071年,准备了二十几年的北宋发动了五路伐夏和 ,结果打了个大败仗。再次转入守势,随后展开碉堡战术一点点蚕食西夏领土,不再冒进。这么一来西夏就坐不住了,开始主动进攻宋朝,结果这次换成西夏接连战败,宋朝接受了以前的教训,稳步推前,稳扎稳打,到了 时期基本完成了对西夏的包围,只差最后一步灭夏了。不过很可惜, 的兴起打破了这一格局,北宋的突然灭亡使西夏绝处逢生,当然这是后话了。
说完大方面的宏观背景,再说张元个人。当然宋仁宗时期宋朝很安定,非唐末可比。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宋朝一根草,西夏一块宝,把对体制的仇恨,变成行动力,并成为一生目标,有多少人能做得到,张元可以算是最记仇的易主者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