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晚清时期的鼠疫是怎么在四个月时间里解决的当时都用了什么方法
668
很多人都不了解晚清鼠疫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在人类对抗传染病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场疾病的恐怖程度能与发生在十四世纪4、50年代的欧洲 黑死病相比。在短短六年时间里(1347年至1353年),黑死病夺走了约2500万欧洲人的生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我们现代人都知道,黑死病也就是医学上所称的鼠疫,这是一种名叫鼠疫杆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主要传染源是鼠类和其他啮齿类动物。
鼠疫曾给中世纪欧洲带来极沉重的打击,然而鼠疫的梦魇却并不仅仅发生在当时。事实上,在人类历史的许多时期,都发生过大小不一的鼠疫疫情。而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最惨痛的鼠疫经历发生在1910年到1911年的东北。这场被称为“20世纪世界上最严重的流行性鼠疫”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就夺走了6万多人的生命,一时间整个东北地区都可谓是谈“鼠”色变。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这场疫情的 。
1910年10月25日,满洲里发现第一例感染鼠疫的患者。在随后两个月时间里,疫情沿着当时的中东铁路肆意蔓延,从海拉尔、齐齐哈尔到哈尔滨、长春、奉天(今沈阳)。感染鼠疫的患者成批死亡,整个东北地区都笼罩在鼠疫的阴影之中。
1910年12月,清政府指派天津北洋陆军医学院副监督伍连德为东三省防鼠疫全权总医官,赶赴东北处理疫情。由于鼠疫是非常烈性的传染病,再加上当时医疗条件比较差,因此伍连德究竟能不能打赢这场与鼠疫的较量其实在许多人心中都存在疑惑。然而令大家都没想到的是,伍连德和他的团队仅用不到三个月时间就控制住了疫情。截止1911年3月1日,鼠疫死亡人数下降到了0。一件看似不可能发生的奇迹却被伍连德实现了。那么问题来了,伍连德当时究竟是用了什么方法战胜疫情的呢?
首先,伍连德通过对患者尸体解剖确定了这次疫情是鼠疫中的肺鼠疫。这种传染病可以通过呼吸和飞沫的方式进行传播,因此当务之急就是有效控制传染源,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
伍连德派1000多名士兵对中东铁路中方管理沿线进行交通管制,所有途径旅客都要观察5天后才能放行。当时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沙俄也采取了同样的方式进行管制。如此一来就有效阻止了患病人员在旅途中扩散病情。
当时还处于清朝晚期,绝大多数老百姓都没什么知识,也不相信科学。家里有人去世后,往往要想方设法将尸体偷偷运到城外土葬,以求得 。可是患鼠疫去世死者的尸体本身就是高危传染源,无论是在送葬过程中还是在土葬之后都存在极强传染性。因此伍连德排除重重阻力,派士兵挨家挨户进行搜查登记,发现病人立即送到定点医院,发现尸体则必须进行焚烧掩埋。 三年(1911年)正月初一,2200多具尸体在哈尔滨城北的公共墓地进行集体焚烧,其中有不少尸体还是从已下葬的坟墓中挖掘出来的。通过这种近乎铁腕的方式,伍连德团队终于控制住了传染源。
伍连德采取的另一项措施是在定点医院分设不同院区,分别是疑似病例院区、轻症病例院区、重症病例院区。通过这种分类对不同程度的患者采取不 疗手段,既节省了医疗资源,又使患者最大限度避免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此外,伍连德还发明了一种在两层纱布中间放一块吸水药棉的纱布口罩。这种口罩能有效阻隔空气中的细菌与病毒,保护未被传染人群。
经过伍连德团队的一系列努力,东北鼠疫从第一例发现到最终实现0死亡只用了4个月时间。考虑到当时的环境,这项成绩完全可以说是创造了奇迹。伍连德本人也因这一 的成就声名远播,后来成为华人世界第一个 候选人。 超曾赞誉道:“科学输入垂五十年,国中能以学者资格与世界相见者,伍星联(即伍连德)博士一人而已!”用四个字来概括梁启超的这一评价那就是——国士无双。
事实上,伍连德当年控制疫情的手段在今天仍同样适用,即传染病防治三大原则: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未被感染人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