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道教为什么能在张三丰这里再一次得到大发展?张三丰的道教思想
5009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教派,但是随着他国教义的不断向内传播,道教在中国宗教界的地位不断下降。
首先道教不像儒教,在汉朝就已经确立了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其次道教也不似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经过不断的发展,很快就取得了一大批信众。于宗教信仰一方来说,尽管佛教遭受过几次大打击,而道教甚至得到过统治者的依赖,佛教却始终压着道教。
佛教宣教义的重点在于今生来世的因果关系,所谓种什么因,得什么果。活着的时候多做好事,死后才能顺利转入轮回。活着的时候如果坏事做尽,那么等死后定然就会遭受审判,而不能登西天极乐世界。今生如果能多行善事,那么来世定然生活富足。今生如果做了坏事,那么来世就会沦为牲畜,亦或是受尽苦难。
相比于道教的超脱无为,飞升之道,佛教的教义明显更为广大劳苦民众所接受。那么自然佛教渐渐蚕食道教的地盘,将道教打压。
公元1258年,宗教界爆发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佛道大辩论。此次论道大会,由蒙古大汗蒙哥亲临主持。嵩山少林寺长老福裕和全真教高道张志敬分别率队进行论道,结果在这次论道大会之中,道教惨败而归。此次论道的失败,让本就生存日益艰难的道教遭受打击,
1258年,宗教界爆发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佛道大辩论。蒙古大汗蒙哥亲临主持,日渐衰沉。
到过了差不多一个世纪之后,张三丰在武当山创武当,一个新的道派——三丰派诞生。三丰派横空出世,很快迅速传播,进而引发了中国道教发展史上的最后一次大爆发。张三丰为什么能以一己之力带动衰微的道教,得到最后一次大发展呢?
从思想观点上来说,儒佛道三派实际上在唐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合流的趋势,但是三派中人仍然互相攻讦,不服其他三派教义。到了张三丰这儿,却提倡三教同一的说法。张三丰认为,虽然三教分属不同的派系,各有各的教义,但实际上都是“修身利人”。“儒离此道不成儒,佛离此道不成佛,仙离此道不成仙”,儒家“行道济时”,佛家“悟道觉世”虽然教义偏颇但也有良做,道家“藏道度人”,同孔子一样,老子所传的也是“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儒家修养人道,仙家修炼仙道。
虽然三道的道路不同,但是强调的都是素行阴德,仁慈悲悯,忠孝信诚,那么人就能得到提升。
不仅仅如此,他还亲自解释教义,将儒教教义与道教教义相结合、他将儒教强调的仁义礼智信,用道教教义阐释,为“仁属木也,肝也;义属金也,肺也;礼属火也,心也;智属水也,肾也;信属土也,脾也。”心有五德,身有五经,天地有五行,皆缺一不可,心无仁者必无养育之念,其肝已绝,而木为之槁枯;无义者必无权宜之思,其肺已绝,而金为之朽钝;无礼者必无光明之色,真心已绝,而火为之衰熄;无智者必无清澄之意,其肾已绝,而水为之昏涸;无信者必无交孚之情,其脾已绝,而土为之分崩。所以说“德包乎身,身包乎心,身为心用,心以德明,是身即心,是心即身,是五德即五经,德失经失,德成身成,身成经成,而后可以参赞天地之五行”
就是在这种大结合的观点,让他所宣扬的道教思想得到大众的认可,进而得到广泛传播,促进了道教的新发展。不得不说,张三丰是有远见的。三教合一已经成为必然,他所宣扬的思想是符合历史发展实际的。
除了教义的新发展,在宣传手段上,张三丰也做了努力。
相比于佛教和儒学思想的宣传,道教一直以来都落后一大截。儒学本来就有极强的历史基础,每一个读书人都会读儒家经典,这已经是根植在骨子里的了。而佛教通过各种小故事,宣扬自己的教义,也能被大众所接受。而道教呢?他们的教义和经典,一直以来都是晦涩难懂的,要不是潜心专研之人,甚至都不知道在说些什么。这也就导致了道教信徒的越来越少。而张三丰却将艰涩难读的道教经典,如魏伯阳《参同契》、陈转《无极图》、张伯端《悟真篇》的炼形、保精、调神、运气、归真还原等修真理论以通俗易懂的歌词形式表现出来,著成《无根树》。这一传播方式,很快就被大众接受,并且备受推崇。听的人多了,了解了道教思想,自然信仰的人也就多了。
正是从教义本身和传播方法着手,张三丰才能促进道教的发展,带来道教最后一次道教发展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