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经筵制度?张居正和高拱都参加过?

2524

发布:2024-12-17 23:49:09  来自 朴氏哇哈哈 觅知友会员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经筵制度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究竟什么是“经筵”?经筵其实主要指的就是为了 研读经文史籍而专门开设的皇帝“私塾”,和一般的私塾还有点不太一样,经筵是只为皇帝一个人服务的,属于对点专业教学。

但是为什么要设立经筵呢?中国古代是一个 社会,而且这个君主制还是属于高度集权的那种类型,因而皇帝这个职位在中国古代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说皇帝一个人能够决定天下。正是因为皇帝这个职位如此的重要,所以古代的皇帝们几乎都十分的注重自己下一代的培养,而在 就有这么一句话证明了帝王学历史的必要性:“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只有明白了历史兴亡,并加以总结学习,才能够完善自身,从而更改政策,因而历史是历代帝王的必修课。

image.png

汉代的时候,经筵便有了萌芽,那个时候它还不叫做经筵,甚至可以说还没有形成一个正式的制度,只是官员给皇帝偶尔的讲讲经文说说历史而已。如果要找谁是第一人的话,那就要追溯到西汉昭帝时的给事中 身上了,他曾经给汉昭帝说《诗》,历史之上对于这件事情是这样描述的“诏求能为《韩诗》者。征义特诏......上召见义,说《诗》,甚说之,擢为光禄大夫给事中,进授昭帝”。自蔡义之后,被讲经说史成为了皇帝的日常工作,几乎每朝每代的皇帝都要经历这样的日子。

的时候,讲经说史开始有了自己的专属词语,叫做侍讲,所以我们现在去看《 》,经常会看到比如说什么“侍讲禁中”“侍讲光华殿”之类的词语,但是这个时候的侍讲只是一个词语,而非是专门的官职。到了魏晋 时期,讲经说史的人才有了专门的职位,叫做“侍读博士”。不过那个时候,这个职位并非只为皇帝一个人工作,什么皇帝、太 受他的服务。

唐朝的时候侍讲学士真正的成为了一个官职,《上鄂相国论经筵书》之上就提到“穆宗时,韦处厚、路隋并充 侍讲学士,盖以翰林官为讲读始于此”,这里算是真正讲侍讲学士给定性了。而 则是侍讲制度又一鼎盛时期,尤其是到了 时期,经筵所开始产生,从此开始,讲经说史开始有了专门的官职,也有了法规,还有了固定的时间以及场所,甚至于科目都被规定了,可以说,经筵所的诞生代表了经筵制度的正式形成。

而 则是经筵制度发展的一个鼎盛时代,不过在最开始的时候它其实还不如宋朝那样有专门的时间、地点和官职的,大部分时间还是皇帝喜欢什么就讲什么,皇帝什么时候有时间就什么时候来说,而进讲官也大多是由内阁 来担任,比如说《 实录》之中就提到了“上御谨身殿,东阁大学士吴沉等进讲《周书》。”“上御华盖殿,文渊阁大学士朱善进读心箴必”等等,这是明朝最开始有讲经说史的记载,到了后来,内阁大学士们“御经筵,则知经筵或同知经筵事”。

image.png

而张居正和高拱本身就是做过内阁大学士这一官职的,上文已经说到了内阁大学士本身就已经“御经筵”了,那么这两人参与其中也就不是什么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了。

不过经筵制度真正的被确立还是在 时期,那个时候 、 、 这三“杨”上书请求给小皇帝开设经筵得到了当时的太皇 的支持,自此后经筵官才正式的设立。那个时候规定了一个月有三次固定的讲经说史时间,分别是每月的初二、十二和二十二,而如果遇到寒暑月便罢免,这叫做月讲。

既然有了月讲,那么就有日讲,日讲就像是我们现在的日常上课,每天上课肯定比一个月上个两三次课接受的知识要多很多,日讲确实也比月讲所授的要多,可以说日讲才是皇帝真正的知识来源。

经筵之中所说的书目也不是随随便便选上的,大都是经过了内阁还有皇帝自己的筛选之后才能够登入这个目录,这些书中包括着些什么呢?“凡天下政事典章,得依经比义,条列陈奏,以稗圣学”,所以说 的经筵十分的注重皇帝去学习古代君王优秀的品格。所以说明朝很喜欢用《大学衍义》这本书,因为这本书之中讲述了很多的帝王之道,而这些帝王之道,也就是君德获得了明朝从皇帝到大臣的一致认可!除了《大学衍义》这种说君德的书以外,皇帝还要学什么呢?儒家经典是肯定要学的,但是更重要的是与历代治乱兴衰相关的内容,这属于重点。

这个经筵官也不是随便选择的,因为要和皇帝经常的接触,尤其是小皇帝的心智还没有成熟,很容易受到亲近之人的影响,所以经筵官一般是“必选正人,用之君德,方有成也”,所以说你光是学问好也是不行的,人品也要想当过硬才能过成为皇帝的“老师”。

image.png

到了明神宗时期,明朝的经筵制度才真正的到达了鼎盛时期,而那个时候正是张居正成为了明朝首辅大臣的时间。那个时候除了每个月固定的视朝日以外,小皇帝都必须在文华殿接受讲经说史。可以说,在张居正活着的时候,经筵制度执行的十分好,但是张居正一死, 皇帝没了管束,经筵制度再次被“嫌弃”。

除了之前就已经规定了的比如说《大学》《中庸》这样的历代必选课之外,张居正还特意给小皇帝编写了专用教材——《帝鉴图说》,这本书根据张居正自己说的是“谨自尧舜以天下,撮其善可为法者八十一事,恶可为戒者三十六事”,不得不说,张居正为了小皇帝的教育是真的 了,除了要管小皇帝的文化素质教育之外,还要管小皇帝的品德素质。

至于张居正和高拱这样的重臣为什么会参与其中,一方面是因为上文提到的内阁大学士本身就是参与其中的之外,另一方面是因为皇帝的学业十分的重要,必须要有能力的重臣参与其中,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这个位置和皇帝的关系十分的亲近,能够培养出感情,当然像万历皇帝那样生前你是我的“元辅良臣”,死后把张居正鞭尸的还是少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他是西汉最后一个皇帝他的一生到底有多悲惨呢

他是西汉最后一个皇帝他的一生到底有多悲惨呢

刘秀为什么认汉元帝为父?刘秀为何只封自己父亲为侯?

刘秀为什么认汉元帝为父?刘秀为何只封自己父亲为侯?

汉初三杰之一为什么只有韩信被除掉

汉初三杰之一为什么只有韩信被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