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宰相遭人陷害,李世民知情为何还处死他?
1857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 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多年未曾亲临战场的唐太宗李世民终于穿上战袍,带着十多万唐朝将士,雄赳赳地朝辽东开进。这是李世民一生最后一次 ,这场战争的对手是 。
李世民为何要千里迢迢征讨高句丽,而且还要不顾大臣劝阻,坚持御驾亲征,原因有三:
第一,高句丽国王高建武一直和唐朝保持友好关系,但在贞观十六年,高句丽权臣泉盖 发动政变,杀死高建武,独专国政,并且不向唐朝纳贡。
第二,泉盖苏文不仅藐视唐朝,还和百济联合攻打唐朝的 新罗,新罗使者突破重围,冒死来到长安求救。
第三, 曾在征讨高句丽时折戟,李世民想通过这场战争证明自己远比隋炀帝优秀。
李世民出征前,做出了详尽的安排,把长安城留给了 ,让太子 留在定州,做好后方支援。因为当时太子李治只有16岁,李世民便让侍中刘洎、中书令马周和 三人留在定州辅佐太子。(唐朝初年,侍中是门下省的长官,与尚书仆射、中书令同居宰相之职,即,刘洎身居宰相之位。)
《 》记载:
上留侍中刘洎辅皇太子于定州……谓洎曰:“我今远征,尔辅太子,安危所寄,宜深识我意。”对曰:“愿陛下无忧,大臣有罪者,臣谨即行诛。”
刘洎出生于南阳 , 末年投奔唐朝,政治经验丰富,临行前,李世民特意对刘洎说:“朕现在要远征,你好好辅佐太子,国家的安危寄托在你的身世,希望你能够体会我的深意。”
李世民这么一说,刘洎立即感觉责任重大,拍着胸脯对李世民说:“陛下,您就放心吧,我辅佐太子,如果那个大臣有罪,我立即替你杀了他!”
李世民觉得刘洎口气太狂妄了,本来让刘洎好好辅佐太子,又没让他杀人。即使有大臣犯罪,刘洎也要等李世民回来处理呀。所以,李世民批评刘洎。
戒曰:“卿性疏而太健,必以此败,深宜慎之!”(《资治通鉴》)
意思是:你这张破嘴,不要动不动就喊杀人,将来会惹祸的。
刘洎当时或许不服气,但万万没有想到是,几个月后,刘洎真的因为他这张破嘴而毙命。
交代完李治和刘洎后,李世民离开定州开始北上,率领 、李勣、李道宗、 、契苾何力等人开 了唐朝和高句丽之战,这场战争从三月开始,一直持续到十月,李世民虽然攻克了十多座城池,给高句丽致命的打击,但唐朝军队也损失惨重,远远没有达到李世民想要的战果。因为天气转冷,后方的粮草和棉衣也难以供应,最终,李世民不得不下令撤军。
从死亡人数来看,自然高句丽兵败了。若从战略目的来说,李世民并未取得胜利。除了意外挖掘了 这员大将外,这场战争,李世民没有任何可喜之处。
听闻李世民班师,太子李治连忙从定州出发前去迎接,父子二人相见,一番契阔之后,李世民随李治一起来到定州。然而,不幸的是,李世民一路舟车劳顿,后背上长了一个痈,疼痛难忍,到定州后一度疼到昏厥,太子李治救父心切,亲自为李世民吸吮痈毒。
毒脓虽然被吸出来了,但李世民却越发病重。李治为了避免李世民的病情外泄,禁止大臣探望。此时,刘洎和另一位宰相马周二人征得太子同意,来到李世民的床前探望。《 ·刘洎传》记载:
太宗辽东还,发定州,在道不康,洎与中书令马周入谒。
等二人从李世民的帐中出来,脸色忧郁。唐朝著名的书法家、时任黄门侍郎的褚遂良正好碰到刘洎和马周,便关切地询问李世民的病情,刘洎回答道:“病情很重,陛下的身体令人担忧!”《资治通鉴》云:
及上不豫,洎从内出,色甚悲惧,谓同列曰:“疾势如此,圣躬可忧!”
听到皇帝病重,褚遂良吓坏了,便问刘洎和马周,接下来该怎么办。马周为人谨慎,不敢说话,而刘洎的老毛病犯了,说了一句要命的话,《资治通鉴》记载:
“洎言国家事不足忧,但当辅幼主行伊、霍故事,大臣有异志者诛之,自定矣。”
刘洎的意思是说:不用担心,虽然太子年幼,但到时候我们效仿 、 ,辅佐太子,如果有人敢有二心,我们便诛杀他们便是。
刘洎和褚遂良的这段话,刘洎犯了两个错误:
第一,刘洎擅自泄露李世民的病情,并且说李世民病得很重,有诅咒帝王之嫌。
第二,刘洎自作主张,说要效仿伊尹、霍光二人辅佐太子,诛杀心怀异志之人。这话虽然说得 ,但他忘了,不管是 的伊尹、还是 的霍光,都是权臣,而且他们都废过皇帝。
过了半个月,李世民的病渐渐好了,开始召见大臣议事。褚遂良趁机把刘洎的话告知李世民,李世民听完大惊不已,李世民认为:刘洎身为宰相,不仅咒皇帝早逝,而且还要做霍光一样的权臣,这还得了。于是,李世民召刘洎来,问他是不是说过这话。《旧唐书》云:
太宗疾愈,诏问其故,洎以实对,又引马周以自明。太宗问周,周对与洎所陈不异。遂良又执证不已,乃赐洎自尽。
李世民质问刘洎,刘洎矢口否认,而褚遂良却咬定刘洎说过。李世民召来了当时的第三者马周来问话,马周的说法和刘洎一致,即:刘洎没说过此话。
遗憾的是,李世民宁愿相信褚遂良,也不愿意相信刘洎和马周,因此下旨:刘洎欲效仿伊尹、霍光,其罪当诛,赐刘洎自尽,不殃及家人。
下诏曰:“洎与人窃议,窥窬万一,谋执朝衡,自处伊、霍,猜忌大臣,皆欲夷戮。宜赐自尽,免其妻孥。”(资治通鉴)
就这样,一代宰相刘洎被赐死定州。
刘洎之死,本是个悬案,因为那个年代没有录音设备,他到底有没有说过那句话,不管是褚遂良还是马周,都无法证明。《旧唐书》的观点是:褚遂良诬陷刘洎(遂良诬奏之)。
而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上却认为,大家冤枉了大书法家褚遂良。
原因是, 在位时期,帮刘洎翻案,把刘洎之死归咎于褚遂良的诬陷。那是因为褚遂良曾经反对立武则天为后,所以武则天的党羽许敬宗、 等人才故意给褚遂良安上“诬陷忠臣”的罪名。
也有类似的观点,苏轼认为:若刘洎真的说过大逆不道的话,那马周就是为刘洎做了伪证,为何李世民只赐死了刘洎,却丝毫没有惩罚马周呢?说明刘洎之死,另有原因!
司马光和苏轼分析得自然透彻,实际上,刘洎的悲剧都已经注定。不管褚遂良有没有诬陷刘洎,李世民都会选择信褚遂良,而杀刘洎。
纵观史料,刘洎此人性格粗直,说话做事毫不注意。举两个例子:
第一,当年李世民要看自己的《起居注》,褚遂良说:“起居注记载了陛下的言行,是希望陛下顾忌史书对你的评价,从而注意自己的言行,所以不能给您看。”
李世民便问:“我若是有不好的言行,你也会记载《起居注》上吗?”褚遂良说:“职责所在,不敢不记!”而此时,刘洎却插嘴道:
“借使遂良不记,天下亦皆记之。”
意思是:即使褚遂良不记,天下人也会记住(你的坏言行)的。
这句话说得,让李世民非常堵心。
有一年,李世民写飞白书赐给三品以上官员,大臣们纷纷举手争抢,刘洎恐怕自己抢不到,竟然站在了李世民的宝座上抢夺。大臣认为刘洎擅登龙座,应当处死。李世民为了给自己留下好名声,并没有追究刘洎之罪,但在李世民心中已经非常清楚,刘洎是个目无皇权的臣子。
当年太子 (嫡长子)被废,长孙无忌、褚遂良建议立李治(嫡三子)为太子,刘洎、岑文本却支持 (嫡次子),刘洎甚至为了此事和长孙无忌大吵一架。
太子承乾既获罪,魏王泰日入侍奉,上面许立为太子,岑文本、刘洎亦劝之;长孙无忌、褚遂良固请立晋王治。(《资治通鉴》)
后来,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为了平衡大臣们的关系,李世民任命刘洎为太子左庶子,但刘洎是否真心认可太子李治,这值得怀疑。相反,褚遂良一直是太子李治的坚定支持者。
所以,不管褚遂良有没有诬陷刘洎,当褚遂良和刘洎的矛盾真正爆发后,李世民心中为了太子,为了大唐的未来,都会站在褚遂良这边。因为李世民不会容忍一个口无遮拦、不尊重皇权、对太子不够坚定的人来辅佐太子。
前北大历史学教授、当代历史学家汪篯曾认为,李世民杀刘洎,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刘洎与李治素不同心”,这个说法笔者深以为然。
司马光、苏轼、汪篯三人的观点基本一致,即李世民杀刘洎,和褚遂良陷害无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