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对越作战:中越之战中国不拿下河内的真正原因
3461
中越战争导火索:越南的排华活动
中国和越南之间爆发的边境战争,也就是中方所称的对越自卫反击战。这场战争的起因究竟是什么,战争进程及胜负如何,战争对交战国以及东南亚地区的政治和军事造成了怎样的影响?香港军事专家杨达对德国之声记者谈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情况。
1979年的世界还是个冷战的世界,当时的苏联和美国两大超级大国对立,形成东西方阵营。中国自命为第三世界弱小国家的代言人,但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力还远不足以与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匹敌。相反,由于中苏交恶,苏联又拼命拉拢中南半岛小国越南,从战略上对中国形成了一种合围的态势。
70年代的乒乓外交为中美恢复正常邦交拉开了序幕。中美相互靠拢无疑令苏联和越南感到担忧和恐惧。越战结束后,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开始在中南半岛扩张势力,推翻柬普寨波尔布特领导的红色高棉政权,试图建立印度支那联邦。这当然为中国所不能容忍,并且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北京政府当时是支持红色高棉政权的。中国领导人认为,是到了该制止苏联的"亚洲古巴"、教训教训这个越南" "的时候了。
战争的直接导火索是越南越来越疯狂的排华活动,以及双方的领土争端。香港浸会大学欧洲文献中心主任、军事问题专家杨达回忆起当时的情况:1975年越南统一后开始排华,这是中国担心的一个问题。刚开始时越南在刚刚统一的南方将比较富有的华人排走,后来连北方的华侨也被排走,中越关系开始恶化。此外,在南中国海上中越之间也有领土纠纷,涉及到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这也是中越敌对的原因。"
据颇具影响的澳大利亚"时代报"在当时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大批华侨被迫逃离越南。该报在对为数众多的难民进行采访后得出结论,河内要对争端负主要责任。越南北部的难民潮早在1977年就开始了,1978年达到高潮。在排华浪潮中,华裔政府官员被解职、独立开业的商人被迫停业,华人学校被关闭。在所谓的战略要地,华人要接受"忠诚测试",直至被驱逐。而在南部,大约3万家华人商店被迫关闭。在政府的授意下,富有的华人被迫缴纳多达数百万美元的出境税,并被赶上破旧的渔船驶向怒海。
此外,越军在中越边境不断骚扰。因此,中国在阐述战争理由时将这场战争定义为"自卫反击战"。但是,看一看当时出版的"新德意志报"就会了解到当时的国际舆论对这场战争的反应: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指责中国入侵越南,为数众多的西方国家也持同样观点,亚洲国家如印度、日本和蒙古等也要求中国从越南撤军,苏联则更不用说。当然,中国在打这场战争时对苏联并非全无顾忌,但军事问题专家杨达认为,中国之所以敢对越南动手,而不怕中苏边境出现战事,部分原因是由于苏联把注意力转向阿富汗问题。
1979年2月17日 中国解放军对越南发动了进攻
1979年2月17日,中国解放军动用20万人的兵力,在772英里长的战线上对越南发动了进攻。在两个星期的战斗中,虽然中国军队伤亡惨重,但向越南一方推进约40公里。2月20日,西线大军攻克老街,经朗多、封上,3月4日攻克沙巴,东线大军同日攻克谅山,越北各重镇为解放军控制。而谅山以南皆为平原地带,适合中国装甲部队作战,越军再也无险可守。但中国军队没有将初期战果保持下去,与其说是出于限制冲突扩大的政治考虑,不如说是装备不足所致。
杨达对两军装备情况进行了对比:"那时候解放军刚刚从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中走出来,解放军的作战能力不强,在攻打谅山、老街等其它边境城市的时候付出的代价很大。比如说解放军的坦克很容易就被越军打垮了,坦克质量很差,有的炮弹不会爆炸,有的炮兵部队在战争头一天所发的炮弹的数量比过去20年所发的都要多。而越军方面1975年越战刚刚结束,作战经验丰富,手中握着缴获美军的装备、苏联援助的大量军火、以及过去中国的支援。所以如果在打下谅山之后进一步行动,对解放军是很不利的。"
从武器装备上来说,越军士兵当时普遍装备AK冲锋枪,而中国士兵还在使用56式半自动步枪。空军方面,苏联援助的米格21和米格23歼击机已是越军制式装备,而同时期中国还在使用歼6,即米格19。
杨达也谈到了中国军队暴露的问题:"技术上来说,1979年时中国军队作战的方法还跟50年代差不多。中方没有出动空军,因为那时候的飞机,特别是歼击机没有全天候作战能力,白天可以作战,其它时候作战能力不强。现代化的战争是不可能这样的,所以解放军不可能在越南有什么做为。
对中国人来说,1979年中越战争其惨烈程度直逼朝鲜战争。昆明军区在对对越自卫反击战进行总结时提到:"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我军牺牲6900余人,伤14800余人。2月17、18日两天,伤亡达4000人,后勤部门措手不及,无力全部救治,伤员死亡很多。"
许多中国人至今都还记得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描述的浴血场景,电影所宣传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背后是无数士兵生命的代价。时至今日,昔日媒体称颂的影响已无人再提起。
1984年的老山战役中,中国军队牺牲939人,支前民工64人,山头被炮火削平几公尺,地表阵地 。
举个简单、但却令人无言以对的例子:中国军队的军服没有军衔识别符号,指挥官都是从本单位挑选出来的,士兵籍此来辨认自己的指挥官。作战中指挥官阵亡后,作战单位也随之解体,士兵不承认新来的陌生人是他们的长官,由此产生的混乱状态也是中国军队遭受伤亡的原因之一。
接下来的十年时间里,中越边境打打停停,停停打打,冲突不断,没有哪一方成为战争真正的赢家。但是在这段时间里,中国各大军区轮流派兵参战,中越边境成了练兵场。
杨达在谈到战争对中国军队的影响时说:"战争对中国军队最重要的影响是,强调了军事现代化的重要。战争给解放军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军队要正规化,不能像过去打游击那样,过去的经验一定要放弃。"
历 入80年代,中国开始改革开放。越南自1986年起也开始他们的改革开放。到80年代后期,中越双方认识到,军事对抗没有意义。杨达介绍说,1990年前后中越边境还有放冷枪的,但此后就回到和平、几乎没有控制的开放的边境。两国国内政治经济的改变使战争成了落后的代名词。这场战争除了给交战双方造成损失外,对东南亚地区政治也产生很大影响。
杨达分析道:"这场战争对东南亚是很重要的。1978年越南推翻柬普寨波尔布特政权后,东南亚成为两个阵营,一个是反越阵营,一个是亲越阵营。中国当时是支持反越阵营的,在中国的支持下,东盟一直支持波尔布特政权的所谓合法地位,包括在联合国的席位。所以从1979年一直差不多到90年代中期,红色高棉虽然没有控制领土,但仍占据联合国席位,所以说东南亚也有它的冷战。"
中越之战也对亚太地缘政治产生影响。美国80年代与中国关系越来越好,在新疆建立监听系统,中美军事合作越来越多。而苏联则与越南越走越密,80年代苏联在金兰湾拥有海军和空军基地。中越战争也反映了美苏两大阵营的冷战。
中越战争极大锻炼了中国军队
79年战争,中国军队其实无论各方面都是不如越南。素质上,越军历抗法,抗美,数十年战争中度过,军队战斗力极强。中国大米,苏联援助大量军火及缴获美军的军火可以供它再打一场越战。武器装备上,士兵普遍装备AK冲锋枪,而同期中国士兵还用56式半自动步枪。越军炮兵尤其了得,打得奇准不说,单口径就比中国军队使用得大,且射程远,威力大。79年中国军队就吃了越军远程炮火的大亏。空军方面,米格21和23苏联援助已是制式装备,而中国同期还是使用歼6,即米格19。后勤方面,中国军队是深入敌国,补给不便,越军则是 ,毫无后顾之扰。另外中国军队的指挥,通讯系统极其落后,仍停留在五六十年代水平,造成79年战斗中许多无谓的伤亡。经过79年一战的教训,中国军队痛下决心,改革军队作战体系,更新装备,改善后勤,恢复军衔制,强化通讯和指挥。到84年广西法卡山之战,中国军队已是 了,走上了现代化军队之列。
第二,中越之战拖垮了越南。越军于78年入侵柬埔寨,精锐尽出,却深陷泥潭。中越之战又从北方拉开,令越军两面受敌,疲于奔命。国家经济建设无法搞起,军费不继,民生凋敝,只好不断向苏联伸手。多年积累的家底最终耗尽。而中国是个大国,资源丰富,又加上实行改革开放,国力迅速上升,从84到88 年期间,基本上是将越南当做练兵场,各大军区轮流派兵作战,锻炼军队战斗力,测试新式装备,培养了一代军人。同时也是直接支援了柬埔寨的抵抗力量,令越南无法喘息。当世界进入九十年代,回头一看,亚洲各国早已纷纷崛起,经济迅速发展,而越南却还在喝稀米粥。大好十年发展机会,就这么白白浪费在无谓的战争之中了。
另外,中越之战,对亚太地区地缘政治的影响还包括,苏联也被拖入越南这个无底洞,其亚洲扩张野心受到遏制。每年数十亿美元军费投入越南,变成的仅仅是一堆堆白骨,其余一无所获。中国和美日欧更加靠近,对中国的战略围堵已 ,再无意义。反而在中美联手压制下,特别是美国利用星球大战计划等军备竞赛手段以及欧洲的铁幕围堵,和平演变,亚洲中美合作,苏联经济日益衰弱,最终被拖垮,国家 ,一代枭雄灰飞烟灭!越南从此失去大靠山。虽说俄罗斯继承了苏联衣钵,继续使用金兰湾,同时提供援助,但也不在是免费黑面包加土豆牛肉了。一切以硬通货为准。柬埔寨也从此再次摆脱越南,其扶持的傀儡政权洪森转而向中国示好,老挝也开始更多转向北京。中国凭借其强大经济,政治及军事影响力,再次称雄亚洲。正可谓"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