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武周宰相武三思简介武三思为何被开馆戮尸?
4530
唐朝时期有一段最为特殊的历史,便是武则天统治时期。虽然当时武则天代唐立周,但因为是在唐朝一段时间中的一个节点,所以也被归于唐朝历史中学习。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得到普遍承认和众人皆知的女帝,虽在后世争议很大,但能在男权社会开一王朝仍然让后人敬仰钦佩。本文的主角,便是武则天近亲,她的侄子武三思。
在武则天受宠并渐渐把控朝政之前,武家虽然也是功勋之家,但却远达不到顶级权贵的地步。武则天掌权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利和地位,大肆封赏武氏亲属,武家由此大贵。
武三思为人机敏聪慧,性乖巧,善于揣摩他人心思,进而讨好奉承。因为他本身与武则天亲近,又惯会说些巧话,所以很得武则天的喜爱和信任,受到大力提拔。
武家到了当时那种情形,全都依赖于武则天,武三思自然也不例外。武三思为了保证自己,于是想方设法的巩固武则天的权利,为武则天排除异己。韩王李元嘉和鲁王李灵夔等唐宗室亲王,都是在武三思的多次劝谏下被除掉。
晚年武则天年迈体衰,厌倦了在宫中的生活,于是武三思就创建三阳宫于嵩山,兴泰宫于万寿山,供武则天每岁巡游。这巨大的工程,自然消耗了很多国力,百姓都为此怨声载道。
武三思为了讨好武则天,不仅奉承女帝本人,同时还极力拍武则天宠信之人的马屁。武则天曾经先后宠信薛怀义和张易之、张昌宗兄弟。
面对薛怀义,武三思和武承嗣“皆执僮仆之礼以事之”,“怀义欲乘马,承嗣、三思必为之执辔”。对张姓兄弟,则“争执鞭辔,谓易之为五郎,昌宗为六郎”。
武三思的讨好不是没有用处,至少他在女帝一朝被封梁王,升任内使,担任宰相要职。位高权重,权利的滋味十分美好,武三思后来还打起了皇位的主意。
他曾经多次暗中指使他人,在武则天立嗣之时说:“自古天子未有以异姓为嗣者。”
当时武则天是有亲子的,按理来说英国由自己的儿子继承。但是她的儿子是大唐皇室,而她建立的则是大周。武三思这么一鼓动,大意就是说天下王朝没有异姓继位的。你姓武,儿子姓李,不应该作为继承人。这话说的冠冕堂皇,实际就是想要自己当皇帝。
武则天当时还真有立武三思和武承嗣其中一人为继承人的打算,武三思与武承嗣甚至因此而斗争。不过后来中途出了狄仁杰、吉项等人的变故。
狄仁杰屡次劝谏武则天,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他对武则天说:“母子亲还是姑侄亲?您若是立庐陵王为太子,千秋之后还可配享太庙。但若是立侄子,从未听过侄子将姑姑配享宗庙的。”武则天于是由此立李显为太子。
武三思虽然谋求嗣位失败,但是武则天对他仍然十分信任,他依然为宰相,位高权重。
唐中宗李显继位之后,武三思虽然被推下宰相之位。但是唐中宗懦弱,朝中大权掌握在皇后韦氏、婕妤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手里。而武三思与韦氏和上官婉儿有私,安乐公主的又是他的儿媳妇,所以很快就重登高位。
武三思执掌大权之时,大肆揽权,排除异己。他曾说:“我不知代间何者谓之善人,何者谓之恶人,但于我善者则为善人,于我恶者则为恶人耳。”典型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虽然武三思一直大权在握,但是最后却不得善终。因为和韦氏、安乐公主的乱政,最终引发朝臣和唐宗室不满。景龙元年,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发动变乱,武三思、武崇训等亲党被诛杀。
唐中宗对他还比较好,大肆追封,上谥号“忠”。但是等到唐睿宗继位之后,武三思就没那么安逸了。睿宗下令,将死去的武三思、武崇训斩棺、暴尸,坟墓夷平,死都不得安宁。
早在武则天离世,唐朝复立之后,其实武三思等人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