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开国皇帝才成称为祖清朝为什么有三个称祖的皇帝

2249

发布:2024-10-31 12:46:27  来自 我叫叶良辰 觅知友会员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 皇帝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image.png

庙号是中国古代皇帝在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可以说是古代皇帝的专属待遇之一,起源于重视祭祀与跪拜的 。诸如唐太宗、 、 等称呼,都属于是庙号。

庙号最初有着极高的要求,不是说是皇帝就可以有庙号,对国家有着大功劳,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皇帝,才可以拥有庙号。像西汉十几位皇帝,仅仅有四位皇帝有庙号,连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的开创者之一 都没有庙号,可见其严格。

在西汉之后,庙号制度也是比较严格的。当然那些乱世不提了,因为乱世中很多礼制,是没人注重的。诸如 时期,曹魏政权就有三个祖,但整体来说,除却乱世,大一统政权上庙号还是很严谨的。

但到了 以后,随着君权的进一步集中,在制度上皇帝权力开始加大,因此对于庙号这种特殊待遇,自然是每个皇帝都有了。因此自唐朝开始,一般情况下,除却亡国之君,皇帝都是有着庙号的,庙号由此开始泛滥起来。

但庙号再泛滥,也是有着一定规律的。诸如开国皇帝,一般是称之为“祖”,基本上是太祖或者高祖。第二代皇帝,一般干的不咋滴的,或者失败者,是没有庙号的,称之为惠帝,诸如 、明惠帝 。干的很成功的,则是太宗庙号,诸如汉太宗 、清太宗 。

至于开国皇帝和二代皇帝以后的皇帝,也是根据其表现好坏,上好的庙号或者不好的庙号,相对来说并不是很严谨了。像宣宗是个好庙号,一般的皇帝是没资格上这个庙号的,但是在清朝,割地赔款的 帝竟然是宣宗庙号。

而且清朝还有一大比较特殊情况,那便是有着三祖,分别是 、 帝福临、 帝 。那么清朝为何不合常理的有三祖呢,今天宋安之来具体说说。

一、清朝的开国皇帝,应该是皇太极但最终定义为努尔哈赤

清太祖努尔哈赤严格来说,只是清朝的奠基者,并非是开国皇帝,因为他建立的后金政权,提倡的是“八家分权”,并非属于是集权式国家,而且连关外都没有统一,更多属于是一个统治松散的汗国。

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登基以后,不只是改国号为“大清”,还使这个国家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变,是 阔斧的改革,使清朝成为一个集权式帝国,并且是统一关外,降服蒙古诸部和朝鲜 王朝,所以认真来说清朝的开国皇帝是清太宗皇太极。

不过不论怎么说,努尔哈赤是清朝的奠基者这是不争的事实,人家要将开国皇帝的“太祖高皇帝”待遇给了努尔哈赤也属于正常操作,是可以理解的,也是符合庙号制度的。

image.png

二、清世祖顺治帝福临,世祖庙号大有含义

虽然一般来说,只有开国皇帝可以称祖,但是也有一种情况,不是开国皇帝,也可以称祖的,但要求极为苛刻,必须是断代史开创者,诸如西汉亡国以后,宗室 复国建立 ,所以庙号为世祖;或者是将所在王朝带入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说白了这个王朝原先是割据政权,并没有大一统,而开国皇帝之后,有人将其大一统,使割据政权过渡成为大一统政权,也是可以称世祖的,诸如 。

以世祖庙号含义来看,很明显清世祖福临还是很达标的,因为他在位时期,清朝入关,由割据政权过渡成为大一统政权,所以他被上世祖庙号很正常。

可能还有人认为入关的功劳都是当时摄政王 的功劳,福临的世祖庙号有很大水分,但按照庙号制度来看,清朝的确是在福临在位期间由割据政权过渡成为大一统政权的,内部的权力分配如何,不在上庙号的考虑范围之内,总不能将世祖庙号上给不是皇帝的摄政王多尔衮吧?

所以顺治帝福临这个世祖的庙号,按照综合情况来看,也是没问题的,是合理合规的,符合庙号制度。

image.png

三、康熙帝玄烨庙号圣祖,不合庙号制度的,水分很大

在康熙帝驾崩以后,继位的 帝 ,坚持为父亲康熙帝上圣祖庙号,理由很简单,那便是康熙帝“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意思是康熙帝虽然是守成之君,但是实际他的功绩和开国皇帝一般了,所以可以称之为祖。

其实这是很不合理的,因为康熙帝是清朝第四位皇帝,入关以后第二位皇帝,标准的守成之君,压根不能称祖的。即使以功绩来说,康熙帝的父亲清世祖顺治帝,就已经将清朝带入了全新的历史时期,那便是使清朝由割据政权过渡成为大一统政权,康熙帝一生的功绩虽然很大,但重点在于巩固清朝的统治,消灭叛乱和抵御外在势力威胁,并没有大规模 ,没有将清朝带入一个全新的时期,根本达不到称祖的标准。

更何况还是圣祖庙号,这样的庙号是之前朝代用来追封神人的。诸如唐朝以 为先祖,追封为圣祖,是为唐圣祖; 以财神爷 为先祖,追封为圣祖,是为宋圣祖。

所以说不合理的追封为祖不说,还追封为圣祖,简直是相当不合庙号制度的,是太不合理了,有着很大水分。

image.png

可能还有人说,没有康熙帝,清朝在三藩之乱时就亡了,称祖还是名副其实的。首先按照庙号制度来说,以这个来看,是不能称祖的。其次如果这样就可以称祖,那么能称祖的人也 ,诸如西汉平定七王之乱的汉景帝也可以称祖;还有唐太宗 登基之初, 攻至长安仅40里之处,当时双方兵力很是悬殊,稍有不慎有可能亡国,唐太宗李世民使用疑兵之计与其结盟,才避免了一场有可能亡国的战争,那么他也可以称祖了。

因此康熙帝被雍正帝上为圣祖庙号,是相当不合理的,有着很大水分。当然这里各位看官注意一下,这个水分评价,单纯的是针对圣祖庙号不合规矩的评价,不等于进而否定康熙帝的所有功绩,这个还是要搞清楚。

最后再说说为什么康熙帝可以上圣祖庙号?

这个其实很好理解,因为中国古代史,大体来看,皇帝的权力是越往后越大。

可能有人说皇帝不都是大权在握言出法随吗?

其实并非如此,在古代皇帝也是有着诸多制约的,并非是随心所欲的。像古代百官之首的丞相,在很长时间内一直是制约皇权的一大因素,因此历代一直以各种方式削弱相权,到了 时期,干脆直接废除丞相制。

image.png

正因为皇帝权力有着诸多制约,历代皇帝一直力求在制度上制约、平衡各方势力,使皇权最大,因此到了历史上最后两个封建大一统政权 、清朝时期,因为这两朝制度完善,皇帝权力很大,所以被称之为君权高度集中朝代。

可能还有人说,那明、清两朝之前,为什么还有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皇帝呢?

这个其实很简单,因为皇权集中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长久之计,在制度方面持续集权。一方面是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聪明的皇帝会通过各种权谋之术进行高度集权,是大权在握,甚至百官之首的丞相也是说杀就杀,其中的佼佼者便是善于权谋之术的 ,但其缺点很明显,就是重点在于皇帝的个人能力,而不可能每个皇帝个人能力都很突出的,所以不如在制度上集权来得长远,因此历朝历代重点在于制度上集中皇权。

而皇权一步步的高度集中,自然伴随着各种变化。比如说标准很高的庙号,在西汉只有四庙,到了唐朝开始则是皇帝人人都有庙号。

而到了君权高度集中的明、清,直接是不顾基本规矩,开始挑好的上。明朝还好一些,嘉靖帝将 的太宗庙号升级成为成祖庙号,虽然不合理,但还不是太离谱。而清朝就更离谱了,康熙帝连第二代皇帝都不是,直接上祖的庙号,还是带“圣”字,简直是水分太大,而正因为有着这样的“前科”,所以前文中说过的割地赔款的道光帝被上宣宗庙号,也属于见怪不怪的情况了。

image.pn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生死两重天:揭秘日本军人战败后截然不同的命运

生死两重天:揭秘日本军人战败后截然不同的命运

文艺复兴评价:欧洲历史产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艺复兴评价:欧洲历史产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秦朝大将蒙恬的简介蒙恬的老婆是谁

秦朝大将蒙恬的简介蒙恬的老婆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