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历史上真正的施琅是怎样的一个人?收复台湾,维护了中华的统一
2058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 的故事。
二十二年六月,正在澎湖驻扎的 军队惊恐地发现,西方的海平线上,突然升起了如林的船帆,一支庞大的舰队乘借着西南风,快速地向澎湖开来。在这支舰队的旗舰上,飘扬着巨大的帅旗,在海风的吹拂下,斗大的“施”字忽隐忽现。
这个时候,郑氏军队中有资历的老兵心里应该是相当绝望的,因为他们清楚,在他们面前的是清王朝最为优秀的海 帅,同时,也是他们的老熟人——施琅。
我们所熟悉的施琅,大部分来自于金庸先生的《 》中那个捧着金饭碗来向 行贿的大老粗形象,而人们口耳相传的施琅也是毁誉参半、争议颇多。
但历史上真正的施琅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
一、命途多舛的施琅
施琅,明天 元年(1621年)出生在福建泉州的一个农民家庭中。如果按照家族的期望,施琅原本应该埋头诗书、取道 ,谋到 、光宗耀祖。然而,在施琅年少时,随着家道衰落,他也放弃了读书作文,转而学起了武艺和兵法,并且表现出了极高的天赋,很快就学到了一身本领、智勇双全。
俗话说:“穷文富武”,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却选择习武,这是很反常的一个现象。但对当时的施琅来说,习武是他能够谋生的最快途径,因为他有一个非常出名的同乡—— 。
郑芝龙作为明末清初最为出名和强大的海上霸主,当时虽名义上归顺明朝,但却拥兵自重,俨然一副军阀做派。十七岁的施琅在加入郑芝龙的队伍后,很快就脱颖而出,成为郑芝龙手下的一员得力干将。
南下后,郑芝龙投降,施琅也捎带着成为了清军。在清军中混了没多久,施琅就因为卷入了清朝广东提督 的反叛事件中,不得不转而投奔到郑芝龙的儿子,郑成功麾下,再次成为了一名明朝遗臣。
初到郑成功麾下,施琅非常得郑成功的欣赏,一度成为了郑成功最为欣赏和信任的将领。但 ,两人的和谐关系仅仅维持了三、四年,由于和郑成功在战略方针、物资筹措等一系列决策中意见相左,又加上施琅不顾郑成功的命令,擅自处决了一名违犯军规的郑氏亲兵,彻底得罪了郑成功。
九年,施琅在父亲、弟弟都被郑成功关押的情况下,只身从郑成功的军中逃脱,回到了他的老家泉州。
此时的施琅虽然愤懑难平,但依然想要回归郑氏军中。为此,施琅曾一度拜托他的族叔施福和郑成功的叔叔郑芝豹斡旋,希望能够得到郑成功的原谅。
但事与愿违,郑成功不仅不饶恕他,还杀掉了施琅的父亲和弟弟。郑成功的绝情,使施琅彻底倒向了清军,并最终成为了郑氏家族的掘墓人。
由此可见,“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实在是为人处世的至理名言,郑成功若是当初手下留情,恐怕郑氏家族的命运可能也会改写吧。
二、蛰伏待机
“二进宫”的施琅,和第一次投降清军时,心情已是全然不同。这一次,他已经失去了一切,剩下的,只有向郑氏家族复仇的怒火。
但事情远没有施琅所期望的那样简单。他在清廷内部没有靠山,手下没有军队,老长官郑芝龙由于儿子郑成功誓不降清,在朝廷中也没有半点分量。实际上,在清军看来,施琅的行为,用“投降”这个词简直都是客气的,准确的说,是清军“收留”施琅还差不多。
事实也是如此,在清军内部,施琅虽然凭借着战功,一度授靖海将军衔,并担任福建水师提督。作为从一品大员,施琅也算得上 ,但此时,他的杀父仇人郑成功已经去世,刚刚登基的 内有 等人“辅政”、外有三藩威胁,根本无暇顾及收复台湾。此时的施琅,失望之情可想而知。
康熙六年,年满十四岁的康熙皇帝正式亲政,这让施琅仿佛看到了一丝希望。康熙七年,施琅连上奏折,陈述收复台湾的重要性,并制定了详细的攻台战略。
但在仍旧掌握大权的鳌拜等人看来,台湾不过是孤悬海外的边陲之地,根本 ,施琅的建议根本就是没事找事。施琅的奏折不仅被压了下来,就连水师提督也干不成了,被平调进京做了内大臣,成为了 统领之一。
离开水师后,施琅这内大臣一当就是十三年。在这十三年里,康熙皇帝先除鳌拜、后平三藩,忙的不可开交,自然顾不上施琅。此时的施琅,位虽高但权不重,外官来北京走门路求不到他,生活自然不宽裕。
据记载,在任京官期间,施琅的生活相当拮据,一度还要靠夫人做裁缝来贴补家用。对一个一品大员来说,这样的生活实在有些寒酸。
正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康熙二十年,郑经在台湾去世,郑经之弟郑聪、侍卫冯锡范(又是《鹿鼎记》中的熟人)、大将 联手发起政变,毒杀了郑经的长子郑克臧,扶持年仅十一岁的郑克塽继任延平郡王,台湾军政大权随即落在了冯、刘二人手中。
郑氏家族陷入泥沼,施琅的机会终于来到了。
郑氏家族内讧的消息传入朝廷内, 李光地等人上书,认为收复台湾的时机已到,并力荐施琅为指挥官。就这样,康熙二十一年,离开前线十四年的施琅,终于又回到了福建,重任水师提督。这时,他已经六十一岁了。
回到福建的施琅带领官兵日夜操练、打造战船,在较短的时间内便完成了攻台部队的整备。平台之战,一触即发。
三、中国一统
康熙二十一年六月十四日,施琅率大军从福建铜山(今福建东山岛)出发,直扑台湾的门户——澎湖。
此时的澎湖守将是郑氏重臣刘国轩,并驻有大量军队,是台湾的最重要屏障,郑氏家族在此盘踞多年,防御及其坚固。据《 》载:“国轩踞澎湖,缘岸筑短墙,置腰铳,环二十馀里为壁垒。”可谓铜墙 。
面对这样的坚城和惯熟水战的郑氏军队,施琅拿出的应对之策便是身先士卒、死战不退:“琅乘楼船突入贼阵,流矢伤目,血溢於帕,督战不少卻”。主帅都如此拼命,手下将士自然奋不顾身。在攻取澎湖的战斗中,清军与郑氏军队血战九小时:“焚敌舰百余,溺死无算”,终于克复澎湖。
可贵的是,打下澎湖的施琅并没有被仇恨冲昏头脑,而是以大局为重,一面整顿部队,一面派人招抚郑克塽,承诺对郑氏家族既往不咎。施琅以诚相待的态度,终于打动了郑氏家族,最终得以收复台湾这块3.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收复台湾后,清廷内部出现了迁走台湾军民、放弃台湾的声音。得知这一消息,施琅上书据理力争,称:“台湾一地,虽属外岛,实关四省之要害......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说服了康熙皇帝在台湾开府设衙,使得台湾正式纳入了清朝版图,中华江山终于得以一统。
四、功过任评说
施琅在历史上的功过如何向来不甚明确。夸赞他的评价其为促进中国统一的功臣,批判他的则说他毁掉了明朝的最后一片基业。
但真相究竟如何呢?
纵观施琅一生,饱受世人斥责的无非三点:一是以明朝旧臣身份攻打台湾;二是在台湾圈占土地,敛财自肥;三是排挤同僚,独揽战功。而在笔者看来,这所谓的三处“黑点”,其实都大有可商榷之处。
当时的郑氏家族,虽然打着“大明遗臣”的旗号,但自从郑经即位后,背离了郑成功坚持以台湾为中国领土的主张,割据一方的意图逐渐显露。
郑经在与清朝招抚使者谈判中曾说:“台湾远在海外,非中国版图”,还以朝鲜为榜样,将台湾行“朝鲜事例”,成为拥有独立主权的清朝“属国”作为接受清朝招抚的条件。
由此来看,郑经究竟是真的明朝忠臣,还是以此作为维护政权合理性的幌子,其中恐怕是大有猫腻。因此,施琅所谓的“攻灭明朝最后基业”的罪过也是站不住脚的。
收复台湾后,施琅曾纵容家人、部署在台湾圈占土地,收取所谓“施侯大租”。这固然是施琅在台湾的一大污点,但就目前能查到的施侯大租的数额,大致为“每甲地两到三石”。
同一时期,长江以南地区的赋税大概是每亩地一石到三石之间,根据各地粮食产量不同上下浮动。当时台湾的“一甲地”相当于14.5亩,地租平摊到每亩最多只有两斗左右。由此来看,施琅圈占土地有之,但与“横征暴敛”、“贪得无厌”根本沾不上边。
至于排挤同僚、独占军功的罪名,则因为施琅在打下台湾后,第一时间上报军功,比当时的福建总督、领 衔的姚启圣还要快,显得目无上级、贪功好利。
但据记载,姚启圣一贯主张对台湾应施以招抚,不赞成开战,曾上书朝廷列数征台不利之处:“一曰, 十年教养,况于数十年之积寇乎;二曰,汪洋万顷之隔,波涛不测之险;三曰,彼船只坚牢,水务精熟。”抱有这种心态的姚启圣,自然难与施琅合作。
为防止姚启圣掣肘,施琅在出兵台湾前就上书康熙,要求“所有督臣题定功罪赏格,赐臣循例而行”,说白了,就是要求绝对的指挥权。
而康熙也对施琅十分信任,“委以独任专征”,将前线一任权力都下放给了施琅。可见,既然康熙已经将前线的最高指挥权交给了施琅,那么施琅越过姚启圣上报军功就是顺利成章的事情, ?
因此,作为一名封建时代的将领,施琅小处有亏、大节无损,而收复台湾,维护中国统一的功绩,是不应该、也不能够被抹杀的,应当被我们每一个人铭记在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