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长毛状元王韬?王韬的政治理念王韬的诗
3800
王韬,初名王利宾、王翰,字兰瀛、懒今、紫诠、兰卿,号仲弢、天南遁叟、甫里逸民、淞北逸民、欧西富公、弢园老民、蘅华馆主、玉鲍生、尊闻阁王。清朝道光八年在苏州长洲县甫里村出生,道光二十三年在上海西草堂病逝。
王韬是清朝末年著名的思想家、政论家、新闻工作者。他创办《循环日报》,是中国近代报刊思想的奠定人。而他在报纸上发表的关于政治的评论著作,又使他成为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他的部分政论文章被编为《弢园文录外编》,成为我国最早的一部报刊政论文集。
王韬是中国传统名士和近代新派人氏的结合体,为什么这样说呢?王韬五岁的时候开始跟随自己的母亲识字,后来又跟随自己的父亲读书。因为他的父亲是私塾先生,所以王韬自小就接受了非常正统或者说是系统全面的儒家教育。他自幼开始习读《四书》、《五经》,在父亲的教导下打下了坚实的经学基础。
年长之后,王韬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前往上海探视自己的父亲。在这一段时间里,王韬接触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后来与上海墨书馆中的多位外国传教士结实,并且接受邀请进入书馆工作,在这期间不仅接触了《圣经》,甚至还接触了许多其他西方著作。因为王韬帮助传教士进行西方著作的翻译工作,实际上他能非常正确的理解这些著作中的知识。便是在这一段时间里,王韬开始吸收西方政治、文化的知识。
再到后来,王韬又接受朋友的邀请和资助,开启了自己游历欧洲的旅程。在欧洲游历期间,王韬直接感受了欧洲各国的风土人情,深入了解欧洲社会。
传统思想和新式思想,东方思想和西方思想在王韬这儿碰撞,使得王韬在具备中国士子优良品质的同时,又具有西方的开拓性。
王韬是维新派人士,是最早接触维新思想的人。现在许多人认为维新派,其实就是以梁启超、康有为为首,进行维新变法的那一拨人。但实际上梁启超、康有为只是将维新思想,通过政府付诸于实践。维新思想并不是自他们开始,也没有自他们结束。
从欧洲回国之后,王韬又在祖国居住了一段时间,便接受重野成斋、《报知社》主笔栗本锄云、蕃士冈鹿门等日本名士的邀请,前往日本考察。大家应该都知道,中国有维新变法,而日本也有明治维新。中国的维新变法是失败了的,而日本的维新变法则是成功了的,这足以说明维新思想在日本的成熟以及重要性。王韬就是在这一段时间,结实了一大批的日本维新人士,并且系统的研究了维新思想,并且接受此思想,成为维新人士。
王韬的变法维新论使他得到李鸿章的尊重,那么他具体的政治思想到底是什么呢?
首先明确的便是变法自强的思想,王韬认为陈旧腐朽的中国,必须变法。他说:“天下事未有久而不变者”“中国何尝不变”。并且以欧洲强国为榜样,进行变法,富强自己的国家。“吾知中国不及百年,必且尽用泰西之法而驾乎其上”,表现了对中国前途的信心。
政治制度上,他主张废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与众民共政事,并治天下”的君主立宪制度。王韬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废除封建专制的人。
实业强国,王韬认为政治制度的改变是根本吗,但兴办实业,才是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他说:“诸利既兴,而中国不富强者,未之有也。”
王韬诗词:
《独登杜拉山绝顶》
济胜渐无腰脚健,探幽陡觉心胸开。泉声若共石斗激,岚影时与云徘徊。
眼前已觉九霄近,足底忽送千峰来。天悦羁人出奇境,家乡不见空生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