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宋朝对耕牛是很重视的梁山好汉为何去酒馆就张口叫牛肉
3484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吃牛肉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作为中国是一个农耕民族,那么牛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地位很高,不仅农民耕种需要牛,国家也需要蓄养许多耕牛,这些耕牛还是战略资源,因为牛筋、牛皮都可以制作弓箭、盾牌等武器。在 淳化二年(991年), 专门下诏,严禁坊间对牛马进行捕杀,违者杀头。 时,对于农民养殖的耕牛自然死亡,意外死亡需要上官府上报,官府派人检验后,才能处理。避免耕牛的非自然死亡。由此我们看到宋朝对耕牛的是很重视的。而《 》这部小说,描写的是以北宋年间的事,我们看其中一段, 路过景阳冈,有一酒店叫三碗不过岗。
武松连吃道:“端得好酒”,连吃三碗。然后又叫道:“主人家,有饱肚的买些。”洒家道:“只有熟牛肉。”武松道:“切二三斤来吃酒。”全书据有人统计《水浒》中吃牛肉处有48处之多,可见梁山好汉吃牛肉已经成风气。那么小说中反应与现实中宋朝有区别,为什么总要强调,梁山好汉吃牛肉呢。一,作者的生活。《水浒》的作者施耐庵所处的年代是元末明初,正逢乱世。而施耐庵主要成长 。他个人的经历应该是以元朝的生活场景为主。《水浒》这部小说是写宋朝发生的事,但里面的生活场景不可能完全宋化。因为作者在创作中一定融进自己熟悉的环境。
施耐庵熟悉的元朝,那是一个离开牛肉不能活的民族,他们喝牛奶、吃牛肉是生活的主食,那么这部《水浒》多多少少会自己的生活,施耐庵自己曾经说过:“牛肉乃上膳之品,每日食。"
二,施耐庵故意设计。为什么让梁山的好汉们吃牛肉呢,这也是施耐庵故意设计的。宋朝是禁牛肉的,但怎么才衬托梁山好汉们的英雄气概,应该从生活细节就能看出来。朝廷禁止吃的,那么好汉们偏要吃,这样才能表现出他们反叛到底的精神。同样的描写,好汉们抱着牛肉啃,特别符合英雄的气质,如果让梁山好汉吃鸡爪子下酒,显得多么小家子气。三,真实的宋朝并没有完全禁止牛肉。
在宋朝的早期是严令宰杀牛的,宋代的饮食菜谱中以牛肉的食材很少。然而发展到 时,耕牛数量已经大幅增长,对于耕牛的保护也不像宋初严苛了。市场开始出现牛肉私杀买卖,但价格过高,许多人铤而走险私杀耕牛以获暴利,以至于死牛比活牛值钱。政府屡禁不止,怎么办。就有官员上书朝廷,索性放开屠牛市场,收取“牛肉税”,还能给政府增收。所以在宋哲宗后期,牛肉已经在市场能买得到了。施耐庵描写的正好是宋哲宗时期。也算符合历史。以上三点,我们简单了解了梁山好汉为什么喜食牛肉,因为书的作者喜食,还有为了营造出梁山好汉们的气概。
牛在宋初是禁杀的,而北宋末年,政局已经混乱,牛肉又走向人们的餐桌。那么古人对牛的真实态度是什么呢。一,祭祀。牛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之一,至少有8000年之上。在《礼记·王制》记载:“祭天地之牛,角茧栗;宗庙之牛,角握;宾客之牛,角尺。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规定诸侯不能随便杀牛,只有执政者才可以在春秋两季宰杀牛、羊、豕等三牲祭祀天地。那么祭祀的牛肉只能天子才能吃。这时的牛肉是上不了普通老百姓的餐桌的。二,战争。士兵用甲,最早用犀牛甲。但犀牛越杀越少,还有动物意识到危险迁徙。 由于战事频繁,原本分布在中原一带的犀牛向西南逃跑。
犀牛没有了,那么制造弓箭、盾甲只能用耕牛皮了。这样牛又变成战略资源。三食用。在 已经有吃牛肉的记录了。《汉书·高帝纪》:“高祖入秦, ,秦民大喜,争抚持牛羊酒食献享军士。”说明牛肉普通可以吃了。就因为吃得多了,耕牛就减少, 开始保护耕牛。但法律是法律,人们仍然喜食牛肉。特别 ,我们的大 在《将进酒》中写道:“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如果牛肉不能吃,他也不会写诗里面。从这三点我们大致可以看到耕牛在中国的位置,从祭祀神化到走向餐桌,耕牛的位置在下降,但总体是执政者保护的动物,农耕社会牛还是很重要。
杀牛在古代是犯法的,确实没有做到全面禁止食用。因为耕牛在自然死亡后,不食用多么可惜,古代的肉食蛋白是如此的少。谁又能具体分辨出哪些牛是非自然死亡呢,虽然宋朝有检验官专门检验死牛,可是官员在收取佣金之后呢。我认为梁山好汉在酒店张口就点牛肉应该很应景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