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王伯当为何至死跟随李密?不识时务者才是英雄
352
“英雄”指的是哪种人?有勇、有谋又有才的人吗?不是的。“英雄”不是一个这么单纯的词,它应该指的是除了才能过人,品德还高尚的人。而在瓦岗寨的46条好汉里,真正配得上英雄称号的只有一人,他就是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隋朝末年,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各地的英豪纷纷揭竿起义。其中有一支起义军特别引人注目,连 都忌惮不已,这支军队就是 。
瓦岗军中人才济济,实力强悍,他们一路所向披靡,屡战屡胜。瓦岗军几乎聚集了隋朝末年到 初年所有的优秀人才,就连唐太宗 也是得益于瓦岗军才坐上帝位的。后来,人们根据瓦岗军的事迹,编写了《 》,其中,把瓦岗军合称为瓦岗四十六将。
《隋唐演义》经过艺术的加工,里面有一部分人物与正史有些出入,但是另一部分却是根据历史写的,比如秦叔宝、 、 等人。他们在战场山英姿飒爽、所向披靡,但是他们都只能被称为好汉,就像梁山好汉一样,而不能被称为英雄。
这是为什么呢?在说原因之前,先说一下吕布的事情。吕布三次易主,被人嘲讽为“三 奴”,可见背主这种事情,是为人所不齿的。而瓦岗的四十六个好汉,大多都有易主的前科。比如,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单雄信,曾被批为“轻于去就”,而秦叔宝也是一生多次背叛故主,另投他人。
秦叔宝一开始是隋朝将领 的部下,后来跟着 来讨伐瓦岗,张须陀却被反杀。张须陀死后, 投靠了裴仁基,之后又投靠到瓦岗。瓦岗被 打败后,秦琼又扭头离开瓦岗,投到王世充手下。兜兜转转的,秦琼最后投靠了唐朝,总算是稳定住了。
在隋朝末年的那种乱世,这样的行为其实比较普遍,瓦岗其他好汉大多都有这样的经历。但不能因为普遍,就默认这种行为是对的,当然也不是错的,只是更衬托出了忠诚的可贵。
王伯当就是瓦岗中的一枝独秀,他论能力、智谋都不输给其他瓦岗好汉,却始终效忠于 。后来,李密走投无路也投到了 的手下。但这时,李密曾经的手下,大多因为投奔李渊比较早,所以混的也很好,所以李密就比较尴尬了。
王伯当能力非凡,他若愿意投在李渊手下,前程也是一片光明,但王伯当还是义无反顾的跟着李密。李密因饱受猜忌和挤压,决定离开李唐。王伯当就跟着他一起走,最后和李密一起死在唐军的埋伏中。
秦叔宝、单雄信等人没有错,良禽择木而栖,他们只是做了正确的选择。王伯当为人忠义,他选择与主公同生共死,虽然看起来有点不识时务,但却非常值得人敬佩,是个真正的英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